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宫遗址简介

秦宫遗址简介
秦宫遗址简介

秦咸阳遗址

秦咸阳遗址

秦咸阳遗址是中国战国后期秦国都城遗址。地处于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约15公里处。秦孝公十二年 (公元前350) 开始营建,十三年 (前349)由栎阳迁都于此。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1974~1975年发现了咸阳宫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

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首先在城内营筑冀阙,以后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秦始皇

秦咸阳城遗址

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仿建了六国的宫室,扩建了皇宫。滔滔的渭水穿流于宫殿群之间,就象是银河亘空,十分壮观。整个咸阳城“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1]

在咸阳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坐落在秦时的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跨沟对峙的两部分,西侧为1号遗址,东侧为2号遗址。西侧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经过遗址复原后可知这是一组东西对称的高台宫殿,由跨越谷道的飞阁把二者连成一体,是极富艺术魅力的台榭复合体。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一层台高6米,平面呈L形,可分为若干个小室。[1]

南部西段的五室排成一列,西边的四室是宫妃居住的卧室,出土有内容丰富的壁画和一些陶纺轮。最东1室内有取暖的壁炉及大型的陶质排水管道,推测可能是浴室。浴室的一角是贮存食物的窖穴。主体宫室建在高台之上,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地表为红色,即所谓的“丹地”,门道上有壁画痕迹,表明这是最高统治者的厅堂。[1]

在1号遗址的西南方,还有一处结构十分复杂的宫殿遗址。已发掘出的阁道长32.4米,宽5米,两侧满饰彩色的壁画,壁画内容是秦王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图,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题材。古代的宫廷壁画因为大都毁坏不存,所以这些保存下来的秦代的宫室壁画,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

咸阳城的考古发掘工作从50年代一直进行至今,随着工作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更丰富的文物考古新发现展现在人们面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2012-12-3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容和深度,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规划适用于确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遗址公园)的大遗址。规划必须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依据,符合文物保护规划中展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是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应在科学保护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准确阐释遗址的价值,评估相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确定遗址公园的定位、建设目标、容等。 第四条规划须遵守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技术规,并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规划编制工作需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类)甲级资质单位,或城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等相关甲级资质单位,与在该遗址从事过考古工作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完成。 第六条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及附件。 第二章规划说明第七条规划说明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说明规划的原则、目标和思路,对各项规划容进行阐述,文字表达应准确、清晰、科学、规,并与规划图纸保持一致。一般应包括如下容:(一)概述; (二)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 (三)总体设计; (四)专项规划; (五)节点设计; (六)投资估算。 第八条概述容包括: (一)遗址概况:应包括遗址名称、位置、时代、性质、围、遗存构成和历史沿革等; (二)编制依据:应包括有关法律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规性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考古与科研成果以及相关规划等; (三)规划围:应说明规划围和面积、遗址公园围和面积; (四)规划目标:应明确遗址公园定位及建设目标; (五)规划原则:应围绕规划目标,从考古、保护、研究、利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第九条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容包括: (一)文物资源:明确遗址的价值与价值载体,评估价值载体的保存、保护状况及利用条件,以及遗址公园围其他文物资源条件。 (二)区位条件:评估遗址公园与所在区域的城乡区位关系、外部交通条件等情况。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概要 一、简介:本次规划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地块范围,即东至安溪路和良渚博物院,南至新104国道,西至华兴路,北至东苕溪,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65平方公里。 二、现状情况:规划区内用地一半为农田,现状的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为主。 三、规划目标:通过对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历史文化的发掘,生态景观的改良利用及质量的提升,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一个生态旅游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遗址公园内以历史文化认识发展为主线,同时辅助于生态景观绿地,并对遗址公园周边的山地森林绿化加以系统改良,共同形成一个-----集遗产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轴一核两心三片”的结构形态。 一轴:文化景观轴 从良渚博物院沿良渚港河至古城。 一核:古城核心保护区 由东南西北四周的城墙以及雉山、凤山围合而成,是整个良渚遗址保护的核心。 两心:良渚广场、良渚博物院

良渚广场是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主入口,游客集散与换乘中心。 良渚博物院是文化景观轴的起点,良渚文化的集中展示传播处,同时还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三片:西部保护区、南部保护区和北部保护及传统村落区 西部保护区位于古城的西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为主。 南部保护区位于古城的南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为主。 北部保护及传统村落区位于古城的北侧和东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和传统村落为主。 五、道路交通规划: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围的城市快速通道为依托,综合考虑交通出行方向与交通方式,建立一个各级道路功能明确,道路空间富有变化、畅通、安全、便捷、景观化的路网系统。 六、绿化系统规划:规划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公园、街头绿地、建筑小品等设施,精心设计,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合,形成“古城为核心,湿地为依托,绿廊为轴线,远山为对景”的空间景观构架。

蒙元文化考古旅游胜地

蒙元文化考古旅游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晨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举世闻名的元上都遗址。明媚绚丽的金莲川草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察哈尔文化,同时,伟大勤劳的蒙古人,也在这片金灿灿的草原上留下了不朽的遗迹!元上都就是其永恒炫赫的证明。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东约20公里的闪电河北岸。元上都是元朝的夏都,与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遥隔南北。因其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元上都遗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地理位置上看,元上都北依卧龙山,南临闪电河,东、西、南为辽阔的金莲川,河山相映,气势宏伟,景色秀美,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如前已述,公元1251年,蒙古国第三任大汗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后者则立足于金莲川,广招天下名士俊杰,建立了蒙元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为了安置豪杰学士,在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这块吉祥宝地选址建城,历时三年宫城建成,命名为“开平府”。就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宫廷之城建成的同一年,即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率大军讨伐南宋时中箭身亡于四川合州(今合川县)。1260年1O月,忽必烈在开平府自行召开忽里台(蒙古语,意

为会议),在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下继位为蒙古大汗,是为元世祖。即位伊始,他面临着治理中原和处理漠北阿里不哥不臣的两大问题。首先他率兵北上,平定了在漠北哈喇和林自称大汗、与他唱对台戏的阿里不哥。除掉阿里不哥后,忽必烈将哈喇和林的宫帐南迁,而以自己的大本营——开平府作为“大蒙古国”初期的首都;之后,忽必烈就开始了其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1263年,忽必烈将开平府升为上都;次年,又改燕京为中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改中都为大都 (即现在的北京)。正式确立了两都制度 (大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但在当时,忽必烈大部分时间住在上都。同年,元上都开始大兴土木,进行扩建,最终形成了北方草原上规模最宏伟的一座都城,成为当时东方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元上都最初是由汉人刘秉忠设计建造的。对这次的增修,忽必烈非常重视。他仍然让刘秉忠总负责。后者则依据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又考虑游牧生活的特点而修缮了这座城市。所以上都城既有传统城市的布局,又适应蒙古游牧生活需要,是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草原城市。〔遗址实地讲述〕总体上看,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四关城郊等部分组成。外城大体呈方形,实际上分为两部分:自皇城北门瓮城西墙起,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墙,直抵外墙,宽约2米,使南北不能相通;北部是一片东西走向的山岗,地势平坦,无街道,是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容和深度,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规划适用于确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遗址公园)的大遗址。规划必须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依据,符合文物保护规划中展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是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应在科学保护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准确阐释遗址的价值,评估相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确定遗址公园的定位、建设目标、容等。 第四条规划须遵守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技术规,并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规划编制工作需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类)甲级资质单位,或城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等相关甲级资质单位,与在该遗址从事过考古工作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完成。 第六条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及附件。 第二章规划说明 第七条规划说明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说明规划的原则、目标和思路,对各项规划容进行阐述,文字表达应准确、清晰、科学、规,并与规划图纸保持一致。一般应包括如下

容: (一)概述; (二)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 (三)总体设计; (四)专项规划; (五)节点设计; (六)投资估算。 第八条概述容包括: (一)遗址概况:应包括遗址名称、位置、时代、性质、围、遗存构成和历史沿革等; (二)编制依据:应包括有关法律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规性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考古与科研成果以及相关规划等; (三)规划围:应说明规划围和面积、遗址公园围和面积; (四)规划目标:应明确遗址公园定位及建设目标; (五)规划原则:应围绕规划目标,从考古、保护、研究、利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第九条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容包括: (一)文物资源:明确遗址的价值与价值载体,评估价值载体的保存、保护状况及利用条件,以及遗址公园围其他文物资源条件。 (二)区位条件:评估遗址公园与所在区域的城乡区位关系、外部交通条件等情况。

曲江遗址公园景观解析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Xxxx (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710055) 摘要:景观设计就是通过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的方式, 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功能基础上,营建具有多层次意义的场景和(或)多样性生境的自然或建成环境。景观调查是指对景观设计项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交通状况、使用性质、文化特征、社会需求等多方面资料的实地考察,是景观认知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地调研,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景观认知景观调查景观空间景观要素 1.背景及基地围研究 1.1 基地研究围确定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市东南部,大雁塔东南,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为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 本次调研基地围如图1所示。 1.2 历史文化特点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又叫曲江池。秦代称这里为洲,秦始皇曾在此修建离宫“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隋建立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称为“芙蓉池”。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

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 图1:调研基地围(自制) 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唐玄宗时引水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2007年,市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

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是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鼎足而立的四大旅游板块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天水市乡村旅游已发展客栈型、休闲型、生态农业观光型等经营户196户,直接从业人员2,200多人,全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200万元,户均收入营业额7万元[1]。 1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自然条件优越 天水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为全国十大苹果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温泉资源比较丰富,现已开发利用的温泉有武山、清水两个疗养院和街子温泉度假村。 1.1.2旅游资源丰富 天水是著名的“羲皇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现有国家、省、市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38处),已开发风景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植物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11处,森林公园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科技农业观光园2处。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象山、水帘洞等8处;古建筑有伏羲庙、兴国 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文云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10) 摘要:天水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坚实、区位条件良好的特点,也存在产品同质、经营管理粗放、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长远规划、文化引入、丰富产品等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天水;乡村旅游;SWOT分析;对策 Research on SWOT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ianshui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N Yun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Tianshui·Gansu741020) Abstract:The rich resources,solid economic condition and the better location in Tianshui lay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the rural tourism.However,some problem,such as products with the same quality,extensive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inadequate resources utilization,have produced the negative influence.Then some measures like developing government function,making a long-term plan,introducing culture and enriching products,can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tourism. Key words:Tianshui,Rural tourism,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文云(1977—),男,汉族,甘肃庆阳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工程系讲 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 97 --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 案)》的说明 下面特地给大家推荐的《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草案)》的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著名的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遗址包括主要有城址、驿站遗址、祭祀遗址及元上都城址相关墓地等类型,其中重要遗址有上都城遗址(占地672.1公顷)、羊群庙祭祀遗址(占地221.3公顷)、砧子山墓葬区(占地64.08公顷)、卧牛石墓葬区(占地57.04公顷)、一棵树墓葬区(占地157.90公顷)、东凉亭(白城子)遗址(占地16.04公顷)、四郎城古城(金桓州城)(占地125.36公顷)。

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元上都遗址是我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遗产必须有长期的、充分的规范性立法措施确保其存在和得到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管理元上都遗址,履行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亟需制定《条例》。 二.条例起草过程 2014年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将元上都遗址申遗后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列为专题协商议题;2014年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列入2015年立法计划,锡盟行署作为起草单位,经过实地调研,形成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送审稿)》;自治区法制办按照立法程序,会同锡盟行署和自治区文物局等部门,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稿后,广泛征求了各相关委办厅局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针对反馈意见,自治区法制办会同锡盟行署和自治区文物局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并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现在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王珂珂 学号:109972 班级:1B11C2 指导老师:马晓燕

1.基地背景,环境文脉; 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组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位,东联西进的重要战略作用。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25万人。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遗产,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流中西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沉积和丰富的人文资料,使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和丰富发展的境界和涵。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位于城区东南部,以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区历史文化积累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荟萃之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曲江新区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曲江新区是西北唯一的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基地,享受省级旅游度假区优惠政策和管理权限,拥

有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 曲江寒窑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隅,紧贴曲江池遗址公园隅,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以在此地发生的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为线索, 这里遗址区蕴含着丰富的爱情文化,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资源。以此为依托,将规划建设以曲江寒窑遗址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爱情为主题公园。

考古遗址公园特征与规划设计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特征与规划设计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实践的一种针对大遗址保 护与展示的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截止今日,全国已经有12个国家考 古遗址公园和23个立项。实践证明,考古遗址公园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是大遗址保护实践和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的有益探索,也是极具实现意义和操作性的一种大遗址保护途径。但由于考古遗址公园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其相关研究还不全面,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国外大遗址保护利用经验和国际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有考古遗址公园实例,将国内12个国家 考古遗址公园、23个立项以及34个其它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信息汇总、整理成表格,结合大遗址保护、保护区划等相关理论对考古遗址公园的特征与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归纳特性、总结共性,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加以诠释,指针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将遗产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整体保存重要考古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在确保大遗址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展示遗址原貌,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并提供公众参与的特定公共空间。针对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实践带动理论研究的特点,以时间顺序,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探索阶段;保护规划调控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试点建设阶段;考古遗址公园理论结合实践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阶段。并根据保护核心区考古遗址类型对考古遗址公园类型进行划分,提出对考古

遗址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针对考古遗址的不同,采取多种分类方法结合的方式。基于保护区划的要求,将考古遗址公园分为保护核心区、环境协调区、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对其构成加以归纳和分析,总结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的内容与方式,深入探讨考古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流线组织等问题。考古遗址公园以考古遗址及其周边环境为依托,区别于一般公园的最大特征是对考古遗址的保护,本文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是基于对考古遗址本体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之前,应针对所保护和展示的考古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前期研究,并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前期研究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前期研究的内容与方式。

甘肃介绍词怎么写4篇

甘肃介绍词怎么写4篇 How to write the document of Gansu introduction word s 编订:JinTai College

甘肃介绍词怎么写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甘肃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甘肃介绍词怎么写 2、篇章2:介绍甘肃的导游词文档 3、篇章3:介绍甘肃的导游词文档 4、篇章4:介绍甘肃的导游词文档 篇章1:甘肃介绍词怎么写 中国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欢迎阅读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大地湾遗址导游词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 水市102公里。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台地上,总面积约达32万多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时 发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3底,发掘清理 房址200余座,窑址30多座,共出土各类文物8000多件。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 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 4900-8120xx年。 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 显地反映出生产技术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红陶、灰陶、彩陶; 有手捏制、敷贴模制、轮制; 有夹砂陶,泥质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 如钵、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装饰纹有绳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有变体鱼纹、鸟纹;有两兽相朴的写实纹、蛙纹;有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有紫红色、黑色、白色 和朱色彩绘。特别是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截至 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 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

关于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 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探寻宣传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向外伸展的历史文化线路。现今,交通四通八达给我们开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使得条件,但由于我们至今末能充分积极挖掘开发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古驿路”沿线“古迹”的历史文化资源,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旗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发展,不能更好更多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我旗旅游观光,造成了大量的游客流失。 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充分开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资源来连接正蓝旗与北京、张家口、赤峰等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线路,能够起到更好地宣传开发发展我旗文化旅游业。 二、具体内容 1、正蓝旗至北京线路 通过宣传原大都至止都的中路沿线:黑城子、马神庙、小宏城、独石口等古迹,突出元上都遗址的历史地位,修筑正蓝旗至北京的历史文化路。 2、正蓝旗至张家口线路 通过宣传位于太仆寺旗贡宝力嘎苏木的两座元代城址、九连城遗址、元中都遗址等,修筑通往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路。

3、正蓝旗至赤峰一带线路 通过宣传元代东凉亭遗址、寅昌府遗址、林丹汗白城遗址,修筑通往赤峰一带的历史文化路。 三、组织实施 1、本次活动由旗委统战部、旗文联和内蒙古广播电台联合组织实施。为了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活动”工作组。组成情况如下: 组长:萨仁托娅(旗政协副主席、旗委统战部长)副组长:乌云达来(旗政协副主席、旗文联主席)朝克图(旗委统战部副部长)成员:布仁朝克图(旗文联副主席) 伊拉特(旗委统战部秘书) 内蒙古广播电台特邀记者4人 司机2人。 2、活动时间、宣传播出安排 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 活动期间,由内蒙古广播电台“相约今晚”栏目(60分钟)连续直播7天此次活动的宣传内容,累计播出时间7小时,另外在电台其它栏目中制作(录音)播出7期节目,并摄录全程视频资料,为进一步宣传打好视频素材基础。 四、所需经费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思路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摘要 大遗址保护是文物保护和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在保护历史遗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塑造曲阜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发展和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深远。在全面深入探讨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并体现在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中,这是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区域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Great site protection is a major issue facing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ucheng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relics, carry forward the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city of Qufu, promot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Gucheng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key problems deep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is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land use,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in the Gucheng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to achieve regional social,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Key words:Great site protection;The archaeological site city park of Lu;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研究背景

甘肃天水旅游景点及概况

甘肃天水旅游景点及概况 一、城市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二、景点介绍: 1.甘谷大象山石窟: 甘谷县八景中赞称的“悬崖大像”。登山屹窟北望,因山悬崖塑作身高27.3米的大佛像而得名。渭水烟波东泻,铁路、公路横贯渭川、通济渠水畅通,渭北山岳莽莽,大像山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祀宇相望。2.麦积山: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3.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张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分布于清水河与阎家沟水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台地上。属仰韶文化遗址,1958年发现,1978年秋开始发掘。

4. 麦积山森林公园: 小陇山麦积山森林公园规划面积8442公顷。范围包括麦积、曲溪、放马滩、净土寺等四个景区,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准,建成具有西北特色的大型森林公园,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建设条件:1.麦积山景区与麦积山石窟毗邻. 5.马跑泉: 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的假山西北脚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马跑泉池实际是由两泉组成,另一泉为“浅井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 6. 曲溪: 位于天水市北道东南方向,距火车站60公里,麦积山约二十公里。景区内山幽林静,山岗上雾缭粼粼,纯自然风情极浓。那里清清溪流,九曲十八湾,一步一景。河石、草坪、沙滩、湖光、林木交相辉映,置身其间,如在画中。 7.炎帝陵: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陵墓,座落于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区自古称“皇山”,面积2.4平方公里。陵区山迭翠,碧水...炎帝陵历代为海内炎黄子孙所景仰。每年来拜祖敬奉、瞻仰游览者达10多万人。

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_崔鹏

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大遗址不仅受到地质灾害、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处于盗掘文物、城市用地扩张等人为因素的侵扰之下,探索大遗址保护的有效途径成为城乡规划建设领域与文物保护领域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1] 。陕西省被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省内大遗址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面积之大、种类之全、等级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2][3] ,周、秦、汉、唐四大鼎盛王朝为 主的大遗址在陕西均有遗存。位于咸阳北阪的秦咸阳宫遗址就是秦文明、秦文化的集中代表。该遗址一直处于保护和控制状态,然而由于遗址占地面积广、年代久远,地表遗存已破坏严重,考古发掘工作量巨大,遗址的分布和遗存状况尚有大量不明之处。近年来,由于大片用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与城市的发展要求和周边人们的生活需要产生了较大的矛盾,致使大遗址不断面临被蚕食和损毁的威胁。 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对于今天的我们缺少的不是文化遗址,而是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生活中的途径。当今社会上很多工程仅仅是一些文明信物的展示,没有化入人心的生动方式。怎样在当今文明的坐标 下,完成穿越千年的文化呈现,同时,给人们提供放松但能够反思、恢复、振作的心灵栖居地[3],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场所。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遗址类文化景观,是对考古类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保护、展示与利用方式,它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规划建设相互结合,运用保护、展示、修复等一系列有效的手法和技术,对现存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和再生,使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5]。考古遗址公园能为文明方式的演进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为塑造城市特色形象与特色文化展示提供舞台,为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与遗址整体保护构建平台,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提供途径,为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和提升生态环境提供保证,为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民个体认知反省营造场所[6]。 随着大遗址保护理念的改变,结合西咸一体化、秦汉新城发展的新变化,将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引入遗址公园开发模式,为秦咸阳宫遗址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36卷第4期2014年7月Vol.36No.4 July 2014 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 崔 鹏,吴 欣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摘要:大遗址保护是文物保护和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在保护历史遗存、弘扬大秦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发展和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深远。在全面深入探讨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并体现在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中,这是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区域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14)04-0180-06 收稿日期:2014-01-17 基金项目:2013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区保护协调性评价及优化机制研究”(13D 151)作者简介:崔鹏(1981—),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与区域规划、大遗址保护等研究。 180——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天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介绍甘肃的导游词。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1 在我国美丽辽阔的大西北,不仅仅有戈壁荒滩和那苍茫无边的孤烟沙场,而且还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名胜,如那颇具盛名的鸣沙山。远远望去,晴空万里,山体恍如一条横卧着的黄色巨龙,绵延柔软平滑似镜,山脊如刃峰若削,好一派罕见的流沙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脚踏沙,人行沙中,顿感一种细软滑圆,踩入沙坑,表层蒸热里面凉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虽无惊险却很艰难,沙流软绵绵,进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脚印好像省点力气,偶尔也小跑一阵往前冲刺。如此这般向上攀登,虽汗水淋漓,但也其乐无穷。 登上山峰,举目远视,天苍苍,沙茫茫,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层层叠叠的峰峦,挥洒出道道优美的曲线;近处沙浪萦回,看似澎湃汹涌却如波涛凝固。“鸣沙”之说更给此山抹上一层神秘色彩。阳光下掬沙细撒,指缝间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莹闪亮,沙脊两边阴阳分割呈强烈反差。一边是黑乎乎清凉凉,一边呈金灿灿热腾腾。真是东边日出西边凉。 再俯瞰山下,沙山环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据说,自东汉以来便有

此泉记载,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无愧于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称。面对着蓝天、沙海、碧泉,和谐恬谧相映成趣,人们无不赞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时,不妨滑沙而下,虽有几分惊险但也有几分刺激、几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两手一伸似双翼展翅,沙浪滚滚如山洪奔腾,耳边风声阵阵好似沙鸣声声,恍然犹如全身腾空而起,惊心动魄一刹那,即已到得山脚下,真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飞流直下之飘飘然感。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2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制定本要求。 适用于确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第二条规划 称遗址公园,的大遗址。规划必须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依据~符合文物保护规划中展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是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应在科学保护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准确阐释遗址的价值~评估相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确定遗址公园的定位、建设目标、内容等。 第四条规划须遵守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技术规范~并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规划编制工作需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类,甲级资质单位~或城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等相关甲级资质单位~与在该遗址从事过考古工作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完成。 第六条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及附件。 1 第二章规划说明 第七条规划说明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说明规划的原则、目标和思路~对各项规划内容进行阐述~文字表达应准确、清晰、科学、规范~并与规划图纸保持一致。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概述, ,二,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

,三,总体设计, ,四,专项规划, ,五,节点设计, ,六,投资估算。 第八条概述内容包括: ,一,遗址概况:应包括遗址名称、位置、时代、性质、范围、遗存构成和历史沿革等, ,二,编制依据:应包括有关法律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考古与科研成果以及相关规划等, ,三,规划范围:应说明规划范围和面积、遗址公园范围和面积, ,四,规划目标:应明确遗址公园定位及建设目标, ,五,规划原则:应围绕规划目标~从考古、保护、研究、利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第九条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内容包括: 2 ,一,文物资源:明确遗址的价值与价值载体~评估价值载体的保存、保护状况及利用条件~以及遗址公园范围内其他文物资源条件。 ,二,区位条件:评估遗址公园与所在区域的城乡区位关系、外部交通条件等情况。 ,三,社会条件:评估遗址公园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文资源条件、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管理等情况。 ,四,环境条件:评估遗址公园所处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场地内建设现状、基础设施条件与公共卫生条件等。

正蓝旗景点介绍

有关正蓝旗 一、简介: 蒙古大帝之都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正蓝旗位于东经116.0度,北纬42.2度。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60公里,南邻河北,1950年由察哈尔左翼正蓝旗改名,正蓝系满族八旗之一。正蓝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境内有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与集通铁路,锡蓝铁路、蓝多铁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正蓝旗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乌和尔沁敖包,自然景色一年四季变幻多趣。有山美水秀的黑风河风光,世称“天然公园”。有神奇的白音宝力格泉水,寒冬不结冰,酷暑不干涸,终年流动。有风景独特的高格斯台沙漠公园,沙漠、河流与树木交相辉映。有美丽迷人的金莲川草原,金莲花盛开满山遍野,金光灿烂,是观光旅游的圣地。 二、气候: 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早晚温差比较大,近些天,白天二十多度左右,晚上十几度左右。早晚相差十

度左右。 三、风景名胜 正蓝旗景区景点分布大致分为A蒙元历史文化区包括元上都遗址、阿格腾艾里2A级民俗旅游区、金莲川草原等景点;B草原风光区包括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景区、乌和尔沁敖包草原生态旅游区等景点;C沙地生态区包括高格斯台旅游区、纳〃赛因朝克图故居等景点。 (一)、元上都是正蓝旗旅游业中的重点观光景点。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敦达浩特东北约20公里。上都城是元朝初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元统一中国后,在今北京市兴筑首都城,上都便成为陪都,为皇帝和大臣们的夏季避暑地。 门票:30元,游览时间大约2个小时。 (二)、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景区 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是距京津塘城市圈半径最短、设施最全、规模最大、旅游内容最为丰富的草原原生态旅游牧场。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小札格斯台淖,距闻名遐迩的元上都遗址约40公里,占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有若干水面大小不同的三个湖泊,其中中心湖面的面积约4.4平方公里。景区地处天堂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这里水草肥美,风光秀丽,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秀丽风光。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屡屡的炊烟定会使融入大自然的游客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当您步入这块神奇的土地,便可领略到北方游牧名

推荐-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精品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张资涵(20XX41020XX5) 阿依古丽·麦麦提(20XX41020XX0)指导教师:刘启波 日期:20XX年12月11日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摘要:本次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所选对象为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分析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曲江新区分区规划(曲江文化风景区)等上位规划后得知,曲江池遗址公园规划思想为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来建设,体现了其所处区位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本文通过对其景观环境构造、唐文化展示手段、经济社会效益及其使用人群的舒适度的调研分析,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找出建设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关键词: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环境文化展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一.调研对象概况: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东南部,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总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曲江池水域面积约500亩,水面南北纵长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 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是集 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 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 区。在原旧址地理位置,依据现状之地势与历 史资料集唐诗所描述的自然地形、水态,对于 历史变迁所造成的简陋地貌适当予以加工,以 写意的手法再现了曲江池的自然风光,恢复性 再造了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 桥、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了曲江地区 “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成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 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二.调研时间:20XX年11月27日 三.调研方法:实地踏勘、非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