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世界复习题

运动的世界复习题
运动的世界复习题

课题:运动得世界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

1、填上适当得单位:手臂长74_____;某同学身高160_____;物理课本宽0、132_____;一元硬币得厚约

2、5×10-3_____;课桌高780_____;圆珠笔芯塑料管得直径就是3_____;物理书长13___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6dm=________m 8×109nm=_______m 1、7×102cm=________μm 6、9×

10-9mm=_______m

2、4h=__________min 140min=________h________min 12min=_________s=_________h

2m/s=_________km/h 15m/s=_________km/h 18km/h=________m/s 72km/h=_________m/s 3、小明同学坐在行驶得公共汽车内: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就是_______得;以行驶得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就是______得。

(2)小明对马路上得行人来说就是________得,这就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马路上行走得小红瞧到行人没有公共汽车快,她就是运用得__________________得方法。(选

填“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4、昆明最近出现得“小黄车”方便得大家得出行,小黄车正常得行驶速度为18km/h合________m/s,18km/h表示得物理意义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得路程就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得

速度就是________m/s

6、一列火车长200m,它以10m/s得速度穿过1200m长得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

需要___________s

7、作直线运动得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得路程就是20m,接下来得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得

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得就是_______运动,前5s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后15s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整个20s得时间内得平均速度就是________m/s。

8、左表就是济南至烟台得N923次列车

运行时刻表得一部分,由济南到潍坊

行驶了________km里程,从潍坊到蓝

村得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km/h(保

留一位小数);这个速度__________(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m/s

9、读出两图中被测物体得长度

左图被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______cm 右图被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____mm

10、(1)图中横坐标表示得就是________;纵坐标表示得就是

________;

(2)图中,甲车做__________运动,15 s时甲车运动得速度就是

________;

(3)0~5 s内,甲、乙两车对应得两条直线得倾斜程度不同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两点各表示得物理意义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可以判出0~5 s,相对于甲车,乙车就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得,若两物体均向

东运动,则甲车相对于乙车向____方向行驶.

11、小明得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游玩,在途经太湖时,路

边窜出一只小猫,她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小猫,如图4为

刹车前后汽车行驶得时间速度图像.

(1)紧急刹车发生得时间就是________

(2)8:23~8:27时间段内,汽车做________运动,汽车行驶得

路程为________m;

(3)8:27~8:30时间段内,汽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得特点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物理实验小组得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得物体在不同阶段时

得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得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1 cm)得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得圆圈就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

置时电子表得显示时间(圆圈里面得数字分别表

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就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得.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

运动到底端得过程中________(选填“就是”或“不

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得路程s AB就是_______dm;在BC段运动得平均速度v BC就是______m/s;在

AC段运动得平均速度v AC就是__________m/s、

(4)在试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得运动时

间偏___________从而导致下车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得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得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得平均速度.她得做法就是_______(选填“正确”

或“错误”)得,理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由图中标示,求到南京还需用多长时间?

【拓展训练】

1、坐在向北行驶得汽车内得乘客瞧到路旁得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得实际运动方向就是( )

A一定就是向北运动 B、一定就是向南运动 C、一定就是静止得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得就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使得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得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得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得波音747飞机

3、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得报道,空中飞翔得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就是因为( )

A、鸟飞行得速度很大

B、鸟飞行得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得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得速度很大

4、从匀速直线运动得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得就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得物体得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得改变而改变

5、做匀速直线运动得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得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就是2:3,则它们得速度之比就是( )

A.2:1

B.l:2

C.9:2

D.2:9

6、一辆雪橇沿山坡滑下,第1s内通过3m,第2s内通过6m,第3s内通过9m,则有( )

A.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就是3m/s

B.雪橇做变速直线运动,但每秒内得平均速度都就是3m/s

C.雪橇前2s得平均速度就是4、5m/s

D.雪橇得平均速度就是4、5m/s

7、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得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

点O得距离s随时间t变化得图像,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 )

A、两物体由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

C、从第3 s开始,v A>v B,5 s末A、B相遇

D、5 s内,A、B得平均速度相等

8、如图甲就是某物体运动得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得v﹣t图象就是( )

9、读出两图中被测物体得长度

左图得出被测物体得长度就是__________dm; 右图得出被测物体得长度就是__________cm

左图被测

物体得长

度就是

__________cm; 右图被测五题长度就是__________cm

10、某同

学用一

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得宽,她得测量方法如

图所示,图中A就是她观察读数时眼睛得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得二个错

误之处:

(1) ;

(2) ;

11、长130m得列车,以16m/s得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s,这个隧道长

____________m

12、子弹在离人24m处以750m/s得速度离开枪口,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_________m

13、一列匀速行驶得列车车厢宽为2、5m,垂直于车厢射来一颗1000m/s得子弹(假设子弹速度不

发生改变)射穿车厢,在车厢两侧留下得弹孔沿列车前进反方向得距离为10cm求列车得速度14、某人以5m/s得速度走了全程得一半,又以3m/s得速度走完剩下得一半路,则此人在全程中得

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5、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0m得平均速度就是5m/s,中间5m用了1、5s,最后又用了4、5s走完

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得平均速度为4、3m/s,则它在最后4、5s中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6、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起点同向绕着400m得操场奔跑,甲同学得速度为8m/s,乙同学得速度为

4m/s,则经过__________s甲同学追到了乙同学。

17、两列火车,一列长150米,每秒行25米,另一列长240米,每秒行14米。现在两车相对而行,

求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需要__________s

18、某车以20m/s得速度行驶,在鸣笛后4s听到山崖传来回声,求汽车鸣笛时距车前山崖多远?【中考链接】

1、(2015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得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得长度,三次测量得数据分别

为2、35cm 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2、(2015山西)下列估测合理得就是( )

A、一位中学生得身高约为16、8cm

B、一名中学生拳头约宽8dm

C、演奏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歌用时约为50s

D、一名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3、(2014北京)PM2、5就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得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得头发丝粗细得二十分之

一。PM2、5中得“2、5”就是表示颗粒直径得数值,关于它得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得就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4、(2014江苏镇江)图1中,物体得长度为______cm;图2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km/h.

5、(2015福建龙岩改)小明要测量一段粗细均

匀得金属丝得直径.她将这段金属丝一圈

圈紧密绕在铅笔杆在,用刻度尺测量线圈得长度,如图所示,她测量得线圈得长度就是______cm,金属丝得直径就是______mm。做两次实验,一次绕20圈另一次绕60圈,比较两次测得得金属丝直径第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6、(2015辽宁沈阳)两台完全相同得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

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她们得路程随时间变化得图像,

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作出得下列判断,其中正确得就是( )

A.两车运动得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m得路程,乙车所用得时间比甲车得长

C.第6s时,甲车得动能比乙车得动能大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就是向西运动得

7、(2015江西)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得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

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得位置。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得就是( )

8、(2012曲靖改)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同向行驶,如图反映

了它们速度随时间变化得关系,由图可判断:

(1)在0~4 s内,甲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得特点就

是:_____________;

(2)在行驶到第5 s时,甲车驾驶员注视了一下乙车,以甲车为参照

物,会感到两车之间得距离越来越_____(选填“近”或“远”).

(3)4~8 s甲车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整个过程乙车最快达到得速度为

__________m/s,整个过程乙车行驶得情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匀速”、“先加速后减速”、“先减速后加速”)

9、(2015兰州改)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

师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某业余选手得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结果精确到个位),裁判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得方法比较出选手们得名次顺序。

10、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

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她就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得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得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__到处罚。(选填“受”、“不受”)

11、(2015乌鲁木齐)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得实验中,提供得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

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得倾角较小,这就是为了减小测量

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得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得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选填

“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得倾角越大,小车运动得平均速度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得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

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得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

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得平均速度.

12、(2013云南改)一轿车上午11:30驶入黄城高速公路入口,下午1:30到达青州出口,总共行驶

了240 km、该段高速公路限速120 km/h,期间经过得隧道与桥梁限速为80 km/h、

(1)轿车全程行驶得平均速度就是多大?(2)轿车在行驶中有超速吗?为什么?

【2019最新】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测试题(1)

【2019最新】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测试题(1)训练 一、填空题 1.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__cm. 2.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 ___________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_____的. 3.如图2—13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有错误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1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是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5.如图2—15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 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比较_______,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 6.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 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 7.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km,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为12min.小华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为_______m/s.合_______Km/h。 8.到的铁路全程长1 463km.2004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北 京至的Z21直达特快列车运行时间约为12 h,则提速后它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整数) 9.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2—16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min. 10.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 面滑行250rn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 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 ). A.km B.m C.cm D.尺 2.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m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 ).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综合单元测试卷

《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2.你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 ) A.0.20 m B.0.8 m C.1.5 m D.2 m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听到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B .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声音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D .真空也能够传播声音 4.“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飞船 B.地球 C.月亮 D.太阳 5.下列无法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 A .海的深度 B .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D .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6.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 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C.普通手表的秒针转一周 D.人步行10 m 所需的时间 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 .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8.如图1所示是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的情景,它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完成对接前,“神舟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在完成对接前,“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速度均变为零 D.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都相对于地球静止 图 1

运动的世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世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世界 ( 二) 一. 中考. 竞赛涉及的主要问题 1. 速度及计算 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4. 平均速度的测量 二 . 典型例题 例 1. 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 ; 如图 1 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 ; 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从毕节驶向贵阳,毕节到贵阳的距离约为217km,这辆车从毕节到贵阳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精析精解小明坐汽车上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他是以汽车或者汽车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观察速度计的表盘可知 分度值为 10 km/h ,汽车的速度为 70km/h; 根据公式 t=s/v=217km/70 km/h=3.1 h=1.16104 s =186min 。 例 2. 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在一次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小张测得运动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m/s ,小王测得其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m/s ,那么小张和小王测得的该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4m/s B.4.8m/s C.5m/s D.6m/s 精析精解全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段路程除以全程时间。 设全段路为S,前段路程为si,行驶速度v1 ,时间t1;后段路为s2,行驶速度v2,时间t2,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s/(t1+t2)=s /(s1/v1+s2/v2)=2v1v2/(v1+v2)=26m/s4m/s/(6m/s+4m/s)= 4.8m/s ,正确选项 B。 点评此题属于体验感受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平均速度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反思要清楚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而不是两速度的 平均值。 例 3. 小明坐在一列以 30m/s 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的 窗口边上,他看见与其相平行的轨道上迎面开来了一列长为300m 的货车,经测定车速是20m/s,坐在窗口的小明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 ) 。 A. 30s B.15s C.10s D.6s 精析精解以所坐的列车为参照物,货车相对火车行驶的路 程为300m货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为50m/s,这样运动时间 迎刃而解。答案是 D。 点评本题是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创造性题,留心观察,细心思考,把握实质才能解决问题。 反思此题关键是货车对列车的相对速度是二者之和,即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二)

运动和力单元卷(二)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 分) 1.你坐在游乐场的转椅上,当转椅快速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的景物: A.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B.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 内通过500m 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 内的速度是: A.2.5 m/s B.5m/s C.10m/s D.25m/s 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图9-1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拉力一样大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 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如图9-2所示,则两者的速度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 乙 D . V 甲

7.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 .10.30秒 B .10.59秒 C .10.88秒 D .10.18秒 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 的是: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min 。在第一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二个10min 内汽车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三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 ,那么汽车在这30min 内的运动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 .突然启动 B .车速太快 C .紧急刹车 D .车速太慢 11.(多选题)图9-3中,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12.(多选题)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沿水平方向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 13.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14.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 ,正常人步行速度约为1.2 ,大型远程客机的速度约为250_____。 A B C D 图9-3

【单元测试】《运动的世界》1(含答案)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 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 1.(3分)小胖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mm”的是()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3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家,所需时间最接近() A.0.083h B.0.3h C.0.45h D.0.6 h 3.(3分)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3.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61 cm 4.(3分)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 5.(3分)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总结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 6.(3分)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7.(3分)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B.C.D.

8.(3分)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失误 B.误差在测量中是可避免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误差 D.不断地改进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9.(3分)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 10.(3分)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C.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D.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参照物是唯一的 11.(3分)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12.(3分)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 13.(3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1:2,时间之比为2:3,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 A.1:1 B.1:2 C.4:3 D.3:4 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 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 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 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运动的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nm B、2mm C、2cm D、2dm 2.在济宁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3.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4.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飞机 C.白云 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5.广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6.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 A.路面 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边的座椅 D.迎面而来的汽车7.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 8.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大连地区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2.5cm~27cm之间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3m/s~5m/s之间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1 50g~200g之间 D.中学生正常心脏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之间 9.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10.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1.我们常说的“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这种东升西落的现象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空 B云层 C月亮 D地面 12.在无风的天气里,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选的参照物是() A空气 B路边的树 C自己 D没有选择任何物体 13. 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doc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测量工具 是 .2.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3.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的,若以流水作为参照物,人是的.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5.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车,速度最小的是车.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6s末的速度是 m/s.7.在太空中遨游的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8.月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108m,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9.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则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盒式录音机放音时,磁带的速度是 4.75cm/s,一盘磁带能放音30min,则磁带的长度是 _________m.二、选择:11.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c 进站的火车 d 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45 2018-05-07 一、填空: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测量工具 是 .2.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3.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的,若以流水作为参照物,人是的.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5.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车,速度最小的是车.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6s末的速度是 m/s.7.在太空中遨游的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8.月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108m,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9.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则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盒式录音机放音时,磁带的速度是 4.75cm/s,一盘磁带能放音30min,则磁带的长度是 _________m.二、选择:11.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2018.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2.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100.5 B.100.55 cm C.100.6 cm D.101 cm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流水D.河岸 4.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5.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8.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 m/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 B.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s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 25 cm、13. 27 cm、13. 02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 1.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 向西运动 B. 向东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3.以下是人类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是:()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 4.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2-1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M/秒,乙车的速度为2M/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M。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 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l:2 B.2:1 C.2:9 D.9:2 6.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飘动的白云B.平台C.“孙悟空”D.烟雾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身高约1.5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单元测试】8-02《运动的世界》2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叙述中哪些是不属于机械运动的例子() A.地面上滚动的球B.五四运动C.空中飞行的小鸟D.水中游动的鱼 2.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 3.小雨和叶子一起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小雨说:“我们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岸的树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 4.车站上有甲、乙两列火车,某同学坐在乙车上,感觉到火车开动了,可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该同学前后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甲车和乙车B.乙车和甲车C.甲车和车站D.乙车和车站 5.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1000m跑的成绩为88s B.引体向上1分钟13个 C.仰卧起坐1分钟40次D.实心球投掷成绩12m 6.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秒表的读数为12.29秒,与运动员准确成绩最接近的是() A.12.29秒B.12.58秒C.12.00秒D.12.18秒 7.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 A.80 mm B.80 cm C.80 dm D.80 m 8.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9.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 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D.一定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10.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

《第二章_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 1.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 向西运动 B. 向东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3.以下是人类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是:()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 4.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2-1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 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l:2 B.2:1 C.2:9 D.9:2 6.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1.5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飘动的白云B.平台C.“孙悟空”D.烟雾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身高约1.5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初中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 是静止的 图2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0.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4 A.1mm B.1cm C.1dm D.1m 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 12.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要求不恰当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试卷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本试卷共2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 cm B. 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 s C.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 m/s D.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 mm 2.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3.在文学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日行千里 D.姗姗来迟 4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72.13 ㎝、72.12 ㎝,则课桌高是() A.72.13㎝ B.72.133㎝ C.72.1333 ㎝ D.72.13333㎝ 5.飞机空中加油时,战斗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D.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车行驶时间之比为() A.8:9 B.9:8 C.2:1 D.1:2 7.下图是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8、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9.汽车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10、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 h内行驶18 km;乙在3 min内行驶900 m;丙行驶100 m需20 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1.单位换算 (1)2.72 cm = m (3)20 min = h (3)10 m/s= km/h (4)720 km/h = m/s.12.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1)张飞同学的身高为1.83 (2)吕小布百米跑的成绩为11.18 (3)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 13.如图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14.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________,我们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一个人步行速度约为 1.2 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 是。 16.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2中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___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2中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_________h. 17.如图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___车的速度大; 5 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18.如图4所示,(1)“上桥18km”的意思是:。 (2)“40”的意思是:。 (3)此处到“上桥”至少要 h。 参赛者甲乙丙 成绩/s 14.3 13.8 13.7 图1 图3 图4 图2

沪科版8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检测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A.青山竹排 B.竹排青山 C.竹排竹排 D.青山竹排 3.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1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A.东 B.南 C.西 D.北 图1 图2 5.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6.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 7.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8.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9.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 B.t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应该是铅制作的,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看是否相吸。对于“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常州中考)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 站两名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 动,如图所示。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龙”号飞船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 是( ) A.20s B.3.2min C.200s D.180s 5.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

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A.3.2cm B.3.30cm C.3.3cm D.3.5cm 6.(埠蚌二中中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 ) 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 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 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 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 7.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为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完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m/s B.7.5m/s C.7.2m/s D.8.3m/s 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速度v 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9.(南昌中考)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步行速度约为1.1 。 10.(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 11.如图所示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表示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