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第1课时小熊购物(1)

1.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12

=17

60-5×9 4×9-30 18+6×7

2.下面计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3×2+6 改正:(2)14-5×2 改正:

=3×8 =9×2

=24() =18()

3.三年级二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1)×改正:3×2+6=6+6=12

(2)×改正:14-5×2=14-10=4

3. 6×5-2=30-2=28(人)

28-5×5=28-25=3(人)

答:还余下3人。

第2课时小熊购物(2)

4.计算下面各题。

7×8-26 50-6×3 6+3×7

43+6×8 100-8×9 9×7+15

5.

(1)买4个球和1个玩具熊,应付多少钱?

(2)拿20元买2个风车,应找回多少钱?

6.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1. 30 32 27 91 28 78

2.(1)4×3+9=21(元)(2)20-2×7=6(元)

3. 4×9+50=86(个)

第3课时买文具(1)

1.连一连。

2.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90-64÷8 72-24÷6 81÷9+9

8+64÷8 72+6÷6 25÷5+25

3.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和小梅剪了一些小红花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红5 分剪了40个,小梅每分剪10个,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第4课时 买文具(2)

1. 计算下面各题。

88-64÷8 72-36÷6 81÷9+9

12+64÷8 72+6÷6 25÷5+25

2. 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24+12÷6 21-15÷3 =36÷6 =6÷3

=6 ( ) =2 ( ) 3.

一共能插多少瓶花?

参考答案:

1. 80 66 18 20 73 30

2. × ×

3. 45÷9+2=7(瓶)

第5课时 过河(1)

1.先分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24+12÷6 =24+2 =26 21-15÷2 =21-5 =16

2.先填空,再把每题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2)(3)

3.奇奇和妙妙一起折纸鹤,奇奇每时折31个,妙妙每时折23个,4时后,奇奇比

妙妙多折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6+3×7=6+21=27 (6+3)×7=9×7=63

42-35÷7=42-5=37 (42-35)÷7=7÷7=1

8+24÷5=8+6=14 (8+24)÷4=32÷4=8

63÷(7+2)=63÷9=7 63÷7+2=9+2=11

2.(1)42 6 (30+12)÷7=6

(2)7 23 16+28÷4=23

(3)5 40 8×(20-15)=40

3.(31-23)×4=8×4=32(个)

答:奇奇比妙妙多折32个。

第6课时过河(2)

4.先算一算,再把每题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5.便民超市的王奶奶购进红色棒棒糖和蓝色棒棒糖各24个。

(1)如果把这些糖摆成6排,平均每排摆几个?

(2)为了能引起小朋友购买的兴趣,王奶奶用4个蓝色棒棒糖和4个红色棒棒糖组成一个图案。48个棒棒糖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6.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兔舍住几只兔子?

参考答案:

4. 42 6 (30+12)÷7 7 23 16+28÷4

5.(1)(24+24)÷6=8(个)(2)48÷(4+4)=6(个)

6.(20+12)÷4=8(只)

第1课时看一看(一)一、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白兔20只灰兔12只

二、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三、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从房子的哪个方向拍的?

参考答案:

一、略

二、侧面上面正面

三、正侧背

第2课时看一看(二)一、下面的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二、看一看,连一连。

三、下面的第()幅图是小男孩看到的。

参考答案:

一~二、略

三、③ 四、略

第1课时 捐书活动

1.用竖式计算。

68+202+153 216+396+869 373+124+95

378+463+297 296+302+316 137+168+254

2.

三辆车一共有多少盆花?

3.明天小学组织一、二、三年级学生去看电影。 (1)估一估,大约需要买多少张电影票? (2)电影院共有800个座位,这些学生是否都能有座位?

参考答案:

1. 423 1481 592 1138 914 559

2. 230+165+246=641(盆)

答:三辆车一共有641盆花。 3. (1)278+295+204≈800(张)

答:大约需要买800张电影票。 (2)278+295+204=777(人) 777<800

答:这些学生都能有座位。

第2课时 运白菜

1.竖式计算。

718-269-342 473-(175+149) 498-(146+237)

1000-327-542 612-(347+198) 875-468-95

一年级 278人 二年级 295人 三年级 204人

2.连一连。

3.做一个气球拱门,用了260个红气球、190个黄气球。一共买了600个气球,还

剩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107 149 115 131 67 312

2.

3.方法不唯一,如600-260-190=150(个)

答:还剩150个。

第3课时节余多少钱(1)

1.小射手。

2.细心算一算。

387-199+584 702-298+466 329+256-187

407-165+274 829-(152+32) 900-(78+336)

3.某列火车1号车厢上层坐了75人,下层比上层多坐11人。1号车厢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 772 870 398 516 645 486

3. 75+11+75=161(人)

答:1号车厢共有161人。

第4课时节余多少钱(2)

4.看图列式计算。

(1)萝卜和茄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黄瓜和西红柿一共有多少千克?

5.计算下面的各题。

482-167+456 249+358-473 863-(285+578)

643-(231+169) 428+(547-398) 328+294-375

6.湖滨公园上午接待了359名游客,下午比上午少接待62名。全天一共接待了多少名游客?

参考答案:

1. (1)850+76+850=1776(千克)(2)276-65+276=487(千克)

4. 771 134 0 243 577 247

5. 359-62+359=656(名)

第5课时里程表(一)

1.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137

北京——济南497

北京——徐州814

北京——蚌埠979

北京——南京1160

(1)济南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大约已经行驶了1000千米,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

(4)济南到蚌埠与天津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2.细心算一算。

567+219-378 274+435+196 800-389+146

600-347-85 834-(256+438) 652-(543-375)

3.奇思家和妙想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奇思家、妙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奇思家距学校528千米,妙想家距学校715千米,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1)497-137=360(千米)

答:济南到天津有360千米。

(2)979-814求的是蚌埠和徐州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自己标一标。

(4)济南到蚌埠:979-497=482(千米)

天津到徐州:814-137=677(千米)

482<677 677-482=195(千米)

答:天津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2. 408 905 557 168 140 484

3.

715-528=187(千米)

答: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187千米。

第6课时里程表(二)

1.列竖式计算。

475+125= 638+279= 310-173=

505-229= 804-515= 464-287=

2.脱式计算。

351+269+178 500-236+417 724+126-568

3.王奶奶家七月份用电64千瓦时,8月份比7月份少用电16千瓦时,8月底的电表读数是824千瓦时。那么王奶奶家6月底的电表读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横排)600 917 137 276 289 177(自己列一下竖式)

2. 798 681 282

3. 64-16=48(千瓦时) 824-(64+48)=712(千瓦时)

答:王奶奶家6月底的电表读数是712千瓦时。

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一、填空题。

1. 120里面有()个十,5个百是()。

2.求3个60是多少,用()计算,算式是()。

3. 60+60+60+60=()×()。

二、快速计算。

2×600 80×4 20×9 100×7

200×3 8×80 90×5 40×5

三、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 800×5=400()改正:

2. 50×6=300()改正:

3. 200×5=10000()改正:

四、解决问题。

每箱苹果有80个,5箱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五、动脑筋想一想。

180=()×()=()×()=()×()

参考答案:

一、1. 12 500 2.乘法 60×3 3. 60 4

二、1200 320 180 700 600 640 450 200

三、1.×改正:800×5=4000 2.√

2.×改正:200×5=1000

四、80×5=400(个)

五、90 2 60 3 18 10

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

一、填一填。

1. 3个十和4个一组成()。5个一和1个十组成()。23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7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口算12×5时,可以把12分成()和(),先算()×5=(),再算()×5=(),最后算()+()=()。

二、想一想,算一算。

1. 26×2

想:()×2=(),()×2=();()+()=()。

2. 32×3

想:()×3=(),()×3=();()+()=()。

3. 16×3

用多种方法计算: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 24×4 31×3 25×4

70×5 15×3 34×2 13×5

四、谁练的字多?

五、拓展训练。

淘气说:“我的体重是23千克。”

淘气的爸爸说:“我的体重是淘气体重的3倍。”

淘气的妈妈说:“我的体重是淘气体重的2倍还多8千克。”

淘气的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1. 34 15 3 2 7 8

2. 10 2 10 50 2 10 50 10 60

二、1. 20 40 6 12 40 12 52

2. 30 90 2 6 90 6 96

3.方法一:10×3=30 6×3=18 30+18=48

方法二:16+16+16=48

三、69 96 93 100 350 45 68 65

四、小文:28×3=84(个)小华:23×4=92(个)

因为92>84,所以小华多。

五、爸爸:23×3=69(千克)

妈妈:23×2+8=54(千克)

第3课时丰收了

一、口算下面各题。

80÷2= 150÷5= 300÷3= 240÷8=

720÷9= 320÷4= 200÷4= 180÷6=

二、列式计算。

1. 120除以3的商是多少?

2. 180里有几个9?

3. 120减去多少个6等于0?

三、在()里填数。

()×4=80 ()×5=300 ()×8=400

()÷4=80 ()÷5=30 ()÷8=40

四、解决问题。

1.商店里的橘子卖掉了 800 千克,卖掉的是剩下的4倍,剩下的橘子有多少千克?

2. 40个同学平均分组做游戏,每组必须在4人或4人以上,应该怎样分组?

参考答案:

一、40 30 100 30 80 80 50 30

二、1. 120÷3=40 2. 180÷9=20 3. 120÷6=20

三、20 60 50 320 150 320

四、1. 800÷4=200(千克)

2. 40÷4=10(组) 40÷5=8(组) 40÷8=5(组)

40÷10=4(组)

第4课时植树

一、直接写出得数。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二、填表。

28÷4 36÷4 120×4 120÷4

93÷3 62÷2 69÷3 40÷4

四、解决问题。

学校合唱队是由三、四年级学生组成的,四年级有40人参加,三年级有44人参加,这个合唱队队员平均站成4行,每行站多少人?

五、找规律,填得数。

1. 8÷2=4

2. 80÷2=40

16÷4=4 160÷4=()

32÷8=() 320÷8=()

参考答案:

一、23 21 70 32 22 20 90 24

二、11 11 12 21 31 43

三、< > = >

四、(40+44)÷4=21(人)

五、1. 4 2. 40 40

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1)

1.用你喜欢的颜色的笔描出下面各图的边线。

2.(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较大?

被除数33 77 48 42 93 86

除数 3 7 4 2 3 2

(2)估计一下,下图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大,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小。

3.一个公园的形状如下图,婷婷每天绕公园跑两圈,她每天要跑多少米?

参考答案:

1.(颜色不唯一)

2.(1)②的周长较大。(2)①的周长最大,③的周长最小。

3. 30+60+80+30+50=250(m)

250×2=500(m)

答:她每天要跑500米。

第2课时什么是周长(2)

7.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8.从A到E有两条路,你认为走哪条路较近?说明理由。

9.画一画,填一填。(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2)画一个长是5厘米,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参考答案:

7. 52m 24dm 52cm 60dm

8.走A→B→C→D→E路近。因为走A→H→G→F→E路比走A→B→C→D→E路要多行两个GH路段的长。

9.画图略。(1)16 (2)1

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

1.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cm,宽是3cm,它的周长是()cm。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70米、宽46米,沿操场走一圈是()米。(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米,它的边长是()米。

(4)将一个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的四周镶上彩带,需要()分米彩带。

(5)长方形的周长=()×2+()×2=(长+宽)×()

(6)正方形的周长=()

2.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2)

(3)(4)

3.把两个长9cm、宽4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算一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参考答案:

1.(1)16 (2)232 (3)10 (4)16 (5)长宽 2

(6)边长×4

2.(1)(36+24)×2=120(米)

(2)30×4=120(米)

(3)(19+12)×2=62(厘米)

(4)2×3=6(分米) 2×2=4(分米)

(6+4)×2=20(分米)

3.拼法一:拼法二:

(9+9+4)×2=44(cm)(4+4+9)×2=34(cm)

答: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44cm或34cm。

第1课时蚂蚁做操

一、直接写得数。

630÷9= 720÷8= 13×3= 20×6=

7×100= 6×11= 66÷3= 200÷4=

二、笔算下面各题。

214×2= 112×3= 321×3= 122×4= 三、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32×2 243×2 33×3 33+66

490÷7 69+11 121×4 212×4

四、解决问题。

一条裤子的价格是114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这条裤子价钱的2倍,这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

五、拓展训练。

填一填。

×4=48 2 =424 =66

参考答案:

一、70 90 39 120 700 66 22 50

二、428 336 963 488

三、> = < <

四、114×2=228(元)

五、12 212 11 6(或33 2或22 3或1 66)

第2课时去游乐园

一、口算。

20×4= 12×4= 120×3= 70×6=

500×2= 50×8= 40×6= 9×200=

二、笔算下面各题。

24×3= 19×5= 14×4= 38×2=

三、()里最大能填几。

33×()<100 22×()<70

11×()<67 32×()<97

四、把下面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列竖式计算。

11+14+17+20+23

参考答案:

一、80 48 360 420 1000 400 240 1800

二、72 95 56 76

三、3 3 6 3

四、17×5=85

第3课时乘火车

一、算一算。

二、开火车。

三、计算题。

235×4= 297×3= 437×2= 四、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参考答案:

一、92 116 1648 875

二、39 117 585 48 288 1152

三、940 891 874

四、8 3 3 5

第4课时去奶奶家

一、算一算,连一连。

二、用竖式计算。

134×6= 237×3= 219×4=

三、解决问题。

1.小明家住在成都市。今年春节,小明一家要开车去上里镇看姥姥,他们先从成雅高速走,每小时11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到达雅安市,再转走镇级公路,按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到达姥姥家。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画一画。

(2)从小明家到雅安市有多少千米?

(3)小明家离姥姥家共有多少千米?

2.玲玲要想超过亮亮,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

亮亮说:我三次一共跳了260下。

玲玲说:我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跳了85下。

参考答案:

一、略

二、804 711 876(竖式略)

三、1.(1)略(2)115×3=345(千米)

(3)115×3+45×2=435(千米)

2. 260-85×2=90(下)

第5课时 0×5=?

一、直接写得数。

201×2= 802×0= 120×3= 200×5= 80×4= 104×2= 100×6= 0×500= 二、列竖式计算。

208×6= 230×4= 405×3=

三、在

里填上“>”“<”或“=”。

0×220 220 50×0 0×90 0×39 0+39

104×5 500 280×2 600 8×4+92 80+7×0 四、解决问题。

一个工厂每天节约204度电,一个星期可以节约多少度电?

五、拓展训练。

请你按要求把1、4、7、0五个数分别填入内,写成乘法算式。

1.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2.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

×

参考答案:

一、402 0 360 1000 320 208 600 0

二、1248 920 1215(竖式略)

三、< = < > < >

四、204×7=1428(度)

五、1. 410 7 2. 147 0

第6课时买矿泉水

一、用竖式计算。

507×3= 260×5= 105×8=

二、脱式计算。

140×2×3 56+24×6 (458-387)×4

三、三年级学生站成3个方阵,每个方阵站8行,每行10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参考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全册都有)

第一课时作业 1.填空题。 5 厘米=()毫米43 毫米=()厘米()毫米 90 毫米=()厘米3厘米 6 毫米=()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长2();(2)铁钉长8();(3)小华身高135();(4)粉笔长75()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 3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24 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支铅笔长20();(2)语文书的厚度是18( )(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 )。 进率是( 2.开动脑筋算一算。 1 米—9 分米=()分米 1 厘米+ 2 毫米=()毫米 厘米+26 厘米=()分米2 厘米—8 毫米=()毫米14

49 厘米—39 厘米=()厘米= )分米(

第三课时作业1.判断对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 千米()(2)电线杆高 6 千 米( ) (3)教室黑板长 5 分米()(4)小明身高是133 厘 米( ) 2. 填一填。 3000 米=()千米 5 千米=()米 5 米=()分米800 分米=()米 5000米— 2 千米=()千米3000 米+2000 米=() 千米 3.排排队。(从大到小) 6000 分米60 米 6 千米600 厘米

第四课时作业 1. 我会填。 3 千米— 800 米=( )米 400 米+600 米=( )千 米 ( )千米— 14 千米= 26 千米 6407 米=( )千米( )米 5 千米— 3 千米 400 米=( ) 千米( )米 2 千米+ 3 千米 500 米=( ) 千米( )米 500 米+800 米=( ) 千米( )米 2. 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4 段,每段长多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导语】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业。以下是wo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249+318605-378 600-395588+468804-276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6分米=()厘米2千克=()克 5千米=()米45毫米+25毫米=()厘米 2、8吨=()千克1吨-750千克=()千克 3、3时=()分4分=()秒180秒=()分 4、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写作()。这样的4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5、在算式÷7=8……()中,当余数是5时,被除数是()。 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38()。 (2)一节数学课是40()。 (3)一个大西瓜重8()。 (4)小冬每分钟大约走50()。 7、水果店运来水果30筐,每筐重20千克,还要运()千克就正好是1吨。 8、用3、8、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 9、在○里填上“>”、“<”或“=”。 40分米○390厘米1200千克○1吨3578○3587 二、我来当小老师。(对的打“√”,错的打“×”)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7千克棉花比7千克铁轻。()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第1课时小熊购物(1) 1.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12 =17 60-5×9 4×9-30 18+6×7 2.下面计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3×2+6 改正:(2)14-5×2 改正: =3×8 =9×2 =24() =18() 3.三年级二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1)×改正:3×2+6=6+6=12 (2)×改正:14-5×2=14-10=4 3. 6×5-2=30-2=28(人) 28-5×5=28-25=3(人) 答:还余下3人。 第2课时小熊购物(2) 4.计算下面各题。 7×8-26 50-6×3 6+3×7 43+6×8 100-8×9 9×7+15 5. (1)买4个球和1个玩具熊,应付多少钱? (2)拿20元买2个风车,应找回多少钱?

6.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1. 30 32 27 91 28 78 2.(1)4×3+9=21(元)(2)20-2×7=6(元) 3. 4×9+50=86(个) 第3课时买文具(1) 1.连一连。 2.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90-64÷8 72-24÷6 81÷9+9 8+64÷8 72+6÷6 25÷5+25 3.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和小梅剪了一些小红花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红5 分剪了40个,小梅每分剪10个,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5第1—2题.(口答) 二、看图写方向. 三、看图回答. 1. 学校的东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2.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电影院的()面. 3.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学校在图书馆的()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如果时针所指的方向是东面,那么半小时后,分针所指方向是( )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4. 小红面向东方,她向左转,这时她面向( ).面向南方,向右转后就面向( ). 二、实践题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 1.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9第1、2题.(口答) 二、书P9第3题、P10第6、7题.(写在书上) 三、填空. 1. (1)A区在运动场的面. (2)B区在运动场的面. (3)E区在运动场的面. (4)H区在运动场的面. (5)运动场的东北面是区. (6)运动场的西南面是区.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小兔家在大象家的面,大象家在山羊家的面. 2. 小猴家在小鹿家的面,小狗家在小猴家的面. 3. 大象家的东面是家,东北面是家. 4. 小猫要去小兔家,可先向面走到大象家,再向面走.

三年级数学上册作业和练习题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专项复习题(A) 1、中国运动员王军霞至今还是10000()长跑世界记录保持者,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达到200()以上。 3、50毫米=()厘米5分米=()厘米3米=()分米 6千米=()米3000米=()千米70厘米=()分米 4、在○里填上“>”、“<”或“=”。 (1)5时○250分120分○2时3分○150秒 (2)7吨○700千克4500千克○5吨2吨○18000千克 8、在一个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1)比628米长93米是()米,比1000少526是()。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3)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5)在0、5、3、8这四个数字中,任选其中三个,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6)估计503-98的结果大约是(),计算结果为()(7)()里最大能填几? ()+52<80 ()-48<132 236+()<600 150-()>98 680-()>187 720-()>245 900-()>583 85+()<300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3.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4.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5.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6.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7.8千米=()米70厘米=()分米9千克=( )克 3厘米=()毫米4000千克=()吨8吨=( )千克 5厘米=( )毫米70厘米=( )分米4米=( )分米 4000千克=( )吨2千米=( )米( )米=50分米 6千克=( )克100厘米=( )米( )厘米=1分米 8.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2吨+4吨○6000千克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2500千克○3吨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990克○1千克6吨○6000千克4分米○39厘米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3米○25分米1吨5千克○1050克 1米○2分米30厘米 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 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一袋牛奶重250()一个鸡蛋重约50()回形针长约3() 鱼重约1()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李明体重35( ) 一只公鸡重3(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包奶粉重250( ) 一辆汽车载重5( ) 一个杯子高10()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999()=1(),1000()+5()=6(),1()>1()>1()1、在( )里填上最大的数 3×( )﹤22 58﹥( ) ×7 42﹥8×( ) 9×( ) ﹤56 2、3千米=( ) 米50毫米= ()厘米4000千克=( )吨 3分=()秒120秒= ()分 3、小明身高124( ) 体重36( )。 4、直尺上的刻度7到17是( )厘米 5、长方形长是20分米,宽10分米,周长是( ) 6、学校里早上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点下课 7、把91个同学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是( )个同学 8、48 7的4倍是( ) 9,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50分米=()米2000克=()千克6米=()厘米7分米=()毫米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大象约重4()西瓜约重4()小红的身高是138()小明的体重是42()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一、口算:(6分) 200+6000= 1300-700= 350+17=49+33= 63-15= 48÷8= 490+80= 70+50= 440-290= 36÷4= 32÷8= 47-34= 1000-700= 800+600= 240+320= 80+25= 54+93= 24÷6= 83-29= 90-27= 150+46= 1500-500= 6×9= 54+46= 1300-300= 13+38= 520+52= 48÷6+102= 3500+1000= 140-30= 69+40= 9×4+52= 1600-900= 3200-1000= 450+200= 1000-800= 47+38= 200+350= 570-80= 146-79= 34-17= 60+300= 42÷7= 260+65= 3100-400= 100-78= 35÷5×9=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北师 大版) 、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有个大月:包括(1月、3月、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个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有个小月:包括(4月、6月、9月、11月),还有一个特别的2月,有28天或29天。 2、2月有28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2月有28天,平年一年有36天,也就是2个星期多1天。 2月有29天的年份叫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闰年一年有366天,也就是2个星期多2天。 3、2月29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184天。 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4(4年一闰)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2)、遇到末尾有2个0的整百年份或3个0的整千年

份,要将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6、1月1日是元旦;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月1日是劳动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7、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8、一天24小时,时针走2圈。(时针走一圈12小时,分针走一圈60分即1小时),一天(从凌晨0点起) 9、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中午12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中午12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12。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小于12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大于12时:数字要减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0、“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 11、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 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2、日历中的规律: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 课堂练习及作业(2)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课堂练习(错中求解之一)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1看作了7,结果得到的差是623,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9看作了6,减数个位上的8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587,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45,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45,得数是9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平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加上3乘以5看成了乘以5加上3,得数是59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6看作1,算得结果是714,实际应为884,这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选择题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二、填空题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2.小玲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4号楼在 中心花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 )号楼和( )号楼。 三、判断题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三年级上10次数学作业

一、竖式 754+236= 780—158= 608×7= 365 8= 二、递等式 236+489+164 732—198—132 514—465+35 242+198—142 641—176+259—224 78×45+55×78 748+456+152 三、应用题 (1)一根绳子长5米,减去79厘米,还剩多少厘米长? (2)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长85千米,从苏州到无锡的铁路长50千米,那么从上海到无锡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单位换算 6m=( )cm 30dm=( )m 5dm=( )cm 70mm=( )cm 6cm=( )mm 50m=( )dm 5000m=( )km 600cm=( )m 6cm=( )mm 20km=( )4m 12cm=( )cm 8m5cm=( )cm 990cm=( )m( )cm 606cm=( )m( )cm 2dm5cm=( )cm 1m4dm6cm=( )cm 7m7dm=( )dm 8m50dm=( )m

一、横式计算 484×7= 654÷4= 78÷6= 二、竖式计算 8×74= 305×8= 470×6= 242÷6= 842÷8= 三、填空 ①6×( )=144 ②( )÷8=205 ③ 840÷( )=8 ④□÷4=108……△,被除数最大是( )。 ⑤486÷7,商在( )和( )之间,接近( )。 ⑥□24÷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⑦□÷5=118……2,被除数是( )。 ⑧4□2÷4,要使商的中间是零,□里可以填( )。 四、应用题 ①白球有135个,红球个数是白球的3倍,红球有几个? ②白球有135个,是红球个数的3倍,红球有几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新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29分) 1.每()年中有1个闰年。平年一年有()天,闰年一年有()天。 2.一节课要40分钟,学校8:30上第一节课,下课时是()时()分。 3.小亮20:30睡觉,第二天6:30起床,他一共睡了()个小时。 4.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⑴小刚的体重是30(),身高是126()。⑵一袋食盐大约重500();一包水泥约重50()。 ⑶一头大象约重3();一个鸡蛋约重50()。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3×2○32×2 45×8○45+8 102×7○700 48÷4○84÷4 300×0○0+300 24×3○24÷3 1000kg○1t 54÷2○54÷3 6.要使“□23÷9”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中的□里只能填()。 7.在A÷9=30……B中,B最大是(),这时A是()。 8.小红有2件不同颜色的上衣,有3条不同颜色的裤子,共有()种搭配方法。 9.用一个长18分米,宽14分米的铁丝框,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分米的最大的正方形。 10.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和()相乘,再加上(),若结果等于(),说明除法计算正确了。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1.如果△是○的6倍,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2.下列数量中,表示最重的 一个是()。 ①○×△=6;②△=○×6;③○÷△=6 ①5kg;②5000g;③5t 3.要使□28÷7的商中间有一个0,□里应该填()的数。 ①大于7;②小于7;③等于7。 4.亮亮、明明和强强分别参加了学校体育、美术和舞蹈三个兴趣小组中的一个小组。 亮亮不喜欢跳舞,强强得了跳远第一名,明明参加了()。 ①体育组;②美术组;③舞蹈组。 5.口袋里有9个绿球和2个红球,任摸一个,摸出()球的可能性大。 ①白球;②绿球;③红球 三、计算题。(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000÷5= 230×0= 42×5= 3×340= 172+4×73= 5600÷8= 804÷4= 90×6= 930÷3= 160÷4×5= 2.竖式计算((3)、(4)题要验算)(12分)。 ⑴483×8= ⑵516÷6= ⑶ 209×4= ⑷618÷3=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

游客? 5、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6分米=()厘米2千克=()克 5千米=()米45毫米+25毫米=()厘米 2、8吨=()千克1吨-750千克=()千克 3、3时=()分4分=()秒180秒=()分 4、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写作()。这样的4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5、在算式÷7=8……()中,当余数是5时,被除数是()。 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38()。(2)一节数学课是40()。(3)一个大西瓜重8()。(4)小冬每分钟大约走50()。 7、水果店运来水果30筐,每筐重20千克,还要运()千克就正好是1吨。 8、用3、8、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 9、在○里填上“>”、“<”或“=”。 40分米○390厘米1200千克○1吨3578○3587 二、我来当小老师。(对的打“√”,错的打“×”)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 )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 7 )个大月:包括(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一个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有(4) 个小月:包括(4 月、6 月、9 月、11 月),还有一个特别的 2 月,有28 天或29 天。 2、2 月有28 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2 月有28 天,平年一年有365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1天。 2 月有29 天的年份叫闰年。闰年的2 月有29 天,闰年一年有366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2天。 3、2 月29 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一年有4 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 月、2 月、3 月,平年共计90天,闰年共计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共计:91 天;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共计: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共计:92 天; 5、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184 天。 6、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181 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 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4(4 年一闰)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2)、遇到末尾有2 个0 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8、1月1日是元旦;2月14日是情人节;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4月1日是愚人节;5月1日是劳动节;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12月25日是圣诞节。 9、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10、一天有24 小时,时针走2 圈。(时针走一圈12 小时,分针走一圈60 分即 1 小时),一天(从凌晨0 点起)11、普通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中午12 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中午12 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12; 24 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小于12 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大于12 时:数字要减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2、“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13、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4、日历中的规律: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 2)数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一)(混合运算) 班级:姓名:得分: 一、认真选,细心看。(每题2分,共20分) 1、填运算符号: (1)24-8+4,要先算(),再算()。 (2)24-8×4,要先算(),在算()。 (3)(24-8)÷4,要先算(),再算()。 2、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 3、比4个9多5的数是( ),4个7比14多( )。 4、有5行苹果树,每行8棵,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 )棵。 5、有40个梨,吃了8个,剩下的每8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正确的列式是()。 6、18-9×2与(18-9)×2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 7、把一根木头平均据称5段,共用20分钟,每据一次要用()分钟。 8、60+0○60-0 54÷6○54÷9 6×9-5○6×(9-5) 14÷2+5○14÷(2+5) 6×5+4○6×(5+4) (52-28)÷4○52-28÷4 二、我来选一选。(每题2分,共8分) 1、54÷(6+3)时,应先算( ) A、54÷6 B、6+3 C、54÷3 2、在口÷8=6……○中,○里最大填( ),口内填( ) A、6,54 B、7,55 C、8,56 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他们谁做得快些? A、王师傅 B、李师傅 C、-样快。 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 A、7+4×3 B、7+3+4 C、7×3+4 三、我会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64÷8= 35÷7= 8×9= 90-65= 6×6= 27÷3= 29+25= 9×7=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4=8 ()÷3=7 ()+16=30 ()×6=54 ()×4=24 40-()=24 3、计算。(18分) 62-8×6 45+54÷6 16+4×4 9×(81-73) 64÷(35-27) (99-78)÷3

3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3 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写作() 。 2.5 吨820千克=() 千克,100分钟=() 小时。 3. =16()=():10=()%=() 成。 4. 在3.14 ,1,,162.5%和1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5. 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有两堆苹果,如果从第一堆拿9 个放到第二堆,两堆苹果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堆拿12个放到第一堆,则第一堆苹果的个数是第二堆苹果个数的 2 倍。原来第一堆有苹果() 个,第二堆有苹果() 个。 7. 一根长1 米2 分米的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 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8. 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 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9. 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0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有一个 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钢铸圆锥体浸没在水中。取出圆锥后,容器内的水面下降 5 厘米。这个圆锥高() 厘米。 10. 一辆小车从A 城到B 城需用10 小时,一辆货车从B 城到A 城需用15小时。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开出,在离

B城20千米处相遇,则A B两城相距()千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 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3. 一根铁丝长240 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 : 2 : 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4. 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 两个自然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 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B、如果二,那么X与丫成反比例; C 、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的;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 圆的半径与周长() 关系。 A 、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3. 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答案都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新的一年,新的希冀。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来说怎样才能度过 一个既快乐又充实的寒假呢?为此为大家搜集了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答案,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②7999+785+215 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 ②原式=7999+(785+215)=89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8376+2538+7462+1624 ②997+95+548 答:原式=(8376+1624)+(2538+7462)=20000 原式=(997+3)+(92+548)=1640 3.求和: ①3+4+5+…+99+100 ②4+8+12+…+32+36 ③65+63+61+…+5+3+1 答:①原式=(3+100)×98÷2=5047 ②原式=(4+36)×9÷2=180 ③原式=(65+1)×33÷2=1089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958-596 ②1543+498 答:①原式=958-(600-4)=958-600+4=362 ②原式=1543+(500-2)=1543+500-2=2041 5.巧算下列各题: ①5000-2-4-6-…-98-100 ②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 答:①原式=5000-(2+4+6+…+98+100) =5000-(2+100)×50÷2 =5000-2550=2450 ②原式=100×10+(3+3+5+2+1+2)-(1+4+2+2) =1000+16-9=1007 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99,202,195,201,196,201 答:取200为基准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200×6+(2+1+1)-(1+5+4)]÷6 =(1200+4-10)÷6=1194÷6=199 7.填出下面各题中所缺的数: (1)如图5: (2)如图6: 答:(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