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要求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

【发文字号】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发布日期】2008.03.27

【实施日期】2008.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要求的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面积计算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对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面积计算方法,统一了公式中的有关参数,现将《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予以印发,请各地严格遵照执行。

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附: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一、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公式

P=4πb2ΔL÷(360×60)[Asin1/2(B2-B1)cosBm-Bsin3/2(B2-B1)cos3Bm+

Csin5/2(B2-B1)cos5Bm-Dsin7/2(B2-B1)cos7Bm+Esin9/2(B2-B1)cos9m]

式中:

a-椭球长半轴(单位:米),α-椭球扁率,b-椭球短半轴(单位:米)。

е2﹦(a2﹣b2)/a2。

A﹦1﹢(3/6)е2﹢(30/80)е4﹢(35/112)е6﹢(630/2304)е8。

B﹦(1/6)е2﹢(15/80)е4﹢(21/112)е6﹢(420/2304)е8。

C﹦(3/80)е4﹢(7/112)е6﹢(180/2304)е8。

D﹦(1/112)е6﹢(45/2304)е8。

E﹦(5/2304)е8。

ΔL-图幅东西图廓的经差(单位:弧度)。

(B2﹣B1)-图幅南北图廓的纬差(单位:弧度),Bm﹦(B1﹢B2)/2。

二、椭球面上任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S=2b2ΔL[Asin1/2(B2-B1)cosBm-Bsin3/2(B2-B1)cos3Bm+Csin5/2(B2-B1)

cos5Bm-Dsin7/2(B2-B1)cos7Bm+Esin9/2(B2-B1)cos9m]

其中:A,B,C,D,E 为常数,按下式计算:

е2﹦(a2﹣b2)/a2。

A﹦1﹢(3/6)е2﹢(30/80)е4﹢(35/112)е6﹢(630/2304)е8。

B﹦(1/6)е2﹢(15/80)е4﹢(21/112)е6﹢(420/2304)е8。

C﹦(3/80)е4﹢(7/112)е6﹢(180/2304)е8。

D﹦(1/112)е6﹢(45/2304)е8。

E﹦(5/2304)е8。

式中:a-椭球长半轴(单位:米),b-椭球短半轴(单位:米);

ΔL-图块经差(单位:弧度);(B2﹣B1)-图块纬差(单位:弧度)

Bm﹦(B1﹢B2)/2。

三、高斯投影反解变换(x,y→B,L)模型

y'=y-500000-带号×1000000(若坐标不带带号,则不需减去带号×1000000;)

E=K0x

Bf=E+cosE(K1sinE-K2sin3E+K3sin5E-K4sin7E)

B=Bf-1/2(V2t){y'/N)2+1/24(5+3t2+п2-9п2t2)(V2t){y'/п}4-1/720(61+90t2+45t4}(V2t){y'/N}6

L={1/cosBf}{y'/N}-1/6(1+2t2+n2){1/cosBf}{y'/N}3+1/120(5+28t2+24t2+6n2+8n2t2){1/cosBf}{y'/N}5

+中央子午线经度值(孤度)

式中:t=tgBf п2=e'2cos2Bf N=C/V C=a2/b

K0,K1,K2,K3,K4为与椭球常数有关的量。

公式说明:若坐标为没有带号前缀格式,则不需减去带号×1000000;若坐标为有带号前缀格式,则需减去带号×1000000。

四、计算用到的常数、椭球参数

在计算图幅理论面积与任意图斑椭球面积时,有关常数及保留的位数按给定数值计算。常数:

π﹦3.14159265358979

β=206264.8062471

80椭球常数:

椭球长半轴a= 6378140 椭球扁率α= 1/ 298.257

椭球短半轴b= 6356755.29

椭球第一偏心率e2= 6.69438499958795E-03

椭球第二偏心率e'2= 6.73950181947292E-03

极点子午圈曲率半径c= 6399596.65198801

相关常数:

k0 = 1.57048687472752E-07

k1 = 5.05250559291393E-03

k2 = 2.98473350966158E-05

k3 = 2.41627215981336E-07

k4 = 2.22241909461273E-09

五、计算中的取位及要求

① 高斯投影反解变换后的B,L以秒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6位,四舍五入。

② 采用计算机计算时,所有变量数据类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使用规定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一、 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公式 ???-+---??=m 12m 12m 122cos5(2 5Csin cos3(23Bsin cos (21Asin 603604P B B B B B B B B B L πb )))???-+--m 12m 12cos9(29Esin cos7(27Dsin B B B B B B )) (1) 式中: a —椭球长半轴(单位:米),α—椭球扁率, b —椭球短半轴(单位:米)。 е2﹦(a 2﹣b 2)/a 2。 A ﹦1﹢(3/6)е2﹢(30/80)е4 ﹢(35/112)е6 ﹢(630/2304)е8 。 B ﹦ (1/6)е2﹢(15/80)е4 ﹢(21/112)е6 ﹢(420/2304)е8 。 C ﹦ (3/80)е4 ﹢ (7/112)е6 ﹢(180/2304)е8 。 D ﹦ (1/112)е6 ﹢ (45/2304)е8 。 E ﹦ (5/2304)е8 。 ΔL —图幅东西图廓的经差(单位:分)。 (B 2﹣B 1)—图幅南北图廓的纬差(单位:弧度),Bm ﹦(B 1﹢B 2)/2。 二、椭球面上任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 ? -+---?=m 12m 12m 122cos5(25Csin cos3(23Bsin cos (21Asin 2S B B B B B B B B B L b )))? ? ? -+--m 12m 12cos9(29Esin cos7(27Dsin B B B B B B )) (2) 其中:A,B,C,D,E 为常数,按下式计算: е2﹦(a 2﹣b 2)/a 2 A ﹦1﹢(3/6)е2﹢(30/80)е4﹢(35/112)е6﹢(630/2304)е8 B ﹦ (1/6)е2﹢(15/80)е4﹢(21/112)е6﹢(420/2304)е8 C ﹦ (3/80)е4﹢ (7/112)е6﹢(180/2304)е8 D ﹦ (1/112)е6﹢(45/2304)е8 E ﹦ (5/2304)е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2007[1][1][1].4.5(排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实施方案 (讨论稿)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七年四月

目录 一.目标任务 (1) (一)总体目标与任务 (1) (二)具体目标 (2) 二.实施原则 (3) (一)统一领导,统筹部署 (3) (二)统一标准,整合资源 (3) (三)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3) (四)全面调查,分步实施 (4) 三.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4) (一)工作内容 (4) (二)各级责任分工 (5) 四.重点工作的实施 (9) (一)调查比例尺规划 (9) (二)基础数据规划 (12) (三)行政区域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 (14)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5) (五)城镇(村庄)地籍调查 (17) (六)工业、基础设施等用地的调查汇总 (19) (七)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 (21) (八)统一时点更新 (23) 五.主要成果 (24) (一)数据成果 (24)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5) (三)图件成果 (25) (四)文字成果 (25) 六.实施计划 (27) (一)总体实施计划 (27) (二)2007年实施计划 (27) (三)2008年工作计划 (29) (四)2009年工作规划 (30) (五)2010年上半年工作规划 (31) (六)以省为单位的实施计划 (32) 七.经费预算与安排 (33) (一)中央财政经费预算 (33) (二)地方财政支出概算 (38) 八.保障措施 (40) (一)组织保障 (40) (二)制度保障 (41) (三)技术保障 (45) (四)经费保障 (4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与任务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国家直接掌握准确的全国土地数据,推进土地登记发证的覆盖面,并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要求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 【发文字号】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发布日期】2008.03.27 【实施日期】2008.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要求的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面积计算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对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面积计算方法,统一了公式中的有关参数,现将《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予以印发,请各地严格遵照执行。

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附: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一、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公式 P=4πb2ΔL÷(360×60)[Asin1/2(B2-B1)cosBm-Bsin3/2(B2-B1)cos3Bm+ Csin5/2(B2-B1)cos5Bm-Dsin7/2(B2-B1)cos7Bm+Esin9/2(B2-B1)cos9m] 式中: a-椭球长半轴(单位:米),α-椭球扁率,b-椭球短半轴(单位:米)。 е2﹦(a2﹣b2)/a2。 A﹦1﹢(3/6)е2﹢(30/80)е4﹢(35/112)е6﹢(630/2304)е8。 B﹦(1/6)е2﹢(15/80)е4﹢(21/112)е6﹢(420/2304)е8。 C﹦(3/80)е4﹢(7/112)е6﹢(180/2304)е8。 D﹦(1/112)е6﹢(45/2304)е8。 E﹦(5/2304)е8。 ΔL-图幅东西图廓的经差(单位:弧度)。 (B2﹣B1)-图幅南北图廓的纬差(单位:弧度),Bm﹦(B1﹢B2)/2。 二、椭球面上任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S=2b2ΔL[Asin1/2(B2-B1)cosBm-Bsin3/2(B2-B1)cos3Bm+Csin5/2(B2-B1) cos5Bm-Dsin7/2(B2-B1)cos7Bm+Esin9/2(B2-B1)cos9m]

关于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陈文强 《土地调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 以下简称《通知》 },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明确自2017年起启动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确定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如何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是当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就第三次土地调查有关问题谈些看法和意见。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应遵循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7月开展,调查数据更新至2009年10月31日标准时点,距今已经近8年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由于受当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等因素的影响,其部分成果真实性存在问题,图数与实地有许多不一致,加上8个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存在的变更不到位和地方人为因素的干扰,现有的成果现势性不强,已经不能客观、准确反映各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状况。第三次土地调查必须避免第二次土地调查出现的问题,要客观、准确调查各地土地利用真实情况,对出现耕地面积增减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减等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出

来,不得隐瞒和擅自修改。 2、充分应用“3S”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原则。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相比,第三次土地调查采用的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更高、时效性更强,互联网技术更加成熟,因此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将大大提高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效率和成果的准确率,也更有助于成果的运用和互联共享。 3、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重点的原则。第三次土地调查内容很多,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条件调查等。第三次土地调查要求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突出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重点,才能确保调查工作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4、有利于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土地类型调查中,对难以判定的地类要从有利于保护耕地出发确认相关地类,如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耕地已经改种果树、茶树、林木等,或已作设施农用地的,要看其耕作层是否破坏,耕作层未破坏的按耕地调查,耕作层已经破坏的按非耕地调查。 5、充分运用现有各级各部门调查成果和资料的原则。目前各级各部门的调查资料和成果不少,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调查所用的1:2000的航空遥感影像图分辨率高、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新等,这些资料和成果可利用价值很高。国土部门已经基本完成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资料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土地调查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建设标准补充规定 一、关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补充内容 (一)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数据的数据结构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7-2008)附录A的规定执行。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字段长度由18位改为20位。 (二)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的层要素的约束条件修改为O(可选),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中不提交。 (三)坡度图。表9坡度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删除“田坎扣除系数”字段。 (四)地类图斑。表10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地类备注”字段,序号为“14”,字段名称为“地类备注”,字段代码为“DLBZ”,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约束条件为“O”,备注为“条件可选”。批而未用土地填写“P”。 增加“耕地坡度级”字段,序号为“15”,字段名称为“耕地坡度级”,字段代码为“GDPDJ”,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见表35”,约束条件为“O”,备注

为“耕地必选”。原序号为14-23的字段序号依次顺序递加。 (五)行政区。表5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描述说明”字段,序号为“7”,字段名称为“描述说明”,字段代码为“MSSM”,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非空”,约束条件为“M”,海岛区域填写代码01,非海岛区域填写00。 (六)宗地。“土地用途”字段约束条件改为“O”。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不需要提交宗地的相关扩展表(包括表15、16、17、18、19)。表21界址点属性结构描述表中,“界址点号”字段的备注内容为“全县统编”。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二次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 建设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建成长效的数据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 (二)任务 1.建设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县为单位进行成果统一汇交和整合集成,对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在平面方向,保证各区域数据成为逻辑无缝的整体。在垂直方向,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定位保证各类数据能够实现空间上的叠加和套合。在数据内容上,实现对土地调查的图形、属性、影像等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逻辑一体化管理。 2.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 3.长效的数据更新和上报机制建立。 开展土地调查数据上报及更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和上报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 二、原则与依据 (一)原则 1.统一标准。

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修订稿

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调与二调区别 国土资源学院2013级6班杨利 0633 1、目的与任务 A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任务是,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规划,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登记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项工作服务。 B 目的: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任务: 1 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 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3 基本农田调查。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4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土地利用分类 A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 8类,二级分 46 类

B 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 12 个,二级类 57 个。 3、比例尺 A 比例尺根据辖区面积大小、形状、地类复杂程度和便于使用等因素确定。一般乡一级可用 1:1 万~1: 万,县级用 1: 万~1:5 万。如辖区面积过大, 可适当缩小比例尺 B 农村土地调查以 1:10 000 比例尺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可采用1:50 000 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 1:2 000 或 1:5 000 比例尺。 城镇土地调查宜采用 1:500 比例尺。 4、调查步骤 A 调查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的准备工作;(2)外业调绘; (3)航片转绘(4)土地面积量算; (5)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6)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7)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8)成果资料上交归档。 5、调查工作成果 (1)县、乡、村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 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书; 县、乡土地边界接合图表。 调查工作的野外记录、调绘航片、计算数据、图件等原始资料,应整理装订成册,由县土地管理部门归档保管

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

一调与二调区别 国土资源学院2013级6班杨利 2 1、目的与任务 A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任务是,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规划,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登记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项工作服务。 B 目的: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任务: 1 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 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3 基本农田调查。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 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4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土地利用分类 A?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类,二级分 46 类 B 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 个,二级类57 个. 3、比例尺 A 比例尺根据辖区面积大小、形状、地类复杂程度和便于使用等因素确定。一般乡一级可用 1:1 万~1:2。5 万,县级用1:2.5 万~1:5万.如辖区面积过大,可适当缩小比例尺 B? 4.3.1 农村土地调查以1:10 000比例尺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可采用 1:50 000 比例尺, 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 1:2 000 或1:5000 比例尺。 4。3.2城镇土地调查宜采用 1:500 比例尺。 4、调查步骤 A 调查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的准备工作;?(2) 外业调绘; (3)航片转绘???(4)土地面积量算; (5)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6)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7)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8)成果资料上交归档. 5、调查工作成果 (1)县、乡、村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 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书; 县、乡土地边界接合图表。 调查工作的野外记录、调绘航片、计算数据、图件等原始资料,应整理装订成册,由县土地管理部门归档保管

国土资源部公告2014年第30号――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

国土资源部公告2014年第30号――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 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成果的公告 【法规类别】土地复垦与耕地保护 【发文字号】国土资源部公告2014年第30号 【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14.12.17 【实施日期】2014.1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土资源部公告 (2014年第30号) 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成果的公告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安排,自2011年底开始,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查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其主要数据成果现予以发布。 2014年12月17日

附件: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安排,自2011年底开始,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查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加精准地查清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状况、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综合评定耕地质量等别,反映了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结构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7.2万公顷(202609万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其中以7-13等耕地为主,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78.5%(见表1)。 采用等别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等别总体偏低。与平均质量等别相比,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39.8%,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地占60.2%(见表1)。 表1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一、基本要求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成果汇总统计上表之前,应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数据满足如下要求: (一)数据库图形面积计算要求 数据库中图形的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的要求进行,经过控制修正的图斑面积应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椭球面积检查规则的要求。 (二)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要求 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要求,进行图幅面积控制和分幅累加计算,并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三)各级面积统计逻辑基本要求 1.县辖区控制面积应等于村级单位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全县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2.村级单位控制面积应等于本村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3.乡级控制面积等于各村级单位控制面积汇总值。

二、基本步骤 (一)建立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从数据库中各图层生成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检查基础计算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二)将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的单位转换为公顷,强制调平小数位取舍造成的误差,形成基础统计表,检查确保基础统计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础统计表是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基础,在基础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类面积统计报表均由该基础统计表生成。 三、基础计算表结构 基础计算表按村级单位为单元,分组统计排列。基础计算表的单位为平方米,参考表结构如下(基础调平的基表结构仅供参考,各软件可接合自身软件特点设计基表,调平方法需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差异化分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差异化分析 12 娄国胜,王秋林(1.太原市国土资源调查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9;2.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5)摘要:2017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标志着“三调”工作正式启动,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文章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工作路线和技术路线方面的对比分析,对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更好地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关键词:总体定位;土地调查;举证中图分类号:F301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87(2019)01-125-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新形势下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国家已掌握的土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是全面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此次调查把土地资源调查与森林、湿地、草原、水资源等相关自然资源调查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张底板、一个平台、一套数据的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国土资源数据的需要。本文通过工作路线和技术层面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做分析对比,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初步阐述,供大家参考。 1 总体定位不同 2018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合了原国土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职责,组建了自然资源部。根据新的职责,考虑到全面查清我国目前国土资源家底,对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建立高质量的空间规划体系,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三调”总体定位是站在以 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在真实反映土地资源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生态本底的基本属性,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等要求,为解决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把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整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自然资源调查。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在原国土资源部的组织下开展的一项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初步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2 基础资料不同 针对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土地详查基础图件存在间隔长、现势性差等各类问题,2007年国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对遥感数据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处理、统一制作下发DOM 影像图的基本方针,从源头上确保了调查基础图件的精度与质量的全国一致性和规范性。第三次国土调查在统一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基础上,与原土地调查数 作者简介:娄国胜(1970—),男,山西陵川人,高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长期从事土地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邮箱)799964139@https://www.360docs.net/doc/184738913.html, 125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论文 华北自然资源

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

一调与二调区别 1、目的与任务 A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任务是,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规划,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登记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项工作服务。 B 目的: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任务: 1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 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 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3 基本农田调查。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4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 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土地利用分类 A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 类,二级分46 类 B 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 个,二级类57 个。 3、比例尺 A 比例尺根据辖区面积大小、形状、地类复杂程度和便于使用等因素确定。一般乡一级可用1:1 万~1:2.5 万,县级用1:2.5 万~1:5 万。如辖区面积过大,可适当缩小比例尺 B 4.3.1 农村土地调查以1:10000 比例尺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可采用1:50000 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1:2000 或1:5000 比例尺。 4.3.2 城镇土地调查宜采用1:500 比例尺。 4、调查步骤 A 调查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的准备工作;(2)外业调绘; (3)航片转绘(4)土地面积量算; (5)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6)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7) 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8)成果资料上交归档。 5、调查工作成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 送方案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成果资料报送时,应同时报送资料清单(见附录1),报送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原始矢量数据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和权属代码表等。 (一)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包括县级全辖区标准分幅DOM及其元数据。使用国家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建库的县级单位,可不提交;经全国土地调查办同意使用原有影像数据为调查底图的县级单位,需提交相应影像数据。 (二)原始矢量数据格式。必须带明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图幅接合图表,并包括省级下发的县级行政辖区界线面状图层。数据文件名称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 (三)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规定的VCT格式,原则上一个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提交一个VCT文件。

(四)元数据。存储描述矢量数据的元数据,格式为XML。矢量数据元数据依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 )。 (五)权属单位代码表。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村级行政区划名称及编码、权属单位名称及代码,格式为EXCEL。 二、扫描资料 格式为JPG,内容包括“批而未用”土地审批资料等。 三、文字报告 格式为WORD,内容包括: (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验收报告。 (六)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报告(见附录2)。 四、汇总统计表格

1954年北京坐标系图幅理论面积表(1:10000)

GIS 空间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84738913.html, 1 1954年北京坐标系图幅理论面积表(1:10000) 单位:平方公里(km2) 纬 度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00′00″ 26.05 25.72 25.38 25.04 24.69 24.33 23.96 23.58 02′30″ 26.03 25.70 25.37 25.02 24.67 24.31 23.94 23.57 05′00″ 26.02 25.69 25.35 25.01 24.66 24.30 23.93 23.55 07′30″ 26.01 25.68 25.34 24.99 24.64 24.28 23.91 23.54 10′00″ 25.99 25.66 25.33 24.98 24.63 24.26 23.90 23.52 12′30″ 25.98 25.65 25.31 24.96 24.61 24.25 23.88 23.50 15′00″ 25.97 25.64 25.30 24.95 24.60 24.23 23.86 23.49 17′30″ 25.95 25.62 25.28 24.94 24.58 24.22 23.85 23.47 20′00″ 25.94 25.61 25.27 24.92 24.57 24.20 23.83 23.46 22′30″ 25.93 25.59 25.25 24.91 24.55 24.19 23.82 23.44 25′00″ 25.91 25.58 25.24 24.89 24.54 24.17 23.80 23.42 27′30″ 25.90 25.57 25.23 24.88 24.52 24.16 23.79 23.41 30′00″ 25.88 25.55 25.21 24.86 24.51 24.14 23.77 23.39 32′30″ 25.87 25.54 25.20 24.85 24.49 24.13 23.76 23.38 35′00″ 25.86 25.52 25.18 24.83 24.48 24.11 23.74 23.36 37′30″ 25.84 25.51 25.17 24.82 24.46 24.10 23.72 23.34 40′00″ 25.83 25.50 25.15 24.80 24.45 24.08 23.71 23.33 42′30″ 25.82 25.48 25.14 24.79 24.43 24.07 23.69 23.31 45′00″ 25.80 25.47 25.12 24.77 24.42 24.05 23.68 23.30 47′30″ 25.79 25.45 25.11 24.76 24.40 24.04 23.66 23.28 50′00″ 25.77 25.44 25.10 24.74 24.39 24.02 23.65 23.27 52′30″ 25.76 25.42 25.08 24.73 24.37 24.00 23.63 23.25 55′00″ 25.75 25.41 25.07 24.71 24.36 23.99 23.61 23.23 57′30″ 60′00″ 25.73 25.40 25.05 24.70 24.34 23.97 23.60 23.22

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

关于统一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要求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 2008-04-01 信息来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 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面积计算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依据《第二次全国 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对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面积计算方法,统一了公式中的有关参数, 现将《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予以印发,请各地严格遵照执行。 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附件: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使用规定.doc 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 一、 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公式 ?? ?-+---??=m 12m 12m 122cos5(25Csin cos3(23Bsin cos (21Asin 603604P B B B B B B B B B L πb )))??? -+--m 12m 12cos9(29Esin cos7(27Dsin B B B B B B )) (1) 式中: a —椭球长半轴(单位:米),α—椭球扁率, b —椭球短半轴(单位:米)。 е2﹦(a 2﹣b 2)/a 2。 A ﹦1﹢(3/6)е2﹢(30/80)е4 ﹢(35/112)е6 ﹢(630/2304)е8 。 B ﹦ (1/6)е2﹢(15/80)е4 ﹢(21/112)е6 ﹢(420/2304)е8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2017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和轮作休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足、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入图库”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和管控性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技术规定 (试行)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六月

目录 前言........................................................................................................................................................... I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 (1) 3.1 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1) 3.2 格网 (1) 3.3 格网单元 (1) 3.4 坡度 (1) 3.5 坡度栅格数据图 (1) 3.6 坡度分级图斑 (2) 3.7 坡度分级图 (2) 3.8 耕地坡度分级图 (2) 4总则 (2) 4.1 目的 (2) 4.2 组织形式 (2) 4.3 DEM选择 (2) 4.4 比例尺 (2) 4.5 数学基础 (2) 4.6 补充规定 (2) 5资料收集 (2) 5.1 DEM (3) 5.2 行政区域调查界线 (3) 6技术路线及流程 (3) 7生产坡度分级图 (4) 7.1 DEM预处理 (4) 7.2 坡度计算 (4) 7.3 坡度分级图 (5) 8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5) 8.1 确定方法 (5) 8.2 要求 (6) 8.3 编制耕地坡度分级图 (6) 9成果 (6) 9.1 坡度分级图成果 (6) 9.2 耕地坡度分级图成果 (7) 10检查验收 (7) 10.1 坡度分级图 (7) 10.2 耕地坡度分级图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坡度分级要素属性表 (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 (11) 附录 C (参考性附录)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 (12)

第三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学习版

县级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学习版) 实 施 方 案 (最终方案参照国家标准) XXXXXXXXXXXXXXXXX XXX年XXX月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任务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施

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饭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互联网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相较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对“已有内容的细化、变化内容的、没有内容的添加”,并对存在相关部门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现状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以下简称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每块图斑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市、建制镇、村庄、独立工业、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充分利用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对城市、建制镇、村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