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学生学科:化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 识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2)了解酸、碱、盐类的化学性质。

(3)了解学过的三种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4)NaOH+HCl=NaCl+H2O 这个反应属于以上三种反应类型吗?为什么?

二、教学课题(复分解反应)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本节课的设计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从相应练习中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类别,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其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引入概念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分别具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后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

(2)学生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A)N a2C O3+C a(O H)2=

(B)N a C l+A g N O3=

(c)NaOH+HCl=

(D)H2SO4+BaCl2=

(3)点评后,让学生讨论: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这几个反应有何相同点?

(4)由相同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各成分互相交换;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导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一、复分解反应:

(1)定义

(2)符号表示:AB+CD→AC+BD

(3)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的区别

(5)练习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定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写出方程式并分析它们是否是复分解反应?

(1)镁在空气中点燃

(2)用氯酸钾制备氧气

(3)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4)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反应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6)乙醇的燃烧

教师点评:(略)

2.分析、归纳出条件

提出问题:是否化合物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复分解反应能进行?

学生对下列几个反应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A)Na2CO3+Ca(OH)2=CaCO3↓+2NaOH

(B)NaCl+AgNO3=AgCl↓+NaNO3

(C)NaOH+HCl=NaCl+H2O

(D)H2SO4+BaCl2=BaSO4↓+2HCl

(E)Na2CO3+2HCl=2NaCl+H2O+CO2↑

(F)NaCl+KNO3=NaNO3+KCl(此反应不存在,不能发生反应)

学生归纳:有气体或沉淀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学生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物质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

(3)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4)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5)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教师点评(略)

练习2、有Ba(OH)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四种物质,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盐+酸→新盐+新酸

2、酸+碱→盐+水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盐+碱→新盐+新碱

5、盐+盐→新盐+新盐

两者均溶

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如:钾钠铵盐硝酸盐均溶;盐酸盐中除银不溶;硫酸盐中除钡不溶;碳酸盐中除钾钠铵镁外其余不溶;碱中除钾钠铵钡钙外其它不溶。

4、小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类型

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教学结构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学生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使知识得以内化。同时补充适当练习让学生练,后加以讲评,这样可使学生学会致用。但由于学生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得不牢之缘故,影响了解题的速度,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我授课的进度,这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的组成、分解

2的组成、分解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分解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 难点分析: 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活动准备: 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

∧—分解号、∨—合成号、1 1 —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2 1 1 ∧∨ 1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反思: 先让幼儿自己体验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请面的掌握较好,幼儿对加法、减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的比较快。但到书写的部分,因为幼儿刚开始接触拿笔书写,书写能力稍弱,以后需多加练习。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 2、了解复分解反应微观实质 3、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决:判断化合物之间能否反应、离子共存、物质的鉴别、物质推断等问题 4、培养学生建立常见化合物的物质离子观念 5、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和乐于发现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加深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课 【教师】同学们,我在实验室发现了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这是什么溶液呢?今天我把它们拿到这儿来,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检验一下,大家愿意吗? 【学生】愿意. 【教师】下面我分别取两种溶液少许,再把它们混合,大家看有没有明显现象出现? 【演示实验】将两种溶液各取少量,混合,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回答】产生白色沉淀. 【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猜一猜:白色沉淀可能是什么? 【课件播放常见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学生踊跃发言】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 【学生甲马上提出质疑】不可能是氢氧化铜. 【教师抓住机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不是氢氧化铜呢? 【学生甲】因为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 【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引导】我也猜到了一些沉淀,请同学们帮我检查一下有没有不合理的猜想呢? 【同学们观察后,回答】不可能是氢氧化铁,因为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说】看来大家想的都很周到,那么这么多种白色沉淀,到底是哪一种呢?下面我加入稀硝酸看看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向沉淀中滴加稀硝酸,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后,马上回答】沉淀溶解,且有气体生成. 【教师追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又能做出哪些推测? 【学生思考,回答】该沉淀不是氯化银和硫酸钡,因为这两种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另一名同学补充】也不可能是氢氧化镁,因为氢氧化镁和稀硝酸反应溶解,但不会生成气体.只有碳酸盐和稀硝酸反应可以溶解,并生成气体.所以我认为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并用掌声对他的精彩回答表示钦佩.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每名同学都进入了自主学习、探究的状态) 【教师】你真是厉害,帮大家确定了沉淀的种类.下面我们假设沉淀是

数学10的分解组合教案

数学10的分解组合教案 【篇一:说课稿:大班数学《10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组成》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 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 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10的分解与组成是在孩子们对10以内的数的形成,并了解了数与数之间多1少1 的关系,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 行的。 二、说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舒的合成与分解,提升计算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数的概念,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四、说活动准备: 1、基本已掌握9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有一定的经验。 2、实物图片、54张扑克牌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 的认识兴趣”,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去动物演唱会” 为主线的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中间穿插运用了引导观察法、 赏识激励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法,从而吸引幼儿的注 意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幼儿作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法、操作法、观察法等各种方法,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在轻松快乐的 氛围中掌握知识。 六、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游戏情景,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活动开始时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 的注意力,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设计了游戏情景: 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9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 2、创设情景,学习10的形成 这是该活动的重点、难点,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10的形成,我依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小动物参加演出的情境。因为大班 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性过度到抽象性思维的转变,所以在学习新知 识时我主要运用引导观察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情 境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新知识。 (1)通过直观地演示教具9只小兔子变成10只小兔子的过程,帮 助幼儿初步理解“9添上1是10”(师出示小兔子图片)看,首先出 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等等我——哟! 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9 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1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 “9添上1是10”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9与数字10 之间的关系,理解9与10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 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9)用数字 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9 比10少1,10比9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9添上1是10)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10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 点数。 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 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 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 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 们摆出新队形?(这里请幼儿上前摆队形,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变没变。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10的物体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案(兼做学案)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 从离子的角度去认识复分解反应。 (3) 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离子的共存、物质的鉴别、除杂等问题。 1、展示两瓶没有标签无色溶液的,你有什么问题? 2、 溶液取样混合,出现白色沉淀,你有什么猜想? 3、 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现象,提出猜想。 三、丿忆——知识回顾 1、复分解反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由 ______ 相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 的反应 (2) 条件:生成物条件 有 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生成 反应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AgNO 3+HCI=AgCI J +HNO 3 Na 2CO 3+Ca(OH) 2=CaCO 3 J +2NaOH Na 2CO 3+BaCl 2=2NaCI+BaCO 3 J 四、 学——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提高 1、 提出问题: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观看动画演示) 2、 总结归纳 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就是相互交换 _______________ 从而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 生成水的离子对 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生成沉淀的离子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练——让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 让我们一起探究和交流 a 酸+碱=盐+水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b 酸+盐=新酸+新盐 c 碱+盐=新碱+新盐 d 盐+盐=新盐+新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第3节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判断化合物之间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出常见化合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反应属于何种反应类型 1.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K2MnO4 + MnO2+ O2↑ 2.铁和硫酸铜溶液 CuSO4+Fe=FeSO4+Cu 3.稀盐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Na2CO3+Ca(OH)2=2NaOH+CaCO3↓ 以上4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提问】那3和4分别属于何种反应类型呢?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介绍初中化学的第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复分解反应。 板书: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请大家打开课本74页找到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并勾画。 一.复分解反应(PPT课件展示) 1.定义: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D=AD+CB 3.特点:化合物双交换,里应外合价不变。 【提问】下面请大家看看这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HCl + AgNO3 == AgCl↓+ HNO3 CuSO4 + BaCl2 == BaSO4↓+CuCl2 【学生讨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分析,中和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呢?【分析总结】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反应物酸和碱属于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的盐和水仍然属于化合物,因此,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过渡】通过以上的讨论可知,酸、碱和盐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那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汇总).docx

第四章数字2——10的分解与合成 第一课时数字2的分解与组成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2和2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的符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四、教学准备 1、演示教具:两朵花 2、学生人手两根铅笔、两个瓶盖。 3、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幼儿自主操作。 (二)教师演示 (1)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 如图: 2 根据分解式写出算式: ∕\↓ 2 - 1 = 1 1 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 2 ∕\↑ 1 1 根据合成式写出算式: 1 +1 = 2 (4)记录和的过程: 教师:“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来是2朵花,可以用组成式表示。” 演示组成式的记录方法(由下往上写)。 (三)学生操作: (1)小朋友们拿2支铅笔和2个瓶盖,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用卡片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请个别小朋友上黑板分。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巩固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能运用复分解反应来解决一些问题: 3、针对中考,处理常见题型。 二、教学重点: 关键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提问)同学们:复分解反应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开始回忆知识并回答) 师:从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知: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 (提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复分解反应的通式是什么! 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见幻灯片)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氢氧化铁和稀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 稀硫酸除铁锈 氧化铜和稀盐酸 (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正) (提问)属于复分解反应的都有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 (学生交流讨论并归纳总结) 有以下五类复分解反应类型: (1)酸+碱=盐+水 (2)酸+盐=新酸+新盐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碱+盐=新碱+新盐 (5)盐+另一种盐=另外两种新盐 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反应呢? (生思索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酸+碱=盐+水 反应物条件:

(1)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 (2)若酸是常见的三种强酸,无论碱是否可溶,反应均可进行。 生成物条件: 生成物中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产生、要么有水生成,这三个条件至少需具备一个,反应才能进行到底。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条件: (1)酸和盐至少有一种可溶;(盐除碳酸盐外其他盐必需都可溶 生成物条件: 生成物中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产生、要么有水生成,这三个条件至少需具备一个,反应才能进行到底。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反应物条件: (1)酸常用HCl,H2SO4和HNO3; (2)碱性氧化物是否可溶均可。但须注意,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H2SO4反应时需加热。 生成物条件: 生成物中有水生成。 4.碱+盐=新碱+新盐

幼儿园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活动设计: 由于数学活动逻辑思维性很强,很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上一次4的组成与分解中,由于我的设计不恰当,整个流程不是很清晰,导致整个活动开展的不是很好。因此,在这次教学中,我让通过情境创设这个环节,让幼儿帮助农民伯伯分萝卜的这种情境,让幼儿发现一个数有多种分法,知道4的3种分法,掌握4的分成,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感知4的组成,知道4的分合关系。 2、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掌 握4的组成。 3、初步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 活动重难点: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

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准备: 师:小兔子(2个 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红兔) 萝卜(4个) 纸团(4个)杯子(2个) 幼:笔 记录卡 数字卡(没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与分解。 1、玩“公鸡头母鸡头”复习3的组成与分解。 二:情境创设,学习4的组成与分解。 1、师:小朋友真厉害,看看梁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3、师出示萝卜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观察萝卜的形状的大小、颜色) 提问:有几个萝卜?用数字谁来表示?

4、教师:农民伯伯要把4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子吃,这可给农民伯伯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 (幼儿想办法) (师小结:把4个萝卜,一部分分给小红兔,另一部分分给小白兔) 5、请个别幼儿来分。 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4个萝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根据幼儿的分法出示一种分合式,齐读) 引导幼儿说出(按形状的大小或颜色)来分 (根据幼儿的分法出示不同的分合式,齐读) 小白兔吃了x个,小红兔吃了x个,一共合起来吃了几个? 6、请第二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 小结:4的分法有几种? 三、游戏(猜一猜) 1、大三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棒,老师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教案

复分解反应教案 黄菲菲 复习目标: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会判断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微观实质。 3.可以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离子共存、物质除杂、鉴别等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请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3)工业制烧碱的反应 (4)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5)用盐酸除铁锈 2.复分解反应 (1)概念: (2)表达式:AB+CD →AD+CB 特点: (3)复分解反应的五大类型: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我知道: 复分解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相互反应,两种离子之间如果能结合成难溶性的碱或盐、不稳定的酸或碱(分解放出气体)、或难电离的水(初中阶段宏观表现为生产气体、沉淀和水),反应就能发生,反之,反应就不能发生。

评价活动一: 1.(2016潍坊)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水蒸气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 燥管 B CaO粉末CaC03高温煅烧 C NaOH溶液| Ca(0H)2加入过量的Na2C03溶 液,过滤 D CuS0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2015?潍坊)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溶液与NaNO3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振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纯铝和硬铝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评价活动二: 3.(2018?潍坊)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三种溶液进行了检验,检验的 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1CaCl2、NaCl、CaCO3 2Ba(OH)2、H2SO4、NaCl 3KCl、Na2SO4、NaCl 其中第组结果肯定不正确。 评价活动三: 4.(2019?潍坊)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3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2课时 3的组成、分解 一、教学内容 3的组成、分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3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四、教学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五、教学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3 3 ∧∧ 1 2 2 1 4、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写2的加减法算式的方法写出3的加减法算式(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试着在本子上书写算式,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的情况)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算式,教师纠正并展示规范的算式。 6、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 3可以分成几和几? (高)老师,我告诉您, 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 六、课堂总结 师生齐唱3的分解儿歌。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复习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用什么通式表示? 3、复分解反应哪五种常见类型? 4、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要满足什么条件? 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 解题关键: 1、熟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特别要掌握一些特征反应。 2、掌握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熟记物质溶解性规律。 4、熟记十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或相互反应。 物质间相互不起反应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若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 常见十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H+与CO32-、HCO3-、OH-不能共存;OH-与NH4+、H+、Fe3+、Cu2+、Mg2+不能共存; Ag+与Cl-不能共存;Ba2+与CO32-、SO42-不能共存;Ca2+与CO32-不能共存。 例题1: 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Cl-、SO42-、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液体,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B. 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D.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课堂练习】 1、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Cl2、HCl、NaNO3B.KOH、HCl、(NH4)2SO4 C.K2CO3、Ba (NO3)2、NaOH D、FeCl3、NaCl 、KNO3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OH—、Na+ B.H+、SO42—、HCO3—、K+ C.Ba2+、H+、SO42—、Mg2+D.Cu2+、C1—、NO3—、H+ 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NO3、NaCl、Mg(NO3)2、NaOH B.Ca(OH)2、NaNO3、Na2CO3、NH4Cl C.HCl、K2SO4、NaOH、NaNO3D.NaCl、HCl、MgSO4、Cu(NO3)2 4、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NH4)2SO4、FeCl3、NaNO3、K2SO4 B、KOH 、KNO3、NaCl、KMnO4 C、MgSO4、NaCl、HNO3、K2CO3 D、Ba(OH)2、CuSO4、MgCl2、H2SO4 应用二、应用于去除杂质 除杂质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不增”:不能带入新杂质。 (2)“不减”:选用的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与要提纯的物质不反应。 (3) “易分”:将杂质转化成气体、沉淀或要提纯的物质。 例题2: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

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学生学科:化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 识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2)了解酸、碱、盐类的化学性质。 (3)了解学过的三种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4)NaOH+HCl=NaCl+H2O 这个反应属于以上三种反应类型吗?为什么? 二、教学课题(复分解反应)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本节课的设计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从相应练习中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类别,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其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分析】

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图文稿

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课时数字2的分解与组成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2和2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的符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四、教学准备 1、演示教具:两朵花 2、学生人手两根铅笔、两个瓶盖。

3、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幼儿自主操作。 (二)教师演示 (1)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如图: 2根据分解式写出算式: ∕\↓2-1=1 1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 2 ∕\↑ 11根据合成式写出算式: 1+1=2 (4)记录和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 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教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 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 【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学习方法指导】 记住常见的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解决物质的鉴 别、除杂、推断等问题,教会学生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在初中化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同学们回忆是哪四大基本类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复分解反应。 师: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回答问题并完成学案中的“试一试” 生:1. 讨论回忆常见的八大沉淀: CaCO 、BaCO 、AgCO ;3323BaSO 、AgCl ;(不溶于稀硝酸)4Mg(OH)、Cu(OH)、Fe(OH) 322 (蓝色)(红褐色) 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和 CO ;H 和 HCO ;NH与 OH 4333.生成水的离子对: +2-+-+-H 和 OH +- H (过渡)在中考题型中,并不会要求学生们书写这些沉淀或离子对的化学式,记住它们,是为了 能灵活运用于解题。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 题型一:物质间的反应(离子共存) 生: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部分 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B ) A.KCl B.NaNO C.HNO D.Mg(OH) 23 3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 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 +2+2- A.Na Cl OH B.K Ca CO 3+- 2-+3+ -C.H Cl CO D.Na Fe OH 3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D ) A.CuSO、 KOH、 NaCl B.Ba(OH)、KSO、 HCl2442C.NaCl、 BaCO、 KNO D. HCl、 NaSO、 KCl 4233【小结】 只供学习与交流. 请联系网站删除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对常考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师:熟练掌握122+2+ Ca Cu- 3+ 2-2+2- a COFe B OH SO34-+2+ Cl Ag Mg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1. 知道复分解反应是有条件的,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 会书写常见的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3.能用于解决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问题。核心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复分解反应 1. 复分解反应:两种相互,生成另外两种的反应。 2.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相互,不变。 3.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生成物中必须有或或。(2)当和;和反应时,反应物必须。知识点二: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2)酸+碱→盐+H2O(中和反应) (3)酸+盐→新酸+新盐 (4)碱+盐→新碱+新盐 (5)盐+盐→新盐+新盐 知识点三:复分解反应中常见的气体和沉淀 1.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口诀: 酸全溶,溶碱有四种:钾钠钙钡( ) 难溶碱:氢氧化铜 ( ) 氢氧化铁 ( ) 氢氧化镁 ( ) 钾、钠、铵、硝盐全溶 氯化物中银不溶氯化银 ( ) ;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钡 ( ) 碳酸盐中钙和钡碳酸钙()碳酸钡() 2.复分解反应中常见沉淀:五白一蓝一红褐 白色沉淀:。 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 3.复分解反应中常见气体 (1)碳酸盐遇酸生成酸性气体。 (2)铵盐与碱溶液生成碱性气体。

聚焦济南直击学考——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1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反应的说明理由。 (1) CaCO 3+ HCl (2) NH 4NO 3+Ca(OH)2 (3) K 2SO 4+ NaNO 3 (4) Mg(OH)2 + HCl (5) CaCl 2+ AgNO 3 (6) BaCl 2 + NaOH (7) Fe 2O 3 + NaOH (8) Fe 2O 3 + HCl (9)BaSO4 + Na 2CO 3 小组讨论2请推断下面各小题中A 、B 、C 分别是什么物质或含有什么离子。 练习: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OH)2、CuCl 2、NH 4NO 3、 (NH 4)2SO 4、 CuO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稀硝酸 硝酸银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 C 白色沉淀 变蓝 沉淀不溶解 稀硝酸 氯化钡溶液 B C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稀硝酸 稀硫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C 白色沉淀 变浑浊 沉淀不溶解 澄清石灰水 滴加稀盐酸 A 无色气体B 变浑浊

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5的分解与组成 张志华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轻松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 2.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 3.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分解.组成的意义。 ^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卡.棋子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有两个动画片里的人物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小朋友们猜猜会是谁呢(课件出示米老鼠和唐老鸭)今天听说米老鼠要请客,唐老鸭也要请客,快瞧!客人是谁呢(课件出示5只企鹅图)数数看有几只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米老鼠邀请小企鹅去做客,唐老鸭也邀请小企鹅去做客,小企鹅该怎么办呢(自由说)最后得出结论:把小企鹅分成两部分。 二. 集体活动 1.把小企鹅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小朋友们就用手里的5个棋子代替小企鹅来分一分吧一部分代表去唐老鸭家,另一部分代表去米老鼠家,每分出一种就写在记录单上,每次分的结果要不一样吆!(播放音乐)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幼儿要不漏掉不重复) 3.` 4.幼儿汇报分法。 5.归纳总结分法,并数数有几种。(播放课件)读一读。 6.相反组成法也有4种,读一读。(多种形式读)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们真能干!顺利的为小企鹅解决了难题,它们可开心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知道小朋友们爱做游戏,接下来我们就来做游戏好不好游戏一:猜数游戏 老师手里共有5个棋子,把这5个棋子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两只手里,给出一只手里的数量,让孩子们猜另一只手里的数量。 师幼互动,再同桌互动。 游戏二:对数游戏 * 口头对数,师出1,生对4,正好组成5.

师幼互动,同桌互动。 四.结束语 这两个游戏好玩吗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和爸爸妈妈做做这两个游戏好吗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说课稿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说课稿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交流中反思,实现自主学习扎实练习的教学理念,从而提升科学素养,领悟科学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校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为综合复习阶段,学生通过中考模拟试题的训练,暴露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达成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标。分析历届中考试卷可知,酸碱盐的知识内容在试题中占40%左右,也就是50分试卷中酸碱盐知识占近20分。而学生解这类题的难点便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基于此我确定了本节专题复习课《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力求通过这一专题的复习攻克酸碱盐知识的难关。从而提高中考酸碱盐知识的得分。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熟练应用复分解反应解决酸碱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体会成功喜悦。 3、重点难点。 (1)重点:巩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熟练应用复分解反应。 (2)难点:熟练、灵活地应用复分解反应。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根据学 生已有的经验,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具体方法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四、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识记了一些常见的沉淀,后1/3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物质分类程度,甚至有的化学式也不会写; (2)学生的能力状况:应用复分解反应去解题的能力欠缺,灵活运用能力差; (3)学生的心理状况:无论学生的基础程度如何,学生都会为自己学习上的小成功而欣喜,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 2、学法指导。 为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力求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主动形成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复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知识回顾——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习小结——当堂检测、反馈。 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采用生活中实际问题导入法,以实际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导入复习内容。 2、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学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 3、知识回顾。 此处占用时间稍长,使学生明确解决复分解反应应用问题需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复习旧知,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对以下的探究作了较好的铺垫。 4、自主合作、合作探究。 此处为学生设置了层层递进的探究题,学生由易到难体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先由学生独立探究,后由同组学生讨论、分析,实现兵帮兵、兵教兵。

复分解反应及应用练习题

1.(2019?昭平县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和烧碱溶液B.铝和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2.(2019?九龙坡区模拟)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还原反应、置换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3.(2017秋?章丘区期末)金属La(镧)的活动性比锌强,它的氧化物为La2O3,其对应碱为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LaCl3的是() A.La+HCl B.La2O3+HCl C.La(OH)3+HCl D.La(OH)3+MgCl2 4.(2015?雨花区二模)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A.NaOH、HNO3、BaCl2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 5、【2020临沂模拟改编题】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6.(2019·枣庄)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2+、SO2-4、Ag+、Cl-B.H+、Na+、K+、NO-3 C.H+、Ba2+、NO-3、CO2-3D.Mg2+、Cl-、OH-、Na+ 7.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8.(2019?益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复分解反应学习指导

复分解反应学习指南 首先复分解反应牢固掌握要做到五要 一、要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二、要明确复分解反应的要点 1.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能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反应就能发生。 4.明确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 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首先满足反应物是可溶的,再考虑生成物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三、要熟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 酸类不溶是硅酸;(在酸类中只有硅酸不溶于水) 碱类只有钾、钠、钡、钙、铵、(除KOH 、NaOH 、2)(OH Ba ,O H NH OH Ca 23 2)(?、外 其它碱都不溶于水)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能溶;(含有-+++34NO NH Na K 、、、的盐都能溶于水)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AgCl 不溶于水,其它都能溶于水);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微溶还有硫酸钙和硫酸银;(硫酸盐中4BaSO 不溶、424SO Ag CaSO 、微溶,其余均可溶);碳酸盐溶 ;(上面口诀中未包括的盐大多水溶于水) 四、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交换反应。当溶液中某些离子能相互结合而使其浓度减小时,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如果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那么反应也就没有发生。 五、要掌握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规律 (1)盐+酸→新盐+新酸(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4)酸+碱→盐+水(又叫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也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仅从生成物方面作了介绍,而各类考试对复分解反应考查的角度往往是多样化的,不仅有生成物的条件,还有反应物的要求,以及复分解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等。本文对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对应条件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复分解反应练习 导学练习:1.两种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叫做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3.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方程式为 4.硝酸银溶液滴入稀盐酸实验现象为 方程式为 学习要求:1.说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学习指导: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2.要记住:酸跟碱、酸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有一种是可溶物;碱跟盐、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复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 基础演练: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中有 ,有 , 或有 ,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发生。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能够与硫酸铜溶液( 色)反应生成 色 ,方程式为 4.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起反应现象为 ,方程式为 5.如果把NaCl 溶液和KNO 3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没有 ,也没有 或 ,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 能力强化: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氯化钡和碳酸钾 B 。盐酸和碳酸钠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 。氢氧化铁和硝酸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硝酸银和氯化镁 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碳酸钙和稀硝酸 D.硫酸钠和氯化钡 3.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写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① KOH + HCl ② K 2CO 3 + H 2SO 4③ NaOH +FeCl 3④ KCl +Cu(OH)2⑤ AgNO 3 +BaCl 2⑥CaCO 3 +Ba(OH)2⑦ BaSO 4 + HNO 3 中考连线: 1.下列每一组内各物质两两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B.碳酸钙、盐酸、铝 C.氧化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D.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 2.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D.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3. 【08年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 2+ 、Ca 2+ 、CO 32-、OH - B.Na + 、SO 42-、Cl -、OH - C.Ba 2+、H +、Cl -、OH - D.Ag +、NH 4+、NO 3-、OH - 4、【07泰州】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 .K 2SO 4、BaCl 2、NaNO 3、NaCl B .HCl 、Na 2CO 3、BaCl 2、Na 2SO 4 C .KOH 、Na 2SO 4、CuSO 4、HCl D .KCl 、AgNO 3、KNO 3、N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