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

1、GDP 国内生产总值,

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2、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而这项指数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美国约采用3000种东西)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过去衡量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状况的称为批发物价指数或趸售物价指数 W 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消费者的立场衡量财货及劳务的价格)之先声。

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称为“核心PPI”(Core PPI)指数,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需的影响,波动剧烈。

理论上来说,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将反映至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因此观察PPI的变动情形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化状况,因此这项指标受到市场重视。

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已经稳定在了上升之后的水平上,而生产价格指数(PPI)增速高于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的局面并没有导致利润收缩。如果我们以净利润总额对销售额的比率来表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那么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上升。而近年来虽然原材料成本大增,但利润率仍处于周期高位。从经验性研究来看,企业利润率和PPI-CPI增速差额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许多人认为的情况恰恰相反,而且下游产业同样存在这种正相关关系。如果说企业利润率和PPI-CPI增速差额之间确实存在着经验性因果关系,那么从数据来看,事实是PPI增速的加快往往意味着利润增速的上升。

调查8大类商品:①燃料、动力类;②黑色金属类;③有色金属材料类;④化工原料类;⑤木材及纸浆类;⑥

建材类:钢材、木材、水泥;⑦农副产品类;⑧纺织原料类。

3、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 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

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CLI

生活费用指数(Cost of Living Index,CLI),生活费用指数是指在不同时点,消费者为达到某一效用(或者福利、生活标准)水平所需要的最小支出之比,有时也称为不变效用指数(constan t utility index)、不变满意度指数(constant satisfaction i ndex)、福利指数(welfare index)等。生活费用指数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指数理论。

生活费用指数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在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达到消费行为的最优化。

5、Happiness Index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

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深圳社科院在做“和谐深圳”社会调查考评时,分三类指标测量居民的幸福感。“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所以近年来,人们也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

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数”。

6、基尼系数

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

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接近0.5。

此外洛伦茨曲线讲的是市场总发货值的百分比与市场中由小到大厂商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7、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

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的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在社会保障中,恩格尔系数还被用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额度,用家庭食品消费的绝对支出/恩格尔系数得出所需消费支出,可得出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8、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

变化情况。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是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

9、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下列要素: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

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是指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中的"农民人均所得"。其计算公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总费用-国家税金-上交有关部门的利润-企业各项基金-村提留-乡统筹)÷汇总人口。

上述计算公式中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指农民从当年各项生产经营项目中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及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亲友赠送等。

从经营层次来看,包括乡办企业收入,村组集体统一经营收入,联户企业收入和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等四个层次的收入;从经营行业来看,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及其他各业的收入。

人均纯收入是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法定统计指标,必须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如实填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故意提高人均纯收入数字的作法是虚报行为,是违法的,必须依法对有关领导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当然,在统计中,由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和采用调查方法不同,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应由上级统计部门按规定给予纠正。

补充: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住户方案中的解释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家庭常住人口11、职工平均工资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标准,工资总额是指这些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此外,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这与打到工资卡里的工资有一定的区别。

12、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在美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

展。大多数资料都经过季节性调整。失业率被视为落后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如何解读该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失业率英语为:u nemployment rate。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使央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在美国劳工部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对其非常关注。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 Employment Dat 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

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1周期性失业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2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成为自然失业率

3隐蔽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Structual unemployment):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特别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4.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而失业者。

5.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总需求不足而

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6.非自愿性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如果工资品(wag e-goods)的价格相对货币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给量和在此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总需求量都将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为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偏好改变等等因素,社会上总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长期而言,景气循环带来

的失业情形常会消弭无踪,社会上只留下自然失业现象,"自然"的定义并不明确,没有人能明确的指出一个社会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它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而变化,以台湾地区而言,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是介于1.5%~2.5%之间。

13、物价指数

亦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指数是一个与某一特定日期一定组合的商品或劳务有关的价格计量。当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其价格指数也随之变化。

编制物价指数的目的,是为国家分析物价变动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制定有关物价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物价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典型的物

价指数有两种:

1、物价总指数

2、特定物价指数

物价总指数用来说明全部商品价格的变动,特定物价指数用来说明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在统计分析中,物价指数通常指物价总指数。

物价指数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基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计算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计算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的乘积,减去基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基期各种商品销售量的乘积,表示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商品时,由于物价变动而节省或多付的金额。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情况,物价指数也可用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来计算。

14、经济增长率 RGDP)

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

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名义经济增长率。

以不变价格(即基期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

在量度经济增长时,一般都采用实际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

的基本指标。

经济增长率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它的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时间长短,所以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这个指标如果变量的值都以现价计算,则公式计算出的增长率就是名义增长率,反之如果变量的值都以不变价(以某一时期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则公式计算出的增长率就是实际增长率。在量度经济增长时,一般都采用实际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

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

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难得的是有份清闲时光,难得的是有种知途迷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你冷暖,懂你悲欢,把你放在了心头上的人。难得的是面对片深山广林、教你为人,怎样处事,面对人生;淡泊世事,践行伯乐,明镜心扉。

心似无物化有物,道似无情渡有情,佛似无边胜有边,儒似学而不思厌也,山高不止于流水,流水不止于小桥,除非去哪里在看看,除非去哪里在历历,除非去哪里在观光!一路走马观花,沐浴星星的乐园,想哪,念那。

白若溪在月牙泉唱着:每当太阳落下西边的阳,也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也是沙漠的眼。就在那片天的很远很远,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牵梦绕,也许是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我们都是追梦的人,有些人,有些事,该忘的那就都忘了吧。这世界即没平白无故的付出,也没有平白无故的缘分,那我们就因更当珍惜,当你的眼泪忍不住快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或许会让你看到世界由清晰、变模糊的全过程,在你心泪落下的那一瞬间,至此变得清澈明晰。

高中政治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作为食品生产加工者,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 A.越能满足百姓需要、保障生命健康 B.越能增加食品价值量、提高价格 C.越能提高效率、丰富百姓餐桌 D.越能增加食品使用价值,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答案:A 解析: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即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与价值量大小、效率高低无关,排除BC项。食品只能满足人食用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排除D项。 2.2009年10月,国家基本药物正式公布、实施。基本药物指国家认可并推荐的疗效显著且价格相对便宜,对百姓实惠的药物。基本药物的特点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 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大小 C.价值小,使用价值大 D.商品是二因素的统一体 答案:D 解析:前三项叙述全错。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着眼点是物美价廉。 3.下列成语、俗语能反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体的是( ) ①物美价廉②坚固耐用③优质优价④价值连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项只体现使用价值,不体现价值因素;④项只体现价值因素,没体现使用价值因素。 4.在菜市场购买蔬菜价格较便宜,而如果在超市购买经过清洗、保鲜后的蔬菜价格高30%。因为超市里的这些蔬菜( ) A.使用价值增大 B.包含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C.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被人为抬高价格 答案:B 解析:考查价值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清洗、保鲜加工耗费人类劳动,价值增大。 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下列关于这二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B.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价值不能自我表现,要通过交换由其他商品表现出来 D.生产者只关心商品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答案:D 解析:价值是商品特有属性,因此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本质属性,体现人与人关系。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前三项都正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既关心使用价值又要关心价值。 6.生产某种产品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者,他们生产1件产品耗费的时间分别是3、5、6、8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产品的价值量只能有一个 B.4人的劳动时间都决定该产品价值大小 C.丁生产的产品价值量最大 D.甲的劳动生产率最低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6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71.0 6.5 第一产业 1.1-5.5 第二产业351.0-0.5 第三产业4818.97.1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1935.1-8.9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88.5-4.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5.7-3.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74.44 2.09 其中:第一产业 1.29 4.03 第二产业112.95-1.88 第三产业490.17 3.21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691-4.14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654.5 5.6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155.17.6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284.810.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57.9 1.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5 5.7 房地产开发投资666.4-3.3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243.011.3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59.014.7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034.4-2.5 其中:新开工面积386.4-13.7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77.6-11.5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62.4-13.6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96.413.0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0568.3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00340.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221.0 3.9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4603.68.9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5.6-2.5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74.8-5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42754.916.1 2、收入合计(亿元)29381.57.7 3、利润总额(亿元)4227.8-3.5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各种经济指标意义解释大全汇总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季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工业 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①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 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②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 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本年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含义、存在条件及基本类型,掌握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觉悟方面: 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商品意识,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重点】 商品的概念。它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以后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商品的概念【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法,阅读 法,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展示道具:钥匙 扣),这是朋友送给我的小礼物,下面请同学们回 答:这是什么?(提问)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对, 它既是钥匙扣、小礼物,也是个小东西、小物品。 试想,如果我把这个钥匙扣拿到市场上去卖,那它 又是什么?答:(商品教师:商品是经济常识中 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们第一课就来学习有 关商品和商品经济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第一框:一、商品和商品 经济的含义(多媒体) (二)讲授新课一.商品的定义。 提问)曾经有个学生问我“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吗?那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怎样的?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大家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有人用钱买官,搞权

钱交易,也有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名誉和良心,照这么说,人的名誉、权力、良心、官位都也是商品了吗? 师:看来同学们不认可人的名誉、良心、官位、权力是商品这一说,确实,这些东西不是商品,也不应该成为商品。看来大家对“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 这句话有疑问,我们来做个比较,例如:你们所用的学习用具(书、笔、纸、墨)、身上穿的衣服等是物品,而名誉、良心等不是物品,是不能买卖的,所以他们不是商品,因此,商品首先必须是物品(教师)那么,物品是否也都是商品吗?像大自然空气中的氧气,水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里给病人输的氧气和超市里卖的矿泉水在某种条件下实现了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那么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呢?(只有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才有可能成为商品)小结:现在我们可以对上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小结,就是说: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是劳动产品,即劳动产品是消化人的体力和脑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是不能成为商品。例如:空气,未开发的矿泉水等。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难点:绿色GDP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

房地产经济学中的系数解释

基尼系数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即吉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是界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88年为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 1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 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 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教学课题:前言、第一课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课序:第一课第一节第1教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前言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现象,懂得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经济常识的责任心和信心。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提高辩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商品和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完整地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100元人民币(假币)引入: (1)请学生谈谈钱(人民币)对我们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说明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我们密切相关。 (2)请学生列举其他一些经济现象:如扶贫、税收、财政、银行、信用卡、贷款、外汇等。(3)以人民币(钱)多好还是少好为例说明经济问题必须按规律办事,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经济常识,了解经济生活的规律。 (4)以100元假币举例说明扰乱经济现象的危害 二、学生自学前言 1、经济常识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有哪些?(从知识、能力、觉悟三个层面分析) 三、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一)导入: 请学生讲讲人民币的作用有哪些?说明货币的最早和最直接的作用是购买商品和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那么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呢? (二)新授 1、设疑: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 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 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 2、请学生阅读第一段,并结合图表思考: (1)自然物品和劳动产品的关系;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商品和自然物品的关系。说明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是供谁使用的?说明商品是必须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分析你从商店里买来一个贺卡要在教师节上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这个贺卡是商品吗? 3、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有人说,有人就有商品了?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阅读教材第

企业经济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工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部门融为一体的方法论科学。 2.混合产量:它是指把名称,用途相同,但型号规格不同的同类产品按其实物单位直接相加的总产量。 3.标准实物产量:又称折合量,是把经济用途相同,而不同型号规格或含量的同类产品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为某一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实物数量。 4.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指标。企业工业总产值统计必须遵循“工厂法”原则,即工厂内部不得重复计算产品价值。 5.企业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以现行出厂价结算单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6.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该指标强调的是销售和视同销售,因此无论是否本期生产,只要本期销售均应计入。 7.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交给外贸单位或自营(委托)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外汇结算的批量边贸,内贸产品价值,外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等价值的总和,是有出口产品企业的现行价工业总产值的组成部分。 8、社会商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货币支付能力是指该时期货币收入总额减去非商品性支出总额所得差额。 9.货币流通量:它是说明某一时点市场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的指标,它表现为居民手存现金和社会集团库存现金,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社会购买力。 10.社会农副产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行各业以及非农业居民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农副产品的实际价值总和。 11.物价指数:它是说明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总体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12.普及率:它是耐用消费品在居民户中普及程度,反映耐用消费品的饱和状况,是估计所处于生命周期那一阶段的重要标志。 13. 投资环境:是指资金得以有效的运营的外部投资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法制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等。 14. 投资额:也即投资规模,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金用于开发的积累结果,常以计划投资额和投资完成额分别表示企业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 15.房地产投资构成:投资构成是指企业资金投入于开发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比例大小,一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建设机械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 16.房地产投资效果:投资效果表示房地产投资的成效,一般从建设工期,造价,投资回收速度以及投资效果系数等方面来考察。 二:问答题 1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科学管理对企业经济统计有何需求?

企业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企业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 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减除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净额等项内容,如为亏损,则用“-”号表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权利息等。 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据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1年3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3 月份数据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4,499 –4,804(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12月末59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12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 第一产业(亿元) 1, 第二产业(亿元) 10, 第三产业(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5,868 轻工业(亿元) 2,329 重工业(亿元) 3,53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84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1,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24,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10,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1,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3,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2, 债务收入(亿元)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4,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3, 174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8,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2, 货币净回笼(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5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 “IV”表示第4季度; 2001年1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7,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9月末58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9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 第一产业(亿元) 8, 第二产业(亿元) 32, 第三产业(亿元) 2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695 轻工业(亿元) 683 重工业(亿元) 101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45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 1、GDP 国内生产总值, 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2、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主要经济指标测算公式

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企业的资金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所谓自有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使用并毋须偿还的那部分资金。是与借入资金对称的。 自有资金二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二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 (30^—60%之间较正常)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二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 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速动比率二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二(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 禾I」息保障倍数又叫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率。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 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 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二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 (利润总额+当年利息支出)—当年利息支出 资产净利率: 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1元的 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商品的含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 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 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 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

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 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 学生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要让学 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 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 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 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 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 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学生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 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 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 由学生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复习提问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 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 1

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GDP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

财务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5、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税后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26、基本每股收益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商品和商品经济考点必修一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①商品、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含义;②商品和商品经济哪个产生在前;③商品、劳动产品和一般物品的关系;④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两种属性的含义;②地位和所反映的关系;③两者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①含义和决定;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③劳动生产率(两种); ④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①货币产生的过程;②一般等价物;③货币的含义;④本质 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的含义、原因、所需要形态及价值价格的关系;②流通手段的含义及所需要形态;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公式;③贮藏手段的含义和所需形态;④支付手段的含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⑤世界货币的含义和作用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的产生过程;②纸币的含义及与货币的关系;③纸币的优点;④人民币的发行及目标;⑤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②通货膨胀的含义和影响;③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④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应对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③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②刺激;③促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公有制的范围;②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其体现;③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及其优越性;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及其作用;⑤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含义、区别及各自作用;②外资经济的范围和作用;③公有制的地位和体现;④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②其他分配方式;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主要形式;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①分配制度改革:保护合法收入,调动积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①市场经济的含义;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如何起作

基尼系数的含义分析

基尼系数的含义分析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于1905年提出的。他将一国总人口按照收入高低排序,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对应地在图形上进行描绘,得到洛伦兹曲线(如下图1)。一般用洛伦兹曲线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图1:洛伦兹曲线 图1中S部分的面积称为“不平等面积”, S+C部分面积称为“完全不平等面积”。基尼系数就是不平等面积和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但这两种情况只出现在理论上,实际数值介于0~1之间。国际上一般将0.4定为警戒线,基尼系数小于0.2,说明收入分配很平均;0.2~0.3,说明收入分配较平均;0.3~0.4,说明收入分配不太平均;0.4~0.5,说明收入分配差

距较大;大于0.5,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是贫富差异程度的量化指标,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收入分配的情况。但是,基尼系数并不能够说明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另外,国际上关于基尼系数的制定也没有通用的准则,以至于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不能够完全作比较。 中国从2003年—2014年基尼系数如下图2.可以看出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经越过警戒线,说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很大。这其中折射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企业间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公平现象严重;社会群体间处在不均等的地位上;社会成员间机会不均等现象严重。 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的基尼系数最近几年逐年下降,并且未来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是政府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十八大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城乡间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分配有很大变化。居民收入都在增加,而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放缓,收入差距缩小。随着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公平与效率得到了兼顾。随着社会统筹力度的增加,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在缩小。随着反腐倡廉的施行,灰色收入不断减少。 图2:我国2003年—2014年基尼系数 但是, 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9依然偏高,说明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收入分配改革任重而道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该考虑到初次收入分配和收入再分配。一方面,对初次收入分配体系进行梳理,注重基础工资水平的提升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