电视信号发射接收讲解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较高。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较高。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三、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 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 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第三章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和熟记参数、 PAL 及NTSC 制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原理、扫描制式、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难点】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一幅图像的组成、光电转换的原理及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的原理、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教学难点】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电信号呢,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又是怎样出现的呢,通过 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实质。 听课问题: 1、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发送经过了那些过程? 2、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3、 图像的分解于清晰度有什么关系? 4、 扫描体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送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像信号:调幅调制。 伴音信号:调频调制。 二、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 1、 摄像机:是一种将我们眼前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电子设备 2、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如下图 电子束在光电靶上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扫描。在摄像管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金 属膜,作为光的通路和信号的输出电极。在金属膜后面再敷有一层很薄的光电导层,它由灵敏度极 高的光敏材料组成。光敏材料在光线强弱有微小变化时,它的电阻即随之变化。光强时电阻减小, 光弱时电阻增大。当电子束扫到强光点时, 由于电阻较小,整个回路的电流增大,在Rfz 上的压降 增大,输出电压小。相反,当电子束扫到暗点时,回路电流减小,在 Rfz 上的电压降小,输出电压 精心整理 很小的点构成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一、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1.图像信号 (1)波形 图像信号是黑白全电视信号的主体。它是在场扫描正程期间的行正程期 内传送。图像信号就是发送端由摄像管将实际景象的光信号转换而成的电 信号,然后经信道传输给显像管的。由于图像信号是随机的,因而图像信 号电平亦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起伏的,其幅度介于全电视信号最大幅度的12.5%-75%之间。75%处是黑电平,12.5%处是白电平(对负极性信号而言)。如图1-15(b)所示。 图1-15视频信号=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 (2)特点 ①相关性 对于一般的活动图像,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缓慢,而且每帧图像显示 575 行(行正程时间),故相邻两行的图像信号差别是很小的。因此,在帧 间与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对于静止图像而言,则具有行重复性,或帧重复性,即周期性。 ②单极性 图像信号含有直流分量,它的数值总是在零值以上或以下的一定电平范 围内变化的,也就是说它不会跨越零值上下两个区域,这称之为单极性。 因此,图像信号具有平均值,它的这种平均值确定了图像的背景亮度。2.行消隐、行同步(辅助信号) (1)行消隐信号 ①作用:行消隐信号的作用是确保在行逆程期间摄像管和显像管的扫 描电子束截止,不传送图像信息。 ②波形图 行消隐信号的波形如图1-15(c)所示。 行消隐信号的脉冲宽度12μs。 行消隐信号的幅度75%。 (2)行同步信号 ①作用:行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保证收发两端电子束行扫描的步调完全 一致。 ②如何保证同步 A.收发两端每秒扫描的行数应相同,即同频。 B.收发两端电子束在水平方向扫描的位置要一、一对应,即同相。 ③行同步信号的波形 行同步信号的波形见图1-15(d)。 行同步信号的脉冲宽度4.7μs。 行同步信号的前沿滞后行消隐信号前沿1.3μs。 行同步信号的幅度25%。 图1-15(a)为一行黑白全电视信号(视频信号) ④行不同步时的影响 行不同步时的影响如图1-16所示。 A.行频变高。当接收端行频高于发射端时,其周期小于64μs,就会把 下行的消隐信号扫在荧光屏的左边,即在这一行的左边开始出现一黑点。

电视原理现代电视系统(期末考试_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 A、保证场同步期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 A、隔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C、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D、视频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 16、彩色电视机中同步分离电路是将复合同步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它常采用( A)

示波器检测全电视视频信号的波形图解

示波器检测全电视视频信号的波形图解 彩电维修更是示波器用武之地,图①②③是全电视视频信号的波形,这种波形贯穿图像通道的全过程。对有光栅有伴音而无图像的故障此波形的有无处就是故障所在点。图④是场输出波形,当光栅出现异常是此波形将有明显变形。最下边是三幅波形图和对应的电视屏幕图像场畸形⑤是行输出变形,一般情况下不要测行管集电极,以免击穿探头。可测低压绕组的输出端,也可在1比10衰减探头后再接一个9M的电阻去测试。图⑩是行振荡电路输出的行激励波形。当行输出波形变成图11波形时多是行激励不足,行管发热温升快,易烧坏。图12是高压包局部短路的波形。图⑥是晶体振动器的波形,在示波器频率指标不够时看到的是一条亮带。它是判断CPU是否工作的主要依据。图⑦是开关电源开关管集电极的波形,是判断电源是否振荡的基本条件。如波形上沿有毛刺将导致开关变压器支支响和开关管损坏。图⑧是沙堡脉冲波形,它是由三个作用不同的脉冲组合而成,在场频时将观察不到它的全貌。它的有无将影响视频信号的色彩和亮度处理。图⑨是视放尾板上三个电子枪阴极的波形,与一些图纸上所标波形不一样,因图纸所 标是彩条信号的波形,这是电视图像的信号波形。

笔者最近将ET521A及健伍CS-4035模拟(40M)示波器进行了实际波形测试,并拍下了一些彩电波形供大 家参考。 健伍CS-4035为带宽40MHz的实时模拟示波器,属典型的手动调节(无CRT读出功能)测试示波器,其所有测试均需手动调节,需对水平扫描速度、垂直灵敏度、同步电平等控制功能进行适当调节方能获得稳定合适的波形显示,由于其采用屏幕为8*10cm内刻度高亮度示波管进行波形显示,故而扫描线亮度清晰度高,内设有电视行场同步触发滤波通道,能方便观察到稳定的行场同步电视信号波形,是比较适合的常 用模拟示波器。 ET521A波形测量采用数字取样、液晶显示,显示采用几秒刷新一次,方便人眼观察,当波形变化较多时,其显示的波形在显示一种波形后,下一次显示的波形又会有所不同,初次接触到的该类显示方式的朋友会不习惯,感觉到波形老是一跳一跳的,实际上是示波表在捕捉动态波形,进行静态显示,此时更能观察到波形的各个细节;当测量的波形为稳定而变化很小的信号时,则显示波形的稳定性与CRT模拟示波器显示无多大差别的,以上是笔者对数字示波表测量显示的粗浅理解,请大家多多指教。 被测彩电为21吋海信OM8370超级芯片彩电比较关键的波形,工作信号是A V信号(卫星接收机实时视频信号)输入;其中标有第“2(或其它)”脚是指OM8370的引脚序号,请大家注意,其它的一些波形都注明了电路功能位置的。下面的图形中标有图a的是CS-4035测得的波形,而标有图b波形为ET521A测 得的波形; 由于CS-4035为手动调节的模拟示波器,故而测量波形时须得适当调节水平扫描、垂直灵敏度、触发同步模式及同步电平等才能获得合适的波形显示,由于其档位难以完整记录,故而未列出其波形的周期、频率、Vp-p值等,只是为取得适当观察的波形进行拍摄,并不说明测量时不用调节其测量旋钮,其各项参数可参考ET521A的读数,ET521A全面的数据显示,可极其方便读取波形的频率、周期、Vp-p值,供参 考分析。 一、OM8370第②、③脚时钟、数据线波形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脚波形.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2脚scl串行时钟信号波形图b.jpg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有线电视技术方案设计 1.1 技术方案设计原则和标准 1.1.1 设计原则 网络带宽:5~750 MHz。 传输特性:双向传输。 接收质量:有线电视接收质量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为关心的问题,按国家GB-6510标准规定,接收点的信号电平应在57~83dB之间,载噪比大于43 dB,即图像客观评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4分以上要求。 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才能确保有线电视终端的接收质量,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是网络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也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增容的保障,还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麻烦。 通过建成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传输有线电视台传送的电视节目和调频立体声节目。 1.1.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依据 1)【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2)【GB6510】《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3)【GY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 4)《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5)【GB6510-86】《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6)【GB502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7)【GY/T121】《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8)广电部“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 1.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有线电视一般是由天线、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几个部分构成。 天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电波,并将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馈送给前端系统。天线系统处于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最前端,它对最终用户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前端设备位于天线和干线传输网络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天线的高频电视信号和电视台自己开办节目的电视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滤波、调制、频率转换等,然后对所有这些高频电视信号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信号发送到用户分配网络。 如果把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比作一颗树的话,那么干线网络相当树干,而用户分配网络相当于枝叶茂盛的树枝,而普通用户的电视机相当于一片一片树叶。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分配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干线上的高频电视信号将将其分配到各个用户。 用户分配网络通常是由延长分配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串接单元分支线、分支线、用户线和用户终端盒构成的。 就网络的拓扑结构而言,目前人们对星形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和星-树形结构比较感兴趣。所谓星形结构就是将用户分为一个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均用光纤直接与网络中心相连。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中星6B卫星电视接收调试方法及接收参数

中星6B卫星电视接收调试方法及接收参数 王木光搜集整理 由于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和各省卫视、农林科技节目现在由中星6B卫星转播,故原接收亚洲3S卫星(105.5度)电视信号的“村村通”用户,现调整为接收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电视信号。本方法仅为上述转星情况提供参考。 我所介绍的这种方法很简单,不用添加卫星,只要添加频道即可。 首先你应该练习如何在已经对准卫星的情况下添加一个节目 我先给你一个你现在看的卫星上的节目参数不用动锅你先试着把这个台加进去,参数是 4132 H 9375 前面的三个参数分别代表 下行频率极化符号率 其中极化h代表水平v代表垂直 你在卫星的接受机器上找到添加节目,然后修改下行频率极化符号率这三个参数,其他的参数不要改动,只改动这三个,特别是本振频率千万不要改动。 改动时你会发现有下面应该有两个条,第一个条表示线路是否连好,这个条只要你插紧线他就绿,第二个条表示现在的信号质量,只有对准了星输对了参数他才亮输好参数点确定你就会发现你家多了几个台了, 我再给你几组参数你多练习一下,一会就要正式调星了 3671 V 8932 4095 H 5555 3745 V 2625 4000 H 26850 现在你先在机器上输入 3706 H 4420 这个参数,现在电视上下面的条(信号强度)应该是0,这时你找一个人看着电视你去转动锅子,在现有的基础上向东旋转16.7度,你一点一点向东转,然后让下面的人一有变化就告诉你,这个过程最困难,一定要有耐心,半个小时后或许下面的人告诉你信号不是0了,是多少多少,你更要细心,一点一点挪,左右动,直到下面的得到的是信号质量是最大值,如果还要更高可以加减一度仰角,进行调整.调好后固定锅子你可以回到电视前了。 再介绍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一个人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用开电视。先要准备一根2米左右的电视馈线,和一根能够到锅子的电源线,把接收机拿到锅子附近,接通电源,用准备好的馈线连接锅子和接收机,把接收机调出信号质量的显示数字,在慢慢调整锅子的同时,你观察接收机的数字是否变化,当数字有变化时,就要注意了,慢慢地左右、上下调整锅子,当数字到最大的时候(一般要到60以上)就可以固定锅子了。然后把接收机和原馈线复原,打开电视机就可以欣赏调好的这个节目了。 接下来按下面参数依次添加节目 前面的三个参数分别代表 下行频率极化符号率 其中极化h代表水平v代表垂直

不看后悔!多台电视共用一个机顶盒的方法!!!

不看后悔!多台电视共用一个机顶盒的方法!!! 解决机顶盒一台一机收看,变一台机顶盒让多台电视收看的方法思路 机顶盒的原理就是将数字电视信号变为传统模拟全电视信号, 机顶盒的前端设置了智能收费卡,可以在未来设置开关,随意开放或者关闭每个机顶盒客户的电视数字信号, 机顶盒的作用就是将有线光缆中的数字信号变成模拟全电视信号, 机顶盒的后半部分就是一个遥控板,代替原电视的遥控电路,遥控选台, 假如在机顶盒内部调谐器的输入端取出全电视模拟信号,外引出一个电视插座,再接一个电视分支器,可以用三分之、四分之、六分之等等,带两台电视、三台电视、五台电视。。。。 彻底破解机顶盒一台一机的垄断,大家可以找懂电子电路知识的人帮助改装,花费不足十元,气死有线电视的全国垄断! 机顶盒的输入端是压缩的数字信号,经过解调后是输出全电视信号。 该输出端也就是内部调谐器的输入端。 在内部调谐器的输入端取出全电视模拟信号,外引出一个电视插座,再接一个电视分支器,可以用三分支、四分支、六分支等等,这完全可行(为了阻抗的匹配建议用分配器,以减少电视机之间的干扰)。最好在分配之前加一级超高频放大(约补偿10db)分支分配带来的信号损失。 机顶盒的工作原理: 输入压缩的数字信号,解码后得到全电视信号,经过内部调谐后再中频放大,鉴频后分离输出视频和音频。经过外部连接到电视机的视频音频输入端子。 改动过程不需要割断原机顶盒电路,只需要用75欧姆的馈线加1000P左右瓷介电容(防止外接时短路对原机的影响)在全电视信号输出点焊接一下,把75欧姆的馈线的外皮接地(所谓接地,是接机顶盒的公用地线,也就是电源的负极)就

可以了。 祝你们都改造成功,以后别再麻烦去背大锅了!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第一章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电波与传输的基础知识 (1)了解电波的基本特点。 (2)了解电波的发射与传播。 2.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 (1)了解调制与解调的概念。 (2)了解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调制。 (3)熟悉信号接收的基本过程。 3.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1)掌握电视节目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2)了解PAL 制电视信号的编码方法。 (3)掌握PAL制彩色电视机信号的特点。 (4)掌握色度信号的解码过程。 (5)掌握电视信号的传输方法。 4.彩色电视信号三大制式 了解三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NTSC制、PAL制、SECAM制)的含义与特点。 一、电波与传输的基本知识 1.电波的基本特点 电波是利用电磁相互感应的特性而形成并传输出去的,产生电波的导体称为发射天线;电波是一种交变的信号,电场的波动方向和天线的方向有关,并且电场和磁场的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天空中传输的电波遇到导体就会在导体上感应出电流,这个导体就被称为接收天线。 2.电波的发射和传播 电波是由天线发射出来的,电波的波长与传输的方式有关,不同波长的电波信号受到电离层的影响是不同的。 (1)电波的波长与传输方式电波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中波。频率为0.5~1.6MHz,通常以地面波的形式传输,传输距离较近。 ②短波。频率为1~30MHz,可以穿透电离层的E层。但遇到F层会反射,因此传输距离很远。 ③VHF频段。频率为30~300MHz,可穿过电离层的E层和F层而不会被反射回来,只能用于直线传播,通常用于传输电视节目。 ④C波段、K波段。C波段是3~4GHz的微波波段,K波段是12~14GHz的微波波段。这两种信号的电波都能穿透电离层,用于卫星通信和广播。 (2)广播信号的传输广播信号的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中波广播。中波广播电台节目的频率为535~1605kHz,它将声音信号通过调幅的方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第三早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和熟记参数、PAL及 NTSC制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原理、扫描制式、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难点】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一幅图像的组成、光电转换的原理及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的原理、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教学难点】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电信号呢,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又是怎样出现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实质。 听课问题: 1、电视信号的形成和发送经过了那些过程?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3、图像的分解于清晰度有什么关系? 4、扫描体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送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像信 号:调幅调制<伴音信号:调 频调制<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 1、摄像机:是一种将我们眼前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电子设备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如下图频视号 縫号一— 号

聚茉裁謂枝正线関 光岂尋播像管结构更 电子束在光电靶上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扫描。在摄像管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膜,作为光的通路和信号的输出电极。在金属膜后面再敷有一层很薄的光电导层,它由灵敏度极高的光敏材料组成。光敏材料在光线强弱有微小变化时,它的电阻即随之变化。光强时电阻减小,光弱时电阻增大。当电子束扫到强光点时,由于电阻较小,整个回路的电流增大,在Rfz上的压降增大,输出电压小。相反,当 电子束扫到暗点时,回路电流减小,在Rfz上的电压降小,输出电压较高。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很小的 点构成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2、构成图像上的每一个点我们称之为象素。 四、扫描体制 1、扫描体制指形成图像的扫描制式。 2、电视图像的概念 行:电子束自左向右扫描一次称之为一行;水平方向的扫描称为行扫描。场:电子束一行一行扫描完一幅图像称之为一场。垂直方向称为场扫描。一帧:指一幅完整的静止画面。 电视机的行扫描和场扫描是同时进行的,电子束的扫描稍向右下倾斜。 3、在电视机上我们看到的是连续的画面,其实是由一幅一幅的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屏幕荧光粉的余晖效应才感觉到连续的电视画面, 4、电视技术中要求1秒钟必须播放25帧图像,即帧频fv = 25Hz、帧周期Tv= 40ms 一帧图像625行,则行频fH = 15625Hz,行周期TH= 64 Q。 5、常见的扫描体制有逐行扫描制和隔行扫描制。 (1)逐行扫描 电子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紧接一行扫描称逐行扫 描。电子束在显象管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光栅。 电子束从左到右扫描的轨迹称为行正程,从右回到左的 轨迹称为行逆程。消去行逆程,只有行正程光栅。

黑白全电视信号

1.4 黑白全电视信号 黑白全电视信号指的是在黑白电视系统中传送的与图像内容及图像显示有关的信号,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 1.4.1 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是携带景物明、暗信息的电信号,它是由电子束按行、场扫描把图像亮、暗变换成电平高低不同的电信号,也称作视频信号。其波形随所摄取图像而变。景物中最黑的部分的图像信号电平称为黑电平;最白部分的电平称为白电平。黑电平高,白电平低的图像信号称为负极性信号。反之,称为正极性信号。如图1-4-1灰度条画面及负极性图像信号所示。从黑电平到白电平的范围称图像信号峰峰值。标准图像信号峰峰值为75%。 活动图像与其相关性:对相邻两行的扫描信号及帧与帧之间的信号有很小的差(即相关性),对静止不动的图像而言具有行或帧重复性,即周期性.如图1-4-2图像信号所示。

1.4.2 复合消隐脉冲 电视系统中,正程期间传送图像信号,逆程期间不传送图像信号。因此,若不采取措施,在使用电子束扫描的显像管中,电子束在逆程期间的扫描就会在屏幕上产生回扫线,从而对正程图像造成干扰,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复合消隐脉冲的作用就是在行、场逆程期间使显像管中的扫描电子束截止,使其不干扰正程的图像信号。复合消隐脉冲包括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其波形如图1-4-3 复合消隐脉冲信号所示。 1.行消隐脉冲:截止行扫描逆程电子束的脉冲称为行消隐脉冲,行消隐脉冲每行一个,重复周期64,宽度为12us; 2.场消隐脉冲:截止场扫描逆程电子束的脉冲称为场扫描脉冲。场消隐脉冲每场一个,重复周期20ms,宽度为1612; 3.复合消隐脉冲: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一起称为复合消隐脉冲,其相对电平为75%,相当于图像信号黑电平。复合消隐脉冲由播送端的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加到电视信号中。复合消隐脉冲重复周期为40ms。 1.4.3 复合同步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由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槽脉冲和前后均衡脉冲组成。 1.同步的重要性 电视图像的发送与接收是靠电子扫描对图像的分解与合成实现的。为了正确重现图像,要求收、发两端扫描必须严格同步。所谓同步是指发谢端与接收端的扫描点应一一对应的几何位置,即发、收对应的像素在同一时刻被扫描.为此,发送端在传送图像信号和复合消隐信号的同时,还要提供一种称为复合同步信号的脉冲信号。接收端在收到这个信号后,用它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振荡器,使它与发送端的扫描振荡器同步工作,这样就能实现收、发两端的扫描完全同步。否则,重现图像将是不正常的。如图1-4-4收送不同步造成接收图像异常几种情况。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技术员-佛山电视台三水分台 主要工作职责: 1、 提前预习节目播岀或录制计划,做相关准备工作,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岀或录制; 2、 在节目开始前确定各个传输信号运转正常; 3、 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设备的简单维修和熟练操作; 4、 负责转播车电视设备的操作和信号传输工作; 任职资格要求: 1、 电子类或通讯类、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应变能力; 3、 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意识; 4、 在技术维护、广播电视制作、灯光、音响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取得相关等级证书者优先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分析: 广播电视系统是由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 、发射、接收三大部分(电视中心主要制作电视节目)在 电视中心与发射台之间,发射与接收设备间应有传输网络。其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导演控制) 图3-1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方框图 图1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图 (一)电视中心 1 .任务 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电视信号的提取、加工并制作电视节目。电视中心具有 演和播双重功能,即包括节目制作和播岀两大内容。 (1) 节目制作 又分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 前期制作:是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例如:用摄录机进行现场采访,用转播车录制大型歌 舞晚会,在演播室录制节目等。 后期制作:是将得到的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加字幕、特技处理、配音及变换背景等一些艺术和效 果方面的加工处理。制作岀可以播岀的符合要求的成品带。 (2) 节目播岀 节目播岀是按预先排定的程序表进行安全优质播岀。在播岀系统中有手动播岀,也有以计算机为中心 的自动化播出系统(APS 系统)。 在节目播岀系统中,有手动播岀和自动播岀。 2.设备 图像信号源:摄像机、电视电影放映机、幻灯机、录像机、卫星地面接收测试信号发生器等。 脉冲信 号源:同步机、脉冲分配器、同步信号延时器、均衡及锁相设备。 监测设备:示波器、监视器。 摄像机口信号放大」 (1) 与处理 编码器 幻灯 录像 二绒路放大- 图像 发射机 * 二(技术监测) 双H 器 1 城市间节目交换 现场转播 均衡 ft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及检测方法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及检测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节奏不断加快,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也实现了日新月异的改进和创新。广播电视传播信号的传输方式由最初的简单调频调幅发展为微波、卫星以及光纤相结合的全面覆盖的传输发射网。广播电视节目也呈现出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声音和画面,给人们带来更加完美、流畅的视听效果。为了保证节目高质量、不间断的安全传输,对于各種传输方法的检测也在不断地完善。文章将针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检测方法来进行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希望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标签: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检测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观看影视产品的渠道已经变得多元化,但是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较之其他媒介,拥有着覆盖全国各地的强大优势,一方面将中央的政策法规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必须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传输系统。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对于传输信号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信号的检测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方便万千家庭更好的观看和收听广播电视节目。在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下,新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相较于旧时的传输信号方法有传输数据量大、传输形式多样和覆盖范围更广的优点。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休闲放松的主要途径。现在网络上的各种视频网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在较为突出的视频网站有搜狐视频和优酷视频。这些视频网站能够在网络的支持下进行流畅的、高质量的视频播放。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只有在节目质量和信号质量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信号质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主要依靠传输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 1 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核心技术 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核心技术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个方面是广播电视信号的微波传输。第二个方面是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传输。第三个方面是广播电视信号的光纤传输。具体内容如下: 1.1 广播电视信号的微波传输方式 在目前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中,广播电视信号的微波传输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传输技术。在传输分类中属于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微波信号传输技术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微波信号传输相较于其他的传输技术,更加能够防止自然灾害或者人为损坏引起的信号传输中断,能够较好的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完成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工作。第二个优点是微波信号传输对地理环境没有

CVBS全电视信号的一些基本知识

CVBS全电视信号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我们的电视天线信号线里就只有两跟线,中间有一根很粗的线,外围包着一层的线,这是为了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在这两根线中一个是地线,一根是全电视信号线,外围的是地线。 做视频处理很难免要接触电视信号,了解全电视信号的原理。当我们把电视的信号线接到示波器上看其波形时会发现其波形很乱,但总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每隔一段特别乱的波形之后有一个很小的低电平。在这其中,中间那些特别乱的波形其实就是有效像素电平的高低信号,那些很小的电平信号就是一些同步信号。我主要用的是PAL制式的CVBS信号。 1、关于像素时钟:大约在13.5MHz,由采样定理得出的采样信号为27MHz,像素时钟就是来同步像素有效信号的,每一个像素时钟来一个像素值; 2、关于行同步信号:顾名思义就是同步行扫描的信号,每行来一次,低电平有效(对于正电视信号而言),每来一次行同步信号就意味着本行扫描结束,新的一行就要开始了; 3、关于场同步信号:顾名思义就是同步场扫描的信号,每场来一次,低电平有效,每来一次就意味着本场扫描结束新的一场就要开始;

4、关于场、帧的概念:从屏幕上头扫到下头叫做一场,但是并不等同于一帧,一帧图像是指能够组成完整画面的图像数据,在隔行扫描中一帧包括两场:奇场和偶场; 5、关于CVBS波形电平的解析:(假设为正电视信号)设最低电平为0,最高电平为1,在两者之间有一合理的分界值x,认为x到1之间的为像素值,将这个区间划分为256份(假设精度为8位),每一个值对应一个灰度值,其中x代表黑色,1代表白色,中间为各级灰度。x以下的电平不是有效地像素值也可以说是黑色,那些同步信号就融合在其中,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比行同步信号要宽很多,具体的都有自己的时间长短定义,这样才能保持发送和接收段信号的一致性,才能够恢复原来的图像; 6、关于奇偶场的概念;就是一帧分两场扫描,先扫描奇场再扫描偶场,两场组成一帧。 7、关于场消隐和行消隐:跟在场同步和行同步之后,当一行扫到屏幕的最右头或者一场扫描到屏幕的最底端时,必须返回进行下一行或者下一场的扫描,但是又不能让人眼看出来,因此就诞生的场消隐和行

有线电视的信源系统

有线电视的信源系统 嵊泗广播电视台夏旭芬 摘要:本文结合嵊泗广播电视台实际情况,就有线电视信号源进行浅述,供同行在工作中进行参见、交流,如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1.序言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两大主流媒体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通过电视机、广播等接收设备所传送出来的视频、音频信号带给大家的不仅是有用的信息,更是一种舒畅的精神享受。对于我们广电技术人员来说,无论是有线广播电视还是无线广播电视,最终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将高质量的广播声音和电视画面奉献给人们。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已从模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拥有好的节目信源是传送出优良有线电视信号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目前嵊泗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节目使用的信号源途径主要有:卫星信号、开路信号以及与省、市联网光纤信号。 2.卫星节目系统 我台目前所使用的是卫星信号,它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1 卫星信号流程图

2. 1 卫星信号的优点 (1)广播电视卫星是远离地球表面几万多公里,有的称它为“太空中继器”。它使用定向天线将电磁波聚集成窄束,然后均匀地辐射到地面覆盖区。由于卫星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入射角度大,受山峰和高大建筑物的阻挡少,能大大减少阴影和多径反射的影响。卫星传送环节少,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卫星广播具有很强的纠错编码技术,使其有极强的纠错能力。因此,信号的接收质量高。 (2)接收简便。卫星广播采用大功率波管转发器,因此在地面接收站只需安装小口径卫星天线(需含高频头)、一台数字卫星广播接收机和音频处理器就可以收到几十套乃至几百套节目信号源。 (3)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保密性强。卫星电视可采用有条件接收技术,能确保系统外的用户接收不到系统内的节目。另外,国际电联规定,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不受国际其他广播电视卫星和通信卫星溢出电波的干扰。 2. 2 天线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2.2.1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 目前卫星天线采用金属材料,以我台为例分别有二台大口径卫星天线和一台小口径卫星天线,这些卫星天线通常份量很重而且体积庞大,因此安装这类天线应选择有牢固基础的地面。天线的架设位置应考虑风负荷,风负荷过大会导致天线抖动、变形而影响信号的接收效果,特别是海岛、山区等受自然风影响较大的地区更应将其首先考虑。天线的正前方应有尽可能宽的视角,避开山林、高大建筑物等阻挡物,减少对信号接收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电磁场对天线的干扰,可以专用测试仪器如频谱分析仪或场强仪对架设点进行实地测试。在多雷雨的地区还要考虑各种防雷措施,天线的传输距离不能过长,如果传输距离过长容易导

实验1 微波电视信号发送和接收系统

实验一微波电视信号发送和接收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射频前端发射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学习微波测试仪器使用方法(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扫频信号源)。 二、预习内容 1.预习变频器(锁相本振源、混频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预习锁相本振源、混频器、滤波器、天线、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 三、实验设备 四、理论分析 微波通信系统是一套短距离、点对点的微波电视发送和接收系统,它将现场摄得的电视视频、音频信号以微波方式传送,再向电视中心站或有线电视站发送。 伴音采用FM,图像采用AM,分别调制到中频信号70MHz附近(双载波),经过中频滤波,再经上变频输出为2.0-2.7GHz射频信号。经功率放放大后,最终由天线发射出去。 五、主要技术指标 (一)、微波系统整机主要性能参数 1、工作频段:2.0~2.7GHz,S波段。可根据用户要求设定频段。 2、输出功率:7dBm~20dBm(5~100mW)并可调节。 3、频率稳定度:±5ppm 或 (1~2)×10-5 4、本振相噪:1k -70dBc 10k -85dBc 5、杂散发射:-65dBc 6、通频带宽度:±20M 7、视频调制方式:AM,音频调制方式:FM 8、70M调制器输出电平:0dBm±2db 9、接收机灵敏度:-70~-30dB 10、自动增益控制范围(AGC):50dB

微波通信综合实验 11、工作电源:220AC输入,+12V,+5V(DC)输出 (二)、各部件性能参数 1、平面微带矩形贴片天线阵天线 频带范围:2000~2025MHz 增益: Gain≥12dB 电压驻波比: VSWR≤2 输入阻抗:Zc=50Ω 3dB 波瓣宽度≤32°第一旁瓣电平≤-13dB 交叉极化≤-30dB 极化形式:线极化接头类型:SMA阴头 2、微波低噪声放大器 频带范围:2000~2025MHz 增益: Gain≥28dB 噪声系数:NF≤1.5dB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3、微波功率放大器 频带范围: 2000~2025MHz 增益: Gain≥28dB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4、微波上变频器 频带范围:fRF 、fLO: 2000~2200MHz fIF : 60~80MHz 变频损耗≤10 dB 本振信号输入功率PLO ≥5dBm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5、微波下变频器 频带范围:fRF 、 LO: 2000~2200MHz fIF : 60~80MHz 变频损耗≤10 dB 本振信号输入功率PLO ≥5dBm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6、微波微带发夹式带通滤波器 频带范围:2000~2025MHz 插入损耗: I L≤6dB 电压驻波比: VSWR≤1.5 L带外100MHz≥40dB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8、微波锁相频率合成器 频带范围:2000~2150MHz 相位噪声:≤-85dBc/Hz@10kHz 杂散:≤-50dBc 9、微波压控振荡器 频带范围:2000~2150MHz 单边带相位噪声:≤-80dBc/Hz@10kHz 控制调节电压:0-12V 输出阻抗:Zc=50Ω接头类型:SMA阴头 10、微波功率分配器 频带范围:1950~2050MHz 类型:传输线威尔金森型一分二 插入损耗:L≤0.5dB隔离度: I≥20dB 接头类型:SMA阴头 输入、输出阻抗:Zc=50Ω 11、微波固定功率衰减器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精心整理 第三章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和熟记参数、PAL及NTSC制式的特点。 ⒉能力目标: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原理、扫描制式、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教学难点】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 【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掌握一幅图像的组成、光电转换的原理及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⒉能力目标:理解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的原理、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教学难点】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电信号呢,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又是怎样出现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实质。 听课问题: 1、电视信号的形成和发送经过了那些过程?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3、图像的分解于清晰度有什么关系? 4、扫描体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送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像信号:调幅调制。 伴音信号:调频调制。 二、摄像机的光电转换 1、摄像机:是一种将我们眼前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电子设备。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如下图 电子束在光电靶上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扫描。在摄像管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膜,作为光的通路和信号的输出电极。在金属膜后面再敷有一层很薄的光电导层,它由灵敏度极高的光敏材料组成。光敏材料在光线强弱有微小变化时,它的电阻即随之变化。光强时电阻减小,光弱时电阻增大。当电子束扫到强光点时,由于电阻较小,整个回路的电流增大,在Rfz上的压降增大,输出电压小。相反,当电子束扫到暗点时,回路电流减小,在Rfz上的电压降小,输出电压较高。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三、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很小的点构成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有线电视系统安装调试工程

第六篇有线电视系统安装和调试工程有线电视是集视听、学习教育、会议和体育赛场直播、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广播传媒。 有线电视网的节目一般在30套以上、可提供内容丰富、播送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 一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等组成。如图1-1示(见146页图5-11) 1、信号源 信号源包括有线电视网络、公用天线电视、卫星电视和自办节目等。其中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向多频道、多功能和高速的综合网络方向发展,使用户和前端可实现双向通信,成为能传输图像、声音和数据的多功能的服务网络。 无线电波通常按频率大小划分波段,其波段、频率、波长、及其代表符号如下表示:无线电波波段、频率、波长、及其代表符号表 我国规定一个频道的电视信号占用频带宽度为8Μнz,伴音信号的载频比图像信号高6.5Μнz。这样按1-68频道频道范围共划分为5个频段,I频段为电视广播1~5频道,Ⅱ频段为调频广播和通讯专用频段、Ⅲ为电视广播6~12频道,Ⅳ频段为电视广播13~24频道,Ⅴ为电视广播25~68频道。其中Ⅰ、Ⅲ频段为电视广播1~12频道,即为甚高频(VHF),Ⅳ、Ⅴ为电视广播13~68频道(UHF),特高频属于微波。 闭路电视信号(包括DVD、VCD、录像机、摄像机、电影电视转播机、电视广播和微波传输、卫星电视等空中电视信号等)经过相应的解调器后再进入前端设备。 2、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频道放大器、频道转换器、导频信号发生器、调制器、混合器和连接电缆等部件。 频道放大器及为单频道放大器、用来放大某一频道全电视信号、使之在混合之前、各电视信号的电平基本接近。 频道转换器是将电视信号的频道在混合之前进行频道转换处理、以改善由于离电视台较近、场强较高的地区带来的电视图像重影问题。 导频信号发生器是供干线放大器的自动增益和自动斜率控制得的标准信号发生器。 调制器是将录像机、摄像机、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等输出的的电视信号及伴音信号调制到某一频道的高频载波上、成为全电视信号后进入公共电视电视系统(缩写为CATV)。 混合器是将多路不同的电视信号混合成一路电视信号的装置、同时还具有消除消除同一信号进过不同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而接收产生的重影、消除干扰杂波,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由此可见,前端设备的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各路信号,再进过放大、分配处理后变成设计所要求的电平宽度复合信号后、再传输给干线传输系统。 3、干线传输系统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第三章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和熟记参数、PAL及NTSC制式的特点。 ⒉能力目标: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拍摄及处理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原理、扫描制式、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难点】音视频信号的调制及两种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光电转换与电子扫描 【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掌握一幅图像的组成、光电转换的原理及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⒉能力目标:理解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重点】光电转换的原理、两种扫描体制的参数和特点。 【教学难点】光电转换原理及图像在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原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怎样形成电信号呢,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又是怎样出现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实质。 听课问题: 1、电视信号的形成和发送经过了那些过程?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是怎样的? 3、图像的分解于清晰度有什么关系? 4、扫描体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送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像信号:调幅调制。 伴音信号:调频调制。 二、摄像机的光电转换 1、摄像机:是一种将我们眼前景物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电子设备。 2、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原理如下图

电子束在光电靶上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扫描。在摄像管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金属膜,作为光的通路和信号的输出电极。在金属膜后面再敷有一层很薄的光电导层,它由灵敏度极高的光敏材料组成。光敏材料在光线强弱有微小变化时,它的电阻即随之变化。光强时电阻减小,光弱时电阻增大。当电子束扫到强光点时,由于电阻较小,整个回路的电流增大,在Rfz上的压降增大,输出电压小。相反,当电子束扫到暗点时,回路电流减小,在Rfz上的电压降小,输出电压较高。从而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 三、图像的分解与清晰度 1、观察电视图像我们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 很小的点构成的,这些点越小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2、构成图像上的每一个点我们称之为象素。 四、扫描体制 1、扫描体制指形成图像的扫描制式。 2、电视图像的概念 行:电子束自左向右扫描一次称之为一行;水平方向的扫描称为行扫描。 场:电子束一行一行扫描完一幅图像称之为一场。垂直方向称为场扫描。 一帧:指一幅完整的静止画面。 电视机的行扫描和场扫描是同时进行的,电子束的扫描稍向右下倾斜。 3、在电视机上我们看到的是连续的画面,其实是由一幅一幅的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屏幕荧光粉的余晖效应才感觉到连续的电视画面, 4、电视技术中要求1秒钟必须播放25帧图像,即帧频fv=25Hz、帧周期Tv=40ms;一帧图像625行,则行频fH=15625Hz,行周期TH=64μs。 5、常见的扫描体制有逐行扫描制和隔行扫描制。 (1)逐行扫描 电子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紧接一行扫描称 逐行扫描。电子束在显象管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 光栅。 电子束从左到右扫描的轨迹称为行正程,从右 回到左的轨迹称为行逆程。消去行逆程,只有行正 程光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