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鱼线线号

常用鱼线线号
常用鱼线线号

一常用鱼线线号、直径、拉力对照表

线号直径(mm)拉力(kg)

0.4 0.104~0.105 0.88~1.33

0.6 0.128 1.51~1.80

0.8 0.148 1.8~2.30

1.0 0.165

2.2~

3.0 1.2 0.181 2.6~3.6

1.5 0.203~0.205 3.2~4.5

2.0 0.225~0.235 4.10~5.40

2.5 0.25~0.26 5.1~6.1

3.0 0.285 6.0~7.2

3.5 0.309~0.310 6.8~8.2

4.0 0.330~0.331 7.8~11.2

5.0 0.370~0.375 9.9~13.3

6.0 0.375~0.405 11.4~13.4

大力马线线号、直径、拉力对照表

线号直径常用鱼线拉力(kg)0.4 0.104 3.08

0.6 0.127 5.25

0.8 0.147 6.30

1.0 0.162子线、绑钩线 6.00kg

1.5 0.202 9.10

2.0 0.234 11.2

3.0 0.284主线、风线 1

4.35

3.5 0.324主线、风线 27.00kg

4.0 0.329主线、风线 21.00

5.0 0.368 23.80

6.0 0.403 2

7.30

7.0 0.435 34.65

8.0 0.472 39.90

注: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生产的线径略有出入,拉力值也不尽相同。

结拉力指系扣后,在打结部所能承受的拉力值小于此表值,无结情况下拉力值大于此表

值。

本表不适用特种线,特殊线。

二鱼线简单介绍

鱼线有单股线、绞织线、碳纤维线、陶瓷线和尼龙线等。色泽上有本白色、烟灰色、

暗绿色、黑色等。下面就鱼线的性能、选购、测量、使用、保养和更换,作一粗略概述。

常用的鱼线型号:常用的鱼线型号有:0.4号(线径0.104毫米)、0.6号(0.128毫米)、0.8号(0.148毫米)、1号(0.165毫米)、1.2号(0.185毫米)、1.5号(0.205毫米)、2号(0.235毫米)、2.5号(0.260毫米)、3号(0.285毫米)、3.5号(0.310毫米)、4号(0.330毫米)、5号(0.370毫米),,一般本白色或烟灰色接近水色,其隐蔽性较好。

垂钓时需用何种型号的鱼线,一般视垂钓水域和对象鱼而定。在江、河、湖、水库多大鱼水域,线径宜粗些为好;在养鱼池或单一精养鲫鱼为主体的水域,以1号线为佳;在野生小型鲫鱼水域中,以0.8~1.2号线为宜;在钓猾鱼之水域中,线越细越好;静态水域宜用细线,动态水域宜用粗线。简言之,钓大鱼用粗线,钓小鱼用细线。合理的用好线,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了增加获鱼率,有经验的钓手,钓线多选用下限,即钩线向小而细靠近

三细说鱼线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网友转载的一篇关于鱼线拉力值、号数等参数的对照表,觉得很实用(具体表格大家可以搜索,本人暂不转载)。从钓鱼开始,粗

粗细细,形形色色的鱼线使用了不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和大家交流。

一、鱼线的质量不同,拉力值会受影响吗品牌的不同,价格的不同,厂商生产鱼线的工艺不同,在相同线径的情况下,拉力值是不是会不同。可以片面

的认为不同的厂家在标注拉力值的时候,对于相同的线径都会有不同的数值。我假设两种不同的情况:1、在相同长度、相同线径,不同品牌的鱼线情况下,由

于价格的不同,比如5元钱一盘25米的线和50元一盘25米的线相比,拉力值肯定会不同。在同一个品牌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其拉力值也不会相同。2、一盘25米的鱼线,每5米为一根,分成5根,这5根看似一样的线,拉力值肯定也会不同,但是其上下波动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二、鱼线的颜色不同,鱼儿是否容易察觉呢,过去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红线、黄线、绿线、白线、黑线、无色透明的线还有一种五彩线,这些颜色的线,我都作为主线和子线使用过。本来想验证一下,到底哪种颜色的鱼线更容易上鱼,但是受条件所制约,况且可比性不大,想证实这一点的希望有些渺茫。我说的没有可比性,就是同一时间段、同一水域、同一钓点等都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去做试验,比如用透明的线钓10分钟钓了5条鱼,接下来的10分钟用黑色的线钓了3条鱼,不能说黑色的鱼线就没有透明的线上鱼多。大家在一天的垂钓过程中,有的时间段钓的快,有的时间慢钓的慢,用不同颜色的鱼线无法很好去验证,这就是我说的没有可比性。个人比较倾向于无色透明的子线,对于主线,现在很多厂家都生产有色的线,说明主线的颜色对鱼的影响差别不大。对于子线,各种颜色的线我都钓过鱼,不存在有色线不上鱼的情况。

三、鱼线的粗细不同,鱼儿是否也能察觉到呢相信大家在线组搭配上都有各自的做法。钓鲫鱼等小体型鱼的时候,按理应该选择细一点的线,钓鲤鱼等大体型鱼的时候当然要选择粗一点的线,当然这不排除有些钓友喜欢小钩细线博大鱼。鱼线的粗细程度影响浮标的灵敏度。个人认为线越细,浮标信号越夸张,反之线越粗浮标信号越保守。那么,线组的粗细会不会鱼儿吃食呢?用2号的子线和0.2号的子线去钓鲫鱼,都可以上鲫鱼。但是同样的2号的子线和0.2号的子线柔软度是不一样的,0.2号的子线更加柔软轻细,鱼儿在吸食鱼饵时,柔软的鱼线能更顺利的吸入。所以,个人倾向于柔软轻细的子线,这对于钓鱼更加有利。一般钓鲫鱼我用0.2-0.4号的线,这线比较柔软,感觉钓鲫鱼非常得心应手。此外,线的柔韧性、延展度、切水性都很重要,以后有机会接着侃。

四鱼线解析

最早的鱼线市场,其实是和钓竿一样,很简单的,当时国内的几大鱼线商基本上都不是工厂而是商家,所以那时很少有纯粹的鱼线制造厂,后来,由廖心阳,萧春平为首的一批台湾人的进驻,让台湾线在国内的的销售上唱了一台好戏,而鱼线史上真正的地震,我们必需归功于浙江的一批商人,是他们将鱼线带入一个真正的战国时代,也是他们,让消费者在竞争的态势下,得到了很多物优质良的产品,在此向新时代的渔具浙商们致敬,当然现时的市场,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一个鱼线制造群体,那就是四川制造。在此也一并向你们说一声:辛苦了!至于其它的新时代的厂商们正在鱼线这块各显神通,因这块牵涉实在太大,没办法一一道来(但基本都是大新线的包装换代罢了),在此,一并祝所有这些人,生意兴隆!

鱼线,一头连结着钓友,一头牵着可爱的鱼儿,一款好线让多少钓友魂牵梦萦,在此就本人对鱼线的一丁点了解抛砖引玉。

现时的鱼线市场,比钓竿的复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鱼线的制造门槛低,讲句实话,有过三二万元钱我就可以给你出一款线(品质可能还相当不错)这样使很多商家也有可能投资的起。

二,鱼线的技术含量太少,可比较性也差,一款鱼线的好坏没办法像钓竿一样拿在手中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就凭大家最关注的鱼线接力值,基本上最高价的产品与通常的大路货拉力值绝对不会相差10%,而10%讲良心话,通常人用手是感觉不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心里感觉蛮重要,大家都说好,好像我不能说差,如是一款超级拉力的名线就此诞生谈到技术,顺便要讲一下的是,鱼线的外加工,像柔软处理等等基本都会减少鱼线的拉力,所以请不要相信各方面都比其它线强的广告,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事项。另外还有必要说明一下的就是,就算同一条线,其实它也不是完全线径一样,拉力一样的,所以同一盘线它可能就有拉力不一,线径不一的情况,因为抽丝时没法做到出来的丝完全是直径一模一样,

既然出来的原丝就不一样,成品你怎么去改变这个现状?另外还有一点要重要的像广大朋友说明的是,任何一款最强大的线,它也不会是所有号数都比其它线的号数都强,因为每个原丝厂最优势的号数往往不尽相同,而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款线是是综合了世界上所有最强原丝制造的,所以这往往成为一些商家或厂家推销的重点,他们拿出来的比较线也好,试用线也好,往往是那几个不变的号数,其实您又哪里知道,这几个号数他们早就心理有数!

三,鱼线的利润太大,就现在的制造水平,任何一款名线的成本(以50米计)保守估计一下,它的成本完全不会超过12元,(制造成本,广告无法计算)!您自己再去算算,您进一款名线花了多少大洋!

至于国内的鱼线估计85%的以上的原丝提供来自大新(猜测)。当然同一厂也有更新换代之产品,现在T90就是它面市的最高级产品另外,对于原丝提供可以给大家一个更能说明事实的情况是像日本的东洋坊它同时给日本D和S牌提供原丝,所以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们在那争论不休的产品可能是同一货色!

提到鱼线,不能不谈名人线,这款线的生命力之强,确实在线中不能不说是奇迹,到现在为止因为种种原因,销量下降,但做为竞技用线的代表,它对线的标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至于其它线,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是过河折桥,有的是随着商家或厂家的没落而没落,到现在为止,很难再找到一款让我记忆犹新的产品

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线

所有的钓线都会断,但是几乎80%的断线情形是使用者的因素导致,比方

说钓了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查钓线是否受损,还有在线结处拉线时没有考虑到拉线的距离。

鱼线分类:

1、尼龙线(传统线,四色线)尼龙线的制造过程,一般是取树脂加工抽丝而成(传统线)并于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颜色(四色线),其特性是具有较佳

的延展性和弹性。

2、碳塑线:于制造过程中加入碳素,使其较耐磨,但展性较差,因为其比

重大于水的一般比重,故其切水性较佳,适用于矶钓(耐磨),而其比重较重的

特征,因此也为池钓所接受,又其之质地较硬,用于船钓的长子线或绑仕挂组(倒吊式)

3、钢丝线:一般取多股编织而成,单股者质地较硬,于受损时易断裂,多

股者质地较软,适用于一般钓大物时,防止咬子线。

4、编织线:(布线、火线、融合线)布线:由多股编织而成,具有较佳的

拉力值,但是初期的布线没有被加覆膜,易吸水,保养不容易,但其耐磨性和高

拉力值性比较好,广为船钓者接受,但切水性较差。火线:为多股编织线,在制

造过程中,每股细线上加入覆膜,可防止吸水,切水性好,但其受损部分容易形成毛球状,则比较易断裂,质地较硬。融合线:在编织布线上加入覆膜,并在抽

丝过程中加入多股尼龙线,其目的是取布线的高拉力值和耐磨性,受尼龙线加入的影响,此线比一般布线柔软,回复性好。

5、合成线(沉水线、浮水线、中通竿用线)在尼龙线的制造过程中,成品

上添加其他素材,如浮水物资(浮水线),适用于矶钓,沉水物资(沉水线)适

用于池钓,含油性物质(中通竿用线)还有树脂加工添加抗拉物质(投线)等线

的测试:(1)、火燃,试其碳素含量。(2)、拉直后摩擦,试其耐磨性。(3)、回复的惯性。(4)、结线强度(受损性)。

怎样选择一款高质量的鱼线

鱼线是大家钓鱼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去选择一款高质量的鱼线?价格高

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想买到好的鱼线必须掌握一些知识,才会满意而归!

从鱼线的外观看,鱼线可以分为“线”和“丝”两种。线是用两股或两股以

上的单纱或丝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捻而成,而丝则是独此一根。钓丝的制作方法,

通常是将原料熔融后,从特制的喷丝孔中挤压出来,经冷却、牵伸、卷绕等加工后制成。这样制得的鱼线为透明状,伸长率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拉力,特别适于做鱼线使用。还有,此种鱼线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且内外一致,因而其强力是同钓丝的截面积成正比的。我们平时用的鱼线,绝大多数是用熔融法制成的单丝,不透明的尼龙线特别容易粘水,已很少用做鱼线了。由此可见,我们平时所说的鱼线应叫做钓丝才对,不过大家习惯地将钓丝称作鱼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钓友们经常把钓丝叫作尼龙丝,而把多股的尼龙线叫作锦纶线,有些报刊上也出现这种错误,实在是匪夷所思。

尼龙和锦纶的关系,就好比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一样,只是名字、叫法的不同。尼龙、锦纶是一类物质,是聚酰胺类物质的总称,它的内部又视聚合体中碳原子的多少和聚合度的不同,又有很多种类。尼龙除锦纶外,还有“耐纶”、“卡普纶”两个名子,只是这两个名子不大为中国钓友所知罢了。

钓友们都知道,鱼线的号数是用来表示鱼线粗细的,号数越大,鱼线就越粗。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鱼线的号数相差多少倍,其直径就相差多少倍。实际上,鱼线的号数是和鱼线的截面积成正比例关系的。一种鱼线的号数是另一种鱼线号

数的多少倍,这种鱼线的截面积和强力就是另一种鱼线截面积和强力的多少倍,

而这种鱼线的直径却只有另一种鱼线号数倍数开二次方。比如2号线的截面积和强力是1号线的2倍(受加工工艺影响,2号线的强力实际上只有1号线的

1.8--1.9倍),而直径却只有1号线的1又2的根2次方倍。前面我们提到过,尼龙有很多种类,即使是同一种类,各厂家生产工艺水平有好坏,材料的聚合度不一样,反映到鱼线1/2的抗拉强度上就有较大差别,所以以上的讨论是以同样材质或同样的品牌为前提的。

鱼线透明了,人不容易看得清楚。由此推测,鱼也不容易看得清楚了。也有行家认为,鱼嘴前面的部分正好是视觉的盲区,透明线的隐蔽郊果和有色线比并没有多在实用价值,透明线只是生产厂家和商家迎合钓友们的心理而特意制作的。还有人提出,透明线存在“纤维透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鱼线变得明亮,更容易被鱼发现”。为此我作了一个小实验:在黑暗环境中把鱼线贴开亮的手电筒的镜面上,用手捂住镜面,这时在鱼线一端的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清

晰的亮点。我猜测,这便可能是所谓的纤维透光现象。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粗鱼线的光点儿较大,以透明的富丝达线为例,4号线在距光源10厘米处才看不到亮的光点,0.6号线在距光源5厘米处就看不到了。而且鱼线打结、缠绕后可见光

点儿几乎完全消失。此例说明,尼龙鱼线的“纤维透光”现象对垂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到水里,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便是光的折射现象。尼龙鱼线也能透光,和水的折射率不同,水中鱼线的折射光会不同于水中的折射光,从原理上说易于被鱼发现。但是,因钓点的水一般比较混,深度多在0。5米以上,鱼线上折射光的一点儿微弱差异对垂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所谓老化,是指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逐渐变坏的过程,几乎所有的鱼线都存在老化的现象。尼龙鱼线的耐日光性能较差,它们的老化程度主要是随日光照射强度和时间而定。据资料介绍,尼龙材料在日光照射200小时以后强度会下降36%。在避光、室温下,鱼线也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鱼线的

包装上注明生产日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我们还应看到,各厂家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鱼线的运输和保管水平也不一样,仅凭生产日期来断定老化程度是不可靠的。我们认为,鱼线只要外观光洁度好,是很正常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用于拉扯强力适当,触摸折绕有很较好的柔软性,就可以认为尚未老化。我们还认为,

鱼线在避光、室温下存放5年以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把“记忆”这个高等动物才具备的词用于鱼线显然是一种夸张。笔者认为,

无论是有记忆还是无记忆,最主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恢复顺直状态的难易程度。

也就是鱼线的柔软程度,容易被拉直。

常见一些印着外文字母的鱼线上有“软调”字样。凭想象,“软调”不外有两种意思,一是线质柔软,二是用于软调竿。

其实,稍有些力学常识和垂钓经验的钓友都可以看出来,这纯属画蛇添足之举。因为好的鱼线本身就应该是柔软的,就竿线搭配原则来说,应是线的抗拉强度略小于竿的强度,和调性没有什么关系的。

鱼线受拉伸长过大,内部会产生空穴,线表发白,经径变小。尼龙鱼线的初始模量低,容易伸长,还可能使鱼咬钩的信号传递不及时、不清晰,这使得伸长率大的鱼线不适合于海钓。鱼线的伸长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长的鱼线就像一根长长的弹簧,自动的协助钓者发挥遛鱼作用。鱼线越长,拉断鱼线所需移动距离(超出鱼线长度之外的距离)就越大,拉断鱼线所需作的功就越多。

鱼的体力消耗也就越多。不少钓友认为,鱼线越长,拉力越大,这是完全错误的。海竿用线以伸长率较小为好。日本的海钓最普遍的线是绦纶线,它的伸长率较小。对于手竿用线,笔者胆敢武断地说:在线的抗拉强度、线径、透明度和

柔软度相同的情况下,有一定伸长的比完全没有伸长的线好!日常垂钓中人们之所以不喜爱伸长率大的线,是因为伸长率大的往往伴随着强力低,因为合成纤维和长丝都分为高强低伸、中强中伸、低强高伸三种。

在渔具商店里购买鱼线时,可能会发现鱼线品种五花八门,商标注明有国产、合资、国外进口的等等,价格有几百元一盘的鱼线,便宜的有几块钱一盘的鱼线,包装上是琳琅满目,让购买者目不暇接。当然,鱼线中肯定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一般或差的。虽然价格上的差异是选择鱼线优劣的一种简单方法,但目前市场上鱼线的价格,很不规范,以次充好的现象,屡屡发生。仅从价格和外包装上是鉴别不了鱼线真正的品质,只有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才能鉴别出鱼线的优劣。

看线

当拿到鱼线后,首先看包装说明以及数据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然后打开外包装进行目测,无论什么颜色的鱼线,线的表面必须有光泽(编织线除外),透明

线不能有颜色出现,有颜色的线不能发白,如果有与本色线不相符合的颜色出现在鱼线中(除生产时带色),那鱼线质量就一定有问题。另外,找一端标准鱼线

与欲选购的鱼线相比,看一看线径的号数是否相同或接近,相差不大,或相同线径,那么鱼线尚可,如果相差很大,那肯定不是好鱼线了,因为有的劣质线,只

有加大线径才能保持一定的拉力。

摸线

选购鱼线时,先将线拉出一段,用手指轻轻一捋,凭手感检验,鱼线的粗细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平整。然后可将鱼线放入手掌,再后稍稍进行挤压,然后松开手掌,检查受力后的鱼线恢复情况如何,如果短时间快速恢复原样,属质量较好的鱼线,如果恢复得很慢或者根本恢复不了原样的线,那肯定是劣质线。另外,好的鱼线应该是非常柔软的,特别是柔软线做子线,好处多多。在鱼线线径相同的时候,越柔软越好。

试用

在垂钓时试用鱼线是最有效的一种鉴别方法。垂钓中,鱼线经过水的浸泡之后,可以试出其吸水性如何。鱼线表面做工粗糙,做线用料密度不够,防水保护层效果不好,在使用过程中,鱼线就会出现吸水现象,一旦鱼线吸水,线组的灵敏度下降,影响鱼汛的正常传递,好的鱼线不应该吸水。是否耐磨,也是衡量鱼线优劣的标准之一。有些线组上需要一些小配件(如漂座等),在垂钓过程中一般鱼线需要反复调整,那么这些附着在鱼线上的配件,在调整时,要经常上下摩擦鱼线,如果鱼线质量不好,很快就会起毛或分叉,影响鱼线原有的拉力。另外,钓线在打结后,其强度越高,质量越好,在垂钓时,线组根据需要,要在钓线上

打结扣,一般的钓线在打结处,拉力强度都会降低,而质量好的钓线,降低的幅度有限,质量差的钓线可能会下降到不足打结前拉力值的30%,所以在试用的时候,打个结,轻轻一拉检查强度如何。

六鱼线的保养:

1.每次垂钓结束后,应及时将沾在钓线的水用干布擦干净,因为垂钓水域的水质成分很多,包括一定数量的油、盐、碱、酸等多种成分。如果不将含有这些

成分的水擦干,钓线因受到腐蚀而降低强度。

2.将干净的钓线轻轻地缠在绕线盘上,尽量让钓线松弛,不要紧绷,因为长时间受力,会导致钓线失去原有的弹性。

3.绕线器最好选用圆形的比较好,方型绕线器四边都有直角,长时间摆放,

钓线弯曲点的强度会下降,而且放出来的钓线都是有棱有角的。

4.所有的钓线都存放在干燥、无光、无污染的地方储藏,以免受潮变质、老化。

5.外出垂钓时,缠有钓线的绕线器,不要与其它杂物放在一块挤压,以免将钓线划伤,更不能与油脂放在一块。

6.如果发现钓线的颜色发生变化,褪色、变黄等或者发脆,说明钓线已经老化或开始老化,应该及时更换,切不能贪图侥幸而留下断线跑鱼的隐患

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

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 组织撰稿:约克老师 电缆直径和电缆流过电流计算以及对照表(全)一、综述 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 其电阻计算公式: 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 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P=V×A P-线损功率(瓦特)V-压降值(伏特)A-线电流(安培) 二、铜芯线电源电流计算法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三、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 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 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 <10平方毫米以下乘以五> 即:2.5平方毫米铜芯线=<4平方毫米铝芯线×5>20安培=4400千瓦; 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铝芯线×5>30安培=6600千瓦; 6平方毫米铜芯线=<10平方毫米铝芯线×5>50安培=11000千瓦 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 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

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其标准: 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 0... 还有非我国标准如:2.0 铝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9A,铜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13.5A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 柒拾玖五两倍半, 铜线升级算。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 標準線徑規格對照表 上一頁 AWG 標準線徑規格對照表 業界線徑的粗細是以號數(xxAWG)來表示的,數目越小表示線徑愈粗,所能承載的電流就越大,反之則線徑越細,耐電流量越小。例如說:12號的耐電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號線的耐電流量則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為什麼AWG號數越小直徑反而越大?如這麼解釋你就會明白,固定的截面積下能塞相同的AWG線的數量,如11#AWG號數可塞11根而15#AWG號數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單位線徑就較小。 美規線徑值單一導體或群導體【各正值或負值】的線徑值(Gauge)是以圓或平方厘米(mm2) 量測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測線徑值,由於牽涉到不正確,因一般大部份的導體形體,包含長方形及其他怪異形狀。因此我們拿全部的量測以圓平方厘米(c/m)為參考值 群導體計算的方法或公式: 加上單一導體的線徑值總和,並比較上表求得。如果值落入兩者

之間,取比較少的值。 40股群導體線的線徑值為,如每一芯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間) 快速求得線徑值的方法: 兩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條(AWG)相加時,該單一線徑值減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請記得“快速求得線徑值的方法” 一些案例也許邊際會不正確,只採用此方式為大原則 AWG 標準線徑規格對照表

AWG-标准线径对照表

AWG 标准线径对照表 线径的粗细是以号数(xxAWG)来表示的,数目越小表示线径愈粗,所能承载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则线径越细,耐电流量越小。例如说:12号的耐电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号线的耐电流量则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为什么AWG号数越小直径反而越大?如这么解释你就会明白,固定的截面积下能塞相同的AWG线的数量,如11#AWG号数可塞11根而15#AWG号数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单位线径就较小。 美规线径值单一导体或群导体【各正值或负值】的线径值(Gauge)是以圆或平方厘米(mm2) 量测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测线径值,由于牵涉到不正确,因一般大部份的导体形体,包含长方形及其他怪异形状。因此我们拿全部的量测以圆平方厘米(c/m)为参考值 群导体计算的方法或公式: 加上单一导体的线径值总和,并比较上表求得。如果值落入两者之间,取比较少的值。 40股群导体线的线径值为,如每一芯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间) 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 两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请记得“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一些案例也许边际会不正确,只采用此方式为大原则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作者:————————————————————————————————日期:

导线截面积和电流的关系 一. 导线型号规格 B系列归类属于布电线,所以开头用B,电压:300/500V。(布局在墙上不动的线)V就是PVC——聚氯乙烯塑料 L就是铝芯的代码 R就是(软)的意思,要做到软,就是增加导体根数 B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LV ——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VR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以上电线结构:导体+绝缘 拿2.5mm2为例: BV的内芯线是1根直径1.78mm单芯铜线或由7根0.68mm的多芯铜丝组成 BLV的内芯是1根直径1.78mm单芯铜线 BVR的内芯是19根直径0.41mm的多芯铜丝 R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线 (它比BVR更软,比如2.5mm2的电线内芯是由49根0.25mm直径的铜丝组成)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连接软电线,(它比RV多了一层塑料护套) 另外:我们家庭中最常用的“护套线” BVVB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加上白色聚氯乙烯扁型外层护套 (就是2根BV线,再加一层白色的塑料护套)

二.不同温度下的导线截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截面积(大约值) 铜线温度 60 ℃75 ℃85 ℃90 ℃ 电流(A) 2.5 mm220 20 25 25 4 mm22 5 25 30 30 6 mm230 35 40 40 8 mm240 50 55 55 14 mm255 65 70 75 22 mm270 85 95 95 30 mm285 100 110 110 38 mm295 115 125 130 50 mm2110 130 145 150 60 mm2125 150 165 170 70 mm2145 175 190 195 80 mm2165 200 215 225 100 mm2195 230 250 260 导线截面积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S = (I *L)/ (54.4 *△U) 铝线:S = (I *L )/ (34 * △U)式中:I ——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 ——导线的长度(M) △U ——充许的电压降(V) S ——导线的截面积(MM2)

线径电流对照表

线径(大约值) 铜线温度 60o C75o C85o C90o C 电流(A) 2.5mm220202525 4mm225253030 6mm230354040 8mm240505555 14mm255657075 22mm270859595 30mm285100110110 38mm295115125130 50mm2110130145150 60mm2125150165170 70mm2145175190195 80mm2165200215225 100mm2195230250260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 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此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业界线径的粗细是以号数(xxAWG)来表示的,数目越小表示线径愈粗,所能承载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则线径越细,耐电流量越小。例如说:12号的耐电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号线的耐电流量则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为什么AWG号数越小直径反而越大?如这么解释你就会明白,固定的截面积下能塞相同的AWG线的数量,如11#AWG号数可塞11根而15#AWG号数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单位线径就较小。 美规线径值单一导体或群导体【各正值或负值】的线径值(Gauge)是以圆或平方厘米(mm2) 量测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测线径值,由于牵涉到不正确,因一般大部份的导体形体,包含长方形及其它怪异形状。因此我们拿全部的量测以圆平方厘米(c/m)为参考值 群导体计算的方法或公式: 加上单一导体的线径值总和,并比较上表求得。如果值落入两者之间,取比较少的值。 40股群导体线的线径值为,如每一芯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间) 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 两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请记得“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一些案例也许边际会不正确,只采用此方式为大原则

电缆直径和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

电缆直径和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 1、综述 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其电阻计算公式: 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 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P=V×A P-线损功率(瓦特) V-压降值(伏特) A-线电流(安培) 2、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3、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 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 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 <10平方毫米以下乘以五> 即: 2.5平方毫米铜芯线=<4平方毫米铝芯线×5>20安培=4400 瓦; 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铝芯线×5>30安培=6600 瓦; 6平方毫米铜芯线=<10平方毫米铝芯线×5>50安培=11000 瓦 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 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 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其标准: 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线规SWG BWG BG AWG 号码英寸毫米英寸毫米英寸毫米英寸毫米 7/0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0.500 0.464 0.432 0.400 0.372 0.348 0.324 0.300 0.276 0.252 0.232 0.212 0.192 0.176 0.160 0.144 0.128 0.116 0.104 0.092 0.080 0.072 0.064 0.056 0.048 0.040 0.036 0.032 0.0280 0.0240 0.0220 0.0200 0.0180 12.700 11.786 10.973 10.160 9.449 8.839 8.230 7.620 7.010 6.401 5.893 5.385 4.877 4.470 4.046 3.658 3.251 2.946 2.642 2.337 2.032 1.829 1.626 1.422 1.219 1.016 0.914 0.813 0.711 0.610 0.559 0.508 0.457 -- -- 0.500 0.454 0.425 0.330 0.340 0.300 0.284 0.259 0.238 0.220 0.203 0.180 0.165 0.148 0.134 0.120 0.109 0.095 0.083 0.072 0.065 0.058 0.049 0.042 0.035 0.032 0.028 0.025 0.022 0.020 0.018 -- -- 12.700 11.532 10.795 9.652 8.639 7.620 7.214 6.579 6.045 5.588 5.156 4.572 4.191 3.759 3.404 3.048 2.769 2.413 2.108 1.829 1.651 1.473 1.245 1.067 0.839 0.813 0.711 0.635 0.559 0.508 0.457 0.6666 0.6250 0.5883 0.5416 0.5000 0.1152 0.3954 0.3532 0.3147 0.2804 0.2500 0.2225 0.1981 0.1764 0.1570 0.1398 0.1250 0.1313 0.0991 0.0882 0.0785 0.0699 0.0625 0.0556 0.0495 0.0440 0.0392 0.0349 0.03125 0.02782 0.02476 0.02204 0.01961 16.932 15.875 14.943 13.757 12.700 11.308 10.069 8.971 7.993 7.122 6.350 5.652 5.032 4.481 3.988 3.551 3.175 2.827 2.517 2.240 1.994 1.775 1.588 1.412 1.257 1.118 0.996 0.887 0.794 0.707 0.629 0.560 0.498 -- 0.5800 0.5165 0.4600 0.4096 0.3648 0.3249 0.2893 0.2576 0.2294 0.2043 0.1819 0.1620 0.1443 0.1285 0.1144 0.1019 0.0907 0。0808 0.0720 0.0648 0.0571 0.0508 0.0453 0.0403 0.0359 0.0320 0.0285 0.02535 0.02010 0.01790 0.01594 0.01420 -- 14.732 13.119 11.684 10.404 9.266 8.252 7.348 6.544 5.827 5.189 4.621 4.115 3.665 3.264 2.906 2.588 2.305 2.053 1.828 1.628 1.450 1.291 1.150 1.024 0.912 0.812 0.723 0.644 0.573 0.511 0.455 0.405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SWG、BG、BWG、AWG)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线规号码7/06/05/04/03/02/26英寸0.5 000.4 640.4 320.4 000.3 720.3 480.3 240.3 000.2 760.2 520.2 320.2 120.1 920.1 760.1 600.1 440.1 280.1 160.1 040.0

800.0 720.0 640.0 560.0 480.0 400.0 360.0 320.0 2800.0 2400.0 2200.0 2000.0180SWG毫米12.7 0011.7 8610.9 7310.1 609.4 498.8 398.2 307.6

106.4 015.8 935.3 854.8 774.4 704.0 463.6 583.2 512.9 462.6 422.3 372.0 321.8 291.6 261.4 221.2 191.0 160.9 140.8 130.7

100.5 590.5 080.457BWG英寸---- 0.5 000.4 540.4 250.3 300.3 400.3 000.2 840.2 590.2 380.2 200.2 030.1 800.1 650.1 480.1 340.1 200.1

950.0 830.0 720.0 650.0 580.0 490.0 420.0 350.0 320.0 280.0 250.0 220.0 200.018毫米---- 12.7 0011.5 3210.7 959.6 528.6 397.6 207.2

796.0 455.5 885.1 564.5 724.1 913.7 593.4 043.0 482.7 692.4 132.1 081.8 291.6 511.4 731.2 451.0 670.8 390.8 130.7 110.6

线规号与线径对照表

线规号与线径对照表 线规号码 # SWG(mm) BWG(mm) 线规号码# SWG(mm) BWG(mm) 0 8.230 8.636 26 0.475 0.457 1 7.620 7.620 27 0.417 0.406 2 7.010 7.214 28 0.376 0.356 3 6.410 6.579 29 0.345 0.330 4 5.893 6.04 5 30 0.315 0.305 5 5.385 5.588 31 0.295 0.254 6 4.87 7 5.156 32 0.274 0.229 7 4.470 4.572 33 0.254 0.203 8 4.064 4.191 34 0.234 0.178 9 3.658 3.759 35 0.213 0.127 10 3.251 3.404 36 0.193 0.102 11 2.946 3.048 37 0.173 12 2.642 2.769 38 0.152 13 2.337 2.413 39 0.132 14 2.032 2.108 40 0.122 15 1.829 1.829 41 0.112 16 1.626 1.651 42 0.102 17 1.422 1.473 43 0.091 18 1.219 1.245 44 0.081 19 1.016 1.067 45 0.071 20 0.914 0.889 46 0.061 21 0.813 0.813 47 0.051 22 0.711 0.711 48 0.041 23 0.610 0.635 49 0.031 24 0.559 0.559 50 0.025

AWG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业界线径的粗细是以号数(xxAWG)来表示的,数目越小表示线径愈粗,所能承载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则线径越细,耐电流量越小。例如说:12号的耐电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号线的耐电流量则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为什么AWG号数越小直径反而越大?如这么解释你就会明白,固定的截面积下能塞相同的AWG线的数量,如11#AWG号数可塞11根而15#AWG号数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单位线径就较小。 美规线径值单一导体或群导体【各正值或负值】的线径值(Gauge)是以圆或平方厘米(mm2) 量测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测线径值,由于牵涉到不正确,因一般大部份的导体形体,包含长方形及其他怪异形状。因此我们拿全部的量测以圆平方厘米(c/m)为参考值 群导体计算的方法或公式: 加上单一导体的线径值总和,并比较上表求得。如果值落入两者之间,取比较少的值。 40股群导体线的线径值为,如每一芯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间) 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 两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请记得“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 一些案例也许边际会不正确,只采用此方式为大原则 AWG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业界线径的粗细是以号数(xxAWG)来表示的,数目越小表示线径愈粗,所能承载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则线径越细,耐电流量越小。例如说:12号的耐电流量是20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2200瓦,而18号线的耐电流量则是7安培,最大承受功率是770瓦。 为什么AWG号数越小直径反而越大?如这么解释你就会明白,固定的截面积下能塞相同的AWG线的数量,如11#AWG号数可塞11根而15#AWG号数可塞15根,自然的15#AWG的单位线径就较小。 美规线径值单一导体或群导体【各正值或负值】的线径值(Gauge)是以圆或平方厘米(mm2) 量测而得,平方厘米不常用在量测线径值,由于牵涉到不正确,因一般大部份的导体形体,包含长方形及其它怪异形状。因此我们拿全部的量测以圆平方厘米(c/m)为参考值 群导体计算的方法或公式: 加上单一导体的线径值总和,并比较上表求得。如果值落入两者之间,取比较少的值。 40股群导体线的线径值为,如每一芯为24 Guage = 40 x 405 c/m = 16,200 c/m = 9 AWG(得出值落入12960c/m和16440c/m之间) 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 两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3. ex. 2 x 18 AWG = (18-3=) 15 AWG 三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5. ex. 3 x 24 AWG = (24-5=) 19 AWG 四条(AWG)相加时,该单一线径值减6. ex. 4 x 10 AWG = (10-6=) 04 AWG 请记得“快速求得线径值的方法”一些案例也许边际会不正确,只采用此方式为大原则 AWG 标准线径规格对照表

线径电流对照表

铝线和铜线线径电流对照表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 22.5(A)。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 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此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1]

线规SWG BWG BG AWG 号码英寸毫米英寸毫米英寸毫米英寸毫米 7/0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0.500 0.464 0.432 0.400 0.372 0.348 0.324 0.300 0.276 0.252 0.232 0.212 0.192 0.176 0.160 0.144 0.128 0.116 0.104 0.092 0.080 0.072 0.064 0.056 0.048 0.040 0.036 0.032 0.0280 0.0240 0.0220 0.0200 0.0180 12.700 11.786 10.973 10.160 9.449 8.839 8.230 7.620 7.010 6.401 5.893 5.385 4.877 4.470 4.046 3.658 3.251 2.946 2.642 2.337 2.032 1.829 1.626 1.422 1.219 1.016 0.914 0.813 0.711 0.610 0.559 0.508 0.457 -- -- 0.500 0.454 0.425 0.330 0.340 0.300 0.284 0.259 0.238 0.220 0.203 0.180 0.165 0.148 0.134 0.120 0.109 0.095 0.083 0.072 0.065 0.058 0.049 0.042 0.035 0.032 0.028 0.025 0.022 0.020 0.018 -- -- 12.700 11.532 10.795 9.652 8.639 7.620 7.214 6.579 6.045 5.588 5.156 4.572 4.191 3.759 3.404 3.048 2.769 2.413 2.108 1.829 1.651 1.473 1.245 1.067 0.839 0.813 0.711 0.635 0.559 0.508 0.457 0.6666 0.6250 0.5883 0.5416 0.5000 0.1152 0.3954 0.3532 0.3147 0.2804 0.2500 0.2225 0.1981 0.1764 0.1570 0.1398 0.1250 0.1313 0.0991 0.0882 0.0785 0.0699 0.0625 0.0556 0.0495 0.0440 0.0392 0.0349 0.03125 0.02782 0.02476 0.02204 0.01961 16.932 15.875 14.943 13.757 12.700 11.308 10.069 8.971 7.993 7.122 6.350 5.652 5.032 4.481 3.988 3.551 3.175 2.827 2.517 2.240 1.994 1.775 1.588 1.412 1.257 1.118 0.996 0.887 0.794 0.707 0.629 0.560 0.498 -- 0.5800 0.5165 0.4600 0.4096 0.3648 0.3249 0.2893 0.2576 0.2294 0.2043 0.1819 0.1620 0.1443 0.1285 0.1144 0.1019 0.0907 0。0808 0.0720 0.0648 0.0571 0.0508 0.0453 0.0403 0.0359 0.0320 0.0285 0.02535 0.02010 0.01790 0.01594 0.01420 -- 14.732 13.119 11.684 10.404 9.266 8.252 7.348 6.544 5.827 5.189 4.621 4.115 3.665 3.264 2.906 2.588 2.305 2.053 1.828 1.628 1.450 1.291 1.150 1.024 0.912 0.812 0.723 0.644 0.573 0.511 0.455 0.405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镀锌焊接钢管和焊接钢管 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标称直径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根数/线径1/1.38 1/1.78 1/2.25 1/2.73 7/1.35 7/1.76 7/2.14 7/2.25 19/1.83 19/2.14 19/2.52 37/2.03 37/2.52 BV型绝缘层厚度 标称直径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绝缘厚度0.7 0.8 0.8 0.8 1 1 1.2 1.2 1.4 1.4 1.6 1.6 1.8 12.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知识 2009-06-10 17:19 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 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镀锌焊接钢管和焊接钢管 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BV型绝缘层厚度 12.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知识 2009-06-10 17:19 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

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方电线的线直径是:÷= ,再开方得出毫米,因此方线的线直径是:2×毫米=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毫米)平方的线: ×(×)×48 = 平方 (国标平方导体直径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平方导体直径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4平方导体直径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6平方导体直径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10平方导体直径*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AWG线径对照表

线规 SWG BWG BG AWG 号码 英寸 毫米 英寸 毫米 英寸 毫米 英寸 毫米 7/0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0.500 0.464 0.432 0.400 0.372 0.348 0.324 0.300 0.276 0.252 0.232 0.212 0.192 0.176 0.160 0.144 0.128 0.116 0.104 0.092 0.080 0.072 0.064 0.056 0.048 0.040 0.036 0.032 0.0280 0.0240 0.0220 0.0200 0.0180 12.700 11.786 10.973 10.160 9.449 8.839 8.230 7.620 7.010 6.401 5.893 5.385 4.877 4.470 4.046 3.658 3.251 2.946 2.642 2.337 2.032 1.829 1.626 1.422 1.219 1.016 0.914 0.813 0.711 0.610 0.559 0.508 0.457 -- -- 0.500 0.454 0.425 0.330 0.340 0.300 0.284 0.259 0.238 0.220 0.203 0.180 0.165 0.148 0.134 0.120 0.109 0.095 0.083 0.072 0.065 0.058 0.049 0.042 0.035 0.032 0.028 0.025 0.022 0.020 0.018 -- -- 12.700 11.532 10.795 9.652 8.639 7.620 7.214 6.579 6.045 5.588 5.156 4.572 4.191 3.759 3.404 3.048 2.769 2.413 2.108 1.829 1.651 1.473 1.245 1.067 0.839 0.813 0.711 0.635 0.559 0.508 0.457 0.6666 0.6250 0.5883 0.5416 0.5000 0.1152 0.3954 0.3532 0.3147 0.2804 0.2500 0.2225 0.1981 0.1764 0.1570 0.1398 0.1250 0.1313 0.0991 0.0882 0.0785 0.0699 0.0625 0.0556 0.0495 0.0440 0.0392 0.0349 0.031250.027820.024760.022040.0196116.932 15.875 14.943 13.757 12.700 11.308 10.069 8.971 7.993 7.122 6.350 5.652 5.032 4.481 3.988 3.551 3.175 2.827 2.517 2.240 1.994 1.775 1.588 1.412 1.257 1.118 0.996 0.887 0.794 0.707 0.629 0.560 0.498 -- 0.5800 0.5165 0.4600 0.4096 0.3648 0.3249 0.2893 0.2576 0.2294 0.2043 0.1819 0.1620 0.1443 0.1285 0.1144 0.1019 0.0907 0。0808 0.0720 0.0648 0.0571 0.0508 0.0453 0.0403 0.0359 0.0320 0.0285 0.025350.020100.017900.015940.01420 -- 14.732 13.119 11.684 10.404 9.266 8.252 7.348 6.544 5.827 5.189 4.621 4.115 3.665 3.264 2.906 2.588 2.305 2.053 1.828 1.628 1.450 1.291 1.150 1.024 0.912 0.812 0.723 0.644 0.573 0.511 0.455 0.405 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线径电流对照表

线径电流对照表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9=(A)。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