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测试的起源

测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计的,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到有必要确定物体的属性,例如数量、大小、重量之类的物理属性,于是就产生了测量,并研究用测量的方法来了解这些属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测量的围越来越广,测量的工具越来越多,测量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测量的对象逐渐从物扩大到人,从对人的形体测量扩大到对人其他方面的测量,例如对人的能力和知识的测量。

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增多,冲突也逐渐加剧。为了维持氏族、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要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技能、军事技术、知识,于是产生了教育。为了检验教育的成果,开始用骑马、射箭、搏斗等演示活动来考察技艺。青少年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才能被承认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

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了阶级,社会分工更明确了,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和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出现了教育和学校。随着教育的发展,测量受教育者的方法日趋完善。人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测量作为一种手段,而且开始研究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因此出现了教育测量学。

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

(一)、中国是测试的故乡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就出现大规模的、严格管理考试而言,中国早于西方各国。我国的考试制度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初步形成了。《礼记》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显示出,在西周的时候就有定期考查学生作业的考试制度,而且当时的“国学”中的大学,每隔一年必须考一次。

考试制度到了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运用。据记载,早在公元前165年的时候,汉献帝就使用正式的考试来选官职候选人。到了隋朝,这一做法发展成为系统的科举制度。唐代继续实行科举制度。那时,科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基本科目,每年定期举行;另一类是制举,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宋代科举的办法,大体上用的是唐代的老办法。明代做了一些变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盛行所谓的“八股文”。这种特殊文体,对于明清两朝的教育和文风都有重大影响。

科举考试的方法,同现代的考试有相似之处。例如,题型之一是贴经,这种题型多少有点像今天的填空题。所谓贴经,就是从经书中任揭一页,留出一行,其余的文字都盖起来。留出的一行,要用纸贴盖三个字。考生得把这三个字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又如,考试常常用策问。策问就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问,要考生书面答题,阐述自己的意见。与今天的政治课的问题颇有类似之处。

中国的科举考试不仅有笔试,还有口试。例如,唐代有一种考试方法,称为口义,要应考者口述经义。《新唐书?选举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凡明经,先贴文,然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元和二年……明经停口义,复试墨义十条。”“口义”是口试经义;“墨义”是将所答容,录于纸上,“直书其义,不假文言”。

封建帝王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首先,科举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权制,把选择官员的权利从世家大族手里夺过来。其次,科举制度可以确保封建帝王根据考试成绩广泛地从下层吸收、选拔人才。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还调动了知识阶层,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历代以科举入仕的人,有才识的人

不少。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考试的重大作用,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代中国的考试,继承了中国古代考试的一些优良传统,也从国外吸收了大量科学的理论和有用的经验。以学校考试为例,教育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考试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工作者逐步懂得,考试要为社会服务,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考试的目标、容、方法标准等的确定,都要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现代的学校考试,与旧社会的那一套已完全不同了。首先,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局限于古代圣贤说教和文学、政治经典,而是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不再局限于记忆和背诵,比较注重理解和应用。其次,教育方法有重大改进。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英语考试的改革走在其他学科的改革之前。我国英语界最早引进多项选择题技巧(multiple choice technique),后来又率先采用完形填空技巧(close technique),为题型的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1981年,在当时高教部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标准化考试(简称EPT,即English Proficiency Test)诞生,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CET(College English Test)等颇具影响的英语标准化考试。另外,英语界最早使用光电阅读器阅卷,最早在像高考这样大型考试中应用教育统计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西方的考试制度

西方国家建立国家考试制度,比中国晚的多。据史料记载,到19世纪,西方才有比较完备的考试制度(或称考绩制度),政府根据竞争性的考试以及对业绩的客观评价来选拔官员。最早建立这种制度的是普鲁士和英国。1883年,美感正式用考试来选拔官员,用所谓的量才录用制取代原来的政党分摊制。

现在,除了欧洲、北美各国,很多国家实行国家公务员任职考试制度。例如日本就有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根据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要做公务员就得参加考试。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三个等级中,参加高、中级考试的人必须具备大学学历。

很多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统考和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把这一类考试看作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1959年,衣阿华州衣阿华市一个名为美国大学院校测验规则处(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缩写为ACTP)的机构推出一种标准化考试系列,取名为美国大专院校测试(Academic College Test ,缩写为ACT)。测试分为课程测试,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四个认知领域;兴趣发明测试,包括六个方面、两大类。ACTP负责命题、制卷、阅卷等各项有关测试的工作,提供成绩报告,另外还提供学生简况(ACT Student Profile)。现在,很多中学把ACT作为高中结业或毕业考试,很多高等学校把ACT分数作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又如,美感的学习能力测试(SAT 即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也是一种被当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著名的标准化考试。

考试这种测试形式不会因为朝代的变更或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失去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考试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测试的方式方法也会越来越科学,而研究测试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语言测试的发展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对教和学双方都起着直观的指导作用并产生在重大的影响。关于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分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我们这里采用以色列著名应用语言学家伯纳德?斯波基斯(Bemard Spolsky)的观点,把整个语言测试和测试理论分为三个时期:前学科时期或传统(traditional)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时期或现代(modem)时期、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ociolingguistic)时期或后(postmodern)时期。语音测试是随着教学而出现的,教学和测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了解测试的历史,必须了解教学的历史。教学理论决定着测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而测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则反映着教学了理论。

(一)、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阶段

语法翻译法

目前人们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统称为前科学语言测试(The prescientific language testing)。语言学家斯波尔斯基(1995)称这一时期为语言测试前科学时期。纵观语言教学的历史,特别是欧美语言教学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大约四百年前,欧洲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当时,主导语言教学领域的是语法翻译法。这是同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当时主导欧洲的理论是“功能心理学”。人们认为拉丁语是最合乎逻辑的语言,它的语法可以用来训练人的思维。再加上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鼓励人们去重新重视、挖掘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财富,对古典文献给以了特别关注。这种现象反映在外语教学领域,就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把古典文献作为学习的材料。与此同时,人们认为各种语言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不同语言的词汇表达的概念完全相同,因而外语学习也就是一个翻译古典材料、学习语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法翻译法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它侧重在系统地讲解语言知识,练习形式主要有背诵、听写、造句、回答问题、翻译等;强调死记硬背,语言训练是单技能的,脱离上下文语境的;使用的材料以语码为纲。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测试也就考察学习者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型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心是知识的传授,它的测试方式就有“死”和“活”的两大类。较“死”的题型有:标音、拼写、听写、配对、语法填空、单词释义,给出同义词、反义词或派生词,朗读、背诵、词法变位、完成句子、变换句式、词类辨义、句法分析、条件翻译、复述段文等。这些较“死”的题型大部分要求“记”的功夫,测试的目的是语言的形式、规则以及汉外对译等。较“活”的题型有:造句、改写、答问、翻译、作文、口头作文等。总的说来,该阶段的语言教学和测试完全以教师和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以孤立的语言点为主,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科学依据。考试的形式大都是分析句子(parsing sentence)、翻译(translating prose)和写作(writing essays)。这种考试对完成当时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翻译和写作能力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语言测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局限性

语法翻译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包括语法、词法、语音的知识体系去教。所以这种考试从命题到评分大都主观性很强,题目覆盖的知识面狭窄,容量较小,还常带有命题者的偏见,因此有明显的片面性,所以就不能够很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评分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如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思想容等缺乏科学准确的尺度来衡量,要靠阅卷人的主观判断,加之阅卷人的水平、好恶和偏见的差异,都会严重影响分数的高低。同一份试卷用百分制评定,不同的阅卷人所给的分数相差20——40分是屡见不鲜的。斯波尔斯基(B.Spolsky)把这种测试称为带有前学科(the pre-scientific trend )的语言测试,并进一步评论说:“这种测试缺乏统计学的分析,缺乏客观性,可靠性。”

(二)、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

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是语言测试史上的第一个现代测试模型,萌芽于20世纪早期,经过20、30年代的发展,成熟于50、60年代。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属于能力测试,以推测应试者的语言能力,并根据推测出的能力再推测应试者在非测试环境中的语言运用为目标。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主要早期倡导者多为美国语言测试学家,以https://www.360docs.net/doc/1813859.html,do、J.Carroll、D.Harris为主要代表人物。尽管他们有关语言测试的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但都为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奠基和早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该测试模型具有明显的美国特色。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开发,于1964年开始实施的“托福(TOEFL)”

英语水平考试是其典型形式之一。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在20世纪中叶处于全盛时期,几乎一统美国语言测试的天下,并产生了巨大的世界影响。

理论基础

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是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比分析和外语教学听说法。把这些思想基础,特别是前三者,结合起来,完成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模式构建的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 Lado。Lado于1949年完成博士论文《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该论文可能是美国第二篇语言测试方面的博士论文。Lado于1961年完成了《语言测试一外语测试模式的构卷和使用》。这是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模式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Lado的语言测试思想和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

听说法

在第二次世界期间,美国因为参战,需要把军队派往世界各地。为此,军方就邀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为其设计语言培训项目,这就是战后盛行于世界各地的“听说法”。当时,这个培训项目发挥了特别积极的作用。参训人员经过数周的培训,就基本掌握了驻地的语言,可以被派往当地了。战后,经过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培训项目就演变成为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听说法”了。“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无数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词是由词素或语素组成的。因此,学语言就应该从语素开始,经过词的学习,最后才学习句子。尽管句子是无效的,但仍可以从中找出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句型。因此,掌握了句型就可以掌握句子了。结构语言学还认为,语言是一套形式符号的习惯。因此,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一套习惯。形成一套习惯,就需要经过反复的操练,达到自动化。“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心理学,经过斯金纳的发展用于语言教学领域。行为主义心理学典型的观点是刺激——反应。在具体的教学法中,“听说法”就是特别强调句型的反复训练。反应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就是句型的替换练习。因此,“听说法”的中学是强调技能的训练。题型

“听说法”的教学中心是技能的培训,它的测试理念就是对所掌握技能的检测。“听说法”的主要测试方式有:语法填空、词汇填空、词语填空、完成句子、句型变换、句子辨错以及单句听义等。“听说法”对测试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引入了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并且把这两种题型同其他题型结合起来。“听说法”测试的主要特点是:测试重点从测试知识转移到了测试技能;“听说法”测试是分离测试,四种技能、教学考点分开处理,每个题测试一项知识点或技能;测试所用句子没有情景可供使用。

分离测试

“分离法”(discrete-point approach)这个概念是J.Carroll论述各种语言因素(包括句法、音位、词法和词汇)时第一次使用的。这种分离式之所以能取代传统的方法是因为它在三个方面优于传统法。(1)考试设计者可以在要测验的围选择确定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到听说读写等技能各种语言项目来测验学生。(2)对比分析法可以把较大的语言要素分成较小的单位,所以可以系统地组织设计详尽的测试项目。(3)因为这种测试是一次只测试一个项目(test one thing at one time),所以评分比较客观,分数的可靠性高,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说明评估考试分数比传统的方法要容易而且科学得多,并且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

但到了6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这类分离式测试产生了一些疑问,提出:分离式考试能测出应考者的语言水平吗?许多著名的语言测试专家卡罗尔(Carroll)、杰克伯维茨(Jackobovits)、奥拉(Oller)、斯波卡尔斯基(B.Spolsky)等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评论,他们都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1)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的命题和评分都主观性很强,缺少客观的科学标准;(2)分离式测试若没有严格的考试大纲遵循,即使用多项选择法,面对成千上万可测试的语言项目,也很难确定测试哪些就能判断出应试者的水平;(3)用对比法设计的

分离式考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同母语的学生同一种外语有一些相同的难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难点,用对比法很难对不同母语的学生设计出完全一样的分离式考题。有些考试设计者就采用非对比法(non-contrastive approach)设计分离式考题来测验不同母语学生的外语水平,著名的TOFEL就是这样产生的一种非对比法分离式考试(non-contrastive discrete-point test),它是哈里斯(D.P.Harris)在60年代初为测试赴美读大学的外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设计的。

分离式测试虽然不能用来很好的衡量语言水平,但可以用来很有效地进行判断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语言要素和结构掌握的情况,从而决定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翻译学》读书报告

一、书名:《翻译学》 二、著者:谭载喜 三、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四、页数:357页 五、內容概要 本书共九章。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认为:尽管翻译是一项古老而蓬勃开展的活动,但翻译研究却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片面观点和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期发展缓慢。其中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未能享受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所以作者呼吁:确立翻译学得独立学科地位必须作为一切翻译理论工作者的共识。 第二章: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作者认为:翻译学是一门与符号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数控论,尤其是语言学等多种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综合性科学。 第三章: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书中所阐述的翻译学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翻译的历史、理论、流派;探讨翻译的性质、作用、标准、原则和方法;描述实际的翻译过程,说明各类翻译的特点和不同要求;探索语言转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定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才能和培养提高途径,预测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等。作者认为,翻译学大的任务的具体落实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翻译学的内容和任务是“揭示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四章:翻译学的研究途径。书中主要论述了5种基本途径:文艺学途径、语言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翻译学途径。作者认为: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或符号系统,无论从哪种途径翻译,都离不开对比的方法。可以说,翻译学的研究是语言对比、社会文化对比、符号系统对比的研究。 第五章:翻译学与语义研究。书中指出翻译时应从句法、修辞、词汇三个层次和所指、联想两个方面探讨语言的意义。 第六章:翻译学与词汇特征。对比英语和汉语,它们之间存在着四大基本特征: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对词汇的这类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也自然是翻译学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第七章:翻译学与西方译史译论研究。本章简单介绍了西方翻译实践与理论史,并着重介绍了奈达、雅可布逊和贝克的一些翻译理论。 第八章:翻译学的分支学科:比较译学。主要介绍了比较译学的学科属性,目的和任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 第九章:中西译论的比较。本章分析了中西译论的异同并从深层次挖掘了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文化烙印。 其中第二至四章是从宏观方面为翻译学定位,指路。第五和第六章是翻译学对具体翻译实践所提出问题的一种解释。第七至九章是通过中西译论比较来明确翻译学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六、读后心得 1 诗歌是否可译 书中在介绍翻译的文艺学解释时,提到了英国诗人德南姆(Denham,1615—1669)有

西方语言学流派之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

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Schmidt)用"波浪说"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前面提到的"维尔纳定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精)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例如,通过对英语的历时比较,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等四个阶段。其语法演变的总趋势表现为从一个综合型的语言逐步向一个分析型的语言发展,即词的屈折变化逐渐减少,语法意义的表达越来越多地依赖语序以及介词等语法作用词的运用。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的语言史及其分科(如词源学、古今比较语法学等研究的主要方法。 象限Ⅲ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这类比较是对不同语言(一般是亲属语言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进行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探讨语言之间的历史联系,并据此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或构拟某一组亲属语的共同原始语(proto-language,找出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发展规律. 例如,语言学家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之向的历时比较研究,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这些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关系,推断出原始印欧语的大致形式。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往往需要与同一语言的历时比较相结合,这就形成了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又称比较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发端于十八世纪末,到了十九世纪,逐步发展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语言学发展史[1]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为语言本身的目的而研究语言)起始于19世纪上半叶,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在一个多世纪里,语言学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可分别以语言研究中先后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主义语言 学派的四大学术思潮为其标志.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语言之间的系统对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历史渊源,语言的演变规律及其亲缘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工作最初是由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W.Jones)开始的.琼斯在1786年首先提出了梵语同欧洲古希腊语,拉丁语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一观点,但他并没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语音对应 规律.因此,他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R.Rash),德国的葆朴(F.Bopp)和格林 (J.Grimm).这三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广泛地调查了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 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了系统的比较,找出了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 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是德国的施来赫尔(A.Schleicher).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古印欧语的重建工作,并提出了所谓谱系树理论(Family Tre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谱系树理论的提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保罗(H.Paul)等人为代表的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该学派的出现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新语法学派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应该只是对语言变化做单纯的 描写,而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者探讨语言变化的本质.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一是语音规则无例外论,二是类比原则.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局限性,如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而忽视 了语言的体系性,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的整体性等,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1年是语言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间,早年曾从事过印欧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系统地传授了他本人语言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1916年,也就是在索绪尔去世三年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讲稿和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语言学史上是罕见的.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1965)曾把《普通语言学教程》称誉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四项重大突破之一.该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开创了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纪元.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由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换句话说,索 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小系统;而这三个小系统各自又有许许多多彼此有联系的成分.另外,索绪尔对语言的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三个二分法之中,即语言和言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的区分. 在索绪尔学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语言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各结构主义学派在语言研究中虽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在众多的结构主义派别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该学派由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所 始创,但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Language)一书,对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规范性的描写.他主张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客观地,系统地描写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素材,以此来揭示语言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而 忽视意义的研究;认为语义不属语言研究的范围.这个学派对语言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套相 当严谨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以分布和替代为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层层切分和归类的描写方法. 3 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N.Chomsky)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一书,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开创了语言研究的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虽然在语言研究方法和原则方面,乔姆斯基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雅柯布逊的语言共性理论,以

《唐代的外来文明》读书报告

《唐代的外来文明》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爱德华?谢弗(Edward H. Schafer,1913-1991),中文名薛爱华,生于华盛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是公认的谢弗的代表作,并与《朱雀》共同被视为其研究唐朝外来文化的双璧。 二.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这部书在西方汉学界影响之深远可知。汉译本自1995年问世以来,也已再版两次,得到了海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三.心得体会 史学著作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以来似乎可以与一个词划上等号:严谨。对于《唐代的外来文明》这本书,我一开始完全没有“也许这本书会很有趣”之类的妄想——这类事无巨细的历史细节的著作,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大堆的史料和数字图表的堆砌,要想仔细的阅读是要有大恒心的,而我一开始也真的没有打算认认真真的把它读完。但是当我翻开它之后,我就惊喜的发现,它竟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以至于厚厚的四百多页的书我竟然丝毫不觉得厌倦的读了下来。所以我想,能将如此枯燥的东西写的如此生动,这种史学写作的手法,大概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吧! 这种吸引力的一个来源,我想是因为作为一个精深的汉学家,谢弗先生很了解中国诗词中最有魅力的一个部分: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想象。当这两者与史学家敏锐的目光和睿智的思维联系起来的时候,美丽的历史就再现了。比如说这本书的书名吧。《撒马尔罕的金桃》是本书的英文原名。至于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谢弗先生自己是这样说的:“‘撒马尔罕的金桃’之所以被选作书名,是因为‘金桃’可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金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这中水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简单要加补充)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体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的符号。“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语言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其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绝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 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二)具体研究对象: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 (三)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四)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五)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 (六)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类别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 三、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 1.一般的划分方法 (1)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 (2)近代语言学(19世纪) (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五段两线三解放 “五段”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指“整齐论”和“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2.传统语文学的定义、性质、局限性 定义: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局限性: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 四、古希腊语言研究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读书报告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班级:20XX级XXXX班 摘要: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著作《语言论》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在语言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语言论》一书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其中谈到了许多研究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语言学的产生、内在规律以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用途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由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承并发展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止步于接受索绪尔的理论,他将语言学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由此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语言学》。(《语言学》一书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语言学研究入门》的修订本) 一、全书简析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共分二十八章,可以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至第十六章为共时语言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为历时语言学。其中共时语言学中,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

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而历时语言学中则主要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可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书内容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语言学体系,既使得读者更加明晰语言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具有开创性,对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比如: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对中国的语言学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他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现在仍有很多为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用以分析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产生之初,只是简单语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提高,语言也日益丰富完善。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内容主要从语音层、语义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分析,与我们所学的基本一样。但《语言论》中有许多布龙菲尔德的创新之处,比如: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等。 由于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及学习有限,目前水平尚浅,因此本报告中大体分析一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之后主要分析《语言论》中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就这一章节谈一些个人观点以及语言学家的相关观点。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报告12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读书报告 院系:文学院 专业:08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常林利 学号:081010126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报告 一、书名: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二、著者:徐大明 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四、页数:268 五、内容概要: 社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引动论和方法,开辟了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本书分章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 六、读书心得 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是和别人建立关系并维持关系的手段,而且语言在传递关于说话人的信息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影响语言,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影响语言。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就形成了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由徐大明主编的《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讲授了社会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

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集理论与实例于一体的教程,而且,注意到了内容上的循序渐进。 这本书在开头主要侧重的是理论性的东西,简要的介绍了社会语言学以及它的发展历程,了解了社会语言学是一门以“研究社会中的语言”为主旨的语言学科。是研究社会与语言共变的一门学科。讲解了社会科学的特性:系统性、因果论、普遍性、开放性、实证性、客观性。并且明确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这就让对没有一点社会语言理论基础的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都注意到了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如:1.在讲解语言的变异与语言变化时,先让我们了解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的相关理论,明白社会群体有共同的语言,但在现实使用中的语言,随着社会因素(如阶层、性别、年龄)的变化或其他语言因素(如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即为语言变异。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如:溧水“街上话”(u)变项;应答语“行/成”变项;“有+VP”句式的使用情况等理解语言变异的具体表现及特点。2.在讲互动社会语言于语言接触时,先是让我们了解互动理论,理解会话策略、现出语法、社会语用学涉及的理论方法。了解社会文化接触和汉语的发展,语码选择的因素,理解语码的混合、混用和转用。接着,再通过具体例子如:奥克兰华人日常对话中的语码转换;马来西亚柔佛州客家人的语言转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社区语言等了解语码转换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与社会密不可分。3.在言语社区理论、城市语言调查章

历史比较语言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论点

历史比较语言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论点 拉斯克 他是西方第一个进行语言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出色成绩的人。 拉斯姆斯·拉斯克(R. Rask,1787—1832),丹麦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冰岛语入门》(1811)、《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1814年完稿,1818年出版)以及西班牙语、弗里斯语等十六种语言的描写语法(共十六部)。此外,他还留下了近150册笔记,几乎全是 具体语言的描写语法的草稿或提纲。 拉斯克短暂的一生中所留下来的众多学术遗产中,与历史比较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一书。在该书的序言中,拉斯克首先指出,比较语言是应特别注意语法对应关系。他说:“……特别不要忘记语法,因为经验证明,词汇对应是极不可靠的。在各族人民相互交际时,非常多的词会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不管这两种语言的起源性质和类型怎样。”[1]他认为,“语法对应是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更为可靠得多的标志,因为大家知道,跟其他语言相混杂的语言是极少或者更确切些说是从来也不模仿那种语言的变格和变位形式的,但相反地却宁肯失去自己固有的变格和变位形式。”[2]不过他接着指出,注意那些表示最必需的概念、事物的最原始最不可少的词的对应性,同样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他说:“一种语言,无论它怎样混杂,只要构成这种语言的基础的最重要、最具体、最不可少和最原始的词跟其他语言的词是共同的,那它就与其他语言一起属同一个语族。”[3]拉斯克强调语法对应和最不可少的原始词的对应这两个方面,实质上已经抓住了语言比较方法的核心,由此保证了他的比较工 作的科学性。 但拉斯克的研究不以探求语言的谱系联系为目的,而是以考察语言的结构和系统为目的。他确实想为语言分类,但他所想的不是语言谱系的类族,而是语言结构的类型。从历史角度看的语言谱系观念,实际上在拉斯克的时代还不存在。拉斯克也研究语言的亲缘关系,但并不是谱系学的亲缘关系,而是结构的亲缘关系,类型学的亲缘关系。 葆朴 弗朗兹·葆朴(F. Bopp,1791—1867),德国语言学家。1812—1816年,他在法国巴黎学习波斯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和梵语等等,对梵语尤其精通。他是第一个将梵语用来和其他印欧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者。他1816年出版的《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就是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虽然在葆朴之前的琼斯、F·施勒格尔等人都已确认梵语与许多欧洲语言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但他们还只是发现了这种关系,并未进行仔细的比较。真正理解这种比较的普遍意义及其重要性,应该说是从葆朴开始的。“葆朴虽然没有发现梵语同欧亚两洲的某些语言有亲属关系的功绩,但已看到了亲属语言的关系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材料。用一种语言阐明另一种语言,用一种语言的形式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这是以前还没有人做过的。”[4]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整理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 ?语言学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是语言学学科的历史,人们语言研究的历史,也就是过去人们是如何研究语言的,把语言学这门学问一直追溯到它的开端,回到先民开始对自己的语言产生兴趣的时候,观察各个时期的人们怎样思考语言问题,怎样研究各种语言,这样的考察就是“语言学史”了。 ?在古人眼里语言是极神圣的东西,以为它一定是天赐的。比如像《圣经·创世纪》里说的那样,上帝不但造世界、造人,还帮助人造了语言。因为,假如不把语言给予人,他就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这是西方的神话。世界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神话,说到语言是怎么来的。我们汉民族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神话呢?似乎没有。大家想必都听过女娲造人的传说: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应劭《风俗通义》)可是造出了人,故事便完了,不提语言的由来。 ?2语文学 ?从古代就开始的语言研究,目前能见之于史册而又有显著成绩的主要是印度、中国、阿拉伯、古希腊罗马。它们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四大发源地。不过当时的研究并不是以研究语言为直接目的的,而大多数是局限于本族语言的范围,重在对前人的典籍文献作注、考证、诠释,旨在让人读懂。虽然当时的研究在方法上多失之零散、静止、片面,但它们却为以后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在19世纪以前,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语言研究,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一阶段被人们称为“语文学”阶段或语言学的“前科学期” ?2)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 ?从1786年英国爵士琼斯提出印欧语有共同来源,标志着语言学诞生,语言学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琼斯的发现,启发了语言研究者的想象。此后的100多年里,除了语言历史比较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黯然失色了。学者们的著述大多是比较语法方面的,接着开始构拟原始印欧语。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19世纪的语言学家都忙于印欧语各语言间的历史比较,并重建那个假拟中的母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三大奠基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语言进化的理论也自然包括其中了,运用进化论研究语言的代表人物是施莱赫尔。 ?重视语言历史变化的学风推动了语言理论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中心的一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变化是有规律的,,进而认为语音变化无例外。被人们戏称为“青年语法学派”的理论,他们这种重视客观材料的研究方法,的确把语言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3)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描写语言学 ?到了20世纪,语言研究的重点开始从语言变化转向语言描写。这种转变的发起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1915年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反复并明确地强调了前人从未有过的观点: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语言要素的价值是由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语言就是由这些要素精密交织而成的一种结构。从而创立了结构语言学。 ?索绪尔之后,结构语言学迅速发展,不久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10级汉语3班徐星星100322 本书著者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本书中,他对欧美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作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影响也遍及世界。 首先在绪论的第三章中,索绪尔向我们阐释了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人们说话的机能只有借住集体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所以说,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那绝不是什么空想。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言语是语言的体现。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索绪尔认为,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偶然的区分开来了。照此看来,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语言”是一个符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的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 索绪尔为了确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出“语言”和“言语”,他的“语言”和“言语”理论不仅对本世纪的语言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文学和符号学研究。 在第一编中,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学的一部分,他强调语言具有一般符号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与其他一切同类的的符号系统有以下几点共同点。一是目的相同,各种符号系统虽然采用的手段不同,复杂程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二是它们的内涵相同,一切符号系统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它们与意义相联系。意义是符号的内涵,是符号在使用该系统的人在头脑中激发的概念。三是构成元素相同,无论使用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这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肌肉紧张说”: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驰和紧张相互交替的。音节是发音过程中肌肉的一次紧张过程,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复元音”和“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变音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化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及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及语言学的分类 一、传统语言学 (一)古希腊语言学 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者就持有与“约定俗成派”相类似的观点。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的论战中持中立态度。他认为,有些词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有许多词,其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联系是无法判断的。他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位坚定的“约定俗成论”者。他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有规则可循的。他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京华烟云》有感 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不久,我们组的组长就带领大家开始各自的阅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去百度阅读和超星图书找了一些书籍看,一共有以下六本:《围城》,《家》,《京华烟云》,《呐喊》,《平凡的世界》,《活着》。 1.A在百度阅读看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该书写于1944~1946年,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首先《围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揭示一个存在困境,故事又发生在动荡的抗战年代,小说里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迁流,真切地反映出那个战争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有一种实实的在场感。其次《围城》最为人称道的是精彩生动的描写,一个个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围城》还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说中,彰显精湛的艺术造诣。总之,《围城》是部浅的人读来有趣、深的人读来有味的伟大的小说。 2.B在百度阅读看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该书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对于这本书,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此言不假,作者以有力的笔法,将整个时代缩影到小小的北平,缩影到曾、姚、牛三大家族。书中写得最出彩的是女子,落落大方、温良恭俭的木兰,率真可爱、敢爱敢恨的莫愁,多愁善感的红玉,贤良传统的曼娘……她们或古典、或现代、或保守、或开放、或老实本分、或工于心计,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近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下,家族兴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