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摘要】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将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分

析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社会影响,找到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应对方案与措施。【关键词】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措施

老龄化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青岛市人口构成现状

年龄构成:全市总人口中,0 —14岁的人口为1287549人,占17. 18%; 15 —64岁的人口为5505645人,占73. 47%;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00993人,占9. 35%

I 0-14 岁厂

15-64岁

门65岁及以上

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3757487人,占50. 14% ;女性为3736700 人,占49. 8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 56。

□出生率■I死亡率

■增长率

一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青岛市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依据2007年人口调查数据: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3万,占总人口的15.93%。其中,新增76692人, 死亡等原因减少38636人,比去年净增38056人,年增长率3.3%;

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5万,占总人口的11.69%。比去年新增13057人,年 增长率为1.52%;

70岁及以上人口为62.1万,占总人口的8.29%。比去年新增52052人,年 增长率为9.15%;

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3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19%。比去年新增 10109人,年增长率为5.52%;

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为2.4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03%。比去年新增2296 人,年增长率为10.47%。占总人口的2.58%,大大超过国家“健康长寿城市” 1.4% 的标准。

100岁及以上人口为694人,比去年增加了 48人,年增长率为7.43%,达到 了 9.27名百岁老人/10万人口,大大超过国际10万人口 7.5名百岁老人的国公 认的“健康长寿城市”

标准。

根据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青岛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

年份

总人数 (万)

0-14 岁

15-64 岁

65岁及以上

比例 (%

人数 (万)

比例 (%

人数 (万)

比例

(% 人数

(万)

1990 737.47 26.60 165.72 67.20 512.68 6.20 59.07

2000 749.12

20.85 156.19 71.12: 532.77 8.03

60.15 2010 763.78

14.56 146.39 75.50

556.11 9.94 61.3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65 70 80 90 ⑴上 60- G 5- 70- 80- 0及以

90

1占总人口比例

利用灰色GM( 1,1 )模型预测2020年、2030年、2040年预测青岛市 年龄结构构成

设原始时间序列:1990年为第一年,2000年为第二年,2010年为第

X ° ={Xo(1),X o(2),X o(3)}

Xo 1 2

X1 6.20 14.23 24.17

-0.213

A ? BT - Yn= {

5.857

注:e A 为e 的方

累加生成序列 X 仁{X1(1),X 1(2)} 离散描述型为

X1(t+1)= Xo(1)-u / a) e A -at+u / a

6.20 8.03 9.94

-10.22 1 B={

-19.20 1 8.09

I Yn= 9.94

-10.22 I 1 -19.20

BT= { 1

473.09 BT- B={

-29.42 -29.42

29.42

设BT ?B 的逆矩阵用字母 2 A 表示则 A=1/80.64 {

29.42 473.09

X 1(t+1)=33.698 e A 0.231t-27.498

跟据上公式可以预测,保持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青岛市2020

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2.176%; 2030年将达到15.155%, 2040年将

达18.753%,青岛市将面临巨大压力。

老年人口性别比情况

60岁及以上119.3万老年人中,男性57.6万,女性61.7万,性别比为93.4,女性略高于男性;

70岁及以上62.1万老年人中,男性27.9万,女性34.2万,性别比为81.58,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80岁及以上19.3万老年人中,男性7.5万,女性11.8万,性别比为63.56,男女相差34.44个百分点,1/3以上80岁以上的女性老人单身;

100岁及以上694名老年人中,男性只有120人,女性574人,性别比为20.9,79鸠上的百岁及以上女性老人单身。

老年人的性别比明显不平衡,而且老年人年龄越高,性别比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龄问题、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老龄问题,就是老年妇女的问题。

老年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依据城市、城市与农村结合部和农村把青岛市12个区、市划分为市内四区、三个郊区和五市三个区域,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最高、低、高”不平衡的发展局面。

市内四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其老龄化程度平均16.55%,不仅高于全市15.93%的平均水平,也略高于五市16.42%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三郊区12.42% 的平均水平。只有市南区低于全市15.93%的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

三郊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其老龄化程度平均只有12.42%,每个郊区都

大大低于全市15.93%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市内四区16.55%和五市16.4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黄岛区人口老龄化比2006年下降了0.04%,是全市唯一下降的、没有达到人口老龄化标准(9.53%)的区、市。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引进高素质人才、大中专就业及迁入人员多是主要原因。

五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其老龄化程度平均达到16.42%,五个市都超过全

市15.93%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三郊区12.42%的平均水平,略低于市内四区16.55%的平均水平。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区域(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要求在制定解决老龄问题政策时区别对待,力求符合老龄化的发展实际

二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根据以上老龄化的现状可以得出青岛市人口老龄化一下特点

1. 老龄化时间早

青岛市于1987年不如老龄化社会,而全国的平均时间是2000年,青岛市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早13年

2. 老龄化程度较高

截至2009年初,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6.65%, 远高于国际上10%勺标准

3.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2006年初到2007年初,全市总人口从7409052人增加到7489937人,净增80885人,年增长率仅为1.09%。而同期的全市老年人口从1155143人增加到119.3人,净增38056人,年增长率达到3.3%,是同期总人口的3.03倍。全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也从2006年的15.59%提高到15.93%,也是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一年。

4.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城镇老龄化程度:

2007年全市农村人口老龄化达到17.09%,比全市老龄化15.93的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比全市城镇老龄化14.02的水平高出3.07个百分点,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大大快于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如果下一步户籍改革,农民

工进城务工可落户口的话,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重点、难点也就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5. 老年人性别比严重失衡,年龄越高失衡越大:

2007年,6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为93.4,女性略高于男性;7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为81.58,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80岁及以上人口的性别比为63.56,男女相差34.44个百分点,1/3以上的女性老人独身或丧偶;100岁及以上人口的性别比为20.9,79%以上的女性老人独身或丧偶。

三人口老龄化特点形成的原因

主要年份全市户数攵、人口数

总户数(万户)总人口(万人)平均每户人口(人)年份

年份全市市区全市市区全市市区1970113.0732.14539.19150.81 4.77 4.69

1975123.1836.56574.22161.13 4.66 4.41

1978131.2740.08585.33168.00 4.46 4.19

1980138.4443.03596.11175.27 4.31 4.07

1985157.0653.43626.72190.87 3.99 3.57

1987165.0357.43641.16197.28 3.89 3.43

1988169.7258.95651.69201.38 3.84 3.42

1989177.4761.57657.16203.63 3.70 3.31

1990186.7963.94666.65205.78 3.57 3.22

1995208.1372.53684.63218.38 3.29 3.01

1996212.4075.11690.27223.86 3.25 2.98

1997215.1276.39695.44227.22 3.23 2.97

1998218.5977.90699.57229.58 3.20 2.95

1999222.6179.27702.97231.94 3.16 2.93

2000

24.7380.46 706.65234.60 3.14 2.92

2

青岛市计划生育情况

已婚有生育能力节育人数节育率

年份

的人数(人)(人)(%

1978694 292571 07782.25

1980763 226673 06988.19

1985 1 017 649929 28491.32

1990 1 258 232 1 165 21692.61

1991 1 319 722 1 219 79592.43

1992 1 348 503 1 256 27193.16

1993 1 380 717 1 271 88492.12

1994 1 400 425 1 268 37890.57

1995 1 427 442 1 285 26490.04

1996 1 459 465 1 316 51690.21

1997 1 482 204 1 340 39990.43

1998 1 505 499 1 367 64890.84

1999 1 523 471 1 378 13190.46

2000 1 521 331 1 371 44790.15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导致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青岛市人口呈低速增长趋势

2.计划生育情况效果显著

3.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4.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所以现在由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人口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方向发展。

四老龄化加剧对青岛市社会的影响

(1)老龄化对构建养老保障体系的制约与影响。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我国1 9 7 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 3亿元,1 9 9 0年

上升到3 8 8. 9亿元,2 0 0 3年已达到4 0 8 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

9 0年的7 6. 2亿元增长到2 0 0 3年的271. 3亿元。我国上世纪90年代社

会保障费用也曾高达GDP的13%,近年稳定在5%左右。

(2)老龄化对科技进步的制约与影响。龄化的加深和用在老年人口上面投资的不断加大,会影响到科学、教育、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长;同时老龄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知识、技术的老化,阻碍着技术的进步。

(3)老龄化对社区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人们从生产力、居住和行政等不同角度来划分社区,我国多以行政区划来划分,政府主导色彩浓厚,使之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实践表明,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老年社会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无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还是精神慰藉、文化生活,都离不开社区,老龄化呼唤社区加快发展

(4)老龄化对老年婚姻和家庭的制约与影响。最值得关注的是老年的再婚问题和老年家庭规模的缩小问题。北京市等的调查表明,65 岁以上女性老年人口丧偶率在40%以上,出于找个老伴儿一起生活需要的再婚率很高。然而由于婚后子女、财产等的矛盾,造成老年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同时许多老年人再婚没有履行婚姻登记手续,而是同居补充式的婚姻,有的甚至是时来时走的“走婚”式婚姻,处于很不稳定状态。

(5)老龄化对文化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反映老年生活题

材的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电影、绘画、音乐、舞蹈等的大量增加,新闻媒体开辟反映老年生活专题如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报刊杂志“老龄之家”、“老年之友”一类专栏的大量增加。随着老龄化的加深,这类老年文化还会继续扩展,以反映老年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新的精神风貌。二是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带动老年教育和终生教育的迅速发展。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年教育发展起

来,特别是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老年大学,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于一堂,习琴棋书画、音乐舞蹈于一体,形成独具一格的老年大学文化,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三是老龄化加速发展提出重新认识和评价“孝文化”问题。“孝”作为观念意义上的文化,渊远流长、影响至深。我们应当继承和高扬传统“孝文化” 中孝敬父母的合理内核,将其融入现代发展理念实现在更高意义上的复归;同时

应当扬弃封建的糟粕,实现代际平等、代际民主、代际和谐符合现代文明道德准则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新的“孝文化”

五解决人口老龄化对策

解决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如下措施(1)以科学发展观来认知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市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过程,是当今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积极态度去认识和应对。

(2)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立体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较有效的对策市逐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老年人立体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老年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

(3)加大对老年各项服务事业的财政支出。对青岛市老年文化体育设施要舍得投入,加快老年教育事业的反战速度,推动老龄产业步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对社会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需求。

(4)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老年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为老年人的利益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5)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效机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也将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我们应本着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的老年人问题应对机制。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程度在全国城市中处在前列,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不过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青岛市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可以解决好。

青岛啤酒的产业结构分析

青岛啤酒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其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 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波特五力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ichael E. Porter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此处市场吸引力可理解为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缺少吸引力”意味着前述五种力量的组合会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而一个非常缺少吸引力的行业则意味着该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该行业中的厂商利润率趋近于0。此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如图: (二)青岛啤酒产业结构分析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中国人口趋势》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 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 分点)。所以目前还是青壮年占的比例高.但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未来会趋向严重.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 ●全国老龄办于2月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 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 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 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及对策

科技信息专题论述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及对策 青岛大学孙连营 [摘要]哥岛市是首批步入老年社会的城市之一。本文就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现状、特点、社会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社会 青岛市是全国较早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止2009年初,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74万人,占总人u的16.65%,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也较快,老年人口基数大,给青岛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社会养老面『临较大挑战。 1.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老龄化时『H】较早。上海市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达到人口老龄化,青岛市也二r1987年步人老龄化社会,而全国的平均时间是2000年,青岛市的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甲.r13年。 I.2老龄化程度较高。青岛市截止到2009年初.60岁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6.65%,远远高j:国际上10%的标准,以后这个百分数还会不断上升,经预测到2020年这个百分数为23.14%。 1.3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据青岛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计算出,青岛市老年人口年增长率为3.3%,1995年时的老年人u为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2.59%,与2009年初的数据相比,老年人口绝对数值增加了40.24万人,所占人u的比率增加了4.06个百分点。 1.4老年人u基数较大。据青岛市老龄委的数据测算,预计到2035年青岛市老年人口将达260万人,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会带来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 1.5高龄人数较多。据青岛市2007初的统计资料显示,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3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19%.其中百岁以上户籍老人高达694人,比2006年的统计数据多48人。在国际上实际高龄人的增长比例为3.8,我们现在年增长到5.52,青岛市的高龄化的增长速度特别快。 1.6老年人口数量女性高于男性。2007年初,青岛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93.4,70岁及以一卜62.1万老年人的男女性别比为81.58,80岁及以上老年人LJ性别比为63.56,男比女相差34.44个百分百点,百岁老人中这个比率则为20.9,男性远远少于女性。 1.7高龄女性单身率较高。在80岁及以卜.女性老年人中,三分之一以上单身,而百岁及以一卜.女性老年人中单身率更高达79%。 1.8人口老龄化程度晕现Ⅸ域性不平衡。2007年初,青岛市60岁及以上农村(农业)户籍人口占全市总农业人LJ的17.09%,高于全市15.93%的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 2.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2.1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7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3%,年均增长1.2%,自然增长率为4.89‰,比1990年下降5.81个千分点;}}1于青岛市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积极,再加上沿海开放城市人们的思想观念超前,使得人口出牛率呈现逐渐降低的总趋势,1990年人U出生率为17.28‰。2007年则为lO.74‰。人U总量的低速增长,使得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老龄化速度加快,未来20_30年中,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步入老年行列,青岛市老龄化问题会日益突出。 2.2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2007年末.青岛市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2.82人.i人及二人家庭占所有家庭的比例已达67.77%,若再加一I:单u之家。这个比例会更高,现在正由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人u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方向发展,老年人口发展潜力较大。而非老年人口后劲不足,老年人L|比例会升高。 2.3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作为北方为数不多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市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近年来连续获得过“最具风情城市”、“巾陶宜居城市”、“城市生活质量百名第二”、“中国民众最向往城市”等荣誉称号,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居住与生活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长寿。青岛市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为青岛市民的人均寿命延K提供了有利条件:2007年青岛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从1995年算起年均增长15.32%,在全围的综合实力排名中.由2003年的2l位卜.升到20【)7年的第8位;1987年时青岛市卫生机构共有1553个,『而到2006年时已达2834个,增加了近一倍.青岛市民看病买药更加方便快捷: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牛条件发达了,长寿的老年人自然就会大大增加,进而会加剧人f1老龄化问题。 2.4人口输入性增加。1946年到1947年两年问.共迁人人口349163人,迁出137344人,增加净输入人口211819人,这些人口及其 一332~后代均已或正在步入老年时期,虽然后来有几个较大的人口迁徙波动期,但总的趋势是净输入人口在不断增加。1978年至2000年间每年平均以100()0到2f)()()o人左右的净迁移人u规模发展。随着巾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加,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再加上青岛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人u来此居住,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时间段,青岛市仪暂住人u就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加15%一18%。另外,青岛市有着北方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评为全国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之~,有不少外来老年人口到青岛居住养老,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 2.5社会性冈素。青岛市有着优良的尊老爱幼传统,市政府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等,鼓励社会和家庭多关心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好的社会养老与医疗保障,老年人生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越来越优越,老年人口就会有所增加。 当然,导致青岛fH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因素较为复杂,以上分析只是基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丽得来的结论.足几个主要因素。 3.应对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城r仃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问题,比如社会与家庭养老成本增加,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一定程度卜会阻碍经济的增长速度等。对解决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如下的措施: 3.1以科学发展观来认知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过程,是当今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红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积极态度去认识和应对,lfi『不能一味地对其加以否定和过分担忧,只有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才能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 3.2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立体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青岛市人【J老龄化发展速度偏快,较有效的对策就是逐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老年人屯体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老年社会救助体系、机构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各方面利益,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要素。 3.3加人对老年各项服务事业的财政支持。对青岛市老年文化体育设施要舍得投入。加快老年教育事业的反战速度,推动老龄产业步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对社会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无后顾之忧的社会大家庭巾。‘ 3.4建奇:完善的老年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老年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为老年人的利益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与建设创造法律条件。 3.5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效机制。人f1老龄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也将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们应本着科学发展,关注民牛、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建玄一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的老年人问题应对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闲素。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稗度在令陶城市中处在前列,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不过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积极的的态度去应对。青岛市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 (注:文中所采用的人口数据均来源于青岛市统计局的官方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1]刘同昌.“空巢”现象与养老模式选择——青岛市独居老人的调查.社会。2{J04(12) [2]刘同昌.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替代与社会支持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S) [3]逯进,张旭,孙翔,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2009(2)  万方数据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前言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我国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一方面表明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社会趋于稳定、医疗正在进步,但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1.人口老龄化概述 1.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和趋势。两个比较直观的衡量指标是:老年比例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例。前者是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用来衡量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期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者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又称赡养率,是指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工资人口数量的比重,用以衡量劳动年龄人口对于老年人口的负担程度。 1.2世界人口老龄化状况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一个将深刻影响人类发展的长期性问题。老龄化社会产生的原因包括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长及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观念的改变,社会对人类生物特性的影响等。而世界各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和时间都有所不同。 法国是进入老龄化最早的国家,1865年即进入老龄社会。法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要原因是法国革命,帝国战争消耗了青壮年人口,同时加上法国最早采取了避孕措施,出现了低生育率。瑞典1890年进入了老龄社会,它进入老龄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全面实施了福利政策,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一战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爱尔兰、德国等。而二战后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苏联、日本。据2000年统计世界老龄化社会的分布情况为:在世界193个国家中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为62个,比重最大的是亚洲,占86%,比重最小的国家是非洲,在53个国家中仅有一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1.3中国人口老龄化状况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历史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1建设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林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的产业,同时也关系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等。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美化城市绿化,对绿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要使用具有一定规格的大苗,逐渐地绿化城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和建筑的发展成比例、相协调。这要充分的利用林区的天然林地,构建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树种的大苗繁育基地,要重点培育和发展新颖的、适销的且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品种。经过精心的组织技术力量,注意大苗的培育方法,建立培育的标准体系,逐渐地培育出具有发达紧凑根系、完美树形以及健壮的生长势和较大的树体,这也为绿化用苗提供出适应的栽植条件,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存活和生长的树种来。 2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立,主要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作为最终依据的,这也是现阶段林区发展所倡导的具体要求。由于当下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加大林业资产的收益,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要真正能够突出树种的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保证带动本地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等提供具有特色以及优势的树种与材料。对当地的林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林业经济机构进行有效调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满足当地林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首先需要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规划。现阶段,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的森林资源都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要想使得林业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点,需要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能够为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再让森林资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发展的平衡,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对于促进林业产业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强化价值观,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从事造林、采伐或者是培育行业等,为了促使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都要充分遵循着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而且还要科学合理地借助这种自然力的优势,真正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生产力。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等的一些不良的林业生产行为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制止,严厉打击,要真正地促进人和自然等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依据市场环境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做好林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发展林区经济以及维持生态建设的一条必经渠道。为促使生态文明向着更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5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最为直接且有效的一个途径。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对于森林资源收益较好的区域可以实行以林养林的制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建立完善的资金,大力支持林业产业的发展。资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用于人才建设投入,一类主要是用于对实际林地的保护。其中,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林业的建设、保护、包括林业砍伐实际上都是一些人为造成的,因此,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产业技能的人才以及产业劳动素质过硬的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对林地进行合理的修剪、利用以及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才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6林业产业发展要依托市场发展的需求

2011年青岛市人口情况

2011年青岛市人口情况分析 青岛的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49.42万人相比,10年间共增加122.09万人,年均增长1.52%,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 ,总人口性别比比10年前略有上升,但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七区五市中,平度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35.74万人。10年来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是黄岛区,约为120%。 一丶岛城有280余万户家庭 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122.09万人,增长16.29%,年均增长1.52%。 岛城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82.4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86.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7人减少了0.18人。 据介绍,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

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根据此前山东省统计局和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 室公布的数字,青岛市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山东省第三位。二、总人口性别比低于全国性别比 岛城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在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岛城男性为3757487人,占50.14%;女性为3736700人,占49.86%。 笔者对两组数据对比后发现,在10年间,岛城的男性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了634313人,增幅约达17%,女性常住人口增加了586600人,增幅约达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0.56上升为101.58,但仍低于全国(105.20)和全省(102.33)平均水平。 三、全市不同区域人口数量排名 根据数据显示,七区五市中,市南区常住人口为54.48万人、市北区为55.82万人、四方区为46.25万人、李沧区为51.24万人、黄岛区为52.42万人、崂山区为37.95万人、城阳区为73.72万人、胶州市为84.31万人、即墨市为117.72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照护难题,我市2012年在全国率先创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8年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市医保局会同财政、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研究,对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再创新升级,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并配套出台了《青岛市长期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实施办法》《关于实施<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办法》《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经办管理文件。新型护理保险制度于2018年顺利落地,经过近2年时间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较好解决了失能失智人员社会化照护难题。 2019年9月,市医保局组织对相关文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和经办管理政策提供依据。除了组织市医保局政策法规、待遇保障等职能处室和医保中心护理保险等专门处室做好运行分析和调查论证外,市医保局还专门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长期照护行业协会等开展第三方评估,并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

求护理服务机构、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参保人及家属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今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委托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对青岛等试点城市的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总结看,各有关方面对青岛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情况均给予积极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评估情况说明如下。 一、实施情况 升级版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积极成效,一年来,有2万多名失能失智人员享受护理保险待遇。今年前11个月,全市支付护理保险资金支付4亿元,其中生活照料费1亿多元。全市累计支付护理保险资金22亿元,累计6万多名失能失智人员享受护理保险待遇,有效破解了社会照护难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照护服务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护理保险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促进了养老照护、医疗机构的合理定位与转型发展。全市护理服务机构发展到681家,其中,民营机构数量达到618家,占比超过九成;今年以来,共有12批共63家护理服务机构新纳入护理保险定点协议管理。 我市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仅今年以来,就有包括深圳市医疗保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50多个调研组到我市考察,对我市护理保险的做法给予积极肯定,我市的许多经验做法在其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和政策实践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政策实践 ——国外养老模式案例研究及经验启示 人口问题是全球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100亿,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0亿,65岁以上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5亿,将很快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这种形势下,很多人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退休计划,或推迟退休,甚至不退休,以维持稳定收入。控制人口的增长已迫在眉睫,而老龄化问题是人口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 对社会而言,迅速膨胀的老龄人口并非一笔财富,而意味着沉重的财政负担,比如全球每年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标准普尔公司在近期题为《2010年全球老龄化》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正以不可逆转的速度步入老龄化这一事实,将成为勾勒未来国民经济健康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其他力量能与其相比。”该报告警告,很多国家并未准备好负担未来这么多退休人口的养老和医疗费用;未来几十年内,假如这些国家政府未能在针对老年人口的投入政策方面作出深度改革,持续增长的国家负债水平将大大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其高达25%以上,而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按这个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控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刻不容缓,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程度 1.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12年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2亿,预计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亿,同时也将第一次超过全世界儿童(0—14岁)的人口数。根据联合国专题项目的研究估算,到2050年每5人中将会有一个老年人,到了2150年,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图1,2)。 (图1)2010-2015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数据及预测数据(单位:亿人): (图2)部分国家65+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0%增加到20%的年数: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06-02-2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

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的必要性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比改革开放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继续优化。总体上说,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加入WT()后,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看,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一方面可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资源一方面相对短缺,过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农业产业结构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般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 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而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要,还要研究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

对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的调研报告

对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的调研报告 据青岛市老龄委的统计,青岛市超过60岁的老人大约有131.8万人,占青岛总人口的17.29%,据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 就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所以现在青岛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了。目前青岛市有民办和公办的老年公寓共57家,约有7000张床位,可平均入住率还不到50%。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因资金短缺、入住率低等原因发展得步履维艰。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是青岛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中的翘楚,已经发展四年,在经营模式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 一、调研目的:大致了解圣德的经营情况和行业相关信息 二、调研对象: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 三、调研方式:实地采访 四、调研时间:2012年11月10日 五、调研内容: 1.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的发展和经营情况 2.青岛养老业的相关情况 3.青岛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 六、调研结果 1.圣德老年护理院位于青岛市李沧区黑龙江中路1688号,占地12亩,建 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床位450张,主要以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该院为股份制公司,已运营四年,总投入1600万,投资人主要是个人投资者,最大股东占有股份约为20%,主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5%左右。该院目前已经实现盈利,去年实现收入1500万左右。 圣德护理院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大多数是身患疾病的老人,护理院对其提供康复疗养服务。圣德护理院的前身是一所心脑血管医院,由于其新增了康复医疗这一服务模块,医院转变为具有治疗和养老双重作用的护理院。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该护理院仍然以治疗为主营业务。从人员设置来看,护理院有护工60人,只占员工人数的一小部分。大多数职工为医生和护士。从收入构成来看,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它的医疗服务,护理业务方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至今没有实现盈利。 2. 青岛目前养老问题紧张,共有57家养老机构,7000多张床位,仅少数 几家是公办绝大多数是民营。 总体入住率不到50%,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慢、资金回笼慢,三四年后才能回收资金,盈利率一般不超过10%。 社会上对老年人住养老机构缺乏认同感,虽然老年人口很多,市场很大,但真正来入住的少之又少。 3. 在筹建期,政府对每个床位有4000元补助;(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主题一: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中国现在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 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重庆的老龄化趋势在全国尤为严重。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许多方面,比如经济、政治和民生等各个领域。所以如何妥善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促进重庆和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重庆老龄化趋势的研究,而进一步做出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首先,阐述了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其次,通过建立模型研究重庆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再次,总结了人口老龄化对重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重庆应对老龄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重庆地区现状趋势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7%。而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国内外都对此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并积极需找相应的对策。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在社保制度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滞后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及时分析解决,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将造成巨大影响。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中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得到:到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6个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了10%。而重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达到17.42%,比全国比例13.32%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老龄人口年均增加20万人以上,已经成为中国“最老”的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抚养比更是高达26.56%,相当于平均100个劳动力年龄人口需要赡养26个老年人口。根据重庆统计局数据,2000年,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45万人,每13个人里1人年龄超过65岁;到2010年,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33.41万,每6个人里就有1位老人。老龄化发展趋势迅捷,形势相当严峻。 还通过对第四、五次和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情况的一些数据汇总(见表一)分析可知:1990年到2000年重庆总人口增加164.66万人,增长比例为5.7%,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76.25万人,增长比例为45.3%;2000年到2010年总人口减少了166.66万人,0-14岁人口减少176.49万人,下降了26.49%,15-64岁人口也减少79.04万人,下降了3.69%,而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了88.87万人,上升了36.34%。由此了解重庆这2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是: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比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出生率在不断下降,而且下降比例越来越快,会造成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力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表一:第四、五、六次重庆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核心提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当务之急。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在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节能减排形势还相当严峻。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按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做好下面五项工作: 一、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摘要】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将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分 析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社会影响,找到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应对方案与措施。【关键词】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措施 老龄化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青岛市人口构成现状 年龄构成:全市总人口中,0 —14岁的人口为1287549人,占17. 18%; 15 —64岁的人口为5505645人,占73. 47%;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00993人,占9. 35% I 0-14 岁厂 15-64岁 门65岁及以上 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3757487人,占50. 14% ;女性为3736700 人,占49. 8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 56。 □出生率■I死亡率 ■增长率

一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青岛市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依据2007年人口调查数据: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3万,占总人口的15.93%。其中,新增76692人, 死亡等原因减少38636人,比去年净增38056人,年增长率3.3%; 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5万,占总人口的11.69%。比去年新增13057人,年 增长率为1.52%; 70岁及以上人口为62.1万,占总人口的8.29%。比去年新增52052人,年 增长率为9.15%; 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3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19%。比去年新增 10109人,年增长率为5.52%; 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为2.4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03%。比去年新增2296 人,年增长率为10.47%。占总人口的2.58%,大大超过国家“健康长寿城市” 1.4% 的标准。 100岁及以上人口为694人,比去年增加了 48人,年增长率为7.43%,达到 了 9.27名百岁老人/10万人口,大大超过国际10万人口 7.5名百岁老人的国公 认的“健康长寿城市” 标准。 根据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青岛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 年份 总人数 (万) 0-14 岁 15-64 岁 65岁及以上 比例 (% 人数 (万) 比例 (% 人数 (万) 比例 (% 人数 (万) 1990 737.47 26.60 165.72 67.20 512.68 6.20 59.07 2000 749.12 20.85 156.19 71.12: 532.77 8.03 60.15 2010 763.78 14.56 146.39 75.50 556.11 9.94 61.3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65 70 80 90 ⑴上 60- G 5- 70- 80- 0及以 90 1占总人口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