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与“和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差倍”应用。“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一样,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例1 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上图把乙班的图书本数看作1倍,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80本”,即2倍与80本相对应,可以理解为2倍 是80本,这样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后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①乙班的本数:80÷(3-1)=40(本) ②甲班的本数:40×3=120(本) 或40+80=120(本)。 验算:120-40=80(本) 120÷40=3(倍)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0-300=1500(千克).从上图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 解:①运来萝卜:(1800-300)÷(3-1)=750(千克) ②运来白菜:750×3=2250(千克) 验算: 2250-1800=450(千克)(白菜剩下部分) 750-300=450(千克)(萝卜剩下部分) 答:菜站运来白菜2250千克,萝卜750千克。 例3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分析上图,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一样长,但是从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绳子又接上14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应该把变化后的第一根长度看作1倍,而12+14=26(米),正好相当于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的2倍.所以,当从第一根截去12米后剩下的长度可以求出来了,那么第一根、第二根原有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①第一根截去12米剩下的长度: (12+14)÷(3-1)=13(米) ②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13+12=25(米) 答:两根绳子原来各长25米。 自己进行验算,看答案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想想,有无其他方法求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小结: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两个数量的差与两个数量的倍数的差的对应关系.用除法

小学生必背公式大全

小学必背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eg . 有3盘水果,每盘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水果?(3×5=15)总数÷每份数=份数eg . 有15个水果,如果每盘装5个的话,可以装几盘?(15÷5=3)总数÷份数=每份数eg . 有15个水果,平均装在3个盘子里,可以装几盘?(15÷3=5)21倍数×倍数=几倍数eg . 篮子里有7个梨,苹果的个数是梨的8倍,苹果有几个?几倍数÷1倍数=倍数eg . 篮子里有56个苹果和7个梨,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几倍数÷倍数=1倍数eg . 篮子里有56个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梨的8倍,梨有多少个?3速度×时间=路程eg . 小明在散步,他每分钟走50米,7分钟后,他走了多少米? 路程÷速度=时间eg . 小明要走35米,如果他每分钟走5米的话,需要用多少分钟? 路程÷时间=速度eg . 小明走了56米,用了7分钟,问,他每分钟走多少米? 4单价×数量=总价eg . 圆珠笔两元一支,买7支要花多少钱? 总价÷单价=数量eg . 小明买圆珠笔用了14元,圆珠笔2元一支,小明买了几支? 总价÷数量=单价eg . 买7支圆珠笔用了14元,每支多少钱?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eg . 小明每分钟写60个字,7分钟后他写了几个字?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eg . 一本书有56页,小明每天看8页,需要看几天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eg . 一本书有56 页,小明要在7天内看完,那他每天需要看几页? 6加数+加数=和eg . 橙汁3元一瓶,可乐2元一瓶,买一瓶可乐和一瓶橙汁,一共花了多少元?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eg . 小明买可乐和橙汁一共花了5元钱,其中买可乐花了2元,问,买橙汁花了多少元? 7 被减数-减数=差eg . 小明要看一本50页的书,他已经看了30页,还有几页没有看?被减数-差=减数eg . 小明要看一本50页的书,看了一部分之后还有20页没看,问,他已经看了多少页? 差+减数=被减数eg . 小明要看一本书,看了30页后还有20页没有看,问,这本书一共几页? 8 因数×因数=积eg . 8×9=72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eg . 72÷9=8 9 被除数÷除数=商eg . 72÷9=8 被除数÷商=除数eg。72÷8=9 商×除数=被除数eg。8×9=7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定义 第一部分:概念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第三部分: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几何体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 或3:6 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1-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1-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50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四(1)班同学共捐款220元,四(2)班同学的捐款金额是四(1)班的2倍,四(3)班同学的捐款金额比四(2)班的2倍少59元,四(3)班同学共捐款多少元? 2.(本题5分)小红有30支铅笔,小兰有45支铅笔,小兰给小红多少支后,小红的支数是小兰的2倍? 3.(本题5分)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比原来多110.88,原数是多少? 4.(本题5分)小明集的邮票的张数比小刚多36张,又是小刚的5倍.小明和小刚各有邮票多少张? 5.(本题5分)课内知识: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既是红花盆数的4倍,也是蓝花盆数的3倍.如果蓝花比红花多20盆,那么学校门口一共多少盆花? 6.(本题5分)小方小红各有若干块糖果,若小方给小红10块,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若小红给小方6块,则小方的糖果数是小红的3倍,小红有多少块糖果? 7.(本题5分)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已知存放的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存放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还多700千克,求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8.(本题5分)小陈为找工作准备了中、英文两份简历.中文简历的字数是英文简历单词数的3倍,而且中文简历字数比英文简历单词数多220.请问:中文简历的字数是多少? 9.(本题5分)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中,五年级比四年级的3倍少35人,两个年级的人数差是41人,两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10.(本题5分)一个四位数,末尾去掉一个0后,就比原来少5310.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 和差倍问题

夏季四--- 应用题综合选讲 1、从1~400的自然数中,不含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个位:(395-5)÷10+1=40 十位:50~59,150~159,250~259,350~359,共40个 40×2=80个, 80-4×1=76个(55、155、255、355) 不含数字5的自然数:400-76=324个 2、盒子里有红球和白球若干,若每次从里面拿1个红球和1个白球, 那么当拿到没有红球时,还剩50个白球;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3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白球时,还剩50个红球,那么盒子里有红球、白球各有多少个? 1红/1白:少50个红球: (150+50)÷(3-1)=100个 1红/3白:多50个白球:100+50=150个 3、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边等距离地栽上数。他们先沿着 花坛的边每隔3米挖一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这样,他们还要挖多少个坑才能完成任务? 每隔5米共需要挖坑:300÷5=60个 已挖的30个坑可用的:30÷5=6个 还要挖多少个坑:60-6=54个 4、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每个 杏子重多少克?每个荔枝重多少克? 56×荔枝=48×杏子杏子-荔枝=5克 56个杏-56个荔枝=56×5=280克 280÷(56-48)= 35克……每个杏 35-5=30克……每个荔枝 5、50名学生答A、B两题,其中没答对A题的有12名,而答对A 题没答对B题的有30名,那么A、B两题都对的有多少名? 12(全错的+只对B)+30(只对A)=42名 A、B两题都对:50-42=8名

小学生必背常用数学公式之欧阳数创编

▲乘法定律: 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 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a×c - b×c=c×(a - b) ▲除法性质:a÷b÷c = a÷(b×c) ▲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 ▲解方程定律:◇加数 +加数 = 和;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 积;因数 = 积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 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 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买卖问题: 总金额=单价×数量;数量=总金额÷单价;单价=总金额÷数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 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2S÷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2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h=S÷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a=S÷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a=2S÷(a+b)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28-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28-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45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有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两袋的重量就相等.甲、乙两袋大米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2.(本题5分)有两筐橘子,第一筐重18千克,第二筐重10千克.如果从两筐中取出同样多的橘子后,第一筐剩下的质量是第二筐的3倍,那么从两筐中分别取出了多少千克橘子? 3.(本题5分)柳树比苹果树少35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5倍,问柳树有多少棵? 4.(本题5分)有甲乙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原来甲乙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5.(本题5分)甲桶油是乙桶油的5倍,如果从甲桶油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甲桶油还比乙桶多4千克.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6.(本题5分)甲乙两个油桶共存油160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油注入甲桶20千克,这时候甲桶存油是乙桶的3倍,甲桶原存油____千克,乙桶原存油____千克. 7.(本题5分)小果店运来苹果的重量是梨的2.2倍,卖出180千克苹果后,两种小果重量相等,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用方程和算法解答) 8.(本题5分)某校买来的排球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6倍,学校买来的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9.(本题5分)一只大象重5.1吨,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参考答案 1.答案:解:乙袋重量:10÷(1.2-1), =10÷0.2 =50(千克), 甲袋重量:50+10=60(千克), 答:甲袋大米有60千克,乙袋大米有50千克.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甲袋大米的重量与乙袋大米的重量这两个数的倍数差是(1.2-1),差是10,由此利用差倍公式解决问题. 2.答案:解:(18-10)÷(3-1) =8÷2 =4(千克); 10-4=6(千克). 答:从两筐中分别取出了6千克橘子. 解析:第一筐重18千克,第二筐重10千克,相差18-10=8千克;如果从两筐中取出同样多的橘子后,它们还是相差8千克,又第一筐剩下的质量是第二筐的3倍,根据差倍公式求出取出后第二筐的质量;然后再用原来的质量减去现在的质量,就是取出的质量. 3.答案:解:350÷(15-1) =350÷14 =25(棵) 答:柳树有25棵. 解析:苹果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5倍,也就是说苹果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多15-1=14倍,也就是350棵是柳树棵数的14倍,运用除法意义: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可解答. 4.答案:解:乙袋大米有: 5÷(1.2-1), =5÷0.2, =25(千克); 甲袋大米有: 25+5=30(千克); 答:原来甲袋大米有30千克,乙袋大米有25千克. 解析:由“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说明原来甲袋大米比乙袋大米多5千克;已知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可知甲袋大米比乙袋大米多1.2-1=0.2倍,那么乙袋大米的0.2倍就是5千克,所以乙袋大米有5÷0.2=25(千克),甲袋大米有25+5=30(千克),或25×1.2=30(千克),解决问题. 5.答案:解:乙桶有:(18×2+4)÷(5-1) =40÷4 =10(千克) 甲桶有:10×5=50(千克). 答: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油50千克、10千克. 解析:根据题意,从甲桶油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甲桶油还比乙桶多4千克,那么甲桶比乙桶多18×2+4=40千克;又甲桶中的油的重量是乙桶的5倍,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

小学数学《和差与倍分应用题》教案

小学数学《和差与倍分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和差倍分问题,以及解决和差倍分问题的方 法和基本公式。 2、会利用和倍问题的解题公式解决较简单的和倍问题,训练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和差倍分问题,它的分类以及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和差倍分问题的方法和基本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和差倍分问题的解题思想,掌握解决和差倍分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话说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森林里,因为走了很久的路,唐僧又渴又饿,就叫他的三个徒弟去找吃的。猪八戒很懒他不去,留下来保护唐僧,孙悟空和沙和尚去找吃的了。找了很久才回来,他们找了一些果子。孙悟空觉得猪八戒太懒了,就说:“呆子,你没去找吃的,还想吃,看打!”唐僧看着猪八戒没吃的也可怜,就想了一个办法,就说:“八戒,师父现在考考你,看你有没有长进。现在悟空和悟净都找了一些

果子,加在一起一共20个,悟空比悟净多找了4个,你算算悟空找了多少个,悟净找了多少个?算出来了,师父就分你果子吃。”可怜的猪八戒平时不认真学习,算了半天也没有算出来。你们能帮猪八戒算出来吗? 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在同学们做题时,经常会遇见谁是谁的几倍,谁与谁的差,或和是多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和差与倍分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刚刚老师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和差问题。 2、板书课题:和差倍分问题 三、自主探究: 1、出示例1: 【例1】两堆水果共有1000千克,第二堆比第一堆少200千克,两堆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老师指导:因为第二堆比第一堆少200千克,如果给第二堆加上200第二堆加上200千克,那么两堆就一样多了,这时两堆水果就共有1000+200=1200(千克)。所以每堆就有1200÷2=600(千克),所

必背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必背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二、应用题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完整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小学数学差倍问题例题题解

四、差倍问题。 例1 某水果店运来苹果的数量是桔子的4倍,又知苹果比桔子多810千克,运来的苹果与桔子各多少千克? 如图: 分析:苹果的数量是桔子的4倍,又知苹果比桔子多810千克,810千克就相当于桔子数量的(4-1)倍。 这类题有这样的规律,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比乙数多的数相当于乙数的(3-1)=2倍;当甲数是乙数的4倍时,那么甲数比乙数多的数就相当于乙数的(4-1)=3倍;一般说:当甲数是乙数的n倍时,甲数比乙数多的数就相当于乙数的(n-1)倍。 计算: (1)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810÷(4-1)=810÷3=270(千克) (2)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270×4=108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桔子270千克,苹果1080千克。 [解题思路二] 计算: (1)苹果运来多少千克? (2)桔子运来多少千克? 答:同上。 提要:差倍问题的基本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解题关键是:把小数当作1份,大数是小数的n倍就是n份。另外一定要确定好它们的数量差与倍数差。 解题方法是:数量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例2 王家的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如果从王家拿出1250元,从李家拿出30元,则王李两家的存款数相等,求王李两家原各存款多少元。 如图: 分析:已知王家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那么王家多存款数是李家的2倍。到底王家比李家多多少钱呢?要从第二层的条件找出,从王家拿出1250元,从李家拿出30元,则两家存款数相等,可知王家比李家多1250-30=1220元。 计算: (1)李家存款多少元? (1250-30)÷(3-1)=610(元) (2)王家原存款多少元? 610×3=1830(元) 答:王家原存款1830元,李家610元. [解题思路二]已知王家的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那么李家便是王家的 计算: (1)王家原存款多少元? (2)李家原存款多少元? 答:同上。 [解题思路三] 分析:此题也可以用方程解。先找等量关系,王家拿出1250元与李家拿出30元相等,利用这个关系列方程。 计算:设李家存款为x元,则王家存款数为3x元。 3x-1250=x-30

(通用版)小学数学公式归纳整理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小学数学必备公式大全27858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7-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7-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50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两筐重量一样的苹果,从甲筐取出8千克,从乙筐取出20千克,这时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的5倍,问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2.(本题5分)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已知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4倍,师徒二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方程解) 3.(本题5分)小明的课外书是小芳的6倍,如果两人各拿走2本后,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小明原有课外书多少本? 4.(本题5分)妈妈今年的年龄儿子的3倍,妈妈比儿子大24岁.儿子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5.(本题5分)舅舅比小林大19岁,正好比小林年龄的3倍多1岁,舅舅和小林各是多少岁? 6.(本题5分)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倍,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24棵,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7.(本题5分)某校兴趣小组男生比女生多1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8.(本题5分)甲、乙两筐苹果,如果从甲筐中拿出1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苹果就同样多,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进甲筐,甲筐里的苹果就是乙筐的3倍.甲、乙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个? 9.(本题5分)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书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求两个书架原来各存书多少本? 10.(本题5分)游泳池里男生人的数比女生的6倍少11人,比女生的4倍多13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答案:解:(20-8)÷(5-1) =12÷4 =3(千克) 3+20=23(千克) 答:原来两筐苹果各是23千克. 解析:两筐重量一样的苹果,甲筐取出8千克,乙筐取出20千克,这时甲筐比乙筐多20-8=12千克,而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的5倍,所以12千克是乙筐取出后的4倍,用除法可得乙筐取出后的苹果数,再加20即得原来两筐的苹果数. 2.答案:解:设徒弟加工x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 4x-x=192, 3x=192, x=192÷3, x=64, 4×64=256(个), 答:师傅加工256个零件,徒弟加工64个零件. 解析:设徒弟加工x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再根据“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列方程解答即可. 3.答案:解:设小芳原有x本,得: 6x-2=8(x-2), 6x-2=8x-16, 2x=14, x=7 小明有:6×7=42(本). 答:小明原有课外书42本. 解析:此题可设小芳原有x本,则小明还有(6x-2)本,小芳还有(x-2)本,根据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列出方程6x-2=8(x-2),解方程求出小芳原有的本数,再根据“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解决问题. 4.答案:解:(1)儿子的年龄是:24÷(3-1), =24÷2, =12(岁), 妈妈的年龄是:24+12=36(岁), (2)设儿子的年龄是x岁,则妈妈的年龄是3x岁, 3x-x=24, 2x=24, x=12, 妈妈的年龄:3x=3×12=36(岁), 答:儿子的年龄是12岁,妈妈的年龄是36岁. 解析:(1)根据“妈妈比儿子大24岁.”知道妈妈和儿子的年龄相差24岁,又因为“妈妈今年的年龄儿子的3倍”,所以利用差倍公式即可解答; (2)设儿子的年龄是x岁,则妈妈的年龄是3x岁,再根据“妈妈比儿子大24岁,”知道“妈妈的年龄-儿子的年龄=24”,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1-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1-6年级公式大全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 解答方法是:(和+差)÷2=大数(和 - 差)÷2=小数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7.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8.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9.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10.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1.姐妹二人将自己平时积蓄的零用钱共450元存入银行。已知姐姐存款比妹妹多50元,姐妹二人各存款 多少元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小数=大数 1、学校将360本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4、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5、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给多少枝小宁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倍 6、红红有邮票80张,佳佳有邮票60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邮票 7、甲水池有水69吨,乙水池有水36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8、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级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本,怎么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9、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0、被除数和除数的和为1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79,商是4,被除数、除数各是几 12、两个整数相除商是21,余数为1,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一共是44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3、与徒弟一样多。师徒二人分别加工零件多少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