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

2、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立了科举制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D.发展了生产

3.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李靖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B.慈禧C.武则天D.王昭君

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6.开元通宝是唐中后期通用的货币,它有利于唐朝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始铸于()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7.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

A.翻车B.筒车C.水车D.耧车

8.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

A.战功B.辛勤劳动C.科举考试D.经商

9.在科举考试中,参加殿试而获得第一名的通常被称为()

A.进士B.榜眼C.探花D.状元

10.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唐朝B.隋朝C.秦朝D.汉朝

11.对科举制进行重要的改革,开始设立进士科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隋炀帝

12.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13.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14.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A.大单于B.天可汗C.怀仁可汗D.赞普

15.唐朝初期为了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答应了吐蕃首领求婚,将一位公主远嫁西藏,这位公主就是()

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阳城公主

16.8世纪初期,给唐朝皇帝上书,称两族“和同为一家”的是()

A.南诏B.回纥C.靺鞨D.吐蕃

17.《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

A.玄奘B.鉴真C.法显D.戒贤

1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把唐文化带到了何方()

A.新罗B.天竺C.日本D.大秦

19.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古兰经》B.《圣经》C.《金刚经》D.《诗经》

21.唐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小说B.词C.诗D.戏剧

22.在唐朝产生了一大批书法家,其中成就最大的是()

A.柳公权B.欧阳询C.张旭D.颜真卿

23.有唐一代,画家迭出,其中被后人公推为“画圣”的是()

A.吴道子B.阎立本C.展子虔D.齐白石

24.唐朝时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A.李白、杜甫B.白居易C.柳宗元D.陆游

25.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因为()

A.有大量的碑刻B.建筑有独特的风格 C.有大量的精美的壁画 D.保存了大量的古董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材料

右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

阅后请回答:

①右图中这位人物是谁?

②为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

物”?

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人物的一生。

27.阅读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有一次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鱼贯而出,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诗人孟郊中进士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请问:

①唐太宗为什么要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种制度有何好处?

②描述一下作为士子中举后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计20分)26.①唐玄宗。②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③略。

27.(1)采用科举制度后,天下读书人都想通过考科举的方式博取功名,所以他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制度的推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2)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4产生了宗教观念 A.○1○2○3 B.○1○3○4 C.○1○2○4 D.○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8.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 2、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立了科举制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D.发展了生产 3.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李靖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B.慈禧C.武则天D.王昭君 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6.开元通宝是唐中后期通用的货币,它有利于唐朝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始铸于()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7.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 A.翻车B.筒车C.水车D.耧车 8.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 A.战功B.辛勤劳动C.科举考试D.经商 9.在科举考试中,参加殿试而获得第一名的通常被称为() A.进士B.榜眼C.探花D.状元 10.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唐朝B.隋朝C.秦朝D.汉朝 11.对科举制进行重要的改革,开始设立进士科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隋炀帝 12.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13.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14.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A.大单于B.天可汗C.怀仁可汗D.赞普 15.唐朝初期为了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答应了吐蕃首领求婚,将一位公主远嫁西藏,这位公主就是() 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阳城公主 16.8世纪初期,给唐朝皇帝上书,称两族“和同为一家”的是() A.南诏B.回纥C.靺鞨D.吐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答案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② ③ .丄- 1 - \ ! t 5S1那 589年 605年 618年 5.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 诛杀公卿,独 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 天主要是因为( )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 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C.巩固了封建统治 4.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开创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 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 功能为()A .灌溉 D “天下转 漕, .促成了贞观之治 .结束了分裂局面 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 .泄洪 C .运输 D .饮水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6.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B ?吸取隋亡教训C ?轻徭薄赋D ?任用姚崇为相 7.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 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D .靖难之役 8.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 ①地动仪模型 A.①②B 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 罗盘针模型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 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 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11.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唐玄宗 12.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 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B .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唐篇’,的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立了科举制 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 D.发展了生产 5.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

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6.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洛阳、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余杭、涿郡 7.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 8.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C.唐太宗 D.唐玄宗 9.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10.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11.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12.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 B.杜如晦 C.姚崇 D.李靖 1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14.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 1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2016·辽宁名校月考)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2016·河南洛阳地矿双语中学月考)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 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 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 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 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答题卡里。(共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 ④ D、③④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测试题出题人:李秀芳 一、选择题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A. 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A.尧B.禹C.黄帝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C.舜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孙中山赞扬的是() A.黄帝 B.尧C.舜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②过上定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 1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二、非选择题 18.识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水平测试题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 唐朝 C.北宋 D.明朝 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对于唐太宗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B.知人善任,任用了魏征等著名的谏臣 C.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奉为“天可汗” ? D.统治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开元盛世? 5.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6.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璟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7.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总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引领唐朝走向辉煌的共同经验,对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将有巨大的借鉴作用。下列属于他们的共同经验的是( ) A.戒奢从简 B.重视人才 C.整顿吏治 D.平定叛乱 9.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10.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描绘唐都长安城的布局为“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的城市功能是( ) A.政府机构 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11.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②唐三彩的生产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④尚武风气盛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D.北方各族尊称唐玄宗为?天可汗? 13.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是( ) ①李白②阎立本③杜甫④白居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 A.唐代的阎立本 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 D.唐代的吴道子 15.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是( ) 1 / 5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 A、陕西西安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3、北京周口店有我国著名的古人类遗址。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B、使用打制石器, 过群居生活 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 D、种植水稻 5、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黄帝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6、2016 年 2 月 29 日,“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落幕。河姆渡 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黄瓜 7、我国已有 48 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是()

A、使用天然火 B、住干栏式房屋 C、挖水井 D、制彩陶 8、“炎联蚩败统天下,种养车行屋建藩。教化群生兴社会,中华始祖拜轩辕。”该诗句歌颂了谁 的主要功绩()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皇帝 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A、尧 B、舜 C、鲧 D、禹 10、《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描写反映 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 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 (人名) 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 (人名) 作乱,不用帝命。……帝乃 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2007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 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 30000 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 米,单眼长 3 米多、鼻高 8 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式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在中国文明史上,他有咋样的历史地位?

初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1、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 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加强思想控制 D、打击分裂势力 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3、秦小篆后,在民间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 A.大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4、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 A.春秋B.战国 C.秦朝 D.西汉 6、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7、看右图,你认为该杰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谁?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汉武帝刘彻 D.西楚霸王项羽 8、你认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 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9、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10、儒家学说真正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A.孔子创始儒家学派之后 B.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D.孔子写出《春秋》之后 11、以下古代官员中,直接负责监察工作的是 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司隶校尉④刺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28年 B.公元前138年与公元120年C.公元138年与公元119年 D.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1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4、被人们誉为“神医”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15、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科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周髀算经》 D.《甘石星经》1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公元前4~3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17、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1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9、《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 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20、秦汉时期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作品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带枷的陶俑 B.秦始皇兵马俑 C.乐山大佛 D.卢舍那大佛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15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 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5分)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22、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A B C D 秦朝疆域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B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 ○4产生了宗教观念A. ○1○2○3 B. ○1○3○4 C. ○1○2○4 D. ○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右图陶胚上的鱼纹 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 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 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检测题(全册,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1.隋朝于589年统一全国,请问以下关于公元纪年的描述最符合的是() A. 公元5世纪初B.公元5世纪末 C.公元6世纪初D.公元6世纪末 2.下面对于隋朝的特点哪个最为符合实际() A.短暂而繁荣B.经济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A.长安B.江都C.余杭D.洛阳 4.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8.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B.长安C.扬州 D.成都 9.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0.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①唐三彩②白瓷③青瓷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D.①② 11.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 A.张骞B.玄奘C.鉴真D.李白

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能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黄帝 B.大禹 C.舜 11.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 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 ..的一项是( )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 12.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13.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 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填空题 14.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