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及宗教问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与宗教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 A ) 。

A、职责和义务

B、应尽的职责

C、应尽的义务

D、神圣的职责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B )

A、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信仰马克思主义

B、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支持他们随意解释宗教教义

D、要求宗教参与国家政治和教育

3、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 B )的根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繁荣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4、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 B )

A、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B、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宗教观

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C)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C)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7、新疆现有的宗教有(A)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C、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8、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A佛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东正教

9、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自(B)执行

A、2004年11月30日

B、2005年3月1日

C、2006年3月1日

1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A)、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A制止非法 B严禁非法 C打击非法

11、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A佛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东正教

12、(B)年10月,首次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写入新修改的党章。

A 2012

B 2007

C 2009

D 2010

13、在殡葬方面,穆斯林群众实行(C)

A 水葬

B 天葬

C 土葬 D火葬

14、新疆有多少个民族乡(B)

A 41

B 42

C 43

D 50

15、新疆从什么时候开展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表彰的?至今已召开几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B)

A 1990年,5次 B1982年,6次 C 1981年,5次D1987年,7次

16、今年是自治区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A)

A 32

B 31

C 33 D30

17、国务院已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今年召开的表彰大会是第几次?(A)

A 5,6

B 4,5

C 8,9 D6 7

18、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C)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祆教 D基督教

19、(A)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传入新疆的

A佛教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天主教

20、新疆历史上曾有的宗教是(ABCDE)

A祆教 B道教C景教D摩尼教E佛教

21、伊斯兰教何时传入新疆(A)

A公元9世纪末至公元10世纪初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16世纪

22、伊斯兰教何时取代佛教成为新疆地区主要宗教(D)

A 公元9世纪末至公元10世纪初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16世纪初

23、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10个少数民族中大部分属于(A)

A.逊尼派

B.罕百里学派

C.什叶派

D.马立克学派

25、目前新疆共有(D)大宗教。

A.3

B.4

C.5

D.6

24、在新疆,下列哪个民族不信仰伊斯兰教?(C)

A.乌孜别克族

B.塔吉克族

C.蒙古族

D.哈萨克族

25、目前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指(A)。

A.民族团结

B.依法治疆

C.社会稳定

D.长治久安

二、多项选择题

1、四个认同是指什么:(ABCD )

A、对祖国的高度认同

B、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C、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E、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2、民族问题的五性:( ABCDE)

a、普遍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国际性

e、重要性

f、特殊性

3、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具体内容是(ABCDE)

A、国家观

B、民族观

C、宗教观

D、历史观

E、文化观

4、我国宗教实行( ABC)

A、独立

B、自主

C、自办的方针

D、共同繁荣发展

5、“两项制度”具体指的是(AC)

A、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

B、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

C、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D、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6、宗教问题的五性:( ABCDE)

A、民族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国际性

E、群众性

F、特殊性

7、现在,新疆的宗教主要有:(ABCDEF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E、东正教

F、道教

8、党的十八大对宗教工作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工作思路和生动实践,必须牢固树立(ABCD)的宗教工作理念。

A保护 B管理 C引导 D服务

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AB)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大杂居 B小聚居 C小集中 D大分散 F高度聚居

1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ABCDE)

A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B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C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D 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E 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11、新疆有多少个自治州和自治县?(B)

A 4,8

B 5,6

C 1,2

D 7,4

12、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的基本原则是(ABCD)

A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B 坚持法制原则

C 坚持教育疏导原则

D 坚持及时处理的原则

13、“四项管理”是指(ABCD)

A.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B.宗教教职人员管理

C.宗教活动管理

D.执法行为管理

14、伊斯兰教的“五功”是指(ABCDE)

A.礼

B.念

C.斋

D.朝觐

E.课

15、(ABCD)属于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A.起经名

B.割礼

C.结婚念“尼卡”

D.过“乃孜尔”

三、判断题

1、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新疆“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他们的理论旗帜就是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

3、宗教组织和其他的社会团体一样,都需要登记,要到宗教事务和民政部门登记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组织(√)

4、民族宗教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是国家公务员(√)

5、党员干部退休后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6、2009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大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7、对正受监禁的犯人可以不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8、少数民族可以不用实行计划生育(×)

9、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各地自此成为祖国的组成部分(√)

四、填空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要牢牢把握这一条”。

2、新疆精神的具体内容是“(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3、中国共产党处理同宗教界关系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

4、1983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五)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当前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7、当前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8、“三非”是指(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9、宗教界“双五好”是指(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和(五好宗教人士)

10、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

11、新疆世居民族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

12、我区法定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13、“三股势力”是(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五、简答题

1、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政治方向、着眼全局;坚持依靠群众、争取人心;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坚持慎重稳进、久久为功。

2、衡量新疆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什么?

答: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推进新疆和内地融合发展,有利于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3、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创建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好、团结和谐好、服务社会好、示范作用好、自我管理好4、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标准是什么?

答:爱国爱教好、民族团结好、学识教风好、群众影响好、发挥作用好5、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6、自治区下发的《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中提出的创建活动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联系实际丰富载体、齐心协力维护稳定、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7、《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是怎样规定的?

答:《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8、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9、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10、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适合主义社会相适应。

1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民族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12、我国宪法和刑法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何规定?

答:《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3、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4、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5、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14、为什么不得向青少年灌输宗教思想?

答:我国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法律制度。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教堂学经。

15、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

答:宗教极端思想,是宗教极端势力和宗教极端分子为了达到推翻现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政教合一政权为目的,背离、歪曲、利用宗教并主张采取包括暴力恐怖活动在内的一切手段,去实现这一政治目标的思想和行为体系。

16、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教?

答: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自愿加入共产党的,所以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坚定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无神论者,因此

不信仰任何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