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 -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 ÷ b÷ c=a÷(b × 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8、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重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七单元:

统计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植树问题:

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1、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2、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像

6、28、496、8128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

6、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8、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9、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2、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3、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4、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6、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7、正方形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1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0、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和m/3。

21、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2、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23、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4、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量长、宽、高。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分数来表示。

25、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27、a÷b=a/b<b≠0>(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2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比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30、像1 1/2,1 3/4...这样的数叫做带分数。

3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3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33、它们最大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5、4/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6、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7、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8、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39、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0、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1、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4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43、复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别。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1、期末测试,口算以分数加减法为主,计算有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简算。

2、复习要求:因为时间紧迫,请自己抓紧复习!(1)认真看书,牢记基础知识,背会理解基本概念。提高做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分析,思考能力!(2)细心计算,格式完整,书写认真!

(3)认真读题,审题,按步骤完成图形计算和应用题。认真检查!

(4)千金难买回头看!查漏补缺数册,口算,数学书上的错题,争取全部掌握!

(5)自己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情况,做分项和综合试卷,提高学习能力!

建议同学们复习时别忘了课本中的典型练习题,如:25页的第1题;32页的6、7、8题;第36页的第

2、3、4、5、6、7、8、9题;第45页的5、6、7、8题;第48页的2、3、5、6、7题;第59页的7、8、9、11、13、14、15题;第82页的3、7题;第99页的第2题;第101页的第1题;第102页的第1、2、3、5题;第120页的第2、3题;课本最后的总复习中的所有练习。

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基本概念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3、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4、2×6=12,所以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7、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 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底面积×6

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像这样有时要跟据实际需要计算它的表面积。(注意审题和方法的多样性)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读作a的立方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1升(L)=1000毫升(mL),1升(L)=1立方分米(dm3 )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10、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11、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1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

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

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真分数)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 大。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3、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4、 1 、2 、4 是16 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

15、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16、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 1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7、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18、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 、100 、1000 …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成小数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或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

19、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0、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

21、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22、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尽量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001—2002学年度下期期中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一填空。(15分,每空一分)

(1)四百五十三万六千写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2)3.04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3)0.6吨=()千克。

(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

(5)=():15= =( )%

(6) 甲和乙的比是2 :3,乙是丙的(),丙和甲的比是()

(7)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8)把、1.667、167和16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9)一个圆柱体,它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米。

(10)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7,如果分母加上13所得分数是,原来分数是()。

二、判断。(10分,每题一分)

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3、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就比甲数少10%。()

4、五年级有学生98人,全部到校,出勤率是100%。()

5、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6、有6千克瓜子,吃了千克,剩下5千克。()

7、X的4倍加上6写成式子是4X+6. ( )

8、因为25%=0.75,所以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相同。()

9、如果甲数是乙数的80%,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10、环形面积比扇形面积大。()

三、选择。(5分,每小题一分)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度占全长的()

5/7米1/5 3 /4 米1/7

2、甲数是60,比乙数多10%,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60×(1+10%)60×(1-10%)

60÷(1-10%)60÷(1+10%)

3、植树节中学生植树,活了100棵,死了2棵,成活率是()

100%98%102%

4、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是去年的()20%80%120%

5、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四、计算。(8+6+6+12=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304+198= 1-4÷7= 7.5×20 = 5.2×6= 3.85×0+2.4= 21 ÷7= 204-24×5= 55×11= 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19.98×78+22×9.98 24.9+ 5.56 + 4.34+ 5 3、脱式计算。(6分)

8.6+2.7×3.5÷1.25-15÷0.75

4、解比例(12分)

1:x =5:14 75 :x =2.5:12

五、列式计算(8分)

1200的1/3除以20个5 ,商是多少?

2 的5倍减去1.8除5.4的商,差是多少?

六、应用题。(6分×5=30分)

1、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比是3 :2 ,几小时后两车相距60千米?

2、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铺完?(用比例解)

3、一种农药的药液和水,是按1 :1500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农药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各多少千克?

4、小娜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25%,第三天看了42页,正好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甲乙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段公路,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两队合作6天;正好修完这段公路的。余下的由乙队单独修,还要几天才能修完?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单元电 1.1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 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1.求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1)∠1=_____;∠3=_____ (2)∠1=_____. 2.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度,是_____角; 6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度,是_____角; 10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度,是_____角. 3.数学书封面的相对两条边互相(______),相邻两条边互相(______). 4.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______)来试商。 5.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小小网店2017年销售儿童玩具车数量统计图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_____)辆玩具车,销量最少是(_____)月份,是(______)辆;销量最多是(_____)月份,是(_____)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销量相差(_____)辆玩具车,下半年一共销售了(_____)辆玩具车. 6.根据已有的结果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 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37037×12=(______________) 37037×18=(______________) 37037×24=(______________) 7.与十万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8.在○里填上“<”“>”或“=”. 527023○4969200 190000000○19亿 180÷12○180÷15 150×2○15×20 9.读出下面各数,并将它们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0000人。6000000读作:(_______) 6000000=(_______)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目录 一、古诗词 (2) 二、多音字组词 (3) 三、近义词 (4) 四、反义词 (6) 五、词语归类 (7) 六、修辞方法 (9) 七、关联词语 (9) 八、仿写句子 (9) 九、日积月累 (10) 十、资料袋与宽带网 (12)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 (13) 十二、课文内容分析 (13)

一、古诗词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乡村四月》宋·翁卷——描写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作者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8、《渔歌子》唐·张志和——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词牌名。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善歌诗,能书画,著有《玄真子》集。 课外古诗6首 ①《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②《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一、填空.(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计算6536020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下图中,(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 (1) (2) (3) (4) 3.由4个一、9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把这个小数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4.在( )里填上“>”“<”或“=”. 1.99( ) 2.0 4.8kg ( )4kg80g 9.61242÷+?()( )[]961242÷+?() 5.10.2平方千米=( )公顷 6.05 kg=( )kg ( )g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其他两个角可能是( )°和( )°,也可能是( )°和( )°.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 cm ,其中一条边长6 cm ,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分别是( )cm 和( )cm. 8.将3.75先缩小到它的 1 10 ,再扩大到新数的100倍后是( ). 9.用简便方法计算40425?时40425=40025425??+?这里运用了( )律,40425=101425???()这里运用了( )律. 10.四年级三个班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1)班、四(2)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四(3)班要回收塑料瓶( )个.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8分) 1.567228=567228++++(),计算这道题应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D .无法确定 2.下列各式简便计算错误的是( ). A .2532125=2541258???+? B .35014=35072÷÷÷ C .12.8127.2=12.87.212--+-() D .88125=118125???() 3.下面两个图从( )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A .左面 B .前面 C .上面 D .以上都不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全册

四年级科学学科(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知识大展台 1、人体的支架叫(),它由()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骨骼具有()、()、()的作用。 2、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它能制造()。 3、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最大的特点是能够()。 4、关节分为()和()两种,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 5、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 而实现的。 6、人不运动时,负责()、()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 7、人体的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和()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9、我们打乒乓球时,胳膊上有()、()、()三个大关节在活动。 10、要保护骨骼肌肉的健康,就必须()、()、()。 二、我会判断,我能行(对的打“√”,错的打“×”) 1、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2、指关节可以做屈伸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关节没有好处。() 4、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共同完成的。 () 5、游泳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 6、要保护好关节不受伤,就不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7、不同的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8、骨骼、关节受伤的急救措施是迅速热敷受伤部位。() 9、骨头上的肌肉是成对在一起工作的。() 10、身体不同的部位关节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 三、我会选 1、关节所起的两大作用是()作用和缓冲作用。 A、支撑 B、连接 C、运动 D、保护 2、曲臂时,胳膊前部的肌肉();伸臂时,胳膊后部的肌肉()。 A、收缩 B、放松 3、收缩后的肌肉会()。 A、变短变硬 B、变长变软 4、常吃()含量高的食物可保持骨骼、肌肉正常工作。 A、蛋白质和脂肪 B、蛋白质和钙 C、碳水化合物 5、人体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 A、关节的运动 B、骨骼的运动 C、肌肉的运动 四、你来问我来答 1、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2、经常运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3、怎样避免在运动中受伤?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临近,各年级、各学科都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小编整理了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 )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 )人。 2.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 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1000000○999999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 ),这两条射线叫做( )。 5. 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角;( )时整,时针与分 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 )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 )位数。 7.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 8. 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6倍,现在的商是( )。

9. 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10. 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4.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9999。( ) 5. 181o是钝角。(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1. 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 A. 5 B.3 C. 2 D. 1 2. 15060的积末尾有______个0。 A. 4 B.3 C. 2 D. 1 3. 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 A. B. C. D. 4. 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 A. 3 B. 30 C. 300 D. 3000 5. 右图中,1=1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强烈推荐)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语文复习资料(四年级下册) 班级四年()班 姓名 目录

◆词语盘点 一、读读写写(摘自课本) (1) 二、读读记记(摘自课本) (2) ◆日积月累 一、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3) 二、关于诚信的名言 (摘自园地二) (4) 三、农业谚语 ( 摘自园地三 ) 四、战争类成语 ( 摘自园地四 ) (5) 五、感悟生命的名人名言 (摘自园地五) 六、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 摘自园地六 ) 七、形容人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摘自园地七) (6) 八、歇后语 (摘自园地八) 九、成语故事 十、资料袋与宽带网 (7) ◆走进课文 一、近义词、反义词汇总 (一)近义词 (8) (二)反义词 (9) 二、多音字组词 (10) 三、古诗 (一)第1课的古诗词分析总汇 (12) (二)第23课的古诗词分析总汇 (13) 四、课文特点及体会 (一)风景特点篇 (14)

(二)人物特点篇 (15) (三)课文心得体会 (16) 五、词语解释 (18) ◆课外积累 一、日积月累 (一)关于诚信的名言 (23) (二)农时谚语 (三)气象谚语 (四)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五)歇后语 (六)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七)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二、词语归类 (24) 三、句子汇总 (25) 四、小练笔 (26) 五、课文解析 (31) 附:期末复习计划(2009-2010第二学期) (39) 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 ◆词语盘点 ◆日积月累 一、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优学托教2017暑假班四年级数学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一空1分,共26分) 1.一粒黄豆约重0.35克, 0.35中的3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 2.一个数由2个十,6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3.5.62828……是一个()小数,可以记作()。 4.12.486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5.淘气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26岁,爸爸今年()岁。妈妈的年龄是淘气的3倍,妈妈今年()岁。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千克80克=()千克 75厘米2=()分米2 7.把 2.65、2.56、2.065、2.60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8.把29.3扩大1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 9.在下面线段中,用第()、第()和第()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1cm ②2cm ③3cm ④4cm 10.一个房顶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底角30°,它的顶角度数是()。 11.三角形ABC中,∠A=25°,∠B=48°,∠C=(),这是一个()三角形。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把3.6×5.78中乘数的小数点都去掉,积会比原来扩大1000倍。() 2.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8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50.09 B.4.005 C.7.0900 2.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90°的角,看到的角是()。 A.90° B.900° C.180° 3.0.3与0.4之间的小数有()。 A.9 个 B.10个 C.无数个 4.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5.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χ+3.2 B.3χ= 0 C.3χ-0.5>1 6.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A.2.8×0.5 B.2.8÷0.5 C.2.8-0.5 7.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8.小东和小伟下军旗,通过掷骰子决定谁先走(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标有1—6),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学习-----好资料

10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4. 用)厘米。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姓名: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 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3. 大的三角形 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4. 小数点的末尾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 m×m可以写成2 m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7. 钝 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10.468×99+468=468×(99+1)()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 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分米短。 A. 3 B. 4 C. 7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 28+72÷4的结果是( ) 11. a×75=b×108(甲乙都 不等于0),那么( ) A. a > b B. a < b C. a = b D.A.25 B.46 C.79 不能确定 12. 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46里面有() 0.0001. °,那么这个三角形3. 0.7一定是() A. 70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 【例题】: 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 【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例题】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 - a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 X 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字母表示:0 ÷ a = 0 (a ≠ 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字母表示:a ÷ a = 1 (a ≠ 0)★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字母表示:a ÷ 0 此式错误,不成立【例题】: 计算: 0÷27+5×0+4

2015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分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2、0.28里有(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 9020千克=( )吨 32.76千米=( )千米( )米 5米20厘米=( )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 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 4、131-63+37=131-(63+37)。( ) 5 、 大于2.4 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小 学 班 级 姓名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个小数由6个十,8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 2. 9.46是由( )个1、( )个0.1、和( )0.01组成。 3.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一本书a 元,买40本这样的书需要( )元。 5. 一个工厂原有煤x 吨,烧了t 天,每天烧a 吨,还剩( )吨。 6.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8.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 )。 9.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度。 10. 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 11.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2. 一周角=( )直角 =( )平角 13. 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 )律。 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 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 )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 )、(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 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 )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 m ×m 可以写成2 m 。 (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 )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0.468×99+468=468×(99+1) ( )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 3 B. 4 C. 7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题目 一、填空题。(第11小题3分,其余的一空一分,共20分) 1、把499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米10.1吨=()千克 10厘米5毫米=()厘米2元5分=()元 3、当B、C都不等于0时,A÷B÷C=A÷()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在小鹿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这条小路长()米。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度,五边形()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1、将0.58、5.8、5.08、0.508、0.558这五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35×(7×3)=35×7+35×3。()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7、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8、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9、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10、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3个黑球,摸到红球和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两个锐角均为60度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2、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9.98 B、10.101 C、10.05 3、a×b的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A. 千万 B. 亿 C. 亿位 2.在9000008的末尾添上2个0,这个数读作(). A. 九亿零八百 B. 九十万零八百 C. 九亿零八 3.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二届青奥会主赛场,总建筑面积约4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A. 40 B. 400 C. 100 4.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 1公顷 B. 4000平方米 C. 1平方千米 5.下面图形中,()表示射线MN. A. B. C. D. 6.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分成的角是( ). A. 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 两个锐角 C. 两个钝角 D. 两个直角 7.估算 482×31≈() A. 14942 B. 15000 C. 10500 D. 1500 8.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A. 900 B. 9000 C. 9900 9.下列几种情况,两条线互相垂直的是(). A. 两条直线相交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 C. 直角的两条边 10.强强每分钟能打95个字,570个字强强要打()分钟. A. 7 B. 8 C. 6 D. 9

11.□765÷24的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A. 1~9 B. 3~5 C. 5~9 D. 2~9 二、判断题 12.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3.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14.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末尾就有几个0.() 15.长方形的两组邻边相互垂直. () 16. 808除以80的商的末尾没有0.() 三、填空题 1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6,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 18.用3个8和3个0组成六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要求这三个0都不读,这个六位数可能是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 19.850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0.67平方千米=________公顷 20.在110°、70°、145°、90°、87°、92°、180°、175°、360°这些角中,________是锐角,________是钝角,________是直角,________是平角,________是周角. 21.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_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直线. 22.根据35×16=560 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16=________ 0.35×1.6=________ 3.5×1.6=________ 23._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4.有一个乘法算式,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68,是另一个因数的12倍,两个因数相差________,它们的乘积是________ 25.四位数除以二位数,商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四、计算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320÷4= 600×30= 125×8= 812×0= 69÷69= 80×90= 300×50= 50×80= 28×102≈32×49≈295×21≈19×204≈ 27.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词语盘点 一、读读写写(摘自课本1-8单元词语盘点) 洞庭江南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浙江油桐拥挤 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维持财富精湛器重 属于情形道德号码橡皮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 赞赏僵硬捶背许配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 海鸥补救蝙蝠清朗捕捉飞蛾避开敏锐铃铛揭开推进沉寂 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维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深情凯旋 征衣凝固精通经济贡献圣坛罪恶呼吁浓郁流连小径流畅 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鼓动 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 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

辛苦蚕桑固执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妻子拜见理睬肠胃 汤药医治喷射火焰驱赶领袖惩罚敬佩火种造福违抗双膝 啄食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敬亭山鸡冠花大丽菊障碍物荧光屏催眠曲聋哑人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无能为力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缓缓驶过闷闷不乐迷惑不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横七竖八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永驻人间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磕磕绊绊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胆大妄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气急败坏驱寒取暖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二、读读记记(摘自课本1-8单元词语盘点) 翡翠凉爽高耸山涧透射寂静增添细碎马蹄柔嫩锦缎绵延 绚烂拮据奔驰馈赠天津损伤晾晒竹签火候耽误赚钱熟练 教导讲究受益沉重道谢眼神抱怨鼓励宽容筑巢摇篮乃至 肥沃折腾忧患堤坝侵蚀崩塌毁灭植被经营扫帚腐烂土壤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数学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第3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根据216×12=2592,直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和()。 2、把96÷12+4×2的运算顺序变成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则算式变为()。 3、在里填上“>”、“<”或“=”。 0.06×1006×10 1200÷4÷61200÷24 19÷100190÷10 25×(40+9)25×40×9 4、(a+b)×c=(),这是乘法()的字母表示。 5、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的蛋仅重 0.557克,0.557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其中7在()位上,表示()。 6、按要求改写下面各数。 一只北极熊重0.75t。 0.75t=()kg 来自河南周口的国家女排名将朱婷的身高是1m95cm。 1m95cm=()m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是35990km2。 35990km2≈()万km2(保留两位小数) 7、在0.08、0.080、0.008三个小数中,与其它两个数大小不相等的是()。 8、木工师傅做完木框后常常会钉上两条斜挂的木条,这是应用了三角形的()。 9、李爷爷家的屋顶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顶角的度数是()。 10、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占图形的面积

( ) ( ) 11、在最美少年的比赛中,有8位评委参与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红红最后的总分是570分,她的平均得分是( )分。 12、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2个头,从下面数有38只脚,那么鸡有( )只。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有关于0的运算错误..的是( )。 A.0÷3=0 B.0×3=0 C.3÷0=0 2、把56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则小数变为( )。 A.0.567 B.56.7 C.5.67 3、下面( )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A.2cm 、4cm 、6cm B.9cm 、9cm 、9cm C.10cm 、12cm 、23cm 4、下面得数不相等...的一组算式是( )。 5、如图,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剩余图形的内角和是( )。 A.180° B.360° C. 90° 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已知a +b =c ,那么c -b =a 。(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3、王明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 ,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4、把6.96的小数点去掉,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 5、25×4÷25×4=1。( ) 四、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S版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17、莲叶青青 一、词语。 水shu ǐ缸ɡān ɡ 孙s ūn 子z ǐ 生sh ēn ɡ疮chu ān ɡ 代d ài 替t ì 剪ji ǎn 刀d āo 玄xu án 武w ǔ湖h ú 胳ɡē膊b ó肘zh ǒu 斑b ān 驳b ó陆l ù离l í:形容色彩繁杂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念念有词:指有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二、多音字。 糊h ū(糊上) 糊h ú(糊涂) 糊h ù(糊弄) 降xi án ɡ(投降) 降ji àn ɡ(降落) 三、句子。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这句话是对祖母的动作描写。“赶快”“咔的一声”说明老太太没有丝毫的犹豫,剪荷叶的速度快。表现她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一物降一物”在课文中是指荷叶对制服暑气很有作用。“罢了”是算了的意思。荷叶派上的大用场是治好了小孩头上的疮。 四、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18、萧山艳梅 一、词语。 阅yu è读d ú 书sh ū籍j í 兼ji ān 管ɡu ǎn 擦c ā汗h àn 初ch ū中zh ōn ɡ 宝b ǎo 库k ù 沧c ān ɡ桑s ān ɡ 天涯海角 喜怒哀乐

遨游:漫游;游历。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二、多音字。 尽jǐn(尽量)(尽快)尽jìn(尽头)(尽力) 三、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四、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词语。 昔xī日rì漆qī黑hēi拐ɡuǎi弯wān挖wā掘jué控kònɡ制zhì偏piān僻pì拥yōnɡ抱bào 二、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 二、赞美父亲的诗句。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父爱是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天里撑着;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浓郁而深远;父爱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答卷时间:90分钟) 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计分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65+360÷(20-5),先算(),再算(),最后算(),得数是( )。 2.72+68+132= + ( ○ ) 35×92+35×8= × ( ○ ) 3.0.057读作:;四百零五点七六写作:。 4.23.853精确到百分位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24572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6.6.02米=()厘米 3千米10米=()千米 6.05千克=()千克()克 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0.7 0.706 0.76 0.67 0.076 8.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 ()三角形。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它的顶角是( )。 10.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要用4分钟,如果锯成8段要用()分钟。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3个一,4个百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0.345 (2)3.045 (3)3.4005 (4)3.405 2.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 (1)1个(2)10个 (3)100个(4)无数个 3.拼成一个至少要用()个等边三角形。 (1) 1 (2) 2 (3) 3 (4) 4 4.在长90米的跑道一侧插上10面彩旗(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 (1)9 (2)10 (3)16 (4)8 三、判断。(4分) 1.4.5和4.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2.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3.任何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四、计算。(36分) 1.口算: 25×4=360÷36=0.3÷100=120×6= 58-58=1000×0.013=48+32=84÷4= 480÷60=3-1.4=0÷78= 2.5+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