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经济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必修一经济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必修一经济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姓名:

班级: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能够对四种消费心理作出正确评价。掌握理智消费者应当具备的四个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认清其危害,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正确的消费心理,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原则和勤俭节约原则。

一、【基础知识梳理】(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

1、消费心理面面观

消费心理基本特征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利:弊:态度: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利:弊:态度: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弊:态度: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利:态度:

2、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四原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原则要避免________________,避免______________,避免只重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宗旨,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 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种______________,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二、【自学检测】易错易混点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不可取。(×)

2、适度消费就是不要超前消费。(×)(注意:适度消费,既不能抑制消费,也不能超前消费)

3、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4、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生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们要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5、随大流跟风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易错解析】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三、【合作探究】

探究1:安徽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于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在日常消费中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下列消费行为: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过度装修、讲排场

摆阔气;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胶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盲目使用化妆品;等等。

(1)请对材料中表现出的消费观念进行简要评价。

(2)在当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探究2:(1)①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从整体上讲是一种跟风行为,具有仿效性,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对于这种消费行为,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是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盲目跟风,则是不可取的。②“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同时,这种行为也是一种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是不可取的。③“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料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及盲目使用化妆品”等行为,则是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既不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又不利于环境保护,给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与理性消费原则、绿色消费原则以及消费的科学性相违背的。

(2)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并且应该有一定的剩余,以备不测之需。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更应戒奢以俭。

探究2:前几年,在饭店用餐后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有点让人不好意思,显得太小气。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当然,“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

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

探究3:(1)将吃不了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有利于避免浪费,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要戒奢从俭。实践证明,艰苦奋斗于国于民都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

(3)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仍需要发扬光大。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体验高考】

1.(2014北京,32,4分)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图12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4课标Ⅰ,13,4分)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图5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湖北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恩格尔曲线描述的是商品需求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的说,奢侈品恩格尔曲线表明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得越来越快,下图属于奢侈品恩格尔曲线的是

4.(江苏南京、盐城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的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时,对高档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会迅速增加。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特点的是

A B C D

5.(山西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右边图像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M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M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了解金钱的本质,钱能做什么?如何获得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金钱。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的观点,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并将领悟到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避免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金钱应该怎么使用?

【教学难点】:金钱应该怎么获得?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1、金钱是什么?

(1)从起源看,

(2)从本质上看,

(3)从职能上看,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都离不开货币。(2)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的地方。(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有意义。

3、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1)对于金钱,要。用致富,是受国家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2)对于金钱,要。要把钱的地方,用于做有意义的事。花钱要,用于做什么要分,能够节省的要。少花钱多办事、,就能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

【拓展延伸】《金钱买到与买不到》

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

金钱可以买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金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权威,但买不到威望;

金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智;

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

金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

(推荐)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重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点不完全归纳(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6、外汇和汇率:【多数选择题,会考汇率提高或降低的影响】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后果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⑤中国RMB国际地位提高。 (2)负面影响: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多数选择题】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C、相等不亏不赚。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多数选择题】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新课标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如何建立运动中的相关概念,并体会用概念去描述相关质点运动的方法。了解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意义。 2、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学会用计时器测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通过学习思考及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中模型和工具的特点,体会其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如质点的抽象、参考系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 4、体会物理学中,相关条件的特征及作用,科学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如瞬时速度、图象等。 ★复习重点 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及对这三个概念的应用。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1、知识框架图 2、基本概念图解

(二)本章专题剖析 [ 例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 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D.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解析: 对于A 选项来说,由于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因此A 错误。B 选项,t v a ??= ,速度变化量越大,有可能t ?更大,a 不一定大,B 也错。

C 选项,加速度a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a 越大,所以C 对。 D 选项, t v ??称为速度变化率,t v a ??=,故有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D 对。故答案应选C 、D 。 点拨:本题往往会误将A 、B 选项作为正确选项而选择,原因是没有弄清楚a 与v 、v ?的关系。而D 选项部分同学却认为不正确而漏选,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加速度定义式 t v a ??= 所包含的本质意义,造成错解。 [ 例2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 图象如图1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离原点的距离。当直线与t 轴平行时表示物体位置不变,处于静止,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离原点距离相等。 答案ACD 拓展思考:有人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x-t 图象,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同一时间不能对应两个位移) [例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试分析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特点。 分析:开始计时时,物体沿着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初速度v 0= -20m/s ,并且是减速的,加速度a 是正的,大小为a =10m/s 2,经2秒钟,物体的速度减到零,然后又沿着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一直不变。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启示:①消费者:维权 ②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 2.货币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 其它职能: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赊账买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4)通货膨胀 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5)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纸币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发行: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抑制通货膨胀 ①控制纸币流通量 ②国家宏观调控 ③发展生产力 ④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信用卡、支票、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支票 ①含义: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类型:现金支票转账支票 (4)外汇 ①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页眉内容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会判断)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要会判断)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选择题)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选择题)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可以出选择题)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选择题)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货币有价值,纸币无价值,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要懂得区分) (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选择题)(3)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4)通货膨胀:——(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 ①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 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⑤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货币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5)通货紧缩:——(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 ①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即供过于求) 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⑤危害: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要知道有这两种结算方式,选择题)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最新整理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知识点概括版)汇总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的属性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纸币的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点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首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 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提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 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 致消费者对其需求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 的迅速增加。 3、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然后答替代品和互补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需求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4、消费者的心理 5、物价总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消费的类型 消费包括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和贷款消费。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及其特点、评价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 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是不可取的。合理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否则是有害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有些人消费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评价: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 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必修一经济生活.doc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 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⑵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木质是:一般等价物° A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A (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生活中的“明码标价”)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O 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如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即通货膨胀;如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即通货紧缩。 5、信用卡的含义、功能(A) 信用卡的含义:从广义上看,指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从侠义上看,特指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K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信用卡的功能: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如何对待(认识)金钱?(B)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金钱不是万能的。 (3)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1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和白己全面发展的地方。花钱要有所节制。 7、影响价格的因素(B)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1供过于求,商品过剩,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最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需求。②不同商品烦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械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大。 %1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湘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导致对另一种

(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3.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4.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5.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6.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2 t4 t 72 x-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若以飞机刚着陆(t=0)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t=0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2s/ m 8 ,s/ m 72- B. 2s/ m 8,s/ m 72 - C. 2s/ m 4 ,s/ m 36- D. 2s/ m 4,s/ m 36 -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末速度为v t,在时 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则 A.) ( 2 1 0t v v v+ < - B.) ( 2 1 0t v v v+ = - C.) ( 2 1 0t v v v+ > - D.无法确定 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2019届高考高三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 【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3、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有关,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工资水平;解决好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实行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消费的类型】 按照消费的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 【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不提倡,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是理智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绿色生活】 原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形势严峻;绿色消费以保护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法:植树造林;讲究卫生;节约水电;环保选购;垃圾分类;重复使用。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发展生产力】 原因: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必修一《经济生活》提纲

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价格)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2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 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 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货币,(购买、买了、交易)注意网上购物 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价格、标价)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例:到银行取工资。利息、税款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5、信用工具: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发行:商业银行优点:方便、安全 支票:本质:支付凭证,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 6、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国内物价上涨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