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机的设计2

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机的设计2
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机的设计2

纯电动汽车以锂电池为动力源,充满电后,以电力做功推动汽车。不同于汽油发动机汽车需要添加汽油,纯电动汽车在电力耗光后通过外置电源对其进行充电,通常单次行驶里程在100~200公里。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车在使用成本上有着无以比拟的优势,百公里约消耗15度电,成本8元,仅相当于汽油发动机汽车成本1/10。目前,国家已着手进行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电动汽车充电站则是主要环节之一,必须与电动汽车其他领域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系统主要由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和动力蓄电池构成。另外,还包括充电监控、电池管理和烟雾报警监控等。充电机是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站给汽车充电一般分为三种方式:普通充电、快速充电、电池更换。普通充电多为交流充电,对于容量不超过5kW的交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电压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对于容量大于5kW的交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线电压380V、50Hz的三相交流电。将交流插头直接插在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充电时间大约需要4~8小时。快速充电多为直流充电,直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线电压380V、50Hz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电压一般不超过700V,输出电流一般不超过700A。交流输入隔离型AC/DC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0%~100%,并且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功率因数应大于0.85,效率应不小于90%。

充电机应能够保证在充电过程中动力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和电流不超过允许值。充电机应具备防输出短路和防反接功能。充电机至少能为以下三种类型动力蓄电池中的一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

动力电池组充电模式采用“恒流―恒压”两阶段充电模式。充电开始阶段,一般采用最优充电倍率(锂离子电池为0.3C)进行恒流充电。(C是电池的容量,如C="800mAh",1C充电率即充电电流为800mA)在这一阶段,由于电池的电动势较低,即使电池充电电压不高,电池的充电流也会很大,必须对充电电流加以限制。所以,这一阶段的充电叫“恒流”充电,充电电流保持在限流值。随着充电的延续,电池电动势不断上升,充电压也不断上升。当电池电压上升到允许的最高充电电压时,保持恒压充电。在这一阶段,由于电池电动势还在不断上升,而充电电压又保持不变,所以电池的充电流呈双曲线趋势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零。但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当充电电流减小到0.015C时,说明充电已满就可停止充电。这一阶段的充电叫“恒压”充电,这一阶段的充电电压:U=E+IR为恒压值。这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对充电模式的基本要求。此外,充电系统还必须具有自动调节充电参数、自动控制和自动保护功能。尤其在恒压充电阶段,如果单体电池的充电电压超过允许的充电电压时,充电机应能自动减小充电电压和电流,使该电池的充电电压不超过允许的充电电压,防止该电池过压充电。充电过程及充电电压、电流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充电曲线(n为电池组中串联的单体电池个数)

根据电池的充电特性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充电要求,常用充电设备为充电机,可分为直流充电机和脉冲充电机两类。直流充电机就是把电网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隔离稳压输出直流电源,供给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目前使用最多的直流充电机是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机。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电网适应能力强、功率可小可大,容易实现智能化等优点。脉冲充电机可以减少电池在充电时产生的极化现象,从而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减少充电时间,实现快速充电,但脉冲充电器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难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一个难题。以一辆大型锂动力电动大巴为例,配置电池容量700Ah。最大充电电流210A(相当于700AH电池容量的0.3C充电率),最高充电电压700V(相当于165只最高充电电压4.2V左右的锂电池单体串联电压),那么需要充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45kW。按最优充电要求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时间,至少需要3小时。因此,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不能像燃油汽车在加油站加油那样进行充电。如果20分钟快速充满电,至少要用3C的充电倍率进行充电,这对于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来说是可能的。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还是采用普通充电为主、快速补充充电为辅的充电方式。对于电动公交车而言,充电站设在公交车总站内。在晚间下班后利用低谷充电,时间5~6小时。全天运行的车辆,续驶里程不够时,可利用中间休息待班时间进行补充充电。充电器的数量和容量根据车队的规模而定,充电站由车队管理。例如,12辆大型锂动力电动大巴需要12台充电机。快速充电时,可用6台充电机并联充电,最大输出功率为1470kW,最大充电电流2100A(相当于700AH电池的3C充电率)。或者用8台充电机平时为8辆电动车辆充电,每台输出最高充电电压700V,最大充电电流500A(相当于700AH电池用量0.7C 的充电率)。1C~3C的快速充电模式,已经在探讨应用,但应确保在电池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进行。按照上述充电机的最大功率配置,电力变压器有效总功率约为3000kW以上。

目前汽车各大厂商纷纷研制上产油电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以比亚

迪E6纯电动汽车为例,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钴锂电池,配置电池容量200Ah,3C 的充电电流为600A,标称电压316.8V(相当于96只充电电压3.3V左右的磷酸铁钴锂电池单体串联电压)。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为192kW。快速充电时间15分钟充满80%。百公里能耗为21.5度电左右,相当于燃油车1/3至1/4的消费价格。

系统结构

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机的输入为额定线电压380V、50Hz的三相交流电,输出额定电压700V,额定电流600A。系统采用19"标准机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外型美观大方。外型尺寸:高×宽×深为2200mm×600mm×600mm。采用60个模块并联,每个模块10A/700V,模块尺寸:高×宽×深为133mm×425mm×270mm,15层4列,分四个柜体安放,四个柜体可分开运输,使用时紧凑左右排列。机架前门、后门均为双开门,方便检修。电源进线和汇流排输出位置均在底部输入。电源输入断路器及监控单元触摸屏安装在主机中间控制柜前部。充电机控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充电机控制结构示意图

开关电源主回路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机采用的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由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对三相交流输入进行滤波整流,功率因数校正预稳压800V后经高频DC/DC半桥功率变换器,滤波输出直流700V为动力蓄电池充电。经过分析计算,变压器采用双E65磁芯,初级线圈12匝,则根据输出电压最高700V、输入电压最低780V、最大占空比0.95可求得次级绕组圈数N2,N2=(12/780)×(700/0.95)=11.33,考虑漏感、次级整流压降等因素取N2为12匝。

图3充电机电源的原理框图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机为非线性负荷,会产生谐波,对电网是一种污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功率因数校正或无功补偿等技术,限制电动汽车充电机进入电网的总谐波量。为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入电网谐波,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如图4所示。它采用三相三开关三电平BOOST电路,工作在连续模式,开关采用两个MOSFET组合成的双向开关。图中,开关S1,S2,S3是双向开关。由于电路的对称性,电容中点电位VM与电网中点的电位近似相同,因而通过双向开关S1、S2、S3可分别控制对应相上的电流。开关合上时对应相上的电流幅值增大,开关断开时对应桥臂上的二极管导通(电流为正时,上臂二极管导通;电流为负时,下臂二极管导通)。在输出电压的作用下Boost电感上的电流减小,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其控制电路采用三个控制芯片UC3854A,相电压通过三相隔离变压器向UC3854A提供同步信号和预校正信号,电流反馈采用霍尔电流互感器,分别控制三个开关,形成三个电流反馈内环和一个电压反馈外环的多闭环系统。该电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每相仅需一个功率开关。具有三电平特性谐波电流小,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小。不需要中线,无三次谐波,满载时功率因数很高。开关应力小,关断压降低,开关损耗低,共模EMI低。

图4三相三开关三电平APFC电路拓扑图

DC/DC功率变换器采用半桥电路拓扑,功率器件少,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如图5所示,采用MOSFET和IGBT并联技术,充分利用了MOSFET开关速度快和IGBT导通压降低的优点。在电路上采取措施,使得MOSFET的关断时间比IGBT延迟一定的时间,大大减小了IGBT的电流拖尾,降低了开关通态损耗,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使得半桥电路的输出功率可以实现7kW。其输出侧采用的整流方式有半波整流,中心抽头全波整流及全桥整流。由于输出电压较高,全桥整流对变压器利用率高,比较适合用于这种场合。

图5MOSFET/IGBT并联组合开关电路

图6PWM强迫均流法工作框图

系统采用PWM强迫均流法,工作框图如图6所示。这是一种系统电压控制和强迫均流相结合的改进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将系统母线电压Us和系统的基准电压Ur相比较产生误差电压Ue,用该误差电压控制PWM调制器,得到的PWM信号去控制每一模块的电流。每个模块的电流要求信号都是相同的,PWM信号通过光耦与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调节模块参考电压,从而改变输出电压,调节输出电流,实现均流。这样,每个模块都相当于电压控制的电流源。这种均流方式精度高,动态响应好,可控制模块多,可以很方便地组成冗余系统。强迫均流依赖于某一模块,如果该模块失效,则无法均流,所以必须设计模块故障退出功能。在强迫均流中,系统模块数可达100个,即使模块电压相差较大,参数设置好后不需任何调整,均流精度优于1%,负载响应快,无振荡现象,满足应用需要。

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机使用说明书

EVQC31-120A500V-D1-G001电动汽 车直流快速充电机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 适用范围错1.2 ....................................................... 型号说明错1.3 ....................................................... 产品概述错1.3.1 ..................................................... 产品构成错1.3.2 ..................................................... 产品原理错1.4 ....................................................... 使用环境错1.5 ....................................................... 性能参数错1.6 ................................................... 外形结构尺寸错1.7 ..................................................... 充电机接口错1.7.1 ..................................................... 接口定义错1.7.2 ..................................................... 接口要求错 1.7.3 ................................................. 触头布置方式错 2 功能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 基本功能错2.2 ................................................... 安全保护功能错2.3 ................................................... 计量消费功能错2.4 ....................................................... 通讯功能错2.5 ....................................................... 定位功能错2.6 ................................................... 语音提示功能错2.7 ................................................... 历史记录功能错 2.8 ....................................................... 环控功能错 3 操作使用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 充电操作流程错3.1.1 ........................................... 充电卡支付操作流程错3.1.2 ........................................... 二维码支付操作流程错3.1.3 ....................................... 手机验证码支付操作流程错3.1.4 ......................................... 账号密码支付操作流程错3.2 ................................................... 充电信息查询错3.3 ................................................. 充电状态指示灯错3.4 ....................................................... 其他操作错3. 4.1 ........................................... 下载手机客户端APP 错3.4.2 ................................................. 获取设备信息错3.4.3 ................................................... 充电卡查询错3.4.4 ................................................... 充电卡解锁错3.5 ................................................... 使用注意事项错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PGN=2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PGN=512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 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 围:0~1000A·h BYTE5 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 围:0~750V BYTE7 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BYTE14 BYTE15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使用说明手册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 使用说明书 许继电动汽车充电站事业部 1.概述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可以用来为纯电动汽车充电,蓄电池不用从车上拆卸下来,充电快捷方便。充电机可与电动车上的电池进行通讯,按照电池的信息,自动、快速、安全地完成充电,无需人在旁边看守和手动操作。 充电机主要由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成,按组合形式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一体式充电机指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合为一体的形式,适用于室外安装使用。 分体式充电机指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分立为两个单体的形式,它们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充电机。分体式充电机中完成交直流功率变换的部分称为整流器柜,一般采用标准机柜形式提供,适用于室内安装;分体式充电机中完成直流输出控制的部分称为直流充电桩,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和直流输出接口,在室外安装使用。 2.使用环境条件 1)工作温度:-10℃~+40℃(室内);-20℃~+50℃(室外)。 2)相对湿度:5%~95%。 3)海拔高度:≤2000米。 特殊地区使用时,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确定。如西北与东北地区的室外工作温度满足-30℃~+50℃。

3.规格型号 充电机系统由充电功率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和保护开关、接触器、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其型号规格定义如下。 ZCD10-□/□ 标称输出电压(单位:V,指最高输出电压) 额定输出电流(单位:A) 产品系列号 智能充电机 产品系列号定义如下: 11――指充电机由ZCD11系列充电模块和ZCDK-11监控模块构成; 12――指充电机由ZCD12系列充电模块和ZCDK-12监控模块构成。 4.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三相五线;电压范围380VAC±20%;频率50HZ±2% 2)输入功率因数:≥0.94。 3)输入谐波电流总畸变率:≤27%。 4)额定输出功率:N×10kW(N=1、2、3......)。 5)输出电压范围:100~200V;200~400V;250~500V;350~700V。 6)输出电压误差:不超过±1%。 7)输出电流误差: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30A时,不超过±1%;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 <30A时,不超过±0.3A。 8)输出稳流精度:不超过±1%。 9)输出稳压精度:不超过±0.5%。 10)输出纹波系数:≤0.5%。 11)均流不平衡度:不超过±5%。

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设计 目录 绪论 (1) 第1章电动汽车充电站结构及运行 (3) 1.1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现状 (3) 1.2充电站服务对象 (4) 1.2.1电动汽车种类 (4) 1.2.2电动汽车运行特点 (5) 1.3电能补给方式 (6) 13.1电能补给方式 (6) 1.3.2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6) 13.3电能补给方式的选择 (7) 1.4充电站功能 (8) 1.4.1充电站配电系统 (9) 1.4.2充电站充电系统 (9) 1.4.3充电站电池调度系统 (11) 1.4.4充电站监控系统 (11) 1.5充电站总体结构 (12)

1.6充电站建设方案 (13) 1.6.1充电站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13) 1.6.2充电站建设方案 (14) 1.6.3 小结 (17) 1.7充电站运作流程 (18) 1.7.1电池更换方式的运作流程 (18) 1.7.2整车充电方式的运作流程 (20) 1.7.3电池充电的运作流程 (20) 1.7.4电池维护的运作流程 (21)

1.7.5充电站的整体运作流程 (22) 1.7.6 小结 (23) 1.8充电网络管理 (23) 1.8.1充电站服务项目 (24) 1.8.2充电站管理 (24) 1.8.3充电网络的构建和管理 (24) 1.9设计举例?某变电所电力工程车充电站建设方案 (26) 1.9.1某供电所电力工程车简况 (26) 1.9.2电池容暈 (26) 1.9.3充电时间 (27) 1.9.4充电机的选择 (28) 1.9.5配电系统设计 (28) 1.9.6充电站布局 (29) 1.9.7充电站规模 (31) 1.10总结和建议 (32) 第2章电动汽车充电机设计及其试验 (34) 2.1电动汽车充电机现状 (34) 2.2充电机的电气参数及其技术指标建议 (35) 2.3充电机的性能及其技术要求建议 (36) 2.4充电机连接器设计建议方案 (38) 2.5充电机功能模块及其推荐方案 (39) 2.5.1输入整流装置 (39) 2.5.2DC/CD 变换器 (39) 2.5.3驱动脉冲生成、调节及保护系统 (40) 2.5.4单片机(CPU)控制系统 (40) 2.5.5人机接口 (40)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设计与实现

科技信息2013年第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作者简介:瞿章豪(1987—),男,硕士,从事电力电子器件、电动汽车充放电研究。徐正龙(1989—),男,硕士,从事电力电子器件、电动汽车充放电研究。 0引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环境、能源两大难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以优越的环保和节能特性,成为了汽车工业研究、开发和使用的热点。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以及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其中能源供给系统是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充电和电池系统及能源供给模式。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充电设施的发展[1]。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蓄电池是“充坏”的。因此,开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充电系统对电池的寿命和电动汽车性能具有重大的作用。 1车载充电机硬件电路设计 车载充电机电路模块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功率单元、保护及控制单元、辅助管理单元,其中功率单元在控制单元的配合下是把市电转换成蓄电池充电需要的精电;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控制功率单元的转换过程,通过闭环控制方式精确完成转换功能。辅助模块主要是为控制模块的电力电子器件提供低压供电及实现系统与外界的联系。此三个单元协同作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下面对此系统按照所分单元进行解析。 图1 车载充电机硬件电路模块图 Figure.1 The hardware circuit module chart of Electric Vehicle ’s charger 1.1 功率单元设计解析 功率单元作为充电能量传递通道,主要包含EMI 抑制模块、整流模块、PFC 校正模块、滤波模块、全桥变换模块、直流输出模块。为防止电网与充电机之间的谐波相互影响,在电网与充电机之间加入由X 电容、Y 电容、共模电感组成的(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抑 制器;为提高转换效率及降低谐波影响,在整流后加入基于BOOST 拓扑的主动式(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功率因数校正器;车载充电器为高压输出,在此为提高系统抗电压应力能力,采用全桥DC/DC 拓扑变换电路。为提高输出精度,滤波单元采用π型滤波方式。在控制器作用及其他单元配合下,各模块协同作用,把电网粗电转换成电池充电所需的精电。 1.2保护及控制单元设计解析 控制单元在辅助单元及检测反馈配合下,在此单元主控器内加入智能控制算法提高系统充电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包含原边检测及保护模块、过流检测及保护模块、过压/欠压监测及保护模块、DSP 主控模块。保护及检测模块是由电阻组成的检测网络检测功率单元电压信号,通过LM317组成放大网络对检测到的信号放大,再通过光耦将此信号传递到控制端;由电流互感器TAK17-02组成的检测网络检测功率单元电流信号传到控制端。由DSP28335电路及脉冲变压器隔离驱动电路组成的控制器单元根据采集到的功率单元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对DC/DC 全桥变换器模块作出相应的充电、保护控制,使充电器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快速的为蓄电池充电,在完成控制能量转换的同时实现保护功能。 1.3辅助管理单元设计解析 辅助单元负责为整个系统本身提供运行能量及信息交付接口。辅助管理单元主要包括CAN 通信模块、辅助电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CAN 通信通过研究充电器与BMS 之间通信技术,最终实现充电机与BMS 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实时监测电池特性根据电池特性,选择电池最优充电曲线充电,加快充电速度,减少充电等待时间。系统内部需要多种压值的供电电源,因此辅助电源需满足可同时提供多路输出电源,从调整性要求出发,本文辅助电源模块采用以UC3854为主控芯片的(Flyback )反激拓扑电路,考虑对驱动电路提供驱动能量及成本、空间要求,此电路工作于CCM 模式,同时以DSP28335供电输出回路为反馈控制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电池在不同的使用周期,其充电接受功率改变,同时为满足系统升级需求,加入人机交互模块,从而加入人工智能提高系统适应性。 2 车载充电机软件设计 2.1 常用充电控制方法问题分析 作为车载充电器中通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固定开关频率,改变脉冲宽度的方法。充电器总是工作在同样开关频率下,所需充电功率的大小靠调节脉冲宽度来实现。所需充电功率小,脉冲较窄,充电电流较小;所需充电功率大,脉冲较宽,充电电流较大[2]。在上述控制方法中,所需充电功率大的情况下,充电效率高,但所需充电功率小的情况下充电功率低。车载充电机的损耗主要有两类功率损耗: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导通损耗主要由负载电流大小决定,而开关损耗与开关次数成正比,开关次数越少,开关损耗就越低。在所需充电功率小的情况下,用恒频控制方法,此时开关频率与所需充电功率大的频率相同,所以两种情况下的开关损耗相同,此为固定开关频率控制方法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设计与实现 瞿章豪徐正龙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重庆400065)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为提高充电效率,提出一种针对电池的充电的超前补偿控制算法。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组成及算法实现过程。充电实验结果表明,硬件设计结构合理,同时该算法控制的充电过程可以达到更高的充电效率。 【关键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超前补偿控制;变频控制技术 The Charger'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Electric Vehicle QU Zhang-hao XU Zheng-lo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that ’s suitable for electric vehic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arging efficienc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lead compens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circuit ’s structure and the algorithm ’s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ystem,in detail.The Charg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ontrols the charging process can achieve more higher charging efficiency 。 【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Vehicle ’s charger;Lead compensation control;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机械与电子○ 133

EVQC30-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机使用说明书(许继)

EVQC30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机 使 用 说 明 书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1、概述 EVQC30系列一体式电动汽车整车直流充电机主要用于电动大巴的日常充电和电动轿车的中快速充电,适合安装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操作简便,是各类电动汽 车的快速充电设备。 2、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正常工作环境温度-20℃~+50℃,存储温度-40℃~+70℃; b)海拔高度≤2000 m; c)相对温度:5%~95%,无凝结。 充电机外形图 信号指示灯 人机界面 急停按钮 键盘与刷卡区 充电枪及插座 急停按钮 充电枪及插座

图2 充电机外形图 4.3直流充电机接口 4.3.1 接口定义 充电机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定义应能满足GB/T 20234.3-2011的要求,如下图3所示: 非车载充电机 车辆插头直流电源正(DC+) 直流电源负(DC-)设备地( )车辆插座电动汽车底盘地( )充电通信CAN_H (S+)充电通信CAN_L (S-)充电连接确认(CCI )充电连接确认(CC2)低压辅助电源正(A+)低压辅助电源负(A-) 直流电源正(DC+)直流电源负(DC-)充电通信CAN_H (S+)充电通信CAN_L (S-)充电连接确认(CCI ) 充电连接确认(CC2)低压辅助电源正(A+)低压辅助电源负(A-) 图3 直流充电机充电接口定义示意图 4.3.2 接口要求 车辆插头、车辆插座包含了9对触头,其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触头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 )

4.3.3 触头布臵方式 车辆插头、车辆插座的触头布臵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 车辆插头触头布臵图 图5 车辆插座触头布臵图1、充电机的构成和电气原理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使用说明书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 使用说明书许继电动汽车充电站事业部 1. 概述 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机可以用来为纯电动汽车充电,蓄电池不用从车上拆卸下来,充电快捷方便。充电机可与电动车上的电池进行通讯,按照电池的信息,自动、快速、安全地完成充电,无需人在旁边看守和手动操作。 充电机主要由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成,按组合形式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一体式充电机指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合为一体的形式,适用于室外安装使用。 分体式充电机指交直流功率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分立为两个单体的形式,它们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充电机。分体式充电机中完成交直流功率变换的部分称为整流器柜,一般采用标准机柜形式提供,适用于室内安装;分体式充电机中完成直流输出控制的部分称为直流充电桩,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和直流输出接口,在室外安装使用。 2.使用环境条件 1)工作温度:一10 C?+ 40C (室内);一20 C?+ 50 C (室外)。 2)相对湿度:5%?95 %。

3)海拔高度:冬2000米 特殊地区使用时,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确定。如西北与东北地区的室外工作温度满足—30 C ?+ 50 Co 3 .规格型号 充电机系统由充电功率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和保护幵关、接触器、用户终端设备 等组成,其型号规格定义如下。 标称输出电压(单位:V指最高输出电压) 额定输出电流(单位:A) 产品系列号 智能充电机 产品系列号定义如下: 11 ――指充电机由ZCD11系列充电模块和ZCDK-11监控模块构成; 12――指充电机由ZCD12系列充电模块和ZCDK-12监控模块构成。 4 .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三相五线;电压范围380VAC i20% ;频率50HZ i2% 2)输入功率因数:》0.94 o 3)输入谐波电流总畸变率:冬27%。 4)额定输出功率:N X10kW (N=1、2、3……)o 5)输出电压范围:100 ?200V ; 200 ?400V ; 250 ?500V ; 350 ?700V。 6)输出电压误差:不超过土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测试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测试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环境难题的突出,电动汽车以其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当然电动汽车在发展的同时,对应的电力供给系统的研究和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车载充电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动汽车由于高成本,应用难度大等原因其市场价值并未完全发挥,因此能对汽车充电机提供完整可靠方案的供应商并不多,艾德克斯作为在新能源领域领先的测试测量方案供应商,提供的测试方案不仅能够完全满足不同型号的车载充电机测试的需求,还配备了软件来控制充电机和测试方案,具有其他厂商的测试方案所不具备的重要功能。 一、车载充电机工作原理 动力汽车最核心的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锂离子电池,它是一个由多个单体电池封装成的电池组组成。因此车载充电机既要考虑锂电池充电的实际需求,又要考虑车载电瓶的恶劣环境;所以车载充电机的方案必须满足耐高压,高可靠,高效率(见图一)。 充电机主要的应用是给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充电,按是否安装在车上,充电机可分为车载式(随车型)和固定式。固定式充电机一般为固定在充电站内的大型充电机,主要以大功率和快速充电为主。而车载充电机安装在车辆内部,其优势就是可以在车库,路边或者住宅等任何有交流电源供电的地方随时充电,功率相对较小。 车载充电机系统主要采用电压、电流反馈的方法来达到恒流、恒压充电的目的,同时要对充电过程的各种参数进行控制和监测。充电机的电路由主充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主充电路采用的是全桥逆变电路,另一方面为了对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同时报告电池的漏电、热管理、报警、剩余容量等一系列状态,车载动力电池需要有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辅助管控。

EVQC30-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机使用说明书

许继集团?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XU JI POWER CO.,LTD. EVQC30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机 使 用 说 明 书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2014-9-12 版本:V1.00

1、概述 EVQC30系列一体式电动汽车整车直流充电机主要用于电动大巴的日常充电和电动轿车的中快速充电,适合安装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可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操作简便,是各类电动汽 车的快速充电设备。 2、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正常工作环境温度-20℃~+50℃,存储温度-40℃~+70℃; b)海拔高度≤2000m; c)相对温度:5%~95%,无凝结。 充电机外形图 信号指示灯 人机界面 急停按钮 键盘与刷卡区 充电枪及插座 急停按钮 充电枪及插座 图2 充电机外形图

4.3直流充电机接口 4.3.1 接口定义 充电机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定义应能满足GB/T 20234.3-2011的要求,如下图3所示: S R2非车载充电机 18 9车辆插头R32直流电源正(DC+) 直流电源负(DC-)34 567 设备地( )R4 1892 3 65 4车辆插座电动汽车 底盘地( )充电通信CAN_H (S+)充电通信CAN_L (S-)充电连接确认(CCI )充电连接确认(CC2)低压辅助电源正(A+)低压辅助电源负(A-) 直流电源正(DC+)直流电源负(DC-)充电通信CAN_H (S+)充电通信CAN_L (S-)充电连接确认(CCI ) 充电连接确认(CC2)低压辅助电源正(A+)低压辅助电源负(A-)7 图3 直流充电机充电接口定义示意图 4.3.2 接口要求 车辆插头、车辆插座包含了9对触头,其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触头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 触头编号/标识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功能定义 1-(DC+) 750V 125A/250A 直流电源正,连接直流电源正与电池正极 2-(DC-) 750V 125A/250A 直流电源负,连接直流电源负与电池负极 3-() — 保护接地(PE ),连接供电设备地线和车辆底盘地线 4-(S+) 30V 2A 充电通信CAN_H ,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a) 5-(S-) 30V 2A 充电通信CAN_L ,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a) 6-(CC1) 30V 2A 充电连接确认1 7-(CC2) 30V 2A 充电连接确认2 8-(A+) 30V 20A 低压辅助电源正,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 9-(A-) 30V 20A 低压辅助电源负,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

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

四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区别 车载充电 常规充电即是采用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或专用的充电桩电源。充电电流较小一般在16-32A左右,电流可直流或者两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因此视乎电池组容量大小充电时间为5至8小时。 常规充电模式缺点非常明显,充电时间较长,但其对充电的要求并不高,充电器和安装成本较低;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更为重要的优点是可对电池深度充电,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因充电时间较长,可大大满足白天运作,晚上休息的车辆 地面充电(快速充电) 顾名思义为能快速充满电的充电方法,通过非车载充电机采用大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可充至80%左右的电量,因此也称为应急充电。快速充电模式的代表为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快速充电模式的电流和电压一般在150~400A和200~750V,充电功率大于50kW。此种方式多为直流供电方式,地面的充电机功率大,输出电流和电压变化范围宽。 快速充电的充电速度非常高,其充电时间接近内燃机注入燃油的时间。可是其充电方法是采用脉冲快速充电。脉冲快速充电的最大优点为充电时间大为缩短;且可增加适当电池容量,提高启动性能。可是脉冲充电电流较大充电设备安装要求和成本非常高。并且快速充电的电流电压较高,短时间内对电池的冲击较大,容易令电池的活性物质脱落和电池发热,因此对电池保护散热方面要求有所更高的要求,并不是每款车型都可快速充电。无论电池再完美,长期快速充电终究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快速充电模式实质上为应急充电模式,其目的是短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电。总体使用层面来说,并不建议常使用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而且快速充电模式仅部分车型支持。 机械充电 除了常规的直接给车辆充电外,还可以采用更换动力电池的方式给电池充电。即在动力电池电量耗尽时,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电量过低的电池组。将电池组从车上更换下来的方式有:纯手动形式、半自动形式和机械人更换三种模式。

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机使用说明书

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机使用说明书

————————————————————————————————作者:————————————————————————————————日期:

许继集团?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XU JI POWER CO.,LTD. EVQC31-120A500V-D1-G001电动汽 车直流快速充电机 使 用 说 明 2016-7-15 版本:V1.00

目录 1 概述 (1) 1.1 ......................................................................................................................................................... 适用范围 1 1.2 ......................................................................................................................................................... 型号说明 1 1.3 ......................................................................................................................................................... 产品概述 1 1.3.1 ...................................................................................................................................................... 产品构成 1 1.3.2 ...................................................................................................................................................... 产品原理 3 1.4 ......................................................................................................................................................... 使用环境 3 1.5 ......................................................................................................................................................... 性能参数 3 1.6 ................................................................................................................................................. 外形结构尺寸 4 1.7 ..................................................................................................................................................... 充电机接口 5 1.7.1 ...................................................................................................................................................... 接口定义 5 1.7.2 ...................................................................................................................................................... 接口要求 6 1.7.3 .............................................................................................................................................. 触头布置方式7 2 功能特点 (7) 2.1 ......................................................................................................................................................... 基本功能7 2.2 ................................................................................................................................................. 安全保护功能7 2.3 ................................................................................................................................................. 计量消费功能8 2.4 ......................................................................................................................................................... 通讯功能8 2.5 ......................................................................................................................................................... 定位功能9 2.6 ................................................................................................................................................. 语音提示功能9 2.7 ................................................................................................................................................. 历史记录功能9 2.8 ......................................................................................................................................................... 环控功能9 3 操作使用说明 (9) 3.1 ................................................................................................................................................. 充电操作流程9 3.1.1 ...................................................................................................................................充电卡支付操作流程9 3.1.2 ...................................................................................................................................二维码支付操作流程13 3.1.3 ........................................................................................................................... 手机验证码支付操作流程18 3.1.4 ............................................................................................................................... 账号密码支付操作流程22 3.2 ................................................................................................................................................. 充电信息查询26 3.3 ............................................................................................................................................. 充电状态指示灯28 3.4 ......................................................................................................................................................... 其他操作28 3. 4.1 .................................................................................................................................. 下载手机客户端APP 28 3.4.2 .............................................................................................................................................. 获取设备信息29 3.4.3 .................................................................................................................................................. 充电卡查询30 3.4.4 .................................................................................................................................................. 充电卡解锁31 3.5 ................................................................................................................................................. 使用注意事项33 4 安装说明 (33) 5 异常处理 (35) 6 运输、贮存 (37) 7 开箱及检查 (37) 8 随机文件及附件 (37) 9 保修服务 (37) 9.1 ......................................................................................................................................................... 保修条件37 9.2 ......................................................................................................................................................... 保修期限37 9.3 ......................................................................................................................................................... 保修办法37 10 .......................................................................................................................................................... 原理附图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