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内容

企业的特征

企业是从事商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其特征主要有:

?1.企业是经济组织。

?2.企业是经济法人。

?3.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4.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 5. 道德与责任至上。

企业的功能

1.推动了技术进步。

2.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3.企业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成为就业的主体和收入的主要源泉。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1. 股东大会

2. 董事会

3. 经理层

4. 监事会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即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管理者主要从事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决策:如何做正确的事,如何更出色工作

2、计划:如何低代价实现目标

3、组织:如何使企业运行通畅

4、领导:运用权力,保证权威

5、控制:如何保证目标与计划的实现

6、激励:如何使人用心工作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1、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指对在企业经济技术活动中重复发生的对象以特定形式制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是企业制订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

2、定额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由于企业占用、消耗的资源的具体形式不同,企业定额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定额。

(2)设备定额。

(3)物资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

3、计量工作

计量是指用计量器具的标准量值去测定各种计量对象的量值。

4、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贮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企业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信息工作总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

5、规章制度——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企业规章制度很多,大同小异,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基本制度。它主要是企业的领导体制,如“公司治理结构”、“厂长负责制”等。

二是工作制度。它主要指企业具体管理方面的制度,如财务制度、计划制订的制度、生产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三是责任制度。它是企业内部各岗位所规定的任务、权力和责任的总称。责任制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通过责任制,以确定各个岗位上的人员所要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6、职业技术业务培训

对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因岗位而异,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有的:

(1)政治素质教育。

(2)专业知识教育。

(3)技能培训。

企业经营与管理

经营是指商品生产者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使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平衡的一系列有组织活动的总称。

联系:现代企业没有离开经营的管理,也没有不需要管理的经营,经营为管理设定目标和意图,管理为经营提供方法和手段。

区别: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而经营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而经营只适用于企业组织;

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而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1)战略职能

战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战略经营的具体体现是经营者要树立战略观念,并制定经营战略。经营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与对策以及战略规划等内容

(2)决策职能

经营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决策,甚至可以说经营管理就是经营决策。决策职能主要是通过环境预测,制定决策备选方案并进行方案优选、方案实施诸过程来完成的。

(3)开发职能

人才或能力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四位一体”,构成企业经营管理开发职能的主体。

(4)财务职能

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值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活动分析

(5)公共关系职能

经营管理需要协调投资者、往来厂商、从业人员、顾客、竞争者以及行政机关、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

企业使命与经营哲学

企业使命:指企业的宗旨、企业的价值观或经营哲学等一些抽象化、观念化的范畴。

经营哲学:经营者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和树立的信念,常以某种信念的形式支配着人们的观念行为。

BCG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①主要内容:

波士顿矩阵方法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简称BCG方法。BCG方法使用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来评价每个领域,并根据评价结果决定资源配置方向。由于评价结果可以被图示为一个矩形图,也被成为BCG矩阵。

它的主要内容是:

a.划分经营领域。

主张将公司的全部经营范围划分为若干个经营领域,并且划分经营领域是公司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观察竞争形势和分析优先战略重点的基本方法。鉴于每个公司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进行划分,波士顿顾问公司建议寻找一个途径;以便能够将竞争者之间的差别反映到成本差别上去.并且这种成本差别应该能够维持下去。对于不同的产品品种而言,划分的依据应该是产品成本与产品特色两者的结合。当这种特色对顾客有价值时就可以划分为一个经营领域。

b.评价经营领域

BCG方法提出使用两个标准来评价经营领域,即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其中,市场增长率是指某个领域的市场在若干年中的复合增长率或平均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是在给定市场上企业在该经营领域的销售额与最大竞争对手的销售额之比。

c.优化资源配置。

BCG方法建议,企业应该放弃失败的领域,利用收获的领域获取资金,把资金有选择的投向一些问题领域,使这些问题领域发展成为明星领域。而明星领域的市场增长率迟早降低,届时明星领域又成为收获领域,从而是资源配置实现良性循环,并确保公司的长期收益水平。

②BCG方法的局限性:

BCG方法把企业经营领域分为四类过于简单,矩阵不能反映出哪类领域中存在着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无法反映出企业尚未涉足的领域,在一个缓慢增长的市场上,即使企业处在领导地位,也不能保证现金流量,特别是在一个市场分散的领域中,仅用增长-份额这两个指标来评估经营的重要性很可能是不充分的。经验表明,市场份额和收益之间并不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不少企业市场份额不大,但收益却很可观。

三种常见的竞争战略

(一)低成本战略

核心是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即在追求产量规模经济效益基础上降低成本。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力求在本行业建立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品质,从而得到超过一般报酬水平的战略。

(三)目标集中战略

这一战略又称集中一点或专一化战略。这是指企业集中其全部力量专门生产

某种产品;以满足某个市场需要的战略。

沟通

是信息、思想与情感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达成协议的过程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指个体之间信息、思想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程。

组织沟通

管理沟通即组织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渠道过程,它包括特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管理沟通是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各种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组织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组织内外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求得组织内外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可行性方案具备的条件:

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各种影响因素均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

对不确定因素可进行预测估计

在现在条件下能实施

量本利分析法

依据与决策方案相关的产品产销量、成本、与盈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经营盈亏产生的影响,从而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的方法。

决策树法

运用决策树决策的步骤是:

①自左向右绘制决策树,在图上标出数据,并从决策点开始依次编号。

②自右向左逐级计算出同一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进而计算出方案期望值,并标在结点上。

③逐个比较不同方案期望值的大小,然后修枝,并剪去(在舍去的方案枝上划上“╫”符号)期望值较小的方案枝,如果是期望损失值,剪去较大的方案枝。

企业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为企业确立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发挥关键作用的某种特殊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延展性

即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

(2) 有用性

即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

(3) 独特性

即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4)叠加性

即两项或多项核心能力一经叠加,可派生出一种新的核心能力。

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

广义的产品是指人们通过购买而获得的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和欲望的物品的总和,它既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实体,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利益

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

1、核心产品——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2、形式产品——核心产品的载体,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形象。

3、附加产品——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与利益。

产品整体概念的意义

第一.指明了产品是有形特征和无形特征构成的综合体

第二.产品整体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第三.对产品整体概念的理解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第四.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产品整体概念每个层次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

第五.把握产品的核心产品内容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有形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

是指产品从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开始,经过成长和成熟阶段,最终到衰退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时期。

(1)导入期

介绍期又称引入期、试销期,是指新产品刚刚投入市场的最初销售阶段。其主要特点:①产品设计尚未定型,花色品种少,生产批量小,,单位生产成本高,广告促销费用高;②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只有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销售量少;③销售网络还没有全面、有效地建立起来,销售渠道不畅,销售增长缓慢;④由于销量少、成本高,企业通常获利甚微,甚至发生亏损;⑤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少,竞争者少。

(2)成长期

成长期又称畅销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迅速为顾客所接受,销售量和利润迅速增长的时期。其主要特点:①产品已定型,花色品种增加,生产批量增大;②消费者对新产品已经熟悉,销售量迅速增长;③建立了比较理想的销售渠道;④由于销量增长,成本下降,利润迅速上升;⑤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看到有利可图,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开始加剧。

(3)成熟期

成熟期又称饱和期,是指产品销量趋于饱和并开始缓慢下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通常成熟期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持续的时间最长。根据这阶段的销售特点,成熟期可以分为成长成熟期、稳定成熟期和衰退成熟期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①成长成熟期的销售渠道呈饱和状态,增长率缓慢上升,有少数消费者继续进入市场;②稳定成熟期的市场出现饱和状态,销售平稳,销售增长率只与购买人数成比例,如无新购买者则增长率停滞或下降;③衰退成熟期的销售水平开始缓慢下降,消费者的兴趣开始转向其他产品和替代品。

(4)衰退期

衰退期又称滞销期,是指产品销量急剧下降,产品开始逐渐被市场淘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①产品需求量、销量和利润迅速下降,价格下降到最低水平;②市场上出现了新产品或替代品,消费者的兴趣已完全转移;③多数竞争者被迫退出市场,继续留在市场上的企业减少服务,大幅度削减促销费用,以维持最低水平的经营。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生产管理目标:

生产管理总体目标在适当的时侯,以适当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生产管理的具体目标:高效、灵活、准时、安全、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高效,生产管理必须体现高效。就是要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

灵活,是指企业的生产系统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各种不同的品种和及时开发新品种。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投入—转化—产出的过程必须体现安全性。

清洁,是指在产品生产、使用和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控制到最低范围,力求无污染地实行绿色生产。

人力资源管理

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不断获得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整合、奖酬、调控、开发诸环节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能

通过取得人力资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的适用率、发挥率、有效率。

2.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企业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人力资源管理要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纳入企业的共同目标的实现过程,培养员工多方面的能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目前面临的五个问题

1.雇佣一个不恰当的人来从事工作

2.激励机制有问题,员工流动率高或工作不尽力

3.没有有效的招聘技术,导致面试无效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由于对员工缺乏培训,导致企业效率受损

5.缺乏管理平台,缺乏管理的基础设施

对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

对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 余传辉 (重庆锋锐建材有限公司,重庆 400040) [摘要]民营企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民营企业 在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会遇到管理权责高度集中、 经营观念守旧、内部运营和管理随意性大、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淡薄、企业人才培养和晋升受限等问题。民营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变革思维模式,创新管理组织结构,促进形成合理的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管理模式;变革[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5-09 一、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1.民营企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通常采用家族化管理方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经营方式。但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增强,业务量也逐步增加,企业家族化管理难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各项业务,这时,家族化的管理方式就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条主线,要求尽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这也是我国广大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求发展、促转机的机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2.民营企业转型是企业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家族化管理方式的民营企业在规模扩大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由于产权的封闭性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的需求;人性化管理方式管理企业,造成管理混乱,关系难以处理,严重消耗企业内部凝聚力。同时, 管理集权现象严重,使领导者难以集中精力做出战略决策;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受限,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难以适应,给企业经营增加风险。因此,管理方式变革创新是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中遇到的问题 1.管理权责高度集中化,管理结构层次少 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一直是一种典型的权责高度集 中化,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框架。缺少清晰的组织框架,将影响企业日常业务活动的展开和沟通,各部门的职责职能也难以明确界定,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各自为政,无法实现业务协同高效运作。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设计不科学,层次少,职能部门权力弱化,缺少科学的职能职责划分。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和安排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造成职能的缺位和管理上的混乱。 2.经营观念守旧,难以适应市场发展 民营企业的经济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一般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以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推广为主,强调以产品为核心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开发速度要快,并且快速大范围的推入市场,带动潜在客户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利润;在产品销售成熟期,产品生产销售呈现规模化,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利润相对增加,因此,有条件开发新产品,形成产品销售的循环生命周期。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和市场份额。但是,当前市场供需关系有所转变,在买方市场中,民营企业应改变经营观念,以服务客户为关键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3.内部运营和管理随意性大 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都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的落实却很难做到。部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未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管理办法,致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还有的企业刚开始推行如火如荼,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难以持续进行下去,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另外,由于家族化管理方式影响民营企业较深,在对于一些企业元老级工作人员很难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 第2012年第6期(总第40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40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039-0239--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三、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总公司对分公司、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包括业务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效绩考核方式等。 1.1管理模式 总公司对分公司采用经理负责制,即分公司经理为分公司最高管理者,独立向总部负责,分公司经理对分公司所有成员具有绝对管理权,全权负责分公司各项经营活动。 分公司对项目部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指将分公司将工程项目承包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分公司签定承包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管理模式。1.2 业务管理 (1)分公司要在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业务。 (2)分公司承担承包期间发生的全部经营成本。 (3)分公司在承揽项目时,必须自己组织队伍,项目经理应由总公司进行资格确认和授权,如临时需要借用总公司人员,必须征得总公司同意,并按公司规定向分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 (4)分公司在承揽业务时,招投标项目由分公司自行组织编制投标文件,并以总公司的名义参加投标,不得以分公司名义签订合同,订立合同必须盖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招投标工程如需总公司编制投标文件,总公司将收取标书编制费。 (5)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工作质量考核按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因出现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用工经济纠纷赔偿,由分公司承担。 (6)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可参照执行。 1.3经济管理 (1)预算管理 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管理其资产,对应的责任是通过经营资产实现利润。因此总公司在财年预算前要向分公司协调确定利润目标,以量化规范总公司对分公司权责利安排。 (2)审计控制

不论是集权控制还是分权控制都应建立对分公司的财务审计制度,形成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应包括会计审计和和预算审计两个方面。 (3)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业务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的人去认真实施,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减少财务风险,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4效绩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在各分子公司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建立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对分公司的考核激励,制定子公司经营层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分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体系。 (1)考核原则 战略导向原则、绩效优先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结果和过程评价相统一原则。 (2)考核周期 企业绩效考核,实行年度考核与责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的考核制度。年度考核以公历计算,责任期考核期限为3年。 (3)考核方式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责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均采取由公司下达经营业绩目标的方式进行。 (4)考核关系 总公司对分公司进行考核,分公司对项目部进行考核。 (5)组织管理 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考核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批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和修改方案;审批子公司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及考核程序;负责子公司考核申诉的处理等。公司各企业总经理是本企业经营责任书的具体承担者。负责组织本企业考核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负责本企业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6)考核目标 考核指标和权重的设置原则: 战略导向性原则、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均衡发展原则、侧重定量原则、指标的设置以定量为主并侧重客观性数据的评价、行业挑战性原则、客观公正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与财务知识分析

非财人员读明白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前提条件 一、了解企业的财务战略类型 要想读明白企业财务报表,首先要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解读财务报表,要紧是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因为要想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了解企业的现金情况、健康状况和增长状况。简言之,即要买一个企业的股票,就要看那个企业的现在和以后。因此,对企业报表各种情况的分析特不必要。不管是买企业股票,依旧进行企业财务治理,非财务人员首先要做的并非是看企业的财务报表,而是读明白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三角定律,这对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特不重要的意义。 财务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前提之一,只有读明白财务战略中的战略思维,尤其是财务战略思维,才能明白企业的经营思路。 1.财务战略的三种类型 通常来讲,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大概有三种类型: 增长优先型

增长优先型,即高度重视销售收入。目前,国内专门多大型国有企业甚至专门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更看重的是成长型,而非单纯的注重利润型,其高度重视进展性、市场扩张、市场收入,对利润、成本操纵不是专门看重,属于保市场型的企业。 为了保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企业通常会采取收购、并购、重组、降价、降低赊销信用等措施,获得市场份额,这确实是企业财务战略中的增长优先型。 重视利润型 重视利润型,确实是高度重视利润,通过利润的不断积存,实现企业快速扩张。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利润为导向。 例如,三星手机刚进入中国市场就以高利润被人们熟悉。人们可能普遍感受,同等价位三星手机的质量比国内的好专门多,三星还通过自身的售后服务,不断积存消费者关于三星品牌的认可度,提升了品牌效应。几年的快速利润积存,为三星实施占有更大规模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先决条件。再如国内企业格兰仕,也是通过利润的不断积存,快速实现企业进展,进而实现行业的品牌升值。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模式的转型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模式的转型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模式的转型 一、前言 一个企业要想适应长期的发展,对其进行战略管理转型是不可避免的。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分析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基本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行动态化管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因而需要及时实行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转型。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1.战略管理对象的动态性。由于企业的发展受到的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使得企业战略管理存在很大的波动,因此,企业战略管理对象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同时,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的发展需求.因此,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对象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战略管理目标的综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质量,需要从企业战略管理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同时,由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普遍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而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很有必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水平,需要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综合性管理。 3.战略管理行为的专业性。为了满足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因而要求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科学化.因此,只有配置专业化的战略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

二、实行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模式转型的措施 充分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作为基本要素,从而完善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使得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运行.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一般需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第一,针对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企业应该采用系统化的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模式,并针对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专门设置了相应的企业战略管理机构,并不断提升企业战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理论结构,从而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质量;第 二,企业应该设置员工工作终身责任制,强化企业内部企业战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三,企业应该为企业内部员工设置了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奖惩体系,有效的提升了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引进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手段 所谓企业战略管理手段的转型,是指使用对已有的企业战略管理手段进行转型,以满足现有的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具体的来说,企业战略管理手段的转型主要包括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和独立创新等。由于企业战略管理手段的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构建,因而加强引进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手段也显得至关重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现阶段需要引进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效率。

6-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2008.9 专业名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级:08汽车营销一班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摘要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历程,截止2008年六月,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500万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数不胜数。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到如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是经过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家族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现代化管理;制度改善与创新

目录 0 引言 (1) 1.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2) 2.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 (3) 2.1初创阶段 (3) 2.2成长阶段 (3) 2.3 快速发展阶段 (4) 2.4 思考 (4) 3.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6) 3.1 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 (6) 3.2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缺陷 (6) 3.2.1企业股权单一,企业管理家族化 (6) 3.2.2经营管理集权化 (7) 3.2.3决策机制不健全,缺少科学的决策机制 (7) 3.2.4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倾向人治 (7) 3.2.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8) 3.2.6 组织制度缺失,造成效率低下 (8) 3.2.7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8) 3.2.8靠策划起家,缺乏核心竞争力 (9) 3.2.9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9) 4.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10) 4.1 家族式经营 (10) 4.2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 (10) 4.2.1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10) 4.2.2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11) 4.2.3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1) 5.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模型 (13) 5.1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13)

企业发展六个阶段的管理特点

【推荐】企业发展六个阶段的管理特点(做企业就像培养孩子,要根据其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发现,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 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 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诚信经营,重视信誉。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

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家族成员一个人盯着一块,依靠人盯人来管理。企业创业以来一直都比较稳定,该老板的一站式解决创意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十多年来的专注经营积攒了一批稳定的客户,从老板家乡的中专、技校等招聘过来并持续培养的年轻人组成了忠诚的销售团队。然而,该企业的老板却对自己的现状十分的不满,他说:做了十几年的建材,刚开始是只有一个小型销售店,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中型的家具超市外加一个小型的销售店,发展太慢了。 国内众多的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处于无管理阶段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者虽然具备敏锐的商业意识,有胆量,勤劳,敢于拼搏,被生活所逼进入了创业的大军。依靠对客户的诚信,家族的同心协力,使企业生存下来并获得稳定的发展。但也正是由于没有什么制度性的管理,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管理,导致企业在生存下来后难以持续成长。 笔者被该企业邀请做诊断时,发现该企业已经是危机四伏。年轻的销售团队对企业多年来成长缓慢表示了不满,骨干人员更由于经营环境不好造成的收入降低而产生了离开企业的念头;家族成员长期占据各个核心岗位,使得家族成员养成了骄傲和无纪律的习惯,带来了企业纪律的涣散,并形成了家族与非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麦当劳

实用案例2 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 1955年,克洛克在美国开办了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然后迅速发展,在每个州都建立了连锁店,并于1967年在加拿大开办了首家国外分店。至1983年麦当劳在美国国内的分店已超过6000多家,并将业务拓展到了全世界40多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麦当劳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快餐文化,每天都有1800多万人光顾麦当劳。 其实,麦当劳菜单上的品种并不多,都是一些美国人常吃的“汉堡包”、“炸薯片”之类的食品,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几十年一贯制,在品种上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和创新。那么,是什么吸引人们趋之若鹫,百食不厌呢?说起来很简单,人们爱吃快餐,图 的就是其快捷方便、价格低廉、新鲜可口、清洁卫生的特点,而麦当劳公司正是以几十年一贯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在快餐业中,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成功的关键。道理虽然简单,但其管理和 控制的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像麦当劳这样的大型连锁店,在世界各地拥有上万家分店,要保证始终如一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其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麦当劳在采取连锁经营这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非常注重对各连锁店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制定了一整套周密、完善的管理办法,强调从原料的生产到加工、烹制程序及售卖乃至厨房布置一条龙的标准化严格管理。使麦当劳的顾客,无论在世界各地的哪一家分店,享受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没有差别的。 麦当劳公司通过授予特许权的方式来开辟连锁店,目的是采用这种激励机制,使分店经理人员成为麦当劳的合伙人,分享其经营利润,从而把工作干得更为出色。这种制度在无形中对其扩展的业务产生了约束和控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麦当劳公司在出售其经营特许权时非常慎重。总是通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选择恰当的人选,对已获得特许权的经理人员,一旦发现不合要求,就当机立断,撤销授权。法国的一家麦当劳分店,就因为在快速服务和卫生方面不合标准,尽管盈利丰厚,还是被撤销了经营权。麦当劳公司认为,如果不采取这样严格的控制,一家分店产生的不良影响会影响其他分店的生意,从而损害整个公司的声誉。 麦当劳公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快餐店的日常工作,如制作汉堡包、炸薯条、 清理餐桌等进行了细致的工作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各项工作的最佳操作方式,编制成详尽的程序规则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世界各地的麦当劳经营者和员工都严格按照这些规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为确保这些规章制度都能得以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公司还开办专门的培训中心一一汉堡包大学,所有的经营者都要在这里接受为期一个月的 培训,然后再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公司运营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司运营情况汇报 篇一:公司经营情况汇报 路桥公司20XX经营情况汇报 路桥公司现有职工2115人,其中市场化用工417人。公司下设11个机关管理部室、10个分公司和4个辅助生产单位。公司注册资金为1.98亿元,年施工生产能力(综合产值)可达6.5亿元。主要经营范围是道路桥梁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施工资质已经达到:公路工程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二级、公路路基、路面、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20XX年,在管理局、建设集团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管理局“1678”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成本效益年”活动,抓经营管理,抓市场开拓,积极谋求企业发展。通过公司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克服了生产任务量不足、资金周转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经营现状及年度经营成果预测

(一)目前经营状况 1、20XX年公司承担的经营业绩责任合同指标 (1)实现目标利润1872万元; (2)上交资产收益1495万元; (3)对外创收13865万元; (4)上缴上级管理费160万元; (5)计提折旧2248万元。 2、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为保证上述指标的顺利完成,年初,我们在综合分析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及科学进行保本点测算的基础上,确定 20XX年市场开发目标5亿元;工程施工收入目标3.5亿元,其中:油田内部2亿元,外部1.5亿元;其它营业收入1093万元,其中:管理局拨款725万元,其它业务收入368万元。制定了公司《20XX年改革与管理工作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开发、财务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及经营业绩考核等十项配套管理办法,并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办法的落实,使公司各项工作向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迈进。 截至9月25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承揽到油田内、外部工程项目58项,其中:油田内部项目47项,油田外部项目11项。工作量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其中,跨年部分约2.2亿元。 (2)完成建安工作量2.7亿元(不含设备费395万元),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如今,都讲究新常态,新常态有别于过去30多年以耗费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获得的快速增长模式的旧常态,以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正在悄然转变,社会所积累的风险和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稳增长(在目前的经济体量基础上适当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调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为新常态下的发展目标。 新常态下,去泡沫、去产能、去污染、去杠杆,都是为了全局和长远而主动做减法,而进一步开放,发展自由贸易,则是为全局和万世发展做能力储备。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自主转型,自我革新,做出战略性调整。 1、主动实现发展战略转型 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将逐步演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要深入分析市场、技术、资源、政治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细化分解实施。战略发展方向的确定必须适应新常态,发展目标应以有质量、有效益为目标,发展动力应优先考虑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赢得战略上的主动。 比如,高污染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新常态下,就要将以往所忽视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战略规划,结合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等方式,重新评估,以确定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从而形成战略转型目标。 由成本推动型发展 向市场倒逼式发展转变 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都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竞争对手也

在调整发展方向,市场格局将出现一轮结构性调整。同时,新常态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使得市场弹性增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经营风险加大。 这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要由单向的成本推动型发展向双向市场倒逼式发展转变。这里所说的单向的成本推动型发展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根据终端市场需求,组织各种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忽视上游生产资料的变化,这种方式很容易因为上游情况的变化影响下游市场的开拓,造成效率低下、风险增大。 而市场倒逼式发展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要看上下游双向市场的变化,寻求两个市场之间的动态盈利空间,根据整体市场格局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灵活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可以看出两种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成本推动型发展模式是单向决策,可能在短缺经济周期、下游市场有利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在过剩经济周期下,将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市场倒逼式发展是一种区间决策,在一个时期内区间发展,可能会丧失上行突破区间的超预期发展机会,同时回避了突破下行区间的发展失速风险和隐患,以持续性、稳定性发展为核心,积少成多,避免大起大落,总体受控,是区间发展的本质追求,也就是抱着平常心实现常态化发展,这更符合新常态的环境。 比如,纺织服装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要了解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研究什么款式类型的服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承受能力水平,还要了解上游棉纱市场情况,掌握组织生产所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成本波动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化纤市场情况,考量原料替代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好必选方案。掌握了几个市场动态信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有效益发展的基础和目标就有了依据,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市场中就能做出稳、准的决策。 由横向联盟发展 向纵向产业链协同发展转变

企业运营模式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都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是国营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层面 销售层面 生产层面 技术层面 资金管理层面 其基本职能体现为: 1. 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 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 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 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 融资、引资 福利、后勤 党建、工会 建设和形成企业精神和文化 2. 销售层——企业的“龙头”,其主要职责为: 产品销售——企业生存和资金流通的原动力 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广——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情报收集——提供给技术部门处理。是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也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

形象推广——配合行政管理部门,推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逐步建立品牌效应,引领企业良性发展 产品监测——监督生产环节,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库品管理——库存产品的保管和规划,企业生产调度的主要依据 用户服务——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协作,做好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3. 生产层——企业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 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 原料采购、使用和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人员管理和考核 生产成本管理、考核 库品管理 外协加工管理、检测 产品检测、质量保证 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创新 质量——产品、管理 效率——生产、管理、质量 成本——材料、人员、生产、质量、安全 安全——人员、设备 创新——生产、管理 4. 技术层——企业的“发动机”,其主要职责是:

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管理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知识对一间企业的日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间企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企业管理模式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管理的创新性。众所周知,有一个集团凭借着其出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开创网上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方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它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笔者将在本文中对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自阿里巴巴于1999年成立以来,基于阿里巴巴价值观体系的强大的企业文化已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基石。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和快速增长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基础,并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阿里巴巴凭什么能存活下来?2003年,马云在美国哈佛的一次演讲中给出了答案:“第一,我不懂技术;第二,我不做计划。我不懂技术,因此,我要求工程师无论开发出任何软件都要让我先试用,我不会用就意味着80%的人都不会用,工程师们就得重新开发。正因为有了这一条,我们的软件操作起来十分简便,已有2000多万个中小企业的老板成为我们的客户。我不做计划,我认为计划书写得越厚越容易脱离实际,但是不按计划书说的办,那就骗了投资者;如果按计划书去运作,又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所以我不订计划。”马云和他的同事就是靠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思维,使阿里巴巴挺过了最初的创业期。 现在阿里巴巴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B2B网站,他们开发出一套盈利的C2C 新模式,并产出巨大的效益。马云和他的团队是成功的创新者,成功的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以及产品、营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马云从底层市场入手,定位于中小企业,并以此作为切入电子商务市场战略途径的出发点,倒立者马云的创新思维,令金字塔的塔底变成了塔尖,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自创建之始就没有简单复制美国的B2B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走了一条创新之路:为中国的制造商和国外的采购商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帮中小企业赚钱。从最基础的替企业架设站点,到网站推广以及对在线贸易资信的辅助服务、交易本身的订单管理,不断进行开拓和延伸。 下面就是阿里巴巴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完整性: 上图为阿里巴巴专注于中小企业信息流服务的网络经纪模式 上图为阿里巴巴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图 组织结构。阿里巴巴首先在组织结构上实现扁平化, 减少信息流通环节, 达到快速高效的决策目标。阿里巴巴的企业各机构权责清晰、职能明确, 在“淘宝”网站研发过程的高度保密以至企业内部员工也只是在消息发布后才知晓的事例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组织机构的严密性、高效性。阿里巴巴设立首席执行官、

企业战略经营管理重点(案例分析及论述)

案例分析和论述 P25-28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步骤 一、战略分析 1、企业使命转化为可被理解的明确的发展远景 2、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发现环境优势及机会,认识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威胁;找到“关键成功因素” 3、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根据自身资源潜力和所具备的核心专长,找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找出“核心竞争力” 4、根据外部“关键成功要素”和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确定战略期间战略性关键事件的排序,作为“战略期的目标” 二、战略选择(战略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1、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合乎“企业使命”“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三方面的若干战略 2、根据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模型对各战略(各自的价值部分和资源约束)进行评价分析,从中做出选择 3、根据战略方案所需的资源量,对战略关键事件进行资源分配,尤其注意有协同优势的资源的利用 4、对选定的战略进行层层分解,制定相应的具体目标和实现方法 三、战略实施和控制 1、根据战略的要求调整组织结构和相应的指挥和沟通系统 (1)企业业务范围改变企业的活动类型和关键技术都会发生变化 (2).企业工作重心改变原组织结构中各部分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的变化 2、调整或者建立企业各项管理系统 (1)控制系统: a.对战略试试各阶段的效果的追踪和评价 b.对非预计环境的意识和相应的反应性行为,及必要的战略变革 (2)人力资源系统: a.按战略的目标和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人力资源状态与战略的 实施合拍 b.战略的实施和发展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和未来的长远发展提 示了方向 (3)信息系统(贯通整个战略管理过程) a.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充分完整及时准确)决定了战略分析及选择

企业经营状况内容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和附属其他业务,纳入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合并范围内企业从事业务的行业分布情况;未纳入合并的应明确说明原因;企业人员、职工数量和专业素质的情况;报表编报口径说明。 (二)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的产量、主营业务量、销售量(出口额、进口额)及同比增减量,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如按销售额排列的名次;经营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销售(经营)的影响;营业范围的调整情况;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及投入情况。 (三)开发、在建项目的预期进度及工程竣工决算情况。 (四)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需要披露的其他业务情况与事项等。 二、利润实现、分配及企业亏损情况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减额及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结构变动和新产品销售,以及影响销售量的滞销产品种类、库存数量等。 (二)成本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工资性支出、借款利率调整对利润增减的影响。 (三)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的增减变化,若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则应按类别披露有关数据。

(四)同比影响其他收益的主要事项,包括投资收益,特别是长期投资损失的金额及原因;补贴收入各款项来源、金额、以及扣除补贴收入的利润情况;影响营业外收支的主要事项、金额。 (五)利润分配情况。 (六)利润表中的项目,如两个期间的数据变动幅度达30%(含30%)以上,且占报告期利润总额10%(含10%)以上的,应明确说明原因。 (七)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其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数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数额。 (八)其他。 三、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一)各项资产所占比重,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等变化是否正常,增减原因;长期投资占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及同比增减情况、原因、购买和处臵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情况。 (二)资产损失情况,包括待处理财产损益主要内容及其处理情况,按账龄分析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未收回原因及坏账处理办法,长期积压商品物资、不良长期投资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三)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同比增加金额及原因;企业尝还

(整理)从经营到精营---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从经营到精营---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企业经营解决提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问题,当大家者在管理层面解决问题的时候,谁能够站在经营层面解决就会高人一筹,但是如果大家都在经营层面的时候,怎样才能比别人领先一步呢? 那就要由一般的“经营”提升到“精营”,也就是说你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比别人要精到、更高明。 所谓的“精”就是精湛,精心,对于企业的运营模式来讲,经营包括六个面,但要由经营做到精营,六个面差一个都不行。只有丝丝入扣,才能芝麻开门。 客户—获得价值 价廉物美的商品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沃尔玛喊出“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并在经营过程中将平价进行到底。到沃尔玛去购物,你可以看到某些同牌子的商品,沃尔玛的标价要比同行的低。顾客购买到有所值的物品就会满意,而顾客的满意就是对企业最好的肯定。 另外,“一站式”购物也是沃尔玛想客户所想的一个体现。沃尔玛购物广场的商品品种齐全,货架上琳琅满目,从家庭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服装、药品、家电等,到汽车配件、小型游艇等等,应有尽有。在这里,消费者可以一次性买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同时,沃尔玛还设立了休闲娱乐场地,让客户在购买的同时体验到快乐。此外,沃尔玛还提供其他的特色服务。例如在深圳的山姆会员店,在高达12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中,设立了400个免费停车位,顾客可以享受免费停车的服务待遇。这一系列的服务,就是为了让客户觉得来这里比其他地方更方便,更有价值。 企业的价值在于客户,客户对产品满意了、对服务满意了,也就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但是,我们会发现,企业做到完美是不大可能的,沃尔玛在保证了物美价廉的同时,对供应商的和谐成为它的一个新的课题。 社会—促进和谐 自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地方和众多人民群众遭受灾害,大量的交通、通信、输电等基础设施受到了损害。在这个非常时刻,中国人寿所属的“国寿慈善基金会”为在地震灾害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提供了成长到18岁的基本生活保障,解决孤儿生活问题。同时,中国人寿向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公安干警、卫生系统医疗救护人员、地震救援队员、新闻工作者及检察干

企业运营模式-(51634)

..WORD完美格式 .. 一、运营模式概念 企业运营模式是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 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 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 改进。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 生产称简单来说就是经营方法。 二、运营管理的对象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 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 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 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 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 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 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另外,有两个运营名词值得注意: 一是“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运营官(COO)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营运管理,辅助 CEO的工作。一般来讲,COO负责公司职能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并代表CEO处理企业的日常职能事务。如果公司未设有总裁职务,则 COO还要承担整体业务管理的职能,主管企业营销与综合业务拓展, 负责建立公司整个的销售策略与政策,组织生产经营,协助CEO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 考核。

二是“资本运营”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三、运营模块(子系统) 一个公司的运营模式可细分为:战略运营模式、战术运 营模式、公司组织运营模式、人力资源运营模式、产品运营 模式、营销运营模式等。 把运营模式细分为若干模块(子系统)以利于管理和实 效评估。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 是国资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 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 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主要结构 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层面。 销售层面。 生产层面。 技术层面。 资金管理层面。 (二)基本职能 其基本职能体现为: 1、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 (1)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 (2)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 (3)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者的特点和模式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者的特点和模式 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学问可以通过学习摄取,艺术则需要感悟修炼。在这十个年头的经营管理工作工作中,不断的面对充满挑战的领域里,有幸见识到一些辛勤探索的同行。通过个人的职业经历和对各个同行的观察中,我发现一个经营管理工作者他做的经营管理工作是什么样特点和模式,以及他做得好还是可再提升,从他自身外显的气质、言语、行为与决策上便能有所察觉。 第一种境界的一般经营管理者,和他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锐气。他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职称、发表的言论或曾经发生过的经典个案,在谈论中面有得色,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觉到他确实以成为一个高管为荣,同时这个角色,也捆绑了他,使他对自己的着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批评,都表现出特别在意。这个阶段的经营管理工作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外在行为特点,就是老是要忍不住要去指出别人的行为和个性问题所在,涉及的范围包括亲人、朋友、同行或上司。他的意见大多时候是有见地的,你能感觉到他确实点到了问题所在,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心理不舒服,而且总是感到尊重与信任不付存在。也许,你直觉地了解到,他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帮你,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而已。常常地,此类行为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种类型的经营管理工作者,在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高压型和控制型的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快方法,出现“野蛮经营管理工作”的时后候比较多。 经营管理者在这行业里也必须要通过自身不段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这正是感悟修炼的魅力所在,即每一个全情投入于一个专属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第二种境界的高阶经营管理工作者,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他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与智慧,变的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压力,他不会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像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熊鹤龄:国家级人力资源专家,著名风险管控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级人才评荐中心高级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软实力之企业软实力标准I版》课题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EMBA班特聘教授。46岁,大学师范专业和法学专业出身。先后担任:深圳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董事局秘书长;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北京某财务集团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北京某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首席风险管控顾问;现任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企业商学院院长。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也不会让他人感觉到是一种威胁,此时的尊重感与信任感是感受最深刻的。 他断不会徒然指出别人的所谓的种种问题,尽管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也许,他会通过某些委婉的方式让你明白你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然而他的方式是如此隐晦和温和,以至于你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在很多人面前难堪。你会感激地发现,他所说所做,基本上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而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高级经营管理工作者,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

成功企业战略经营经典案例分析

成功企业战略经营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经营的七大类战略决策 在这七类决策中,第一类和第七类两类属于程序化决策,其余五类都属于非程序化决策。这里没有投资决策,是因为我们把它分成了行业选择决策、产品选择决策、市场推进决策三类。在此仅就每个大类决策作一扼要分析,更详细的分析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 筹资决策。 它是对如何筹集企业运行和发展所需的资金的决策。不同筹资渠道的筹资成本、筹资风险、筹资可行性都不同,这就要求在对所有可行的筹资渠道进行评估后,在对负债结构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对筹资渠道进行组合,以尽可能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保证企业运行必须的资金供给。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渠道组合筹资是这一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行业选择决策。 它是对企业选择什么行业与不选择什么行业的决策。每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结构、进入门槛限制、退出成本、盈利能力都不同。这一方面要选择确定与自己所控制的资源相适应的行业;另一方面要对所能进入的多个行业进行组合,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企业的行业选择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生命攸关的。要进入什么行业、退出什么行业、如何实现行业组合优化,这是行业选择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产品选择决策。 进入一定行业之后,在这个行业中生产经营哪些种类的产品,这就是产品选择决策。在同一个行业中,不同类、不同种的产品生产经营对资源的性质和数量要求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选择产品结构,包括产品线的深度和

宽度,就是产品选择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市场推进决策。 这里的市场推进是从狭义上讲的市场战略。广义的市场战略应包括行业选择决策和产品选择决策。市场推进仅仅指市场推进开拓决策,即如何在激烈的同行市场的竞争中,保持和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的决策。内容涉及到广告媒体决策、渠道组合决策、促销方式决策、定价决策等。 内部挖潜决策。 这是对企业运行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进行取舍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提升效益的决策。企业进入了一个好的行业,并抓住了一个好产品,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赚钱,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高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企业运行中,强化什么活动、淡化什么活动、消除什么活动,则是这一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人事管理决策。 它是指为了稳定企业人才,保证企业发展人才所需,调动员工积极性所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内容主要是如何选人、用人、留人,如何招聘选拔人、如何培训开发人、如何考核评价人、如何激励凝聚人等,这些都是这一决策要解答的问题。 质量标准决策。 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的质量标准,会让生产投入增大到得不偿失的地步。提供何种水平的产品质量,这种选择就是质量标准决策。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或者说客户所购买产品的效能价格比最优,这是企业制定质量标准决策的依据。 在企业的七大类决策中,筹资决策和质量决策两个程序化决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五种非程序化决策却在逻辑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上一个决策,构成下一个决策的基础;下一个决策又是对上一个决策的具体化。行业选择决策是产品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