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4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4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4单元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

B、食用油

C、石块

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

三、问答

1、有几个袋子,里面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等,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将袋中的液体、固体、和气体区分开来呢?如果能,你是怎样区分的呢?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固体

B 都是液体

C 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 铁块

B 石头

C 食用油三、问答

1、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水和食用油相比,哪种物质更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谁流得更快些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一、判断

1、可以用比较流完时间的快慢来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2、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些选用液体的多少很重要。()

3、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中食用油流得最快。()

4、液体流动得快慢与液体的重量有关。()

二、选择

1、以下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A 食用油

B 水

C 洗洁精

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

A 有味

B 好闻

C 透明

三、问答

1、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快些,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

四、实验:

1、我们认为液体流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4、比较水的多少科学概念: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一.判断:

1.可以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2.读取液体的体积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5毫升的水大约有一小勺。()二.选择:

1.量筒是一个()的玻璃筒。

A、有刻度

B、没刻度

2.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计量单位是()。

A、厘米

B、小时

C、毫升

3.液体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A、镊子

B、放大镜

C、量筒

参考答案:一、1、× 2、√ 3、√

二、1、A 2、C 3、C

三、1、把它们分别倒入量筒中,体积大的水就多。

2、把它们放在同样重的容器中,分别称量,重的说明水多。

3、让它们分别从同样大小的小孔流出,流动时间长的说明水多。

5、我们周围的空气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一.判断:

1.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

2.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也没有质量。()

3.当杯子里充满空气后,再也打不进去空气了。()

4.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不能带来好处。()

5.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方法。()

7.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的伤害。()

8.与平静时相比,人们活动得越剧烈,呼吸的次数越多,说明需要的空气越少。()

9.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

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10.生活在水里的鱼是不需要呼吸空气的。()

11.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

二.选择:

1.一瓶香水放在讲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前面的同学可以闻到

B、全班同学都可以闻到

C、全班同学都闻不到

2.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A、下沉

B、呼吸

C、上浮

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4.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A、空气

B、水

C、食用油

D、石头5.下列物质中没有气味的是()

A、空气

B、白酒

C、白醋

D、石油6.流动的空气就是()

A、雨

B、风

C、云

7.关于空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

B、空气没有气味

C、空气没有颜色

D、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三.问答:

简述空气和水的相同与不同点。

四.实验:

1.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写出五种方法)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空气和水谁轻谁重?(写出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1、B 2、B 3、A 4、D 5、A 6、B 7、D

三、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生物都离不开。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四、1、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2、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放入水中,撕烂一角,有气泡冒出并上升;如果将空气装入气球或塑料袋中,会浮在水面上。

6.空气占据空间吗?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一.判断。

1.空气无色无味,也不占据空间。()

2.空气可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3.大自然中处处有空气室内没有空气() 4.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

5.水占据的空间不变化,空气占据的空间也不变化()二.选择

1.空气占据—— a .空间 b 面积

2.水占据空间—— A变化 b 不变化

3.空气占据空间——

A 变化 b 不变化

4.空气和水都——空间 A 占据 b不占据

5.空气占据的空间可—— A 变化 b 不变化三.问答

1.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变化?

2、空气和水占据的空间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

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7、空气有重量吗? 吕梁学校周芝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一、判断

1、像石头等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它有一定的重量,但空气我们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它没有重

量。()

2、空气不占据空间。()

3、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空气的重量很轻。()

4、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它也没有体积。()

二、选择

1、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

A 有重量

B 没有重量

C 说明不了什么

2、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会是()

A 水

B 空气

C 石头

3、空气中最宜于呼吸又能帮助燃烧的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三、简答

1、石头、水、空气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石头空气水空气

四单元水和空气

练习一一、填空

1.水是一种没有、、会的物体,像水这样的物体叫。

2.我知道的液体有 , , (三种)。

3.空气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的气体。

4.我们可以从、、等地方取到一杯水。

5. 和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二、判断

( )1.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

2.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 )

3.水和空气都能流动。 ( )

4.沙子也能流动,它也是液体。

( )

5.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不采用尝的方法。 ( )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 )

7.空气没有形状,也没有重量。

( )

8.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这一种方法。

( )

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 )

10.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

三、选择

( )8.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这一种方法。

( )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 )10.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

三、选择

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2.( )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A.烧杯 B.量筒 C.滴管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 )的影响。

A.轻重

B.颜色

C.黏度

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 )水平。

A.液面

B.刻度

C.量筒

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

A.能流动

B.有重量

C.能压缩

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四、实验题

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怎样区分它们呢?不许用尝的方法,你还有哪些新的方法?(越多越好)

一、判断

( )1.认识物体可以先尝再闻。

( )2.尝液体的味道时,用筷子蘸一点儿来尝就可以了。

( )3.遇到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液体时,应先闻一闻。

( )4.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去闻、去尝。

( )5.空气不能占据物体的空间。

( )6.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 )7.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

( )8.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 )9.有些动物是不需要空气的,如蚂蚁、蚯蚓、蜗牛等。 ( )10.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二、选择

1.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2.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 )。 A.厘米 B.小时 C.毫升

3.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是( ),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既没有一定体积又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

A、空气

B、油

C、水银

D、塑料泡沫

E、玻璃

F、瓶盖

4.测量水的多少,你用( )。

A.直尺

B.量筒

C.放大镜

5.教室门口放有一瓶香水,在正常情况下,依次闻到香味的是( )的同学、( )的同学、( )的同学。

A.教室门口

B.教室中间

C.教室后面

6.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三、连线题

眼睛物体的冷热、轻重

耳朵物体的气味

鼻子声音的大小、高低

舌头食物的味道

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

四、实验题

1.在设计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的流动比赛中,怎样做才能保证公平?

答:

2.比较水和空气的相同和不同。答: 练习三

一、判断

(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填空

1.空气和水一样,也会。

2.空气和水比较,轻重。

3.空气和水、石头一样,可以占据。

4.空气可以被,也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

5.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

6.相同体积的空气、水和石头比较,最重,最轻。

三、实验题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将两根吸管插入瓶子里(一根插入水中,一根不插入水中),用一块橡皮泥将瓶口密封,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用不插入水中的吸管吹气,我们会看到水从插入水中的那根吸管中被挤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

2.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答:

练习四

一、填空

1.我们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空气是单独一类,称为。

2.研究水是什么样的物质时,我们用了、、等方法。

3.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的方法比较物体。

4.水和油比较,较轻。

5.水会,油会,其他液体也会。

6.液体与它们的黏度有关。

二、判断

( )1.纯净的水是白色的。

( )2.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 )3.油和水一样,都属于液体。

( )4.空气和水一样都会流动,所以是同一类。

( )5.我们认识气体时,可以用手轻轻地将少量气体扇到鼻子里闻。

( )6.在比较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中,除了液体不同,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

( )7.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的快慢是相同的。

( )8.比较液体流动快慢的方法只有一种

。 ( )9.在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用到实验证明法。

三、简答题

1.你观察到的水是什么样的?答:

2.写出三种比较不同瓶子中水的多少的方法?

答:

练习五

一、填空

1.像水和油一样,没有固定的、会的物体叫做液体,像、和等都是液体。

2.为了精确测量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量筒是有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的多少,也就是测量的体积。

3.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多少时,量筒必须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

二、判断

(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 )2.研究完的液体可以直接倒入室外花坛里。

( )3.同体积的水和油,水比油重一些。

( )4.在三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容器里,水的液面越高,水就越多。

( )5.用量筒测量液体时,读数据时视线要和液面水平。

( )6.量筒是玻璃仪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 )7.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很多,可以灵活运用。

( )8.估测虽然不精确,但在实际生活中会常常用到。

三、简答题

1.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多少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空气有重量吗?空气的重量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

有什么不同呢? 答:

3.练习六

一、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分为、、三类。

2. 和,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3.水是、、的液体。

4.专门用来测量水的多少的仪器叫。

5.空气是、、的气体。

6.生活中、、等运用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了的性质。

7.水、石头有一定的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也。

二、判断题

( )1.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 )2.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判断哪瓶是水。

( )3.水是白色的液体。

( )4.沙子也能流动,它也是液体。

( )5.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三、选择题

1.下列是液体的物体是( )

A.石头

B.牛奶

C.筷子

2.把下面液体倒入水中,可能会沉下去的是( ) A.洗洁精 B.植物油 C.汽油

3.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

A.水

B.食物油

C.洗洁精

4.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有三种气体组成

C.混合气体

答案练习一

一、1.颜色、气味、流动、液体

2.矿泉水、洗洁精、牛奶

3.颜色、味道、气味

4.河、大海、泉

5.水、空气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A 2.B 3.C 4.A 5.B 6.C 7.B 8.B 1.

方法一:加热,将水蒸发后有残留物的是盐水;

方法二:往两杯水里放鸡蛋或土豆,能浮起来的是盐水;方法三:分别把两杯水喷向蜗牛,蜗牛反应强烈的是盐水。 2. 它的黏度

练习二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B 2.C 3.DEF、BC、A 4.B 5.A、B、C 6.C

三、1.①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

②液体多少一致。

③玻璃片表面光滑程度一致。④要从同样高的地方同时流下来。

2.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东西,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

不同点:①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②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③水能摸到,空气摸不到。

④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

体积。

练习三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流动 2.空气、水 3.空间 4.压缩、改变 5.也有重量 6.石头、空气

三、1.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如果从插入水中的那根吸管往瓶子里吹气,这根吸管另一端会在水中冒出许多气泡。这些气泡就是(我们吹进去的空气)。

2. 空气会流动

方法1:用扇子扇风。方法2:打开电扇。方法3:用嘴向别人吹气。方法4:用作业本扇风练习四

一、1.液体、固体、气体 2.看、闻、摸 3.尝 4.油 5.流动、流动、流动 6.流动快慢

二、1. × 2. √ 3.√ 4.× 5. √ 6. √7. × 8. × 9.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水、看、闻、尝、防止水分蒸发、表面张力、摸、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污染、溶解、河流、没有气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水的浮力、毛细现象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全面认识物体可用的方法:看、闻、尝、摸。 2、水的特征包括: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3、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 4、曹冲称象的原理:水的浮力。 5、探究小草喝水的实验中水面上滴少许油的原因:防止水分蒸发。 6、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 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 和浅层地下水。 8、用粉笔吸墨水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 9、如图所示,水黾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10、把方糖放入水中过一会,方糖不见了,而水变甜了, 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溶解。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当认识我们还不了解的一种新液体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B )。 A. 随便尝 B. 随便闻 C.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D.可以先问问老师或大人 2、对于水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D)。 A.水是透明液体 B.水还可以流动 C.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D.水有固定的形状

3、下面(C)的含水量最大。 A. B. C. D . 4、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B)。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河流 D.地下水 5、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C ) A.塑料 B.铁丝 C.纸巾 D.卵石 6、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D )。 A. B. C. D. 7、容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B) A.木屑 B.洗衣粉 C.沙子 D.面粉 8、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水不溢出的原因是水有(D) A.浮力 B.溶解性 C.压力 D.表面张力 9、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A) A.65% B.85% C.95% D.100%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A) A. 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 洗澡水冲厕所 D. 淘米水浇花 11、下列现象不属于毛细现象的是(C) A.砖地返潮 B.毛巾吸水 C.乒乓球漂浮在水面 D.灯芯吸油 12、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D) A.随手关好水龙头 B.把水接在盆里洗菜 农业污染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用水洗车 鸡蛋 鱼 蔬菜人体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测试 苏教版 (含答案)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海洋里生活着余万种生物,其中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2.海洋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 3.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有的水域小,蓄水量。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如水库。 4.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资源 和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 5.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 6.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和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7.为了珍惜宝贵的,人们想到了各种节水的方法。 如、、。 二、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会有任何问题 B.使雨水回灌地下也是补充地下水的方法 C.现在还没有办法补充地下水 2. 下面不属于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的是()。 A.雨水 B.积雪融水 C.水蒸气 3. 下面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 A.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洗澡水冲厕所 4. 关于湖泊与水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人为建造的 B.水库有多方面的功能 C.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5. 下面水域中,蓄水量最少的是()。 A.海 B.小溪 C.湖 6.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A.水污染严重 B.淡水少,大多分布在冰川 C.节水用水 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饮用的 C.河流与湖泊与人们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缺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2.铺设透水路面可以补充地下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苏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任何声音都是由的而产生的。停止,消失。 2、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3、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 4、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5、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7、在有些公共设施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 8、说话声是由产生的,琴声是由产生的,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由产生的。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 1、叩门声是由门扇振动而产生的。() 2、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捂住耳朵紧闭着嘴,以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 3、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噪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6、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 7、不同物质的传递声音的效果不同。() 8、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说话声音大小是()的不同表现,女高音和女低音是()的不同表现。 A、音高 B、振动大小 C、音量 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 3、我们听到打雷声,是()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大地 4、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 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听神经收集声波 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传递振动 鼓膜传送声波 听小骨产生振动 五、看图填空。 cc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单元评估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17分,每小题1分)。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每秒声音振动的次数)。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振动)。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5、音量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6、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鼓膜有(共振(振动))作用。二、判断(6分,每小题1分)。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4、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6、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小题2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 )。 A 铝箔 B 木尺 C 棉线 D 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B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C )。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B ) A可以大声讲话 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无所谓 四、填图(7分)。 五、实验(6分)。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答: 杯子序号 1 2 3 4 声音高低 高较高较低低水量越少,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水量越多,杯子发出的声音越低。 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介质。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声音由耳廓收集,通过耳道传道内部,引起鼓膜振动,由听小骨、耳蜗放大,由听觉神经传到大脑。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 B、食用油 C、石块 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固体 B 都是液体 C 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 铁块 B 石头 C 食用油 3、谁流得更快些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一、判断 1、可以用比较流完时间的快慢来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2、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些选用液体的多少很重要。() 3、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中食用油流得最快。()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3、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来描述。 二、哪种材料硬 5、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6、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7、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8、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9、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常见的金属有金、银、铜、铁、铝、铅、锌等。 10、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 (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气泡图] 11、铝的易拉罐可以进行回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答:延展性。 三、比较韧性 1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3、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1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吸水)、(不易传热性)、(耐 磨)、(耐腐蚀性)、(质轻)、(可重复利用性)等。[气泡图] 15、生活中塑料制品有许多,如:雨衣、雨伞、勺子、叉子、筷子、 塑料袋、饮料瓶、矿泉水瓶、电源插座、油壶、排水管等。 16、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如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都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17、认识循环利用的标志。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时要注意循环利用标志,将塑料制品进行 回收再利用。 四、它们吸水吗 18、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9、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20、纸的特性:①纸是由纤维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②能写字。③能折叠。 ④易撕开。⑤吸水性强。 21、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所用的纸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相同点:①都是由纤维构成的,②纤维之间都有空隙。 不同点:①薄厚不同。②疏密程度不同。 ③光滑程度不同。④纤维长短不同。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2分) 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把食物分成()食物和()食物。 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的支持。 3.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 ()()()和()以及()。 4.()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 的身体可以存储大量的()和()。 5.()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 分。 6.()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 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7.我们可以通过()和()的方法辨别食物 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8.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 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9.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二、判断。(10分) 1.食物都必须吃熟的,不能吃生的。() 2.有人说多吃含脂肪的食物会发胖,所以我们不能吃含脂肪的食物。 () 3.不同食物的保存日期都各不相同。()

4.为了使自己获取膳食营养,我只吃喜欢的食物。() 5.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 渍。() 7.所有的食物必须经过烹饪才能食用,否则会影响健 康。() 8.凡是密封包装的食品不管放置多长的时间都能 吃。()9.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 10.生吃能减少食物营养的损失,所以我们应以生吃为 主。() 三、选择。(10分) 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鸡蛋 b、米饭 c、肥肉 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是()。 a、食物名称 b、食物价格 c、食物保质期 3.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4.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黄瓜 b、梨 c、猪肉 5.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是()。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集中话题 1.放录音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 鸣声欢呼声打雷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板书] 学生的汇报 师:你能将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分为两类吗? [板书] 人为自然 2.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将方法做出来。 3.身体发声 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知道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发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声音的作用是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探索和调查 研究声音的产生 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 2.师:把你的预测写在纸上。[板书学生的回答] 3.师: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些活动。[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 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这张记录。 A.橡皮筋 (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B.钢尺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C.音叉(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活动内容同上 A.鼓、鼓槌、绿豆 B.(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C.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师: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 [小镲和喉咙的实验] 学生汇报(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 学生的预测应该是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他们会把发声发放误当成声音产生的原因,比如:摩擦碰撞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有很大难度。所以这一环节分成了三个部分由浅入深来让学生接受。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动”,第一组材料在发声时,学生可以看见物体产生了明显的振动;第二组材料发声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推出发声物体在振动,这是通过间接观察法来观察的。最后是通过反证让学生知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回顾和解释 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小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科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2、常 降来测量温度的。 1-3、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组成的。 1-4、体 于超过(45℃)的水温就会感觉到烫。对低于(20℃)的水温 就会感觉凉或冷。 2-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降温下降的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水的温度不会无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与周围空气的温度时,就不再下降了。 2-3、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1、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画成维恩图) 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温度低、很光滑、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 水液体、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3-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是温度的变化(下降)使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3、在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里加食盐的目的是:食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 4-1、冰块融化实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紧靠烧杯外侧的温度下降了。 4-2、我们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1、装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但它的形成又与冰有关系。 6-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 6-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到。 6-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都会使水蒸气蒸发加快。 6-4、再加满热水的小杯子外套上大杯子,发现:大烧杯内有小水珠。这是因为: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6-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填空 第14课 1.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湖面被风吹起了波浪……这都是由于(风)的存在。 2.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空气变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第15课 1.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作气温,(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 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量程)与(刻度)。 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观测地点)、(开始时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人)。 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晨和夜晚)气温较低。 第16课 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气象符号)。 2.由于(气温)、(云量)、(风)、(雨)、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通常,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天气状态。 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4.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 5.根据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北风)、(东北风)、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18)级。 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第17课 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降雨)、(降雪)等。 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不同)。 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 5.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在(夏季)。海口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降水丰富)。 6.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多变)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7.天气和气候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第18课 1.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造成(损失)时,我们就说发生了(气象灾害)。 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干旱)等。 3.(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大风会损坏甚至摧毁(房屋)、破坏庄稼等。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4.洪涝会淹没村庄、(农田)建筑、(生活设施)等。洪涝还会使动植物和人(失去生命)。洪涝也会污染(水源),进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灾害。 5.干旱会造成(农牧业)产量下降。干早还会导致人畜(饮水困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冬春季节的(干早)易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6.洪涝发生时,我们应该:(1)尽量爬到(高处),看到(救援队)大声呼救;(2)不慎落水要(镇静),牢牢抓住树木)等漂浮物;(3)灾后做好防疫,预防(传染病)。 7.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1)(远离)可能有高空坠落物的地方;(2)准备(蜡烛)、手电筒、(收音机),以及足够的(食物)、(饮水)等。 8.龙卷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常发生于(雷雨天气),虽然(影响范国)较小,但(破坏力)极大。(龙卷风)常会将大树连根拔起,摧毁建筑物,使成片庄稼和树木瞬间被毁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判断物体是否()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的物体,只有()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他的最好成绩是()。 9、()就是常说的(),可以用()内通过的()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以外,还强调()。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和()。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拉力(),走得越快。 18、可按照()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 20、摆的快慢与()有关系,(),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的。

三年级科学第4单元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 B、食用油 C、石块 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 三、问答

1、有几个袋子,里面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等,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将袋中的液体、固体、和气体区分开来呢?如果能,你是怎样区分的呢?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固体 B 都是液体 C 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 铁块 B 石头 C 食用油三、问答 1、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2 .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比如: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叫声; ④装修房子的电锯声 ⑤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⑦半夜邻居家里的电视机传来的声音; ⑧马路上机动车的声音 ⑨音乐课上,老师用收音机播放中国名曲《二泉映月》的声音。 以上声音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乐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 噪音对人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损伤我们的听力。 5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6 .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声音是以(______)的方式向(______)传播的。 7 .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

8 . ________ 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____对人造成危害。 9 . 声音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 10 .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__________的快慢有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当物体慢慢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 11 . 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短影响的是声音的________,拨动尺子力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_________。 12 . 土电话游戏中,小朋友的声带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说话声,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并使它们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这些物质传到听的小朋友的耳朵里的。 13 . 人耳分为外耳、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实验题 14 . 某班同学要做“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1)研究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 (2)下面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填写下表。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 4厘米 8厘米较高 12厘米较慢 16厘米 注:振动的快慢用“快”“较快”“慢”“较慢”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高”“较高”“低”“较低’’表示。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声音 一、填空题。 1. 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 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2.在水槽里盛有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发现水面产生波动。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声。 5.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器官,它是声带,它在喉咙。 6.声音产生的条件:发声物体、受力、物体振动。 3. 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高,物体所受的力度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量。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用同一力度击打大小不同的铁钉和音叉,发现,大铁钉、大音叉声音低,小铁钉、小音叉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声音强。 3.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杯子里的水越少,声音越高。 4.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拉得松,声音低,橡皮筋拉得紧,声音高。 5. 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越粗越长,声音越低,物体越细越短,声音越高。 6. 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 7.男性的身带比女性的身带长,所以男性的声音比女性的声音低。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温度计 1.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要根据不同测量 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 1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 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四摸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四摸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暨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卷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11、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2、纸的发明跟丝绸的制造有关。() 13、研究完的液体可以直接倒入室外的花坛里。() 14、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的快慢是相同的。()

15、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和液面水平。() 16、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①液体②固体③气体 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①烧杯②量筒③滴管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①轻重②颜色③黏度 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 ①液面②刻度③量筒 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①诺贝尔②拉瓦锡③居里夫人 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①千克②公斤③毫升 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①能流动②有重量③能压缩 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①风扇②轮胎③瓶子 生物②植物③动物 9、怎样做才能使调查的收获更大一些?() A、调查前制定调查方案,准备好工具。 B、不用做准备,随去随调查。 10、蜗牛分泌的黏液对它的爬行可能有什么作用?() A、润滑,不至于把软身体划破 B、没有什么作用 C、粘在物体上,不容易掉下来 11、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汽油 B、橡皮 C、水 12、盖房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 A、铁 B、泥土 C、纸 13、有些水生植物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这些植物体内含有很多的() 3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记录。 3、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和;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类食物和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和。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以及。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的主要成分,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 6、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和。 7、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8、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种营养的支持。 9、含有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10、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11、为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等食物,同时还要吃等食物。 12、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13、食物中的和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n吸收;生的食物会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不会被破坏。 14、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和的生长环境。 15、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的。 16、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如、等。 17、食物在和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日常生活中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等。 18、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不要接触食物,观察完毕后要用洗手,使用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 19、一般食品的包装种类有、、和等。 20、一般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有、、、、、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判断 1、()小欣早晚各喝了一盒牛奶,他应当分别把它们记录下来。 2、()小丽中午吃了“木耳炒肉片”,她应当把这道菜里面的所有食物都记录下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完整版)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题 1、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就是频率)。 3、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音叉的高低不变,强弱改变。重击时声音强,轻敲时声音弱。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流水声就是水振动,风声就是空气振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所以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管,(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嘴吹水量不同的玻璃管,(空气越少声音越高),(空气越多声音越低) 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振动的物体究竟是哪一个。 10、一般短的、小的、紧的、少的、细的等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1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速度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四种材料传声效果从低到高依次是(尼龙绳、棉线、铝箔、木尺)。 14、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5、地震时,当人被埋在下面,可以怎么办?为什么? 答:如果附近有金属类物体,我们可以敲击金属物,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好。 16、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通话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7、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8.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很近的大声的对着我们耳朵喊叫。当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大嘴巴。 1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儿童和成年人的耳朵都可以会出现问题。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20.污水、废气、噪音是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们周围的噪音有(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如课堂、图书馆、医院、公交车等。 2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