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最新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最新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

一、成语填空

按图索( ) 百步穿( ) 半途而( ) 兵不厌( ) 草木( )兵赴汤( )火

门可( )雀名落( )山石( )天惊一毛不( ) 天衣无( ) 世外桃( )

怒发冲( ) 望梅止( ) ( )在旦夕一败( )地

二、成语故事人物连连看

爱屋及乌乐广百发百中韩信

杯弓蛇影姜太公背水一战公明仪

病入膏肓扁鹊对牛弹琴养由基

囊萤映雪车胤怒发冲冠蔺相如

三顾茅庐武则天名落孙山孙山

请君入瓮刘备守株待兔宋人

三、判断题

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缺乏自知之明,显得愚蠢可笑。( )

2、草船借箭这则成语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3、高山流水这则成语用以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 )

4、“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

5、“青出于蓝”讲述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

6、“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

四、成语含义知多少: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1、画蛇添足:A、多此一举B、雕虫小技C、不学无术( )

2、滴水穿石:A、石破天惊B、锲而不舍C、精卫填海( )

3、惊弓之鸟:A、风吹草动B、打草惊蛇C、风声鹤唳( )

4、栩栩如生:A、入木三分B、惟妙惟肖C、生花妙笔( )

5、趾高气扬:A、自相矛盾B、卧薪尝胆C、有恃无恐( )

6、悬梁刺股:A、闻鸡起舞B、以卵投石C、与虎谋皮( )

成语故事检测卷(二)

一、填空题

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 )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 )(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 )(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

8.“蜜蜂停历上”打一个成语( )。

9.“汗流浃背”在日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10.“桃李不言,( )”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二、选择题

1.学习不能( )而是要精益求精。A、囫囵吞枣B、江郎才尽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 )才有可能取胜! A、破釜沉舟B、弄巧成拙

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 )啊!

A、刮目相看

B、罄竹难书

4.只要我们发扬( )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A、杞人忧天B、愚公移山

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 )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

B、井底之蛙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 A、司马相如B、王羲之

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 A、曹操B、谢安

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 )的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 )经历。A、刘邦B、韩信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

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

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 )

成语故事检测卷(三)

一、我会认,写出划线字的拼音。

半途( )而废( ) 察( )言观( )色家喻( )户晓( )

亡( )羊补牢( ) 捕( )风影( )捉损( )人利( )己

二、我会填

拔( )助( ) ( )材( )用( )马( )花

打( )惊( ) 对( )弹( ) ( )蛇添( )

狐( )虎( ) ( )( )之蛙刻( )求( )

( ) 吞( )咽守( )待( ) 自相( )( )

三、选择

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 )的故事。A.王珣B.江淹C.孟子

2、如果你能( ),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

3、( )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

4、“目无全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庖丁的故事A.厨师B.画家C.医生

5、小红的学习成绩( ),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A.不学无术B.名列前茅C.有名无实

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 ) A.取长补短B.举一反三C.大材小用

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 )。A.一鸣惊人B.青出于蓝C.天下无双

8、“七步之才”说的是( )的故事。A.曹操B.曹丕C.曹植

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的就是成语( )

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大材小用

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 ) A.手不释卷B.专心致志C.呕心沥血

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 )的效果。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

12、孟母为了使( )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A.孔子B.荀子C.孟子

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

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A.菜B.书C.钱

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 )。A.举一反三B.手不释卷C.专心致志

16、淳于髡用谜语( )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A. 废寝忘食B.一鸣惊人C. 半途而废

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 ) A.指鹿为马B.捉襟见肘C.一蟹不如一蟹

18、赵王派( )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A.蔺相如B.胡亥C.李斯

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A.项羽B.子路C张良

20、( )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

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这就是成语( )的意思。A.半途而废B.玩物丧志C.运筹帷幄

22、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 )。

A.不学无术

B.不耻下问

C.妄自菲薄

23、人们常用成语( )来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讥笑程度重的人。

A.走马观花

B.杞人忧天

C.五十步笑百步

24、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 )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25、成语( )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A.磨杵成针

B.亡羊补牢

C.呕心沥血

26、全国人民( ),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A.万众一心B.贪生怕死C.守株待兔

27、“图穷匕见”讲的是( )刺杀秦王的故事。A.李广B.荆轲C.李陵

28、( )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A.无所畏惧B.自相矛盾C.见异思迁

29成语( )比喻此类人非常吝啬小气。A.胆小如鼠B.一毛不拔C.贪生怕死

30、我们做人、做事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不能( )。A.有名无实B.乐极生悲C.奴颜婢膝

31、成语( )来自于西汉贾谊写的奏章《论政事疏》。A.自相矛盾B.投鼠忌器C.玩物丧志

32、成语( )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A.争先恐后B.一鸣惊人C.一毛不拔

33、孔子最厌恶那些没有独立的节操,常与坏人( )的“好好先生”。A.不伦不类B.不孝之子C.同流合污

34、姜太公钓鱼——( ) A.专心致志B.愿者上钩C.一心一意

35、人们常用成语( )来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周到全面。A.不学无术B.天衣无缝C.天下无双

五、判断

1、“闻鸡起舞”说的是闻到鸡的味道就起来跳舞。( )

2、“义无反顾”是从“义不反顾”中引申而来的。( )

3、妈妈为了新店开业,忙得衣不解带。这里的“衣不解带”的用法是正确的。( )

4、我们不能做不学无术的人。( )

5、有些书我们可以一目十行,不求甚解,但是有些书必须精读细想,力求句句读通。( )

6、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

7、“大笔如椽”指所用的笔有椽子那么巨大。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 )

8、经妈妈提醒小红才顿开茅塞,总算明白过来了。( )

9、“汗牛充栋”是说一个人家里有很多房子很多牛。( )

10、文章结尾加上这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11、“江郎才尽”也可说“江淹才尽”。( )

12“开卷有益”是说从一件事推知其他很多事情。( )

13、“开卷有益”和“开卷有得”意思不一样。( )

14、庖丁解牛技术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地步了。( )

15、要想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要下苦功夫。( )

16、成语“取长补短”由“绝长补短”演化而来。( )

17、“青出于蓝”讲的是南北朝时,孔璠和学生李谧的故事。( )

18、七步之才”又作“七步成章”、“七步成诗”、“七步奇才”。( )

19、曹操是举世闻名的七步之才,能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 )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是庄稼种一年就会有收获。( )

成语故事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 知变通。()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 2、下列哪个成语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A掩耳盗铃B狐假虎威 C 滥竽充数D妙笔生花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 4、“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称颂三国时期的医生()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A打草惊蛇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A画龙点睛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10、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A画龙点睛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二、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11、滥竽充数()12、胸有成竹()13画龙点睛()14妙笔生花()15 请君入瓮()A 李白B南郭先生C张僧繇D周兴E文与可 三、判断题。 1、皮诺乔听狐狸和猫的话,真的种出了金币。() 2、在“玩儿国”皮诺乔长出了驴耳朵。() 3、皮诺乔的金币被偷之后,他自己反而坐牢了。() 4、皮诺乔和爸爸是在大鲨鱼的肚子里相见的。() 5、给匹诺曹看病的三个医生是乌鸦、啄木鸟和蟋蟀。()

成语故事测试题答案

《成语故事》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 ) 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 D叶公好龙 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B ) A 曹植 B孔子C 张良 D司马睿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B )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杏林春满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A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A文与可 B南郭先生 C董奉 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A ) A升堂入室 B生吞活剥 C黔驴技穷 D寻章摘句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D ) A 妙笔生花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画龙点睛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D )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A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D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A)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 二、填空题 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

四年级成语故事

四年级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杏林春满: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这样一来,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意思》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近义词》誉满杏林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C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 2、下列哪个成语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A掩耳盗铃B狐假虎威C滥竽充数D妙笔生花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 4、“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称颂三国时期的医生()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A打草惊蛇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A画龙点睛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10、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A画龙点睛B请君入瓮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二、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11、滥竽充数()12、胸有成竹()13画龙点睛()14妙笔生花()15请君入瓮()A李白B南郭先生C张僧繇D周兴E文与可

8成语故事练习题

8 成语故事 班级姓名学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 Kuākǒu sāi bāng wéi guān fèng lùyǎn zòu ( ) ( ) ( ) ( ) ( ) chuōchuān pèi fúshényùn qiáng bìbìzhēn ( ) ( ) ( ) ( ) ( ) 二、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口()舌惊叹不()乌云()布张牙()爪 点()之笔电闪雷()()不舍名()其实 四、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点睛之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乌云密布——

惊叹不已—— 2、“霎时间”表示时间短暂,请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3、游客们为什么会惊叹不已? (二)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男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鳃帮,()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俸禄”的意思。 俸禄—— 3、“滥竽充数”中的“滥”指什么?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给下面的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七、按要求写成语。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4、非四字成语:、

(完整版)四年级成语故事

四年级上册: 1、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杏林春满: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这样一来,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教学内容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 案

《成语故事》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 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 D叶公好龙 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B ) A 曹植 B孔子C 张良 D司马睿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B )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杏林春满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 A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A文与可 B南郭先生 C董奉 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 A ) A升堂入室 B生吞活剥 C黔驴技穷 D寻章摘句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D ) A 妙笔生花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画龙点睛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D )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 A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D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 A )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 二、填空题 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请用“”画出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的句子。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阅读试卷

《成语故事》阅读试题(10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 B、江郎才尽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 A、破釜沉舟 B、弄巧成拙 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 A、刮目相看 B、罄竹难书 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 B、愚公移山 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A、守株待兔 B、井底之蛙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谢安 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 A、刘邦 B、韩信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一种官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三、连线题(10分) 滥竽充数李白 胸有成竹南郭先生 画龙点睛周兴 妙笔生花张僧繇 请君入瓮文与可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四年级成语故事

四年级上册: 1、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她就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就是春夏秋冬,也不管就是刮风下雨,或就是天晴天阴,她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就是文与可照 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她一会 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就是她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瞧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 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她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瞧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她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她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 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与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 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与在明净的月光 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她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杏林春满: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与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她虽然医术高明,但就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她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就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就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这样 一来,正就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就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里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里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以荀跞和籍谈为使节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设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 的酒壶是鲁国进贡的,景王于是问起:“各诸侯国都会进贡一些物品给周王室,为什么独 独晋国没有物品进贡呢?” 籍谈回答说:“每个诸侯国都曾领受周王室的赠与,所以必须进献宝贵的器物回馈王 室的恩典。由于晋国地处深山边塞,与周王室距离遥远,皇恩实在是没办法惠及,我们又 穷于应付戎狄的骚扰,哪还有什么东西可用来贡献呢?” 景王听了颇不以为然,于是细数从晋国祖先开始,周朝王室曾经赠与的种种赏赐,并 责问籍谈:“你的先人是负责掌管国家典籍的,为什么你会忘了这些史事呢?” 籍谈听了景王这番话后,张口结舌。等荀跞与籍谈离开后,周景王又评论籍谈说: “我看像籍谈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孙应该不会有什么出息吧!竟然会列举一堆典故来评 论事情,却反而将自己祖先掌管典籍这件事给忘了!” 后来“数典忘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忘本。 古时候,北方边塞住着一个老头,人们都管他叫塞翁。 有一天,塞翁家的一匹马撒起野来,跑到塞外胡地去了。他的邻居们得知此事,跑到 他家里,劝慰他不必过于伤心。谁知塞翁听了众人的话,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丢了一 匹马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依我看,马儿跑走了,说不定会给我带来好处呢!”邻居们听得 目瞪口呆,谁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过了一段日子,塞翁家的那匹马由于过不惯胡地的生活,自己跑了回来,并且还带来 了一匹胡人的骏马。邻居们知道后,又都不约而同地赶来向塞翁祝贺。他们拍着那匹胡马,啧口称赞。可这塞翁并不为此感到高兴,皱着眉头叹息道:“这有什么值得庆幸的。没花 分文得了一匹胡马,弄不好会给我家引来灾祸啊!”邻居们听了不以为然,心想:塞翁肯 定是老糊涂了,不然,怎么连好事坏事都分不清了。 塞翁的儿子很喜欢骑马,自从家里添了那匹胡马,就整天骑出去游玩。谁知那匹胡马 未经驯化,很不服人管教。一天,胡马把塞翁的儿子掀翻在地,他被摔断了一条腿,落得 个终身伤残。 邻居们闻此不幸的消息,纷纷赶来向塞翁表示慰问。可塞翁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劝慰 大家:“各位不必为我的儿子忧伤,他的腿瘸了,虽然很不幸,但也可能因祸得福啊!” 果然,一年之后,胡人挥戈南下,大举入侵边塞。边塞上的所有青壮男人都应征入伍,与胡人展开激战,其中大部分人都死在战场上。塞翁的儿子因伤致残,是个瘸子,就没有 去当兵打仗,因而和年迈的塞翁一起保全了性命。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Word版

《成语故事》选择题 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的故事。 A.王珣 B.江淹 C.孟子 2、如果你能(),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A.一毛不拔 B.举一反三 C.万众一心 3、()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 B.专心致志 C.不耻下问 4、“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庖丁的故事。 A.厨师 B.画家 C.医生 5、小红的学习成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A.不学无术 B.名列前茅 C.有名无实 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 A.取长补短 B.举一反三 C.大材小用 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 A.一鸣惊人 B.青出于蓝 C.天下无双 8、“七步之才”说的是()的故事。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的就是成语() 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大材小用 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 A.手不释卷 B.专心致志 C.呕心沥血 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的效果。 A.举一反三 B.事半功倍 C.亡羊补牢

12、孟母为了使()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A.聪明才智 B.漂亮牙齿 C.漂亮言辞 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A.菜 B.书 C.钱 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 A.举一反三 B.手不释卷 C.专心致志 16、淳于髡用谜语()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 A. 废寝忘食 B.一鸣惊人 C. 半途而废 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 A.指鹿为马 B.捉襟见肘 C.一蟹不如一蟹 18、赵王派()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 A.蔺相如 B.胡亥 C.李斯 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A.项羽 B.子路 C张良 20、()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 B.毛遂自荐 C.掩耳盗铃 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这就是成语()的意思。 A.半途而废 B.玩物丧志 C.运筹帷幄 22、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 A.不学无术 B.不耻下问 C.妄自菲薄 23、人们常用成语()来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讥笑程度重的人。 A.走马观花 B.杞人忧天 C.五十步笑百步

四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二则

课题:6 成语故事二则课型:讲授 第1 课时总序第17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则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的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领悟—些基;本道理。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重点:读懂两则成语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情节。 突破方法: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主要情节进行体会,并激励自己表达。 难点:能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 突破方法:在读懂成语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交流。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讨论、归纳法。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 生:预习课文,收集成语。 课时目标 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二、合作探究 1.教师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交流成语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并畅谈感受。 2.学生分小组探究交流。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议,发表自己的观点。 5.师生共议、明确: (1)“邯郸学步”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 也丢掉了。 (2)“望洋兴叹”原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比喻做事条件不够, 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

6.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畅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7.教师引导:对于成语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不必将学生的思维圈定在一个范围,学生的感受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 1.根据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学生试着给这两个成语找出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学生先复习这两个成语故事,然后试着自己写一写这两个成语故事的近义词或反 义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师生共议,明确: “邯郸学步’’近义词:东施效颦“望洋兴叹”近义词:无可奈何反义词:易如反掌 2.试着用本文学过的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1)先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评议。 (3)教师出示例句。 邯郸学步……借鉴别人好的学习经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能邯郸学步,生搬硬套。 望洋兴叹……他不懂英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英语书籍,只能望洋兴叹。 四、活动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成语故事大讲坛”活动,每组每个同学将近期课外阅读或其他途径积累的成语故事讲给本组其他同学听,相互积累、交流,然后小组派一个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佳选手,教师给予鼓励或表彰。活动时间教师可自行把握。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整理活动探究过程中的成语故事。 2.同桌间交流学习心得。 作业 我会说。 1.学完《邯郸学步》,我明白了: 2.学完《望洋兴叹》,我知道了: 我会写。 1.海洋比起自己来,真是不知要大多少倍啊! ——比起———来,真是 2.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 要是——,就会 我能体会。 东施效颦 传说美女西施因心口疼常皱着眉头,捂着胸部,样子显得更加的娇柔美丽,有个丑女也学西施的样子,反而更丑,人们便叫她东施。 ①效:仿效。②颦:皱眉头。 读完这个成语故事,我想对东施说 板书设计 《邯郸学步》

成语故事测试题 (1)

四(1)班《成语故事》测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解释加点字15 半途而废()东施效颦()郑人买履() 狐假虎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破釜沉舟() 歧路亡羊()黔驴技穷()孺子可教() 三顾茅庐()上行下效()守株待兔() 赴汤蹈火()闻鸡起舞()揠苗助长() 二、完成成语62 杯弓蛇()()入膏肓()草惊蛇大义灭()对牛弹()高枕无()邯郸学()画龙点()惊弓之()井底之()刻舟求()买椟还()名()孙山莫()有南辕()辙杞人()天三人成()熟能生()投()从戎()羊补牢望梅止()卧薪尝()掩耳盗()叶公()龙 一鼓()气愚公()山()三暮四指鹿为() 置之()外自()矛盾毛遂()荐 三、活用成语28 1、有的同学只知道“”去答题,如果出卷老师一拐弯,就把他给难住了。 2、学校艺术节,同学们有的跳舞,有的唱歌……真是 ,各显神通啊!

3、为了不打扰老师工作,小名在办公室外边等了半小时才进门请教,真是“”的典范! 4、小杰看书走马观花,爸爸批评道:“你这样看书,简直是!” 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说话、写文章要抓住要点,切忌。” 6、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却认为是他们的,他们的痴心妄想终成为。 7、妈妈买了一箱苹果,仔细一看,竟然有几个的坏苹果。 8、家乡的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回家时要不是我,一定会发费周折的。 9、他的著作广为流传,人民啧啧赞叹,竞相传抄,那情形真是啊! 10、这部文学作品把贪官刻画得惟妙惟肖,。 11、雷锋做了一火车的好事不留名,可仍然家喻户晓,真是“,下自成蹊”呀! 12、我们要提高警惕,否则,当骗术的时候,就只剩下后悔。 13、“你的数学基础很不扎实,现在还来得及。”老师说。 14、你们两人闹矛盾,不肯合作,结果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这不是鹬蚌相争,吗? 四、连线搭配8 花篮铁拐李毛驴吕洞宾 荷花蓝采和玉朝笏张果老 箫何仙姑鼓曹国舅 拐杖韩湘子剑汉钟离

最新阅读试卷格林童话成语故事

二年级课外阅读测试题 《格林童话》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在《小红帽》的故事中,是救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 2.在《魔鬼的三根金发》的故事中,魔鬼的妻子把年轻人变成了,躲进自己的衣袖里。3.大拇指先进了的胃,侥幸逃脱,又被吞入肚中。 4.《青树枝》中的隐士非常希望自己将来能。 5.《格林童话》是国民间故事集。 6.《十二个猎人》中,未婚妻要求父亲变个和她面貌、姿态和体型完全一样的女孩。7.《石竹》中,上帝赐给王后一个具有“”本领的儿子。 8.《金鸟》中的狐狸让王子射死它,然后割下和。 9.《草驴》中,少年猎人给老巫婆和姑娘吃下,使她们变成了草驴。 10.《七只乌鸦》中,女孩在最后一个小杯子里放进她带来的父亲的。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新皇后最后一次想用()害死白雪公主。A毒酒 B毒苹果 C毒梳子 2.故事《金鹅》中的小傻瓜是从()得到金鹅的。A最老的树中B石头中 C鹅窝里3.人们为什么叫灰姑娘为“灰姑娘”,因为()。 A她身上沾满了灰,又脏又难看B她皮肤是灰色的C她姓灰,所以人们叫她灰姑娘4.王子是拿着()找到灰姑娘的。A漂亮的衣服B帽子 C水晶鞋 5.在《猫和老鼠做朋友》的故事中,猫欺骗老鼠偷吃了() A面包B蜂蜜C肥油 6.在《青蛙王子》的故事中,小公主的()掉进了深水潭,是青蛙为她找到的,后来公主嫁给了青蛙王子。A钻石B金球C镜子 7.《一笔好交易》中()使公主开心大笑。A农夫B国王C士兵 8.睡美人沉睡了()年后被王子救出?A一年B十年C一百年9.《三根羽毛》中是谁帮助小王子“缺心眼”赢得了三次比赛,最后继承了王位?() A、牧羊人 B、大蟾蜍 C、老鼠 10.下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的是( ) A《海的女儿》B《丑小鸭》C《灰姑娘》D《小木偶奇遇记》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狼和七只小羊》中七只小羊全被狼吃掉了。() 2.驴子只请猎狗和猫去不来城当音乐家。() 3.《小精灵和老鞋匠》中老鞋匠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 4.《死神教父》中年轻人因一次违背死神命令而死了。() 5.《三根羽毛》中老三被大家称为“傻瓜”。() 6.《星星银币》中小女孩很爱帮助人。() 7.《渔夫和他的妻子》中,当渔夫的妻子要求对太阳和月亮发号施令时,比目鱼又让她回到了以前的那所破房子中。() 8.《十二兄弟》中,十二个王子为了就小公主被火烧死了。()

四年级语文(下)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百步穿杨 注释:形容射箭本领高强,引申为本领高强。 楚国的养由基和潘虎,都擅长射箭,他们决定比试一下箭术的高低。坝子设在五十步外的地方。潘虎三箭全中靶心,人们纷纷喝彩。养由基平静地指着百步之外的一棵杨柳树,让人选中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他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箭镞贯穿杨柳叶中心飞向远处。众人都惊呆了。潘虎不服,也选了三片杨柳叶,涂上色并编上序号,请养由基射,结果三箭全中。潘虎从此心服口服。 大义灭亲 注释:为了维护正义,罪犯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得的惩罚。 春秋时,卫国的州吁和石碏的兄弟石厚勾结,杀死了哥哥,当了国君。为了对付他俩,石碏故意劝他俩找陈桓公帮忙,代向周天子讨封,以取民心。然后,石碏派家臣先一步到陈桓公处设伏,用计杀了州吁石厚。人们说:“石碏的确行为真是大义灭亲啊!” 多多益善 注释:原指统率士兵越多越好,现泛指越多越好。 刘邦建汉朝后,一次,他问韩信:“我的确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顶多能统率十万兵马。”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啊!”刘邦说:“既然你的本事这么大,为何还被我擒住?”韩信说:“陛下虽不善统兵,却善于统将。这正是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 瓜田李下 注释:走过瓜田而不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而不举手整冠,以免有偷瓜、摘李之嫌。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从前,有一位老师,领学生春游时,遇到李树就低头走,遇到瓜田就绕路走。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老师为何这样做。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在李树下如果扶帽,就会被人怀疑摘李子;从瓜田走过,也容易被人误会偷瓜。所以,在外面行走,要努力避免嫌疑才好。” 开卷有益 注释:卷:书。只要打开阅读,就会有益处。指只要多读书,就会与收获。常用来鼓励人多读书。 宋太宗很喜欢读文史类书籍,但宫中书太多,查阅很不方便。为此,他委派文学家李昉主持编写一部百科全书,李昉等人辛苦七年终于编成。宋太宗定书名为《太平御览》。他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太忙未读,他就在闲时补读。侍臣劝他注意休息,宋太宗总是说:“开卷有益,我只要看书,就不会觉得累。” 鸟尽弓藏 注释;鸟打光后,弹弓就被搁置不顾。比喻事成之后,功臣被废弃或遭迫害。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忍辱负重,终于击败吴国。在庆功宴上,范蠡不辞而别,隐居起来。文种依然在朝中任职。一天,文种受到范蠡的信,上面写道:“飞鸟被打完了,弹弓就被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现在敌国已被灭掉,越王不会让您同他一起共享安乐,请您赶快离开,否则有杀身之祸。”文种不相信。结果,越王对他产生疑忌,迫使他自尽。 塞翁失马 注释:虽然暂时吃了亏,却因此而得到好处。比喻事物之间是互相转化的,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在遥远的西北边塞,有个年轻人养的一匹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年轻人很难过,他的父亲却说:“这可能是件好事呢。”没过几个月,那匹妈竟然带了一匹骏马一起回来了。邻居来道贺,老人却忧虑地说:“这可能是一件坏事啊!”果然,年轻人骑马时不小心摔断了不得脚骨。邻居们来慰问,老人却说:“这可能是件好事。”一年后,匈奴人入侵,附近的青壮年应征入伍,很多人死在战场,惟独老人的儿子因为脚跛,留在家中,保全了性命。 识时务者为俊杰 注释:时务:指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潮流。俊杰:指才智杰出的人物。能认清当时形势和时代潮流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刘备虽然声望很高,但力量很弱。他听说司马徽很有名望,便拜访他,并问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怎能认清天下大势?看清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是些杰出人物。只有这里的卧龙和凤雏。”刘备一听,赶忙问道:“卧龙和凤雏是谁?”司马徽说:“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 束之高阁 注释:束:指绑、捆。阁:放置东西的橱柜。指捆绑起来放到橱柜上。比喻放在一边弃置不用。也作“置之高阁”。 杜乂、殷浩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们喜爱老庄之辈,读了很多有关玄学的书,成为东晋有名的玄学家。但当时的大将庚翼认为他们是徒有虚名,不能重用。他常对人说:“杜乂、殷浩这类人,只宜把他们收藏起来,放在高阁上面,等天下太平了,再考虑让他们出来做事。”他的评价是对的。后来,殷浩被任命为将,结果,屡战屡败。 四面楚歌 注释: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于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秦朝末年,项羽摧毁秦军主力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相争。公元前202年,项羽败退垓下,兵少粮尽。刘邦率兵把项羽的部队重重包围。一天夜里,项羽听到四面响起了楚地的歌声,大吃一惊,说:“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地了吗?汉军中的楚人为何这么多?”项羽深感大势已去,于是率八百骑突围。逃到乌江时,走投无路,拔剑自杀而死。

(完整版)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1

《成语故事》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谁)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在日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二、选择题 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A、囫囵吞枣B、江郎才尽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A、破釜沉舟B、 弄巧成拙 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A、刮目相看B、罄竹难书

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A、杞人忧天 B、愚公移ft 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 见识。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 7.“东ft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谢安 8.“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A、口吃B、好说谎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A、刘邦B、韩信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78页16个成语故事简介

知己知彼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着书《兵法》,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 百战百胜 秦国,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尔后,不断向外发展势力,国力强盛。秦昭王时,任用白起为将。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三员晋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 运筹帷幄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有两位头领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同事利益。而项羽妒

成语故事阅读理解题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挂在身上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进水里去了。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沉没了。同船的人都觉得很可惜。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同船的人不理解,问他:“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得意地说:“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到了码头,我就能把宝剑找回来。” 不久,船靠岸了。那个人顺着刻得记号下水去捞宝剑。可捞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宝剑的影子。他望着自己刻得记号,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 1.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立即跳下河去捞。 C.不管不顾。 2.那个人的宝剑是在什地方掉进河里的?( ) A.江边 B.江心 C.剑鞘 3.“宝剑”的“宝”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 )音序。 A.J B.B C.b 4.短文有个自然段? 熟能生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陈尧咨。一次,他练习射箭,箭箭都命中了靶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