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4章 基础排查训练(四)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4章 基础排查训练(四)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4章 基础排查训练(四)

基础排查训练(四) [第4章]

一、判断题

(1)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2)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3)基因的转录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

(4)翻译过程中tRNA和运载的氨基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

(5)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表达均是通过翻译过程实现的。()

(6)朊病毒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来繁殖的。()

(7)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8)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9)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决定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10)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12)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

(13)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与U的配对,不存在A与T的配对。()

(14)细胞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就会有相应的酶合成。()

(15)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6)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 分子,转录的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二、选择题

?大肠杆菌的某生命活动中具有下列图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X链—A—T—C—G—

||||

Y链—U—A—G—C—

图J4-1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

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③⑤⑥

?[2017·成都龙泉二中高二月考]图J4-2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J4-2

A.该图表示翻译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D.细胞中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时间越短

?图J4-3为中心法则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J4-3

A.过程1、2一般发生在RNA病毒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在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在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发生DNA转录形成RNA,也能发生RNA逆转录形成DNA

?如图J4-4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J4-4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图J4-5为某真菌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图J4-5

A.精氨酸的合成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C.若基因①不表达,则会影响鸟氨酸的产生

D.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肯定不能表达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三、非选择题

?图J4-6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J4-6

(1)图乙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的一部分,它主要在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可以用图乙方框中数字表示。

(2)图甲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进行的场所是[],所需要的原料是。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甲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甲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乳酸菌

B.T2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

(5)若图甲中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最多不超过()

A.166和55

B.166和20

C.333和111

D.333和20

?[2017·四川甫光中学高二期末]图J4-7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图J4-7

(1)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2)③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

(3)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

二是

(4)基因的表达主要包括和两个过程。

本章能力测评(二)[第3、4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

A.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下列关于“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B.用烟草花叶病毒的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将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均不死亡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下列关于细胞中DNA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

B.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C.DNA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以氢键连接

D.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共有9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0.8,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600个

B.2400个

C.1200个

D.1600个

?某DNA分子(含14N)含有3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N2-1中甲所示的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

图N2-1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DNA

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有315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与Y层相等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上有x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m个。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28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64(x-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模板和酶等

C.只含31P与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63∶1

D.该DNA分子含有3+2m个氢键

?下列有关R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RNA的全称是核糖核苷酸

B.RNA既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能储存或传递遗传信息

C.RNA分子内的碱基之间不可能通过氢键配对

D.RNA与DNA的区别就在于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科学家证实哺乳动物细胞可通过直接复制RNA分子来合成RNA。下列关于R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所需要的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C.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D.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

下列有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基因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D.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如图N2-2所示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N2-2

A.能构成1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1个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如图N2-3所示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N2-3

A.丙的合成可能受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传递

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某基因中碱基G和T共有180个,那么,经转录和翻译形成的多肽最多可以有多少个肽键(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60

B.59

C.120

D.119

图N2-4中甲为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表示中心法则,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N2-4

A.图甲中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个相同肽链

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和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碱基配对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D.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为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N2-5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N2-5

A.基因型为A2A2的个体背部皮毛为白色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N2-6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N2-6

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

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中可能的是()

①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②一个基因影响多种性状

③多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④环境对性状有影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如图N2-7所示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N2-7

A.过程①②合称基因表达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种方式,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C.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D.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千变万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8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32P标记的某一个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1P 的有个,含32P的有个。

图N2-8

(2)通过的方法分别获得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N2-8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所以搅拌时间过短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 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图中“被侵染大肠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否则细胞外的放射性会升高。

(10分)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是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证据之一。请回答:

(1)19世纪,人们发现了染色体在细胞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中主要含有DNA和蛋白质。在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中,含量较为稳定的是。

(2)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着,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

(3)DNA的复制需要酶,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从合成场所到达作用部位,共穿过层膜。

(4)图N2-9表示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D→E→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图N2-9

①若A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只需16 s左右,根据A~C 图分析,这是因为。

②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长,若按A~C图的方式复制,至少需要8 h,而实际上只需约6 h,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

③A~F图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

是。

(5)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可以推知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

(22分)根据图N2-10回答下列问题:

图N2-10

(1)图甲所示全过程叫,图乙生理过程与图甲中相对应的序号是,图丙生理过程与图甲中相对应的序号是,图丁生理过程与图甲中相对应的序号是。

(2)图丙、图丁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

(3)1种密码子决定种氨基酸,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种。tRNA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真核细胞的上。

(4)图戊是,在生物细胞中共有种。

(5)假设图丙中的基因完成表达后合成的蛋白质中共有50个氨基酸,则该基因中的碱基数目至少有个。(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10分)甜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下:

图N2-11

(1)由图可知:植株必须同时具备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共有种,其中表现为紫色的基因型是、。

(3)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中不同于F1的表现型比例为。

(4)本图解说明,基因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课时训练:第8练细胞膜和细胞核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 2.(2019·枣庄调查)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才可完成的是() A.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 B.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C.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兴奋或抑制 3.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的是() A.蛙红细胞的分裂 B.唾液腺细胞分泌淀粉酶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D.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胰岛素

4.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间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受体转运到突触后膜上,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胞接触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介质传递 5.(2019·衡阳八中质检)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Ⅱ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Ⅱ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Ⅱ和Ⅱ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 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6.(2019·长沙月考)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

种静态模型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7.(2019·枣庄学情调查)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核孔 B.核糖核苷酸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细胞核控制细胞所有的遗传特性 D.没有细胞核也能合成蛋白质 8.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

《祝福》同步练习及答案

祝福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 A.悚.然(sǒnɡ)负疚.(jiù)窈.陷(yōu)祭祀.(sì) B.新正.(zhènɡ) 倔强.(jiànɡ) 炮烙.(luò) 蹒.跚(pán) C.草窠.(kē) 歆.享(xīn) 荸荠.(qí) 银镯.(zhuó) D.踝.骨(luǒ) 谬.种(miù) 朱拓.(tà) 门槛.(kǎn) 解析A.“窈”yǎo;B. “正”zhēnɡ;D.“踝” huái。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少不更事 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沸反盈天 C.咀嚼赏鉴清敦鱼翅阴谋鬼计价廉物美 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间或一轮 解析A.“磨”应为“摩”;C.“敦”应为“炖”,“鬼”应为“诡”;D.“拙”应为“绌”。 答案B 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寒暄.(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迫) 间.或一轮(偶尔) 歆享 ..(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 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 D.鄙薄 ..(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 解析B.歆享: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答案 B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____,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⑦只 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https://www.360docs.net/doc/1818825851.html, A.⑥③②①⑤④⑦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D.②③⑥①④⑦⑤ 解析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归类。 答案 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D.质量大的时间长 【解析】水平抛出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由y=1 2gt 2得t= 2y g,其下落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 定,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相同,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初始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解析】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x=v0t,由h=1 2gt 2得t= 2h g,所以时间t由高度h决定,又x =v0t=v02h g,故x由初始高度h和初速度v0共同决定,B正确. 【答案】 B 3.(2013·茂名高一检测)滑雪运动员以20 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x=16 m,t=0.50 s B.x=16 m,t=0.80 s

C.x=20 m,t=0.50 s D.x=20 m,t=0.80 s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t=2h g= 0.80 s.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x=v0t=20×0.80 m=16 m,B正确. 【答案】 B 4.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如图5-2-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b也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C点,则() 图5-2-13 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解析】b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b 球落于C点,水平位移x与a球位移相同,由于x=v0t,故t=x v0,x相同,v0也相同,因此t也相同. 【答案】 C 6.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抛出后,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物体抛出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物体抛出后,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沿着切线方

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解释词语,并抄写。 和谐: 清脆: 钵: 二、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 怜()() 拨()() 拒()() 怖()() 三、多音字组词。 看kān() kàn()恶è() wù() 秘mì() b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立即—( ); 呈现—( ); 反义词:增加—( ); 拒绝—( )。 2、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①.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 的声音…… ( ) ( ) ②.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 的世界盖上。 ( ) ( )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 极了。 ( ) 二、默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第一课时 一、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二、秒mi ǎo (秒针)(分秒必争) 怜li án (可怜)(怜爱) 拨b ō (拨动)(拨号) 拒j ù(拒绝)(婉拒) 怖b ù(恐怖)(可怖) 三、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第二课时 那时认为活的东西才会有声音,死的东西不会发出声音,因此机械表发出的声音让我觉得很惊奇。 一、1.马上 显现 减少 接受 2. ①柔软 沙哑 ②走神 丑陋 ③难过 二、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提高练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1.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在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A.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遗传因子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2.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合①的红花亲本与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B.组合②③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C.组合③的F1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4 D.组合③,F1红花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1/2 3.现有两块农田,农田A混合种植了杂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而农田B混合种植了甜玉米和杂合非甜玉米。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玉米的甜和非甜均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不考虑其他植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玉米的非甜对甜为显性 B.农田A中矮茎豌豆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均表现为矮茎 C.农田B中杂合非甜玉米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1/4为甜玉米 D.农田A中各植株自花受粉,而农田B中各植株随机受粉 4.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一实验二

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P 黄色子叶(丁) ↓↓自交 F1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F1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 1 : 1 3 :1 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5.豌豆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如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可判断出显性性状是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和______,理论上其后代腋生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填分数)。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填百分比)。

四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2、桂林山水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波澜壮阔) 的大 海 (无瑕) 的翡翠 (峰峦雄伟) 的泰山 (水平如镜) 的西湖( 新生) 的竹笋 (连绵不断) 的画卷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 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①桂林山水甲.天下。甲: 第一句意: 桂林山水的美景是天下第一。②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碧: 碧绿游: 游赏。句意: 荡舟漓江,观赏 桂林的山水,好像进入了无比美妙的画境,令人心旷神怡,流恋忘返。读写平台。 1、读课文片断,填空。这样的 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①“这样的山”,指桂林奇、秀、险的山;“这样 的山水”指漓江静、清、绿的水。②其中,围绕、倒 映两个词语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这是“画卷”的主体。再加上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的点缀,使人觉得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③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的句子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给下面 的段落加标点,再仿照文中句式,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几句话。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清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我看见过波涛声汹涌的长江,游玩过直拔云霄的仙女山,却没看见过长沙寿湖这样的景。长寿湖的水真清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似乎听到周围中的鸟语,长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

以看见江底的各种景物,仿佛可以荡漾出绿色的波纹; 长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拓展空间1、由山和水(海) 组成的成语有许多,试着写一写: 山 ( 清 )水 ( 秀 ) 山 ( 高 )水 ( 长 ) 山( 光 ) 水( 色 ) 山 ( 盟 )海 ( 誓 ) 山 ( 珍 )海 ( 味 ) 山( 南 ) 海( 北 ) 2、仿照例子,写出自然景色的四字词例: 日薄西山: 月落乌啼日出东方日入大海 艳阳高照月色朦胧: 阳光灿烂星光暗淡星光璀璨月明星 稀水天一色: 海天一色水天相接春光明媚奇花异草阅读 短文,完成练习 1、查字典,填出“解”的读音,再写 出语句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处。解(jiě) 懂,明白。 2、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回答括号时的问题 (1) 成千盈 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句子这样写好在哪里? ) 答: “魔术匣子”比喻颐和园,“小天使”比喻孩子们,这样写突出了内涵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2) 这 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你体会到了什么? ) 答: 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体会 到了海棠花开得多,密密层层的,很美,让人觉得充满 勃勃生机,还觉得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 3、记金华的双龙洞查字典,写出带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十来进.: 指一个院落。进.学校读书到。颜色各异.: 不同奇花异.草奇异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无论……都……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同学们都准时到校上课。时而……时而……小红在湖

【名师伴你行】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五章综合微评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五章综合微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D.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变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恒力和变力无关,A、B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断变化,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C正确;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变的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D错误. 2.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 A [解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正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落地时速度一定有水平分量,不可能竖直向下,D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B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也就是方向时刻变化,所以不是匀变速运动,C错误. 3.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率行驶,如图为4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 f的示意图(图中O为圆心),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线速度方向沿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该题中,雪橇沿圆周运动到某点时,速度沿该点圆周的切线方向,所受的摩擦力F f方向一定与其线速度方向相反;由于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它所受牵引力F和摩擦力F f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由此推知只有图C满足条件.

超级资源(共24套119页)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 课后作业汇总

超级资源(共24套119页)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课后作业汇总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总分:71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各对性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 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 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狗的卷毛(A)对直毛(a)是显性, 判断一只卷毛狗是否是纯合体, 最好选用与它交配的狗是() A.纯种卷毛 B.直毛 C.杂种卷毛 D.A.B.C都对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自交的后代是纯合体 B.杂合体自交的后代是杂合体 C.两种纯合体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体 D.杂合体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5.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 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 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0 B.25% C.75% D.50% 6.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 逐代自交3次, 在F3代是纯合子的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 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 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 3/4呈蓝黑色, 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 一半呈蓝黑色, 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 一半呈蓝黑色, 一半呈红褐色 8.下列四组交配中, 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A.AA×AaB.Aa×aaC.Aa×AaD.AA×aa 9.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 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A.25%B.50%C.75%D.100% 10.基因分离定律表明, 杂合子() A.不能稳定遗传, 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 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品词析句祖国就在心中。 1.根据拼音填字词。 爸爸是个诗人,这次他去luò yáng( ) 采风了,参观了牡丹园,还访问了花农伯伯。了解到当地的人们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不再犹豫páng huáng (),手里捧着金fàn w?n ( )就该抓住发展的机遇,把花卉事业做大做强!爸爸高兴地和我说这次真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不日看遍故都花!"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死去元知万事空。() (2)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3)却看妻子愁何在。() (4)老张的妻子年迈多病。() (5)青春作伴好还乡。() (6)你要趁着大好青春多学知识。() 3.朱自清在文中感慨时光的流逝。我们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下面是一些惜时的名言,请你补充,再写出一句与之相关的名言。 少年易学老难成,。 勿谓寸阴短,。 ,白了头,空悲切! ,不弃功于寸阴。 ,。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辨得清吗?请判断下面的语句用了那种修辞。自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1)蜜蜂在花丛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呼朋引伴,好不热闹。() (2)那种亡国的伤痛似千斤巨石压的他终日难以喘息。() (3)诗歌的魅力在于唤醒你内心的激情,散文的精彩在于呼应你心灵的回声,小说的神韵在于延伸你生活的憧憬,短信的妙趣在于提醒你:有人牵挂是一种幸福。() (4)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热的人都躲到大树下。() (5)祖国啊!母亲!我该如何报答您!() 二、回顾课文倾听诗人爱国心声 1.玲玲在学习《示儿》一诗后,问:既然诗人已知"万事空"就是把世间万事看开了,该与他没关系了。可为什么还要"但悲"呢?你来帮她回答吧!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家人喜悦之情的诗句 是, 。 这首诗中杜甫高兴的主要原因是() A.从此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B.可以一家人会故乡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16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1.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 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 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 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 【解析】 公式W=ΔE k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也可以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A错,B对; 动能不变,只能说明合外力的总功W=0,动能定理仍适用,C错;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可适用于变力做功,D项错误. 【答案】 B 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一 定不为零 D.如果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零 【解析】 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A正确;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可能是 合力不为零,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为零,B错误;竖直上抛运动是一 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等,动能在这段过程中变化量为零,C错误;动能不变化,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 向有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答案】 A

3.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3 2mv 2B.- 3 2mv 2 C.5 2mv 2D.- 5 2mv 2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W F=1 2m(-2v) 2- 1 2mv 2= 3 2mv 2,A正确. 【答案】 A 4.(20xx·徐州高一检测)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7-7-4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7-4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解析】由功的公式W=Fl cos 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 k1,对乙有,Fs— fs=E k2,可知E k1>E 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答案】BC 5. (20xx·岳阳高一检测)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 点,如图7-7-5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最新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6-4细胞的癌变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细胞的癌变 一、选择题 1.当今世界正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A.细胞衰老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 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顽疾是癌症,它是机体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癌变引起的。 2.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香烟中的煤焦油属化学致癌因子,吸烟者易患肺癌 B.少量吸烟对健康有好处 C.烟草中有毒物质主要是尼古丁 D.吸烟主要伤害肺,对大脑功能也有损害 答案:B 解析:少量吸烟对健康也有害。烟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烟碱、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危害呼吸道,甚至作为化学致癌因子诱发癌症。 3.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 ①X射线照射②煤焦油的刺激③温度过高④细胞失水⑤肿瘤病毒的侵染⑥紫外线照射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已发现150多种。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A.能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答案:A

解析: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 5.下列哪一项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 C.肿瘤病毒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D 解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肿瘤病毒是癌细胞形成的外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哪些主要特征(多选)()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 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C.能够无限增殖 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答案:A、B、C 解析:考查癌细胞的特征。A、B、C三项均为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但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7.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案:A 解析:要想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前提条件是必须掌握癌变的原因。细胞癌变有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如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8.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 汇总(附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B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A) A.1/2 B. 1/4 C.1/8 D.1/6 3.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白色,隐性性状是黑色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控制黑毛的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二、拓展应用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什么? F?水稻细胞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实验结果验证了什么? 分离定律。即在F?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如果让F?自交,F?中花粉有2种类型。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 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

同步练习(含答案)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课《走进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15个) 1.走进中学,我们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这里“新的成长、新的发展”是指() A.新校园、新班级、新环境 B.新老师、新同学、新知识 .与小学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D.不断体验新生活、进行自我完善的新起点 2.上海复旦中学奉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天津南开中学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可见校训展现了() ①学校的化追求②学校的威严③学校的历史传统④学校的教育宗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①③④ D.①②④ 3.漫步在中学新校园,几位同学谈起了对新学校的认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新学校,每位同学都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展示并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B.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都有可爱之处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录着师生共同前进的足迹 D.其实学校都一样,都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没有任何区别 4.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 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之中 .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5.我们踏入一个新的班级,将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并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所以我们要:() A.共同度过三年时间 B.珍视新友谊 .忘记过去的友谊 D.不要结识太多朋友 6.李哲随着爸爸工作的调动,到了华中学七年级一班。面对陌生的集体,陌生的同学,李哲希望与同学们尽快熟悉起,建立新的友谊,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李哲应采取的比较好的方法有() ①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互交流②埋头学习不管闲事③勇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④主动了解和帮助同学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13讲 课时作业(十三) 抛体运动

课时作业(十三) 抛体运动 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2.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v 0g B .2v 0g C .4v 0g D .8v 0g 3.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 tan θ B .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2 C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D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4.一物体做平抛运动,先后在两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和v 2,时间间隔为Δt ,那么( ) A .v 1和v 2的方向一定不同 B .若v 2为后一时刻的速度,则v 1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解读: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机会均等;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时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杂交或自交后代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这是对多数个体及后代统计的结果,而一个个体自交具有偶然性,很多情况下不表现相应的表现型、基因型及一定的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D 2.四籽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现有—个基因型为Mm的野豌豆植株,所结豆荚中有三个饱满豆粒和一个“空瘪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豆荚果皮的基因型是Mm的概率为1/2 B.该豆荚中所结三粒种子种皮中的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 C.所结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 D.每个花粉中含有2个精子,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2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 解读:豆荚的果皮和种皮与母本植株的基因型、染色体数目相同;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4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为Mm 的概率为1/2,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 答案:C 3.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21传的大穗抗病 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2 A.2/10 B.7/10 C.2/9 D.7/9 解读: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首先由题意确定大穗不抗病是显性性状。所以作1211为亲本的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自交后代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和 13323- 1 - / 8 327AabB。在大穗抗病中,AAbb和Aabb分别占、。再进行自交,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 255101771和Aabb,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225101057。9答案:D 4.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子)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哽咽(yè)遗(wèi)施 否(fǒu)泰络绎(yì) B.伶俜(pīnɡ) 磐(bān)石 窈(yǎo)窕公姥(mǔ) C.白鹄(hú) 赍(jī)钱 彷(pánɡ)徨龙幡(fān) D.葳蕤(ruí) 鲑(ɡuì)珍 踯(zhí)躅晻晻(yǎn) 【解析】A.否,pǐ;B.磐,pán;D.鲑,xié。 【答案】 C 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 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 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 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 ⑨便复在旦夕⑩既欲结大义 ?本自无教训 A.①③⑩B.②⑦⑧ C.⑤⑦⑨D.④⑥? 【解析】①退出来;②刚刚;③可爱;④自作主张;⑥发言;⑧只指工作;⑩婚姻;?教养。 【答案】 C 3.下列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是() ①a.儿已薄禄相b.嬉戏莫相忘c.黄泉下相见d.会不相从许②a.相见常日稀b.君既若见录c.渐见愁煎迫d.府吏见丁宁 ③a.阿母谢媒人b.多谢后世人c.谢家来贵门d.谢家事夫婿 A.①bd②bd③cd B.①ad②cd③ac C.①ac②ad③bd D.①bc②ac③bc 【解析】①a,命相;b、d,单指一方;c,互相。②a,见面;b、d,我;c,被。③a,拒绝;b,告诉;c、d,辞别。 【答案】 A 4.对下面句子中“书”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十六诵诗书 ②视历复开书 ③适得府君书 ④人多以书假余 ⑤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⑥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 A.①②同B.③④同 C.⑤⑥同D.都不同 【解析】①书经,②历书,③书信,④书籍,⑤写,⑥文字。 【答案】 D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二精练:课时提升作业 二 5.2 平抛运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二 平抛运动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重力加速度已知,决定平抛物体落地点与抛出点间水平距离的因素是( ) A.初速度 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 【解析】选C。物体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x=v0t;竖直方向上:h= gt2;由以上两式可以求得x=v0,所以落地点与抛出点间水平距离与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有关。 2.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变 C.经过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 D.初速度越大,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一定越大 【解析】选B。斜上抛抛出的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A错;任何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B对;斜上抛抛出的物体经过最高点时,竖直速度瞬时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C错;做斜上

抛运动的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不只与初速度大小有关,还与初速度的方向有关,D错。 3.(多选)如图所示,一物体从距水平地面一定高度处,沿水平方向飞出。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到与初速度同向的恒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题指南】求解该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分运动具有独立性,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 (3)物体在某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条件是受力恒定且与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选B、C。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正确;物体水平方向受恒力作用,且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错误。 4. (2016·江苏高考)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40套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40套含答案) 第1讲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题一:判断: (1)鸡、鱼、珊瑚、小白菜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但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却不产生废物。题二:判断: (1)变形虫、流感病毒、海带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出汗是动物和人排出体内的废物的方式之一。题三: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鲸喷出雾状水柱。题四:(1)生物具有的特征是、、和。(写四个特征即可)(2)草履虫在光线强时向暗处游动,在光线弱时向光亮处游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这一特征。 第1讲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 题一: (1)错 (2) 错解析: (1)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也就是说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唯独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是生物。故答案为:错。 (2)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水;排尿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产生的气体废物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气孔排出,也可以重新被利用;营养废物通过落叶的形式带走。故植物不产生废物是错误的。题二: (1)错 (2)对解析: (1)变形虫为动物,海带属于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故此题说法错误。 (2) 动物和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①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②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③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故此题正确。题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解析:(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鲸喷出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题四:(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能对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