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

厦门英才学校苏文建指导老师:段清华、姜广东一、设计概述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本课是学生在对能量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将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量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本课的主要教学活动有:用点燃的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通过实例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动手做能量转换的玩具、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设计能量转换图等,让学生在“做”和观察中领会能量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简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2.学会玩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

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相互转换。

四、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不少孩子在科学学习中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如: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过于依赖课本;缺乏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过于被动;缺乏交流合作的意识,导致实验探究过程效益不高等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六年

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探究的教学思路恰好也契合了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教学策略

根据学情,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以探究为核心方式,以质疑、讨论、交流等为主要策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将学生在对各种各样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进一步探究能量之间是如何进行相互转换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贯穿思维的全程。

六、教学资源

教师资源:自制PPT课件、教学视频、花生米、酒精灯、数字温度计、烧杯、火柴和支架等器材。

学生资源:A4纸、纽扣、细线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认识能量转换

1、谈话:上课前有点紧张,我们先摩拳擦掌一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发热)物体发热就具有热能,那热能是从哪里来的呢?(摩擦手产生的)我们手来往摩擦也就是在运动,具有动能。那动能和热能有没有关联呢?

2、(观看视频)提问:我们看一个自动跳蛙,跳蛙的动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弹簧的能量可以叫做弹力势能,那青蛙的动能和弹性势能有没有关联呢?什么关联?(动能是从弹性势能中来的)

3、总结: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具有不同形式的能量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体验和视频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为后面的学生做了铺垫。】

(二)演示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1、谈话: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

2、演示实验:用蜡烛点燃花生米,并用燃烧的花生米去加热水的小实验,

了解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展示台展示电子温度计的读数。)(1)提问:花生米本身具有什么能量?(化学能)

(2)研讨:对比加热前后的水温的变化,说一说这一过程水的热能是从哪里来的?(花生米的热能传递而来的)

(3)追问:花生米的热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化学能转换而来)

3、总结:能量不仅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而且还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用蜡烛点燃花生米,并用燃烧的花生米去加热水的实验,没有采用学生的分组实验,而是采用教师的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去观察教师操作的规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教师的一切成效必须反映在学生的变化中,让学生能够把模糊渐渐清晰化,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进行有意义的联系起来,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三)体验提炼——分析能量转换过程

1、谈话:用ppt出示P56页的制作说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给学生听。

2、让学生们按要求玩能量转换玩具。

3、学生分组活动,填写活动记录单1,师巡视指导。

4、学生们展示自己成功的玩具,并说说其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5、出示一些生活中能量转换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6、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热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7、提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说说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转换的。

8、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科学,通过亲身的动手操作感受能量的转换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让学习发现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充满乐趣的。学生是在“做”中学,在玩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学生联

系生活,并试着解释其中的能量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丰富学生认识能量转换的方式,而且也是检验学生掌握这一节知识的程度。旨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拓展——设计能量转换装置

1、播放利用新能源的视频,交流能量装换的过程

2、谈话:现在的社会提倡低碳环保,节约能源,请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计一款节能装置,并说一说具体的能量装换过程。

3、小组讨论交流,并画能量转换图。

4、小组汇报,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来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节约能源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设计一款节能装置,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是在学生理解了能量装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学生的一个巩固和检验,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能量的转换

点燃加热

花生米化学能热能水(温度上升)

转换传递

转风响

势能动能风能声能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