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

古代文学史二
古代文学史二

1.穆修是继柳开之后专写古文的作

家。

2.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

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3.西昆体,杨亿、钱淮演、刘筠三

人的作品就有202首。

4.林浦是颇受后人推重的一位晚唐

体诗人。

5.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诗词

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

物,代表作是《珠玉词》。

6.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在这

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的

作用。

7.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

所取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8.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

9.欧阳修散文的特点:含蓄蕴籍而

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10.梅尧臣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其内

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

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

活的琐碎事务。

1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是半山诗,

也称“王荆公体”。

12.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

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13.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

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

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14.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是求

生避熟,求雅脱俗。

15.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是

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16.陈师道的诗被称为“后山体”。

17.陈与义创造出“简斋体”。

18.描写都市风光的代表作是《望海

潮》。

19.晏几道代表作《小山词》

20.《蝶恋花》及其凄楚哀怨的伤感

情调。

21.晏几道是北宋词人中最后一位以

写小令著称的词人。

22.贺铸代表作《青玉案》《东山词》

23.周邦彦的词具有人工美的特色。

24.周邦彦的词以语言典雅,音律精

严而为人称道。

25.李清照写过一篇词论文章,后人

题为《词论》:内容有;第一,尚

雅:1.思想的雅正2.语言音律的

文雅;第二,“词别是一家”的主

张。

26.后期李清照词的风格由清丽淡雅

变为沉郁哀痛。《永遇乐》

27.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28.朱敦儒创造了“朱希真体”或“樵

歌体”。

29.喜议论,善用典是稼轩祠的突出

特点,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30.张元,代表作是《芦川词》

31.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

范大成、尤袤。

32.陆游《关山月》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33.范成大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

34.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的是“笔

记文”。

35.清空、骚雅是白石词独特风格的

代称。

36.周密、张炎、王沂孙属于清雅派

词人。

37.曾巩在文章写作上,追求一种雍

容典雅的艺术风格,无论叙事、

议论、都冲和平淡,委屈周详。

38.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是耶律

倍。

“国朝文派”包括:蔡、党怀英、赵

秉文。

39.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体现了他审

美追求和史学观念。

40.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鸳

鸯传》的再创作。

41.爱情婚姻剧占杂剧的五分之一。最

著名的是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

亭》《墙头马上》

《倩女离魂》

42.著名的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

《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称为

五大历史剧。

43.《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

雨》白朴代表作。

44.《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

秋》马致远杂剧代表作。

《黄粱梦》《陈高卧》马致远神仙道化

剧代表作。

.《两世姻缘》又名《玉箫女》出自唐

范摅《云溪友议》写歌姬韩玉箫和书生

韦皋相爱的故事。

45《东堂老》是秦简夫杂剧的代表作。

46.关汉卿作品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

是公案类,第二类是妇女生活剧,第三

类是历史剧。

47.《单刀会》是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

作。

48.散曲的形式有小令、套数和带过曲。

49.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是前期散

曲的代表。

50.乔吉和张可久,是元后期散曲的主

要作家和清丽派的代表。

51.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52.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

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53.话本,是古代“说话人”说话的底

本。

54.宋元话本小说分为四类:一是胭粉

类,二是灵怪类,三是传奇类,四是公

案类。

55. 元代前期代表诗人耶律楚、郝经、

刘因、赵孟頫、戴表元。

55.元朝后期代表诗人是杨维桢、萨都

刺。

萨都刺代表作《雁门集》

56.刘因代表作《观梅有感》《渡白沟》

《登镇州隆兴寺阁》。

57.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

揭傒斯四人

58. 揭傒斯长于五言诗,有五子长城之

誉。

59.铁崖体以杨维桢为代表影响一时。

60.《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分表代表着古代长篇小说“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两大流派的最高成就。

61.《金瓶梅》是唯一没经过世代累积过程的作品。

39..王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国公

故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晚年居住

在江宁之半山 写诗主要用七绝

体。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

山集》 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

而变为闲淡沉郁 人称“半山诗”

或“半山绝句”。

40.易安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

词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

流传,被称为“易安体”。特点有

三: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

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

常语度入音律是其最突出特点,

2.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

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

悲怆的格调。3.倜傥的丈夫气,

其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

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爽开朗,

能把婉约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

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柔中

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41.诚斋体:诚斋体 杨万里号诚斋。

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

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 具

有想象新奇风趣 语言通俗明快

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一改宋

诗瘦硬生涩的旧格 成为南宋诗

风转变的一个关键。其所创诗歌

被称为“诚斋体”。 26. 铁崖

体 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桢号

铁崖 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

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

42.“朱希真体”:朱敦儒字希真,南

流后过了七年漂泊生活,晚年被

迫隐居,常放浪于烟霞之间,写

下了大量的隐逸词,多歌唱看透

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

但又深藏忧怨,有较浓的虚无思

想色彩。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

象单纯、明净 风格飘逸自然

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这种在

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的风格物

色,被称为“朱希真体”。又因其

词集为《樵歌》,故亦称之为“樵

歌体。”

43.清雅派:清雅词派 指南宋中后

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

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

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

和咏物的传统 在词的格调、意

境方面有新的开拓 格调高雅

词境疏朗开阔 以其“清空”、“骚

雅”的风格特色 成为南宋雅词

的典范。此后 自吴文英、史达

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

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

清丽工整 重咏物 多用典 追

求人工之巧 使词由共赏变为纯

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

和特色虽各有不同 但追清趋雅

却是共同的。

44.永嘉四灵: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

的四位诗人 即徐玑 号灵渊

徐照 安灵晖 翁卷 字灵舒

赵师秀 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

人 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

诗风又极为相近 故谓之“永

嘉四灵”。他们都是由叶适的鼓吹

而闻名于世 视为同一诗派 谓

之四灵诗派。

45.江湖诗派: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

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

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

进退无据 只得流转江湖 靠

献诗卖艺维生 或游走干谒公卿

权贵之门 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

间 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

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

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

相友善 刊刻《江湖诗集》 后

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 故称之

曰江湖诗派。

46.元杂剧: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

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由“四

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

一折里只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

子 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 可选

用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

较短 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待剧

情 起序幕作用 也可放在折与

折之间 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

演上由一人主唱 其他角色都不

唱 只用宾白。

47.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它原是宋

代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

曲演唱的民间小戏 在其形成发

展过程中 吸收了大曲、诸宫调、

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和宋杂剧

表演故事的形成 故开始称“永

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灭宋

统一中国后 在南北文化交流中

南戏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

受到北杂剧的影响 并逐渐成为

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

48.铁崖体: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

桢号铁崖 他所作宫词、竹枝词

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 世称

“铁崖体”或“铁体”。风格香艳

绮靡。

49.欧阳修诗歌的创作特征: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内容上可

分三类:(1)反映人民生活和军

国大事的诗歌.代表作有《食糟

民》,《边户》等.(2)表现自己

仕途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的

坦荡胸怀和旷达精神.代表作有

《戏答元珍》等.(3)反映民风民

俗以及咏物的诗歌.其诗歌总体

艺术特色是:风格以平淡为主,

但含意深婉,脉络细密;也有浓

烈的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

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

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

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

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

定了时代新风。欧诗的文化内涵

和审美价值。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虽然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

中不少诗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

了社会的黑暗;他还在诗中议论

时事,抨击了腐败政治。但他写

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

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他的

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总

的来看,风格是多样的。欧阳修

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

中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

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

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

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六一诗话》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

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

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的诗歌有两大特点,一是以文为诗,一是以议论为

诗。欧阳修诗歌中最精彩的是以

近体为主的短篇之作。这类诗语

言浅近自然亲切,意脉流畅连

贯,对确立宋代平易自然的诗歌

风格有开创之功。

50.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一)王安石的前期诗歌

王安石存诗一千五百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

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前期

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

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

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

的写实精神。

正因为王安石对杜甫的崇拜,所

以他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自觉

不自觉地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观,

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紧扣当时

的时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把

自己渴望济世匡俗的理想抱负

写进了诗中,如《感事》、《河北

民》、《收盐》、《读诏书》等诗篇,

密切联系现实人生,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表现了他

主张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的

进步思想和博大胸怀。

除政治诗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咏史

诗。如《商鞅》:

二)王安石后期诗歌

王安石后期诗歌,是指他在熙宁

九年罢相后的创作。仕途的丰富经

历,变法失败的复杂心情,使他的

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前期诗歌中

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

退,大量的写景取代了政治诗的位

臵;艺术走上了杜甫“老去渐于诗

律细”之路,注重对仗、用典、声

律的精益求精,吸收王维诗歌的取

境之长,追求诗歌的艺术美。他博

观约取,熔铸前人,以独特的抒情

方式和艺术风格,创立了为严羽《沧

浪诗话》所标举的“王荆公体”。名

作很多,如《书湖阴先生壁》:

在宋诗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推

动了宋人宗杜、学杜之风的兴盛,

而且以其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见解,

及后期诗歌对艺术技巧、字句锤炼

的新的探索,乃至喜欢用典,在散

文化的长篇里发议论之习,在宋诗

独特风貌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较

大的影响。

但后期由于受韩愈、卢同诗的影响,

有些作品不免生硬粗糙、喜造硬词、

押险韵,对后来也有不良影响。。

51.苏轼诗歌的创作特征及其在宋诗

发展中的地位:

由五代到柳永,词为艳科,至

苏轼,词风突变,他突破了传统词

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的

以诗为词,促进了词体的变革,提

高了词体的地位,使词摆脱了对音

乐的附庸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

体,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被视为

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苏轼对

宋代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苏轼的

以诗为词将作诗的本领用于作词,

即“以诗为词”,是苏轼对词体革新

的一大贡献。其主要点在于把词与

诗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

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

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

音乐传播的歌辞变成一种独立的抒

情诗体,促进了词体的解放,使宋

词能与唐诗并列而被视为有宋一代

文学的代表。

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

苏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苏诗

也接受李白、杜甫和其它唐代诗人

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

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其以文

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色,在

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

的一种风格范式,为宋诗的发展开

辟了新园地,造就了宋诗的新生命。

52.苏轼词作的创作特征及其对宋词

发展的贡献:

苏轼是词史上豪放词派的开创

者,他对词境的开拓、对词体的革新,

为词这种文学样式品位的提高开辟了

道路,为宋词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准备了条件。北宋灭亡后,苏词分为南、

北两个支派,北派如蔡松年、元好问等,

南派则成为南渡后的词坛主流,以辛弃

疾成就最高,于南宋别开宗派,与苏轼

并称苏、辛词派。直至金元与南宋灭亡,

苏词的影响始终不曾衰落。

53.柳永对词体的贡献:

54.柳永词作的创作特征及其对宋词

发展的贡献: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⑴以赋为词 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首先 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到词里来 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 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 情景兼容 层层铺叙 一笔到底。这种以赋为词的手法 使长调慢词获得了长足发展 成为柳永开拓宋词艺术表现力的主要手段。⑵其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柳永创造性地将赋法移植于长调慢词后 便可用铺叙递进的方式 对事情发生场面和过程进行逐层的描绘 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的不同情感心态 从而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和词境的容量。这在柳永的羁旅行役词里表现得很充分 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⑴创体。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由于他大量地创作慢词 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 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逐渐进入慢词阶段。长调慢词较之小令 篇幅增长 词体恢张 可开阖变化 有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 士大夫可藉词抒写浩气逸怀 其性情抱负能充分表现于“曲子词”中。同时也使词在社会上广泛流行 遂有与传统五、七言诗争胜之势。⑵创调。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柳永慢词多用新调。今存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约有100多个为柳词所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始备。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 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⑶俗色。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其俗词不仅在表述风格上浅近俚俗、词语尘下 并且大大拓展了宋词的题材 将都市风貌与都市生活纳入词的表现范围 赢得“凡有

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⑷

手法。柳永不仅擅长写俗词 亦擅

长写雅词。其雅词在艺术上有两个

特点 一是以赋为词 创造性地融

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 大大扩展了

词的叙事言情空间。二是他的羁旅

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⑸影响。北

宋词的发展 至柳永出而为一大

变。他对慢词艺术的创制和推动

为后代许多词家的创作提供了取效

的法门。

39.周邦彦词作的艺术特征。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⑴周邦

彦词的情思多藉景表达 意境

浑厚 兼以气韵雄浑 声调激

越 用笔拗怒奇恣 遂呈现出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⑵清

真词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

律的长处。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用

俗语入词而通畅明白的优 舍

弃了部分柳词俗滥尘下的短处

做到了能雅能俗 亦清亦丽。

⑶他关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此

前的词人偶尔也以诗句入词

但多率意为之 周则潜心研会

就字面和意境两个方面进行

融化 发展成了一种完备的作

词的语言运用艺术。⑷周妙解音

律 工于倚声填词 用歌词自

身的节奏变化体现燕乐乐音运

动的旋律 以文字这声律应和

乐曲的音调 达到了词与乐的

完美结。

55.为什么说清真词“集大成”?

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表现有三方

面⑴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

面说 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⑵

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 他善于

体物言情 描绘工巧周至 又善于

融化前人诗句 炼字妥帖工稳 ⑶

从创作风格方面说 清真词能集北

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

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

的铺叙手法 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

的艳丽 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

于裁剪、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56.范成大田园式的艺术特征。它对

田园诗的发展有何贡献?

49.文天祥诗文词创作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的爱国诗歌 是他国

破家亡、身陷囹而决不屈服的壮烈誓言

和内心独白。无论诗、词 都是用血泪

书写成的 情辞哀苦而意气激昂 反

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

斗志。虽兵败被囚 而精忠浩气充塞天

地间 风格豪迈 骨气凛然 其境界

已远非一般的诗情词意所可比拟 在

中国诗歌史上独放异彩。

50.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

精神 及其悲剧艺术特色 1 窦娥是

封建社会里“孝女”和“节妇”典型。

她三岁就丧母 七岁便做了童养媳

十七岁就守了寡。2 她安分守己、逆

来顺爱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

竟成了她不得不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

3 她是以孝顺和贞节博得人们同情

的 可这种高尚的品行却把她推向了

弄场 高尚成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窦娥

带着枷锁被抻赴弄场时 她悲愤的唱

词中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是对暗

天无晶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对天

所发三桩大愿 表示了她宁死不屈的

性格 把悲剧氛圆推向高潮。

51.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也

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剧作 在艺术上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首先 从情节安排

和结构技巧上看 剧情曲折 结构巧

妙合理。全剧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

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

冲突为主线 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

的性格冲突为副线 二者相互交错、制约 极富戏剧性。其次 从体制上有突破。它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 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连台本戏 并且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 在若干折戏里采用了旦、末轮唱的方式。这种突破与创新 对安排剧情 刻画人物都起了很好作用。其三 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 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人物 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加巧妙合理地结合 使人物性格鲜明 形象生动。其四 优美的词章 高度的语言技巧。作者精心安排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 使人物语言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 如“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唱词 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口语为主 适当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 形成本色而富于文采、雅俗兼具、浓富诗意的语言风格 对创造戏剧氛围 表达人物的深层次感情 起了极好的作用。

52. 南戏与杂剧的不同:

53. 论高明《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琵琶记》写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故事 交织看婚姻和家庭伦理的内容。作者的主观意图在通过蔡伯喈的“全忠全孝”和赵五娘的“孝妇贤妻”来宣扬贤孝 提倡风化。但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却远比作者的主观意图丰富。通过蔡伯喈为追求“全忠全孝”而陷于不忠不孝 表明蔡家的悲剧不是他道德品质恶劣造成的 而在于不可抗拒的社会势力 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某种不满 从蔡伯喈的思想矛盾、精神痛苦、对求功名的忏悔 以及他既牢骚满腹又因循苟且的性格特征,不仅反映了封建书生的软弱动摇 也反映了士人被各种社会势力扭曲了的双重人格 和他们在伦理道德和现实政治挤压下元

所适从的两难境地 引发人们对封建

道德本身合理性的怀疑。赵五娘的形象

也远非“孝妇贤妻”所能限定。作者力

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 但她身

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孝敬

老人 舍己为人等 都体现了中国劳

动妇女共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这

些都使作品具有了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内容。《琵琶记》在艺术上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平 首先 作品成功地塑造

了主要人物蔡伯喈和赵五娘的生动形

象 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较好地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次

在戏剧结构上 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

构手法。作品在交待完剧中人物后 从

蔡伯喈离家赴试开始 剧情就沿两条

线发展 一条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

赘 在牛丞相家享受荣华富贵 另一

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

糠自厌、剪发买葬。两条线的场景在剧

中交错出现 环环相套 最后汇到一

起 足见其关目安排独具匠心。再次

此剧的曲词十分出色 体贴人情 委

曲必尽 描写物态 如在目前 能根

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

同风格的曲词 如牛小姐的唱词比较

文雅华丽 而赵五娘的唱词则凄婉质

朴 纯是本色之语。这种个性化的曲词

对传情达意 塑造人物都起到了很好

的作用。《琵琶记》是元代南戏中最杰

出的作品 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有“神品”、“绝唱”之誉。

54说明《三国演文》在人物塑造方面

的主要成就及特点?

答 《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

上的主要成就 是塑造了类型化的

典型人物形象 排除怪诞杂乱因素

明确集中表现生活 类型化人物

典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A单—性 人物形象有—个主要

的 突出的特征 在形象内部诸因

素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奸、忠 义

仁 勇等 作者以某种道德品质

定性—个人物 并始终围绕这—品

质塑造人物 如诸葛亮智慧的理想

化 缺少个性 B稳定性 人物的

主要特征及其他诸因索稳定不变

缺少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 如人

物性格几十年不变 或处于不同场

合其表现却具有类似性等如曹操

由于人物出像在不同事件中 随意

能过尽量避免雷同 如三顾茅庐

七擒孟获 C和谐性 人物形象内

部诸因素基本上处在古典式的和谐

之中 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 在冲

突与和谐的矛盾对立中 力求和谐

体现着古代审美意识所要求的中

和精神 具体表现为 回避现象与

本质的矛盾 现象直接表现本质

如曹操的两面派形象 回避理智与

情感的矛盾 如诸葛亮挥泪斩马

馒。

55.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

答 与《三国演义》相比 《水

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

发展和进步 开始了从类型化人

物向性格化人物过度。金圣叹曾谈

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问题时说

“叙一百八人 人有其性情。。。”

这是人物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

要特征。其主要特征是 ⑴传奇

性与现实性 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

彩的超人之处 又写了他们性格

的弱点和成长过程 避免了因过

分夸张失真。⑵惊奇与逼真的结

合。即金圣叹所说的“用极近人之

笔 写极骇人之事”。就是整个故

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

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如武松打虎

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

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⑶

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

用讲故事的办法 以一连串惊心

动魄的情节 勾勒出人物性格的

轮廓 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

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 突出人

物的个性特征。⑷稳定与变化 单

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稳

定中求变化 在单一中求丰富。如

石秀性格中既有疾恶如仇 拼命

反抗的一面 又有阅历丰富 机

敏精细的一面 他的性格主调是

勇敢拼命 又有许多其他的侧面。《水浒传》语言的主要特色?

57.答 在语言风格方面 《水》

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

艺术的语言特色。它以北方山东

一带口语为基础 加工成一种成

熟的书面语言。其主要特色是

简洁明快 生动含蓄 表现力很

强 写人叙事 多用白描 不用

长段抒写 往往以几个字便意态

毕肖。如“急先锋东郭争功”写

杨志与索超比武 旁观者反映各

有不同 梁中书看得呆了 是个

文官身份 众军官喝彩不迭 是

军官身份 李成 闻达则连呼好

斗 是大将身份。信手拈来 游

刃有余。作者笔下 人物的语言

个性也很突出。书中写绿林好汉

的语言 都能个个符合身份 个

性和神态。如李逵遇宋江时见面

劈头一句“这黑汉子是谁 ”得

知是宋江后才拍手叫到 “我那

爷 你何不早些说个 也教铁牛

欢喜 ”几句话就把李逵天真烂

漫 真诚纯朴的性格写的栩栩如

生 跃然纸上。

58.《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 ﹒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了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1)整部小说充满了神奇瑰丽的幻想。

①奇异的境界。

②五花八门的神魔。

③神奇奇特的武器法宝。

④奇幻莫测的情节。

2)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是和显示的内容、细节相结合的。

①神佛世界的组织状态就是现实世界中封建秩序的一种反映。

②作品中的神魔形象,既具有超自然的神性,又具有社会化的人性,同时又具有动物性的特点

2 ﹒富于人性、神性、动物性相结合的人物形象。

3 ﹒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厉的批判相结合。

4 ﹒串珠状的结构,各个故事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有连贯性.

5 ﹒幽默诙谐的风格

(1)孙悟空蔑视一切权威、玩世不恭的言行。

(2)孙悟空对种种人物的戏弄。(3)猪八戒说蠢话做蠢事及孙悟空对他的戏弄。

(4)幽默的语言。

6 ﹒语言:吸收了民间说唱及方言口语的精华,把简明的官话和生动活泼的方言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流利明快,诙谐风趣的语言。人物语言个性化。

59.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古代文学史(二)单选、多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单选、多选题 (单选)宋代文学 1,北宋初年最早起来反对五代骈骊文风,鼓吹复古主张恢复韩柳古文传统的作家是(柳开)。 2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 3宋初在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的过渡性作家是(田锡)4北宋初期文坛上流行的诗派除了西昆体、晚唐体外, 还有(白体) 5北宋初期,以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模拟李商隐的诗歌流派是(西昆体) 6,西昆体流行于(北宋初期)7,在北宋初期文坛上,影响极大,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是(西昆体)。8,北宋初年以“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为榜样的诗派是(西昆体) 9西昆体能够形成一个诗派的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2宋初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更进而学习杜甫,自称“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产前身”的诗人是(王禹俘)10,宋初力倡古文,变五代以来雕绘之习为古雅简淡之作的作家是(王禹俘) 11,王禹俘的文论观点之一是(有言有文),晚年自编的文集是《小畜集》 12王禹俘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杜甫) 13“富贵词人”是指(晏殊)14《东篱乐府》的作者是(马致远) 15,属于对西昆体的描述是:(历览遗编,研味前贤,挹其芳润)。 欧阳修: 16六一风神的代表是(欧阳修) 17,在宋词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欧阳修)他开士大夫化风气。 18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本被称为(古文体) 19,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 20欧阳修散文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 21,欧阳修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22,提出写作应“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章具有“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直率之美的作家是(欧阳修)。23,由唐诗向宋诗转变的枢纽是(欧阳修) 24上承五代南唐词的情韵,下启东坡词的疏隽与少游词的深婉,在宋词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词家是(欧阳修)25,大量创作慢词,使宋词由小令阶段进入了慢词时期的词人是(柳永)。 2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俚俗词) 28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绝句) 29,叶燮在《原诗》中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的诗人是(梅尧臣、苏舜钦) 30北宋初年提出“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雅”的作家是(梅尧臣 31在宋初词坛上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是(晏殊) 32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富贵词人) 江西诗派: 33,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34,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35属于江西诗派主张的是(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36,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37,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出于(方回) 38江西诗派所谓的“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指(杜甫) 39提倡作诗要讲究“活法”与“悟入”的诗人是(吕本中)40,属于江西诗派的是(简斋体)。 41江西诗派的宗主是(黄庭坚)42被江西诗派奉为不二法门 的诗体是(山谷体)杨万里 在《诚斋诗话》中所称山谷 诗体 指的是黄庭坚的诗 43山谷诗中,数量最多的题 材内容是(表现自我人格和 襟怀的抒情写意之作) 44,江西诗派之称起于(吕 本中) 45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的 是(吕本中),提出了:“活 法说” 46江西诗派中,对南宋诗坛 影响最大的作家是(曾几) 63,在江西诗派中能学习杜 诗直面现实的精神,“以雄浑 代尖巧”在某种程度上已突 破了江西诗派诗风局限的诗 人是(陈与义) 47,从前人诗句化出,被人 兴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 名句是(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 48,范成大描述江南农村生 活,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诗 歌名篇是(《四时田园杂兴》) 49《元丰类稿》的作者是(曾 巩) 王安石: 50,强调作文要“以适用为 本,务为有补于世,”主张文 道合一的北宋著名散文家是 (王安石) 5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 容易却艰辛”的作者是(王 安石) 52“半山诗”的代表作家是 指(王安石) 53现有王安石文集中最为完 备的版本是(1959年排印本 《临川先生集》) 54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 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 长的是(议论说理) 55王安石明确把文看作 “器”,即为政治服务的工 具。 苏轼: 56,苏轼词有不协韵律者。 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是 被贬黄洲。 57《东坡乐府》指的是(苏 轼的词集) 58,苏轼诗歌风格转变的标 志是(和陶诗) 59,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 最高成就,开辟了文学散文 发展广阔道路的作家是(苏 轼) 60,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 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 的约束,使词发展为一种独 立的抒情诗体的北宋词人是 (苏轼) 61,北宋词坛上倡导以诗为 词的词人是(苏轼) 62苏轼的雅号是(东坡居士) 63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 法端头进行讽谏,遭新党小 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乌 台诗案) 64,改变了词为艳科的传统, 扩大词的题材范围,开辟了 词的意境,创为豪放之词的 北宋词人是(苏轼) 65属于苏轼豪放词的是(《江 城子,猎词》) 66,善于将身世之感并入艳 情,通过凄迷的景色,用婉 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 绪,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 大家的是(秦观) 67,《淮海词》的作者是(秦 观) 68曾巩素以见称的散文风格 是(古雅平正) 69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 称为(樵歌体) 70张炎在《词源》中提出的 词论观点是(清空骚雅说) 71张炎在《词源》中说如七 宝楼台,眩人眼目,不成 片段。这指的是(梦窗词)。 张炎的词集是《山中白云 词》。他是宋词的结束者。 72《草窗词》作者是周密。 《碧山乐府》的作者是王沂 孙。《竹山词》的作者是蒋捷。 73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多产 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 诗稿》的是(九千二百多首) 74陆游诗集是(《剑南诗稿》) 文集是《渭南文集》 75陆游有“古今律诗第一” 之誉。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 有这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 峰。《老学庵笔记》所写第一 部施行日记是《入蜀记》 76被公认为真正的“活法” 诗的作者是(杨万里) 辛弃疾: 77辛弃疾稼轩词中,最具特 色的作品是(抒写爱国情怀 的英雄词) 78南宋词坛的第一大家是 (辛弃疾),他词内容主导风 格是(豪放悲壮) 79《芦川词》作者是(张元 斡) 80龙川先生就是(陈亮)《龙 洲词》作者是刘过。 81善于审音协律体物言 情,既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又开南宋雅派词先河的词人 是(周邦彦) 82周邦彦的号是(清真居士) 83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 法充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 为代表的词派是(大晟词派) 84吴文英梦窗词主要艺术特 点之一是(章法绵密) 85刘辰翁《须溪集》收词三 百五十余首,所作时段大半 为(南宋后期) 86,被王国维称为“词中老 杜”的作家是(周邦彦) 87,作诗标举“宁拙勿巧, 宁朴勿华”的诗人是(陈师 道) 88,文章以议论为主,气势 磅礴,曲折多变,有战国纵 横家遗风的北宋散文大家是 (苏洵) 89,“荆公体”中的“荆公” 指的是(苏辙) 90以欧文为楷模,论事详赡 工稳,风格纡徐委婉,一唱 三叹的北宋散文名家是(苏 辙) 91《栾城集》作者是(苏辙) 92,词作数量在北宋词人中 仅次于苏轼,词风介于晏几 道与周邦彦之间的词人是 (贺铸) 93南宋中期诗坛上被称为 “诚斋体”的代表作家是(杨 万里) 94宋初晚唐诗人中最受时人 推重的是(林逋) 95人称“梅妻鹤子”,又有 “疏影横斜水清浅”之句的 诗人是(林逋) 96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 体) 97,提出“词别一家”主张 的作家是(李清照) 98,南宋中后期词坛上清雅 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姜夔) 99南宋雅词的典范是(白石 词) 100在南宋词坛上与辛弃疾、 吴文英鼎足而三的作家是 (姜夔) 101姜夔词在题材内容上主 要继承周邦彦词写恋情与咏 物的传统。 102词作具有“清空、驭雅” 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风格的词人是(姜夔) 103理论上总结了宋词, 尤其是南宋清雅词派的创作 经验,提出“清空、骚雅” 之说的南宋词人兼词学理论 家是(张炎) 104南宋后期的主要诗歌流 派是(江湖诗派) 105戴复古是江湖诗派的代 表诗人,他的诗集中数量占 一半的是(五律) 106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 领袖,在诗歌方面是(江湖 诗派宗师) 107南宋后期,刘克庄的词 被称为(辛派词的后劲)。 108江湖诗派的得名是由(书 商陈起刊《江湖集》)。 109《石屏集》的作者是戴复 古,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 110方岳的诗集是《秋崖集》。 《须溪集》的作者是刘辰翁。 《指南录》的作者是文天祥。 111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 大的一部诗话是(《沧浪诗 话》) 112杨维桢诗世称(铁崖体) 113四灵派和江湖派的共同 之处是学习(晚唐体) (多选)宋代文学: 35,北宋初年倡导复古和坚 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田锡、 柳开、穆修。 36,所谓宋初的“三体”诗 是指白居易体、西昆体、晚 唐体。 37,属于西昆体的作家有: 杨亿、刘筠、钱惟。 38,属于北宋初期的作家有: 柳开、王禹俘、杨亿、穆修。 39,杨亿是:西昆派的代表 作家;北宋初期作家。 40,属于欧阳修的称谓:永 叔、醉翁、六一居士。 41,被称为欧阳修诗文革新 运动的先锋的作家是:苏舜 钦、梅尧臣。 42,属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的重要成员有:王安石,曾 巩、苏洵、苏辙。 43,王安石在文学上取得成 就,其绝妙一时的文体有: 诗歌、词、古文。 44,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领袖;集道德、事 功、文章于一身的士大夫; 开创宁朝一代文风的古文 家;宋诗的创始者。 45,苏轼是:宋代文学发展 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 家;宋代古文家里最重视“” 文的一位;对宋诗能别开生 面起关键作用的作家;对宋 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46,苏轼诗歌的主要题材内 容有:社会政治诗、山水景 物诗;和陶诗、题画诗。 47,属于江西诗派中间力量 的作家有陈师道、陈与义, 吕本中。 48,属于江西诗派的有:陈 师道、吕本中、韩驹、曾几。 49,江西诗派的“三宗:黄 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50,诗体中,属于江西诗派 的有:后山体、山谷体、简 斋体。 51,作家中,属于一“”苏 门四学士的有:黄庭坚、张 耒、晁补之、秦观。 52,北宋初期词,承续《花 间》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 其代表作家有:晏殊、秦观。 53,在北宋词的创造时期, 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 有:柳永、苏轼、秦观。 54,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 大,他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 到北宋的关键人物;北宋专 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 人;富贵词人。 55,属于南渡词人有:李清 照、朱敦儒。 56,属于北宋的词人有晏几 道、秦观、贺铸、周邦彦。 57,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 大成者、大晟词派的代表作 家,张炎所谓“周情柳思” 中的“周”。 58,辛弃疾是:南宋的伟大 爱国词人、词坛宋代风格独 特的“”稼轩体的创立者、 南宋词第一大家。 59,南渡初期属于辛派词人 的作家有:张元斡、张孝祥。 60,作家属于辛派词人的有: 张孝祥、刘过、陈亮。 61,辛弃疾词的主要题材内 容有:抒写爱国情怀怀的英 雄词、艳情词、描绘田园风 光的农村词;体物言情的咏 春词。 62,著作属于陆游的有:《剑 南诗稿》《老学庵笔记》《入 蜀记》。 63,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 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 峰;七律有“”古今律诗第 一之誉;是南宋的散文大家。 64,杨万里:杨万里的“诚 斋体是南宋诗风转变的关 键”;诗被公认为是真正的“” 活法诗;“诚斋体成为南宋后 期四灵诗风和江湖诗风的先 导。 65,作家属于南宋中期的有 杨万里、陈亮、朱熹。 66,作家属于南宋中期的散 文家有:陆游、叶适、朱熹; 真德秀。 67,属于笔记文的有:朱熹 的《》朱子语类;洪迈的《》 容斋随笔;孟元老的《》东 京梦华录。 68,南宋中期文坛属于讲事 功的功利派作家有:陈亮; 叶适。 69,南宋中期,属于道学派 的作家有:朱熹、真德秀。 70,属于南宋清雅词派作家 有:吴文英、张炎、史达祖、 王沂孙。 71,姜夔:南宋中后期清雅 词派的开山大师;在词的题 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了周邦 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 词风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清 空、骚雅。 72,在南宋词坛上,鼎足而 三的三位作家是:辛弃疾、 姜夔、吴文英。 73,吴文英词的主要题材内 容有:酬酢赠答之词、哀时 伤世之词、忆旧悼亡之词。 吴文英:《梦窗词的作者、与 辛弃疾、姜夔、吴文英鼎足 而三的作家;在讲究字面漂 亮和章法绵密方面,是周邦 彦的继承者。 74,著作属于周密的:《》草 窗词()又名《》苹洲渔笛 谱、《》武林旧事、《》齐东 野语。 75,张炎是《山中白云词》 的作者;《词源》的作者;宋 词的结束者、南宋清雅词派 作家。 76,南宋后期的主要诗歌流 派有:四灵诗派、江湖诗派。 77,作家中,属于四灵诗派 的有:徐照、翁卷、赵师秀。 78,属于江湖诗派的有刘克 庄;方岳、戴复古。 79,刘克庄是:辛派词的后 劲;南宋末年文坛领袖;江 湖诗派的宗师。 80,出自严羽《》沧浪诗话 的有:妙语、别材、别趣。 81,属于辛派词人的有:刘 克庄、刘辰翁。 82,属于遗民作家的有汪元 量、郑思肖、刘辰翁。 (单选)辽金元文学 1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 义歌》在辽诗中是最长的 诗 2契丹族女诗人中,存诗最 多的是(萧观音) 3金诗的奠基者是(宇文虚 中) 4倡导“一祖三宗”之说, 为宋诗张目的元代文学家是 (方回) 5,元人方回的一本兼有诗 选,诗话,诗论性质的著 作是(《瀛奎律髓》) 6元代后期最杰出的少数民 族抒情诗人、元代诗人之冠 是(萨都刺) 7出于元好问之手的作品是 (《论诗三十首》) 8《中州集》一书的性质是(元 好问编篡的金代诗歌总集) 9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 要是(婉媚凄清) 10元好问《中州庥、集》中 所说的“国朝文派”是指(金 代作家) 11元诗四家中诗歌内容最丰 富,擅长五言古诗,著有《诗 宗正法眼藏》的诗人是(揭 奚斯) 12作为金代文学最高成就标 志的诗人是(元好问) 13杂剧作品属于水浒戏的是 (《双献功》)是以李逵为主 角的。 14作品属于关汉卿爱情风月 剧的是(《谢天香》) 15杂剧作品属于郑光祖的是 (《倩女离魂》) 16散曲作家属于元后期的是 (张养浩) 17与虞集称为元文两大家的 元初著名文臣是(姚燧) 18,金诗的奠基者是(宇文 虚中) 19,写唐明皇,杨贵妃爱情 悲剧的杂剧是(《梧桐雨》)。 20,被誉为“元人第一”的 元杂剧代表作家是(关汉卿) 21,元后期杂剧中声望最高, 创作成就最大的作家是(郑 光祖)。 22“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出于(张养浩的《山坡 羊》) 3,元诗四家名声最大,其诗 近于杜甫的雄壮,其文与欧 阳修风格相近的作家是(虞 集)。 24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 是(宗唐宗古) 25,以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 学形式的主导地位让位于小 说、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 形式始于(明代)。 26,属于前后七子的主张(文 必秦汉,诗必盛唐)。 27陈子龙在诗歌观念上所受 影响较深的是(前后七子) 28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 同宫调的短套连接成长篇的 说唱体文学形式,称为(诸 宫调) 29,《西厢记诸宫调》产生的 年代是(金代) 30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 发展起来,由四折一楔子构 成,并由一人主唱的戏曲形 式是(杂剧) 31杂剧中属于包公戏的作品 是(《陈洲粜米》) 32,杂剧作品既写了突破封 建伦理束缚,追求自由爱情 的愿望,又通过病体的折磨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整理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与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就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与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与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就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六一风神就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她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 瞧: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与考证方面 说,她有集成与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 功力之成就而言,她善于体物言情,善于 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 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 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 色。 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的特点及区别? 答:1在内容上,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 难”,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 遭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现杀敌立功,渴 望与现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苟且偷安 的政策,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人 民不幸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期,北方经历了多 次战争消耗,政权内部矛盾,无力南侵, 南宋主与派当权,也无意北伐,从而形成 相对稳定的局面,于就是吟风弄月,饮酒 赏花的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雅 的词派,其代表作家有姜夔﹑吴文英﹑ 史达祖等。2在风格上,前期大量反映社 会现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愤,所以其风 格以豪放﹑雄壮为主,常常围绕表达的 需要,冲破音韵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 以文为词,从而形成了南宋豪放派,南宋 后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律之工﹑精究 平仄音韵,讲究用物用典,精心锤炼字句, 从而形成风雅诗派。7 简述马致远《汉 宫秋》与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 材上的异同?答:相同点:都就是以爱情 主题创作的历史剧。不同点:白的《梧》 剧基本立显历史真实,以李﹑杨爱情悲 剧,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至 衰的转折,以此抒写作者的人世沧桑之 感,第四折就是全剧的高潮与重心所在, 写战乱平息后,历尽磨难,失去权位的唐 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 现她走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心理 感受。马的《汉》剧也源于历史,但与 历史事实出入较大,就是马根据自己的 现实感受与主观情感进行创造性改编 而成,对汉元帝的昏庸贪色虽如实描写, 但却受“君主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 想影响,把悲剧的根源推到了奸臣毛延 寿与满朝文武的身上,对汉元帝有较多 的美化,对汉元帝失去王昭君之痛苦情 感描写,亦多用文人骚客推度君子之腹, 极尽渲染夸张之笔法,与历史兴亡之 感。 8 《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答:《西 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有:1剧本与演示 方式的改变2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 体制。9 简述《西游记》浪漫主义手法 的具体体现?答:《西游记》在艺术上最 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奇幻思想基础上的 幽默与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 笔法就是奇笔与戏笔的圆熟运用与水 乳交融。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2集动物 性﹑神性与人性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 于谐的讽刺艺术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 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10 《三国演义》 人物塑造的特点? 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特点就是:为 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 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 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排除 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地表现生 活本质的作用。艺术特点就是单一性﹑ 稳定性﹑与谐性。11 《三国演义》与 《水浒传》塑造人物的异同?答:1二者 人物性格都具有类型化特征,《水》与 《三》相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 的进步与发展,开拓了类型化人物向性 格化人物过渡,一方面作品中绿林豪侠 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体 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与生活情趣, 具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化典 型倾向。2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 的主要特征就是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 人与凡人的结合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 如武松打虎c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 的结合,如鲁智深﹑林冲d粗线条勾勒 与工笔细描结合。12 《水浒传》的人 物塑造的主要特点?答:《水浒转》在人 物塑造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重要特 征: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 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3粗线条勾勒

(完整版)考研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 《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

古代文学史二单选(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201704】 1、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2、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国朝文派” 3、元代石军宝的著名杂剧是:《秋胡戏妻》 (尚仲贤《柳毅传书》、康进之《逵负荆》、纪君祥《氏孤儿》) 4、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5、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是:“酿诗如酿蜜” (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6、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古乐府 7、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8、王世贞的传奇的代表作是:《鸣凤记》 9、竟陵派小品文的风格特点是:率真洒脱 10、清初诗人吴嘉纪的诗作多抒写:民生疾苦 11、桐城派古文家大樾的作品《章大家行略》,被鼐评为:真气淋漓(桐城派大樾的文论著作是:《论文偶记》) 12、清初以维崧为代表诗人的阳羡派推崇:轼、辛弃疾 13、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词集名是:《饮水词》 14、清代历史小说《隋唐演义》被鲁迅评为:“浮艳在肤,沉着不足” 15、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红楼梦》 16、近代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樊增祥 17、“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

18、近代词人王鹏运词作的特点是:沉郁悲凉,较为朗炼 【201610】 19、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以文为诗 20、与元斡诗风相近的词人是辛弃疾 21、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是: 22、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23、《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其作者是:朱权(201001) 24、汤显祖的《紫箫记》取材唐传奇:《霍小玉传》 25、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荆川先生文集》 26、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得最好的诗歌形式是:七言歌行 27、清代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二位诗人是:翼与士栓 28、钱澄之后期诗歌的特点是:多闲适恬詹之趣 29、清初以侯方域、禧、汪琬为代表作家的散文被称为:文人之文 30、清代词人惠言的词集名是:《茗柯词》 31、清代历史小说《栲兀闲评》的主要容是:写忠贤的事迹 32、清代中期小说《绿野仙踪》属于:神怪小说 33、以侯方域和香君的爱情故事为容线索的是:《桃花扇》 34、近代汉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闿运(201001) (湖湘诗派) 35、道、成、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36、同光以后的词坛推崇词体,崇尚的是:词派 37、近代诗人顾春词作的特点是:细腻绵密、自然精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doc

1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2代表丙昆体的杨、刘、钱等人,其共同创座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3被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同”的宋初诗人是范仲淹其作品是《渔家傲》 4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 5北宋中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6提出“词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的人是欧阳修 7宋代最平把向己笔记式的诗评命名为诗话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 8上承晚唐五代十国的诗风,影响到秦少游和苏东坡的词人是欧m修 9《宋史》称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的是苏辙 10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 11引出“乌台诗案”的人是苏东坡 12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婉约风气,并指出向上一路的文学家是苏轼 13陈与义的诗歌称为简斋体 14北宋时期称为“富贵词人”的是晏殊 15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柳永 17 “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 18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是秦观 19北宋后期善写柔情、相思,并以华丽著称的词人是贺铸 20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 21 “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是谁所写张先 22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23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陆游 24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

25收录金源一代的史料近百万言编成的著作是元好问《中州集》 26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写作特点是以诗论诗 27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28高文秀被时人称作“小汉卿” 29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的是马致远 30元杂剧中的多本杂剧《丙厢记》 31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李逵负荆》 32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 33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郑光祖 34周德清的《屮原音韵》主要是研宄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屮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同时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也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 3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力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 36元代后期专门致力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 37倡导“一祖(杜甫)三宗(黄、二陈)之说的由宋入元的南方文人是方回 37南戏成就最高的是施惠创作的《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 38《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琵琶记》乂有“南戏之祖的说法 39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 4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为“一代巨擎”的明初诗人 41茶陵诗派的代表是李东阳 42被朱元璋誉为“幵M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43公安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4《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4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是《水浒传》 46明末清初对水浒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1、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欧阳修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论宋代古文者,莫不知欧阳修之后有曾、王、三苏。曾、王与欧阳修皆江西人,三苏皆出欧阳门下。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却不容低估,足可与“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相媲美。 欧阳修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与他杰出的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偶丽之文的流弊,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出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散文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的散文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却能学韩而自出变化。欧阳修摒弃了韩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的最大贡献。他的散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怪异的字,大量化用骈文语句;注意语气的轻重和声调的谐和,善于利用文句的长短变化、语气的停顿转换,以加强文句间的联系,使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 无滞涩窘迫之感。在写作技巧上,欧阳修善用宕笔、疏笔,吞吐夷犹而抑扬顿挫。他善于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其散文创作倾心于风神姿态,偏于阴柔之美,纡徐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他利用诗歌议论时政、评说历史、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画,而且在诗歌中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在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故欧阳修的诗歌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新风,这是对传统诗歌表现范围的解放,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因此,在由唐诗至宋诗的转变过程中,欧诗为一枢纽,他一方面保留了诗体相对整齐凝炼的传统,一方面使诗体形式具有弹性,在不丧失整齐的情况下,使诗的节奏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可以畅所欲言,接近散文那样流动自然的风格。他使诗歌创作具备修养深厚的人文品格,更多地贯注着人文意趣,诗中的人文意象开始取代自然意象占据主导地位。 2. 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的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相比于他的散文、诗歌,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主要表现于: (1)苏轼将作诗的本领用于作词,“以诗为词”是他革新词体的关键。 (2)其“以诗为词”的主要特点,在于把词与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人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成了词体的解放。 (3)苏轼使词由“歌者的词”转变为“士大夫”的词,侧重表现作者的旷达襟怀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较深人地反映了一个饱经忧患而襟怀开阔的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风貌。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科助学综合测验 单元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在靖康之难中,汴京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的爱国人士慷慨悲歌,一时间爱国词人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 A.黄庭坚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辛弃疾 【正确答案】D 2.南宋诗坛自()起,就形成了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兼具这两种特征。 A.杨万里 B.叶适 C.贾岛 D.姚合 【正确答案】A 3.张孝祥,字安国,号()。 A.芦川居士 B.于湖居士 C.龙川 D.龙洲道人 【正确答案】B 4.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人是()。 A.杨亿 B.晏殊 C.林逋 D.王禹偁 【正确答案】C 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诗风的主要代表。 A.南宋前期 B.北宋初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中属于刘过的是()。 A.《龙洲词》 B.《龙川词》 C.《芦川词》 D.《淮海词》 【正确答案】A 7.“中兴四大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的是()。 A.陆游 B.杨万里

C.朱熹 D.范成大 【正确答案】D 8.()的诗风活泼自然,他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时人争效之,号“诚斋体”。 A.欧阳修 B.吕祖谦 C.杨万里 D.范成大 【正确答案】C 9.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特色的是()。 A.英雄词 B.咏春词 C.艳情词 D.农村词 【正确答案】A 10.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 A.易安体 B.樵歌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正确答案】C 11.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是()。 A.晏殊 B.周邦彦 C.欧阳修 D.柳永 【正确答案】D 12.下列诗歌作品属于王令的是()。 A.《假山》 B.《夏意》 C.《江上》 D.《庐山高》 【正确答案】A 13.陆游早年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 B.务豪放悲壮 C.沈雄雅健 D.清淡秀逸 【正确答案】A 14.王安石,字介甫,号()。 A.醉翁 B.半山 C.老泉 D.山谷道人 【正确答案】B

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几个方面,艺术风格 上,梅诗构思精致, 追求深韵阅读﹑韵 致,苏诗举力豪迈以 粗旷横放见长,在反 映现实,揭示统治者 罪恶方面,梅诗含蓄 委婉,苏直接痛快, 猛烈直露,在意境创 造上,梅诗清新,富 于情趣,苏诗感情奔 放,直率自然。特 点:梅诗构思精巧而 取材平平,用意深远 而出之淡然,感情深 厚而语句平淡,寓奇 峭于朴素,外枯中 膏,淡而有味。苏诗 充满激情,感激顿挫 而发其郁积,语言明 快豪迈。2 简述苏轼 散文的风貌?答: 1“辞达”“通脱”, 有圆话流转,错综变 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 于用比喻,多形象思 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 感和才气为文,富于 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 散文特点?答:“文从 字顺”﹑平易流畅﹑ 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 格,其文叙事简括有 法,议论纡徐有致, 多用语助词,语句圆 融轻快,文气流转条 达,无滞涩窘迫之 感。六一风神是欧阳 修散文的美学风格, 他的散文措辞平易, 不用古奥文字没,但 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题汇总

单选: 1 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代表西昆体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其共同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之所以称西昆体,因三人的《西昆酬唱集》。晏殊宋初影响最大的诗人——《珠玉词》 2、背诵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影响诗歌创作,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为文坛盟主。欧阳修,散文领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欧阳修赋的特点:骈散相同、奇偶错杂,赋体铺陈,文气舒缓。散文特点:平易近人,入情入理,婉转曲折,富有情感,流畅自然 3、“苏梅”——苏舜钦、梅尧臣,是杜甫与江西诗派重要的传承者。题材:一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二是日常生活、琐碎事务 4王安石政论文:谨严,语言朴素简洁,说理透彻,概括性强。诗歌进入老境之后,成为“半山诗、王荆公体’ 5、曾巩,文章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6、苏轼,因作诗被弹劾,酿成乌台诗案,险丧命,他是宋代最重视’文的一位,他的散文作品,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 苏轼诗歌的创作特征及其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以文为诗,以才气获得成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以才学为诗,好议论,使事用典。苏诗在宋代被称为东坡体,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苏诗也接受李白、杜甫和其它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其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色,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园地,造就了宋诗的新生命。 苏轼词的创作特征及其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超旷高远襟怀,对题材扩展,扩展到全部生活内容,豪放旷达。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7、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艺术特点有三:以学杜为宗旨,垂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 = 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风格新颖,浏量芊绵。 8、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山谷体并称),陈与义。 9、柳永词体特征及贡献:柳永在词体上以创作慢词著称,完善了慢词体制和手法。 柳词叙事写清直观浅陋,不求含蓄。语言通俗。通过音韵声律表现个性,收到欢迎。 10、周邦彦词特征及清真词: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布局新颖,匠心独运,相互衬托,以景结尾,语言典雅,音律精严。 11、李清照的词——易安体——语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清新宜人,善用口语,情感表现达到极致。 12、朱敦儒——樵歌体——淡而静,风格潇洒飘逸,语言浅白如话,词坛自成一格。 13、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爱国情豪,以及穷达之处,儿女情,田园感受,。辛词(稼轩体)的艺术特征:柔中有刚、喜议论善用典,典源广泛,性情豪放,沉郁痛快。 14、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爱国)、杨万里(活法)、范大成、尤袤(田园)——南宋四大家。 15、杨万里的诚斋体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趣诙谐,以绝句最出色 16、范成大的田园诗:融合了田园牧歌和田家词、悯农诗,将两类诗的内容融汇一体。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