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研究》文章归纳

《统计研究》文章归纳
《统计研究》文章归纳

一、宏观经济问题分析

二、统计方法改进、创新

1.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影响因素分析,揭示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成因,为推动经济增长提供理论

基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环境管制政策(碳强度约束)、人口老龄化、技术差距、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方面

经济转型:深化改革、政府转型和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等

人口因素: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

金融:金融改革、金融效率、金融资产结构、通货膨胀、汇率和货币供给等 其它:国际分工、政府债务、国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全要素生产率)、税收、收入分配、消费、储蓄

●考察经济波动对其它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放缓对居民福利的影

2.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统计问题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环境所有权、工业集聚、对外贸易、外

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等。(揭示污染的成因)

●环境质量对其它因素的影响:碳排放对地区收入、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分析:

污染测算:碳排放量、隐含碳排放量、硫排放量、环境质量测算。

考察相关行业、地区的碳排放差异、碳排放效率。

环境管制政策、碳排放约束对碳排放效率、全要素生产率、FDI的影响

3.收入分配、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文化水平、性别、对外贸易、社会保障、收入环境

(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投资)、人口流动、户籍分割、税收、财政政策、人力资本

(强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西东部收入差距、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收入差距,研究较多,细致)

(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为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居民消费、经济转型、经济增长

●现状分析: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测算;收入结构变化

●贫困:

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公共支出结构、健康、自然地理环境、收入不平等、社会资本(研究造成农村贫困的原因,提出农村减贫的新路径) 贫困测算:评价贫困的角度更多样化,从家庭脆弱性、暂时性贫困等、多维贫困等角度判别是否贫困。多维贫困(缺乏教育、健康、住房、权利等,而不仅仅限于收入或者消费)

●最低工资

4.货币

●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

汇率变动对物价、通货膨胀、进出口的影响;研究货币国际化(以人民币计价)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升值/贬值,汇率,消费刺激/抑制等)

●现状分析

货币需求分析,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分析,外汇储备利率风险的测度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通货膨胀的地区差异性(受全国影响的共同因子和受各自区域影响的区域因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预期、持续性研究

通货膨胀走势特征研究、预测

5.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区域差距、产业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影响因素分析:财政收入、

债务、劳动力、财政政策、国际分工、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分布特征、FDI的地区差异化

●对其它经济发展的影响:如非农产业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均等的影响,能源消

费水平空间差异

●现状分析:

测算:测算行业、产业发展水平—行业生产率、服比重变化、服务业增长速度、景气指数等(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研究较多)

产出效率:如测算、评估工业和制造业效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协调发展的测度

6.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出口行为、融资约束、贸易成本、补贴、要素价格扭曲、

地理集聚、行业集中、人民币升值

●现状分析:

数量:测算我国的贸易总额、贸易差额;各国贸易数据、统计方法对比(增加可比性)

质量:出口质量测算(对外贸易技术含量测算)

7.消费、储蓄

●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储蓄特征分析:如城镇和农村消费特征研究,老龄化背景下的储蓄行

为研究

●房地产

影响因素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经济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成交量、的影响;房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消费、物价、收入分配的影响

住房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测算,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解

政策分析:房地产新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房地产资本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对原料市场、物价、居民收入的影响;限购令对住房市场价格、成交量的影响;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

8.要素

●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信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技术进步对

经济增长,能源利用率、储蓄率的影响,产出的贡献率

●考察要素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分析:规模、科技、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测算:要素价格、要素质量、要素收益、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地区、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收益率 要素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创新

企业、政府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性质、所有制类型、创新环境、技术差距、金融自由化、外包、技术转移

(考察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原因,促进企业创新)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利润、生产率

技术外溢:是否存在技术外溢、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分析:创新风险的存在,高科技产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考察创新支持政策对高科技产业融资的影响

9.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

现状分析、趋势分析:考察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地区差异性,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即影响老龄化的因素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对GDP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消费特征分析,对养老金支付,可持续化的影响。

政策分析:退休制度改革(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支付、居民家庭消费、公平、福利损失、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养老金的支付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分析是提高缴费率还是推迟退休。

●移民:智力流失,对产出的影响

●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收入、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健康、工资收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有助于增加农民工劳动供给,解决“民工荒”问题。

农民工收入差距分析、生活质量、幸福感、满意度评估。

农民工城镇就业对经济发展影响:比如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民工收入归属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影响;劳动力输出带来大量汇款,汇款分析;

10.国际、地区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影响因素分析:

●现状分析:测算:

11.其他

金融:量化选股,(用金融时间序列、机器学习等方法对股价的短期和长期走势进行预测,并考察预测的精度),套期保值,金融资产配置

统计方法改进、创新

1.计量模型

●时间序列—ARMA模型,ARCH模型,广义ARCH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即

VAR模型、结构VAR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等。非线性时间序列方面有,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即STAR模型。。。。

这些模型涉及到模型的识别、变量选择、估计、检验、模型优劣的判别等方面的改进。针对这方面的改进很丰富。(如平稳性检验(是否存在随机或确定性趋势)、稳健性检验(对参数敏感,改变参数是否会改变显著性、符号)、协整检验(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等。)

估计方法:最小二乘,两阶段最小二乘,三阶段最小二乘、惩罚似然估计

其他还有变点检测、异常点检测

●多元模型:如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等;

高维数据、高频数据。

●空间计量:

2.指数

●指数的测算、预测:PPP(购买力平价)、对CPI的预测(基于季节调整的CPI

的预测)

●指数的构建:直接对应某个经济层面,居民购房需求指数

●经济监测、预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抽样调查方法、市场调查、网络调查

4.国民经济核算

●自联合国、欧盟等组织发表了SNA2008,即2008年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后,

许多学者开始研究SNA2008与之前的SNA1993的区别,采用SNA2008对中国GDP的影响以及如何把SNA2008应用到中国的核算体系等。

(固定资本存量的核算、R&D的核算、按经济所有权原则记录国际贸易对国民账户的影响)

●核算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收入流量矩阵、资金流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环

境核算、服务业核算、卫星账户等核;各国指标概念、核算方法区别比对(具体涉及人群、权数、一篮子商品。。)

●数据质量评价:如季度GDP的数据质量评估(同各经济指标的匹配性);提

高 CPI数据质量的编制技术研究

经济现象的相互作用。经济现象的走势分析,测算,预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