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_姚燕安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_姚燕安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_姚燕安

设计领域综述

SUMMARIES OF DESIGNING DOMAINS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

姚燕安 张 策(天津大学机械系 300072)

1 引言

工业界对于生产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自动化、高速化日益成为现代机械的发展趋势。大量的自动化机械要求实现复杂及精确的位置控制,凸轮机构由于其优良的工作性能而被广泛地用作定位机构。在高速下保持高精度、低噪音是衡量自动化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成为制约机械运转速度提高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业发达国家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转速已达1600r/min,而我国只达到600r/min左右。

因而,对于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尤其与定位精度直接相关的残余振动,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抑制或消除。抑制凸轮机构振动的方法,按照减振原理可以分为动态设计与振动控制两大类。首先,对前者予以简要评述;然后,重点评述后者的分类、原理以及研究现状;最后,综述并展望凸轮动力学的发展趋势。

2 动态设计

抑制机构振动响应的一个基本方法是进行动态分析与设计。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凸轮机构动力学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到八十年代中期,凸轮机构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分析与综合的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并成功地应用于指导工程设计。文献C4、H2、K3、N1、S4、T2代表了这一期间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以后,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继续趋向精细化,计及阻尼、间隙等各种复杂因素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逐渐发展起来[C1,C2,H1,P1,P2]。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相关学科的新理论相继被借用到凸轮机构动力学的研究中来,如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弹性接触理论、概率分析理论等[X1],极大地丰富了凸轮动力学的研究手段。然而,迄今为止凸轮机构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因难:

(1)各种非线性因素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研究已经证明,阻尼对于凸轮机构的振动,尤其是残余振动有显著的影响[C4]。但是,阻尼特性的精确估计还有赖于摩擦学、弹性接触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理论的进展。目前,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很难得出一般性结论。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机构动力学问题,在连杆机构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经较为深入[L2]。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副间隙将明显地加大机构的振动、噪音和磨损。但是,仍有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凸轮机构含间隙动力学的分析是由Win-f rey[W2]开始的,以后的研究工作则非常有限[K4,O1,Z1],表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2)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引入有待深入

近年来,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如分叉与混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C7]。精确地讲,多数机械系统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动力特性的精确分析迫切需要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作为指导。然而,由于数学理论的高深、可操作性差,以及机构学者的非线性动力学知识相对欠缺等原因,机械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进展十分缓慢。另一方面,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本身也尚不完备,还有众多的难点问题没有克服,限制了它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H3]。

1

《机械设计》1997№8 设计领域综述 1997-04-07收到稿件。

(3)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需要加强

在进行机构动力学分析时,通常假设输入轴作等速运动。实际上,由于驱动电机与机构系统的机电耦合特性,该假设并不成立,考虑电机特性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在连杆机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D1,L1,M2,S1,S2]。工程实践表明,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凸轮机构的输入及输出环节的特性(如间隙、柔性等)对于含凸轮机构机械系统的动态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凸轮机构视为机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全系统的动力学。但是,有关的研究文献却很少见到,主要原因不在于重要性不够,而是问题的复杂性相对更大。

(4)加工技术的限制

七十年代以来,机械加工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凸轮的加工精度也达到了微米级。这为动力学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极大地推动了凸轮机构的应用。然而,研究表明: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对于凸轮的加工精度甚为敏感[N3,N4]。追求动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受到了加工精度的限制;加工精度当然也制约了动力学模型的通用性。另一方面,由于制造成本昂贵,大量实际应用的凸轮尚不能采用高精度的加工方法。这也是凸轮机构动力学研究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即使上述问题都能成功地予以解决,动态设计方法还有一个本身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缺陷:对于参数变化的适应性差。众所周知,凸轮机构的工况通常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改变:输入速度的波动,工艺阻力的变化,磨损造成的机构内部参数的漂移以及其它各种随机的因素,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均已表明,工况变化对于凸轮机构振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动态灵敏度分析与设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对此加以考虑[M3,R1,Y4],但是局限性很大,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3 用电子控制系统取代凸轮机构

数字控制技术的出现为机械工程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手段。在自动化机械中,用电子控制系统取代凸轮机构的尝试一直没有中断。尽管有些取代并不合适,但是也有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日本学者对于微机控制的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图取代凸轮用作步进机构[K1,K2,M1,Y1]。与凸轮机构相比,电子控制系统具有的突出优势是可以在一个大的工作范围要求内进行调整,因此在需要柔性生产的场合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很难突破的限制:

(1)高速平稳性及动态精度较差

凸轮机构由刚性元件构成,是确动机构,动作稳定。而电子控制系统,则由于其反馈回路总是伴随着一个时间因素,因此在高速下,尤其在那些系统惯性起主要作用的自动机械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受到限制,其动态精度尚难以与凸轮机构相比。

(2)承载能力较小

伺服电机的功率一般比较小。提高功率在成本和技术两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在高速重载的场合目前并不适用。

因此,在一定时期之内,电子控制系统不会取代凸轮机构在自动机械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4 振动控制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是指给凸轮机构附加某种装置,构成一个新的系统,以期达到抑制凸轮机构振动响应的目的。其中,如果将该装置(一般是电子元件)与控制线路连接使之按照某种控制规律对原系统施加作用,则称为主动控制;否则,称为被动控制。被动控制的特征是,其附加装置(一般是机械或液压装置)的参数一经设定,则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不再改变。主动控制的特征则在于某些特定的系统参数是实时可调的。如下,对这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评述。

4.1 被动控制

在凸轮机构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减振原理设计了机械、气压、液压、电磁等各种形式的附加机构。

为获得高的动态精度,安装液压(气压)阻尼装置以降低机械系统的振动,是工程界广泛采用的一个有效手段。Chen[C4]对附加液压阻尼器的凸轮机构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在Chen的研究基础上,Rayhavacharyuhu等[R2]、Wang等[W1]作了进一步的工作。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液压(气压)机构能够有效地改善机械整体的动态性能。但是由于液压(气压)机构作用的强非线性,对其进行动力分析需要建立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所以研究工作很不充分,制约了其抑振潜力的发挥。

在考察了分度凸轮机构的振动原因后, Takano等[T1]认为单纯依靠调整系统参数来消除

2 设计领域综述 《机械设计》1997№8

残余振动的方法不是很有效。因此,设计了电磁闸安装在凸轮输出轴上,用电路控制电磁闸的起停时间,依靠电磁力矩来抑制残余振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残余振动,从而提高了凸轮转速。不足之处在于凸轮机构的静态定位误差与电磁力矩成正比,因此在应用时需要精心地加以调整。该方法的实质相当于安装了一个作用时间可调的摩擦减振器,必然存在磨损问题,而且电磁力矩难以精确确定,只能依赖反复的实验来寻找合适的工作电压。

Nishtoka等[N2]认为,对分度凸轮机构来说,输入轴的扭矩波动是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扭矩补偿原理,他们系统地研究并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力矩补偿凸轮(Torque C ompensation Cam, TCC),以消除输入轴或输出轴的扭矩波动。实验结果表明,TCC机构对于凸轮机构的残余振动以及主振动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目前,该方案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高速集成电路贴片机。不足之处在于,各种形式的TC C机构在成本、通用性、安装空间等方面各有其局限性,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改进。

凸轮机构的振动被动控制技术研究是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而展开的。目前,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1)需要设计复杂的附加装置,而且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

(2)需要针对具体机械设计不同的方案,通用性较差。

(3)系统参数不能或难以根据工况变化进行调整,因而自适应性较差。

(4)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抑振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4.2 主动控制

在振动学界,振动的主动控制(active control),即通过构造一个控制系统来抑制振动的方法已有多年的研究。近年来,在精仪工程、航空工程、宇航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主动控制减振的研究方兴未艾,应用前景已经相当明朗[D2,D3]。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转子主动控制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机械加工领域中,对镗杆、锯片的主动控制减振均有报道[D2]。在机构学领域,机器人由于将作动机构、传感器和计算机集成在一起,为实施主动控制技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因此首先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抑制弹性手臂的振动响应,在闭链机构方面,近年来也借鉴了主动控制的思想来抑制弹性连杆机构的动态响应。文献T3概括介绍了弹性连杆机构动态响应主动控制的研究成果。此外,也有文献报道用主动控制方法减轻高速传动带的横向振动和隔离锻锤的冲击振动[D3]。

在凸轮机构方面,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起步不久,可以见到的文献不是很多。

Sandler[S3]根据自适应控制原理,设计了带有自调整结构的凸轮机构。其原理,实质上是在凸轮从动件上安装了一个弹簧刚度可以实时调整的减振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减振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从动件的动态误差。该方案适用于系统参数变化较大的场合,如凸轮转速范围的大幅度改变。其存在的问题是:控制系统的作动装置采用液压装置,存在着反应速度迟滞问题;减振器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颜鸿森等[Y2,Y3]提出通过改变凸轮转速(采用直流伺服电机,输出预先计算好的运动规律)来降低从动件理论运动规律的特性值(如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跃度)。他们对若干种凸轮曲线作了实验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还是以运动学为基础的。

Chew等[C5,C6]应用学习控制理论,通过调整直流伺服电机电压,改变电机转速来抑制残余振动,并作了实验验证,该方案能补偿凸轮加工误差,以及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参数漂移问题,而且计算量不大,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另外,其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还未经实验的检验。

通过控制驱动系统的输出来进行控制的方案,其优点是不需要设计复杂的作动装置,在柔性结构的主动控制领域也获得了广泛应用[Y5]。但这种方案的应用范围在凸轮机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自动化机械是通过一个公共轴驱动若干个机构。在这种场合,难以采用伺服电机作原动机;另外,输入轴速度的变化虽然改善了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但可能给轴上的其它机构造成不利影响。

凸轮机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当前,应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1)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

利用鲁棒性强的控制方法可以补偿动力学模

3

《机械设计》1997№8 设计领域综述

型的不完善性,但这并不等于就完全不需要比较精确的模型了。关键在于必须结合二者的长处,建立适合于主动控制的动力模型。控制针对的对象不是机构,而是整个系统。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理论和动力学行为,应特别重视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2)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

引入了控制系统之后,形成了由电动机、传动系统、凸轮机构、工作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系统的强耦合、强非线性性质使之具有较大难度,而且属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因而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或工程应用方面,都存在着大量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L3]。

(3)适用的控制方法的选择

控制理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多种控制方法。当前,在结构振动主动控制领域和机器人控制领域的研究中,几乎涉及到控制的所有分支。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以具有刚体运动自由度的振子作为受控对象,请相关专家用最大最小方法、博弈论法、极点偏置法、LQ法等六、七种方法分别设计鲁棒控制器,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D3]。在连杆机构以及凸轮机构领域,振动主动控制的理论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各种控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这需要大量的、探索性的实验工作。除了控制软件,也还应加强对传感器、控制计算机、作动器等硬件的研究工作。

5 综述及展望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将为凸轮机构的动态设计、振动被动控制以及振动主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机构动态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调整系统参数分布(质量、刚度、阻尼等),使系统动态性能满足要求,其系统参数一经设定,即不再改变。振动被动控制方法,则是通过附加某种装置来调整系统的幅频特性。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系统参数在机构运转过程中都是不可调整的,从控制理论角度来看,均属于对振动系统实施开环校正。由于一般采用机械或液压元件,负载效应难以有效地避免,动态校正比较难以实现。而振动的主动控制一般采用电子元件,易于采用隔离措施来避免负载效应,而且可以构造闭环系统,属于闭环校正。闭环控制系统比开环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因此主动控制比被动控制的减振效果要好[D4]。

与结构振动不同,机构系统是一个时变系统,而且它的振动是大位移的刚体运动与小位移的弹性振动的耦合,分析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机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发展起步较晚。机构振动主动控制结合了控制系统与机械系统的长处,是一项很有研究前景的技术。凸轮机构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在理论及实践方面,都还需要作大量基础性的工作。

凸轮机构是一种有着巨大工业应用背景的机构。为充分发挥其潜能,探讨改善其动态性能的途径,必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共3页,因版面限制略。读者如需要,可来信索取,每页2.00元。

《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97.8月出版

本书由汪恺主编,共3册730万字26篇,全面系统介绍了机械设计基础、通用零部件、传动件设计等有关标准及其应用方面的资料,汇集了很多应用实例,列举了新旧标准和国内外标准对照,还介绍了一些十分重要但国内尚未制定相应标准的国际标准。邮购价566元。另有《机械零部件手册:造型.设计.指南》(96.11出版)邮购价203元;《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手册》(97.1出版)邮购价161元;《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两册95.4出版)邮购价241元。邮购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中国报道社北京书刊发行部张继霞收,邮编:100037,开户行:招商银行展览路办事处,帐号: 0912036610001,户名:中国报道社北京书刊发行部。电话:68326644-2123。

4 设计领域综述 《机械设计》1997№8

97-8-1 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

姚燕安 张 策(天津大学)

摘要: 对含凸轮机构的机械系统的振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凸轮动力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动力学,振动控制,凸轮机构。

图0表0参3页《机械设计》7133 97-8-5 球面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质量矩替代法

孔宪文(郑州大学)

摘要: 本文提出了球面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一种新方法——质量矩替代法。可将球面闭链机构摆动力的完全平衡转化为球面开链摆动力的完全平衡。文中导出了二副构件进行质量矩替代的前提条件与公式,球面开链摆动力的完全平衡条件。最后以一种单自由度两环球面机构为例,导出了其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

关键词:球面机构,摆动力平衡。

图3表0参3《机械设计》6220 97-8-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优化技术的连杆机构综合

蔡逆水 邹慧君 王石刚 亢金月(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本文探索了把人工神经网络与优化方法相结合起来综合一个合适的连杆机构,来实现用户要求的曲线运动轨迹。作为实例,着重讨论了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技术,连杆机构,连杆曲线。

图6表0参5《机械设计》6228 97-8-11 机械CA D参数化设计中的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刘 锋 周志君 李丽娟(青岛化工学院)

摘要: 以普通螺杆的参数化程序设计为例,本文阐述了在Auto CAD12.0环境下进行二次开发的参数化设计的前处理技术,对其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该方法适用于一切参数化设计。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前处理,对话框,螺杆。

图2表0参4《机械设计》6244 97-8-14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程序系统SO PSA研制及工程应用

梁醒培 李鸿宝 吴 蕙(机械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白新理

摘要 本文以AD IN A作为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采用解析灵敏度算法研制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程序SO P-S A,介绍了解析灵敏度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实现过程和SO P SA的功能特点,考例和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程序求解效率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关键词: 解析灵敏度算法,工程结构优化,软件研制。

图6表1参5《机械设计》6204 97-8-17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位置逆解

张 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求解机器人运动学位置逆解。通过深入分析基于K ohonen网络原理和Widrow-Hoff误差修正的M.R.S.自组织神经网络及机器人运动学特性,创新了自组织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对PU M A560机器人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自组织能力和定位控制精度方面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神经网络,机器人,运动学逆解,无导师学习,自组织映射。

图3表0参6《机械设计》6097 97-8-20 求解非均质变截面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的混合状态方法

任传波(山东工程学院) 云大真 王宝庭

摘要: 本文给出了均质等截面轴扭转振动的混合状态方程及其解。对于非均质变截面轴,可以把它划分为很多微段,然后,利用段与段之间的连续条件推出一个传递公式,最后,利用边界条件可将固有频率求出。

关键词: 非均质变截面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混合状态方程。

图0表3参4《机械设计》6076 97-8-22 齿轮变位对传动振动的影响

林 莉 毛炳秋(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刘 明 摘要: 本文就齿轮变位对传动振动的影响作了分析,探讨了通过选择适当的变位形式与变位系数降低传动振动的方法。同时还作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变位齿轮,变位系数,振动。

图5表2参5《机械设计》5527 97-8-25 数控车床焊接床身的结构分析

汤文成 许 超(东南大学)

摘要: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数控车床焊接床身的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并用边界元方法分析导轨的局部刚度,为大件机械结构的合理设计与性能分析进行了有益的偿试。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连界元方法,结构分析。

图5表3参0《机械设计》6164 97-8-28 往复运行机构中(三轴式)车轮轴的受载分析和研究

刘永革(山东冶金职工大学)

摘要: 本文提出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往复运行机构中,车轮轴与中间轴受载的极小值位置取决于齿轮的啮合角及车轮与轨道的滚动摩擦系数,而与其所受的载荷类型和大小无关。本分析可推广到斜齿圆柱齿轮和圆柱摩擦轮传动。最后给出结论性的公式。

关键词: 往复运动机构,车轮轴,极小值位置,极大值位置。

图2表0参2《机械设计》6162 97-8-30 插床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张京辉(北京联大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分析了插床前置后置机构中杆长比(λ1,λ2)与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及传动角γ的关系,提出了杆件尺寸的取值范围;绘制了插床机构的设计线图,说明了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方法,为合理地设计插床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插床,前置机构,后置机构,杆长比,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图6表0参3《机械设计》7019 97-8-32 φ100自动轧管机钢管旋转90°新机构

柴富俊(天津理工学院) 张洪昌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φ100自动轧管机组轧制过程中对钢管进行第二道纵轧前钢管周向旋转90°的机构。

关键词: 自动轧管机,纵轧,壁厚精度。

图4表0参3《机械设计》6558 97-8-34 夏利轿车隔板自动生产线的研制

兰 宏 黄 梅 范成岩(吉林工业大学)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夏利轿车隔板(防尘圈)自动生产线的原理、功能及特点,为非对称性零件的加工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 隔板,开卷校平,纵剪,冷弯滚弯,切断。

图5表0参5《机械设计》6446

45

《机械设计》1997№8 文摘页

97-8-1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n vibration controll f or mechanical systems containing cam mechanism

Yao Yanan(Tianjin U niv er sity)

Abstract:The state o f the v ibration and vibra tion contr ol of mechanisms co ntaining cam mecha nisms is sur-v ey ed,and the problems r equir ed to be solv ed is pointed o ut.Fina lly the futur e of cam dynamics is fo recast.

Key words: Dy na mics,V ibratio n co nt ro l,Cam mechanism.

Fig0Tab0Ref3“J ixie Sheji”7133 97-8-5 Mass moment substitut ion method f or a com-plete balance of swinging force in spherical mechanism Kong Xianwen(Zhe ng zho u U niv er sity)

Abstract:This pa pe r put fo r wa rd a new kind of method—mass mo ment substitutio n me tho d,fo r the co m-plete bala ncing o f sw inging fo rce in spherica l mecha nism. The co mplete balance of sw inging for ce of the clo se-linked spherical mechanism can be conv erted into the complete balance o f swinging fo rce o f th e o pen-linked sphe rical mecha nism.This pape r de riv ed the premise con-ditio n and for mula fo r ca rr ying o ut the substitution of mass mo ment o f tw o pairs o f co mpo ne nt pa rt,i.e.the conditio n o f complete balance o f spherical o pen-linked swing ing fo rce.Finally,take a kind o f tw o-lo oped spher-ical mecha nism with a single deg r ee of f reedo m as an ex-ample the conditio n o f complete balance of its swinging fo rce wa s deriv ed.

Key words: Spherical mechanism,swinging fo rce bala ncing.

Fig3Tab0Ref3“J ixie Sheji”6220 97-8-8 Synthesis of linkage mechanism based on arti-f 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opt imization technique

Cai Nishui(Sha ng hai J iao tong U nive rsity)

Abstract: This pape r probed into a suitable linkag e mechanism synthesi zed fro m the co mbina tio n of ar tificial neural netwo r k a nd o ptimizatio n appr oach in o rder to r e-alize the tr ace o f curv ed mov ement needed by the user. Reg ard a s a living ex ample,the desig ning method of hing ed pla nar four-ba r linka ge w as discussed in str ess. Key words: Ar tificial neur al netw o rk,O ptimiza tion technique,Linkag e mecha nism,Linkag e curv es.

Fig6Tab0Ref5“J ixie Sheji”6228 97-8-11 The pretreatment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arametric design of mechanical C AD

Liu Feng(Qingdao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 y)

Abstract: Take the pa rametric pro g ramming de-sig n of a com mon screw a s an ex ample this paper ex-po unded the pret reatment technique of par ametric design in the seco nda ry dev elopment under the enviro nment of Auto CAD12.0and an analy sis wa s car ried o ut on its principle and r ea lizing process.This me tho d is prac tica ble fo r all kinds of para metric desig n.

Key words: Pa ramet ric desig n,Pretr eatment,Dia-lo g f rame,Sc rew

Fig2Tab0Ref4“J ixie Sheji”6244 97-8-14 Development of programming syst em(SOP-SA)of engineering structure opt imal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Liang Xingpei(Zheng zhou Resear ch Institute of M e-cha nica l Enginee ring)

Abstract:T aking AD IN A a 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 tical pr og ram of structur es and ado pting the algo rithm o f a naly tical seusitiv ity this paper dev elo ped an optimal desig n pro g ram o f enginee ring str uctur e(SO P SA).The r ea lizing pro cess o f ana ly tical sensitivity alg o rith m in the o ptimal desig n o f str uctur es and the functio na l features of SO P SA w er e intro duced.Sa mples a nd ex ample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demo nstra te tha t this pro g ram has hig h so lv ing efficiency,stro ng practicality and wide r ang e o f suita bility.

Key words: Analytica l se nsitiv ity a lg o rithm,Engi-neering structur e optimiza tio ng,Dev elo pment of so ft-wa re.

Fig6Tab1Ref5“J ixie Sheji”6204 97-8-17 The inverse solution f or the position of a robot ar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Zhang Wei(M ech.Eng.Inst,Na nj ing U niv.o f Aero-na utics a nd Space)

Abstract:U tilizing the neural netwo rk this paper solv es the inv er se solutio n for the kinematics po sitio n o f a r obo t ar m.Th ro ug h a deep analysis o n the M.R.S.self-o rga nizing neur al netw or k based o n Koho nen′s principle o f netw o rk and W idro w-Hoff′s r ev ision of err or s a nd the kinematics fea tures of ro bo t,a tr aining alg o rithm of self-o rga nized neural netw or k has been renewed.T he r esult of computer simulatio n o n PU M A560ro bot indicates that this alg o rithm has made a big ranged improv ement on self-o rga nizing ability and co ntro lling accur acy o f lo col-i zatio n.

Key words: N eural netwo rk,Robo t,Inv er se solu-tio n of kinematics,Tuto rless lea rning,Self-o rga nizing mapping

Fig3Tab0Ref6“J ixie Sheji”6097 97-8-20 A mixed state method for solving natural f requency in torsional vibration of a nonhomogeneous shaft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Ren Chuanbo(Sha ndo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ed a mix ed sta te equa-tio n a nd its so lutio n fo r the to rsio nal v ibr atio n o f a homo-ge neo us shaft with identical cro ss sectio n.As to the non-homo geneous shaf t with v a ria ble cr oss sectio n w e may di-v ide it into ma ny mini seg ments a nd then deduce a trans-missio n for mula utilizing the co ntinuous conditio n be-tw een each seg ment,and fina lly,th e natur al f requency can be fo und by the use of bounda ry co nditio ns.

Key words: No nh omog eneous shaf t w ith v ariable cro ss sectio n,To rsio nal vibra tio n/Na tural fr equency, M ixed state equa tio ns.

Fig0Tab3Ref4“J ixie Sheji”6076 97-8-22 The inf luence of modif ication of gear on the vibr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 Li(N anjing Elec tric Pow er Co llege)

Abstract:This pa pe r made an ana ly sis a t th e influ-ence o f modifica tio n o f gea r o n th e v ibr atio n of t ransmis-sio n and pr obed into the me tho d o f reducing the vibra tion o f tra nsmissio n thro ug h the pr oper selectio n of fo rm and coefficient o f modifica tio n.A mo del experiment has been made at the same time a nd th e result of ex perim ent is ba-sically ide ntica l with the result o f theor etical ana ly sis.

Key words: M odified g ear,Co efficient o f mo difica-tio n,Vibra tio n.

Fig5Tab2Ref5“J ixie Sheji”5527 97-8-25 Structure analysis on the welded bed of NC lathe

Tang Wencheng(So utheast U niv ersity)

Abstract:By adopting the finite elem ent method this pape r car ried out an analysis o n the static a nd dynamic characte ristics o f the w elded bed of N C la the.It also anal-ysed the par tial stiffness of g uidewa ys by th e use of bounda ry element me tho d,thereby a useful a ttempt was car ried out on th e r easo nable desig n and pro perty analysis o f lar ge machiner y str uc tures.

Key words: FEM,BEM,St ructure analysis.

Fig5Tab3Ref0“J ixie Sheji”6164

46

ABSTRACTS ″Jixie Sheji″1997№8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 A .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 B .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 .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 D .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确定的运动。 A .有; B .没有; C .不一定 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 A .虚约束; B .局部自由度; C .复合铰链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 个自由度。 A .3; B .4; C .5; D .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 的运动链。 A .0; B .1; C .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 .1; B .2; C .3; D .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 A .含有一个原动件组; B .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 .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 D .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 A .闭式运动链; B .原动件; C .从动件; D .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 A .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B .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 C .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构件上的重合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该点为两构件的瞬心; B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一可动构件上某点的速度为零,则该点为可动构件与机架的瞬心; C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可动构件上重合点的速度相同,则该点称为它们的绝对瞬心; D .两构件构成高副,则它们的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2.下列机构中k C C a 32 不为零的机构是 。 A .(a)与(b); B .(b)与(c); C .(a)与(c); D .(b)。 3.下列机构中k C C a 32 为零的机构是 。 A .(a); B . (b); C . (c); D .(b)与(c)。

机械原理作业凸轮机构绘制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 专业: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学号:0284 姓名:朱富慧组号:11材卓一第2组 1.题目 (1)凸轮回转方向:顺时针 (2)从动件偏置方向:左偏置 (3)偏心距:15mm (4)基圆半径:45mm (5)从动件运动规律:先以余弦运动规律上升,再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下降。推程运动角150°,远休止角30°,回程运动角120°,近休止角60°。 (6)从动件行程20mm。 要求:编制程序每隔5°计算凸轮轮廓坐标并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2.数学公式 记基圆半径为r0,偏心距为e,凸轮转向系数为m(顺时针时m=1,逆时针时m=-1),从动件偏置方向系数为n(左偏置时n=1,右偏置时n=-1,无偏置时n=0),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依次为p1、p2、p3、p4,从动件行程为h从动件位移为s。 则从动件位移曲线方程为 0

其中, 3.程序框图 N ③ Y N Y N 执行函数zuobiao () 执行函数zuobiao () p+5=>p p>=p 1+p 2&&p

p p>=p 1&&p

s 0 0=>p p>=0&&p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参考模板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平底式:结构紧凑,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 适用于高速。但不能与内凹的轮廓接触,因此运 动规律受到一定限制,易形成油膜,受力最平稳。 曲面式:介于滚子和平底之间 4、移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直线移 动 摆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摆动 5、等速运动规律:凸轮低速回转、从动件质量小 和轻载的场合。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凸轮中速回转,从动件 质量不大和轻载(承载能力大于等速运动规律) 的场合。 6、等速运动规律: 刚性冲击、产生原因:加速度突变 产生位置:0°、90°、180°、270° 为了避免刚性冲击,采用修正弧法避免。 4、从动件两个运动 规律。 教师:点评 学生:讲解

课堂教学安排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产生原因:加速度有限突变 产生位置:0°、90°、270°、360° 例:1)指出有刚性冲击位置的点:__________,柔性冲击位置的点:__________; (2)若改为滚子式从动件,则运动规律__________(改变,不改变); (3)在推程运动过程中,若不发生自锁,则必须有___________5、通过所学知识解答 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小结: 小结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分析和作图。 作业: 单招练习。6、通过所学知识解答 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 教学后记1、反思教学内容与高考的联系。本知识点在高考中多年未考,值得引起关注。 2、反思教学习题的设置。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详细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 2、工作原理 (2) 二、原始数据 (3) 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4) 1、齿轮机构的设计 (4)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0) 3、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和原理 (26) 1、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26) 2、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原理 (26) 五、参考文献 (27) 六、小结 (28)

一、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对工件进行平面切削加工的一种通用机床,其传动部分由电动机经 带传动和齿轮传动z 0—z 1 、z 1 、—z 2 ,带动曲柄2作等角速回转。刨床工作时,由导 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 作行程;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 空回行程的时间,固结在曲柄O 2 轴上的凸轮7通过四杆机构8、9、10与棘轮11和棘爪12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原始数据 设计数据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齿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齿轮机构设计 符号n01d01 d02 z0 z1 z1’m01 m1’2n2 单位r/min mm mm mm mm r/min 方案Ⅰ1440 100 300 20 40 10 3.5 8 60 方案Ⅱ1440 100 300 16 40 13 4 10 64 方案Ⅲ1440 100 300 19 50 15 3.5 8 72 表2 凸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凸轮机构设计 符号L O2O4 L O4D φ[α]δ02 δ0 δ01δ0/ r0 r r 摆杆运动规 律单位mm mm °°°°°°mm mm 方案Ⅰ150 130 18 45 205 75 10 70 85 15 等加速等减 速 方案Ⅱ165 150 15 45 210 70 10 70 95 20 余弦加速度方案Ⅲ160 140 18 45 215 75 0 70 90 18 正弦加速度方案Ⅳ155 135 20 45 205 70 10 75 90 20 五次多项式 表3 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导杆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 符号K n2L O2A H L BC 单位r/min mm 方案Ⅰ 1.46 60 110 320 0.25L O3B 方案Ⅱ 1.39 64 90 290 0.3L O3B 方案Ⅲ 1.42 72 115 410 0.36L O3B 表4 机构位置分配表 位置号位置 组 号 学生号 A B C D 1 1 3 6 8/ 10 2 5 8 10 7/ 1/ 4 7 8 10 1 5 7/ 9 12 2 1/ 4 7 8 11 1 3 6 8/ 11 2 5 7/ 9 11 1/ 3 6 8/ 11 3 2 5 7/ 9 12 1/ 4 7 9 12 1 3 6 8/ 12 2 4 7 8 10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 黄建青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能源学院 班级: 1302402 设计者:黄建青 学号: 1130240222 指导教师:焦映厚陈照波 设计时间: 2015年06月23日

凸轮机构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1,机构的原始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机构运动简图 表1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计算流程框图: 2. 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2.1 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 设定角速度为ω=1 rad/s (1) 升程:0°<φ<50° 由公式可得 )]cos(1[20 ?π Φh s -=

)sin( 20 1 ?π ωπΦΦh v = )cos(20 2 2 12?π ωπΦΦh a = (2) 远休止:50°<φ<150° 由公式可得 s = 45 v = 0 a = 0 (3) 回程:150°<φ<240° 由公式得: ()()22 0000200000002200000 0,2(1)(1)1,12(1)(1),2(1)s s s s s s s s s Φhn s h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n s h ΦΦ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n s ΦΦΦΦΦn Φn ??????'?=---+<≤++?'-? ???''-? =----++ <≤++???'-??? ?'---?'=-++<≤++'-?? 201 00000010002001 000 00n (),(1)(1)n ,(1)(1)n (1),(1)s s s s s s s s Φh v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v 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 v ΦΦΦΦΦn ΦΦn ω??ω??ω??'=- --+<≤++?'-? ?''-? =- ++<≤++?'-? ?'---'?=--++<≤++''-??

机械原理凸轮设计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双联凸轮写“C”机构 学院:xxxx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 2015年1月23日

一.设计任务…………………………………………二.原始数据设计及设计要求………………………三.设计方案分析……………………………………四.设计内容…………………………………………五.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设计能写出英文字母C的凸轮写字机构。且该机构由两凸轮连续回转的协调配合及相应的连杆,控制绘图部件画出英文字母C。 二.原始数据设计及设计要求 1. C字高60mm(y方向)。 2. C字宽45mm(x方向)。 3. 机构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启动或停顿时冲击小。 三.设计方案分析 1. 方案一:两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写字机构。 尖顶推杆虽然构造简单,但易磨损,且启动或停顿时冲击大。 2. 方案二:两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写字机构。 滚子与凸轮间为滚动摩擦,磨损小,传动精度高,冲击小。 3. 方案选择: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分析比较,选用方案二。

四、设计内容 目标C曲线 通过作图工具,得到想要的C曲线如下图所示 该“C”曲线为一段半径是30mm的圆弧的一部分。由于双联凸轮机构的特性,作出的曲线应为封闭图形。所以要用一条线段将“C”的首尾相连,即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数据处理 通过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得到X的相对偏移量和X=X(Φ)和Y的相对偏移量和Y=Y(Φ)。并建立如下的表格。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第四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10304 班级:1408103 指导教师:林琳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 1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mm ) 升程 运动 角(o) 升程 运动 规律 升程 许用 压力 角(o) 回程 运动 角(o) 回程 运动 规律 回程 许用 压力 角(o) 远休 止角 (o) 近休 止角 (o) 40 90 等加 等减 速30 50 4-5-6- 7多 项式 60 100 120

二.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F0=90° ①位移方程如下: ②速度方程如下: ③加速度方程如下: (2)回程运动规律(4-5-6-7多项式) 回程0 0240 190≤ ≤?,F0=90°,F s=100°,F0’=50°其中回程过程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如下:

三.运动线图及凸轮s d ds -φ 线图 本题目采用Matlab 编程,写出凸轮每一段的运动方程,运用Matlab 模拟将凸轮的运动曲线以及凸轮形状表现出来。代码见报告的结尾。 1、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 输入凸轮推程回程的运动方程 输入凸轮基圆偏距等基本参数 输出ds,dv,da 图像 输出压力角、曲率半径图像 输出凸轮的构件形状 结束

2、运动规律ds图像如下: 速度规律dv图像如下: 加速度da规律如下图:

3.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以ds/dfψ-s图为基础,可分别作出三条限制线(推程许用压力角的切界限D t d t,回程许用压力角的限制线D t'd t',起始点压力角许用线B0d''),以这三条线可确定最小基圆半径及所对应的偏距e,在其下方选择一合适点,即可满足压力角的限制条件。 得图如下:得最小基圆对应的坐标位置O点坐标大约为(13,-50)经计算取偏距e=13mm,r0=51.67mm.

机械原理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讲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一、凸轮机构 1.组成:凸轮,推杆,机架。 2.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2.按推杆的形状分 尖顶推杆:结构简单,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实现任意预期运动。易遭磨损,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滚子推杆:滚动摩擦力小,承载力大,可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平底推杆:不考虑摩擦时,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与从动件平底垂直,受力平稳;易形成油膜,润滑好;效率高。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1)往复直线运动:直动推杆,又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2)往复摆动运动:摆动推杆,也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4.根据凸轮与推杆接触方法不同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通过其它外力(如重力,弹性力)使推杆始终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①等宽凸轮机构②等径凸轮机构③共轭凸轮 (二)推杆的运动规律 一、基本名词:以凸轮的回转轴心O为圆心,以凸轮的最小半径r0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0称为基圆半径。推程:当凸轮以角速度转动时,推杆被推到距凸轮转动中心最远的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推杆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推杆的行程,相应的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回程:推杆由最远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回程运动角。休止:推杆处于静止不动的阶段。推杆在最远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推杆在最近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 二、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1.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速度突变,加速度在理论上将出现瞬时的无穷大值,致使推杆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叫刚性冲击。 2.柔性冲击:加速度有突变,因而推杆的惯性力也将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引起有限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22号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 设计题目 (1) 凸轮机构运动简图: 2.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1) 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如下: A.推杆升程方程: 设为ω1rad/s )],2 3 cos(1[30)(Φ-=Φs ;3/20π≤Φ≤ )),23 sin(45)(Φ=Φv ;3/20π≤Φ≤ ),2 3 cos(2135)(Φ= Φa ;3/20π≤Φ≤ B.推杆回程方程: ],2310[ 60)(Φ-=Φπs ;3567ππ≤Φ≤ ,120)(π-=Φv ;3 5 67ππ≤Φ≤ ,0)(=Φa ;3 5 67ππ≤Φ≤ 2)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如下: A.推杆位移线图

凸轮位移B.推杆速度线图 凸轮速度C.推杆加速度线图

凸轮速度 3.凸轮机构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线图,并依次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1) 凸轮机构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线图:

(2)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由图知:可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00 mm,e=100mm 即:基圆半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12.31mm 偏距e=100mm 4.滚子半径的确定及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绘制. 可取滚子半径r=60mm,则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如下: (1) 程序如下 fai01=2*pi/3; fai02=pi/2; fais1=pi/2; fais2=5*pi/9; h=60; fai1=0:0.001*pi:2*pi/3; fai2=2*pi/3:0.001*pi:7*pi/6; fai3=7*pi/6:0.001*pi:5*pi/3; fai4=5*pi/3:0.001*pi:2*pi; s1=h/2*(1-cos(pi*fai1/fai01)); s2=h+fai2*0; s3=h*(1-(fai3-(fai01+fais1))/fai02); s4=fai4*0; plot(fai1,s1,fai2,s2,fai3,s3,fai4,s4) v1=pi*h/(2*fai01)*sin(pi*fai1/fai01); v2=0*fai2; v3=-h/fai02; v4=0*fai4; plot(fai1,v1,fai2,v2,fai3,v3,fai4,v4) a1=2*pi*h/fai01.^2*cos(pi*fai1/fai01); a2=0*fai2;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_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1208103 完成者:xxxxxxx 学号: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2014.5.2

工业大学 凸轮设计 、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0 5) 6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h 50mm ,05带入正弦 6 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6 1 12 S 50 sin ; 5 2 5

cos 5 144 12 12 a sin 5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5 ) 6 s h 50mm ; v a 0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 14 ) 9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 h 50mm , '0 5 9 6 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14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 14 2 ) 9 s v a 0;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 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 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01:2*pi; s=0; 60 12 cos 9 ( 5 ); v 45 9 1 sin a -81 29 1 cos 2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凸轮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编程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指导教师:王琦王春华设计者:雷选龙 学号:0807100309 班级:机械08-3 2010年7月15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姓名雷选龙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械08-3班学号 五、要求: 1)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以上内容作在A2或A3图纸上。 3)编写出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 开始日期:2010年07月10日完成日期:2010年07月16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2二数学模型的建立-----------------------------------------------2三程序框图--------------------------------------------------------5四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6五设计总结-------------------------------------------------------14六参考文献-----------------------------------------------------15

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 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0,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25,最大摆角φmax =15,许用压力角[α]=40,凸轮与曲线共轴。 (1) 要求: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 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 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二 机构的数学模型 1 推程等加速区 当2/0?δ≤≤时 角位移 22max /21?δ?=m 角速度 2max /4?δ?ω= 角加速度 2max /4??ε= 2 推程等减速区 当?δ?≤<2/时 角位移 22max max /)(21?δ???--=m 角速度 2max /)(4?δ??ω-= 角加速度 2max /4??ε-= 3 远休止区 当s ??δ?+≤<时 角位移 max 1?=m 角速度 0=ω 角加速度 0=ε 4 回程等加速区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习题集-3凸轮机构及答案

3凸轮机构 3.1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分几种? 3.2凸轮机构按从动件高副元素形状分几种? 3.3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3-4-5多项式运动规律各有什么特点? 3.4什么是刚性冲击、柔性冲击? 3.5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 3.6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偏距方向如何选择?为什么? 3.7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圆半径r b 的选取原则是什么? 3.8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 3.9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什么? 3.10基园半径在哪个轮廓线上度量? 3.11若ρ min 过小,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3.12平底宽度如何确定? 3.13 图3-1所示为从动件在推程的部分运动线图,凸轮机构的Φs ≠0,Φs '≠0,根据s 、v 和a 之间的关系定性地补全该运动线图,并指出该凸轮机构工作时,在推程哪些位置会出现刚性冲击?哪些位置会出现柔性冲击? 3.14图3-2所示为凸轮机构的起始位置,试用反转法直接在图上标出: 1) 凸轮按ω方向转过45?时从动件的位移; 2) 凸轮按ω方向转过45?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3.15 图3-3所示的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 轮的实际廓线为一圆,圆心在A 点,半径R =40mm ,凸轮转动方 向如图所示,l OA =25mm ,滚子半径r r =10mm ,试问: 1) 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为何种曲线? 2) 凸轮的基圆半径r b =? 3) 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 ,并计算从动件的升 距h =? 4) 用反转法作出当凸轮沿ω方向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 机构的压力角,并计算推程中的最大压力角αmax =? 5) 若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变,而将滚子半径改为15mm ,从 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 图3–1 图3–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内燃机设计——凸轮轮廓线程序、图像

凸轮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数据 x y x1 y1 0 0 35 0 30 5 -3.06104 34.9879 -2.98506 29.9885 10 -6.16038 34.9373 -5.96929 29.9409 15 -9.32665 34.8075 -8.95079 29.8217 20 -12.5705 34.5372 -11.9229 29.5794 25 -15.8791 34.0528 -14.8684 29.156 30 -19.2135 33.2787 -17.756 28.4959 35 -22.5107 32.1486 -20.5396 27.5536 40 -25.6887 30.6146 -23.163 26.2995 45 -28.6546 28.6546 -25.5658 24.7228 50 -31.3147 26.2762 -27.6908 22.8313 55 -33.5852 23.5166 -29.4895 20.6488 60 -35.4018 20.4392 -30.9252 18.2121 65 -36.727 17.1261 -31.9759 15.5683 70 -37.5544 13.6687 -32.6356 12.7712 75 -37.909 10.1577 -32.9168 9.87707 80 -37.8432 6.67277 -32.8502 6.93899 85 -37.4301 3.27471 -32.4829 3.99979 90 -36.7538 9.84813e-007 -31.8734 1.08708 95 -35.8983 -3.14069 -31.0846 -1.78862 100 -34.9373 -6.16038 -30.1769 -4.6311 105 -33.9248 -9.09012 -29.2009 -7.45161 110 -32.8892 -11.9707 -28.1908 -10.2606 115 -31.7208 -14.7916 -27.1892 -12.6785 120 -30.3109 -17.5 -25.9808 -15 125 -28.6703 -20.0752 -24.5746 -17.2073 130 -26.8116 -22.4976 -22.9813 -19.2836 135 -24.7487 -24.7487 -21.2132 -21.2132 140 -22.4976 -26.8116 -19.2836 -22.9813 145 -20.0752 -28.6703 -17.2073 -24.5746 150 -17.5 -30.3109 -15 -25.9808 155 -14.7916 -31.7208 -12.6785 -27.1892 160 -11.9707 -32.8892 -10.2606 -28.1908 165 -9.05867 -33.8074 -7.76457 -28.9778 170 -6.07769 -34.4683 -5.20945 -29.5442 175 -3.05045 -34.8668 -2.61467 -29.8858 180 -1.87564e-006 -35 -1.60769e-006 -30 185 3.05045 -34.8668 2.61467 -29.8858 190 6.07768 -34.4683 5.20944 -29.5442 195 9.05866 -33.8074 7.76457 -28.9778 200 11.9707 -32.8892 10.2606 -28.1908

机械原理常考试题与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则压力角将减小(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T )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标有箭头的机构为原动件)。 图a) 图b) 1、解: (a)图:n=9,p4=13,p5=0;F=3×9-2×13=1; ∵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G处为复合铰链;机构级别为Ⅱ级。 拆组图如下(略) (b)图:n=7,p4=10,p5=0;F=3×7-2×10=1; 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机构级别为Ⅲ级。 2、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判定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标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图 a) 图 b) 解:(a)F=3n×2p l-p h =3×5-2×7=1;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b) 9 2 6 3 2 3= ? - ? = - - = h l p p n F F处为复合铰链。机构没有确定的运动。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题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题)

————————————————————————————————作者:————————————————————————————————日期: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1208103 完成者:xxxxxxx 学号: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2014.5.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序号 升程(mm ) 升程运动角(°) 升程运动规律 升程许用压力角(°) 回程运动角(°) 回程运动规律 回程许用压力角 (°) 远休止角(°) 近休止角 (°) 3 50 150 正弦加速度 30 100 余弦加速度 60 30 80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 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 ??-= 512cos 1601ππωv ; ω

?? ? ??= 512sin 1442 1?π 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 ≤≤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 14π ?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 5'0π= Φ,6 s π =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9cos 125π?s ; ()π?ω--=59 sin 451v ; ()π?ω-=59 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 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01:2*pi;

机械基础 常用机构 习题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和凸轮机构 一、判断题 ()1、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用行程速度比系数K来表征,K值越小,急回作用越明显。 ()2、当K>1,θ>0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就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4、偏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6、摆动导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不一定存在急回运动特性。 ()7、在曲柄和连杆同时存在的平面四杆机构中,只要曲柄和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 ()8、曲柄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死点位置。 ()9、缝纫机踏板机构有时会出现踩不动或倒机的现象,这是因为死点位置造成的。 ()10、缝纫机踏板机构是利用飞轮惯性使其通过死点位置的。 ()11、曲柄摇杆机构以摇杆为原动件时存在两个死点位置。 ()12、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不存在死点位置。 ()13、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滚动摩擦阻力小,适于高速传动场合。 ()14、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的形状。 ()15、在柱体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可以通过直径不大的圆柱凸轮或端面凸轮获得较大的行程。 ()16、尖顶从动件易于磨损,而平底从动件磨损则较小,这是因为前者与凸轮组成高副,而后者与凸轮组成低副的原因。 ()17、凸轮机构能将原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18、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基圆与实际工作轮廓线相切。 ()19、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凸轮轮廓线某点的法线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般情况下,在工作过程中它是恒定不变的。 ()20、凸轮机构中,升程一定时,基圆半径增大,压力角也随之增大。()21、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不动时,对应的凸轮轮廓线为一直线。 ()22、压力角影响机构的传力特性,压力角越大,传力特性越好。 二、选择题 ()1、当行程速度比系数为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特性。 A. K>1 B. K<1 C. K=0 D. K<0 ()2、下列关于急回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行程速度比系数 B. 急回特性可使空回行程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C. 极位夹角值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D. 只有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3、下列机构中存在急回特性的是。 A.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且以曲柄为原动件 B. 偏心曲柄滑块机构且以滑块为原动件 C. 摆动导杆机构且以曲柄为原动件 D. 摆动导杆机构且以导杆为原动件 ()4、当四杆机构出现死点位置时,可在从动件上使其顺利通过。 A. 加设飞轮 B. 加大驱动力 C. 减小阻力 D. 更换原动件()5、关于缝纫机踏板机构,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凸轮送料机构)

冲床冲压机构、送料机构及传动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冲制薄壁零件冲床的冲压机构、送料机构及其传动系统。冲床的工艺动作如图5—1a所示,上模先以比较大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此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1 冲床工艺动作与上模运动、受力情况 要求设计能使上模按上述运动要求加工零件的冲压机构和从侧面将坯料推送至下模上方的送料机构,以及冲床的传动系统,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二、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下模固定,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应尽可能小;传动角γ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γ]=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4.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 0=(1/3~1/2)π;上模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上模在一个运动循环内的受力如图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0=5000N,在其他阶段所受的阻力F1=50N;

7.行程速比系数K≥1.5; 8.送料距离H=60~250mm; 9.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不超过0.05。 若对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为方便起见,其所需参数值建议如下选取:1)设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均为等截面均质杆,其质心在杆长的中点,而曲柄的质心则与回转轴线重合; 2)设各构件的质量按每米40kg计算,绕质心的转动惯量按每米2kg·m2计算;3)转动滑块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忽略不计,移动滑块的质量设为36kg; 4)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设为30kg·m2; 5 )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不超过0.05。 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冲床传动系统如图5-2所示。电动机转速经带传动、齿轮传动降低后驱动机器主轴运转。原动机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其同步转速选为1500r/min,可选用如下型号: 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转速(r/min) Y100L2—4 3.0 1420 Y112M—4 4.0 1440 Y132S—4 5.5 1440 由生产率可知主轴转速约为70r/min,若电动机暂选为Y112M—4,则传动系统总传动比约为。取带传动的传动比i b=2,则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i g=10.285,故可选用两级齿轮减速器。 图2 冲床传动系统 四、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讨论 该冲压机械包含两个执行机构,即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压机构的主动件是曲柄,从动件(执行构件)为滑块(上模),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机构还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基本机构如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将几个基本机构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来满足上述要求。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比较简单。实现上述要求的机构组合方案可以有许多种。下面介绍几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章节习题库-3凸轮机构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章节习题库-3凸轮机构3凸轮机构 3.1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分几种, 3.2凸轮机构按从动件高副元素形状分几种, 3.3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3-4-5多项式运动规律各有什么特点, 3.4什么是刚性冲击、柔性冲击, 3.5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 3.6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偏距方向如何选择,为什么, 3.7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圆半径r的选取原则是什么, b 3.8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 3.9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什么, 3.10基园半径在哪个轮廓线上度量, 3.11若, 过小,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min 3.12平底宽度如何确定, 3.13 图3-1所示为从动件在推程的部分运动线图,凸轮机构的Φ,0,Φ,,0,根据s ss、v和a之间的关系定性地补全该运动线图,并指出该凸轮机构工作时,在推程哪些位 置会出现刚性冲击,哪些位置会出现柔性冲击, 3.14图3-2所示为凸轮机构的起始位置,试用反转法直接在图上标出: 1) 凸轮按,方向转过45:时从动件的位移; 2) 凸轮按方向转过45: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图3–1 图3–2 3.15 图3-3所示的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廓线为一圆,圆心在A点,半径R,40mm,凸轮转动方向如图所示,l,25mm,滚子半径r,10mm,试问: OAr 1) 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为何种曲线, 2) 凸轮的基圆半径r,, b 3) 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并计算从动件的升距h,, 4) 用反转法作出当凸轮沿,方向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并计算推程中的最大压力角,,, max 5) 若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变,而将滚子半径改为15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_______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院 系: -------------------------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 nstituteof Techndogy

设计题目 如右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选择一组凸轮机构的原始参数, 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冷3唱—亦(中] 156 12 .. v 」1 - cos()] 兀1 5 374.4 2 12 ? a 1si n( ) 兀 1 5 % t 表示转角, s 表示位移 t=0:0.01:5*pi/6; %升程阶段 s= [(6*t)/(5*pi)- 1/(2*pi)*si n(12*t/5)]*130; hold on plot(t,s);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s=13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回程阶段 s=6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1:2*pi; %近休止阶段 s=0; hold on plot(t,s); grid on % t表示转角,令3 1=1 t=0:0.01:5*pi/6; %升程阶段v=156*1*[1-cos(12*t/5)]/pi hold on plot(t,v);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