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厦门模拟)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

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

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

【解析】选C。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并且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有利于地方稳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还促进了社会生活规范的统一,可知C正确。

2.(2020·漳州模拟)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 )

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的加强

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

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解析】选C。根据材料有同姓诸侯和周王同异姓诸侯联姻等信息,并称其为伯父、叔父或者伯舅、叔舅,可知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故答案为C。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故A排除。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材料未涉及,B排除。材料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D排除。

3.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些变革意在( )

A.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B.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构建官僚等级秩序

D.延续百家争鸣的影响

【解析】选C。据材料“废公族疏远者”“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可知逐步削弱血缘关系的影响,逐渐建立官僚政治,故C正确。

4.《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解析】选B。“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属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

5.在中国古代司法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这一现象说明( )

A.宗法观念取代法律制度

B.族长是政府基层的法官

C.国家司法机构名存实亡

D.宗法影响法律执行过程

【解析】选D。由题干中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可以看出家族的族长可以解决司法机构该处理的事情,而家族及其族长体现的是宗法制,故选D。A、B、C表述均与史实不符。

6.(2019·菏泽模拟)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 ( )

A.周文化的延续性

B.宗法制的稳固

C.神权的至高无上

D.王权高度集中

【解析】选B。题干未提及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A错误;题干中诸侯对天子祭天或祭祖后的供品用的肉十分在乎,说明宗法制的存在,故B正确;西周主张敬天、保民政策,敬天、敬神只是其手段而已,故C错误;西周时期,周王尚未形成高度集权,故D错误。

7.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这说明 ( )

A.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

B.“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

C.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

D.“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

【解析】选C。君主将“家”“国”放在一起,说明其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

8.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家国一体固化

B.体制尚未健全

C.地方相对独立

D.君主专制出现

【解析】选C。春秋时期是分封制的崩溃时期,“家国一体固化”不符合史实,排除A;春秋时期已经是奴隶社会的末期,“体制尚未健全”不符合史实,排除B;结合材料“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可知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影响,诸侯再分封卿大夫,也按宗法制原则实行世袭,在分封制下,地方相对独立,故C正确;君主专制出现在秦朝,排除D。

9.(2020·南安模拟)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贵族特权 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强化国家管理

【解析】选D。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选D。A、B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2019·衡水中学模拟)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解析】选D。材料“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即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故选D。

11.(2019·临沂模拟)西周至春秋时期朝聘礼的程序贯穿着礼物互赠,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与敬让之意,春秋时期礼赠发生了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这反映了 ( )

A.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

B.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

C.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

D.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

【解析】选D。材料的主旨是礼赠内容的变化,即由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到春秋时期礼赠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故D正确。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不合题意,A错误;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不合题意,B错误;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不合题意,C错误。12.(2020·龙海模拟)《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

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

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解析】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见面推手属于礼乐制的内容,推手位置的不同与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有密切关系,这属于宗法制的体现,故材料反映了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故选C;A只反映了血缘关系的问题,过于片面,故A 错误;材料反映了血缘亲疏决定了见面的礼节,故B错误;D只反映了礼乐制度的一面,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材料二西周时期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

西周崇尚礼制,礼涵盖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8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17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得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等。第(2)题第一问(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西周崇尚礼制……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得出西周以礼治国等。根据材料二“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得出古代欧洲的治国模式。第二问(古代中国)结合所学西周实行宗法制,以血缘为分配权力的主要依据,得出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组织中家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

地位等。根据材料二中“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可以得出古罗马以法治国的背景。第三问(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二“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得出西周的礼制促成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认同等。根据材料二中“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得出其积极意义。

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国情怀。(任答4点,8分)

(2)模式:西周以礼治国;古代欧洲以法治国。(4分)

背景: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组织中家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地位;古代欧洲在政治中去除家族血缘关系,为以法治国铺平道路。(6分)

积极意义:西周的礼制促成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古代欧洲的法制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7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一书中,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

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下图是根据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式题目,首先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视角,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示例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2分)

说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地主经济为官僚政治提供财税基础;儒家思想为官僚政治提供意识形态及文官来源。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的家族结构由族田、族谱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族田为祠堂权力的行使提供经济基础;族谱则以祖先崇拜的方式维持祠堂的宗法权威。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具有同构性。(10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一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上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解析】选C。“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中,从1979年后,比率越来越高,说明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故选C;材料从1979年开始统计,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排除A;1956年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排除B;包产到户不属于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排除D。

2.1978年后,“包产到户”的农村责任制被不断修改提法,表述由开始的“不准”“不许”到“不要”再到“有条件地允许”,最后才以其合法性推向全国。这说明,农村经济改革( ) A.曾一度遭到农民的抵制 B.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 C.注重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D.配合了城市经济的改革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农村改革是一个不断放开和深入的过程,体现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渐进性探索,B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提法的变化,不能说明农民的态度,更不能说明遭到农民抵制,A错误;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C错误;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之后进行的,所以不能 说农村改革配合了城市改革,D错误。 3.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的认识( ) A.呼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B.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C.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 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看出,当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希望改变计划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C。

【高考调研】2019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2及答案

课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开化中学模拟题)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 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 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答案 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和门下省的职责可知,D项符合题意。 2.(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题)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 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答案 D 解析从“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等信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三省职权的划分。材料没有反映出中书省无实权,A项错误且与所学不符;从“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可知B项错误;从“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可知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3.(2018·慈溪中学模拟题)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入科举范围,但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考试停止了。算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A.科技发展的停滞 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 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答案 D 解析从“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可知当时知识分子功利化的现实比较严重,故选D项。 4.(2018·济宁市模拟题)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所以选D项。 5.(2018·莱州一中模拟题)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权往往通过分化事权,一职多官,从而使官僚集团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和守内虚外的政策,A、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 6.(2018·江西百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鄂州(今湖北)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一记载是在() A.东汉 B.南北朝

高中生物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3·福州模拟)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 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4.(2013·龙岩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 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 5.下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 别最可能是( )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 6.生态系统是指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其各组成成分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译林牛津版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译林牛津版 (限时:30分钟) Ⅰ.单项填空 1.Now we've got a foot in the door; we are hoping to ________ a big market in China. A.open up B.open out C.open into D.open by 2.Some students, who are addicted ________ the computer games, do not go to school at all. A.to play B.playing C.to playing D.with playing 3.The President ________ the idea that the welfare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A.applied to B.appealed to C.adjusted to D.subscribed to 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_____ for the conference. A.preparation B.conditions C.acts D.arrangements 5.It took Mary a long time to _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pick up B.pick out C.take up D.take out 6.The key ________ English well is to read more when ________. A.to learning; possibly B.of learning; possibly C.of learning; was possible D.to learning; possible 7.The river is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few fish, ________, can be found alive in it. A.if ever B.if some C.if any D.if never 8.It remains ________ whether Jim'll be fit enough to play in the finals. A.seen B.to be seen C.seeing D.to see 9.His surgeon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acupuncture to reduce and relieve his pain according to one theory,which suggests that acupuncture ________ pain signals ________ the spinal cord or brain. A.used; blocks; from reaching B.use; blocks; from reaching C.would use; should block; from reaching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2 4基因的表达

第 1 页 共 7 页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2 4基因的表达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tRNA 与mRNA 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 )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2.(2013·温州模拟)图示DNA 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T C T A G ----??----?①………… ②………… 信使RNA ③……-A-U-C-…… 转运RNA ④……-U-A-G-…… 氨基酸 ⑤……—异亮氨酸—…… A.图中包含8种核苷酸 B.DNA 双链中②为模板链 C.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 D.⑤代表的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转运RNA 搬运 3.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相同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 的消耗 4.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 转运 B.该过程需要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 提供能量 C.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一定与T 配对,G 一定与C 配对 D.DNA 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5.图甲表示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图乙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对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A.图甲中y 代表核糖,z 代表含氮的碱基 B.图甲与DNA 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在于y 和z C.图乙所示的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图乙中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位于b 端 6.(2013·绍兴模拟)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C.M 1和M 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 2 7.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B.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遗传信息由②传递到⑤需要RNA 作媒介 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由此可确定①在遗传上不具功能 8.已知AUG 、GUG 为起始密码子,UAA 、UGA 、UAG 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 碱基排列顺序如下: A-U-U-C-G-A-U-G-A-C ……(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作业与测评(含答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3.2.2.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指数型、对数型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25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 ) A.14400亩 B.172800亩 C.17280亩 D.20736亩 【解析】选C.设第x 年造林y 亩,则y=10000(1+20%)x-1,所以x=4时,y=10000×1.23=17280(亩). 2.(2015·四平高一检测)某化工厂2014年的12月份的产量是1月份产量的n 倍,则该化工厂这一年的月平均增长率是 ( ) A.n 11 B.n 12 C.√n 12-1 D.√n 11 【解析】选D.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第一个月的产量为a,则有a(1+x)11=na,所以1+x=√n 11 ,所以x=√n 11 -1. 3.(2015·长沙高一检测)在一次教学实验中,运用图形计算器采集到如下一组数据:

则x,y 的函数关系与下列各类函数中最接近的是(其中a,b 为待定系数) ( ) A.y=a+b x B.y=a+bx C.y=a+log b x D.y=a ·b x 【解析】选D.因为f(0)=1,所以A.y=a+b x ,C.y=a+log b x 不符合题意. 先求y=a+bx,由{ a + b ×0=1,a +b =2.02, 得{a =1, b =1.02,所以y=1+1.02x,当x=-2时,1+1.02×(-2)=-1.04,不满足题意,选项B 错误. 下面求 y=a ·b x ,由 {a ·b 0=1, ab =2.02,得{a =1,b =2.02, 所以y=2.02x ,满足题意,选项D 正确. 4.某地区植被被破坏,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最近三年测得沙漠增加值分别为0.2万公顷、0.4万公顷和0.76万公顷,则沙漠增加数y(万公顷)关于年数x 的函数关系较为近似的是 ( ) A.y=0.2x B.y= x 2+2x 10 C.y=2x 10 D.y=0.2+log 16x 【解题指南】利用所给函数,分别令x=1,2,3,计算相应的函数值,即可求得结论. 【解析】选C.对于A,x=1,2时,符合题意,x=3时,y=0.6,与0.76相差0.16; 对于B,x=1时,y=0.3;x=2时,y=0.8;x=3时,y=1.5,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对于C,x=1,2时,符合题意,x=3时,y=0.8,与0.76相差0.04,与A 比较,更符合题意; 对于D,x=1时,y=0.2;x=2时,y=0.45;x=3时,y<0.6,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5.某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数量y 与时间x 的关系如表: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模块7Unit2Fitforlife译林牛津版

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限时:30分钟) Ⅰ.单项填空 1.Now we've got a foot in the door; we are hoping to ________ a big market in China. A.open up B.open out C.open into D.open by 2.Some students, who are addicted ________ the computer games, do not go to school at all. A.to play B.playing C.to playing D.with playing 3.The President ________ the idea that the welfare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A.applied to B.appealed to C.adjusted to D.subscribed to 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_____ for the conference. A.preparation B.conditions C.acts D.arrangements 5.It took Mary a long time to _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pick up B.pick out C.take up D.take out 6.The key ________ English well is to read more when ________. A.to learning; possibly B.of learning; possibly C.of learning; was possible D.to learning; possible 7.The river is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few fish, ________, can be found alive in it. A.if ever B.if some C.if any D.if never 8.It remains ________ whether Jim'll be fit enough to play in the finals. A.seen B.to be seen C.seeing D.to see 9.His surgeon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acupuncture to reduce and relieve his pain according to one theory,which suggests that acupuncture ________ pain signals ________ the spinal cord or brain. A.used; blocks; from reaching B.use; blocks; from reaching

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xx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

时间 / 30分钟 基础巩固 1.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文中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达尔文没有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B.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不会进化 D.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 3.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 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 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 4.山油茶籽可以用来榨取茶油,其花蜜中含有生物碱和茶皂素,中蜂、意蜂取食花蜜会死亡,而攻击力强的土栖蜂可以山油茶花蜜为食,并为其传粉.研究人员将土栖蜂与中蜂杂交获得M蜂.M蜂繁殖多代后再与土栖蜂杂交以恢复其野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栖蜂利于保持山油茶基因多样性 B.山油茶与土栖蜂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C.土栖蜂与中蜂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可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增加产量 5.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6.[20xx·江西玉山第一中学5月模拟] 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森林里,北极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C.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第十八单元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科学 2.(2013·常州模拟)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后果。这说明启蒙思想家们( )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强调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认为理性会使人们生活更幸福 3.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人让·梅叶说:“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他的意图是( ) A.揭露封建神学世界观的虚伪 B.号召人们与迷信专制作斗争 C.确立“人是万物尺度”的信条 D.掀起改革封建宗教的巨浪 4.(2013·镇江模拟)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5.(2013·扬州模拟)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

2018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八课时作业二十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理

课时作业(二十一)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017·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 线l :ρsin ? ????θ-π4=22(ρ≥0,0≤θ<2π). (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 解析:(1)圆O :ρ=cos θ+sin θ, 即ρ2 =ρcos θ+ρsin θ, 故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 +y 2 =x +y ,即x 2 +y 2 -x -y =0, 直线l :ρsin ? ????θ-π4=22, 即ρsin θ-ρcos θ=1, 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 (2)由? ?? ?? x 2 +y 2 -x -y =0 x -y +1=0得? ?? ?? x =0 y =1, 故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 ??? 1,π2. 2.(2017·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x =-8+t ,y =t 2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 x =2s 2 , y =22s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 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8=0. 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P(2s 2, 22s),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2s 2-42s +8| 12+-22 =2 s -2 2 +45 . 当s =2时,d min =45 5 .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 上的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45 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已知曲

高三生物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单元评估检测十 (1)

单元评估检测(十) 必修3 第5、6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网中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2.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稳定性 B.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 C.对于濒危物种易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 D.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上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某同学做了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惟一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图是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食物链是A→B→C B.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C.先进行物质循环,再进行能量流动 D.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a),A、B、C三个种群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比例最高的是C种群 5.(2013·衢州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6.据报道,由于市民的不断放生致使大明湖中的部分湖区巴西龟泛滥成灾,小巧可爱的巴西龟成了公认的生态杀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龟泛滥成灾是因为湖中缺少其天敌或其天敌较少 B.巴西龟的入侵却能增加大明湖湖区的物种多样性 C.巴西龟刚侵入大明湖时,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引入的外来生物都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7.(14分)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鱼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人员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和乙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1 5.3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1 5.3细胞呼吸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一定释放CO2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 3.(2013·聊城模拟)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处于暂时缺氧状态,此时其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分解提供的( )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酒精 D.乳酸 4.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 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甲、乙两装置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混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5.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相比,下列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A.需酶参与 B.能释放CO2 C.是一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D.能生成大量的ATP 6.(2013·福州模拟)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种子贮存时应先晒干,降低其自由水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呼吸 B.应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

C.水果保鲜可用低温法,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栽种庄稼,要多疏松土壤,提高根细胞的呼吸,利于吸收K+等生长所需元素 7.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关于“自体保藏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在1~5 ℃,则贮藏时间应该会更长 8.在某恒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 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D.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9.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10.下列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研究微生物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B.实验前煮沸葡萄糖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排出其中的空气 C.微生物发酵时的呼吸作用强弱受温度影响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21

课时作业(二十一)辨析并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屠呦呦获诺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只是一个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方向和反思空间。 B.一直倡导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利于将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 C.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学习汉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衡量一个批评家是否称职,不只要注意“他批评的好坏是什么”,还要注意“他讲的是真话、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 解析:B.成分残缺,可在“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前加“让我们大家”。C.语序不当,“为世界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学习汉语”应改为“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D.不合逻辑,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可将“他讲的是真话、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改成“他讲的是否是真话、是否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5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解析:A项,“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C项,“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后加“的机制”。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 B.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C.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 D.《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应改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B项,成分残缺,可以在“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之后添加“……的需求”。D项,不合逻辑,可将“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改为“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国家教委近日发文重申,幼儿园不得收取书本费和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也不得开办所谓的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不变的营养结构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不变 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 D[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稳态。]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 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 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 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体现了人的作用,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C[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越小,周期越短,故选C。] 5.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1)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生态系统中若除去部分生物,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解析:(1)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2)种植不同品种的玉米,增加了遗传多样性;玉米与大豆间作,可提高土壤肥力,因为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能固氮。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2)遗传(基因)多样性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3)抵抗力 (备选习题)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一旦消失,原有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B[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营养结构简单,A、C正确;草原生态系统虽比沙漠生态系统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