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烟草行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烟草行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烟草行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xx,四川蓬安县人,研究员,汉族,1962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同年分配到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烟草栽培研究。1984年赴日本考察学习烟草生产技术,1997年赴巴西进行烤烟生产及烘烤考察,XX年赴法国考察。1983年至1998年任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XX年任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xx同志多年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堪称全省烟草系统科技方面的典范,科研职业道德高尚。他本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成果累累,取得显著业绩,对本所、贵州省烟草事业乃至全国烟草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科研成果xx同志从事烟草科技工作40年,主持和参与科技项目35项,取得科技成果29项,1978年以来取得成果16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烤烟育苗技术研究。唐远驹同志从60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解决了苗床覆盖物、苗床形式等问题,首先在我省试验推广了塑料薄膜育苗,低床形式,应用至今。1998年率先进行漂浮育苗试验成功,正大面积推广,由他开发研究的托盘水床育苗成本低、用水省、烟苗壮,已试验成功正在推广。

XX年贵州省推广烤烟漂浮托盘育苗60.92%。2、烟粮双丰收的研究。为了解决60-70年代烟粮争地问题,唐远驹同志通过研究提出了“高密度、低打顶栽培法”解决烟-稻、烟-苞谷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和其它如麦烟套种、烟粮间套作技术,其中“高密度、低打顶在烟粮两熟中的应用”获1978年贵州省科学大会奖。3、烟草区划布局研究。1980-1985年唐远驹同志作为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的主要完成人同时主持贵州烟草区划研究,提出全国烤烟生态适宜等级区划分标准和筛分方法为全国各产烟省所采用至今。1986年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主持的“贵州烤烟质量普查”、“天柱烤烟质量研究”、“贵州省烤烟品质与气候关系及气候分区研究”1986年分别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贵州省烤烟合理布局研究”1993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成果的应用促进全省烤烟产量、质量明显提高,仅87—92年农民增收每年达4000万元,财政增收达1500万元。4、申湄基地优质烟开发。1987年至今,唐远驹同志主持申湄基地优质烟开发,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根据上海烟厂对烟叶质量的要求,充分利用湄潭生态条件、提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使湄潭县烟叶成为上海卷烟厂不可缺少的原料,进入中华牌卷烟配方比例由原来的5%增加到20%以上,替代了巴西进口烟叶,成为全国厂县联办基地的一面旗帜。湄潭县公司成为全省唯一不要贷款收烟叶的县公司,同时也促进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湄潭投入固定资产达到2亿元,也使上海卷烟厂在贵州的烟叶

基地由湄潭扩展到凤冈县,省烟科所成为上海烟草集团烟叶技术重要依托单位。唐远驹同志所主持的“申湄基地优质烟栽培技术研究”1996年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他又主持上海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体系研究项目,由上海出资220万元,历时5年在全国7个省,为上海烟厂构架烟叶原料体系,在全国烟草行业这是第一个烟叶原料体系,今年已通过全国专家验收,被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烤烟成熟度研究工作。唐远驹同志所主持烤烟成熟度研究,在对烤烟品种、生态条件、叶片着生部位、栽培技术,以及烟叶品级质量、内在质量深入研究基础上,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叶龄为第一指标,叶色、黄叶面斑作为第二指标的成熟度的标准,在全省推广实施后,在全国也普遍采有,促进烟叶品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得到改善。上等烟比例提高7.9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35元,亩产值增加54.1元,该项目1998年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6、西南部分地区烤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唐远驹同志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辛勤研究探索,80年代提出贵州烤烟香型齐全,适合开发生产不同香型风格烟叶的观念,他所提出的烟叶香型分类方案,烟叶原料评吸方案、记分方式,至今仍在应用。XX年至今他主持承担了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特色烟开发项目“西南部分地区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在长期从事烟叶内在品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善贵州烤烟内在品质突出地方特色的技术框架,实行工业农业结合为贵州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贵州烟叶市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