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曲线桥布置

铁路曲线桥布置
铁路曲线桥布置

铁路曲线桥布置

基本原理

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桥梁位于曲线上,线路中线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曲线或缓和曲线,而预制梁的中线为直线,这就要求梁中线必须随着线路中线的弯曲形成与线路曲线基本相符的连续折线,如下图所示。这条连续折线称为曲线桥梁的工作线,其顶点为相邻两梁中线的交点,相邻两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交点距,亦称墩中心距或跨距,以L表示。

在曲线桥上,桥梁工作线为折线,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离心力作用。为了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如图(a)所示;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图(b)所示。两种布

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偏距E 的计算

在曲线桥上,梁的中线由弦线位置,向曲线外侧移动的一段距离称为偏距,并以E 表示。由于曲线半径很大,相邻两跨梁中线的偏转角很小,故可以认为偏距E 就是桥梁工作线各转折点相对线路中线外移的距离。

圆的周长=π*D=2πR 将圆心角分成360份,每1份的弧长为 1*2πR/360,如果圆心角度是n 度,对应的弧长为n*2πR/360 即:弧长L=n*2πR/360=n*πR/180 n 为圆心角

圆心角n=360*L/(2πR )=180*L/(πR )

圆周角A=n/2=90*L/(πR )

在圆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外失距为: E=R-R*cos(90*L/π/R) 或E=L 2/8R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其偏距为:

R

L E 162

在缓和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外失距为:

图1-1-2

028l l R L E i ?=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则偏距为:

0216l l R L E i ?=

式中,L 为交点距也等于弧长、R 为圆曲线半径、l i 为ZH (或HZ )至计算点的距离、l 0为缓和曲线长。

曲线桥梁设计中,桥墩的中心选在桥梁工作线的转折点上,其纵轴线位于工作线转折角的角平分线上,横轴线与纵轴线垂直。由偏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相邻两孔梁的跨距不等,或虽然跨距相等,但位于缓和曲线上时,所求得的偏距E 值不等,导致相邻两孔梁中线的交点不在两孔梁的正中间,这就造成两孔梁在墩上不能对称放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当相邻梁跨都小于16m 时,按较小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而大于20m 时,按较大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

交点距L 的计算

考虑到梁体的制造误差、架设误差、梁在受力后的伸长、温度变化对梁长的影响、墩台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相邻两跨梁的梁端之间、桥台胸墙线与相邻梁端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对于直线桥,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胸墙线之间彼此平行,其间隙称为直线桥的梁缝。对于曲线桥,相邻两跨梁的梁端之间、桥台胸墙线与相邻梁端之间不平行,规定曲线内侧的间隙不小于一个定值,该定值称为曲线桥的梁缝,如下图所示。由于梁缝的存在,使得交点距L 并不等于梁的长度L ′。

交点距的计算公式为

F L L 2+'=

其中:

2

cos 2sin

2αα

?+=B a F

式中,F 为墩中心至相邻梁端的距离;a 为规定的最小梁缝之半;B 为梁的宽度;α 为工作线转向角。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相关概念 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

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E=L*L/(8*R), 平分中矢布置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

注意。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呵呵。。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铁路曲线桥布置

铁路曲线桥布置 基本原理 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桥梁位于曲线上,线路中线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曲线或缓和曲线,而预制梁的中线为直线,这就要求梁中线必须随着线路中线的弯曲形成与线路曲线基本相符的连续折线,如下图所示。这条连续折线称为曲线桥梁的工作线,其顶点为相邻两梁中线的交点,相邻两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交点距,亦称墩中心距或跨距,以L表示。 在曲线桥上,桥梁工作线为折线,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离心力作用。为了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如图(a)所示;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图(b)所示。两种布

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偏距E 的计算 在曲线桥上,梁的中线由弦线位置,向曲线外侧移动的一段距离称为偏距,并以E 表示。由于曲线半径很大,相邻两跨梁中线的偏转角很小,故可以认为偏距E 就是桥梁工作线各转折点相对线路中线外移的距离。 圆的周长=π*D=2πR 将圆心角分成360份,每1份的弧长为 1*2πR/360,如果圆心角度是n 度,对应的弧长为n*2πR/360 即:弧长L=n*2πR/360=n*πR/180 n 为圆心角 圆心角n=360*L/(2πR )=180*L/(πR ) 圆周角A=n/2=90*L/(πR ) 在圆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外失距为: E=R-R*cos(90*L/π/R) 或E=L 2/8R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其偏距为: R L E 162 在缓和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外失距为: 图1-1-2

普通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步骤

普通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步骤 关键词:桥梁施工测量 1.控制点埋设 施工前现场埋设控制点,每个桥位埋设两个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桥梁的长度。控制点位置便于观测放样。控制点的高度如果能和垫石位置齐平最好。距离路线有一定距离,防止路基施工破坏掉。 2.控制点坐标测量 控制点埋设完后,用GPS测量其坐标,这的桥长都不是很长,最长的有7跨,7跨32米梁。用GPS采集坐标时没有采用静态测量的功能,STONEX这款仪器RTK有个测量控制点的功能,架在那采集30个坐标,并计算平均值。 只用平面坐标,不用高程,高程用电子水准仪另测。本项目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水准测量步骤如下图:从基准控制点到一个节点的往返闭合差小于规范再进行下一步测量,最后闭合到另一个基准点。 3.控制点坐标校验 全站仪复核两个点的距离,实测距离比设计距离小1CM,假如两点间距160米,说明坐标有问题,固定一个点的坐标,保持方位角不变,重测或重算另一点的坐标,X,Y值与之前相比有几毫米的差距。这样用全站仪放样出来的桥梁位置与设计的平面位置有点偏差,有1cm左右的偏差。但是结构尺寸是准确的。全站仪测距是经过校核的。 4.施工放样坐标的计算

接下来的工作是计算坐标,因为图纸没有给出各个部位的设计坐标,所以要自己算,办法就是用CAD画图的功能画出来。怎么画如下:首先计算线路坐标,采用计算软件(可用“轻松测量”,“道路测量员”等)计算桥墩中线,前墙台尾所对应的路线坐标。在墩中心位置处垂直于路线切线作垂线,计算垂线上点的坐标,比如路线右侧10米点坐标(计算软件有相应的功能)。这样桥墩的轴线就确定了。打开CAD画图软件用多段线(PL)功能,输入坐标(格式为Y,X),在此基础上画出墩。曲线桥图纸上是向路线外侧偏移40cm,半径小于1200米就有个E值,在图纸上有曲线布置图,所以在画桥墩图的时候,不但要偏移40CM,还要偏移E值。画CAD图时,比例按1:1画,画出来的图就是实际的平面尺寸。 画图时画出承台的图形,它的中点在曲线上,墩柱的中心是不和路线重合的,它沿垂直路线方向偏移40 E,偏向曲线的外侧。 桥台布置图采用的是折线布置方式,台前台尾统统偏移E,向曲线外侧偏移。如图: 5.放样 采用全站仪放样,莱卡TS06型全站仪放样步骤:设站,任意架设全站仪在方便观测的位置,后视两个控制点,这是后方交会法设站。仪器架在一个点上,对中整平,后视另一个控制点,这是坐标定向法设站。设站完成后就可以放样了,将待放样的坐标点输入仪器,选择放样功能,放样哪个点就选择哪个点,水平旋转照准部ΔHZ=0,指挥持镜者

铁路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浅析铁路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作者:————————————————————————————————日期:

浅析铁路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中交 广东 广州) 摘 要:结合在建的某铁路设计资料,采用坐标计算法计算铁路曲线桥梁工作线偏角,并推算出桥梁墩台中心坐标,全过程采用VB 语言程序结合Excel 电子表格自动计算。 关键词:曲线桥梁工作线;偏距E 值;交点距L ;桥梁偏角α;桥梁偏角坐标计算法 Abstract : Key words : 1引言 高速铁路采用的桥梁部份所占比例较大,需要计算的曲线桥梁墩台坐标计算工作量繁重。与直线桥相比,曲线桥墩台坐标的计算要复杂的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如何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曲线桥梁墩台坐标对测量内业计算至关重要。传统的采用前后视偏角计算法计算桥梁偏角,F B A δδα+=,δB 前视偏角,δB 后视偏角,由于梁体在线路上的位置不同,δB 、δF 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不同情形下桥梁线路偏角的计算公式也不同,计算起来繁琐。 本文结合在建的某铁路,谈谈自已采用坐标计算法计算桥梁偏角,推算曲线桥梁墩台坐标的一些快速计算方法及编程实现。 2 基本原理 2-1. 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桥梁位于曲线上,线路中线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曲线或缓和曲线,而预制梁的中线为直线,这就要求梁中线必须随着线路中线的弯曲形成与线路曲线基本相符的连续折线,如图2-1-1所示。这条连续折线称为曲线桥梁的工作线,其顶点为相邻两梁中线的交点,相邻两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交点距,亦称墩中心距或跨距,以L 表示。 在曲线桥上,桥梁工作线为折线,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为了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如图2-1-2(a )所示;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图2-1-2(b )所示。两种布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 图2-1-1

铁路桥梁A第1次作业

铁路桥梁A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桥式中,属于组合体系的桥梁是 (A) 连续梁桥 (B) 连续刚构桥 (C) 拱桥 (D) 斜拉桥 答:D 2. 双线铁路线间距(线路中心间距离)不得小于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答:B 3. 高速双线铁路线间距(线路中心间距离)不得小于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答:C 4. 预加应力属于 (A) 恒载 (B) 活载 (C) 附加力 (D) 特殊荷载 答:A 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采用曲线配置预应力钢筋,曲线配置预应力钢筋的原因不是 (A) 预弯矩图与荷载弯矩图形状相似 (B) 减少预应力损失 (C) 抵抗一部分剪力 (D) 便于预应力钢筋的分散锚固 答:B 6. 连续桥梁当只有一排支座时,主力荷载作用下的桥墩为 (A) 轴心受压构件 (B) 轴心受拉构件 (C) 偏心受压构件

(D) 偏心受拉构件 答:A 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截面桥梁中,主要与腹板间距有关的是 (A) 底板厚度 (B) 腹板厚度 (C) 顶板厚度 (D) 截面高度 答:C 8. 对连续梁桥,既不引起温度自应力,也不引起温度次内力的情况是 (A) 均匀升降温 (B) 温度梯度线性分布 (C) 温度梯度曲线分布 (D) 温度梯度折线分布 答:A 9. 混凝土的徐变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 (A) 有利(减少) (B) 不利(增加)

(C) 无影响 (D) 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答:A 10. 斜拉桥设计得考虑非线性问题.这里所说得非线性并非指 (A) 压弯构件变形非线性 (B) 材料非线性 (C) 主梁竖向变形引起的非线性 (D) 拉索变形的非线性 答:B 1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当跨越深谷时,合理的施工方法为 (A) 满堂支架施工 (B) 悬臂法施工 (C) 顶推法施工 (D) 先简支后连续法施工 答:B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当按吻合索设计时 (A) 不产生次反力

曲线梁桥的预制梁布置方法及施工特点

351 浅析曲线梁桥的预制梁布置方法研究及 施工特点 赵康 陕西明泰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摘 要:在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由于地形的限制,部分桥梁在路线线型的影响下处于曲线段,给桥梁的设 计和施工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设计中通过研究并灵活应用多种曲线段预制梁的布置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曲线段预制梁桥的布置设计及施工,以供此类桥梁设计与施工中参考。 关键词:预制梁;曲线桥;布置方法;施工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对路线平纵面线型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桥梁由于地形限制及线形设计的需要处于曲线段,这给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均增添了相当大的难度。本文对预制梁曲线段平面布置方法及施工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 1 平面布设方法 预制梁平面曲线布置方法包括平分中矢法、径向布置法、等偏角法、平行布置法、曲线内侧割线布置法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各相不同,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灵活采用。1.1 平分中矢法 一般情况下,按以下的原则来取用布置方法: (1)多孔桥梁位于小半径平曲线或缓和曲线上时,矢距 ≤10cm 时,墩台一般采用平分中矢法。 (2)单孔桥梁位于平曲线或缓和曲线上时,一般采用平分中矢法。 平分中矢法弯桥直做,下部墩台平行布置,桥梁内外侧平面线形通过边梁悬臂和护栏作圆弧处理以拟合曲线边线。 桥梁中心线的确定:首先在路线中心线上确定桥台伸缩缝中心线的位置,然后把桥台伸缩缝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的交点连线,从桥梁中心点向交点连线上作垂线,把交点连线平移到垂线中点即得到桥梁中心线。 桥面高程点为路线中心线的偏移线与新伸缩缝中心线、新桥墩中心线的交叉点。1.2 径向布置法和等偏角法 多孔桥梁位于大半径平曲线上时,当矢距>10cm 时,墩台一般采用径向布置法。 简支桥梁,从盖梁宽度限制和支座到盖梁边缘的距离要求考虑,均要限制梁与梁之间的缝宽不能太大,G204和S333东台段(26m路基宽度)缝宽均控制在13cm 以内,一般情况下径向布置法适用的曲线最小半径见表1所示。 跨径/m 10 13 16 20 临界半径/m 1900 2400 3800 4000径向布置法的示意,路线中心按标准跨径逐跨布置切线,切点处曲线径向为桥墩横向中心线,墩顶2侧相邻跨预制梁端接缝宽度外侧为△1、内侧为△2、路线心线处为△0,曲线外侧跨径大于内侧。为了保证曲线内侧最小跨径处 预制梁的安装,内侧布置的切线最小跨径必须大于预制梁长,由此可以算得路线中心处梁端接缝宽△0最小值需大于0.5×桥宽W×两相邻跨偏角Φ 值。根据三角关系,外侧宽△1=中心线处宽△0+0.5×桥宽W×两相邻跨偏角Φ,内侧宽△2=中心线处宽△0-0.5×桥宽W×两相邻跨偏角Φ,结合预制梁的安装要求和最大缝宽△1确定盖梁宽度或设计变宽度盖梁。 当墩顶2侧相邻跨预制梁间非连续设置(即设置伸缩缝)且梁端之间接缝宽度较大时,盖梁采用凸形设计;当墩顶2侧预制梁间连续设置(即先简支后浇注连续横梁)时,预制梁端间接缝内现浇连续中横梁变厚度设计。采用该径向布置法时,各跨预制梁都采用正桥布置,而当桥梁各跨预制梁必须采用斜桥布置时,各墩台横向中心线与切线切点的径向线以相同的夹角偏转,就为等偏角布置法。1.3 平行布置法 曲线预制梁桥径向布置时,曲线段起点处墩的横向中心线与终点处墩的横向中心线的夹角为Φ,交点为O,当Φ 值较小时,各墩或台的横向中心线可采用平行布置。以某4跨桥为例,0#~4#墩横向中心线平行,各墩横向中心线与各墩在路线中心处曲线径向线的夹角分别为Φ1~Φ5,以0#~1#墩跨预制梁布置为例,其中θ为梁端斜角,由图可知0#墩和1#墩的径向线夹角α=Φ1-Φ2,由三角关系得θ=π/2-(Φ1÷α/2)=π/2-(Φ1+Φ2)/2,预制标准梁时则以与该θ值最接近的5倍数作为梁端斜角。 1.4 曲线内侧割线布置法 曲线预制梁桥采用径向布置时,曲线外侧跨径大于内侧跨径,曲线内侧跨径最小,且必须大于预制梁的长度以确保预制梁的安装,由内侧最小跨径可确定路线中心线处桥梁跨径的最小值。为了设计的方便,桥跨布置时直接采用标准跨径值作为曲线内侧跨径,逐跨割线布置,确定各割点为桥墩横向中心线内侧位置,此即为曲线内侧割线布置法。 2 施工特点 (1)测设放样 由于曲梁桥在平面和纵横断面上的变化较大,因而在施工放样、标高控制、中线控制等方面都会增加许多麻烦,应予反复检查、严格要求。另外,在进行预制底模控制时,如

铁路曲线桥坐标及相关参数计算

浅谈铁路曲线桥坐标及相关参数计算

————————————————————————————————作者:————————————————————————————————日期:

浅谈铁路曲线桥坐标及相关参数计算 井昭义 中交一公局张呼客专五标一分部 【摘要】铁路曲线桥与直线桥相比桥墩、台坐标计算要复杂得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本文结合张呼铁路工程实例,对铁路曲线桥坐标、参数计算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铁路;曲线桥;坐标、参数计算; 新建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站前工程ZHZQ-5合同段一分部管段DK167+550~DK179+950,起于集宁新区六间房村,而后经察哈尔右翼前旗止于卓资山县芦家卜子村,全长12.4km,特大桥2137.66m/2座、大桥706.44m/2座、中桥112.6m/1座,其中曲线桥3座,直线桥2座。直线桥坐标计算较为简单,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下面以西土外大桥为例进行曲线桥坐标、参数计算。 西土外大桥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西土坑村西南,起止里程为DK178+163.13~DK178+373.97,桥中心里程为DK178+268.55,全长210.84m,孔跨类型为6-32.6m简支梁。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桥墩1~5号墩采用圆端形实体桥墩,桥墩台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1~5墩范围简支梁固定支座设于每孔跨的小里程侧,横向活动支座均设置于线路右侧。曲线布置采用平分中矢法,按左线中心线里程进行计算、绘图,左右线线间距4.6m,桥墩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曲线偏距E。相关设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设在曲线上的简支梁桥,每孔梁仍是直的,于是各孔梁中线的连接线为折线,以适应梁上曲线线路需要,而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简支梁中心线总是偏在线路中线内侧,当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为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是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图1)。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图2)。两种布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本桥也采用平分中矢布置。 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与梁稍有不同,如果将桥台的中心线与其相邻的梁跨中心线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台尾中心必然偏离到线路中线的外侧,设其偏距为d,如果d≤10cm时,则桥台就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否则,应旋转桥台,使台前的偏距与相邻梁跨的偏距相同,台尾的偏距0,如下图所示,前者布置形式称为直线布置,后者称为折线布置。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67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 方法(正式版)

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 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国内公路工程建设进入黄金时代。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在设计总体布局方面要求桥位确定,桥梁设计应服从路线线形标准设计。所以为了满足布线时平西线形指标,就会有部分桥梁在路线总体线形限制下处于曲线段,使桥梁结构类型的选择、结构计算方面难度加大。同时从桥梁美观学考虑,曲线桥梁在整体布置方面要求更高。因此在平曲线半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曲线桥直做”方案,在平、纵、横设计上可以通过特殊处理,达到桥型经济、美观的目的。

2、设计条件及侨型的确定 曲线桥与路线正交且曲线半径较大时,“曲线桥直做”方案更容易近似曲线,经过计算分析和实地模型,得出平曲线半径是作为“曲线桥直做”的重要因素。按加拿大安大略省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是采用公式: L 2<b×R 其中L一桥梁中心线处梁长 R一平曲线半径 b-桥架全幅的半宽 作为曲线桥直线桥计算的判别条件,同时又根据“曲线桥直做”近几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简支曲线梁桥则以选用空心极梁为最佳结构类型;根据理论计算对于平曲线半径大于700m、20m跨径以内先张法板,最大增减值在(-36cm+36cm)以内,而且通过

桥梁支座布置原则

桥梁支座的布置原则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桥梁支座的布置主要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有关。通常在布置支座时要考虑以下的基本原则: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上部结构是空间结构时,支座能同时适应桥梁顺桥向(X方向)和横桥向(Y方向)的变形;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支座必须能可靠地传递垂直和水平反力;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支座应使由于梁体变形所产生的纵向位移、横向位移和纵、横向转角应尽可能不受约束; 铁路桥梁通常必须在每联梁体上设置一个固定支座;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当桥梁位于坡道上,固定支座一般应设在下坡方向的桥台上;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当桥梁位于平坡上,固定支座宜设在主要行车方向的前端桥台上; 较长的连续梁桥固定支座设在桥长中间部位的桥墩上较为合理,因为此处支座的垂直反力较大,且两侧的自由伸缩长度比较均衡; 固定支座宜设置在具有较大支座反力的地方; 墩顶横梁的横向刚度较小时,应设置横向易转动的桥梁支座;最新知识桥梁橡胶支座的布置原则可根据桥梁橡胶支座布置原则注意 在同一桥墩上的几个支座应具有相近的转动刚度; 在预应力梁上的支座不应该对梁体的横向预应力产生约束,同时也不得将施加梁体横向预应力的荷载传给墩台; 对于斜桥及横向易发生变形的桥梁不宜采用辊轴和摇轴等线支座; 连续梁可能发生支座沉陷时,应考虑支座高度调整的可能性。 总之桥梁支座的布置原则是既要便于传递支座反力,又要使支座能充分适应梁体的自由变形。 简支梁桥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活动支座。铁路桥梁由于桥宽较小,支座横向变位很小,一般只须设置单向活动支座(纵向活动支座),如图1-3所示。公路T形桥梁由于桥面宽,因而要考虑支座横向位移的可能性,支座布置如图1-4.即在固定墩上设置一个固定支座,相邻的支座设置为横向可动、纵向固定的单向活动支座,而在活动墩上设置一个纵向活动支座(与固定支座相对应),其余均设置多向活动支座。

浅谈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浅谈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十一五”及其以后几个五年规划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因此铁路的设计任务也在不断加重。铁路桥梁作为铁路设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有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了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各项设计原则。 【标签】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铁路桥梁设计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设计项目,但也有着一些可以共同遵循的设计原则,本文主要从桥梁水文及孔径设计、桥梁布置、曲线和坡道上布置等方面粗略的解析了铁路桥梁的设计原则。 (一)桥梁水文、孔径设计原则 1、排洪桥梁的冲刷计算,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即64-1、65-1公式计算冲刷深度。 2、岩石河床的冲刷深度,参照《桥渡水文》手册“岩石上桥墩基础冲刷及基底埋置深度参考数据表”确定。 3、对于洪水已达桥台的桥梁,必须进行桥台冲刷计算。 4、在山区河流上,桥头路堤及锥体均不应进入洪水河槽(包括边滩)。 5、在流冰的河流上应根据流冰水位、冰块大小、流冰方向及破冰措施,考虑桥孔布置及适当加大流冰孔净跨,减少冰块对桥墩的撞击和对桥孔的阻塞。 6、斜交桥应按水面坡度及斜交角度分别求出桥两端设计水位,作为检算路肩高程的依据。 7、位于河弯处的桥梁,设计水位应加算河弯超高值。 8、山前区宽浅河流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容许冲刷系数可大于1.4。 9、桥台锥体坡脚处建桥前的天然流速,一般不宜大于2.0m/s,否则应增加桥长。 (二)桥梁布置一般原则 1、桥梁长度不能单纯按流量来决定,要综合考虑桥头线路的技术经济条件。当桥头路堤占用农田较多,且需大量土方或远运填料数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桥孔。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高桥台和大锥体。

桥梁断面布置、桥梁平面布置

桥梁断面布置、桥梁平面布置

————————————————————————————————作者:————————————————————————————————日期:

桥梁断面布置、桥梁平面布置 桥梁断面布置 桥梁的断面布置重点是根据使用需求加以分析的桥面横断面布置,需要考虑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桥面净空与建筑限界要求 (2) 桥面净高H (3) 桥面宽度 (4) 车道数与行车道宽度W (5) 机动车道布置(方向和层次) (6)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布置 (7) 横坡设置 桥面净空应满足公路或铁路的建筑限界要求。 在公路桥梁中,桥面宽度的主体构成是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宽度=车道数×车道宽度 车道宽度与道路等级密切相关。等级越高的道路,车道宽度越大。公路桥梁中的车道宽度从3.00米到3.75米间取值。 当高等级公路中,采用整体式路幅时,桥面宽度还需考虑上下行车流间的中央分隔带和路缘带的宽度设置要求。 当线路处于曲线上时,桥面道路宽度还需考虑曲线加宽设置要求。 除上述考虑外,桥面横断面布置时尚需根据情况考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检修道、护栏、栏杆等布置。

图2-2-2-1 公路桥梁建筑限界图示 图2-2-2-2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车道宽度及路肩、路缘宽度 在下承式或中承式桥梁中,桥梁横断面布置时需要注意到除上述考虑的基本布置内容外,还需考虑结构自身宽度及安全防护考虑形成的横向的总宽布置的增加。

图2-2-2-3下(中)承式桥梁的横断面布置考虑 对于桥梁横断面布置的具体理解可以结合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桥梁平面布置 桥梁的平面布置取决于桥梁所处的线路与其跨越的河流、其它线路等的相交关系,并受到桥位处的地形地物制约。 桥梁平面布置的主要几种形态为:正交布置、斜交布置、曲线布置。 图2-2-3-1 桥梁平面布置的基本形态 桥梁自身的线路走向反映为桥梁的平面轴线形状。桥梁跨越的障碍物的具体情况影响到桥梁墩台等支撑结构布置情况。同一桥墩(台)处的桥梁支撑的横向连线称为桥梁的支撑线。 一、正交平面布置 当桥梁自身的线路轴线为直线,且轴线与桥梁的支撑线垂直时,桥梁的平面布置反映

《铁路站场与枢纽》习题三2016年第三次作业解读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课程作业

作业说明: 1、请下载后对照网络学习资源、光盘、学习导航内的导学、教材等资料学习;有问题在在线答疑处提问; 2、请一定按个人工作室内的本学期教学安排时间段按时提交作业,晚交、不交会影响平时成绩;需要提交的作业内容请查看下载作业处的说明 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 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数

《铁路站场与枢纽》习题三 一、填空题 27.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 28.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两个或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辅助编组站。 29.按各车场相互排列位置的不同,编组站布置图型可分为横列式编组站,纵列式编组站和混合式编组站三种。 30.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的主要缺点是改编列车解体转线困难,改编车流在站内折返走行距离长,当上、下行改编车流不均衡时,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业效率低。 31.为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可采取增加尾部调车机车台数,出发场向后移,尾部采用“燕尾”式布置, 尾部牵出线上设小能力驼峰,调车场尾部采用对称道岔线束布置,调车场内设编发线,直接发车。 32.调车驼峰可分为大能力驼峰,中能力驼峰,小能力驼峰三类。 33.调车驼峰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三部分。 34.驼峰调车场头部一般采用 6 号对称双开道岔或三开道岔。 35.车辆在驼峰溜放中受到的阻力可分为机车的推 力、车辆本身重力、和车辆溜放阻力、制动力四种阻力。 36.高速铁路的修建模式有改造既有线模式、自成系统,新建高速客运专线模式、与既有线并行修建客运专线模式。 37.高速铁路中间站的布置图型有主要有设维修基地、不设维修基地两种。 38.客运站的作业包括客运服务、客运业务及旅客列车技术作业三大项。 39.客运站的布置类型分通道式客运站、尽端式客运站及组合式客运站三种。 40.货运站按办理货物的种类分为综合性货站、专业性货运。按服务对象分为公用货运站、换装站、港湾站、工业站。

铁路桥梁设计1

------------------------- 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为满足改建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编制本设计图。 二、设计依据 (一)《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函[2005]285号。 (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2.1-2005。 (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3-2005。 (四)《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五)《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六)《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 (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J111(报批稿)。 (八)《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TB10213—99。 (九)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改建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三、适用范围 (一) 设计速度:客车200km/h,货车120 km/h 。 (二) 线路情况:客货共线,双线正线(标准线间距4.4m ),曲线(曲线半径R=2200m )。 (三) 轨底至梁顶高度:0.7m 。 (四) 施工方法:挂篮悬臂灌筑施工。 (五) 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6度。 (六) 桥式:本桥桥跨布置为75+120+7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271.7m (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85m )。 四、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一)设计荷载 1. 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采用,梁体γ取26.5kN/m 3。 (2)二期恒载:双线桥面二期恒载(包括钢轨、扣件、垫板、枕木、道碴、防水层、保护层、电缆槽、挡碴墙、人行道栏杆、接触网支架、人行道板等)按有碴桥面考虑,二期恒载q =198kN/m 。 (3)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进行计算, 环境条件按野外一般条件计算,相对湿度取70%。 根据老化理论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如下: 徐变系数终极极值:2.0(混凝土龄期6天)。 徐变增长速率:0.0055。 收缩速度系数:0.00625。 收缩终极系数:0.00016。 (4)基础沉降:相邻墩台沉降差按25mm 考虑,且荷载组合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 2. 活载 (1)设计列车荷载: 中-活载;设计加载时,标准活载计算图式可任意截取。 (2)列车活载的动力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 ??++=+L 30611αμ 式中α=4(1-h )≤2。其中,h 为轨底到梁顶道碴厚度;L 为桥梁跨度,以米计。 (3)曲线桥列车静活载产生的离心力: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顶以上2.0m 处。离心力的大小等于 中-活载乘以离心力率C 。C 按下式计算:

曲线桥梁偏心问题

第一部分 桥梁在曲线上的布置 一、梁的布置与基本概念 1梁的布置 设在曲线上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桥,每孔梁仍是直的,于是各孔梁中线的连接线成为折线,以适应梁上曲线线路之需要。但若按图1所示布置,使线路中线与梁的中线在梁端相交,则由图可以看出,线路中线总是偏在梁跨中线的外侧,当列车过桥时,外侧那片梁必然受力较大;况且列车运行时要产生离心力,使外侧的一片梁受力较大的现象更加严重。 为了使两片梁受力较为均衡,合理的布置方案应把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适当移动。一般情况下梁的布置有两种方案: ⑴平分中矢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平分矢距f,即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f1=f/2;在桥墩中线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E=f/2。这种布置的特点是内外侧两片梁的偏距相同(f1=E=f/2),故两片梁的人行道加宽值相等。 ⑵切线布置:在跨中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相切,即偏距f1=0;在桥墩中心处梁的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距为E=f。 1 2 图1梁的中线连成折线示意 1----线路中线2-----梁的中线

2基本概念 桥梁工作线:在曲线上的桥,各孔梁中心线的连线是一折线,称 桥梁工作线,与线路中线不一致,如图2, AB -BC 是桥梁工作线, abc 是线路中线。 桥墩中心:两相邻梁中心线之交点是桥墩中心,如图2中的A,B 及C 各点。基本概念中所述均指桥墩无预偏心的情况(见桥墩布置图3);有预偏心时见桥墩布置图4,桥墩中心在偏距的基础上再向曲线外侧偏移一距离,偏移距离详见设计图。 桥墩轴线:过桥墩中心作一直线平分相邻二孔梁中心线的夹角, 这个角平分线即桥墩横轴(又称横向中线),如图2中的Bb ;过桥墩 中心作桥墩横轴的垂线为桥墩纵轴(又称纵向中线)。 桥墩中心里程:桥墩横轴与线路中线之交点称桥墩中心在线路中线上的对应点,如图2中的a、b 及c 点。桥墩中心里程即以其对应点的里程表示之。 偏距E:桥墩中心与其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距,如图2的Aa 、 Bb 及Cc ;偏距的大小由梁长及曲线半径决定之。 弧距:两相邻桥墩中心对应点之间的曲线长度称为弧距,如图2中的 ab 与 bc ,但边孔之弧距为桥台胸墙(挡碴前墙)至相邻桥墩中心对应点之间的曲线长度。 偏角:两相邻梁中心线之转角称为偏角,如图2中的α角。 弦切角:弦线(即梁中心线)与桥墩中心处的切线(或切线之平行线)之夹角称弦切角,如图2中的β角。一个桥墩的左右二弦切角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 相关概念 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 E=L*L/(8*R), 平分中矢布置 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 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 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注意。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呵呵。。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浅析铁路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浅析铁路曲线桥墩台中 心坐标计算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浅析铁路曲线桥墩 台中心坐标计算 (中交 广东 广州) 摘 要:结合在建的某铁路设计资料,采用坐标计算法计算铁路曲线桥梁工作线偏角,并推算出桥梁墩台中心坐标,全过程采用VB 语言程序结合Excel 电子表格自动计算。 关键词:曲线桥梁工作线;偏距E 值;交点距L ;桥梁偏角;桥梁偏角坐标计算法 Abstract : Key words : 1引言 高速铁路采用的桥梁部份所占比例较大,需要计算的曲线桥梁墩台坐标计算工作量繁重。与直线桥相比,曲线桥墩台坐标的计算要复杂的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如何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曲线桥梁墩台坐标对测量内业计算至关重要。传统的采用前后视偏角计算法计算桥梁偏角,F B A δδα+=,δB 前视偏角,δB 后视偏角,由于梁体在线路上的位置不同,δB 、δF 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不同情形下桥梁线路偏角的计算公式也不同,计算起来繁琐。 本文结合在建的某铁路,谈谈自已采用坐标计算法计算桥梁偏角,推算曲线桥梁墩台坐标的一些快速计算方法及编程实现。 2 基本原理 2-1. 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桥梁位于曲线上,线路中线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曲线或缓和曲线,而预制梁的中线为直线,这就要求梁中线必须随着线路中线的弯曲形成与线路曲线基本相符的连续折

线,如图2-1-1所示。这条连续折线称为曲线桥梁的工作线,其顶点为相邻两梁中线的交点,相邻两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交点距,亦称墩中心距或跨距,以L表示。 图2-1-1 在曲线桥上,桥梁工作线为折线,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为了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如图2-1-2(a)所示;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图2-1-2(b)所示。两种布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与梁稍有不同,如果将桥台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梁跨中线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台尾中心必然偏离到线路中线的外侧,如图2-2-1所示。设其偏距为d,如果d≤10cm 时,则桥台就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否则,应旋转桥

曲线桥梁布置 切线法 平分中矢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 E=L*L/(8*R), 平分中矢布置 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 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 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注意。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呵呵。。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曲线桥坐标计算详解探讨

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与直线桥相比,曲线桥墩台中心坐标的计算要复杂的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下面就有关内容分述如下。 1.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 线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台尾中心必然偏离到线路中线的外侧,如图16—13所示。设其偏距为d,如果d≤10cm 时,则桥台就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否则,应旋转桥台,使台前的偏距与相邻梁跨的偏距相同,台尾的偏距为0,如图16—14所示。前者布置形式称为直线布置,后者称为折线布置。 当采用折线形式布置桥台时,台尾偏角可能会出现负值,如图16—15(a)所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台前和台尾采用相同的偏距,如图16—15(b)所示。 2.偏距E的计算 在曲线桥上,梁的中线由弦线位置,向曲线外侧移动的一段距离称为偏距,并以E

R L E 82 = (16—13)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其偏距为: R L E 162 = (16—14) 在缓和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偏距为: 28l l R L E i = (16—15)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则偏距为: 216l l R L E i = (16—16) 式中,L 为交点距、R 为圆曲线半径、l i 为ZH (或HZ )至计算点的距离、l 0为缓和曲线长。 曲线桥梁设计中,桥墩的中心选在桥梁工作线的转折点上,其纵轴线位于工作线转折角的角平分线上,横轴线与纵轴线垂直。由偏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相邻两孔梁的跨距不等,或虽然跨距相等,但位于缓和曲线上时,所求得的偏距E 值不等,导致相邻两孔梁中线的交点不在两孔梁的正中间,这就造成两孔梁在墩上不能对称放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当相邻梁跨都小于16m 时,按较小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而大于20m 时,按较大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

高速铁路枢纽的布置

高速铁路枢纽的布置 我国既有铁路枢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运营,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运营设施和良好的管理体系。我国近年来才出现的高速铁路在建设标准、服务对象等方面有别于既有铁路线路。高速铁路的出现对既有铁路客站及枢纽的运营效果、运能的发挥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枢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引入既有铁路枢纽意义重大。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高速线引入的具体位置及线路走向、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的分布与分工、高速铁路动车段(所)等设备的布局等。 1.高速线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原则 (1)高速线的引入要与枢纽的总图规划相适应。 (2)高速线的引入要与城市发展规划密切配合。 (3)高速线引入后要与城市的其他交通方式协调配合。 2.高速线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方式 (2)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合设时设备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①高速列车的接发作业、调度指挥都是自成体系的,且使用的沿线设备也不同,普速列车不能进入高速系统;反之亦然。因此,在划分客站车场线路时,要将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分开,不能混用。 ②当高速列车下线运行时,车站的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间应利用渡线或实行立体疏解,以保证列车顺利转场和接发作业的机动性。 ③当共用客运站房时,为便于旅客换乘,避免高速客流与普速客流在站内的交叉,高速客流的通道、候车室等要与普速客流明显间隔开来。 (3)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合设时车场的布置及特点。 ①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等高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尽端式车站等高合设车场。该站型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尽端式客

运站。 通过式车站等高合设车场。该站型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通过式客运站。 ②高速车场设在既有客站上方。该站型为高速线高架引入既有客站,在其上方高架设置高速列车车场,负责接发高速列车。车站下方的地面站则作为普速列车车场,承担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和需停站通过的各项作业。上、下两车场通过联络线相连,便于高速列车上、下既有线。 ③高速车场设在既有客站下方。该站型为高速线从地下引入既有客站,在既有客站的地下新建高速车场,用于接发高速列车。既有客站被改造成为普速列车车场,用于承担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和需停站通过的各项作业。两车场间也设有联络线,方便高速列车上、下既有线。 (4)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分设。当铁路枢纽采用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分开设置的方式时,新建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之间的关系是:高速线只引入高速铁路车站,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间不设联络线,两类车站之间没有列车的交流。 3.动车段(所)与车站的布置 (1)动车段(所)的布置原则与要求。 ①动车段(所)应该设在有较多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附近,以方便动车出入段。 ②动车段(所)出入高速铁路车站要有独立、便捷的通道,通过联络线与车站合理衔接。 ③动车段(所)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尽量减少拆迁量和工程施工量。 ④动车段(所)的设置地点、规模应根据列车开行方式、配属的动车数量、外段派驻的动车数量及所担当的修程任务等因素来确定。 ⑤动车段(所)占地面积比较大,所以应尽量修建在荒地、旱地上,少占或不占用农业用地。 ⑥动车段(所)的场地选择要结合城市用地的整体规划。 (2)动车段(所)的布置图及特点。 ①尽端式车站与段(所)呈顺向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