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快乐的中秋节

一、教材分析:

让幼儿了解一些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理解

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在活动中,学会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懂得关爱他人。

2、通过活动,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

的思想,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三、知识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与由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使学生知道中

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知道人们是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

2、知道身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四、能力目标:

3、通过合作,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探究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2、难点: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1、幼儿准备:(1)前调查了解秋天的节日有哪些。(2)通过听家长讲、看书或看电视等途径,了解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说故事以

及中秋节习俗。(3)回顾自己家过中秋节的情景。

七、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1、美丽多彩,秋高气爽的秋天来到了,秋天有许多节日,你知道秋

天有哪些节日?

2、在这些喜庆祥和的节日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传统节日是哪一个?

为什么?

3、今天,老师要介绍的就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

年的中秋节,你们家是怎么过的?(幼儿自由交流)(教师适时点评,渗透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回家看看等道理)

4、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节,其实亲人不在一起过也是常有的事,那么今天,大(3)班这个充满温暖与友爱的大家庭,就集体过一个团

团圆圆的中秋节。好吗?

二、关于中秋节。

1、关于中秋的故事你都知道什么?

幼儿交流,谈到了嫦娥奔月,让幼儿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你还知道关于中秋节的什么活动?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等。

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

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有

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中秋节

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

故事流传甚广。庆中秋吃月饼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了,从这你体会到

了什么?

3、你们知道祖国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是什么样子吗?

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

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

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

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

月前要先拜天公。

解说:中秋节最主要的庆祝方式就是吃月饼、赏月、玩花灯,可是

不少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不仅是国内,海外的华人华侨

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喜庆中秋。

4、观看各地人民过中秋的视频,领略了各地、各民族的中秋风情,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人们欢庆中秋的场面可真热闹啊!

5、庆中秋,尝月饼。

小朋友们,各地庆中秋都有不同的方式,大家想一想,今天,在咱

们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来庆祝中秋?(幼儿自由

发表意见交流)(吟诗、唱歌、画画、游戏等)

品尝月饼后请幼儿说说品味月饼的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月饼是圆圆的,吃到嘴里的感觉是香香的,甜甜的。我们这个大家庭在一起联欢,吃月饼,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我们应该为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国家而感到无比自豪!

【篇二: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全册备课

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

所知或知之甚少。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要通过各种形式,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

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

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

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

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

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

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

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

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

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

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

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进度:每周一课

第一周:第1课《弟子规》(节选)

第二周:第2课《小儿语》(节选)

第三周: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第四周:第4课大林寺桃花

第五周:第5课山居秋暝(节选)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第6课柳谯晚眺

第八周:第7课衣冠服饰

第九周:第8课言语应对

第十周:第9课读书写字

第十一周:第10课洒扫清洁

第十二周:第11课年画

第十三周:第12课剪纸

第十四周:第13课风筝

第十五周:第14课泥塑

第十六周:第15课孔子(上)

第十七周:第16课孔子(下)

第十八周:第17课孟子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复习考试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蒙书诵读主要安排了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共有三课

组成。《弟子规》主要讲解了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对

待父母兄长,如何对待他人;《小儿语》主要从说话做事的态度上,与他人的交往上来引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续小儿语》主

要引导学生要学会反省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更好地处理

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弟子规》节选

教材分析:

本课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诚实守信是人生最基本的

道德规范。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拓展活动的内容与伙伴交流,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对待自己

的父母。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篇三:传统文化教学设计陶官营幼儿园】

河北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评选活动

参评教师推荐表

市教育局(盖章)

填表说明:

1.此表一式三份,供专家组评审使用。

2.课堂教学设计内容请注明:“经典国学课”、“融合课”、“阅读课”。

《三字经》主题教育活动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设计意图】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世文文化

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三字经》让孩子们懂得了礼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恶、好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这些内容与幼儿的一日活动

也能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我园依据省课题《中华十与

国学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三字经》主题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三

字经》中的一个活动:“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3、开展以礼仪为主的国学早操把三字经融合在体操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老师这里有几个梨,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更想选哪个?今天,老

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于梨的故事?

二、学文晓理

1、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

师:这是个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们一样大,也是

四岁,孔融给小朋友还带来梨子呢!你想吃哪一只梨?(出示梨子)2、多媒体播放孔融让梨故事

提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让幼儿学说孔融的回答)

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让幼儿学做爸爸做夸奖的动作)孔融受到

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

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

的好榜样。

3、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三、扩展活动

1、学习儿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2、把“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融入体操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