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2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2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2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

为了保证井下通风安全,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本矿于2015年3月18日至3月26日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测,现将检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

①为确保矿井的通风线路和通风效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井下设置了必要的通风设施,主要有双向风门、调节风门、防爆风门,其具体位置详见通风系统图。

结论:按照通风质量标准,安装合格

②矿井为了加强通风,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在金湘源风井安装了二台型号为FBCDZ№15/2×30 KW对旋式抽风机,

结论:经长沙市矿山设备设施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参见检测报告

③按本矿现在的生产情况,按《规程》要求,矿井风量检测其风量计算:

(1)计算依据

根据本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3~5.5 m3/t;按相对瓦斯涌出量5.5m3/t进行计算,矿尘无爆炸危险性,矿层不易自燃,无地温异常现象。

通风方式方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年生产能力:120kt/a。

投产时的采掘工作面个数:1个采面投产,1个岩巷掘进、1个

石墨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日产量:196t。其中1个回采工作面日产量196t。

矿井通风系数K:取1.2

矿井同时入井最多人员:115人

(2) 初期风量计算

A、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4NK/60=4×115×1.2/60=9.2(m3/s)

式中:Q----矿井总供风量,m3/s;

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

N----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B、按回采、掘进、硐室等用风点实际需风量计算

Q=(∑Q采+∑Q掘+∑Q硐+∑Q它)K

⑴12Ⅰ2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Q采=100×q tk/1440

式中:q—CH4相对涌出量,为5.5m3/t。

t—采煤工作面日产量,按196t/d计算;

k—CH4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

Q采=100×q t k/1440 =134.75m3/min=2.25m3/s

②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采面所需风量按温度计算的公式如下:

Q采i=V采i×S采i m3/s

式中:Q采i—采矿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s;

V采i—工作面风速,取1m/s;

S采i—工作面平均控顶距时的通风断面积,

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 2.4m,最小控顶距为 1.6m,采高1.83m;

S采i=[(2.4+1.6)÷2]×1.83=3.66 m2

Q采i=1×3.5=3.66(m3/s)

③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采=25 Ac

式中:Ac——采矿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一个回采面一个小班生产66t石墨,平均采厚1.83m,循环进度0.8m,石墨的容量1.75。

66

则工作面生产长度= ———————————=27.1m

1.83×0.8×1.75×0.95

炮眼间距为1.0m,每个眼装药一筒。

Ac=27.1÷1.0×0.2=5.42kg

Q采=25 Ac=25×5.42=135m3/min=2.26 m3/s

④按工作人员人数计算

Q采=4n

式中:4——每人每分钟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28人

Q采=4×28=112 m3/min=1.87 m3/s

根据上述计算,该工作面风量选择按回采工作面适宜温度计算的风量为3.66 m3/s。

⑤按风速验算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6.4.1.5和6.4.2.1条规定,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应不小于0.15 m/s,最高风速为4 m/s的要求,即采场应满足:

0.15Sc≤Q采≤4Sc Sc------3.66m2,

0.15×3.66 ≤Q采≤4×3.66

0.549m3/s≤3.66≤14.64m3/s,

取风速3.66 m3/s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

C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岩巷掘进工作面风量,按下面方法计算,取最大值。

①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掘=25×Ac=25×6÷60=2.5(m3/s)

式中:

25----每kg炸药爆破后,需供给的风量,m3/min·kg;

Ac-----掘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按2.6m宽巷道断面考虑,其掘进断面积为7.11m2,布置32个炮眼,共装40筒药卷,一次起爆。Ac=40×0.2=8kg

Q采=25 Ac=25×8.0=200 m3/min=3.33m3/s

②按掘进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4N÷60=4×9÷60=0.6(m3/s)

式中: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人数,取9人。

③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需要风量

Q掘=Q f·I·K j

式中:Q 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

掘进工作面供风选用FBD№4.5 /2×5.5型局扇,功率2×5.5kw,查表Q f=200~140m3/min

设计计算风量时,取其平均值180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1台

K j——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2

Q掘=180×1×1.2=216m3/min=3.6m3/s

通过上述计算,岩巷单个掘进工作面风量取Q掘=3.6m3/s。

④按风速进行验算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6.4.1.5和6.4.2.1条规定,巷道最低风速应不小于0.25 m/s,最高风速为4 m/s的要求,即巷道应满足:

15·S j≤Q掘≤240×S j

岩巷:9×7.11≤Q掘≤240×7.11

106.65≤216≤1706.4

经验算,掘进工作面供风量3.6m3/s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

投产时,2个岩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如下:

∑Q铜=2×216=432m3/min=7.2m3/s

D 硐室需风量计算

中央变电所、井下消防材料库、永久避难硐室为串联通风;蓄电池电机车充电硐室设在地面,不需要配风。

E 其它地点需风量

其他地点+515m~+523回风上山所需配风量1.0m3/s

F 矿井总需风量

Q=(∑Q采+∑Q掘+∑Q硐+∑Q其它)×K

=(3.66+7.2+1.5+1)×1.2

=16.032 (m3/s)

式中:∑Q----矿井需要的总风量,m3/s;

∑Q采---矿井各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之和,m3/s;

∑Q掘---矿井各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之和,m3/s;

∑Q硐---矿井各独立通风硐室所需风量之和,m3/s;

∑Q其它--矿井除采掘硐室外其它需风量之和,m3/s;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通过上述计算,取矿井总进风量为16.00m3/s。

(3) 矿井风量分配

矿井风量分配表

采掘工作面名称设计风量分配风量类别

12Ⅰ21采面 3.66 6.7 回采

+515m南运输巷 3.6 4.3 岩掘

12Ⅰ21采场南运输巷 3.6 4.3 石墨巷掘进12采区绞车房 1.5 5.8 硐室

+515m-+523m回风上山 1 2 其他合计13.36 23.1

(4) 通风阻力、等积孔计算

A、矿井磨擦阻力计算

αLPQ2

h摩=—————

S3

式中:h----井巷的摩擦阻力,Pa

α---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N·S2/m4

L----巷道长度,m

P----井巷周长,m

S----井巷的净断面积,m2

Q----井巷的通过风量,m3/s

矿井局部阻力按井巷磨擦阻力的15%计算。

经对矿井投产时两条通风线路的通风阻力列表计算,最长通风线路3872.6m ,总回风量23.1m 3/s ,最大通风阻力为316.5Pa 。

B 、 自然风压

主平硐井口标高+454.07m ,风平硐井口标高+602.68m ,风平硐井口标高与主平硐井口标高差148.61m ,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影响不大,故不进行自然风压计算。

C 、 矿井等积孔计算 矿井通风等积孔按下式计算

2

Q 19.1m H A 总

?=

式中:A----矿井等积孔,m 2; Q----矿井总进风量,m 3/s ; H----矿井总阻力,Pa 初期

将前期所需风量、通风阻力数值代入上式中,分别计算得等积孔: 风井:A 初=1.19×23.1÷316.51/2=1.5(m 2) 通风难易程度评价

从以上计算可知,矿井巷道平整,支护完好时,根据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分级标准,投产时期,矿井等积孔为1.5m 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属中等。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计算,风量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2、漏风情况检测: 计算依据:

①:矿井总回风汇合点的风量计算 Q 总=V*S Q:回风巷(m 3/s )

S:回风巷净断面(㎡)

V:回风巷风速(m/s)

V—6.8

S—3.4

Q:6.8*3.4=23.1

②:矿井风硐风量:实测V:5.6 S4.31

Q:风硐=V*S=5.6*4.31=24.1

③:矿井地面漏风率:

漏风率=(Q风硐-Q总)/Q风硐*100%=4.2

参数表

项目S V Q

Q风硐:1447 4.31 5.6 24.1

Q平硐:1387 3.4 6.8 23.1

从上表中得知,Q漏风=Q风硐-Q平硐为1.0m/s。

实际漏风率(Q风硐-Q总回风)/Q风硐*100%=4.2%

结论:经检测计算矿井实际漏风率小于5%,符合相关规定。

二、通风网络情况

(1)风向:

①12Ⅰ21工作面

新鲜风流从主井、副平硐→12Ⅰ21采场运输巷→采场;乏风经12Ⅰ21采场回风巷→+530m回风石门→+530-+560m回风上山→金湘源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②+515m南运输巷

新鲜风流从主井、副平硐→+515m南运输巷→2*5.5kw局扇风筒→工作面;乏风经工作面→+515m回风上山→+530m南运输巷→+530m回风石门→+530m-+560m回风上山→金湘源总回风巷→风井

地面。

③12Ⅰ21采场南运输巷

新鲜风流从主井、副平硐→2*5.5kw局扇风筒→工作面;乏风经工作面→+530m回风石门→+530m-+560m回风上山→金湘源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2)风量:

矿井总进风量为1322m3/min,矿井总回风量1387m3/min。见通风情况表:各面、巷、硐室风量情况表

序号测风地点平均

风速

m/s

断面积

m2

风量

m3/min

风向是否

与设计相

备注

1 主井 2.9 4.0 696 相符

2 副井 2.9 3.6 626 相符

3 总回风巷 6.8 3.

4 1387 相符

4 首采面运输巷 2.1 3.2 403 相符

5 首采面风巷 2.1 3.2 403 相符

6 +515m回风巷 1.8 3.8 410 相符

7 12采区轨道上山 1.2 4.9 330 相符

(3)风阻:(见附录)

结论:经对矿井投产时通风线路的通风阻力列表计算,最长通风路线3290m,总回风量23.1m3/s,最大通风阻力为316.5Pa。经计算符合设计要求。

三、通风系统形成后对局部通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局部通风的风量、风压、出口风量、电机实耗功率数据表

号巷道名称

局扇

型号

风机

风压

pa

风机风量

Q m3/min

电机实耗

功率KW

出口风量

m3/min

1 +515m南运输巷

FBD2×

5.5KW 220~

2950

200~140 2×5.5 180

2 12Ⅰ21采场南运输巷

FBD2×

5.5KW 220~

2950

200~140 2×5.5 180

结论:能满足掘进施工要求

四、检测结论:

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通过检测发现通风系统主要存在如下方面问题:

(1)、+515m运输巷风门开关传感器失灵。

(2)、+602m总回风巷局部地点存在漏风现象,需进行整改。

通过现场分项检测,通风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期生产要求,矿井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五、总工程师审查审核意见:

1、对矿井通风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2、加强通风设备设施日常维护及检查工作。

3、对矿井职工加强一通三防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4、经检测,矿井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会审综合意见:

同意上述通风系统检测报告,严格按通风要求和标准做好日常通风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附1 **矿一采两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

附2 参加检测人员签字表

附3 通风阻力计算表

**矿

2015年3月25日

主题词:通风系统检测报告

**矿行政科2015年3月25日印发

附1 **矿一采两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附2

参加检测人员表:

-----------------------------------------------------------------

附3:**矿矿井(现场实际)通风阻力计算表序

号井巷名称

支护

形式

a

(N*s2/m4)

L

(m)

U

(m)

S

(m2)

S3

(m2)3

Q

(m3/s)

Q2

(m3/s)2

H f r

(Pa)

V

(m/s)

1 主平硐料石0.0039 1395 9.1 5.76 191.1 11.5 132.25 34.3 2.0

2 12轨道上山下部车场锚喷0.005 25 11.65 9.37 822.7 11.5 132.25 0.2 1.2

3 12轨道上山起坡点至+515m甩车场

锚喷0.005 153 9.28 6.02

218.2 11.5 132.25 4.3 1.9

4 12轨道上山+515m甩道锚喷0.00

5 20 9.28 6.02 218.2 5.4 29.1

6 0.12 0.9

5 副井平硐至+515m南运输巷锚喷0.005 15

6 9.10 5.76 191.1 15.6 243.36 9.0 2.7

6 +515m南运输巷口至12121采场运

输巷

锚喷0.005 8 8.57 5.13

135.01 6.7 44.89 0.1 1.3

7 12121采场运输巷金0.018 112 8.36 4.30 79.51 6.7 44.89 9.5 1.6

8 切眼金0.018 50 5.40 4.30 79.51 6.7 44.89 2.7 1.6

9 12121采场回风巷金0.018 108 8.36 4.30 79.51 6.7 44.89 9.1 1.6

10 +530m回风石门锚喷0.005 152 8.57 5.13 135.01 9.7 94.09 4.5 1.9

11 +530m~+560m回风上山锚喷0.005 70 8.57 5.13 135.01 9.7 94.09 2.1 1.9

12 +560m回风巷至上部12轨道上山上

部绕道口锚喷

0.005

89 8.57 5.13 135.01 15.6 243.36 6.9 3.0

13 +560m回风巷锚喷0.005 21 8.57 5.13 135.01 23.1 533.61 3.6 4.5

14 +515m南运输巷口至+515m回风上山锚喷0.005 145 8.57 5.13 135.01 6.1 37.21 1.6 1.2

15 +515m回风上山至+530m回风石门锚喷0.005 90 8.57 5.13 135.01 6.1 37.21 1.0 1.2

16 +560m至+608m回风上山锚喷0.005 109 8.57 5.13 135.01 23.1 533.61 18.5 4.5

17 风井平硐料石0.0039 822 7.85 4.31 80.06 23.1 533.61 167.7 5.4

小计275.22 局部阻力:15% 41.28 合计316.5 矿井通风等积孔 1.5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卫生部, 2006 年) 1 总则 为配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的实施,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 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的卫生要求 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 行。 3 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 度比值的百分数。 3.3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新风量卫生要求 场所 新风量 (m /h. 人) 3~5 星级 ≥30 饭店、宾馆 1~2 星级 ≥20

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5.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 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表 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 求 非星级 饭馆(餐厅)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 游艺厅、舞厅 酒吧、茶座、咖啡厅 体育馆 商场(店)、书店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 飞机客舱 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 表 2 ≥20 ≥20 ≥20 ≥30 ≥10 ≥20 ≥20 ≥20 ≥25 2 的要求。 送风卫生要求 项 目 要 求 PM10 ≤0.08 mg/m 3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500 cfu/m ≤500 cfu/m 3 3 -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4.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 不得检出 3 的要求。 表 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项 目 要 积尘量 致病微生物 ≤20 g/m 不得检出 求 2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100 cfu/cm ≤100 cfu/cm 2 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Ventila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local ventilation 自 2009-1-1 起执行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局部通风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参照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用于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局部通风设计、研究、安全评价及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宏海、陈宜华、张兴凯、程厉生、吴冷峻、王云海、贾安民。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的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亦适用于深凹露天矿采用地下井巷开拓的部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矿、煤矿、煤系硫铁矿及其他与煤共生矿藏的开采。 本标准也不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液态或气态矿藏的开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YSJ019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卫生部

1 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可吸入颗粒物(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求 ≤5 w/cm2 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生要求 5 卫生检验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空调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

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设计及应用

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设计及应用 摘要:国家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多,使得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企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为此,人们对于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开采的安全性要求也就更高。在我国的矿山开 采过程中,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网络系统的,矿井通风作为矿山开采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改善劳动环境也有 着积极的作用。矿井通风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证井下用风地点有良好的新鲜风流、满足作业人员的需风要求,从而使井下工人的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进而提升金 属矿和非金属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 通风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用手段,从而促进矿山通 风的安全。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设计与应用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类别是多种多样的,其生产作业环节多,工作环境恶劣, 对生产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数量众多,其中尤以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最多。 每年发生通风安全事故的概率占各个行业事故发生概率的第三位,这极大的降低 了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为此,我么 就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通风设计,这样就可以减少通风安全事故 发生的几率,同时要拥有良好的应用方案,这样才能提高通风系统工作效率,从 而促进矿山生产质量的提高。 1、工程概况 安徽省池州市金森矿业有限公司安子山硫铁矿通风系统是随着矿山生产的发 展及开采条件的改变逐步形成与完善的,现有中央多井进风、两翼排风的多级机 站通风方式于1992 年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随后公司自行组织了系统调整,于2001 年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现有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主要从中部的1#风井、老斜井、1#竖井、3#竖井以及1#盲斜井、3#盲斜井、4#斜井和5#斜井进入坑内,污风从两翼的 4#回风井、2#回风井、3#回风井东支、西支、93#风井、东部风井 等回风井排出地表。 2、矿山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山通风设计的内容包括矿山通风系统的确定,对矿井风量的计算和分配; 对通风阻力的计算,对通风设备的选择以及对通风费用的大致估算。矿山的设计 要求将足够的新鲜空气快速有效的输送到井下的工作场所,由此创造良好的生产 和劳动的条件,矿山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简单,具有稳定的风流且易于管理,具备 一定的抵御灾害的能力,在事故发生时容易管理和控制,保证人员的安全撤出; 具备符合通风规定的井下环境以及安全的质量监测系统或是检测措施体系,通风 系统的基础建设投资节省,具有较低的运营费用,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3、矿山通风优化设计 3.1矿山通风设计支持系统研制 矿山通风系统的整体优化和设计的理论和方式还应以计算机为设计的工具, 然而在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水平状况下,自动化的设计模式相对困难,由此,矿山通风系统设计中的计算机软件应以设计决策的支持系统为中心。 3.2监测点的最优布局 随着采矿行业的发展,矿床的开发规模逐渐扩大,矿山的通风系统规模也随

(完整版)WST395-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学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运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学评价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 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T 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 3 卫生学评价机构 3.1 基本要求 3.1.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3.1.2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 3.1.3检测项目应当获得省级以上实验室资质认定。

3.2 人员要求 3.2.1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 3.2.2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不少于5名与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卫生检测专业人员,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40%。 3.2.3 专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3.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并有完善的符合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质量的管理体系。 3.4 设备要求 3.4.1拥有量值准确可靠、性能良好,与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项目相配套的仪器设备,基本仪器设备见附录A。3.4.2仪器设备的配置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3.4.3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定量采样机器人应编制自校规程并定期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4.4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4 卫生学评价 4.1 评价依据 4.1.1 国家标准、规范,主要包括:

[必过]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模拟考试题库[全考点]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 1、【判断题】当井下发生透水后,要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 2、【判断题】裂隙、节理不会破坏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3、【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4、【判断题】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有关部门报告。(×) 5、【判断题】成串的矿车长时间地停留在主要通风巷道内,不会造成通风情况恶化。(×) 6、【判断题】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措施。(×) 7、【判断题】对于多人遇险待救时,应根据“先活后死、先轻伤后重伤”的原则进行抢救。(×)

8、【判断题】在采矿作业的凿岩、爆破、装卸矿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细粉尘。(√) 9、【判断题】湿度检测常用仪表为手摇湿度计和风扇湿度计。(√) 10、【判断题】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设施的工程质量,也可以减少漏风。(√) 11、【判断题】轴流式风机动叶片与机壳间隙最小间隙值一般取决于叶轮直径、工作介质温度,以及叶轮、机壳的制造加工质量。(√) 12、【判断题】在井下火灾发生期间,不能盲目停开主要通风机,要保持正常运转,及时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提高氧含量,减少灾区内未撤出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13、【判断题】多人合作搬运大型材料时要行动统一、步调一致。(√) 14、【判断题】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离岗可不用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15、【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16、【判断题】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对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空调通风系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总则 为了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一般卫生要求、传染病流行期卫生要求、净化消毒装置卫生要求、卫生学评价和卫生管理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9663-9673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T18204.1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4、术语与定义 4、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4、2空气传播性传染病 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4、3空气净化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和气态污染物。 4、4可吸入颗粒物(PM10) 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的空气动力学当量质量中位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 5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5、1要求 5、1、1空调系统新风量和运行参数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新风采气口的设置应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采气口应远离建筑物排风和开放式冷却水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5、1、2空调系统的过滤器(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5、1、4空调文章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5、1、5空调系统的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5、1、7空调节器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及送风的卫生要求见表达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

ICS D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局部通风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参照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用于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局部通风设计、研究、安全评价及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宏海、陈宜华、张兴凯、程厉生、吴冷峻、王云海、贾安民。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的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亦适用于深凹露天矿采用地下井巷开拓的部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矿、煤矿、煤系硫铁矿及其他与煤共生矿藏的开采。 本标准也不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液态或气态矿藏的开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YSJ019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2 矿井局部通风 mine local ventilation 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井下独头巷道进行通风的方法。 3.3 压入式局部通风forced local ventilation 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送入独头巷道工作面,并将作业产生的污浊空气经独头巷道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的通风方式。 3.4 抽出式局部通风 drawout local ventilation 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经独头巷道进入掘进工作面,而产生的污浊空气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或直接排至回风井巷的通风方式。 3.5 混合式局部通风 mixing local ventilation 主风流上风侧的新鲜空气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送入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而产生的污浊空气经另一套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排出至主风流下风侧或直接排至回风井巷的通风方式。 4局部通风 4.1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部通风机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如果独头工作面距进风巷不超过7m时,宜采用自然扩散。

特种作业人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初训)8

[判断题] 1、矿山从业人员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可自行处理,不用及时向上级报告。(1.0分) 正确答案:错 2、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职业病待遇应当进行相应调整。(1.0分) 正确答案:错 3、轴流式风机动叶片与机壳间隙最小间隙值一般取决于叶轮直径、工作介质温度,以及叶轮、机壳的制造加工质量。(1.0分) 正确答案:对 4、离心式风机轴的弯曲度应不大于0.O5mm/m。(1.0分) 正确答案:错 5、主通风机运行工况负压不得高于风机额定负压的8O%。(1.0分) 正确答案:错 6、为了防止漏风,矿井通风最好不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1.0分) 正确答案:错 7、通风系统平面图不是绘制通风网络图的基础图纸。(1.0分) 正确答案:错 8、矿井漏风是指矿井下新鲜风流未经利用,直接渗入回风道或排出地表的现象。(1.0分) 正确答案:对 9、绘制通风网路图时,分支间的交叉尽可能多,节点间应有一定的间距。(1.0分) 正确答案:错 10、识读矿图方法步骤之一是观察采区内风门、调节风窗控制的风流方向和风量的大小。(1.0分) 正确答案:对 11、矿井通风系统最好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1.0分) 正确答案:对 12、二氧化氮中毒时,只能用拉舌头的人工呼吸法。(1.0分) 正确答案:对 13、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一部分供给肌肉做功,另一部分消耗于人体内部。 (1.0分) 正确答案:错 14、水蒸发不影响作业环境气温的影响因素。(1.0分) 正确答案:错 15、检定管快速测定法一般采用采取气样、通入气体、读值三步骤。(1.0分) 正确答案:错 16、在检定管前端装有消除剂是为了消除其他气体的干扰。(1.0分) 正确答案:对 17、湿度检测常用仪表为手摇湿度计和风扇湿度计。(1.0分) 正确答案:对 18、在人行道不够宽的巷道行走时,要随时注意躲避硐的位置,当车辆接近时,要及时进入躲避硐,等车辆过去后再出来。(1.0分) 正确答案:对 19、空场采矿法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开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适用于矿岩不稳固的矿体开采。(1.0分)

[一次过]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模拟考试题库-考点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 1、【判断题】典型安全经验教育是在安全生产教育中结合典型经验进行的教育。(√) 2、【判断题】裂隙、节理不会破坏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3、【判断题】矿山企业召开讨论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但工会无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4、【判断题】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5、【判断题】要经常检查风筒是否有脱节、挤压、扭折、破裂、脱挂及漏风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 6、【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7、【判断题】在风硐上应留有人员进出口,设双层风闸门关闭,以防漏风。(√) 8、【判断题】通风机联合运转方式只分为并联、串联。(×)

9、【判断题】对烧伤伤员的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不要涂一些效果不肯定的药物、油膏或油。(√) 10、【判断题】氡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放射性气体,它的半衰期为3.825天。(√) 11、【判断题】井下使用过的废油、棉纱、布头、油毡、蜡纸等易燃物应放入盖严的铁桶内,并及时运至地面集中处理。(√) 12、【判断题】我国的八字综合措施中的“革”指技术革新,“查”指检查。(√) 13、【判断题】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规程,正规作业是通风作业人员职业道德之一。(√) 14、【判断题】矿井漏风率有矿井内部漏风率和矿井外部漏风率之分。(√) 15、【判断题】矿井漏风是指矿井下新鲜风流未经利用,直接渗入回风道或排出地表的现象。(√) 16、【判断题】离心式风机联轴器找中心时,以风机的对轮为准,找电动机的中心。(√) 17、【判断题】当作业环境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时,作业人员将遭遇放射性辐射危害。(√) 18、【判断题】在井口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停止井筒中的其他作业,必要时设置信号与井口联系,以确保安全。(√)

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汇编

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 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等业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其专业技术能力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 A. √ B. ×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的现场调查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试运行时卫生状况检查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两部分。 A. √ B. × 标准答案:B 第3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冷却水的取样点可设是冷却塔的集水槽。 A. √ B. × 标准答案:A 第4 题. 一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风口PM10检测结果≥0.15mg/m3时,就可判定判定该套集中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A. √ B. × 标准答案:B 第5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不是许可的必检项目。 A. √ B. × 标准答案:B 第6 题. 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A. √ B. × 标准答案:A 第7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时,PM10的检测点要求是,送风口面小于0.1m2,设置1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大于0.1m2,设置3个检测点。 A. √ B. × 标准答案:A 第8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加湿方式宜选用自来水喷雾或冷水蒸发的加湿方式,不应选用蒸汽加湿方式。 A. √ B. × 标准答案:B 第9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评价时,不需对建设项目地点、总投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等与集中空调运行无关的项目进行基本情况分析。 A. √

标准答案:B 第10 题.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1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和方法、调查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2 题.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3 题. 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A. √ B. × 标准答案:A 第1 4 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仅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不可参照执行。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5 题. 卫生检测要求时,抽取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每套应选择1个~2个代表性部位进行卫生质量检测。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 6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评价时,不需对建设项目地点、总投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等与集中空调运行无关的项目进行基本情况分析。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7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放式冷却塔的设置应靠近建筑物新风取风口或自然通风口,宜设置在新风口的上风向。 A. √ B. × 标准答案:B 第18 题.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评价时,PM10的检测点要求是,送风口面小于0.1m2,设置1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大于0.1m2,设置3个检测点。 A. √

2019年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2019年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 第1题、【判断题】SO?是自热已发展到相当程度临近自燃期及自燃阶段的产物,不能作为发火孕育期的征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2题、【判断题】《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3题、【判断题】《安全规程》规定,巷道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25m/s。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4题、【判断题】《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井巷中的采场允许最高风速4m/s。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5题、【判断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对于自然风压较大的矿井,当风量、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规定时,允许暂时用自然通风替代机械通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6题、【判断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采场、二次破碎巷道和电耙巷道应利用贯穿风流通风或机械通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7题、【判断题】一个木支架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就足够在一段很长的巷道中引起中毒事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8题、【判断题】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没有工具不能切断电源,救援者应迅速用手把触电者拉离电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9题、【判断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避免活动受伤部位,不用在现场对骨折准确复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0题、【判断题】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1题、【判断题】一般大、中型矿井的通风都采用轴流式。 A、正确 B、错误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方案WS394-2013年

WS 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废止。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孝元、金银龙、刘凡、王俊起、戴自祝、张秀珍、于淑苑、孙波、金鑫、王艳、朱文玲、韩旭。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新风量air change flow 单位时间内由集中空调系统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量,单位为m3/(h·人)。 2.2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 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 μm,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状物质,简称PM10。 2.3 风管表面积尘量duct surface dust 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灰尘的量,单位为g/m2。 3 设计卫生要求 3.1 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设计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要求

[荐]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模拟考试 1、【判断题】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开展。(√) 2、【判断题】企业必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可不将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 3、【判断题】爆破前,应将钻机、挖掘机等移动设备开到安全地点,并切断电源。(√) 4、【判断题】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挤压后掌跟迅速全部放松,让伤员胸部全部复原,同时手掌根部也要完全抬起。(×) 5、【判断题】对大量出血的伤者,应首先采取加压包扎的方法止血。(×) 6、【判断题】班组长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 7、【判断题】矿井地质构造是影响矿山生产和安全最重要的地质条件,也是岩体失稳的重要地质因素。(√) 8、【判断题】班组长无权根据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和本班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动组织,调配人员。(×) 9、【判断题】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判断题】空盒气压计校正后的值即是所测的当时当地大气压力。(√) 11、【判断题】在采矿作业的凿岩、爆破、装卸矿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细粉尘。(√) 12、【判断题】做人工呼吸前,应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用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 13、【判断题】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14、【判断题】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一般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方面的病症。(√) 15、【判断题】主轴探伤必须出具探伤报告。(√) 16、【判断题】任一回路或网孔中的风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回路或网孔中不同方向的风流,其风压必须平衡或相等。(√) 17、【判断题】风机在运转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在10min内启动备用风机,并向调度室汇报。(√) 18、【判断题】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进行体检工作,分配工作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 19、【判断题】企业要以提高职工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技能为重点,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引导。(√)

AQ 2013.2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

前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参照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用于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局部通风设计、研究、安全评价及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宏海陈宜华张兴凯程厉生吴冷峻王云海贾安民。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在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井下局部通风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含伴生氡及其子体矿山)的安全评价、设计、建设和开采。亦适用于深凹露天矿采用地下井巷开拓的部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矿、煤矿、煤系硫铁矿及其他与煤共生矿藏的开采。 本标准也不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液态或气态矿藏的开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2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YSJ019有色金属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2 矿井局部通风 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井下独头巷道进行通风的方法。 3.3 压入式局部通风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2006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年) 1 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4.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

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 4.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求

4.5.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 生要求 5 卫生检验 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5.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5.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5.5 空调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5.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 5.6.1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定。

[考点]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模拟考试题库[一遍过]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 1、【判断题】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开展。(√) 2、【判断题】井下所有的电缆、信号、通信、照明线必须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3、【判断题】钻探、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破碎等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噪声危害,不用采取降噪措施。(×) 4、【判断题】在斜井巷道行走时,要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且必须走行人道,不得骑在钢丝绳上行走。(√) 5、【判断题】生产性毒物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三种途径侵入人体。(√) 6、【判断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7、【判断题】矿山事故造成职工发生创伤在未到达医院前进行抢救时,应首先用井下或附近备用急救药品进行简易包扎。(√) 8、【判断题】井下发生水灾时,在撤退中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 9、【判断题】在检定管前端装有消除剂是为了消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10、【判断题】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一般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方面的病症。(√) 11、【判断题】矿井通风系统最好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 12、【判断题】轴流式风机动叶片与机壳间隙的调整时,最长和最短叶片在8~12个标准测量点的平均间隙,引风机、送风机一般不大于6.7mm。(×) 13、【判断题】对于溺水急救,应立即将溺水人员运到空气新鲜又温暖的地点控水。控水时救护者左腿跪下,把溺水者腹部放在其右侧腿上,头部向下,用手压背,使水从溺水者的鼻孔和口腔流出,水排出后,进行心肺复苏。(√) 14、【判断题】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规程,正规作业是通风作业人员职业道德之一。(√) 15、【判断题】风速显著影响着矿内对流散热。(√) 16、【判断题】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7、【判断题】平硐开拓速度快,投资成本低,管理方便。(√) 18、【判断题】矿山的尾矿库是重大的危险源,有的遇到大雨易发生溃坝事故。(√) 19、【判断题】提升系统可分为竖井提升和斜井提升两大类型。(√)

DB31.405—2012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ICS C 50 备案号: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Hygienic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centr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计卫生要求 (2) 5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3) 6卫生标准 (5) 7检测规则 (6) 8检测方法 (7) 9卫生学评价要求 (7) 10清洗要求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测方法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送风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冷却水、冷凝水、加湿设备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方法 (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新风量检测方法 (18) 附录G(资料性附录)采样框 (21)

前言 本标准4.1.1、4.1.3、4.2、4.3.1、4.3.2、4.3.3、4.3.4、4.4.1、4.5、4.6、4.7、4.8.1、4.8.3、4.9.1、4.9.2、4.9.3、5、6、7、10为强制性条款,其余技术内容均为为推荐性条款。 本校准自实施之日起,原DB31/ 405—2008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DB31/ 405—2008比较主要有以下修改: a)更改了标准名称; b)在适用范围中新增加了设置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行政办公楼、商务写字楼、学校、医疗机构、住宅等场所; 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 e)增加了设计卫生要求的内容,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卫生设施、新风及新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冷凝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风管; f)根据适用范围,在新风量卫生标准值中调整了建筑分类,将“2星级及2星级以下”改为“其它旅馆”,增加了公用事业及金融机构的营业建筑、公共浴室、行政办公楼、商务写字楼、科技 馆、档案馆、学校、住宅等建筑的卫生要求; g)在部位或部件的卫生要求中增加了对于新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风管内部和冷却水系统杀菌剂的卫生要求; h)增加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的要求; i)增加了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的卫生要求; j)调整了档案要求; k)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标准值中,调整了送风中PM10的卫生要求,增加了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以及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卫生要求; l)在检查项目中增加了日常运行检查时需要进行检测的项目; m)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机组)抽样量比例统一调整为不应少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数量的5%; n)增加了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 o)增加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的具体要求; p)增加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范围和频率、清洗效果及安全措施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伟、徐天强、陈健、翟清、王频、王晓东、苏谨、王凯、张莉萍、吴立明、李竹、周利红。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郭常义、仲伟鉴、吴世达、高玲、葛燕萍、周艳琴、吴凌放、胡红、陈振华、孙谨、刘英涛、刘燕敏、莫伟文、张昀。 本标准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