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诊断评分法:

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法: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三、治疗强度评分法:

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

四、生理学评分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

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有效的危重患儿病情评估方法则是由中华医学会1995年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10余年来,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一、历史背景

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Yeh等在1984年根据成人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原则并结合小儿正常生理值制订的。他们从心血管、呼吸、神经、血液、肾脏、胃肠系统及代谢等7个方面选取了血压、呼吸、心率等有代表性的34项生理变量来评估PICU病人的病情严重度,这种评估依据的是患儿的生理环境紊乱程度,不需考虑病因。Yeh等对423例年龄1天到254个月的患儿进行试用后发现:存活与死亡患儿相比,PSI评分分值差异显著(P<0.001);与此同时,将PSI与其他两项评分系统――临床分级系统(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CS)及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 TTSS)进行比较后发现:PSI与这两项评分系统显著相关(P<0.001),有相当好的吻合度,证实用PSI来衡量病情严重程度是可靠的。

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最初由Pollack等于1988年建立并发表,由14个生理参数、23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是在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基础上简化发展而来经多年临床实践应用,为适应PICU患儿疾病谱的改变,诊治技术不断进步,重症监护领域新概念的发展,Pollack等于1996年建立并发表了PRISM Ⅲ,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PRISM评分,由17个生理参数、26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经过严格、细致的统计分析和临床应用验证,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在总结了1984年上海儿童医院等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先进经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及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儿科学组于1995年制订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该草案采用生理学评分法,共10项生理学指标,其主要目的是评分法评估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反应,评估预后。1995~1997年全国12所三级甲等医院组成协作组,对PCIS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验证,结果证实:PCIS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和评估ICU的工作效益,并有效地控制医护质量。10余年来,PCIS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方法介绍

(一)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表8-1-1)

表8-1-1 生理稳定指数评分法(PSI)

系统分值

1 3 5

心血管

婴儿(≤12个月,下同)

收缩压(mm Hg)

心率(次/分)

儿童(>12个月,下同) 收缩压(mm Hg)

心率(次/分)

所有年龄

55~65

130~160

40~54

>160

<40

75~90

160~180

50~74

181~220

>220

<50 65~75

150~200

50~64

>200

<50

60~80

150~170

40~59

171~200

>200

<40

舒张压(mm Hg)

心脏指数[1/(min·m2)]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V ol%)

中心静脉压(mm Hg)

肺毛细血管楔压或左房压(mm Hg)

90~110 >110

2.0~

3.0 1.0~1.9 <1.0 <3.0, 5.5~6.5 >6.5

<0或>15

<5, 15~25 >25

呼吸婴儿

呼吸频率(次/分) 儿童

呼吸频率(次/分) 所有年龄

PaO2 (mm Hg) PaO2/Fi O2 PaCO2 (mm Hg)

50~60 61~90 >90 30~50 51~70 >70 50~60 40~49 <40 200~300 <200

<30, 45~50 51~65 <65

神经

所有年龄Glascow评分颅内压(mm Hg) 癫痫

双侧瞳孔反应

8~11 5~7 <5

15~20 21~40 >40 局限性发作大发作/持续状态

等大、对光反射迟

不等、对光反射迟缓固定/散大

血液

所有年龄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PT/PTT

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SP(g/L)

180~220 30~50 <30 3~5

20~40

<3

>40

20~50

>1, 000

<20

>正常值1.5倍

>0.04

肾脏

所有年龄

BUN(mmol/L)

肌酐(μmol/L)

尿量(ml·kg·h-1) 14.28~35.70 >35.70 176.8~884 >884 0.5~1.0 <0.5

胃肠

所有年龄

AST/ALT(IU/l)

淀粉酶(U/l)

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

>100

>500

>59.85

12~20 <12

代谢

所有年龄

血钠(mmol/L) 血钾(mmol/L) 血钙(mmol/L) 血糖(mmol/L) 渗透压(mosm/l) pH(U)

HCO3(mmol/L)

115~125

150~160

<115

>160

3.0~3.5 2.5~2.9 <2.5 1.75~2.0

3.0~3.75

1.25~1.725

>3.75

<1.25

2.22~

3.33

13.88~22.20

1.11~

2.16

>22.20

<1.11 320~350 >350

7.20~7.30

7.55~7.65

7.10~7.19

<7.65

<7.10 <16, >32

注:1分表示:测量值异常,应予以关注,但不必改变原治疗方案;

3分表示:测量值明显异常,应密切关注,考虑改变治疗方案;

5分表示:测量值严重异常,患儿生命受威胁。

以24小时内测得的最大异常值作为评分依据,每天评估一次,总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score, PRISM Ⅲ)(表8-1-2)表8-1-2 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

心血管/神经系统生命指征(1~6)

收缩血压(mm Hg)

测量值:

分值=3 分值=7 新生儿40~55 < 40 婴儿45~65 < 45 儿童55~75 < 55 青少年65~85 < 65心率(次/分)

测量值:

分值=3 分值=4 新生儿215~225 > 225 婴儿215~225 > 225 儿童185~205 > 205 青少年145~155 > 155

体温

测量值:

分值=3

所有年龄<33℃(91.4°F)或>40℃(104.0°F) 瞳孔反射

测量值:

分值=7 分值=11 所有年龄一侧消失双侧消失

神志状态

测量值:

分值= 5

所有年龄昏迷(GCS<8)

酸-碱/血气(1 ,2 ,7 ,8)

酸中毒[CO2总含量(mmol/L)或pH]

测量值:

分值=2 分值=6

所有年龄pH = 7.0~7.28 pH < 7. 0

或总CO2 5-16.9 或总CO2 < 5 CO2总含量(mmol/L) 测量值:

分值=4 所有年龄>34.0

pH

测量值:

分值=2 分值=3 所有年龄7.48~7.55 > 7.55 PaO2(mm Hg)

测量值:

分值=3 分值=6 所有年龄42.0~49.9 < 42.0

PCO2(mm Hg)

测量值:

分值=1 分值=3

所有年龄50. 0~75.0 > 75.0

生化检测(1 ,2 ,9)

血糖

测量值:

分值=2

所有年龄>200mg/dL或>11.1mmol/L 血钾(mmol/L)

测量值:

分值=3 所有年龄> 6. 9

肌酐

测量值:

分值= 2

新生儿>0.85mg/dL或>75μmol/L 婴儿>0.90mg/dL或>80μmol/L 儿童>0.90mg/dL或>80μmol/L 青少年>1.30mg/dL或>115μmol/L

血尿素氮(BUN)

测量值:

分值= 3

新生儿>11.9mg/dL或>4.3μmol/L

其他年龄>14.9mg/dL或>5.4μmol/L 血液学检测(1 ,2)

白细胞计数(10^9/L)

测量值:

分值=4 所有年龄<3.0 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s) 测量值:

分值=3

新生儿PT>22.0或PTT>85.0

所有其他年龄PT>22.0或PTT>57.0

血小板计数(10^9/L)

测量值:

分值= 2 分值= 4 分值= 5

所有年龄100~200 50~99.999 <50

PRISM Ⅲ总分数:

其他因素(10):

□非手术性心血管疾病□染色体异常□癌症□既往ICU住院□入ICU前心肺复苏□手术后□急性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从其他病房转入(除外术后患者)

注:1. PRISM Ⅲ应在患儿入ICU后第1个12和24h进行评估。

2.通常情况下使用最高或最低测量值进行评分。当生理参数异常存在升高和降低两种可能状态时,PRISM Ⅲ分值设计了升高和降低参数范围。再入院计为新病例。除外常规转到其他病区而收入ICU的患儿,除外PICU 住院<2h患儿,除外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生命指征稳定不能≥2h儿。手术室死亡病例,如手术是住PICU 期间进行且患儿因治疗需要ICU 监护的,可包括在评分病例中。年龄:新生儿<1个月;婴儿≥1~12个月;儿童≥12~144个月;青少年>144个月。

3.心率:不在哭闹或医源性刺激情况下评估。

4.体温:可采用直肠、口腔、血液和腋下温度。

5.瞳孔反射:瞳孔无反应状态需>3 min,有医源性扩张瞳孔影响时不作评估。

6.神志状态:仅适于诊断或拟诊断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使用镇静剂、肌肉松弛剂、麻醉剂2h 内不作评估。如需持续应用肌肉松弛剂或镇静剂,则评估应选在不使用镇静剂、肌肉松弛剂、麻醉剂,时间距入院最近时进行评估。昏迷定义为GCS<8分,或使用其他神志状态评估工具。

7.酸碱状态:CO2总含量不作为常规检测时,可使用从血气分析计算得到的碳酸氢盐值。pH和PCO2可使用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检测。

8. PaO2 仅限于动脉血检测。

9.全血校正:如为全血检测,则血糖增加10%;血钠增加3mmol/L;血钾增加0.4mmol/L。

10.非手术性心血管疾病指作为入院主因的急性心血管病变。癌症和染色体异常可为急性或慢性。既往ICU 住院和入ICU前心肺复苏应为与本次入院有关。心肺复苏应需心脏按压。手术后指术后最初24h。导管插入不作为术后状态。急性糖尿病指糖尿病急性临床表现(酮症酸中毒)为入PICU主因。从其他病房转入指除手术室和恢复病室外的所有病区。

(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方法(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

表8-1-3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方法(PCIS)

检查项目

测定值及表现

分值<1岁≥1岁

心率(次/分) <80或>180 <60或>160

80~100或160~180 60~80或140~160 6 其余其余10

血压(收缩压) kPa (mm Hg) <7.3(55)或>17.3(130) <8.7(65)或>20.0(150) 4 7.3~8.7(55~65)或13.3~

17.3(100~130)

8.7~10.0(67~75)或17.3~

20.0(130~150)

6 其余其余10

呼吸(次/分) <20或>70或明显节律不齐<15或>60或明显节律不齐 4 20~25或40~70 15~20或35~60 6 其余其余10

PaO2

kPa (mm Hg) <6.7(50) 以下各项同左 4 6.7~9.3(50~70) 6 其余10

pH <7.25或>7.55 4

7.25~7.30或7.50~7.55 6

其余10

Na + mmol/L <120或>160 4 120~130或150~160 6 其余10

k+ mmol/L <3.0或>6.5 4 3.0~3.5或5.5~6.5 6 其余10

Cr

μmol/L(mg/dl) 或

BUN

mmol/L(mg/dl) >159(1.8) 4 106~159(1.2~1.8) 6 其余10 >14.3(40) 4 7.1~14.3(20~40) 6 其余10

Hb

g/L(g/dl) <60(6) 4 60~90(6~9) 6 其余10

胃肠系统应激性溃疡出血及肠麻痹 4 应激性溃疡出血 6

其余10 注:1.分值>80非危重,80~71危重,≤70极危重。

2.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3.首次评分应在24 h内完成,视病情变化可多次评分。

4.不吸氧条件下测血PaO2。

三、研究现状

PSI评分系统涉及34个生理参数,75个测量范围,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能客观全面地评估危重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医师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作为第一项受到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PSI的提出是儿童急诊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是PSI也有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就是参数多,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显得过于繁琐,而且大部分指标需要专用设备进行检测,在部分地区普及较为困难。因此,有学者在PSI的基础上经过删减改良,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案应用于临床,比较常用的有:Pollack等在1988年提出的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Tarnow-Mordi等1993年提出的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等。

PRISM最初由Pollack等于1988年建立并发表,由14个生理参数、23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是在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基础上简化发展而来,经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应用验证。据评分值可计算患儿死亡危险,已成为评估PICU患儿病情和预后的标准化工具。1996年建立并发表了PRISM Ⅲ,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PRISM评分,由17个生理参数、26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经过严格、细致的统计分析和临床应用验证。与最初的PRISM相比,PRISM Ⅲ去掉了一些与评估病情和预后不够密切的指标,包括舒张压、呼吸频率、PaO2/FiO2、总胆红素、血钙5项,新增了体温、pH、PaO2、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7项及酸中毒状态[pH或CO2总含量],对预后判断最重要的指标是低收缩压、神志改变、瞳孔反射异常,评分赋值较高。此外,在最初的PRISM中年龄是外在的变量,而在PRISM Ⅲ中,年龄成了内在的变量,通过年龄调节生理变量范围使人在理论上和临床上信服。随后的模型的评估展示了这个调整的成功。由PRISM III测量的生理状态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由同时的、适宜的、大量的参考样本来刻度。32个PIICU大约是全美国的10%。他们包括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和病人群体,这些差异性使样本对大多单位具有的重要代表性,促使PRISMIII能够在全部PICU中使用。同期望的那样,PRISM III比PRSIM 要好,但是,PRISM III仍需进一步校正修订,来更好的应用于PICU中以更好的预测死亡率。

PCIS评分的特点是参数少、评分方法简单,总共只有10项生理学指标,且这些指标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均可完成。近年来危重病的演变过程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并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概念,把它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联系起来,以次评估儿科危重病人病情和预后。但是对一组急诊患儿进行PCIS与SIRS的临床应用比较后发现,根据PCIS判定的危重、极危重患儿死亡风险有显著性差异,而SIRS的发生率却相似,均为83%左右,差异无显著性,因此认为,

在评估病情危重程度方面,PCIS更准确,特别在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时,PCIS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

虽然PCIS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中一些指标需专用设备检测,使偏远农村地区的基层医院开展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为此,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组织了第2次大规模的PCIS临床应用研究,探讨简化PCIS评估患儿病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入院第1天评分去掉PaO2和pH 2项指标后,评分的结果与原评估符合率83%;入院第3、7天及出院时去掉PaO2、pH、BUN/肌酐、血钾、血钠指标后,评分的结果与原评估符合率分别为82%、92%、92%,这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从临床的角度看,也是可接受的。因此目前认为,在基层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以使用简化评分法。

四、实例评析

由于目前PSI临床上已应用不多,故仅以《Scoring systems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PRISM III versus PIM》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临床应用的评价》为例,对PRISM Ⅲ和PCIS的临床应用作一讲述。(一)资料介绍

原文摘要1——目的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在PICU中评估患儿病死率上的性能。方法在PICU病房中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PRISM Ⅲ和PIM(Pediatric Index of Mortality)评分,然后用拟合优度检验和ROC曲线对标准化死亡率以及两种评分系统的差异进行评估。结果在9个月总共收集到303例患儿,其中20例(6.6%)死亡,根据PRISM Ⅲ(12h)评分的预期死亡率是6.96%(标准化死亡率0.95,95%可信区间:0.68–1.23),根据PRISM Ⅲ(24h)评分的预期死亡率是6.95%(标准化死亡率0.95,95%可信区间:0.67–1.22),根据PIM评分的预期死亡率是7.5%(标准化死亡率0.88,95%可信区间:0.55–1.2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RISM Ⅲ(12h)、PRISM Ⅲ(24h)和PIM的p值分别=0.21、0.21 和0.77。PRISM III(12h)和PRISM Ⅲ(24h)的ROC曲线面积为0.78(95%可信区间:0.67–0.89),PIM的ROC曲线面积为0.74(95%可信区间:0.63–0.85)。结论PRISM III和PIM评分在对入住PICU患儿病死率的预计是有效的,至于这些评分是否可能存在显著的、相关的差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原文摘要2——目的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方法对12所三级医院小儿加强医疗病房中的1235例患儿进行了危重病例评分及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评分值从高到低分为:~100、~80、0~70 3个组,依次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住院期间共进行4次评分。结果首次评分显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病死率依次为3.2%、10.2%、25.2%,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以后各次评分结果与首次评分相似,分值越低病死率越高。1、2、3、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分别占31.9%、19.5%、10.6%、3.5%,病死率依次为4.8%、7.4%、26.5%、53.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依次为15.4%、47.5%、83.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分值越低,器官功能衰竭

越多,病死率亦越高。

(二)评价分析

《Scoring systems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PRISM III versus PIM》是一篇常见的PRISM III评分与其他危重症评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作者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PRISM III 12小时、24小时和PIM评分,并统计死亡率,结果发现每种评分的标准化死亡率均近似于1.0,说明在其PICU中所进行评分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作者利用分层分析法对不同死亡风险等级组的实际死亡率和预期死亡率进行校正后发现,在低危组(1%<死亡风险<5%),评分所预期的死亡率被低估了,而在极高危组(死亡风险≥30%),则被高估了,然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却显示这两种评分系统的校正都是令人满意的。ROC曲线下面积则显示有一定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不像以前研究发现的那么大。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两种评分系统对临床都有指导意思,相对来说,PRISM III更准确一些,但指标多费用高。需要注意的是,PRISM III是急性评分,不适合于慢性生理功能紊乱的疾病,在临床应用中,也不能仅凭PRISM III评分结果就贸然对具体个例患儿调整治疗措施。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临床应用的评价》则是一篇典型的关于PCIS全国范围内多中心应用的研究文章。作者分析了入住PICU和ICU的患儿入院24小时内、入院第3天及第7天、出院前共4次PCIS评分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率、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发现,PCIS分值越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病死率也越高,提示PCIS评分对危重患儿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病死率有良好的预后评价作用。作者还利用该评分对患儿的病情程度进行了分级,并对不同轻重程度患儿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证明PCIS评分中的病情分级标准对于临床是适用的,能对患儿进行准确预后。本文对每例患儿总共进行了4次动态评分,每次的评分结果和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均类似,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病死率也越高。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PCIS评分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和临床上危重患儿的最终转归是一致的,但临床医师仍需注意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疗法的出现可以提高治愈率对常规治疗的反应,患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仅根据评分值低或死亡危险大就撤除对某一患儿的重要抢救措施是不妥当的。

第二节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

新生儿的生理指标与一般儿童的生理指标有很大差异,有其特殊性,所以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评分方法也与一般儿童的评分方法有所区别。绝大多数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都是在参考普通儿童的危重疾病评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PRISM Ⅲ也适用于新生儿,已在上文作一介绍,本节主要介绍国内外常用的其他三种方法: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Score of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SNAP)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一、历史背景

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是由国际新生儿网组织专家于1993年制订的,其研究过程类似于PRISM ,经多元回归分析处理,共有出生体重、胎龄、先天畸形、碱剩余、最小和最大需吸入氧浓度6个变量,由于变量少,故其使用比较方便,经临床验证,CRIB 评分效果也较为满意,但其只适用于出生体重小于1500g 或胎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且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即进行评分,使用范围较窄,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Score of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SNAP )是Douglas 等根据成人和儿童的急性生理评分,结合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值制订的,共选取了血压、呼吸、心率,血气,血生化等有代表性的27项生理变量来评估NICU 患儿的病情严重度。这种评估依据的也是患儿的生理环境紊乱程度,同样不需要考虑病因。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记录的是第一个24小时内的每个器官的生理紊乱最差值,和出生体重很少关联,故即使在出生体重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也能较好的预见新生儿的死亡。研究发现,SNAP 与其他预示病情严重性的指标,如:护理工作量、治疗强度、医师对死亡风险的评估和住院时间等也显著相关。SNAP 的提出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评分工具。

国内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方案出台较晚,直到2001年才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公开发布草案,该草案的制订参考了国外多种常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在国内数家NICU 试用后多次讨论、修改,最终成稿。内容包括两部分:(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2)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临床应用后认为该评价方法可区分所有非危重和危重病例,既适用于基层医院,也适用于条件较好的大型上级医院。 二、 方法介绍

(一) 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表8-2-1)

表8-2-1 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

变量

分值

体重(g)

>1350 0 851~1350 1 701~850

4 ≤700 7 胎龄(wk)

0 1 >24 ≤24

先天畸形*

0 畸形不危急生命 1 畸形可能危急生命

3 出生12小时内最大碱剩余(mmol/L)

>-70

0 -70~-99 1 -100~-149

2 ≤-150

3

出生12小时内最小需吸入氧浓度

≤0.40 0

0.41~0.60 2

0.61~0.90 3

0.91~1.004

出生12小时内最大需吸入氧浓度

≤0.40 0

0.41~0.60 1

0.61~0.90 3

0.91~1.005

*不包括无法避免死亡的畸形

(二)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SNAP)(表8-2-2)

表8-2-2 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SNAP)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1分3分5分血压(平均)(mm Hg)

高低66-80

30-35

81-100

20-29

>100

< 20

心率(次/分)

高低180-200

80-90

201-250

40-79

>250

<40

呼吸频率(次/分) 60-100 >100

体温(℃) 35-35.6 33.3-34.9 <33.3 PaO2 (mm Hg) 50-65 30-50 <30 PaO2/Fi O2 2.5-3.5 0.3-2.49 < 0.3 PaCO2 (mm Hg) 50-65 66-90 >90 氧合指数0.07-0.20 0.21-0.40 >0.40 血细胞比容%

高低66-70

30-35

>70

20-29 <20

白细胞计数(10^9/L) 2.0-5.0 <2.0

未成熟细胞总比例>0.21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10^6/L) 500-999 <500

血小板计数(10^9/L) 30-100 0-29

血浆尿素氮(mmol/L) 14.28-28.56 >28.56

肌酐(μmol/L) 106.08-212.16 221-353.6 >4.0 尿量(ml/kg/h) 0.5-0.9 0.1-0.49 <0.1 间接胆红素(根据出生体重)

>2kg: mg/dl1≤2kg: mg/dl1256.5-342

85.5-171

>342

>171

直接胆红素(μmol/L) ≥34.2 血钠(mmol/L)

高低150-160

120-130

161-180

<120

>180

血钾(mmol/L)

高低6.6-7.5

2.0-2.9

7.6-9.0

<2.0

>9.0

血钙(游离态的) mmol/L2

高低

≥0.35

0.2-0.25 <0.2

血钙(总的) mmol/L2

高低

≥2.99

1.25-1.72 <1.25

血糖(mmol/L)

高8.33-13.88 >13.88

低 1.67-2.22 <1.67 HCO3(mmol/L)

高低≥33

11-15 ≤10

血PH 7.20-7.30 7.10-7.19 <7.10 癫痫简单发作复杂发作

呼吸暂停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无反应完全暂停

粪隐血阳性

1、2为相互排斥项目

(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1.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表8-2-3)

表8-2-3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

检查项目测定值入院分值

月日病情1

月日

病情2

月日

出院

月日

心率(次/分) <80或>180

80~100或160~180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血压:收缩压(mm Hg) <40或>100

40~50或90~100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呼吸(次/分) <20或>100

20~25或60~100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PaO2(mm Hg) <50

50~60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pH值<7.25或>7.55

7.25~7.30或7.50~7.55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Na +(mmol/L)<120或>160

120~130或150~160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k+(mmol/L)>9或<2

7.5~9或2~2.9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Cr(μmol/L)>132.6

114~132.6或<87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BUN(mmol/L)>14.3

7.1~14.3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红细胞压积<0.2

0.2~0.4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胃肠系统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腹胀或消化道出血

其余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注:(1)分值>90非危重,70~90危重,<70极危重。(2)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 评分。(3)选24 h 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4)首次评分,若缺项(≤2),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值> 72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 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6)不吸氧条件下测PaO2。(7)1 mm Hg = 0.133 kPa

2.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

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2)严重心率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 h以上不能缓解者。(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6)体温≤30℃或> 41℃。(7)硬肿面积≥70 %。(8)血糖<1.1mmol/L (20 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10)出生体重≤1000克。

三、研究现状

CRIB把体重及氧合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符合长期临床实践结果,而且其参数少,评分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复杂的仪器即可得到结果,故在不发达地区也能推广应用。但也有学者认为CRIB评分与出生体重或胎龄单独一项在预测死亡率方面相比较并不具备特别的优势,而且其作为评估病情最重要的指标――需吸入氧浓度由护理措施决定,并不是真正的生理需求量,此外,由于CRIB评分记录的是出生12小时内的数据,这段时间内做的治疗可引起早期治疗偏倚,使得数据失真,故英国学者Parry G等在2003年提出改进方案,即CRIBⅡ。CRIBⅡ删去最小和最大需吸入氧浓度,新增了性别和出生时体温两项,通过临床应用,认为可有效弥补CRIB的上述缺憾。

出生体重在新生儿危重病例的预后中扮演重要角色,在NICU中,不同的出生体重,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转归。以往的评分系统往往会因为受试患儿的体重范围差异过大使得评分结果发生偏倚,SNAP评分系统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其所选取的指标与出生体重很少关联,经过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应用后证实能够准确判断预后。但SNAP也有其不足之处,和适用于普通儿童的PSI评分类似,SNAP评价项目众多,显得较为繁琐,限制了其应用。因此,Douglas等于2001年对SNAP进行了简化校正,提出了SNAP-Ⅱ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perinatal extension , versionⅡ, SNAPPE-Ⅱ)。SNAP-Ⅱ只保留了原来SNAP 中的6项生理指标:平均血压、体温、PaO2/Fi O2、血PH值、癫痫发作和尿量,SNAPPE-Ⅱ则在SNAP-Ⅱ基础上另加了3项指标: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5分钟时的Apgar评分。经过与SNAP比较验证后,认为SNAP-Ⅱ和SNAPPE-Ⅱ也能准确判断NICU中患儿的病死率。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共有10 个NICU 常规检查项目,不增加工作负荷和患儿住院费用。该评分充分考虑了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可以在具备血气、大生化检查的医疗机构内使用。由于单项指标评定不需要血气和大量血生化指标,临床观察加心电图和血糖测定等即可确定,故对基层医院、转运途中使用较为方便。缺点在于该草案系我国自己的标准,无法进行国际间急诊医学方面的交流和比较。由于该草案提出时间不久,尚有待临床检验并修正。

四、实例评析

本书以《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比较》为例,对上述三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一)资料介绍

原文摘要——目的比较五种评分方法对预测NICU患儿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对81例入住NICU的患儿分别进行五种方法的评分,并统计死亡率。结果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结果与死亡的关系:死亡病例总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P< 0.05);SNAP评分结果、SNAP-Ⅱ评分结果和CRIB评分结果及与死亡的关系:死亡病例总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P< 0.05);SNAPPE-Ⅱ分值结果及与死亡的关系:各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危重评分与SNAP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 = 0.616 , P< 0.05),SNAP-Ⅱ与SNAP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 = 0.571, P< 0.05),SNAPPE-Ⅱ与SNAP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 = 0.614 , P< 0.05)。结论上述五种评价方法均适合我国新生儿临床实际,对死亡风险有较高预测价值,评分之间相关性好。

(二)评价分析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多种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方法对比研究的文章。作者对上述五种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方法在预计NICU中病死率上的性能及各种评分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上述五种评价方法对新生儿死亡风险均有较高预测价值,评分之间相关性好。CRIB评分针对1500 g以下或小于31周早产儿,并在生后12 h就作出评分,效果也较为满意,因为这些早产儿均为危重儿,因而CRIB的应用并非为检出危重儿,主要是对死亡预测更有价值。SNAP评分中,3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10分组无一例死亡,说明该评价方法能准确检出非危重病例,其项目均为客观指标,在条件好的NICU内较易获得,能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量化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揭示预后,是一种理想化的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价方法。在SNAP基础上建立的SNAP-Ⅱ,采用六项指标进行评价,大大简化了评价程序,SNAPPE-Ⅱ则又增加了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5min Apgar评分三种指标,充分体现了围生期因素在死亡风险中的作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中,非危重组无一例加重或死亡,说明该评价方法可区分非危重和危重病例,10个NICU常规检查项目,不增加工作负荷和患儿住院费用,该评分充分考虑了我国医疗卫生现状, 可以在具备血气、大生化检查的医疗机构内使用,其单项指标评定不需要血气和大量血生化指标,临床观察加心电图和血糖测定等即可确定,故对基层医院、转运途中使用较为方便。

上述评分方法广泛应用于PICU和NICU中,其性能也受到临床的肯定,但是,任何一种评分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的患儿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作出合理的处理,仅凭评分值低/高或死亡危险大就撤除对某一患儿的重要抢救措施是不妥当的。

参考文献

1宋国维,樊寻梅.小儿危重病例的评估. 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78-380.

2Yeh TS,Pollack MM,Ruttimann UE,et al. Validation of a 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for use in critically ill infants and children. Pediatr Res,1984,18:445-451.

3Pollack MM,Ruttimann UE,Gatson PR,et al. 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PRISM) score. Crit Care Med,1988,16:1110-1116.

4Pollack MM,Patel KM,Ruttimann UE. PRISM III :An updated 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Crit Care Med,1996,24:743-52.

5宋国维.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359-360.

6The International Neonatal Network. The CRIB(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score: a tool for assessing initial neonatal risk of death and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Lancet,1993,342:193-198.

7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试用协作组.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65-569.

8Gemke RJ,van Vught J. Scoring systems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PRISM III versus PIM. Intensive Care Med,2002,28:204-207.

9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试用协作组.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临床应用的评价.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579-582.

10Richardson DK,Gray JE,McCormick MC,et al. 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a physiologic severity index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Pediatrics,1993,91:617.

11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3.

12Richardson DK,Corcoran JD,Escobar GJ,et al. SNAP-II and SNAPPE-II: Simplified newborn illness severity and mortality risk scores. J Pediatr,2001,138:92-100.

13单若冰,王晓亮,谭丽群,等. 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比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335-337.

(编者:周永海)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万元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 D.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考与练习答案 (2) (1)

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一、选择题 1.ACD 2.ACD 3.A 4.BC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包括: 第一,有利于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儿童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 第三,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四,有利于儿童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叙述其含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学前儿童绘画活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简单的笔、墨、纸、砚等工具,通过点线面、色彩、构图、透视等造型手段塑造平面艺术形象,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初步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手工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一定的可操作的材料,如剪刀、泥、蛋壳、纸等,通过剪、折、编、插、组合、粘贴等造型手段完成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形象,以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了解对称、变化、均匀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手法,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审美情趣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技能包括哪些? 【要点提示】 I

纸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折纸、撕纸、剪纸、染纸等。 泥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团圆、压扁、搓长、拉伸、捏泥、粘接、分泥等。 4.简述学前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无目的的活动期。此时期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乐趣,体验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他们还不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也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第二,基本形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无目的动作逐渐转化为有目的的尝试。在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初步懂得剪刀与纸的配合,但只限于剪直线,而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在泥工活动中,儿童开始学习并使用团圆、搓长等技能。起初出现的棒形,到本时期的最后阶段,开始出现粗细、长短的变化。 第三,样式化期。这一时期儿童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和眼手协调能力的增强,以及对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掌握,他们开始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在剪纸活动中,儿童能够双手配合着剪出曲线,还能剪出简单的、自己想象中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样式简单的窗花等。在泥塑活动中,儿童能够挫出各种弯曲的棒状物,还能制作出圆柱体和立方体,并能够用组合的方式制作出一些复杂的物体。 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第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方法和基本环节 一、选择题 1.AD 2.ABC 3.ACD 4.AD II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2016 年 4 月自考 07724 物流系统工程模拟真题试卷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 内部结构 B. 外部环境 C. 子系统 D. 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 整体结构 B. 整体要素 C. 整体适应性 D. 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 总成本法 B. 得失比较法 C. 统一规划法 D. 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 PERT主要以() A. 距离控制为主 B. 时间控制为主 C. 质量控制为主 D. 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 图形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 数据分析法 B. 实验分析法 C. 主观想象法 D. 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误差 D. 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均方差 C. 标准误差 D. 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 论证阶段 B. 试验阶段 C. 实施阶段 D. 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 最优化 B. 次优化 C. 综合化 D. 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 定性化 B. 极小化 C. 定量化 D. 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 平均值的差别 B. 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 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 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 超前控制 B. 反馈控制 C. 非预算性控制 D. 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 确定性模型 B. 非确定性模型 C. 随机性模型 D. 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 6‰计算,存储 2 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 万元 B.14 .4 万元 C.7 . 2 万元 D.24 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 多 B. 不确定 C. 少 D. 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 系统层次 B. 系统模型 C. 系统结构 D. 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 系统工程理论 B. 经济系统 C. 物流系统 D. 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4.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正式测量 4.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5.文学艺术 6.家庭中 7.整合性 8.长期系统性观察 9. 二元 10.2061 三、简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3.(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四、论述题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五、设计题 要求:1.格式正确。(5分)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10分)3.内容设计的理由。(5分)答案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阐述)2、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如果作品是写实的,则要指出作品包含哪些形象,如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如果作品是抽象的,则要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及其运动的趋向。为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要作哪些准备?又透过哪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要点描述: (1)深入了解儿童对欣赏的特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他们对美术表现形式的情感和理念。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 (3)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 5、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①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2012年春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月修订62012年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及答题时限:开卷、笔试、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宣编着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8年4月第1版)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2%);名词解释题(16%);简答题(48%);论述题(24%)。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熟练掌握/一、重点掌握. 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 2.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点价值与定位 二、一般掌握 1.美术的概念 2. 美术教育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4.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一般掌握 1.中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2.外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简介 一、一般掌握 1.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国早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想。2.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3.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4.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 5.艾修勒和哈德维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 A.内部结构 * B.外部环境 * C.子系统 ?广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 A.整体结构 * B.整体要素 * C.整体适应性 *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 A.总成本法 * B.得失比较法 * C.统一规划法 *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 A.距离控制为主 *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 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 A.数据分析法 * B.实验分析法 * C.主观想象法 *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相对误差 ? C.标准误差 ? D.均方差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广B.均方差 ? C.标准误差 ? D.相对误差平均值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 B.试验阶段 * C.实施阶段 *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 D. 一体化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答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学前儿童美术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 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 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 状况、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 和活动效果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16、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 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1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 纯度。 1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黄色。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美术也称 C 、 D 或 F 。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 C 、 D 和 F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 : A.弗兰兹·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 B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5、《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 B 。 A.加登纳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里德D.阿恩海姆 6、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 A 三个阶段。 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B.“概念画”期、“象征”期和“涂鸦”期 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7、 A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D.多层并列式 8、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 。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9、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C 、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 C、临摹 10、命题画可分为 A 和 D 。 A.物体画 B.写生画 C.情节画 D.临摹画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诊断评分法: 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法: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三、治疗强度评分法: 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 四、生理学评分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 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有效的危重患儿病情评估方法则是由中华医学会1995年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10余年来,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一、历史背景

2017年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7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_空间____。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__。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___C___、___D___或__F____。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_C____、___D___和___F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A____: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___B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蔡元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 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还有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个性。并且可以自然的与艺术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并爱上艺术。 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存在重“艺”和重“技”两种倾向为特色的。 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 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 A.内部结构 ? B.外部环境 ? C.子系统 ?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 A.整体结构 ? B.整体要素 ? C.整体适应性 ?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 A.总成本法 ? B.得失比较法 ? C.统一规划法 ?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 A.距离控制为主 ? B.时间控制为主 ? C.质量控制为主 ?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 A.数据分析法 ? B.实验分析法

? C.主观想象法 ?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 B.因果预测法 ? C.判断预测法 ?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相对误差 ? C.标准误差 ?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均方差 ? C.标准误差 ?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填空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 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2、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小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即促进其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的发展。 5、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6、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7、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8、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9、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简单地说就是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如单独构图、并列构图、均衡构图等。 10、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1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饰画。 13、意愿画是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4、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15、教师在引导儿童感知时,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顺序:首先从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及其背景,让儿童获得整体印象,其次到近处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相貌,最后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儿童形成牢固的整体印象。 16、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17、剪贴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18、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19、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21、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置。 22、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完整版)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第八章、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营造满足人们活动、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更在于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景观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场地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借助与基地潜力,是基于环境自我更新的再生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历史人文背景是场地环境所固有的属性,对其的认知是环境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把握场地特性,从而发挥环境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约资源。 一、景观分析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源起 (二)概念 (三)必要性及意义 (四)应用范围 二、美国主要景观分析评级系统 三、景观分析评价四大学派 (一)专家学派 (二)心理物理学派 (三)认知学派 (四)经验学派 四、景观分析评价的两大阵营 五、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运用 六、景观分析评价理论前沿 一、景观分析评价相关概念 (一)起源 1、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产生一系列保护景观美学资源的法令:美国:1964年《野地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海岸管理法》。英国:1968年《乡村法》 3、法令的制定,标志着景观美学资源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4、但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时间: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地点:以美国为中心展开 内容: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核心之一。 定义: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等景观各方面资源的评价。从客观的意义上讲,而景观“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义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景观美”——Scenery Scenic Beauty. 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景观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 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主观满足”。 (二)概念 景观评价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景观的价值高低或者好坏程度进行判断的活动。景观评价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评价对象的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1.1 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1.2 系统的概念 1.3 物流系统的概念 1.4 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1.5 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6 系统方法在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第2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 2.1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2.2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2.4 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 2.5 中远物流系统集成案例 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 3.1 系统分析概述 3.2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 3.3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 3.4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3.5 物流子系统分析 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 4.1 系统模型概述 4.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第5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5.1 系统预测概述 5.2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 5.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5.4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5.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 5.6 H商用车公司区域市场需求预测案例 第6章物流系统规划 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6.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6.3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6.4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 6.5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 6.6 运输车辆路径优化 第7章物流系统仿真

7.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 7.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 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 7.4 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的应用 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8.1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8.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8.3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8.4 评价指标综合法 8.5 模糊综合评价 8.6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案例 第9章物流系统决策 9.1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 9.2 第三方物流决策 9.3 风险型物流决策 9.4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 9.5 库存控制与决策 9.6 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历届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__________、写实期。 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____________,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3.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__________与整体练习。 4.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剌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____________的完形。 5.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___________、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两种。 A、物体画 B、默画 C、情节画 2.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3.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 B、表达思想 C、没有表现意图 4.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弗兰兹·西择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5.()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 B、并列式 C、多层并列式 6.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C、天赋 7.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8.美术也称()、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