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退火问题与切割

玻璃退火问题与切割
玻璃退火问题与切割

玻璃退火问题与切割

一、厚玻璃退火问题的解决

(1 ) 生碴( 糖状物) 产生生碴的根本原因在于表层应力曲线不合理、板芯温度高、残余的板芯张应力过大, 玻璃板在横掰时经常在断面上出现白色的生碴。在退火曲线上表现为降温速度过快, 调节的方法为降低锡槽出口温度, 使A 区入口温度保持在575~580℃左右, 提高B1 区温度10℃左右、B2 区15~20℃左右、C1 区20~25℃左右、C2 区出口15℃左右, 上述数值是与5mm 玻璃退火温度相比的。

(2 ) 裂口玻璃板在横掰处, 在刀口断面上有小的裂纹延伸到板里约1~10mm 左右。

这种玻璃在冷端斜坡输送辊上稍微受力就会自动炸开, 有的在装箱后运输中炸裂。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一种是因为横掰辊子抬得过高引起, 这可以通过调节辊子高度解决; 另一种是因为退火造成的, 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裂口处在退火区温度相对较高, 退火后区裂口处温度偏低, 使此部位张应力太大。可通过降低退火区裂口对应部位玻璃温度或升高退火后区裂口对应部位玻璃温度解决。

②板上下温差过大, 有的C区板下温度比板上要高60~70℃ , 而F 区离横切较近, F区风管由于板下比板上堵塞严重, 这就造成板下比板上风量小, 这些因素使端面上部受张应力过大, 强行掰断就易产生裂口。调解上可以将C区板上温度适当上调。有时裂口与生碴同时出现, 调解上可先按处理生碴的方法调解, 这时裂口有时会同时消失, 若消失不了再按处理裂口方法调解。

(3 ) 中分表现为中分不走刀口, 出现多角或少角。

某厂曾对12mm 玻璃进行过大片离线应力检测, 应力曲线如图5-11 ( a ) 所示。

冷风工艺的应力曲线应为图5-11( b ) 所示。(注: 应力单位为度, 1 度= 3. 27m μ光程差)

由此可以看出, 板中与两肋受永久压应力, 造成中分不走刀口。这种情况一般可通过提高B 区中部温度或降低C 区中部温度, 增大横向温差, 从而增大中间的张应力加以解决。

(4 ) 掰边表现为掰边时出现多角或少角, 掰不完整。

这种情况主要由自由边薄、散热快、温度低及退火窑边部密封不好使边部压应力过大引起的。可以通过提高边部张应力加以解决, 解决的方法主要有

①通过烧边火提高边部温度。

②在自动掰边机的基础上增加杠杆机械轮、顶轮、压轮等辅助掰边设备。用拉边机成形的厚玻璃, 板边比齿印内的玻璃薄, 边部散热比板中部多, 因此, 板边比中部温度低。在退火区, 这种温差的存在, 将使温度均衡后的玻璃边部受压应力,中部受张应力, 切割掰断时, 切口出现多角或少角, 也就是说横切边部不走刀线。在冷却区, 这种温差的存在, 边部将受张应力, 中部将受压应力, 厚度

越厚, 温差越大, 边部极易发生纵炸。在生产10mm、12mm 厚的玻璃板时, 常出现沿齿痕附近的纵炸条, 损失严重。

二、薄玻璃的退火

用拉边机成形的薄玻璃与厚玻璃边部温度情况相反, 边部比齿印内部的温度高, 在退火区这种温差的存在, 将使温度均衡后的玻璃边部受张应力, 中部受

压应力, 切割后, 玻璃中分时, 不走刀线, 切口出现多角或少角。在冷却区, 这种温差的存在, 边部将受压应力, 中部将受张应力, 玻璃越薄温差越大, 此时

易发生横向炸裂。在玻璃厚为3mm 时, 常出现较大的荷叶边, 主要也是这个原因。薄玻璃生产中, 退火问题处理不好, 同样影响成品率和产量, 为减少薄玻璃的

生产损失, 同样需要改善退火质量, 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 ) 同样加强退火窑的保温和密封, 使玻璃板面各处温度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2 ) 在退火窑各区, 相应降低边部温度的设定值。同样, 这种降低是有限度的, 否则在冷却区易发生纵炸。

(3 )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在敞开的冷却区内另加一套临时风冷措施, 专门冷却较厚的边部, 这种冷却要稳定、可调。

(4 ) 通过成形各参数的调整, 使玻璃的横向厚薄差减少, 同时光边控制到最小限度, 有利于温度的合理分布。

(5 ) 合理控制退火区的冷却速度, 不能超过允许应力值, 否则, 炸裂现象严重, 无法切割。

三、实际退火操作中玻璃炸裂的分析与处理

玻璃在退火过程中, 不论厚度方向还是平面方向, 只要有温度梯度存在, 就会使玻璃产生永久内应力或暂时内应力。当这些应力大于玻璃极限强度时, 玻璃就发生破裂。尤其是在温度不对称分布和温度差过大时, 会给玻璃退火带来更大的缺陷。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1、玻璃边部由于张应力———边子紧而产生的纵向炸裂

当玻璃边部张应力值大于玻璃的拉伸强度时, 玻璃总是首先在张应力处炸裂。一旦玻璃中存在有薄弱区域, 如结石、夹杂物、粘锡等

图5-12 玻璃带纵向炸裂时的应力曲线

原因, 纵向炸裂就会开始产生。出现纵向炸裂时的应力分布如图5-12 所示。生产中发现,纵向裂纹处于应力曲线零点附近( 图中A 点附近) , 再逆玻璃走向延伸。

在大多数情况下, 玻璃纵裂往往发生在退火窑的冷却区( 即C 区) 后部和切割

机之间。发生这种纵裂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玻璃带在退火区域以下板边冷却速度太快的缘故, 必须很好地检查, 仔细地进行调整。当退火窑在负压下操作时, 辊子两端轴头密封不好, 或侧墙有裂缝, 使大量的冷空气从两边进入窑中, 是发

生上述问题的关键。产生纵向炸裂时, 应仔细地检查每个区的情况, 并关注各种干扰因素, 如气流、玻璃带摆动造成边部忽热忽冷等因素。必要的话, 以每次1℃左右的调节量逐渐调节控制器的设定值, 等待并确认其结果的有效性。

(1 ) 在退火区内的调整与玻璃带中部相比, 因边部温度太高产生的纵炸, 应减少对玻璃带边部的加热, 或减少对玻璃带中部的冷却。

(2 ) 在退火后区内的调整与玻璃带中部相比, 因边部温度太低产生的纵炸应视不同原因作如下调整:

①因边部冷却强度太大、则需减少边部的冷却;

②因敞开区处( RET 区与F 区之间或F 区) 的气流太大(有穿堂风) , 则需关闭车间厂房的门, 并且在大风量冷却区周围设置隔离挡帘;

③因玻璃带边部距加热元件太远, 则只使用外侧而不使用内侧电加热, 或者加大中部的冷却;

④生产厚玻璃时, 因使用反向拉边机造成玻璃带边部较薄的问题, 可在退火窑入口之前的过渡辊台处, 给这些极薄的边部加设辅助烧嘴加热; 如果在保温段出口处玻璃的薄边仍然太冷, 同样可在保温段出口处或在出口处与RET 区之间加设烧嘴加热。

(3 ) 纵炸时的应急处理先在玻璃带裂纹的尾部进行局部保温或加热, 使该处的温度明显的高于周围的温度, 使其周围产生一个较大的暂时压应力, 压住裂纹, 并阻止裂纹继续延伸, 然后再逐步加以调节。

2、玻璃边部由于压应力———边子松而产生的横向炸裂

当玻璃带边部一侧或两侧的压应力值太高时, 或玻璃带存在某些弱点时( 如结石、夹杂物、粘锡等) , 会产生横向炸裂。一侧或两侧边部压应力值太高时出现横向炸裂的应力分布如图5-13 所示。在压应力高的一侧往往产生Y 形裂纹, 特别是在横掰时尤为明显。

通常横向炸裂是由于波浪形的边部引起的。在退火区之前产生的波浪形称为波形弯曲;在退火区或退火后区产生的波浪形称为凹凸变形。

(1 ) 波形弯曲锡槽出口处玻璃带温度太高, 进入预退火区因强度不够, 在辊子的间距间造成波形。这种情况应降低锡槽出口处玻璃带的温度。因辊子标高不同也可能造成波形, 这时应适当调整辊子的标高。

锡槽边部锡液温度太低, 产生的波形将永久不会消失。可在锡槽出口端死角位置设置一

对线性马达, 使锡液横向温度均匀。当拉引速度很高时, 玻璃带边部与中间的温差加大, 可在锡槽出口端增加一点电功率。

在预退火区, 如遇阀门卡住、有穿堂风、中部淤积热量太多时, 则应检查阀门, 并通过控制器在玻璃带横向视情况并行加热和冷却。

(2 ) 凹凸变形凹凸变形看起来像波形弯曲一样, 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来源于玻璃的应力。凹凸变形是由于在退火窑中不恰当的冷却造成的。在退火区, 玻璃带边部过冷, 边部产生很大的压应力。调整的方法是减少玻璃带边部的冷却量或增加中部的冷却量。

在退火后区, 玻璃带边部过热, 边部产生很大的压应力。调整的方法是减少玻璃带边部的加热量, 如有可能, 对边部增加冷却量, 或增加中部的加热量。

3、掉边

玻璃板掉边是指玻璃板的边部承受压应力而且容易用手指抬起。有经验的操作工人能够将此情况与边部承受张应力的情况区别开来。当此压应力超过玻璃极限强度时就发生破裂,此时往往是横向破裂。玻璃板边部出现掉边的情况, 是由于玻璃在退火区域以下冷却时, 其板边比中部冷得慢, 板中部力图收缩而缩短, 但边部又力图使中部不缩短, 于是板中部产生张应力, 边部产生压应力, 其结果, 到某一定点, 板边脱落, 也就是掉边。如果板中部的张应力超过玻璃的极限强度时, 玻璃带就会发生横向破裂。玻璃在退火区域中, 如果板边比板中冷得快, 则在室温中, 板边将会掉边; 而在退火区域以下, 如果边部比中部冷得快, 将

会在退火窑中发生掉边。总之, 发生掉边现象, 是由于玻璃板边部承受高压应力而超过玻璃极限强度的结果。

因此, 如在室温下发生掉边, 说明玻璃在退火区域中, 边部冷得太快, 需要

加强轴头密封和边部适当加热, 以消除或减少板边和板中的温度差, 防止掉边

和横向破裂的发生。如果在退火窑中发生掉边和横裂, 则说明玻璃在冷却区中, 边部比中部冷得慢, 需要在边部加强冷却, 以消除或减少板边和中部的温度差。不过后者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发生。

4、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

玻璃在退火冷却过程中, 由于玻璃板上下表面不对称冷却, 致使玻璃板的上下表面的温度不一致, 造成玻璃板的厚度方向应力分布不对称而引起玻璃板变形, 即向上弯曲或向下弯曲。为了测量板的弯曲度和向上或向下弯曲, 可将玻璃板沿纵向切成若干块小条, 每块小条宽度为100~125mm, 长度为1. 5~1. 8m。取一小条玻璃放在测定装置上, 测定装置是由支架和千分表组成, 如图5-14 所示。先将玻璃条上表面向上测量, 记下千分表上的指示, 然后将小条翻过来, 下表面朝上, 再记下千分表的指示。两次测定值之差, 就是由于上述原因所造成的偏差值, 即弯曲度的两倍( 向上或向下弯)。

对于一小条玻璃的两次测定[ 图5-15 ( a )、( b) ] 的结果进行比较, 可知板是向上弯曲还是向下弯曲。如果上表面朝上测定时的弯曲度大, 则为向上弯曲, 以( - ) 表示, 如果下表面朝上测定时的弯曲度大, 则为向下弯曲, 以( + ) 表示。可以根据在室温下测定的结果, 来调整退火区的温度, 测量结果如图5-15 所示的3 种例子。

(1 ) 全板向下弯曲, 而且板边弯曲度比较小。这种情况表明, 玻璃在退火区上表面比下表面冷得快, 即上表面比下表面的温度低, 而且板的中部上下表面的温度差比边部上下表面的温度差更大, 如图5-15( a ) 所示。

处理调整方法是适当加热板中部的上表面或者加强板中部下表面的冷却。

(2 ) 全板向上弯曲, 而且板边部弯曲度更大。这种情况表明, 玻璃在退火区中上表面的温度比下表面的温度高, 而且边部的上下表面的温度差更大。如图

5-15( b ) 所示。

处理调整方法是加强玻璃板下表面边部的加热, 或减弱上表面边部的加热, 或者适当对上表面的边部进行冷却。

(3 ) 板中间下弯, 而板边向上弯曲。这种情况表明, 玻璃板的中部的上表面温度比下表面温度低, 而上表面的边部温度比下表面的温度高,如图5-15( c) 所示。

处理调整的方法是适当加热板中部的上表面, 或者适当加强板中部的下表面的冷却。对边部则相反, 适当加热下表面的边部, 或者减少上表面的边部加热。

因退火质量造成玻璃切割异常情况的处理

1、由于平面应力所造成的玻璃典型切割问题的处理

由于平面应力所造成的玻璃切割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横向切割时玻璃板中部不“整齐”、———产生小缺口;

②横向切割时玻璃板边部不“整齐”———产生小缺口;

③在靠近边部处玻璃不沿切痕断开;

④在掰断辊上产生十字形炸裂;

⑤在掰断辊上产生纵向炸裂。

产生的原因, 第①是因为玻璃板中部有太高的张应力; ②、③、④种则是因为玻璃板边部有太高的压应力; 第⑤种是因为玻璃板边部有太高的张应力。对太高张应力的调整方法是在预退火区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控制器以每次1℃左右的调节

量逐步减小设定值来调节玻璃板有问题中部( 或边部) 的温度, 如效果不明显, 可在退火区作同样的调整; 对太高压应力的调整方法是在预退火区通过顶部和

底部的控制器以每次1℃左右的调节量逐步增加设定值来调节玻璃板上有问题边部的温度, 如效果不明显, 可在退火区作同样的调整。

2 、由于端面应力所造成的玻璃典型切割问题的处理

较低的端面应力有助于取得一个好的切割质量, 如太高时会造成切割困难。比利时CNUD 公司控制的最大值见表5-4。

( 1) 热态切割玻璃板离开退火窑在冷端切割时的温度一般在70℃左右, 这时的切割为热态切割。玻璃在热态时有助于切割, 因为其表面的压应力值还没有充分发展。当我们在玻璃板上表面切割时会释放表面的压应力, 但同时出现了新的应力平衡。当玻璃板的切痕到达掰断辊上时, 掰断辊将往上抬起, 从而使玻璃板上表面引入了张应力, 该张应力补偿了剩余下来的压应力。当切痕周围的压应力变为零时, 玻璃将沿着阻力较小的路线, 即我们所说的切痕断开。但是, 当玻璃板完全冷却下来后, 其表面压应力值已彻底发展, 甚至达到很高的数值, 这将给

用户对玻璃的再切割带来困难, 因为我们再切割玻璃板时, 有可能往任何方向

断裂。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退火区的冷却速率太高。调整的方法是, 在退火区以每次1℃左右的调节量逐步增加所有控制器的设定值来调节玻璃板的横向温度。

(2 ) 玻璃板上没有切痕产生原因除切割刀具没有足够的压力外, 主要是在大风量冷却区的冷却速率太高, 从而造成玻璃板表面的压应力太高。调整方法是, 增加切刻刀具的压力以及减小大风量冷却区的冷却速率。

(3 ) 玻璃的退火太好玻璃板中的张应力很低, 并且其表面的压应力也很低时, 一旦玻璃板被切割, 所有的表面压应力就会被释放, 这时玻璃就会在没有外力

的情况下沿着切痕自然地断开。但在与第1 次切割反向相垂直, 自动切割的情况下, 这将会造成问题。此时应增加玻璃板中心的张应力。调整的方法是, 在退火区内通过减小所有控制器的设定值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 以增加玻璃的冷却

速率。

3、边部切割困难的处理

由于玻璃的压应力太大或没有足够的应力, 切割不沿着刀痕走, 造成玻璃板边部有时难于切割。为了避免边部切割不好( 产生边部小缺口) , 边部可采用多次切割的方法。由于玻璃中存在的应力太大, 第1 次切割因产生边部小缺口而影响质量, 但第1 次切割却能释放部分应力, 因此, 第2次或多次切割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12mm浮法玻璃退火中几个问题的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2mm浮法玻璃退火中几个问题的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2mm浮法玻璃生产中,退火与成型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12mm浮法玻璃的退火实际上是围绕着劈边、横切白渣、掰边困难、弯曲度大等四个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在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过程中,退火窑的温度制度得到了优化。同时,优化的退火温度制度又保证了玻璃内在质量的稳定。本文试图在总结12mm浮法玻璃退火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退火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 1退火窑简介 我公司浮法一线500t/d生产线配置的退火窑是STEIN公司生产的第二代浮法玻璃退火窑。其基本情况间表1。 与CNOD退火窑相比,STEIN退火窑通过控制A区、B区循环热风的温度与风量来控制玻璃带的降温。通过E1区、C区和D 区连接在一起。在退火窑A0区进口,E1区的进出口以及D区中部设置了四道挡帘,并在E1区设置了一压差计。通过调节D区的风温、风量把E1区的压力控制为零压或微负压,目的在于阻止退火窑内前后气体的流动,保证退火温度制度的稳定。 STEIN退火窑在温度控制方式上,采用的是纵向为温度控制,横向为温差控制的方案。为保证玻璃带横向温度的均匀,在A0区设置了板上板下直接电加热器,在A区进出口、B区进口板下设置了活动的边部电加热器。同时,还可以利用退火窑上部冷却

风管中风温、风量的精细调节,对玻璃带实施横向温度调整,把玻璃板处A区B区是的横向温差控制在5℃以内。 2劈边 2.1 现象描述 所谓的劈边,是指在积厚玻璃(板厚δ≥10mm)生产中,玻璃原板的两个光边沿牙印的纵向开裂。这种开裂首先是在玻璃的光边上形成了许多小裂纹,然后小裂纹扩展到牙印处,再沿纵向劈开。劈开的光边长度,短的有2~3m,长的则有20~30m。劈边发生时,常常伴有玻璃的横切白渣问题。劈边发生后,玻璃原板宽度变小,这就给随后的掰边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严重时,掰边操作无法进行。2.2 产生原因分析 从多次发生劈边到解决劈边的过程来看,我们认为在劈边发生时,玻璃带横向存在着不合理的表层应力分布。设想中的应力分布应如图1中(b)所示。其中(a)为正常时的应力分布状况,(c)为与应力曲线对应的玻璃带。 正常情况下,玻璃带中部存在着微弱的张应力,牙印外的光边也受到了一种微弱的张应力,牙印里300~500mm区域则受到了一微弱的压应力。应力曲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A、B位置基本固定。此时,玻璃具有比较好的状态切割性能。 当某些退火参数设置不当或外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引起劈边时,则表面应力曲线就会变成图中(b)所示的状况。这时,玻璃带中部及光边受到了较大的张应力,牙印里300~500mm区域则受到了一较

玻璃体切割手术护理常规

玻璃体切割手术护理常规 玻璃体手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在发达国家的眼科治疗中心,玻璃体手术仅次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术。 一、手术前护理 1、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2)检查角膜及晶体的透明度; (3)观察虹膜及瞳孔情况; (4)散瞳三面镜及直接的间接检眼镜详细检查; (5)检查视力、光定辨色力、ERG(视网膜电流图)、VEP(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6)眼部超声检查; (7)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是否要全身麻醉等。 2、体位训练:为了适应术后卧位的要求,术前1天护士给患者示范术后常用的各种卧位。如俯卧位、头低位等。术后体位控制是成功的关键

3、心理护理许多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思想负担很重,担心预后,故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首选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有目的地同患者进行交谈,认真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说服解释,想方设法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及忧虑心理,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及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二、术后护理 1、注入硅油或C3F8的患者需俯卧位,观察IOP变化,IOP升高必须对症治疗;注入硅油的患者俯卧位3个月,第1个月全天俯卧,第2个月每天保持8h,第3个月每天保持6h;C3F8填充的患者,气体量少于25%则停止俯卧位;填充无菌空气的患者,俯卧位1天。 2、常规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7天,充分散瞳1个月,IOP(眼内压)高者可不散瞳,每日查IOP眼底,每周查1次B超,每个月查1次UBM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及眼底彩像情况。 3、加强生活护理玻璃体切割手术时间长,术后返回病房后,应加强生活护理,加强巡视,避免患者离床时碰撞术眼。术后取坐位的患者应注意保暖,同时调节室内光线强度,避免噪音。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安静的环境。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窑头料仓的混合料经两台斜毯式投料机推入熔窑,熔窑以重油为燃料烧油将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再经澄清均化、冷却后通过玻璃液流入锡槽成型。在流道上没有安全闸板和调节闸板。并没有板宽流量控制装道。 玻璃液在锡液面上自摊平,展开,再经机械拉引挡边和接边机的控制,形成所需要的玻璃带,然后被拉引出锡槽,经过渡辊合,进入退火窑。为避免锡液氧化,锡槽内空间充满氮氢保护气体。 进入退火窑的玻璃带在退火窑内,严格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出退火窑的玻璃带随即进入冷端。 玻璃带在冷端经过切割掰断,加速分离、掰边、纵掰纵分后,通过斜坡道,并经吹风清扫,然后进入分片线,人工取片装箱包装堆垛成品由叉车送人成品库。 在冷端机组中,预留了洗涤干燥,缺陷自动检测、喷粉和中片自动取板装箱堆垛设备的位置。生产线上设有紧急落板、掰边、欠板落板三个落板装置。使型不合格板不进入切割区。使掰不合格的板不进入装箱堆垛区。 经破碎和搅碎的碎玻璃通过1#胶带输送机由生产线后部向前部输送,送到2#胶带机上运至退火切裁工段厂房外侧的3#胶带输送机上。正常生产时,3#胶带输送机顺转将碎玻璃送入4#胶带输送机,经提升机进入窑头碎玻璃仓仓内碎玻璃由电振给料机送出经电子秤称量。然后撒到配合料胶带输送机上送窑头料仓。生产不正常时过多的碎玻璃由3#胶带输送机逆转送入碎玻璃堆场。分片处和成品库产生的少量碎玻璃由人工运送到碎玻璃堆场。堆场的碎玻璃由装载车运到碎玻璃地坑处经破碎后由提升机进入室外碎玻璃储仓。使用埋单仓下电振给料机送入4#胶带输送机送往窑头碎玻璃仓使用。 熔窑燃油各项指标参数:熔制温度曲线;液面高度投料速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锡槽玻璃成型温度曲线;玻璃液流量;拉引速度;玻璃带宽度和厚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退火窑玻璃带退火温度曲线和冷却速度,各项指标参数由中央控制。

浮法玻璃教材-退火窑理论知识培训材料(中级)

第三章浮法退火窑 1、引言 玻璃退火窑是改善玻璃应力的设备,它直接影响玻璃的成品率及玻璃的后续处理,在玻璃生产中处于重要位置。玻璃产品的性能、生产规模及质量决定退火窑的退火特点,因而不同产品退火窑的结构会存在着差异。现在浮法玻璃退火窑为适应浮法玻璃的生产有着自己的特点,它能够处理大吨位锡槽产出的玻璃原片,具有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产品能够适应各种平板用户对浮法玻璃的要求。 目前,浮法玻璃退火窑均为全钢全电退火窑,就其结构而言,它包括辊道和壳体两部分。世界上在制造该种退火窑上较著名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起步最早的比利时CUND公司,另一家为法国STEIN公司,两家产品各有特点,CUND公司以冷风工艺为基础,而STEIN公司则以热风工艺为基础,其他部分基本上趋于一致。 退火窑壳体按照CUND公司一般分为A0区、A区、B区、C区、D 区、RET区、E区和F区,而STEIN公司则分为A0区、A区、B区、C 区、E。区、D区、E区和F区。虽然在过渡区和重要退火区的叫法不一,各部分的功能是一致的。 退火窑辊道由传动系统和辊子组成。辊子一般为钢辊,也有一些生产线采用部分石棉辊。退火窑前端的部分辊子的高度可调,以适应玻璃带出锡槽时的爬坡。退火窑传动一般包括两个传动站,当退火窑运行时,直接带动退火窑辊道的为主传动,另一个为从传动,从传动以主传动95%的速度运行,一旦主传动故障,从传动迅速提速代替主传动。也有的退火窑除了

两个主要传动外还带一个小电机传动。 2、退火窑 退火窑可分为保温段、密封段和敞开段,保温段指在线镀膜区A0区、退火前区A区、重要退火区B区和退火后区C区,密封段指过渡区E0(或D)区和循环热风冷却区D(或RET)区,敞开段指间接冷却区E区和直接冷却区F区。目前,以热风工艺为特色的STEIN退火窑普遍使用在浮法玻璃工厂中,我们公司也普遍使用该公司的产品,下面所要阐述的主要以STEIN退火窑为主。 2.1 A区 退火窑的前一节或两节是A0区,它的顶是可移动式的,用于在线镀膜。该区不具备冷却功能,但边部设立了电加热,辊子直径一般为305mm,对于玻璃原板较宽的退火窑,辊子直径可达365mm,辊间距一般为450mm。 A区所有壳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内部为耐热不锈钢。每节下部均设有碎玻璃清扫孔,同时,每节也设有检查孔。壳体四周采用矿物棉毯保温。辊子缝隙、清扫孔、检查孔、加热元件塞子都进行了保温。 A区和B区共用两台冷却风机,A区冷却风为顺流。在A区的顶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管,平行于玻璃板布置,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自动控制;在A区的底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箱,平行于玻璃板布置,也是通过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手动或自动控制。A区的头部和尾部的上面、下面分别设置热电偶,采用独立控制回路。 下面是A区冷却风控制回路示意图

手术室护理: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配合

手术室护理: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 备美国Stroz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除仪,具有灌注、吸引、切除、照明4个系统和眼内电凝、激光、气液交换、超声乳化白内障等装置。另备玻璃体切除手术器械1套,如巩膜穿刺刀、巩膜塞、玻璃体剪等,以及内眼手术显微器械及用物。 病人术前日晚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术前1h用5%新福林及前列腺素拮抗剂Ocafen点眼或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术中配合 1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球周浸润麻醉,手法压迫软化眼球。此时密切观察心率变化,以防眼心反射的发生。 2调节显微镜灯亮度,接氮气装置及CO2冷凝装置,安装集液盒,开电源,接光导纤维、电凝器、气液交换管、玻璃体切除器、激光导管,连接灌注液。金属器械术前用器械液浸泡消毒30min,导管在40%福尔马林薰箱内薰蒸消毒12h方可使用。

3玻璃体切除术中,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患病人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必要时可含服心痛定10mg或消心痛。经上述处置,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意外。 4器械护士根据手术需要迅速准确的调整切除仪上各数值,并快速递送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术后管理 术毕平车送病人回病房,嘱其取俯卧位,或坐姿头低位,以利于气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因术中用比重轻的SF6(氟化硫)及C3F8(氟化烷)作眼内充填物,以暂时分隔液化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间隙,借其表面张力闭塞视网膜裂孔,阻断液流,使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泵能排除视网膜下液,牢固粘连视网膜脉络膜。术后认真清点器械,立即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器械及导管,导管外用75%酒精纱布擦净血渍。角膜接触镜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凉干后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放于干燥通风处备用,避免与粗糙物接触。精密、锐利玻璃体切除器套保护套,专人、专柜保存。

浮法玻璃退火窑ABC三区长度计算的新技术

浮法玻璃退火窑A.B.C三区长度计算的新技术 陈正树黄利光俞新浩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杭州市310003) 摘要本文针对浮法玻璃退火窑(国产和引进的)A、B、C三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长度偏短,尤其是c区,玻璃带冷却不到工艺要求温度的情况;以传热学理论研究分析其原因,然后按玻璃退火工艺要求,用传热学理论推导A、B、C三区长度计算的简便新公式. 关键词退火窑冷速推导计算长度的新技术 1前言 浮法玻璃退火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按设计生产规模要求计算确定各区的长度。新式退火窑以往都是按玻璃退火工艺要求,以6mm玻璃带拉引速度来计算确定各区的允许冷却速度,l=at/Cxv6。式中△t为该区开始和终了的玻璃温度差,C为冷速,V6为6mm玻璃拉速。根据玻璃退火工艺要求和国外提供的技-术资料。A区的冷却速度为C=22---28℃/min,B区为C=16"--20℃/min,C区R和Fl区均为C=45--一55℃/min,F2区为C=30一-40℃/rain,F3区为22-~30℃/min,来计算其长度,然后根据辊距和节数确定其长度。这从退火工艺理论来讲是正确合理的。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长度偏短,尤其是C区。有的建线单位要求加长。但加多少长亦应有所依据;盲目地加得太长也没有必要。太长了不仅需增加退火窑的建设费用,而且对玻璃退火也未必有利。因此,如何正确合理计算确定A、B、C三区的长度,成为十分必要。 2以允许的冷却速度计算确定A、B、C三区长度,在生产中发现偏短的 原因一 众所周知,玻璃带在退火窑中退火是有控制的冷却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玻璃带受到冷却必然释放出热量,此热量必须及时被传到室外,以使炉膛空间保持确定的温度和使玻璃带按允许的冷却速度进行退火冷却到该区确定的终了温度。如A区从600---550"(2,B区从550--480℃,C区从480--380℃。而在生产中发现冷不到终了温度,尤其是c区,而且c区板上下温度差大,这是什么原因?为了解分析其原因,必须从传热学角度来研究分析其原因。 玻璃带在退火窑退火冷却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传热过程。对玻璃带本身来讲,是传导传热,因玻璃表面先冷,温度低于内层,热量由内向外流,由于A、B、C三区炉膛内空气基本是静止的(不流动),根据传热学理论,是属自然对流,即以自然对流方式将玻璃带由于冷却释放出的热量传给空间,玻璃带由于冷却,从tl—t2,释放出的热量为q=心lCl.hc2)XTkcal/min,此热量应与以自然对流方式传给炉膛空间的热量q-=ct(t名-t02XF相等,列出热平衡方程式: q=(hcl?t2cgX/r=a(kta)2×F(1) 式中:X为拉引量kg/min, tI、t2为玻璃带在该区开始和终了时的温度,℃: cl、C2为与tl、t2相对应的玻璃比热,Kcal/kg?℃: 0【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Kcal/m2?min?℃: tg为玻璃在该区的平均温度,℃i 88

浮法玻璃退火窑常规操作

浮法玻璃退火窑常规操作 3 常规操作 3.1边松 边部压应力大,12mm以下玻璃边部用手能抬起来,玻璃太厚了抬不动。玻璃易横炸。 调整:开大退火后区边部风量,或升高退火前区边部温度。 3.2边紧 边部张应力大,12mm以下玻璃边部用手很难抬起来,玻璃易纵炸。 调整:关小退火后区边部风量,或降低退火前区边部温度。 3.3退火温度调整方法 : A 、 B 、 C 三区以调整温度设定值为主 , 如切手动控制 , 则直接调整风阀开度 , 对温度的调节幅度每次应控制在 2 ℃以内 ; RET区、 F 区及冷端边部吹风则调整风阀开度或变频器频率值;退火

调整应从后往前 , 即先调敞开区风阀 , 如无效再往前调 C、B、A 三区的温度; 3.4 发现异物的处理 : 在锡槽吹扫清洗水包及故障应急处理时应坚守在敞开区后 , 观察板面上是否有硅碳棒等异物 , 锡槽工操作时如发现有异物落于板面上应及时通知退火工; 跟踪异物 , 若在退火窑内炸裂 , 应记下位置 , 事后找出异物交生产科处理 ( 如未找到应汇报 ); 若异物至F 区仍未炸 , 则应敲下异物交生产科处理 ; 严禁异物进入碎玻璃系统; 3.5 改品种时的操作 应注意及时调整退火温度,防止玻璃炸裂,如薄改厚,要及时关小RET区F区的风阀。 4 应急处理 4.1停电

停电时的处理 : 关风机风阀,关风机,进行尽可能的保温;如主传动未停应在RET 区水炸玻璃; 4.2断板 锡槽断板后的处理 : 关闭各区风阀 , 护送残余玻璃安全通过退火窑 , 如玻璃变形严重 , 则应将热电偶提起 ; 关退火窑各风机 , 适当开启电加热维持窑内温度 ; 检查并清理退火窑内碎玻璃 , 尤其是卡在退火窑辊子间的碎玻璃。 4.3风机停转 当出现风机停机时会在中控室盘面上报警 , 应在盘面上予以确认 , 然后到现场找到该风机及相应控制柜和操作盘面 , 重新启动; 如退火窑风机ABC不能启动,应将该风机闸板关死,将中间闸板打开,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 在确定浮法玻璃退火温度之前,首选要确定浮法玻璃的退火上限和退火下限温度。根据资料介绍浮法玻璃退火上限与退火下限温差在70-80℃之间。萍乡的化学成分72.1 1.2 8.4 4 14 ≤0.1 根据Fulcher 实验公式T上限 =T0+B/(lg13+A)和T下限= T0+B/(lg17.5+A)计算,萍乡退火上限温度为545.1,下限温度为472.3,温差为72.8℃。 依据不同厚度浮法玻璃设定的永久应力值,确定退火窑B区的降温速度。B区的降温速度是由拉引速度和每延长米的降温速度决定的。即B区降温速度℃/min=拉引速度(M/min)×B区每延长米降温速度(℃/M)。根据公式 δ=K×E2×G计算其永久应力 K 常数 4.457 E 玻璃厚度(cm) G B区浮法玻璃的降温速度(℃/min) 不同厚度浮法玻璃的永久应力值 (nm/cm) 在玻璃熔窑的熔化能力确定之后,即可根据生产的玻璃厚度和原板宽度计算出拉引速度(M/min),由此不难算出B区每延长米所需的降温速度(℃/M)。这样就知道了退火窑B区的温降,即B 区降温速度(℃/M)×退火窑B区长度(M)。依此决定退火窑A区出口温度及B区出口温度。 当退火窑A区、B区进出口温度确定之后,根据公式T介=T表-1.25KCE×103完全可以计算出测温点处玻璃带及空间介质温度,也就是热电偶显示的温度就确定了。注:K 玻璃的物性热工参数,由图表查得 C玻璃带在该区段的冷却速度(℃/min) E 玻璃带的厚度(M) T表玻璃带在该处的表面温度℃ 萍乡浮法玻璃厂熔窑熔化能力(T/D)、生产的玻璃厚度(mm)、拉引速度(m/h)、降温速 度(℃/M及℃/min)及永久应力、AB区玻璃带进出口温度、测点处空间介质温度(℃)如下:

浮法玻璃退火窑内训资料

浮法玻璃退火窑内训资料 1、前言 浮法玻璃退火窑是改善玻璃应力的设备,它直接影响玻璃的成品率及玻璃的后续处理,在玻璃生产中处于重要位置。 玻璃产品的性能、生产规模及质量决定退火窑的退火特点,因而不同产品退火窑的结构会存在着差异。现在浮法玻璃退火窑为适应浮法玻璃的生产有着自己的特点,它能够处理大吨位锡槽产出的玻璃原片,具有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产品能够适应各种平板用户对浮法玻璃的要求。 目前,浮法玻璃退火窑均为全钢全电退火窑,就其结构而言,它包括辊道和壳体两部分。世界上在制造该种退火窑上较著名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起步最早的比利时CUND公司,另一家为法国STEIN公司,两家产品各有特点,CUND公司以冷风工艺为基础,而STEIN公司则以热风工艺为基础,其他部分基本上趋于一致。 退火窑壳体按照CUND公司一般分为A0区、A区、B区、C区、D 区、RET区、E区和F区,而STEIN公司则分为A0区、A区、B区、C 区、E。区、D区、E区和F区。虽然在过渡区和重要退火区的叫法不一,各部分的功能是一致的。 退火窑辊道由传动系统和辊子组成。辊子一般为钢辊,也有一些生产线采用部分石棉辊。退火窑前端的部分辊子的高度可调,以适应玻璃带出锡槽时的爬坡。退火窑传动一般包括两个传动站,当退火窑运行时,直接带动退火窑辊道的为主传动,另一个为从传动,从传动以主传动95%的速度运行,一旦主传动故障,从传动迅速提速代替主传动。也有的退火窑除了

两个主要传动外还带一个小电机传动。 2、退火窑 退火窑可分为保温段、密封段和敞开段,保温段指在线镀膜区A0区、退火前区A区、重要退火区B区和退火后区C区,密封段指过渡区E0(或D)区和循环热风冷却区D(或RET)区,敞开段指间接冷却区E区和直接冷却区F区。目前,以热风工艺为特色的STEIN退火窑普遍使用在浮法玻璃工厂中,我们公司也普遍使用该公司的产品,下面所要阐述的主要以STEIN退火窑为主。 2.1 A区 退火窑的前一节或两节是A0区,它的顶是可移动式的,用于在线镀膜。该区不具备冷却功能,但边部设立了电加热,辊子直径一般为305mm,对于玻璃原板较宽的退火窑,辊子直径可达365mm,辊间距一般为450mm。 A区所有壳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内部为耐热不锈钢。每节下部均设有碎玻璃清扫孔,同时,每节也设有检查孔。壳体四周采用矿物棉毯保温。辊子缝隙、清扫孔、检查孔、加热元件塞子都进行了保温。 A区和B区共用两台冷却风机,A区冷却风为顺流。在A区的顶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管,平行于玻璃板布置,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自动控制;在A区的底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箱,平行于玻璃板布置,也是通过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手动或自动控制。A区的头部和尾部的上面、下面分别设置热电偶,采用独立控制回路。 下面是A区冷却风控制回路示意图

浮法玻璃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

浮法玻璃中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 河南理工大学张战营 一、玻璃的退火 玻璃退火的目的是减弱和防止玻璃制品中出现过大的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 玻璃的退火可分成两个主要过程:一是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或消失,二是防止内应力的重新产生。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和消除是以松弛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内应力松弛是指材料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使内应力消散的过程,内应力的松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玻璃所处的温度。 玻璃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其导热性较差,在其表面层和内层之间必然产生温度梯度,因而在内外层之间产生应力。这种由于温度梯度存在而产生的内应力称为温度应力或热应力,此种内应力的大小,既取决于玻璃中的温度梯度,又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有关(玻璃的化学成分决定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热应力按其存在的特点可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当玻璃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应力,随着温度差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差的消失而消失,被称为暂时应力。 应力的建立和消失过程。当制品冷却开始时,因为玻璃的外层冷却速度快,所以外部温度比内部温度低,外层收缩大,而这时内层温度较高,且力求阻碍外层收缩,这样造成玻璃外层产生张应力,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张应力过渡到压应力之间存在着中间层,其应力值为零。当冷却接近结束时,外层体积几乎不再收缩,但此时玻璃内部仍有一定的温度,其体积力求收缩,此时造成外部受压应力,内层受张应力。由此可见,在冷却结束时,产生的应力恰好和冷却开始时产生的应力性质相反,两者可以得到部分抵消。冷却全部结束时,即当玻璃的外层温度和内层温度趋向完全一致时,上述两种应力恰好抵消。我们称这种应力为暂时应力。 永久应力,当温度消失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均等于常温时),残留在玻璃中的热应力称为永久应力,又称为内应力。 玻璃中永久应力的成因,是由于在高温的弹塑性阶段热应力松弛而形成的温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配合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 备美国Stroz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除仪,具有灌注、吸引、切除、照明4个系统和眼内电凝、激光、气液交换、超声乳化白内障等装置。另备玻璃体切除手术器械1套,如巩膜穿刺刀、巩膜塞、玻璃体剪等,以及内眼手术显微器械及用物。 病人术前日晚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术前1 h用5%新福林及前列腺素拮抗剂Ocafen点眼或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术中配合: 1、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球周浸润麻醉,手法压迫软化眼球。此时密切观察心率变化,以防眼心反射的发生。 2、调节显微镜灯亮度,接氮气装置及CO2冷凝装置,安装集液盒,开电源,接光导纤维、电凝器、气液交换管、玻璃体切除器、激光导管,连接灌注液。金属器械术前用器械液浸泡消毒30 min,导管在40%福尔马林薰箱内薰蒸消毒12 h方可使用。 3、玻璃体切除术中,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患病人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必要时可含服心痛定10 mg或消心痛。经上述处置,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意外。 4、器械护士根据手术需要迅速准确的调整切除仪上各数值,并快速递送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术后管理:

术毕平车送病人回病房,嘱其取俯卧位,或坐姿头低位,以利于气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因术中用比重轻的SF6(氟化硫)及 C3F8(氟化烷)作眼内充填物,以暂时分隔液化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间隙,借其表面张力闭塞视网膜裂孔,阻断液流,使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泵能排除视网膜下液,牢固粘连视网膜脉络膜。术后认真清点器械,立即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器械及导管,导管外用75%酒精纱布擦净血渍。角膜接触镜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凉干后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放于干燥通风处备用,避免与粗糙物接触。精密、锐利玻璃体切除器套保护套,专人、专柜保存。

玻璃退火应力

材料的应力与退火温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意义 普通的无机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都要经历各种高低温差不同的热冲击(受热与放热),如果材料经受的热冲击激烈与不均匀,则该材料就存在热应力。材料中存在应力会大大减少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改进材料的受热与放热工艺流程,退火工艺流程能将材料的应力减少到该材料可以正常使用为止。 本实验的目的: 1. 了解材料应力与退火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材料应力与退火的测试方法。 3. 掌握材料的应力消除与退火工艺流程设计。 二、实验基本原理 1、应力分类: 材料中存在的应力分为:(A) 热应力;(B) 结构应力;(C) 机械应力。 (1) 热应力 材料由于不均匀地受热与放热(存在温度差)产生的应力。根据其存在的特点可以分为:(a) 暂时应力;(b) 永久应力。 (a) 暂时应力 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脆性状态)的材料,其经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随温度剃度的存在与消失,该应力也会相应地存在与消失,此应力被称为暂时应力。 (b) 永久应力 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脆性状态)的材料,其经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应力,当材料所承受的温度剃度消失时(材料的内部与表面同为室温或常温),其应力仍然残留于材料中,该应力被称为永久应力或内应力。 (2) 结构应力 基本化合物组成导致材料结构不均匀所产生的应力被称为结构应力。因为材料的结构存在缺陷,如气泡、条纹、结石……等,上述缺陷存在于材料的内部与表面,已经无法清除,因此产生应力。此种应力应为永久应力,无法根除。 (3) 机械应力 在材料的后加工过程中,因制造工艺控制不当或者生产机械设备使用不当所产生的应力被称为机械应力。如玻璃与陶瓷的制造模具、陶瓷坯体的釉料涂层设备、玻璃与陶瓷制品的成型输送设备…等,只要严格执行正确的制造工艺及良好的生产机械设备,由此产生 1

玻璃体切除

关于玻璃体手术的业务总结性查房 玻璃体是透明的凝胶体,主要由纤细的胶原结构和亲水的透明质酸组成。球样玻璃体的容积约4ml,构成眼内最大容积。玻璃体周围由视网膜内界膜构成后部不完整的基底层。连接视网膜的玻璃体厚度约100~200um,称皮层玻璃体。玻璃体与视网膜附着最紧的部位是侧面的玻璃体基底部,其次是后面的视盘周围、中心凹部和视网膜的主干血管。 玻璃体是眼内屈光间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黏弹性胶质,它对视网膜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具有缓冲外力即抗振作用。 人出生时,玻璃体呈凝胶状,4岁时玻璃体内开始出现液化迹象。液化是指凝胶状的玻璃体逐渐脱水收缩,水与胶原分离。14-8岁时,20%的玻璃体腔为液体;45-50岁时,玻璃体内水的成分明显增多,同时胶状成分减少;80-90岁时,50%以上的玻璃体液化。老年人玻璃体进一步液化导致玻璃体脱落,玻璃体和晶状体囊的分开称玻璃体前脱离,玻璃体和视网膜内界的分离称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切除可分为眼前段和眼后段玻璃体切除。 前段玻璃体切除的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软性白内障:特别是穿孔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因穿孔外伤后不仅晶 体前囊,有时后囊也有破裂,晶体物质可向后掉入玻璃体,而玻璃体则向前浸入前房,这样,使普通晶体摘除手术如囊外摘除或晶体吸出手术都无法将晶体去除干净,术后残留大量皮质,激发持久的葡萄膜炎症反应,最后形成很厚的后发障,需要再次手术来提高视力。 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可清除所有晶体皮质包括虹膜后面以及掉入玻璃体中的皮质,也能切除进入前房的玻璃体,术后瞳孔完全清晰,不留后发障后患。它的另一优点是便于分离常与外伤同时存在的虹膜前、后粘连,恢复眼前段的正常解剖关系。 2、晶体半脱位:因晶体已不在瞳孔区,偏于某一方位,手术时常需用巩膜压迫法,使位于虹 膜后方或睫状体表面的晶体暴露,便于有效地切除。 3、各种原因造成的瞳孔膜或视轴障碍。 4、眼内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切除前房以及部分瞳孔后的 玻璃体。 5、晶体过敏性眼内容炎:由外伤或晶体囊外摘除后,晶体皮质残留引起。玻璃体切割器能较 彻底地去除所有软性晶体物质。 6、恶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形成是由于睫状环阻滞,房水改变流向,向后进入玻璃体,将 玻璃体向前推移,造成前房消失与眼内压增高。药物在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玻璃体手术,切除玻璃体,恢复前房。 后段玻璃体切除适应症: 1、玻璃体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出血位后部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主要适应症之一。 2、眼内容炎 3、眼后段异物 4、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1)、伴有中间质混浊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可一次性完成,即先做晶体或玻璃体切除,继在间接眼底镜下检查眼底,寻找裂孔,然后按视网膜脱离的方法进行复位手术。 (2)、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裂孔范围在90°以上,尤其裂孔瓣翻转覆盖于下方的视网膜上,经改变体位利用重力仍不能使瓣恢复原位的。巨大裂孔由于裂孔过大,不易得到全面又牢固的愈合,尤其当伴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时,因此常需使用作用持久的填塞物,如硅油。硅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2008-07-05 08:28:59) 标签:应力 玻璃板 退火区 冷却区 杂 谈
分类:专业技术
1 浮法玻璃退火的原理和目的 玻璃液在锡槽成形后经过退火窑退火, 由高温可塑性状态转变为室温固态玻璃的过程是 逐步控制的降温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其不同部位及内外层会产生 温度梯度,造成硬化速度不一样,将引起玻璃板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这种热应力如果超过 了玻璃板的极限强度,便会产生炸裂。同时,内应力分布不均也易引起切割上的困难。 浮法玻璃退火的目和就是消除和均衡这种内应力, 防止玻璃板的炸裂和利于玻璃板的切 割。 浮法玻璃的应变点温度即退火下限温度是一个关键的温度点,通常情况下在 470℃左 右。退火窑在此温度之前称为退火区,玻璃板处在塑性状态;在此温度之后称为冷却区,玻 璃板处于弹性状态。玻璃板在塑性状态和弹性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张应力和压应力), 调整方向正好相反。由于浮法玻璃是连续性的生产,玻璃板是连续运动的玻璃带,其退火与 传统退火理论有所不同。如:玻璃板下由于紧贴辊道,散热空间较板上小,相同的情况下, 板上的散热量要高于板下,浮法玻璃的退火我们主要考虑玻璃板横向和上下表面的温度控 制,退火后理想的状态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应力曲线分布(边部受压应力、中部受张应力、 板上受张应力、板下受压应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又不易破碎和有利于切割。 2 退火窑的主要结构和分区 现在浮法退火窑是全钢电加热风冷型, 主要的结构有两种: 比利时的克纳德冷风工艺和 法国的斯坦茵热风工艺。现在国内大多数采用克纳德结构,我们主要讨论此结构的退火窑。 退火窑一般分力 7 个区,从前至后分别是 A 区、B 区、C 区、D 区、E 区、Ret 区和 F 区,有 的区还可分成几个小区。 A 区:又称加热均热区,温度范围在 600~550℃,在此区玻璃板尽可能均化开,自动控制达 到退火前的温度范围,此区设有上、下电加热抽屉及管束式辐射冷却器,冷却方式为风机抽 风,辐射换热冷却。 B 区:又称重要退火区,温度范围在 550~450℃。此区是玻璃板产生永久应力区。控制好冷 却速度,可以减少永久应力。此区每节内装有板上边部电加热箱与管束辐射冷却器,冷却方 式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C 区:又称缓慢冷却区,温度范围在 450~270℃,此区在不产生过大的暂时应力条件下,提 高冷却速度, 使玻璃板温度降低, 此区装有板上边部电加热箱与多层管束辐射冷却器, 冷却 方式为风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以上三区为保温区, 壳体内一般充填硅酸铝纤维毡, 故要求其密闭性和保温性能要好。 通常, 浮法玻璃应变点在 B 区后部,A 区、B 区也称为退火区,C 区以后称为冷却区。 D 区:又称为封闭或自然冷却区。

徐州市一院玻璃体切割手术量和手术效果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徐州市一院玻璃体切割手术量和手术效果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徐州市一院眼二科擅长的领域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该科室在苏北及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无论是手术量还是手术效果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据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科主任张正培介绍,目前眼二科已全面开展眼底病专业相关的检查及治疗,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疾病筛查等。此外,该科室全面开展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包括复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各种眼外伤(如眼内炎、球内异物、眼球破裂伤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等)。 “近年来,我们已能够常规开展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及其拓展运用,相关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目前,我们每年开展的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脱离手术达1000多例,在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如人工晶体偏位、脱位、眼内炎的处理、严重眼外伤的救治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每年接收大量周边地区的转诊患者。”张正培介绍。 此外,该科室还开展抗VEGF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AMD)、中渗、高度近视眼CNV等,其中抗VEGF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等手术均收到良好效果,无论是手术适应症的开展还是手术量均在国内达到较高的水平。 白内障手术例数居全省之首 白内障复明工程是市一院眼防所坚持多年的一项公益活动。 据眼防所副所长靳雷介绍,白内障复明工程从每年9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在此期间,该院眼防所的医生将轮流下乡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进行防盲规范化培训,并利用休息时间为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从2012至今,这项工程共成功完成白内障手术383例,并在全市各地基层医院培养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防盲医疗队,在未来将有更多患者受益。 市一院眼三科擅长的专业是白内障治疗。据眼三科邵新香主任介绍,白内障是目前全球可预防性失明的首要原因,主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重影、眩光、畏光、近视加深等,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确切有效的办法。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市一院应用世界先进的INFINITI超乳仪、微切口同轴手术系统以及OZil IP智能超乳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人工晶体的植入技术,达到精准、微创、安全、快速的术后效果,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光明。 除此之外,利用目前常规应用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体,该院还开展了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及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极大增加了患者的脱镜率,个性化选择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引领了淮海经济区白内障治疗的新趋势。 公益活动:让更多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多年来,市一院始终秉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色,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坚持开展公益活动,让更多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玻璃工艺流程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 【适应证】 1.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玻璃体浑浊。 2.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眼内炎。 3.不能使用扣带手术获取成功的视网膜脱离。 4.外伤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5.合并玻璃体紊乱的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全脱位。 6.严重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以及因存在视网膜脱离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做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者。 7.玻璃体瞳孔阻滞。 8.合并有玻璃体紊乱的外伤性白内障。 9.眼内异物。 10.角巩膜破裂伤合并玻璃体嵌塞。 II.各种类型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黄斑水肿。 12.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 13.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需经玻璃体人路缓解静脉阻塞或动、静脉交叉压迫或静脉注药。 14.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 15.玻璃体内寄生虫。 【禁忌证】

1.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引起的飞蚊症。 2.不合并玻璃体积血和纤维组织增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 3.活动性葡萄膜炎。 4.严重的虹膜红变。 5.严重的眼球萎缩。 6.无视功能者。 【术前准备】 1.全身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血糖和心、肺、肾功能。 2.眼部检查包括视功能(视力、光感和光定位)、眼前后节、眼压和前房角检查。 3.特殊检查包括眼部超声波检查、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如怀疑眼内异物,应做眼部CT检查。 4.术前应清洁术眼、剪短睫毛、冲洗泪道,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2~3d。 5.散大瞳孔。 6.术前给予镇静药。 【麻醉】 1.眼球表面麻醉。 2.球后阻滞麻醉。 3.强化麻醉。 4.必要时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退火玻璃

退火玻璃 浮法玻璃的退火 1 浮法玻璃退火的原理和目的 玻璃液在锡槽成形后经过退火窑退火,由高温可塑性状态转变为室温固态玻璃的过程是逐步控制的降温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其不同部位及内外层会产生温度梯度,造成硬化速度不一样,将引起玻璃板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这种热应力如果超过了玻璃板的极限强度,便会产生炸裂。同时,内应力分布不均也易引起切割上的困难。 浮法玻璃退火的目和就是消除和均衡这种内应力,防止玻璃板的炸裂和利于玻璃板的切割。 浮法玻璃的应变点温度即退火下限温度是一个关键的温度点,通常情况下在470℃左右。退火窑在此温度之前称为退火区,玻璃板处在塑性状态;在此温度之后称为冷却区,玻璃板处于弹性状态。玻璃板在塑性状态和弹性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张应力和压应力),调整方向正好相反。由于浮法玻璃是连续性的生产,玻璃板是连续运动的玻璃带,其退火与传统退火理论有所不同。如:玻璃板下由于紧贴辊道,散热空间较板上小,相同的情况下,板上的散热量要高于板下,浮法玻璃的退火我们主要考虑玻璃板横向和上下表面的温度控制,退火后理想的状态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应力曲线分布(边部受压应力、中部受张应力、板上受张应力、板下受压应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又不易破碎和有利于切割。 2 退火窑的主要结构和分区 现在浮法退火窑是全钢电加热风冷型,主要的结构有两种:比利时的克纳德冷风工艺和法国的斯坦茵热风工艺。现在国内大多数采用克纳德结构,我们主要讨论此结构的退火窑。 退火窑一般分力7个区,从前至后分别是A区、B区、C区、D区、E区、Ret区和F区,有的区还可分成几个小区。 A区:又称加热均热区,温度范围在600~550℃,在此区玻璃板尽可能均化开,自动控制达到退火前的温度范围,此区设有上、下电加热抽屉及管束式辐射冷却器,冷却方式为风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B区:又称重要退火区,温度范围在550~450℃。此区是玻璃板产生永久应力区。控制好冷却速度,可以减少永久应力。此区每节内装有板上边部电加热箱与管束辐射冷却器,冷却方式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C区:又称缓慢冷却区,温度范围在450~270℃,此区在不产生过大的暂时应力条件下,提高冷却速度,使玻璃板温度降低,此区装有板上边部电加热箱与多层管束辐射冷却器, 冷却方式为风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以上三区为保温区,壳体内一般充填硅酸铝纤维毡,故要求其密闭性和保温性能要好。通常,浮法玻璃应变点在B区后部

玻璃退火温度的简易计算方法

玻璃退火温度的简易计算方法① 伍洪标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采用Excel 的添加趋势线方法对玻璃退火温度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与用最小二乘法 拟合计算相比,大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 关键词:玻璃;性能测试;退火温度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71(2004)03-0040-03 Simplif ied C alculating Method of the Annealing T emperature of G lass W U Hong νbiao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China ) Abstract :Comparing with using least squares techniques ,adopting the method of adding tendency chart by Excel for the linear fitting calcul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glass annealing tem 2 perature can greatly simplify the procedures.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K ey w ords :G lass ;Property test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calculation Microsoft Office 中的Excel 是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能够进行复杂的运算,在我国的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种企业、事业的管理部门中已经广泛应用。相比之下,Excel 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较少,在当前国内书市中几乎没有专门介绍这方面的书籍。其实,Excel 2000及以后的版本更进一步加强了数据运算的能力及数据统计的功能,能够解决科学实验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也是科技人员应当使用的得力工具。 1985年,笔者对玻璃退火温度的传统求值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用BA 2SIC 编程计算玻璃的退火温度,计算结果比作图法精确[1]。近来,笔者用Excel 2000计算玻璃的退火温度,收到简单、省时、省力、计算结果精确的效果。现将计算方法介绍于下,供对此有兴趣的有关同行参考。1 计算基础 用双折射仪测定玻璃的退火温度时,玻璃加热前内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Δ0=3(φmax -φ0)d ⑴ 式中 Δ0—待测玻璃试样加热前的光程差,nm/cm  第32卷第3期2004年6月 玻璃与搪瓷G LASS &ENAMEL Vol.32No.3J un.2004 ①收稿日期:2003-0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