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174-175课学习笔记

第174-175课学习笔记

科判关系

智慧品分三: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戊二、生智慧之方法;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己三、破除所断实执

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分为:庚一、深入人无我; 庚二、深入法无我

庚二、深入法无我分四:辛一、身念住;辛二、受念住;辛三、心念住;辛四、法念住。

辛二、受念住分四:壬一、受之自性;壬二、受之因触;壬三、受之对境;壬四、执著不成立

壬一、受之自性分二:癸一、胜义中受不成立之理;癸二、修分别彼之对治(174.01)

壬二、受之因触分三:癸一、破根境相遇;癸二、破与识相遇;癸三、摄义

癸一、破根境相遇分二:子一、总破相遇(174.02);子二、破微尘相遇(174.03、174.04)

癸二、破与识相遇(174.05);

癸三、摄义(175.01、175.02)

壬三、受之对境(175.03)

壬四、执著不成立(175.04、175.05)

第174课学习笔记

癸二、修分别彼之对治:

“分别彼”,“彼”就是“受”。认为受实有的分别,通过修持受无自性、受的空性来对治受实有的分别念。

故应修空性,对治实有执,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

【颂词分层与解释】2层。1-2第一层:为了对治乐受、苦受、舍受的实执,我们应通过观察受的本体、对境、因缘、结果,将一切感受抉择为空性。3-4第二层:滋养瑜伽士的妙食,是从“观慧良田中”生长出来的。即如理观察诸法本性的智慧,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持,才能最终达到完全安住的境界。“观慧”,就是观察一切诸法无自性。观察受无自性的智慧比喻成良田,不断地观察,就可以长出滋生证悟实相的身体。作为一个瑜伽士、修行者来讲,让他修行的生命、法身慧命得以延续的方法,就是观修一切万法无自性。

{广释}:因此,应该修习空性胜观,对治实有执着恶习,从如理观察诸法的智慧良田中,能长出滋养瑜伽士定慧的粮食。{辅导}:所以我们应该修持空性,来对治认为受实有的执著。在观察受无自性的智慧良田当中,能够生长修持一切万法空性的瑜伽士食物的缘故。

【重点难点分析】

1.修行的基本次第

修行空性法门,先要从人无我、法无我修起,观察所谓的“我”存不存在,这是观修人无我;观察人们强烈执著的身体存不存在?感受存不存在?心和法是不是实有?这是了达诸法无自性的“法无我”道理。只有长期潜移默化的修持,能让自己真正生起的一种定解,修行才会圆满成功。

2.闻法的重要性

(1)很多高僧大德一再强调:若想彻底断除轮回根本,一定不能离开闻法。

(2)空性智慧,是滋养瑜伽士的妙食,这种妙食源于如理观察诸法本性的智慧,如理观察的妙慧是产生真正空性胜观智慧的途径。如果没有闻思经论、教理,并以教理反复思维观察,空性定解智慧不会无因而生,那你天天枯坐,也不可能得到滋长胜观智慧的粮食,最终也无法证悟。如果能以教理作深入观察,不断得到受等诸法无自性的空慧甘露,这样的修行者,其定慧将不断增上,而一切轮回疴疾之苦将会迅速息除。

(3)相关的教正:在《入行论讲义》中,堪布根华仁波切讲这个颂词时说:“闻法的功德非常大。迦叶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都证得了圣谛;而释迦牟尼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将来弥勒佛出世时都会获得圣果。”《犍椎经》中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犍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

相关的公案: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中有一个《黑山羊的故事》、安慧论师前世当鸽子时的闻法经历、《续高僧传》中僧安禅师传讲《大涅槃经》时候野鸡闻法。法王说:“纵然是旁生,耳边听闻佛法的功德都不可思议,更何况是我们有希求解脱意乐的人了!”

3.《俱舍论》中将受蕴、想蕴单独安立为蕴的必要。

主要针对一般的在家人,对于受的执著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是出家者,对想蕴(宗派的观点)的执著很强烈。所以把受蕴、想蕴单独安立。在这个颂词当中,体现的是应该修持空性,来对治实有的执著。实有和无实有是一对,执著实有最直接的反方面就是无实有。我们认为受是实有的,是对受的本身产生一种执著,要打破对它的执著,就要修受是无实有的。对受本身去观察,了知所谓的受在显现的时候,是无自性、无实有的。所以应该修持空性,来对治实有的执著。这不是压制的方法,而是断根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断除对受的执著。

4.对修学者的期望

(1)要为听法舍得付出。比如打电话或发信息来通知别人,说今天某个地方要集中听课,电话铃声被众生听到了,这个众生也不需要堕入恶趣。对听闻佛法的道友供养坐垫、提供饮食,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有些居士提供道场,把自己家借给大家听课,条件好一点的,还给大家提供水果、矿泉水等,这种功德真的相当大。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应该尽心尽力对听闻者提供方便,这是弘扬佛法的一种表现。真正弘扬佛法的人,为了众生的利益,什么条件都可以创造。

(2)要对听法有一种意乐,如果能好好地听受,就会为下一世创造很好的缘起。但是若你今天断传承,明天不想听,来世不一定能遇到佛法,就算遇到了,有些道理也无法通达。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观察佛法》中说过,愚者因为愚笨的缘故,更应该听受佛法了。

(3)要做《涅盘经》里的第三种人,一定要认真对待大乘空性法门。就像《般若经》中有一个比喻说,一群商人在广阔无边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正当彷徨无助之际,突然听到牧童的嬉笑声,于是如释重负,知道已到森林的边缘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无边无际的轮回旷野中不断漂泊,一旦遇到般若法门认识了空性,就证明已接近生死轮回的边缘,离解脱的彼岸不远了。《涅槃经》中说世上有三种人,一为盲人,即从来不闻佛法之人,对善恶的取舍浑然不知;二为独眼者,即虽然暂时闻法,但未起殷重之心,不能真正受持法义;三为双目俱全者,即全神贯注闻受、思维法义,然后精进地依教而行,唯有这种人可以得涅槃。

壬二(受之因触)分三:一、破根境相遇;二、破与识相遇;三、摄义。

受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果。受的因是触,观察触到底是不是实有。如果触是空性的,因不存在,果也不会存在;因是假的,果也是假的,是如梦如幻的。只不过在世俗当中,具足了某种缘起,就有了某种显现,仅此而已,没有丝毫执著的根据。要么是根和外境接触,要么是心识和外境接触。接触的时候,到底是我们身体中色法的根和外境的色法接触,还是心识和外境的色法接触?

癸一(破根境相遇)分二:一、总破相遇;二、破微尘相遇。

“相遇”就是接触的意思,因为只有相遇了才能接触。第一是总破,从比较粗大的方式来破斥相遇。第二是比较微细的地方来破斥相遇。

子一、总破相遇:破的是实有的观点。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无隔皆成一,谁复遇于谁?

【颂词分层与解释】2层。1-2第一层:色声香味触五境与五根接触时,二者之间有没有间隔?如果有间隔,就像东山和西山一样,中间存在很多微尘,那根与境怎么相遇?若有间隔还可称之为相遇,岂不是在美国的人和在中国的人也可接触了?

这是谁也不敢承认的。3-4第二层:如果说根与境没有间隔,二者显然就成了一体,(我们穿衣服的话,衣服和身体融为一体,身体变成衣服,衣服变成身体,)既然是一体法,又怎么存在相触生受的现象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己接触自己,这在名言中也不成立。

{广释}如果内根与外境有间隔,那么根境二者如何相遇而生触受呢?如果根境之间没有间隔,就会成为一体,那么还有谁能遇到谁呢?

{辅导}:根和境如果有间隔,根和境怎么会相遇呢?如果完全没有间隔,根和境就变成一体了。变成一体,谁接触谁呢?【重点难点分析】

1.从因上观察,若真实存在受,则一定会有生起它的因。按常识生起感受之因为触,触必须要有根识与外境相遇,若无相遇,则感受不可能无因而生。如果许根境之间有隔而生受,此处反问:既然许有隔,那么根与外境如何相遇呢?有隔则如东山与西山,二者无法相触,无有相触,则怎么产生感受呢?比如说地上生长的荆棘,如果不与手掌等身根相遇,那我们绝不会产生触刺的苦受,所以许有隔而生受者,如同许无因生果的外道一样,无法成立。

2. 有事宗许根取境是以无二的方式,比如说眼根取外境色法中的柱子时,眼根与柱子无有任何间隔而取境。这种方式详加观察时,也不可能成立,如果根境无隔,那么二者应成一体法,既是一体法,那又存在什么相触生受的现象呢?比如说,自己的眼根,不可能自触生受,心不能见自心。所谓的相触,必定会发生在不同体的法之间,如果二者无有任何间隔,则已成为一个整体法,如此则不存在相触现象,无有相触,则感受也不可能发生。

3. 表面上看来,我们的根可与外境接触,但实际上眼睛没有见过色法,耳朵没有听过声音,身体也没有触过任何对境。圣天论师说:“若见瓶色时,非能见一切,见真者谁说,瓶为可现见?”由眼识见瓶子时,无法见到瓶子的一切支分,所以已见真性的智者谁会说,瓶子是可以现量见到的?

4. 在名言中“根”取“境”而产生“受”,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是一种虚妄分别。名言谛当中安立相遇的标准非常宽泛,大概就可以安立,根境相遇之后,就产生了心识,产生了受。贪欲大的人对色法、声音、味道等很执著,但依靠观察根与境(或者说感官跟外界)相遇不相遇的方法,无论从世间法的角度看,还是从佛教的角度看,都不能成立受为真实存在。正因为如此,《三摩地王经》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彼等为量,圣道复益谁?”

子二、破微尘相遇:

有些人可能想:“根与境为何不能接触呢?比如说,合掌时左手与右手可以接触,拥抱时身体与身体也可以接触。还有,按有部宗的说法,外境的尘与根尘都是色法,这两个也有接触的时候,所以接触应该存在。”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颂词分层与解释】“尘尘不相入”。因为没办法真实接触,最多只能在微尘与微尘的表面,因为所有的色法都有质碍性,有互相阻隔的自性。当甲号的色法处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乙号色法就没有办法同时处于一个位置。“无间”是说甲号微尘与乙号微尘,没有空间可以容纳其他微尘存在,里面是满的。“等大”,不仅里面的空间没有余地,体积也相等。

{广释}根尘与境尘不可能相互进入而成为一体,因二者皆无空间,大小也相等,不能互入就不会完全相合,不能相合就不能相遇。

{辅导}微尘和微尘之间,或者根尘和境尘之间不相入,因为它是无有空间的,二者是同体积的,所以没办法相入。如果不入,它就没办法相合。如果没有相合,也不会相遇。不相遇怎么接触呢?没有接触的因,怎么可能有受呢?

【重点难点分析】

1.根、境既不能相触,也不能相遇。

1)对方发问:根境为什么不存在相遇呢?难道说两掌相合时不能相遇触吗?答曰:这类相触,仅仅是分别心安立的名言

假相而已,真实观察时,并不存在,为什么呢?诸根与外境,在人们认为二者已相触时,比如说手与柱子已相触,然而稍加观察,手由许多微尘组成,柱子也由许多微尘组成,二者只有少部分微尘相遇,这种现象怎么能称之为二者相触呢?再详细一点分析,根境要接触,必须在二者中间无有任何间隔的微尘方分,然而根尘与境尘不能相互进入对方,因二者无有内在空间容纳对方,而且二者大小相同。既然根尘与境尘不能互入,二者也就无法完全相合,无法完全相合,也就不存在完全相遇的可能。(讲记:根与境要相遇也不可能,因为根尘与境尘不可能无间隔地接触对方。假如二者是有分微尘,根尘与境尘各占自位,就像两个馒头放在一起,这个馒头不可能占那个馒头的位置一样,根尘与境尘不能相互进入对方;假如二者是无分微尘,则无法避免须弥山变成一个微尘的过失,所以,不论有分微尘还是无分微尘,根尘与境尘都不能互入。既然不能互入,二者就无法会合,无法会合也就没有办法相遇,这样一来,根境相触的因不存在,又怎么产生感受的果呢?)

2)二者之间只能有一面相遇,而其余分不能相遇,这样也就不能真实成立二者相触。试想:在左右手合掌时,相遇者只

有左右掌前面少部分微尘的一面,如果以此说二掌已相遇,岂不是成立只有那些微尘相遇的一面是手掌?而那些未相遇的绝大部分微尘,岂不是成立非为手掌的组成部分?这样诚然不成立。人们通常所计执的根境相遇,唯是在未经观

察下,安立的一种名言假相,实际中不可能存在。

2.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根与外境之间的接触,都是在未经观察下安立的名言假象,实际中不可能存在。

认为男女拥抱接触、耳朵听到妙乐可以带来快乐,其实这些只是因缘聚合的假象,诚如《三摩地王经》所云:“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同样,我们特别执著的各种感受,也是在错误观念支配下所起的颠倒分别。

无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颂词分层与解释】有些人又说:“无分微尘应该可以互相接触。有分微尘不可能接触,因为微尘既有方分,一端接触,另一端必然无法接触,故不叫真正的相遇。因此,若承认有接触,则应是无分微尘的接触。”1-2作者驳斥道:互相接触的无分微尘,绝对不可能有,因为所谓的无分微尘不存在,说它接不接触就更不合理了。3-4如果有人能找到一个无分微尘,寂天菩萨以讽刺的语气说——那你最好给我看一看,让我也见识见识。

{广释}如果说无方分的微尘能够完全相遇,无有方分而能相遇,这种说法怎么会应理呢?如果你们看到了没有方分而能相遇的微尘,那么请指出来让我见一见!

{辅导}既是无分,又能相遇,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呢?如果你见到无分又能够相遇的微尘,请你指给我看。

【重点难点分析】

1.无分微尘到底是否存在?

1)内外道有不同说法,《中观庄严论》云:“许粘或环绕,无间住亦尔。”外道认为极微相互接触聚合一起组成粗尘,有部宗认为其余微尘带有间隔而围绕一个微尘,经部宗认为极微并不粘连在一起,是以无间隔的方式而安住。他们均认为极微实有存在,但这些观点都不成立,所以静命论师说:“极微如何成,无分唯一性?”还有些外道认为,极微一定实有存在,因为有天眼的瑜伽师可以现见。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大疏》中言:“极微本身并不成立,若说瑜伽师见到了极微,唯是一种颠倒识,如同有眼病者见到空中有毛发一样,这些所见的极微如同毛发,皆非名言正量。”

2)如果无分微尘不成立,就无法安立根境相触,一切苦乐也就变成了迷乱欺惑的行相。因为所谓的相遇,必须要二者真实相触,完全无有间隔,而无分微尘不存在方分,那也就不可能有一分或诸方相触。诸无分微尘既然无有所触的方分,也就不存在真实能相触的法,能触、所触皆不存在,还强说有完全相遇触的现象存在,这岂不是痴人贪执迷乱之梦景一样,唯是迷乱愚昧的妄执。

3)无分微尘就是没有方向可分的微尘。一方面解释的时候,因为实有的无分微尘不存在。世界上没有实有的无分微尘,又怎么可能有相遇的情况呢?另外一种方法,如果无分微尘可以相遇,是边缘和边缘接触,还是全方位接触?如果是边缘和边缘接触,就说明还有很多部分,接触的部分和不接触的部分当然不一样,说明不是无分微尘。如果是全方位接触,两个微尘成一体了。前面讲了,无分微尘成为一体,有须弥山王也可以容纳在一个无分微尘的过失。

癸二、破与识相遇:

外面的境和自己的心识之间有相遇。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颂词分层与解释】2层。1-2第一层,直接讲意识和境之间的关系:对方又说:“五根是无法跟外境接触,但意识应该可以与境接触,而生苦乐之感。”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意识没有颜色形状,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既然没有任何形体,那怎么与外境接触呢?如果说无形体也可以接触,则应成手能抓住虚空、拳头能打在石女儿脸上等,有极大的过失。“意识无色身”,意识根本没有色法的聚集。“遇境不应理”了。心识和外境怎么相遇呢?一个是有质碍的,一个是无质碍的,不是一类法,没办法相遇。{广释:有些宗派的行人认为:五根虽然无法与所取境完全相遇,但是根识可以完全与境相触,由此而能生起感受。这也不可能成立,为什么呢?因意识根本无有色尘组成的形体,无有微尘所成的身体,那又如何与外境相触呢?如果无身也有相触,则应成手能触虚空,或能触石女儿、空花等等,存在如是的大过失。}{辅导:眼识是以根取境,再产生意识。而意识、眼识、耳识等识的自性都是心法,不是色法,它的体性是无质碍的。它没有色法自性的身。}3-4第二层,讲积聚之间的关系:对方分辩道:“意识不是单独跟外境接触,有些论典中说,根、外境、意识这三者聚合时,才可以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感受。”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聚合无有实体。“聚”就是根境识。根境识集聚的时候,就有接触了。“聚亦无识故,如前应观察”,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第一个方面,如果承许在根境识和合之后,产生触或者产生受,说明它是无自性的。它是因缘和合的法的缘故,就没办法安立实有。第二个方面,所谓的聚本身也无实。前面分析过“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如空无微尘”的道理,同理可推知,根境识三者的聚合也非自性成立,唯是因缘假合而已。承认是因缘,就不可能为实有,龙猛菩萨也说过:“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广释:有些人认为:感受生起的因是根尘识三者聚合而生的触,由触而生受。如果不观察,在世俗中,也可以如是承认,当这三者都具足时,感受无疑会生起。但此处所要分析的是:生起感受的这些因,是否能自性成立,是否在真实中存在?所以进一步观察时,三者聚合而生触,在真实中也不应理,因为所谓的聚合体是由不同因缘暂时会聚而成,不会有真实自性。}

{广释}意识没有色身,如果认为它能与外境相遇,那也是不应理的。根尘识聚合生触也不应理,因为聚合没有实体,一

如前面所作的观察分析。

【重点难点分析】

1.破意识与五境相遇

圣天论师还有一种观察方法,如颂云:“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色中二俱无,彼何能见色?”在三缘和合之中,眼根不可能见色;识也没有单独见色的功能;对境既无眼根,也无取境的识,更不可能有见色作用,根境识三者各自都不能见色,那它们聚合起来,也无法成立有见色作用。

2. 因缘聚合的法绝对无有自性,正因为皆是空性,世俗中才有种种显现。

第174课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1.实有执著的对治是什么?它依靠什么方法而产生?为什么说闻法的功德非常大?请谈谈你自己的经历和感想。

答:实有执著的对治是空性,它依靠观察智慧而产生。堪布根华仁波切在《入行论讲义》中说:“闻法的功德非常大。迦叶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都证得了圣谛;而释迦牟尼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将来弥勒佛出世时都会获得圣果。”《犍椎经》中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犍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意思是说,为通知大家佛法开示而击鼓、打犍椎或吹海螺,听到这个声音的众生也会获得解脱,前往到那里去听受的就更不用说了。而且,由《黑山羊的故事》、《续高僧传》中的公案,都可以说明闻法的功德不可思议。

2、在听受佛法方面,《涅槃经》讲了哪三种人?请以比喻进行说明。你属于哪一种?今后有什么打算?

答:《涅槃经》中说世上有三种人,一为盲人,即从来不闻佛法之人,对善恶的取舍浑然不知;二为独眼者,即虽然暂时闻法,但未起殷重之心,不能真正受持法义;三为双目俱全者,即全神贯注闻受、思维法义,然后精进地依教而行,唯有这种人可以得涅槃。

3、怎样从因的角度遮破感受实有存在?请从根境、识境两方面进行剖析。

答:1)根境:色声香味触五境与五根接触时,二者之间有没有间隔?如果有间隔,就像东山和西山一样,中间存在很多微尘,那根与境怎么相遇?若有间隔还可称之为相遇,岂不是在美国的人和在中国的人也可接触了?这是谁也不敢承认的。如果说根与境没有间隔,二者显然就成了一体,既然是一体法,又怎么存在相触生受的现象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己接触自己,这在名言中也不成立。表面上看来,我们的根可与外境接触,但实际上眼睛没有见过色法,耳朵没有听过声音,身体也没有触过任何对境。

2)识境:如果认为,意识可以与境接触,而生苦乐之感。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意识没有颜色形状,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既然没有任何形体,那怎么与外境接触呢?如果说无形体也可以接触,则应成手能抓住虚空、拳头能打在石女儿脸上等,有极大的过失。因此,根或识取境而产生“受”,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是一种虚妄分别。

4、合掌时左手与右手相碰,究竟而言,这是否叫做接触?为什么?明白这一点后,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不观察时可称之为接触,但究竟而言,这并不叫接触。可以观察,外境色、声、香、味、触的微尘,与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微尘接触时,二者有没有融为一体?如果没有,而只是少部分微尘相遇,那怎么能称之为二者接触呢?比如说在合掌时,两只手接触的话,左手的微尘与右手的微尘应该一一碰上,只要一合掌,两只手就应粘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两只手没有真正接触的缘故,所以随时都可以分开。

再进一步分析,根与境要相遇也不可能,因为根尘与境尘不可能无间隔地接触对方。假如二者是有分微尘,根尘与境尘各占自位,就像两个馒头放在一起,这个馒头不可能占那个馒头的位置一样,根尘与境尘不能相互进入对方;假如二者是无分微尘,则无法避免须弥山变成一个微尘的过失,所以,不论有分微尘还是无分微尘,根尘与境尘都不能互入。既然不能互入,二者就无法会合,无法会合也就没有办法相遇,这样一来,根境相触的因不存在,又怎么产生感受的果呢?因此,认为合掌时左手与右手相碰就是接触,完全是一种迷乱错误的妄念。

5、《俱舍论》中说:“根、境、识三者聚合时,可以看到外在的色法。”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正确。1)聚合无有实体,根、境、识三者聚合唯因缘假合,如前分析“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如空无微尘”。2)圣天论师云:“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色中二俱有,彼何能见色?”在三缘和合之中,眼根不可能见色,因为眼是色根,无有作意,不会发生见色作;识也没有单独见色的功能;对境既无眼根,也无取境的识,更不可能有见色作用,根境识三者各自都不能见色,那它们聚合起来,也无法成立有见色作用。比如说三个人各自都没有一分钱,那他们合起来,也不可能有钱买一斤白菜。因此,因缘聚合的法绝对无有自性,因为皆是空性,世俗中才有种种显现。

第175课学习笔记

上师开示:

1.听法时的清静意乐:

首先感恩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这是顶礼句的内容;第二要想到听法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第三是以欢喜心来谛听,我们人身难得,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宣说空性的法门,千百万劫也难逢难遇,所以一定要以难得心、渴望心、希

求心、欢喜心来倾听。

癸三、摄义:

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

【颂词分层与解释】2层。1-2第一层:触是接触的意思,是受的因。如果感受的因——触不存在,只是一种分别假立,就不可能产生真实的受。真正从空性的角度来讲,可以说触不存在,受也不存在。若因非真实,其果也就不可能真实,《宝鬘论》中说:“若种子本妄,所生云何真。”表面上有接触的现象,有通过接触产生的感受,但是这种接触也是假有的,通过假有的接触产生的苦受和乐受也是假有的。所以我们在名言谛中就认为它是假有,不是真实有,是如梦如幻的。3-4第二层:既然一切感受皆无实,“何故逐尘劳”,那么为了寻找快乐而天天追逐又有什么意义呢?“何苦伤何人”别人用语言刺伤我的痛苦、赞叹我的快乐,这些统统无法存在,因为我的心与语言从来没有接触过。“何故逐尘劳”和“何苦伤何人”两句,分别代表乐受和苦受对我们的影响。“逐”是追逐的意思。一般人对乐受是追逐的,拼命想要追逐,想要获得乐受,有时候是追逐快乐感受的本体,有时候是追逐快乐的因——资具、钱财、物体等。“尘劳”的意思是说,为了得到乐受,我们肯定要感受很多的辛苦劳动。所谓的乐受是现而无自性。它显现,但是没有自性,是假立的。对于假立的快乐,有没有必要用我们的身心,花很多的时间,再付出很多后世痛苦的代价,或者说不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代价,去追求如梦如幻的快乐,这样到底值得吗?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就像一把非常锋利的宝剑刃上面有一点点的蜂蜜,贪欲心大的人为了追求这一点点蜂蜜,用舌头去舔蜂蜜,他的舌头就会被割断。得到的是一点点的快乐,付出的是很大的代价。“何苦伤何人”,众生都是非常恐怖痛苦,所以对痛苦想要远离。痛苦的因来自于接触,接触是不存在的,通过接触产生的痛苦也是不存在的。那没有痛苦,痛苦又能伤害谁呢?

{广释}如果触非真实存在,那么触的果——感受将从哪里产生呢?一切感受皆无自性,那么为了追逐欲尘而历尽辛劳又是为什么?到底有什么苦受在伤害何人呢?

{辅导}如果触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自性有的,受从哪里来呢?一般的世间人为什么要拼命追求,不辞劳苦?又有什么样的苦在伤害什么样的众生呢?其实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重点难点分析】

1. 为何说触非真有?

名言中虽然有接触,也有通过接触产生的苦和乐,但这一切都是依缘而起的,都是因缘而有的。一切因缘而起、因缘而有的法都不可能是真实有的。它只是一个现相而已。

2.对名言中的“避苦求乐”的分析

1)一切感受皆无自性,虚妄不实,那么世人天天为了乐受而追逐欲尘,历尽辛劳,无有片刻休闲,这些行为所求的又是

什么呢?为了虚妄的乐受而劳碌不休,也只能如同追逐海市蜃楼一样,没有任何实义。

2)所有苦受等法也如是虚幻不实,实际中无有任何伤害众生的苦痛,也无有任何众生在感受苦害。比如说一般人总觉得

别人给自己造成了伤害,带来了种种苦受,而实际上别人的语言、身体、心识等等,在详加观察下,都不可能与你有接触,既无接触,那又如何对你起作用,如何生起苦受呢?痛苦的伤害完全是一种错觉,《三摩地王经》中说:“譬如有童女,夜卧梦产子,生欣死忧戚,诸法亦复然。”

3)而且实际中你自己也无有自性,那又有什么感受在伤害谁呢?真正能了达证悟受等诸法无生离戏大空实相者,无有苦,

也无有乐,无有人也无有我,一切呈现出离戏平等的真实面,那时才是真正的解脱安乐之境。

4)所谓的大乐,不是分别念的假象,而是法界的究竟实义。然而人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往往不明就里而舍本逐末,将虚

假的现象执为快乐。婢女与长者妇的公案表明,人们所执著的快乐之源,其实只是一种幻影,真正的快乐之源另在他处。在名言中,轮回的本体唯是苦性,就算快乐,也是苦性的,因为它刹那刹那变化,不可能永恒不变,故属于行苦当中。抉择究竟胜义时,就要知道所有的受都是空性。通过贪欲追求快乐,得到一点点的快乐,但是如果我没有贪欲,那不是更快乐吗?圣者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无贪的境界,无痒的快乐,无贪的快乐。

5)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讲“惑苦皆无怖”,菩萨在轮回当中的时候不会迷惑,不会产生贪欲,不会认为这一切

轮回的现相是真实的,不会认为快乐是真实的,他不会因为有快乐、得到了什么而迷惑,也不会有恐怖,不会因为轮回这么苦、众生这么难度而退缩。因为这些是无自性的,他遇到好事情的时候,不会贪著;遇到痛苦、刚强难化众生的时候,也不会畏惧、退缩,因为知道这一切都是无自性的,他安住在无自性当中,所以菩萨可以住在轮回当中很自在,没有一点点的挂碍。

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

【颂词分层与解释】此处的“爱”就是受的果,是贪爱的意思,对轮回的贪爱。我们要息灭它,因为它是轮回的因。从十二缘起的次第来看,受接下来就是爱,爱之后就是取,然后是有、生和老死。如果有受,一定有爱。受的果也是空性的,爱本身是空性的。爱和取都是一种烦恼,今生当中有爱取,肯定会积累下世流转轮回的业,这叫有。有了有,一定会有生

和老死,一定会有投生,就形成了轮回。2层,1-2第一层:通过抉择人无我或者身体不存在,从而彻底明白受者不存在。既然感受者不存在,那依之而产生苦乐感受,绝对也不可能有。“若见无受者”的“受者”是谁,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解释。第一,我是受者。作为受者,我是假立的。真正观察的时候,所谓的人我在胜义谛当中不存在,在名言谛当中也不存在。所谓感受快乐和痛苦的受者,如果是我,我也不存在。第二,在名言谛当中“无我而有蕴”,我不存在,但蕴是存在的。蕴是一种受者,比如身体。它可以成为苦受和乐受的受者。前面讲身念住的时候,已经抉择了所谓的实有身体也是假立的。第三,心识。讲心念住,会抉择心也是假立的,心识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概念。“领受”可以理解成所领受和领受的过程。所领受的是苦和乐。苦受和乐受的因——接触是没有的,因此苦受、乐受的自性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受者,没有所领受的苦乐,怎么有一个领受的作业呢?这是不可能的。3-4第二层:一旦彻见了既无有感受者,也不存在感受本身,那么由受而生的对人事物之贪爱怎会不息灭呢?贪爱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世间上任何一种爱,都是自私自利地想获得快乐,只有以智慧剖析感受者与感受不存在,才不会被贪爱扰乱自己的心,《正法念处经》云:“若以正念心,如实观于色,其人于色爱,不能乱其心。”“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实性就是真实义的意思。“爱”可以直接解读成贪爱。而详细观察,爱可以分三类,对于乐受的爱,叫做不离爱。对苦也有爱,叫乖离爱,乖离就是希望它离开。对于舍受,不苦不乐,叫不坏爱,是一种愚痴的状态。有些地方对于舍受产生的爱叫愚痴爱,或痴爱。不离爱也好,乖离爱、痴爱也好,都是引发后有的因。如果了知了无苦无乐,就没有理由再去安住在不离爱和乖离爱的状态当中。

{广释}如果能现见没有真实的受者,也没有真实存在的感受,在洞见这种实相后,由受而生的贪爱怎会不息灭呢?

{辅导}如果没有看到受苦的人,也没有真实的领受,那见到真实性之后,为什么不息灭贪爱呢?一定会息灭。

【重点难点分析】

1. 感受者、感受皆虚妄不实

通过如上空性正理观察修习,现见人无我,现见无有真实的受者;通过观察修习受性、受因无有真实存在,也可现见无有真实存在的感受。感受者、感受皆如梦幻一样,唯是众生迷乱心识所幻现的妄景,真实中无有丝毫存在。《三昧王经》中说:“若人贪欲等,梦亦见其境,所受取醒无,诸法如是观……。”

2.各种爱的分析

1)当今世间上任何一种爱,都是自私自利地想获得快乐,是建立在对乐受的执著上。古代人们对爱的判断也有很大错误,

如《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孙叔敖打死双头蛇的故事,从世间角度看,他是为其他人做好事,但从因果的角度看,为了人类而杀害其它众生,他的行为非常不好。

2)不学佛的人,为了人类而肆意践踏其它众生,就算天天提倡“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也是不合理的行为。

3)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应当对所有众生都要有爱,尽管胜义中什么执著都没有,但名言中还是要大力提倡慈悲心,这

是非常重要的!

壬三、受之对境:

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

【颂词分层与解释】有些人可能怀疑:“感受的本体若不存在,见闻觉知岂不是全都不成立了?”中观答辩说:种过失不会有。胜义中虽不成立感受者及感受的苦乐,但在二取未灭的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现相是存在的,眼睛可以见到白、红、蓝等五彩缤纷的外境,身体可以有粗糙、细柔、寒冷、酷热的感受,耳朵可以听到声音,鼻子可以嗅到香气,嘴巴可以品尝味道。然而这些感受并非实有,也没有真实的自性成立,它就像水泡或阳焰一样,虽然有种种显现,但是一经观察,全部都会息灭的。外境与有境都是如此,《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见或所触”的触是五境色声香味触当中的触,不是接触的触。二者一个是总的接触,包括眼根和色法的接触,耳根和声音的接触,鼻根和香味的接触,舌根和酸甜苦辣味道的接触,身体和外境的接触,它是接触的意思。这里的所触单单是身根的对境,五境当中的一个。身根的对境的触是什么?比如硬软、热冷、轻重等等。

{广释}眼等诸识所见或所触到的一切,都如同梦幻一样毫无自性。后来的心念只能回忆前心,而不能领知前一刹那的感受本身,感受本身也不可领纳自己,而其他法也不可能领纳感受。

{辅导}不管是所见的,还是所接触的五境,它的本性都是如梦如幻的。

【重点难点分析】

1.中观宗不许有能受之人与感受的真实存在,那是不是不承认一切见闻等名言显现法呢?因为在执着有事者看来,如果无受者所受,则见闻觉受等一切法都不能显现。然而中观宗的观点并非如是,在针对世间迷乱凡夫时,没有任何破名言显现或说毁谤名言世俗的中观。在胜义实相中,一切法皆为无生大空,但就世俗现相角度而言,中观宗许有眼所见色、身所触等一切如梦如幻的显现。龙树菩萨在《中论》里说过:“如幻亦如梦,如乾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一切法皆为虚幻无实,虽有显现,亦只是如梦如幻而已,无有丝毫真实。

2. 世间上的人大多不明白空性道理,所以经常小题大做,把什么都看得非常重要。却不知道这些犹如幻化现而不实。若能

真正了悟到诸法无有实体,那么无论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乃至诽谤、挖苦、恶语相骂,也不会在乎,无论遇到多么恐怖的景象,都可以坦然面对。禅宗四个和尚禁语打坐的故事,表明他们并没有理解空性的道理。所以,一切所见所闻没有实在意义,一切感受也都是虚假的,这种境界,唯有证得圣者果位才能得到。

3. 本颂抉择的是对境无实,间接也说明了心识的本体非实有。《宝积经》中云:“是心如化,遍计不实,由分别故,受种种生。”我们的心如同幻化一般遍计不实,因为有分别的缘故,对外境就会生起苦乐感受,认为眼睛看到了美丽的东西、耳朵听见了动听的歌声,进而产生种种执著,不明白这一切都是假象。

4. 提问:如果是虚无缥缈的色法,我怎么看得到呢?怎么抓得到呢?怎么摸得到,接触到呢?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就像在梦中看到的,觉得是真实的,但它是假的。在梦中接触到,手摸到的东西是假的,但我们感觉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坐在地板上的感觉,手拿到书、拿到笔的感觉,听到声音的感觉,现在眼识看到的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但是正在显现的所谓真实,它的本体不存在,这就叫做如梦如幻。

壬四、执著不成立:(从有境——能受之心上来分析)

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不能自领纳,亦非他能受。

【颂词分层与解释】有些人认为:“幻化般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感受它的心识应该存在。”这种说法也不合理。三层:1-2第一层:心和受同时。如果是同时的,会怎么样。如果说二者同时并存,则心与受之间互不观待,就像牛的两只角一样,一者不需要依赖另一者,它们就不会有任何关系。3-4第二层:心和受是次第的,次第是怎么样。如果说二者非同时存在,那也不合理。受若于心之前产生,快乐灭尽后,心才能感受到它,可是受已灭亡,与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心又如何去领受呢?(首先看受在前面,心在后面。如果心的确是感受的受,那么后面的心也只能是回忆。因为当受第一刹那产生的时候,能感受的心还没有产生。当心第二刹那产生的时候,前面的受已经灭了。所以,第二刹那产生的感受,一定是忆念前面的受,并不是真正和前面的因受之间有实有的关系,没有实有的关系。所以“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它不能真实地感受到前心。)受若于心之后产生,那未来的受还没有产生,怎么用现在的心去了知呢?若承许没有产生还可了知,那空中鲜花也可以用眼睛欣赏了。(第二种情况,心在前面,受在后面。一样的道理,当你的心产生的时候,受没有产生;当你的受产生的时候,心都灭了。二者之间永远不可能相遇。没有相遇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认定执著受的心。)5-6第三层:“不能自领纳,亦非他能受”,观察受是自己领受自己,还是从他法来领受自己。再从感受自身而言,受不可能自己领受自己,因为实有物不可能自己对自己起作用。那么,除了感受自身之外,是否有其他法来领知它呢?这也不合理,如果受还需要他法来领知,那他法还需要另一个法来领知……如此则有无穷无尽的过失。(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很多地方讲,名言当中可以有自证,自己领受自己,因为它是假立的,不是实有的自己领受自己。如果是实有的自己,又能领受自己,要么承认两个,要么承认一个。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实有的一,不可能有能领受和所领受;如果是实有的二,绝对不是实有的一,就不是自己了。)

通过三时来观察,有境心识的本体不可能存在。

{广释}所受与能受之心俱生故无有前后,所以受非心能见。后来的心念只能回忆前心,而不能领知前一刹那的感受本身,感受本身也不可领纳自己,而其他法也不可能领纳感受。

{辅导}如果受和心是同时的——“俱生”就是同时的意思,受就不是心能够领悟的,不能够知道它的。如果是次第的呢?受在前面,心在后面,后面产生的心只能回忆前面的受,不能真实地感受前面的受,所以“后念非能忆,非能受前心。”所谓的受能否自己领受自己呢?受不能自己领受自己。其他的物体能不能领受受呢?这是不行的。

【重点难点分析】

1.从受本身而言,它自己不能自知,必须依心识而起,但是加以观察,受本身并不能被心识领受,或说现见。因为受与心识如果有能见与所见的关系,则二者必然是不同体的异质法,既是异质法,那二者要么同时生,要么有前后。首先观察,若受心同时生,那么二者互不观待,也无有能所关系,因为二者同时生起,则不需要依赖对方的因缘,也就不会存在任何联系。受既是与心无关的异体,那么心识也就不可能领知感受,不能为心领知,怎么能成立为受呢?

2.受与心二者非同时生,而是前生受后生心,由后生之心领知前一刹那的感受,因而受能为心所见,由此能真实证明感受本身存在不虚。这种想法亦只是虚假名言分别,真实中无法成立。因为受前心后,则后刹那心念生起时,前刹那感受已灭尽,故无法领知前刹那感受。心念只能回忆前刹那的心念,无法真实领知前心,所有缘念过去之心,只能是忆念,因过去之心境已不存在,因而这种忆念虚假无实,只是分别心假立之法。从能受之心方面分析,过去之心已灭,不可能领知现在的苦乐感受;未来之心未生,也无法领知现在的感受;而现在之心,在前面“与心俱生故”一段中也已分析过,也不可领知同时存在的受。

3.再从感受自身而言,受自身不可能领知自己,在前面破自证时,已论述过这种道理。而除感受自身之外,亦不可能有他识领知感受,如果受以外的他识能领知受,由此而证知受的存在,那么能受者应成无边无际,有种种无法避免的过失。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

【颂词分层与解释】2层。1-2第一层:在实相中受者不存在,既然受者不存在,与之观待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单独而存。《正法念处经》云:“如实观受,不坚不实,空无所有。”“毕竟无受者”,根本上来讲,受者不存在。不管受者是我也好,是身体、心也好,还是说受者是身体、心识的某一部分,受者都无法安立。因为前面抉择了,从根本上分析,我不存在,身体不存在,心识也不存在。所以怎么寻找,也找不到真实的受者。“故受非真有”,所以受是不可能真实有的。没有受者,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受。3-4第二层:既然受者与受不存在,那幻化的快乐有什么利益、幻化的痛苦又有什么损害呢?“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谁能够肯定的说,这种如梦如幻的感受能够伤害无我的集聚。蕴聚本来是无我的,蕴本身也不存在的。聚就是多体。所以观察的时候,能害也没有,所害也没有。能害就是苦,能利就是乐,所害和所利就是我或者五蕴。不管是能害、能利,所害、所利,都是没有办法安立的。

{广释}受者终究是不存在的,所以感受本身也不是真实存在。既然如此,那么如幻的苦乐感受,怎能损害无我的五蕴聚合体呢?

{辅导}毕竟来讲,是没有受者的,所以受非真有。谁能肯定说,这样如梦如幻的感受能够伤害无我的五蕴集聚呢?

【重点难点分析】

1.在实相中,能领知感受者毕竟不存在,受者不存,与之观待而起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单独而存。既然如是,那么如幻之苦乐感受,又怎能损益无我的五蕴聚合体呢?感受无实如幻,五蕴我也无实如幻,本来都不存在,因而幻受幻人之间,实际上没有任何真实的损害或利乐关系,不需要任何取舍追逐。

2. 三界所有众生,皆是为了避开苦受获得乐受而忙忙碌碌、辛劳不休,因此认知了达苦乐感受的空性本质,断除实执的修习非常重要。无始以来,我们一直为这些虚幻感受所欺骗,东西追逐逃避,然而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真正的安乐。现在以诸佛菩萨的悲愿加持,福缘成熟,终于有缘听闻到这些甚深正法,若能深入思维修习,便能彻底断尽迷乱分别,得到真正的解脱安乐。龙猛菩萨说过:“我法有与无,是事终不成,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人我的有与无都不成立,既然没有人我,贪、嗔、痴、恐怖、畏惧等烦恼的有与无也不存在。然而轮回中的可怜众生,以执著“我”的缘故,对自己的感受特别在乎,从来到这个世界直至离开,一直在避苦求乐的心态中患得患失,一时不停地在奔波。

3. 快乐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贪欲、得意忘形、飘飘然,失去自己的本心。痛苦也会让我们产生嗔恚等轮回的因。当我们不受痛苦,也不受快乐的影响而安住的时候,就是最殊胜的状态。菩萨在入定位的时候,佛陀在究竟证悟的时候,就安住这个状态。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虽然有如梦如幻的显现,但是证悟受无自性的缘故,所以这一切的受对他来讲,也是无利无害的。

第175课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1.听法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若看到有些道友行为不如法,你打算怎样帮助他纠正?答:大家在听法时,首先感恩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这是顶礼句的内容;然后想到听法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是第二个重要问题;第三是以欢喜心来谛听,我们人身难得,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宣说空性的法门,千百万劫也难逢难遇,所以一定要以难得心、渴望心、希求心、欢喜心来倾听。每次听法都要如此,不要有精神压力或者其他情绪,这些都是不清净的意乐。听法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相续,净化自心之后,再以欢喜心和恭敬心来听。还有要依法不依人,不管是哪一个上师讲法,都一定要重视。

2、有些人认为:“快乐虽然得不到,但痛苦是应该避免的。假如没有奔波劳碌,就会遭受种种不悦的结果。”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答:这种说法不合理。如果感受的因——触不存在,只是一种分别假立,如同龟毛、兔角、芭蕉树,那触所生的苦怎么会真实呢?这样的苦又如何加害你呢?痛苦的伤害完全是一种错觉,可是人们反而将虚妄的东西误认为实有,《三摩地王经》中说:“譬如有童女,夜卧梦产子,生欣死忧戚,诸法亦复然。”童女梦到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后来却不幸夭折了,孩子出生时她特别高兴,孩子死亡时她悲伤不已,但快乐和痛苦这两者只不过是一种幻象而已,真正用智慧来观察,其本体丝毫也不成立。

3、对于万事万物的贪爱,怎么样才能息灭?这种观察方法可对治你的哪些烦恼?

答:前面通过抉择人无我或者身体不存在,从而彻底明白受者不存在。一旦彻见了既无有感受者,也不存在感受本身,那么由受而生的对人事物之贪爱怎会不息灭呢?贪爱建立在对乐受的执著上,只要以智慧剖析感受者与感受不存在,就不会被贪爱扰乱自己的心。若对这种观察方法学得比较好,相续中可怕的贪心很容易对治。很多人学了空性法门之后,虽然有一些前世和今世的恶劣习气,经常生起男女之间的贪执和恶行,但通过上述正理观察,就会明白依靠异性而得的快乐是一种迷乱。这种观察方式是对治贪心的良药,假如你能了解受者与所受全部为空性,那受所带来的贪执怎么会不灭尽呢?4、有些人声称:“幻化般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感受它的心识应该存在。”这种观点正确吗?请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达这一点后,怎样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答:我们可分析心与受是同时存在,还是非同时存在?1)如果说二者同时并存,则心与受之间互不观待,就像牛的两只角一样,一者不需要依赖另一者,它们就不会有任何关系。2)如果说二者非同时存在,那也不合理。受若于心之前产生,快乐灭尽后,心才能感受到它,可是受已灭亡,与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心又如何去领受呢?受若于心之后产生,那未来的受还没有产生,怎么用现在的心去了知呢?若承许没有产生还可了知,那空中鲜花也可以用眼睛欣赏了。再从感受自身而言,受不可能自己领受自己,前面破自证时,已讲过这个道理,实有物不可能自己对自己起作用。那么,除了感受自身之外,是否有其他法来领知它呢?这也不合理,如果受还需要他法来领知,那他法还需要另一个法来领知……如此则有无穷无尽的过失。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观察,再加上剖析感受是自知还是他知,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自性实有的受绝对不成立。《集学论》中也引用《法集经》的教证说:“说受为领纳,领纳复为谁?受者离于受,差别不可得。”意思是说,受的法相为领纳,但没有受者的话,到底由谁来领纳呢?既然受者与受了不可得,那么受者感受对境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名言假立。

5、你有没有找到真实的“我”?你是用什么方法寻找的?对抉择空性的这些教言,你平时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答:请自己发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