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四阶段

企业管理四阶段
企业管理四阶段

企业管理四阶段

第一阶段:人治

企业的发展早期阶段,主要靠人治。创业元老极为重要,因为经验关系到未来企业成长的台阶,即能人打天下。

领导人成功靠三条:

第一是眼光,别人看不见的机会我能看得见;

第二是魄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敢做;

第三是用人,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努力办不到的,可以通过借力办到。在此阶段,商业模式一般为能人模式,即企业的领导人起决定性的力量。

一旦人离开或休假,企业不知该何去何从。因为他是企业的主心骨,所以形成了下属对他决策的依赖性,能人很辛苦,他不得不当个英雄。

第二阶段:法治

法治的根据是流程。流程不是制度,是做事的优先顺序。流程管事,制度管人。制度是做事好坏与奖惩有关的条例。

把最优秀的人的经验提炼出来就是流程。商业模式为系统模式,即依靠流程进行管理。

好的流程有三大特点:

一、是简单化,照着做即可;

二、是专业化,左边写步骤,右边写操作的细节;

三、是标准化,用量化、行为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禁止用形容词、副词、模糊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第三阶段:心治,即价值观,文化

价值观表现在四个层面。

第一是客户满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讲过,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创造客户,只有创造客户才能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第二是员工成长,如果员工不成长,就不可能实现客户满意的目标;

第三是追求卓越,多出精品,告别粗制滥造,用工匠精神做事;

第四是变革与发展,企业要与时俱进,学会升级。

价值观落地的最好的方法是把价值观变为可以操作的行为和细节,做到流程里面去。

第四阶段:无为而治,即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的境界达到以后,管理者可以放心的休假了。流程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人为去做了,文化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过多的关心了。流程是硬件,教会员工怎么做;文化是信仰,为什么而做。有这两个方面做保障,就可以实现解放管理的目标了。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一章 1.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企业,跨国公司? 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商务是指两国或多国卷入的全部商务交易活动的总称。 跨国公司是指它们总部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服务设施的企业。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各种含义? 广义的跨国企业定义使用于普遍意义上的跨国企业。狭义的跨国企业定义重点突出在跨国公司的规模巨大上。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实质反映了企业战略和组织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 我国早期学者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只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过于强调国家制度性质,难以涵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 3.国际企业与国内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在于国际企业建立了内部组织来经营各种跨国业务,而且实施内部化交易,而不是通过公开市场完成交易。 4.国际企业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1).商品进出口 (2)劳务进出口。分别有交钥匙工程和特许专营、管理合同、许可协议(3)投资活动 5国际企业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一环节:经济联系过程。第二环节:组织联系过程。 企业全球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三环节:社会联系过程。第四环节:文化联系过程。 第二章 1.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阐述自由贸易的合理性 (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间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并且会使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 (2)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2.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定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主要内容:(1)应该从行业的角度来考察国家竞争优势问题。 (2)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高于其他国家,就有了竞争优势,反之,则没有。 (3)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是某一个比较优势的因素,而是由一组因素,即“钻石因素”及其附加因素决定的。 3. .试述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1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战略作为定位是从()分析的角度为自己寻找一个有利位置。 A、内部环境 B、宏观环境 C、外部行业 D、与其他企业的关系 答案:C 第2题战略管理是()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中层管理者 B、一般员工 C、低层管理者 D、企业高层管理者 答案:D 第3题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A、适应性 B、灵活性 C、针对性 D、稳定性 答案:A 第4题战略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制定的是否合理,还在于企业能否正确()战略。 A、理解 B、实施 C、分析 D、发展 答案:B 第5题()的决策问题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或在选定的市场——产品区域内如何进行竞争。

A、企业总体战略 B、职能部门战略 C、市场营销战略 D、经营单位战略 答案:D 第6题战略必须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以备人们使用,这说明战略应该是一种()。 A、行为模式 B、计划 C、定位 D、计谋 答案:B 第7题企业必须要明确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市场中的位置,这说明战略就是要确定企业的()。 A、定位 B、类型 C、形象 D、关系 答案:A 第8题强调“将事情做好”战略层次是()。 A、企业总体战略 B、职能部门战略 C、市场营销战略 D、经营单位战略 答案:B 第9题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发展起来的。 A、日本丰田公司 B、美国福特公司

C、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D、西门子公司 答案:C 第10题在下列业务中,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不能够自行决策是()。 A、一般员工的招聘 B、关键设备的采购 C、业务单位的广告策略 D、业务单位的生产计划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提出的战略这条共同经营主线是由哪四个要素组成?() A、产品和市场范围 B、生产制造 C、增长向量 D、竞争优势 E、协同作用 答案:A|C|D|E 第12题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它融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 A、政治学 B、法学 C、社会学 D、经济学 E、电学 答案:A|B|C|D 第13题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的问题 A、生存

(精选)华工《国际企业管理》简答练习题1-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第一章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国际化 本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 3.企业国际化 4.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 答案: 1.跨国公司: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 并从事盈利性 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即可称之为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在所在国之外进行的,以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为目的的 资本投资,并伴随着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资源综合体(Package)的跨国界转移。 3.所谓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日益摆脱单纯的地域界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 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内经营型向跨国经营型的转变过程。 4.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一连串的过程,扩张了、加深了、并加快了全世界各层面的人类关 系和接触的相关联系,这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政治的、外交的、和安全的各个层面,这种变化过程使得在世界某处的事件、决策和行动对世界上另一处的个人、团体和国家都会产生立即的影响和后果。 5.经济全球化: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整合的流动与配置, 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愈加相互开放与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将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二、简述下列问题: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2.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3. 经济全球化由哪三大支柱组成。 4. 解释跨国公司的特征。 5. 简述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简述题答案: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以世界市场为目标,制定全球性的经营战略。 ——经营控制的内部一体化。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母公司拥有重大事宜的最终决定权,并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做出集中的决策。 --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 --半成品、技术、原材料等交流的内部化。(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而采取内部贸易方式) 2. 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改变着世界格局 ----带来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的充分开拓 ----资本、技术的最高效率的使用

小企业管理第四章测试

新办一家企业,预测所需筹措的资产需求的起点是()。 选择一项: A. 资产需求预测 B. 生产成本预测 C. 销售增长预测 D. 销售预测 反馈 正确答案是:销售预测 题目2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在筹集生产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时,要全面考虑、综合权衡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在资本成本最低或效益最大的前提下适当控制融资的风险,这一融资原则是()。 选择一项: A. 最佳资本结构原则 B. 风险最小化原则 C. 效益最大化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反馈 正确答案是:最佳资本结构原则 题目3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些富有的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这种资金筹措的方式是()。 选择一项: A. 商业信 B. 私募融资 C. 天使投资 D. 风险投资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天使投资 题目4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需要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抵押担保作为还款的保证而从银行取得的贷款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票据贴现 B. 流动资金贷款 C. 抵押贷款 D. 固定资金贷款 反馈 正确答案是:抵押贷款 题目5 正确 获得4分中的4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在资金运用方面,往往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

A. 流动资产少于固定资产投资 B. 流动资产大于固定资产投资 C. 流动资产总量较少 D.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失调 反馈 正确答案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失调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6 正确 获得6分中的6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企业主在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之间进行抉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表决控制权 B. 企业发展前景

企业战略管理 课程作业答案 人大 作业 答案

温馨提示:下载后直接按ctrl+f快捷键,查找前面的序号,就可以找到相应作业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99505】业务战略(竞争战略)是(涉及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 2.【99502】公司使命是(要阐明企业组织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理由)。 3.【99513】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关于其中的"战略目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其目标体系建立目的在于为公 司赢得下列结果: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或产品革新等方面压倒竞争对手,使整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公司在客户中的声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强大的立足点.建立技术上的领导地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诱人的成长机会,等。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4.【99500】企业战略的传统概念(广义定义)强调企业战略的一方面属性:(计划性)。 5.【99508】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 题)。 6.【99521】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实施"的作用在于(采取措施使战略发挥作用)。 7.【99503】公司的目标是(公司使命的具体化)。 8.【99498】"……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这一定义是由(波 特)提出的。 9.【99509】职能战略是(职能层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 10.【99499】战略是"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这一定义是由(明兹伯格)提出的。 11.【99504】公司战略(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 12.【99517】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中,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主要构成要素:(一是竞争优势,二是资源配置)。 13.【99511】公司使命一般包括公司目的、公司宗旨、公司经营哲学三个方面。其中"公司宗旨"是(旨在阐述公 司长期的战略意向,其具体内容主要说明公司目前和未来所要从事的经营业务范围)。 14.【99520】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选择"的作用在于(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15.【99515】公司目标是一个体系。关于其中的"年度目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是指企业实施企业战略的年度 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16.【99508】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企业实现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内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 题)。 17.【99570】在宏观环境因素(PEST)中,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 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18.【99563】波特教授在1990年从企业竞争力的微观角度,提出了钻石模型,从四个方面研究产业集聚。四要素 中不包括:(政府政策)。 19.【99549】"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20.【99565】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中的"成功关键因素"是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得盈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 21.【99554】波特关于产业的定义:"由一群相似替代品的公司组成"中的"替代品"指(直接替代品)。 22.【99562】产业集群是指:(产业之间纵向或横向联系所形成的结合体)。 23.【99559】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指(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的演变规律)。 24.【99548】进入障碍指(那些允许现有企业赚取正的经济利润,却使产业的新进入者无利可图的因素)。 25.【99571】在五种竞争力模型中,影响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的因素不包括(进入障碍与退出障碍) 26.【99615】与价值链有关的概念还有供应链和产业链。三个概念十分相近,但强调的层面并不完全一样。从"价 值链"角度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三部分职能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是企

(完整word版)国际企业管理答案

一、判断题 C.产品特点和生产技术复杂程度越高,集权程度也就越低。× C.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只有个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才对财富起作用。√ C:产品特点和生产技术复杂程度越高,集权程度也就越高。√ D 当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会遇到贸易壁垒和其他市场不完全的限制,从而增加外部交易成本√ D.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动。√ D.独资企业的含义是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利。√ D.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 F.分包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G.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资本的本土化。×G.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资本的国际化。√G. 国际企业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发展。√G. 国际企业对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G. 国际企业在深化国际分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G.国际避税是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不合法手段× G.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所经过的机构。× G.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既要承担自然风险、经济风险,还要承担政治法律风险。√ G.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承担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G.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G.国际企业战略控制的内容是总资源配置和重大经营决策。√ G.国际生产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选择标准化还是差别化的问题。√ G.国际市场上常见的策略有:差别定价、心理定价、新产品定价和价格调整。√ G.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同时按他国税法课征所得税。× G: 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同时按他本国税法课征所得税√ G:国际避税是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 G: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G: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工人 的管理。√ J. 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 动。× J.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表现在技术革命 所带来的产业革新。√ J.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同样经历投入期、成 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J.经济环境对企业国际经营的影响在所有的 经营环境中最直接。√ J.经济学家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组织 发生巨大变化√ K.跨国界的内部资金调配是国际企业财务管 理与普通国内企业√ N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 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N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企业通过 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 用内部化的能力√ Q.企业规模越大,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也要 相对扩大。√ S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 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S.社会文化环境可以说是无影无形,但又无处 不在。√ S.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T. 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前者 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T: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后者 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W.外汇期权是外汇期权交易双方按照协定 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某√ W.网络组织结构是工业时代的代表性组织 结构× W:网络组织结构是信息时代的代表性组织 结构√ X 小岛清认为,产品出口战略是促进国际上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X 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国际上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X.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道德素质、 信誉、和社会关系也应属于人力资源。√ X.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输出方 支付给输入方专利权使用费× X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输入方 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Y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提出了国际投资周 期论√ Y.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这样 的标准:能被国家的民族文化所完全同化× Y.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只包括成本因素 和市场因素。× Y.有关人力资本理论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 类。∨ Y: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这样 的标准:能被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完全同化√ Y: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包括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等。√ Z.在技术输出时应考虑其先进性、投资风险、 技术秘密外泄风险、× Z.在技术引进时应考虑其先进性、适用性、 可靠性和投资风险。× Z.在选择国际分销渠道时,要考虑产品、市 场、企业本身条件等因素。√ Z.斋藤优教授认为,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 受国民需求与资源关系的制约。√ Z.折算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 目采用相同汇率折算。× Z.著名国际经济学家、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 宁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是。√ Z: 折算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 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 Z:在技术输出时应考虑其投资要素、投资风 险、技术秘密外泄风险、√ Z:在技术引进时应考虑其先进性、适用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单项选择题 B.(国际事业部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 生产不久产品、产品标准化、 C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美国)的 公司。 D.(劳动力)的可供性及工资水平是影响国 际生产的重要因素。 D.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业 绩考评)。 D.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经济环境) D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英镑 汇价下降)。 G 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 会增加(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的国际利 益 G.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 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特殊型) G.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附加价值)。 G.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资本) G.国际企业的(全球中心型)组织控制体制是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G.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G.国际直接投资是指(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G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和 责任感)。

企业管理咨询第四章

一、特点和作用 1、企业管理组织: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在全体职工中实现分工与协作,对人们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方面进行设计、做出规定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2、企业管理组织的特征因素:(描述一个组织的各方面特征的标志或参数)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层次是纵向,幅度是横向 (2)专业化程度。分工较细,专业化程度较高 (3)地区分布。 (4)分工形式。 (5)关键职能?对企业战略起着关键作用,处于中心地位的职责。 (6)集权程度。指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和机构的程度。 (7)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指相同方式完成重复性工作或相似的程度。用已纳于企业管理工作标准的业务数量及其详细程度来衡量。 (8)制度化(正规化)程度。指采用正式文件来描述、指导和约束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的程度。 (9)职业化程度。指企业中各类职工为了胜任本职工作所需接受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程度。 (10)人员数量及结构。是指企业职工总数及各部门、各职能的人员在职工总数中所占比率。 3、企业管理组织的权变因素 (1)企业环境。 (2)企业战略。战略决定结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工具。 (3)企业技术。 (4)人员素质。 (5)企业规模。 (6)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 4、企业管理咨询的特点:全局性、系统性、策略性。 5、企业管理咨询的作用: (1)对贯彻实施企业战略的组织保障作用。 (2)二是对层次、各部门、各岗位都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大量日常业务活动具且组织保障作用。 6、企业管理组织咨询的内容: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组织结构具体来说: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组织运行具体包括横向协调、人员配备与训练、绩效考核、管理规范。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习题作业

English name: Grin Chinese name: Gu Lingling Tomas ID: A0000026242 Chapter 7 A. If my company’s product is mobile phones, I think it would make better strategic sense to employ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Because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for a mobile phone company to change or customize its phones to meet different target markets taste and preferences. Using this strategy would allow the company to sell their products in multiple countries. Our company would implement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with mass-customization techniques that enable them to address local preferences in an efficient, semi-standardized manner. B. The best strategy for this type of company would be a multidomestic strategy. Because no one customer likes the same thing, they all have different taste when we produce dry soup mixes and canned soups. Using this strategy would be based on differentiat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50 countries basis to meet differing buyer needs and to address divergent local market conditions. A think-local, act-local approach to strategy making is most appropriate when the need for local responsiveness is high due to significant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50 countries conditions. The soups would be tailored to the local domestic territor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preferences and local customs. C. The global strategy would be best served in this situation. The global strategy allows you get sell your product in all country markets. The cost of large home

企业战略与管理课后作业

企业战略与管理课后作业 P76 1. 新进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 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以一家钢铁企业为对象,其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 答:变化趋势:(1)政治—法律:①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②国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保障钢铁企业在经济纠纷和国际贸易中的权益。③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政府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提倡自主创新,促进稳定各行业发展。④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内需扩大,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继续推进。⑤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调控中,国家政策指向优化整合现有大型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中小企业,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并购,战略合作增多,有效提升了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 (2)经济:①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由于经济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汽车、家电需求下滑,使得钢铁需求疲软。②为了扩大内需和应对通货膨胀,国家调整了利率和汇率,刺激人们消费,特别是对房子、汽车等的消费;我国财政支出加大了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基建投资、地产投资的增多,有望拉动钢铁需求,推动钢铁行业的发展。③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钢铁的出口明显减少,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促进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出口。④近年来国家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业中有重要地位的钢铁行业得到了应用的重视。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趋向多样化。⑤世界钢铁工业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铁矿石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目前原材料铁矿石等资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同时也会影响钢铁企业的生产。 (3)技术:①世界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钢铁行业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提供了条件。②国家及企业对钢铁科技开发的加大了投资和支持重点。③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在钢铁生产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专利,如冷轧硅钢片、彩涂板、镀锌板等。 (4)社会—人文:①科技发展和人类知识进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②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更倾向于在生产或使用时对环境污染少的原料和产品,这对钢铁生产也提出了新要求。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①利用国家政策的优惠支持扩大钢铁的

国际企业管理 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国际企业管理:全球视角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跨国公司; ?掌握跨国经营的动因; ?理解跨国经营的意识; ?了解跨国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二、知识要点 1、何谓国际企业?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人才等的流通和管理,而从事上述经营活动的企业称之为国际企业。 2、何谓跨国公司? 如果一个公司,它的营业收入的1/4来源于海外,我们通常认为它可以被称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跨国公司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系统;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全球的视野;跨国公司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管理。 3、跨国经营的动因 1)跨国经营的传统动因是: 保证关键原材料的供应; 扩大销售; 得到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 2)跨国经营的当代动因----获得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 管理优势 4、跨国经营的意识 1)国际化意识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许多跨国公司的经理们倾向于把公司的海外经营业务看做某种前哨基地,它的主要作用是以不同方式支持国内母公司的发展,诸如扩大国内生产线的销售量,为国内生产经营活动供应原材料或零部件等。这种认识就属于国际化战略意识。 2)多国意识 多国化战略意识的伴随,承认和强调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经营环境之内的差异。具有这种意识的公司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改进自己的产品、战略和管理实践,采用更为灵活的国际化经营方法。那些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战略建立在公司全球分布的子公司在不同国家多重响应战略的基础之上。 3)全球化意识 不同国家的习俗和偏好的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或者说通过给顾客提供具有适当成本和质量优势的标准化产品,促使过去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多样性习俗和偏好逐步趋同。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栏作者:程春华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020年4月27日 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员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和了解国际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惯例,掌握跨国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策略、各职能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总论(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及其特征;了解国际企业的形成及发展;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特征、类型和经营方式;一般掌握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1.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2.世界市场的形成及特征 3.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发展 4.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及发展趋势 (二)了解企业经营国际化与国际企业的发展 1.企业经营国际化 2.国际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特征和经营方式 1.国际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国际企业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四)一般掌握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1.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3.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4.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教学要求:重点讲解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国际企业的特征的经营方式。 第二章国际企业的基本理论(建议4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一般掌握各种国际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了解有关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掌握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借鉴。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一般掌握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 1.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电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扩展分析 3.两缺口理论 4.国际投资周期理论 5.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 (二)重点掌握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2.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寡占反应论----防御性投资动因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三)重点掌握跨国公司理论 1.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2.跨国公司的界定 3.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 4.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 (四)了解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1.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崛起和特点分析 2.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 3.发展中国家从吸收外资向对外投资的转换 第三章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建议6课时)

20119《企业管理》课程作业C

《企业管理》阶段测试C 案例分析题,共25分 一、设计目的:从企业管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视角对企业管理实务案例进 行有针对性地专业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每位同学收集整理一个有关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案例,根据授课内容与课下学习,独立完成,切忌新闻式简单介绍,注重理论+运用 (二)强烈推荐在“案例库”中选题(参见附件1),亦可以兴趣爱好等选题,以某个具体的企业(战略,H R,质量,品牌,产品,定价,分销,促销,渠道,公共关系,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企业家故事等)设计案例 (三)结构内容 1.案例说明(选题新颖、信息量大,引起读者兴趣) 2.案例提问(1到3个问题) 3.案例分析(层次清晰) 4.案例结论(具有逻辑性) 5.对策建议(可行性、操作性、模仿性、创新性、可比较分析) 6.参考文献: -可以参考任何资料,但要注明详细出处,具体到页码,网页等; -格式参照《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参考文献,作为附录的图表、 数据、公式推演等不计算字符数

三、形式要求:制作案例分析幻灯片 ?P o w e r p o i n t2003,排版,图片,动画效果等自拟,以简约、清晰、美观为原则;提交P P T2007版本零分 ?正文字体、格式不限,以清晰、美观为准,总字符数(不计空格)以3000字为限,字数超出扣1至5分 ?文件名称,首页首行标注:班级,姓名,不超过25页P P T,大小不超过10M,提交压缩文件零分 四、提交作业C 1.打印版:14周周三上课时面交,统一使用作业封面,参见附件2 ?A4纸,每一页最多容纳6张P P T,黑白朴素打印,请勿过度包装 ?上课时签字提交,请勿迟交、代交,迟交直接扣5分,因代交造成试卷丢失由学生本人承担责任 2.电子版:14周周三17点之前上传 优秀作品展示 备注: 1.阶段测试C成绩不构成补考成绩 2.未尽事宜由授课教师结合学校教务处有关文件进行解释 附件1:案例库 第一章:企业概述 *重庆金夫人的品牌策略

国际企业管理(含答案)[整理]

?构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能力。 期末考试模拟题 (答案供参考) 一、判断 1文化控制体系利用组织文化来控制和影响雇员的行为与态度。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可以在工人中树立共同的准则、价值观、信念和传统。对 2水平协调体系主要包括日常文书、直接交流、联络官角色、任务组、专职协调人和团队。 对 3无论是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还是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它们都没有形成法律实体。 对 4评估国际战略联盟绩效指标主要包括:管理过程、组织学习、竞争力、营销、财务指标。对 5跨国合并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新设合并(Consolidation),即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接管各家被合并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和责任。二是吸收合并(Merger),一家或若干家公司并入一家续存公司(Surviving Corp),该续存公司接管被合并的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全部债务和责任。对 6跨国并购可以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建立起独立的生产基地;其缺点是被并购的企业资产很难得到准确的评估,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对资产的股价差距过大;或者由于跨文化因素多带来的并购后企业之间的整合问题。对 7纵向并购是指并购企业跨越某一既定的商品空间与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商品的企业进行并购的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生产相同的商品或劳务,并且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错 8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和组织之间的招聘、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报酬和劳工关系等全部关系。对 9投资新建子公司可以获得对当地子公司的最大程度的控制,但花费的时间较长,并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对 10横向并购又称为水平并购,是指互相买卖投入和产出的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或指一个公司将与本公司生产的前后工序相关的公司并购过来的企业并购行为。错 11跨文化培训可以降低外派人员和东道国经理的失败率,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业绩。培训方式和强度取决于外派人员在其任职中预期可能遇到的情况。对 12培训强度是指要求培训者和受训者为海外任职的受训者做准备的努力程度。高强度培训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它包括更多的经验学习和广泛的语言培训,经常还有与当地雇员沟通。错 13文化被定义为指导一个群体日常生活的普遍的共享的信念、准则和价值观。这些信念、准则和价值观通过文化礼仪、传说和象征传递给今天的群体成员以及未来的群体成员。 对 14“十诫”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可兰经》中对信徒的基本要求。错 15美国人比较强调个人成就、创新能力、自治力和冒险精神,因此,美国的个人主义色彩

国际企业管理提纲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1.国际企业的内涵 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将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力量,其国际生产流动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形成有形或无形资产在国际间的移动,获取利润并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国际企业的类型 (1)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 ①水平型:即指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基本上生产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公司内部转移生产技术、销售技能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数额较大 ②垂直型:即指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分工,制造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其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和衔接的。此类公司按其经营内容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不同行业的、但却相互有关的产品;另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同一行业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艺阶段的产品。 ③混合型:即指母公司与子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不仅跨行业,而且相互间毫不相关。此类公司经营多种产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而且它们之间互不衔接,没有必然联系。 (2)从经营的内容看 ①资源型:即直接投资于资源所在国以获取本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 ②制造型:即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开始是以加工装配为主,随着当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转向资本货物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 ③服务型:即提供技术、管理、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的国际企业 (3)从经营的价值取向看 ①母国取向型②东道国取向型③世界取向型 (4)从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地理导向看 ①内向型[即通过进口、作为许可证交易的受约人、购买技术专利、在国内与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成立国外企业全资的子公司(或被国外企业并购)等方式,发展国际化经营 ] ②外向型[即通过出口、技术专利出让、向外国公司发放许可证、在国外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建立或收购外国企业、兼并国外企业、进行国际战略联盟等方式,发展国际化经营] 3.国际企业的特征 (1)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相互联结。 (2)企业的跨国程度是由跨国指数决定的。 (3)规模庞大,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 (4)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5)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6)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第二章与国际企业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 了解[1.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要点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平时作业4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平时作业四9—11章 一、名词解释: 净额结算:是国际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之间或总公司之间的往来项目,把各自的应收应付款相抵,用其净差额来实行结算的一种方法。 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制定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 国际避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是指将国外附属公司的外币会计报表,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来表示,以便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就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损失或利得的风险。 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不强调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以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心态:是以一贯的方式对一定的取向物作出反应的一种习得的倾向。 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编码和解码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的过程,它以人种的混合和文化的同化或相互适应作为标志。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全球战略出发,在国外设立经营机构,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 本国中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将战略重心放在国内业务上,国际经营业务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企业内部资金调配技巧。 (一)转移定价。(二)设立再开票中心。(三)提前与延迟结账。(四)公司间贷款。(五)股利支付。 2、简述国际企业常用的避税技巧。 (一)利用内部转移价格。主要做法: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高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则采取低价。这样就实现利润的一部分由高税国子公司转入低税国子公司,使整个国际企业的纳税额减少。(二)利用避税地避税。其主要方法:(1)以挂牌公司作为虚设的中转销售公司;(2)以挂牌公司作为收付代理公司;(3)以挂牌公司作为持股公司。(三)变换机构身份避税。通常做法:(1)规避税收管辖权;(2)选择组织形式避税;(3)避免成为常设机构。 3、简述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差异性。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包括: (1)感知。是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刺激进行选择、评价和组织的过程。有五种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发展感知的意义起着影响:信仰、文化价值观、心态、世界观和社会组织。(2)成见。(3)种族中心主义。(4)缺乏共感。 4、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2)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3)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4)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制约着跨国经营的综合竞争力(5)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决策。(6)缺乏能胜任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5、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哪些条件和相对优势? 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备一定实力和优势,有能力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2)已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意识,熟悉国际惯例和跨国经营管理知识,有能力在海外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家。 相对优势:我国在某些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相对优势,我国的某些技术领域国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许多工业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适用性和吸纳性。 三、论述题: 1、论述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国际企业管理(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大纲 期末考试模拟题 (答案供参考) 一、判断1234 5文化控制体系利用组织文化来控制和影响雇员的行为与态度。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可以在工人中树立共同的准则、价值观、信念和传统。对 水平协调体系主要包括日常文书、直接交流、联络官角色、任务组、专职协调人和团队。对无论是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还是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它们都没有形成法律实体。对评估国际战略联盟绩效指标主要包括: 管理过程、组织学习、竞争力、营销、财务指标。对 跨国合并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新设合并(Consolidation),即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接管各家被合并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和责任。二是吸收合并(Merger),一家或若干家公司并入一家续存公司(Surving Corp),该续存公司接管被合并的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全部债务和责任。对 跨国并购可以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建立起独立的生产基地;其缺点是被并购的企业资产很难得到准确的评估,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对资产的股价差距过大;或者由于跨文化因素多带来的并购后企业之间的整合问题。对 纵向并购是指并购企业跨越某一既定的商品空间与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商品的企业进行并购的行为。其主要特点是: 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生产相同的商品或劳务,并且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错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和组织之间的招聘、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报酬和劳工关系等全部关系。对 投资新建子公司可以获得对当地子公司的最大程度的控制,但花费的时间较长,并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对 横向并购又称为水平并购,是指互相买卖投入和产出的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或指一个公司将与本公司生产的前后工序相关的公司并购过来的企业并购行为。错跨文化培训可以降低外派人员和东道国经理的失败率,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业绩。培训方式和强度取决于外派人员在其任职中预期可能遇到的情况。对 培训强度是指要求培训者和受训者为海外任职的受训者做准备的努力程度。高强度培训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它包括更多的经验学习和广泛的语言培训,经常还有与当地雇员沟通。错 文化被定义为指导一个群体日常生活的普遍的共享的信念、准则和价值观。这些信念、准则和价值观通过文化礼仪、传说和象征传递给今天的群体成员以及未来的群体成员。6789 10 11 12 13对14“十诫”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可兰经》中对信徒的基本要求。错 15美国人比较强调个人成就、创新能力、自治力和冒险精神,因此,美国的个人主义色彩比较强。对 16际战略联盟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公司参与商务活动的合作性协定。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从研究开发到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价值链活动。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