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病毒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病毒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做到:(C )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

C、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 B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类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 B )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为:( D )

A、MERSr-CoV

B、SARS-CoV

C、229E

D、2019-nCoV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年龄集中在( C )

A、0-14岁

B、15-39岁

C、40-60岁

D、60岁以上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C )

A、5天

B、7天

C、9天

D、11天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A )

A、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

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

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8、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 B )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治疗场所:(D )

A、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B、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C、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D、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为:()

A、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

C、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

D、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包括(ABCDE )

A、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B、提高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加强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及时报告。

D、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

E、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2、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对发热门诊要求(ABCE )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C、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D、医务人员应做好三级防护措施。

E、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3、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要求(BCDE )

A、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可多人使用,但应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B、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C、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D、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病例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

E、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表现,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B、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D、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E、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监测为阳性。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感染的动物物种为:(ABC )

A、蝙蝠

B、家畜(如:猪、狗、牛)

C、野生动物(如:猴子、山羊)

D、家禽(如:鸡、鸭、鹅)

E、鸟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一、单选题:

1-5、CBBDC 6-10、CABD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E

3、BCDE

4、ABCDE

5、ABC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一、概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二、临床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 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 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 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病 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可能出现脱水,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的人包括儿童、年老者和不能自理的所有年龄段人。 五、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A、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

6.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

禁毒防艾与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D) A.7月3日 B.11月2日 C.1月6日 D.6月26日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是(A) A.1839年6月3日 B.1987年9月4日 C.1869年4月3日 D.1896年4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C)通过,并自(C)起施行。 A.2007年3月28日,2008年7月1日 B.2008年3月7日,2008年7月1日 C.2007年12月29日,2008年6月1日 D.2007年12月3日,2008年6月1日 4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A)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B.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C.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5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A)。 A.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B.管理,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C.协调,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D.管理,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6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是(B) A.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阴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B.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中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D.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非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 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7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中国 B.印度 C.非洲 D.美国 8过多吃(C)的食品会加大高血压的风险。 A.过辣 B.过酸 C.过咸 D.过腥 9(A)可提供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A.蔬菜 B.肉 C.蛋白质 D.维生素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判断题: 1. 我国首个艾滋病患儿学校是临汾红丝带学校。(对)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对)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错)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错)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错) 8. 安全套只要没有损坏就可以重复使用。(错)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对) 10.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病防治的公益宣传。(对)

11.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是100%。(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错)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对)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错)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错)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错)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对)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错)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错)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

预防诺如病毒知识.doc

预防诺如病毒 学校卫生知识普及宣传稿 近期,北京和深圳都发生了诺如病毒疫情,我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以下知识大家一定要弄懂! 诺如病毒虽然听起来名字有点唬人,但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感染后 48 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冬季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所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 感染原因主要有: 1、食用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感染性极强: 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 10 - 100 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家具、地板和衣服进行消毒——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剂,呕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这时候,医用酒精可是无效的。 抗生素无效: 感染诺如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物的。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会腹泻和呕吐,有时候我们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方法,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只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好在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发烧就退烧,腹泻就止泻。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消失后的 3 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 3 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禁毒防艾”重点学习学习知识竞赛题..doc

判断题: 1.艾滋病的传染源不包括性病患者。 2.艾滋病病毒具有像流感病毒那样的传染性。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一定是生活不检点的人。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故意传播病毒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5.我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抑制HIV 复制的药物。 6.HIV 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 HI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7.当 HIV 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 8.艾滋病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必须强制隔离患者。 9.在边境地区、国外和毒品问题严重的地区,陌生人委托我们助保管、携带任何不明确的物品,我们都应该拒绝。 10.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精神障碍与变态,感染各种疾病。 11.小王把 20 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后离开了,但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小张自己不吸毒,小王也承认毒品是他自己放的,没有告诉小张是毒品,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12.摇头丸具有兴奋与致幻双重作用,在药力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会混乱,因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 1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与交友,以免走上歧途、误入毒海。 14.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15.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可能遇到的毒品中,根据其来源可将其分为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 单选题: 1.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可防不可治 B.不可防不可治 C.不可防可治 D.可防可治 2.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容易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所以各国都在加大力度 打击毒品犯罪。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 12 月 21 日 B. 11 月 16 日 C.6月 26 日 D.9 月 24 日 3.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

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判断题汇总 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对 3、艾滋病目前可以治愈。错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立即死亡。错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病人。错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积极治疗可延缓生命。对 7、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没有感染艾滋病 病毒的性伴侣,就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对 8、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对 9、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对 10、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会感染艾滋病。错 1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 的重要途径。对 13、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错 14、义务献血,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对 15、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16、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百分之百会传染孩子。错 17、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错 18、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9、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20、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对 21、外表健康的人不会是艾滋病人。错 2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窗口期”也具有传染性。对 23、“窗口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错 24、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对 25、故意传播艾滋病是犯法行为。对 26、检测艾滋病应到正规的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27、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卫生部门为预防和控制 艾滋病流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对 28、检测机构和医生应该为检测者保密。对 29、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感染者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对 30、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会得艾滋病。错 31、目前艾滋病可以预防。对 32、咳嗽、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错 33、自愿到疾控中心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免费。对 34、艾滋病感染或病人因生活困难或未参加医保的人可享受国家

诺如病毒感染宣传教育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宣传教育知识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弓I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 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 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C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 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 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中国疾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陇川县第二中学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 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C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A 麦司卡林 B 摇头丸 C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A 海洛因 B “K粉” C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A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B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C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A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B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C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B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C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A 缅甸 B 阿富汗 C 哥伦比亚 8.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A 集中戒毒 B 劳教戒毒 C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A 再次强制戒毒 B 送劳教戒毒 C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B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11.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A 2005年7月1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5年5月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 6月26日 B 12月26日 C 10月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诺如病毒知识及预防

病毒简介 显微镜下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疾控专家称,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诺如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如牲畜等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预赛试题 姓名:区队: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2分) 1、最新修订的《浙江省禁毒条例》自()起施行。 A、2001年6月9日 B、2004年5月28日 C、2011年11月25日 D、2012年1月1日 2、“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柬埔寨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D、泰国、缅甸、老挝 3、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的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确定将每年的()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A、12月7日 B、6月17日 C、12月19日 D、6月26日 4、下列植物中不属于毒品原植物是()。 A、罂粟 B、蓖麻 C、古柯植物 D、大麻植物 5、社区戒毒的期限为( )。 A、2年 B、6个月 C、3年 D、1年 6、()负责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A、县(市、区)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 C、公安派出所 D、社区(村)级组织 7、罂粟果实的分泌物可提炼出什么物质() A、大麻 B、可卡因 C、冰毒 D、吗啡 8、冰毒的化学名称是() A、甲基苯丙胺 B、氯胺酮 C、氯化铵 D、美沙酮 9、()是我国目前对海洛因成瘾者替代维持治疗的较有效药物。 A、冰毒 B、可卡因 C、美沙酮 D、曲马多 10、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活

动时,为违法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拘留。 A、10日以上15日以下 B、3日以上7日以下 C、5日以上10日以下 D、5日以上7日以下 11、艾滋病是 ( ) A、一种肿瘤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同性恋病 12、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1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1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15、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16、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 )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7、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 )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8、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20、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 )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21、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 )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问题详解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1、南华县的中央与省共建防艾示区项目是哪年启动实施的?实施周期是几年?(C) A、2007年、5年 B、2008年、5年 C、2009年、5年 2、南华县的艾滋病疫情属于(B)流行地区。 A、低度 B、中度 C、高度 3、南华县艾滋病传播途径以( A )为主。 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4、南华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是哪年成立的?谁担任主任?(A) A、2004年10月8日、县长 B、2003年10月8日、县委书记 C、2005年10月8日、县卫生局长 5、南华县艾滋病防治的日常综合协调机构是( B )。 A、县卫生局 B、县防艾办 C、县防艾科 D、县疾控中心 6、南华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有(B )个。

A、15 B、22 C、23 D、25 7、南华县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D )。 A、工人 B、公务员 C、农民工 D、外出务工人员 8、南华县是否有男性同性恋人群( A )。 A、是 B、否 9、南华县干预男性同性恋人群建立( A )工作室。 A、野菌飘香 B、爱心家园 C、男同工作室 10、南华县哪一年在( )人群中检出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B ) A、1992年公务员 B、2004年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C、2000年吸毒人员 D、2003年农民工 11、南华县当前艾滋病防治的薄弱环节是: 答;山区面积大,农村人群的防艾知识普及率低。 12、南华县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的问题是: 答:(1)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2)部分单位认识不到位,有松懈麻痹思想。(3)流动人口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4)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严重。 13、南华县艾滋病疫情特点是: 答:(1)疫情上升趋势明显。逐渐呈现出上升扩大的趋势,并且常住户口感染的人数也逐年增多。(2)是感染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我县HIV感染者多数为农村青年,有的既不知自己是感染者,又不了解预防知识,致使家庭通过性途径或母婴途径传播。(3)

防艾知识竞赛题库

艾滋病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北京体育大学红十字会 一、单选题 1、艾滋病是(C )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 同性恋病 2、H I V是(C )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A ) A AIDS B HIV C HAV D 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D) A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 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握手 C 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 D A 神经系统 B 肌肉系统 C 骨骼系统 D 免疫系统 6、在世界上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7、目前在我国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 B)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8、感染HIV后到体内出现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 A) A 窗口期 B持续淋巴结肿大期 C 艾滋病期 D 急性期 9、下面哪种不是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方法?(D)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 远离毒品: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11、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C ) 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12、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D ) A 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 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13、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A )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 每年6月12日 D 每年12月16日 14、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 A) A 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B 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 C 贫困群体、白领阶层 D 社交活动较多人群 17、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A ) A 对全国农村中的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实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并提供经济补贴 B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病人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 C 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D 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18、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何不同:(B ) A 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HIV抗体阳性 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都阳性,但前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后者有各

诺如病毒感染-预防诺如病毒主题班会

诺如病毒感染-预防诺如病毒主题班 会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诺如病毒诺如病毒侵袭广州大学城三月以来200学生腹泻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容易引起胃肠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感染于冬季较常见。症状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肌肉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传播途径 这种感染可通过下列途径传播: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 ——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

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患者主要补充足够水份,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可于一至三天内自行痊愈。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预防方法 ——维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要洗手。 ——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 ——食品加工人员和护理人员如有呕吐或腹泻现象,切勿上班,并应到医院诊治。 ——清理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时要戴上手套及口罩,事后必须彻底洗手。 ——被服及物件表面若被污染,应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易读文库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 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1、南华县的中央与省共建防艾示范区项目是哪年启动实施的?实施周期是几年 ?(C) A、2007 年、 5 年 B 、2008 年、 5 年 C、2009 年、 5 年 2、南华县的艾滋病疫情属于(B) 流行地区。 A、低度 B 、中度 C、高度 3、南华县艾滋病传播途径以( A )为主。 A、性传播 B 、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4、南华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是哪年成立的?谁担任主任?(A) A、2004 年 10 月 8 日、县长 B 、2003 年 10 月 8 日、县委书记 C、2005 年 10 月 8 日、县卫生局长 5、南华县艾滋病防治的日常综合协调机构是( B )。 A、县卫生局 B 、县防艾办 C、县防艾科 D、县疾控中心 6、南华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有(B ) 个。

A、15 B、22 C、23 D、25 7、南华县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D ) 。 A、工人 B 、公务员 C、农民工 D、外出务工人员 8、南华县是否有男性同性恋人群( A )。 A、是 B 、否 9、南华县干预男性同性恋人群建立( A )工作室。 A、野菌飘香 B 、爱心家园 C、男同工作室 10、南华县哪一年在( )人群中检出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B) A、1992 年公务员 B、2004 年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C、2000 年吸毒人员 D、2003 年农民工 11、南华县当前艾滋病防治的薄弱环节是: 答; 山区面积大,农村人群的防艾知识普及率低。 12、南华县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的问题是: 答: (1) 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2) 部分单位认识不到位,有松懈麻痹思想。 (3) 流动人口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 (4) 社会对艾滋 病感染者歧视严重。 13、南华县艾滋病疫情特点是: 答: (1) 疫情上升趋势明显。逐渐呈现出上升扩大的趋势,并 且常住户口感染的人数也逐年增多。(2) 是感染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我县HIV感染者多数为农村青年,有的既不知自己是感 染者,又不了解预防知识,致使家庭内通过性途径或母婴途径传播。

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诺如病毒(英语:Norovirus,NV),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 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冬春开学季,也是学校诺如病毒爆发疫情的危险期。 对个人要求: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没熟的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食物需要至少煮沸15~20 分钟后才可放心食用。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3)及时就医。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时,应尽早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跟亲朋好友接触。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对学校要求: (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 (2)加强消毒和通风。每日对教室、卫生间、楼道、门把手等公共场所和用品用具进行消毒,对呕吐物及时清除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和活动室通风。 (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带病上岗,加工食物时防止生熟不分和交叉污染。桶装水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饮水机加强清洗消毒。 (4)加强个人防护。遇有学生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呕吐,老师要及时疏散周边学生,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处理呕吐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5)加强风险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防止造成不必

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小学2020—2021年度禁毒防艾 工作计划 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配合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所管理学生的禁毒防艾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我在既有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将禁毒防艾教育继续纳入教育工作的重点,制订以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拟订班级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时间表,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班会课时间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依次开展,具有实效。 一、总体工作思路 禁毒防艾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利国利民的教育,应从学生抓起。我们要搞好各种形式的教育,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融入其中,结合常规管理相结合,落实好这一项工作。 二、成立禁毒防艾教育领导小组 为强化学校禁毒防艾的组织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教育机制,特成立猛硐乡民族小学禁毒防艾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时间表 确定时间表,有助于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学校将把禁毒防艾知识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1-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加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也同时加强禁毒防艾意识。9、10月,(同期3、4月)学习相关法规以及各种宣传材料;11、12月,(同期5、6月)组织观看宣传教育片、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站在法制的高度认识禁毒防艾知识的重要性,更有效地取到教育效果。 四、禁毒防艾工作实施步骤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禁毒防艾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学期内开展二次禁毒防艾教育的专项宣传活动。举办两次知识专题讲座。通过,上好专题课和组织学习观看教育片等,以把相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搞好班级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注意校区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制作专题板报等。 3.将继续利用班会课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禁毒防艾知识,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禁毒防艾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的意识。 4.在每学期内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禁毒防艾书籍,看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写一篇禁毒防艾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 -2-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陇川县第二中学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 1 分,共 50 分) )。 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C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A 麦司卡林 B 摇头丸 C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 ) A 海洛因 B “K 粉” C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 A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C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C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 A 缅甸 B 阿富汗 C 哥伦比亚 8 .云南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 A 集中戒毒 B 劳教戒毒 C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 ) A 再次强制戒毒 B 送劳教戒毒 C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 )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11.云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 15 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云南省 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 A 2005年 7月 1日 B 2006年 1月 1日 C 2005年 5月 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 6 月 26日 B 12月 26日 C 10月 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 A 《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B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C 《61公约》 14.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 )。 A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B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C 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 )个。 A 13 B 1l C 12 16.非法持有海洛因或“冰毒”( ) B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A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B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C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 B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 地区 ) B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克以上构成犯罪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应急预案教学文案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 应急预案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园诺如病毒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我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防控诺如病毒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防控预案。 一、总则 园长是本幼儿园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幼儿园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工作由幼儿园统一指挥。发生疫情后,所在园长首先要担负起应急救援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救援处置工作及时、有序进行。 二、成立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 幼儿园成立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组长:XX(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防控工作 副组长:XX(副园长)负责幼儿园的防控宣传指导工作 组员:XX(园长助理)负责协助园长做好全园预防工作 XX(主任)负责全园信息收集、资料发放、教育宣传工作 XX(保健医)负责幼儿园的疫情监控及晨午检报告 XX(食堂班长)负责食堂卫生消毒检查全面工作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全面防控工作及晨午检信息采集工作和家长沟通工作 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防控预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做好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 三、应急处理机构职责

1、诺如病毒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进行救治和沟通工作。 2、及时向卫生院、区教育局、食药所等汇报防控工作情况。 3、负责防控救治具体方案和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组织落实。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加强宣传教育。幼儿园利用各种形式(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正面宣传诺如病毒的防病知识及诺如病毒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学生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幼儿园做好记录,晨检内容包括:到校人数;对未到校学生要查明原因;了解清楚因病缺勤学生的症状及治疗情况。到校学生中若发现有异常及发热者(包括未到人员)做好登记,通知其家长,立即送医院诊治,并停止入校,第一时间上报镇卫生院、区教育局。 3、落实消毒制度。对教学器材、教具、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卫生死角,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幼儿园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并有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部位、消毒方式、方法等。 4、落实隔离制度。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的原发地,保健医立即通知家长,妥善安排医院就诊,同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