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全身化疗的拟静脉选择

【2018年整理】全身化疗的拟静脉选择
【2018年整理】全身化疗的拟静脉选择

全身化疗的静脉选择

中心静脉——化疗首选

(1)介绍:所谓中心静脉置管就是选择深静脉大血管留置导管以用于化疗及中长期输液治疗,如锁骨上静脉(锁穿)、股静脉(股穿)、上腔静脉(PICC、输液港)等。

(2)优点:

1 较外周静脉粗,血流丰富药物,一旦入血迅速被稀释,避免了刺激血管。

2 置管后避免对周围血管的反复穿刺造成损伤。

3 长时间输液也不会影响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3)带管期间期间导管维护指导:

1 置管后如有胸闷、憋气、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及时与护士沟通。2贴膜固定:护士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贴膜种类,每周按时换药。指导病人不要擅自撕下贴膜,感觉有痒感,或贴膜卷曲脱落以及其他不适,及时换药。

3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锁穿、股穿带管后不能洗澡;锁穿应避免洗脸弄湿局部;股穿注意要防止小便污染;PICC在带管期间是可以洗澡的,但一定要确保贴膜干燥,可以使用两层保鲜膜严密包裹局部,并避免水流直冲,贴膜潮湿应立即更换。

4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或牵拉导管。携带锁穿病人宜穿着开衫衣服,领口要宽松;携带股穿病人裤带不能太紧;PICC侧手臂袖口不能太紧,PICC带管侧肢体尽量避免测血压。

5 日常活动:带管期间可以进行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剧烈活动比如剧烈体育锻炼等;带管侧肢体不能负重;尽量避免造成血管内压力过大的因素,如带锁穿剧烈咳嗽、恶心呕吐;带股穿时应避免用力排便等引起腹压增高因素,以免导管内回血输液不畅,出现上述症状时按压穿刺点局部,以防渗血渗液。

6 股穿、PICC带管期间要按时测量股围、臂围,如出现肿胀,及时通知医生。

7 拔管:完成一周期治疗准备出院时,锁穿、股穿静脉置管将在出院前拔除。导管拔除后,指导病人按压穿刺点十五至二十分钟,并使用贴膜固定以防空气栓塞。穿刺点处贴膜及敷料,可于拔管后两天揭除,穿刺处不渗液、愈合良好,方可清洗。

8院外带管期间注意事项

1)输液港是埋于皮下组织,输液毕拔除外置针头,穿刺点愈合就可沾水清洁,可终生留置于体内,无需进行特殊护理。

2)PICC的有效使用期是一年,带管期间要按时换药;出院后可以到门诊的静脉导管维护中心进行日常维护。指导病人置管侧肢体不能负重或做剧烈运动,不能测血压。如出现肢体肿胀,贴膜潮湿、卷曲脱落,均应及时就医。洗澡时,使用双层保鲜膜严密包裹,避免水流直冲,洗澡后检查贴膜是否弄湿,弄湿立即更换。

外周静脉选择

1)首选前臂置静脉套管针,尽量避免钢针

2)其次手背上侧直、弹性好的易于穿刺的血管

3)需避免的注射部位:

肘窝处——一旦外渗不易发现

手腕及手背——神经肌腱分布多,外渗后引起永久损伤

优点:静脉表浅,软组织丰富

外周输入强刺激性化疗药注意事项:

1首选中心静脉,如拒绝使用,应在护理记录中注明,加强输液观察。2输液部位选择:避开手内侧和肘窝及实施过广泛切除性外科手术的肢体末端,适当部位是前臂近端(未手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其次是手背上侧直、弹性好的易于穿刺的血管,留置针优于输液针。

3 化疗由经验丰富护士执行,任何阻塞现象均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检查尽快给予稀释,避免局部组织与药物长时间接触,严密观察输液情况。

4 化疗前检查回血,同时多种药物时,应先输入非发疱性药物;两种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之间用盐水或糖冲净管道。

5 输入化疗后,用盐水或糖冲净管道和针头后再拔针。

6 向患者讲解渗出表现,一旦出现,关闭输液器及时呼叫护士,以减少渗出量。

化疗药物使用后静脉护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化疗药物使用后静脉护理的标准操作规程1化疗药物静脉输入的护理: 1.1化疗前护士要掌握药物的性质,进行有效的血管评估:如是发疱剂,应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的前臂静脉血管,且穿刺的点上方向心方向,无血管外伤史、手术史及尚未完全闭合的针眼。避免在手指、关节、下肢等处穿刺;如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选择下肢时列外。乳腺手术的患者,患肢禁止使用化疗药物。对容易引起局部灼伤坏死的药物,不应选择手足背小血管。 1.2选择适当的血管通道器材:输液时间在3周以上者,PICC置管为首选;使用静脉留置针,建议当日用当日拔,最好不留置针;使用7号头皮针,需妥善固定。 1.3根据医嘱,选择无刺激性的液体,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一般在上化疗前30min内滴完止吐药。 1.4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红肿药液外渗的现象,有无回血,检查无误后方可输注化疗药。 1.5遵医嘱调节好滴数。 1.6向病人交待输注化疗药的注意事项。 1.7化疗药物输注期间加强巡视,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减少重穿机会,并取合适卧位,让患者处于身心最佳状态,一旦发现渗漏及时中断输液,予以相应处理,同时要观察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8化疗药物输注完后,应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水快速滴冲尽管壁上残留的药物,再滴注其他药物。 1.9输液完毕后,顺血管走向拔针,再迅速压迫3min,并抬高该肢体,防止针眼渗血渗药,刺激局部。 1.10观察病人穿刺局部情况,并嘱病人做肢体运动,减少药物停留时间。 1.11长期化疗病人应根据化疗方案,计算静脉使用次数,制定计划交替使用,使化疗造成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时间。 2化疗药物渗漏时的护理: 2.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回抽漏于皮下的化疗药物,然后拔出针头。 2.2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病区护士长。 2.3抬高患肢48h,超过心脏水平面。 2.4局部封闭治疗:2%普鲁卡因1ml+0.9%氯化钠4ml局部封闭。以达到稀释渗漏药液和阻止药液扩散,达到镇痛目的。 2.5局部冷敷。渗漏24h内,可用冰袋局部间断冷敷,发疱剂除外。 2.6药物湿敷:采用外涂湿润烧伤膏或外涂喜疗妥药膏等紧急处理措施,对于肿胀严重者也可与50%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注意避免患处局部受压。也可采用本专业活血化瘀中药对患肢进行包敷。 2.7评估外渗范围,详细记录渗漏药品名称、渗漏时间、部位、肿胀范围、外观等情况,记录处理措施。 2.8安抚患者,做好解释。

注射化疗药物时如何保护局部血管

注射化疗药物时如何保护局部血管 静脉输注化学药物(简称化疗),时抗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输注时药液一旦渗漏将会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轻者出现静脉炎(静脉条索状发红、疼痛,随之变化成发黑、无弹性);重者出现局部皮肤溃烂、水泡形成,明显疼痛,局部功能丧失,造成严重后果并且治疗时花费更多的金钱。 化疗时最好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化疗药,一般是从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好处:1、中心静脉管腔比外周静脉管腔大、血流比较快,药物通过时减少对管壁的刺激,不会发生静脉炎。 2、置管后可保留较长时间(2-3个月以上)。 3、不受体位、活动限制。不足之处:成本较高,一次置管大约500元——1000元。 外周静脉穿刺:好处是成本低。不足之处:1、静脉小、难穿刺,多次的穿刺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2、假如穿刺成功,穿刺部受体位、活动限制,穿刺处容易出现红肿、疼痛(即:药物外渗),如果该药物毒性大很快会出现严重症状。 若您是行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的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上肢静脉穿刺,留置外周静脉短管;不宜下肢静脉穿刺。 2、在注药过程中感觉穿刺处有疼痛或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管开关,并告知护士,不可勉 强忍受,以避免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性或药液渗出引起并发症。 3、在注药过程中患肢宜制动,如厕时患肢宜放低,避免血回流堵塞血管引起肿胀 4、注药后24小时内穿刺处忌用热水外敷,注药局部皮肤不要烫洗,洗脸时局部应避免水 太热,夏天可用凉水,冬天用温水。如果局部皮肤有丘疹、发红等情况,及时报告护士,根据情况会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冰敷、局部皮肤涂擦氢化可的松素软膏、喜疗妥软膏、放疗防护剂等,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封闭等处理。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 摘自丁香园https://www.360docs.net/doc/1917017636.html,/bbs/thread/9605597?keywords=地塞米松%20%20高糖#9605597 一.肿瘤化疗概述 当代对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有五种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学等,各有其特点及其局限性。前二者主要针对局部、消灭和抑制局部病灶,后三者主要作用于全身。 化疗是全身性治疗,可有效的预防或消灭远处转移灶,不仅单独可以治疗各期的病例,还可以为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1.术前应用化疗可以使部分非手术适应症转为手术适应症,术中应用化疗可以消灭脱落的癌细胞,防止转移和种植; 2.术后应用化疗,可以消灭亚临床病灶及血行性微转移灶,从而减少复发。 3.若放疗前和放疗中应用化疗能提高放疗的敏感性,使肿瘤的缩小率和缩小程度增高,放疗后进行化疗能巩固放疗的疗效。可见得作为主要手段的化疗,在治疗肿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而且从六十年代以来,肿瘤的化疗就被认为是解决肿瘤问题的三个重要途径之一。 二.化疗药物的分类 1.烷化剂 氮芥类:氮芥、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苯丙酸氮芥、氮甲、甘磷酸、消瘤芥、苯丁酸氮芥等 亚硝脲类:卡氮芥、环已亚硝脲、甲环亚硝脲、嘧啶亚硝脲、福莫司汀等 乙撑亚胺类:塞替哌等 甲烷磺酸酯类:马利兰等 环氧化物类:二溴卫矛醇、二去水卫矛醇等 2.抗代谢药物 叶酸拮抗剂类:甲氨喋呤等 嘧啶拮抗剂类:5-氟脲嘧啶、健择、喃氟啶、氟铁龙、阿糖胞苷、卡莫氟、优福定 嘌呤拮抗剂类:巯基嘌呤、6-硫乌嘌呤等 3.抗生素类 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阿克拉霉素、柔红霉素 亚硝胺类:链脲菌素 乙撑亚胺类:丝裂霉素 多肽和蛋白质类:博莱霉素、放线菌素D 糖甙类:光神霉素、橄榄霉素 4.植物药 长春花生物碱类: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诺维本 鬼臼毒: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 喜树碱类:羟基喜树碱、拓朴替康、伊立替康 紫杉类:泰素、泰索帝 5.激素类 强的松、地塞米松、乙烯雌粉、丙酸睾丸素、三苯氧胺、托瑞米芬、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氨鲁米特、兰他隆、瑞宁得、来曲唑、抑那通 6.生物反应调节因子 a-干扰素、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左旋咪唑 7. 重金属及其他杂类 氮烯咪胺、顺铂、卡铂、草酸铂、环硫铂等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五组-达州市中心医院-杨晓玲 输液原则 1、务必遵循静脉输液原则。 2、条件允许应设立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应配有空气净化装置、超洁净治疗台等。 3、正确选择适宜的溶媒、溶解方法、配制时间,采取最佳的输注速度、输注时间、输注顺序、输注装置,适宜的方案。 4、护士必须熟知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治疗要求合理选择静脉,最好选择深静脉输注。 5、加强责任心,勤巡视,防止药物外渗。一旦外渗,立即处理。 注意事项 1、加强沟通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不安心理。 2、指导病人正确选择输液工具,首次化疗的病人作好置管宣教,未置管病人按外周静脉化疗原则进行化疗,尽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最好选择深静脉置管,未进行置管者,应采用留置针,有计划地选择手背血管。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深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或型号适宜的穿刺针。根据大多数人是右利手的情况,应首选左上肢穿刺,以减少上肢活动频率。尽量避免下肢和损伤肢体静脉穿刺。具体穿刺部位,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和关节部位。腋窝淋巴结广泛清扫,上腔静脉综合症,上肢骨折等情况,应避免选用该患肢,而应选用另侧。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穿刺点外渗。 4、正确配制药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需稀释的药物要完全溶解后再抽吸净,确保用药剂量准确。对液态或油态药液抽吸后再反复用稀释液冲洗药瓶后再抽吸干净。微量药物应最好用50 ml注射器稀释后再抽吸,以减少微量的损失。同时做到现配现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0 min。 5、改进穿刺技巧,将输液器调节器位置调高,止血带结扎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松紧以一指为宜。采用15°~30°角度进针,穿刺成功后以输液贴代替胶布固定。先用生理盐水,再次确认静脉通畅后注入化疗药物。

输注化疗药物的观察要点

输注化疗药物的观察要点 一、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建议使用PICC或深静脉置管给 药。输注前告知病人,输注过程中有疼痛,局部隆起,肿胀应立即告知护士,如怀疑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 输注化疗药物前检查是否有回血,如无回血,或不能确定针头完全在静脉内,则另外选择静脉穿刺。输注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1.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不适、疼痛、烧灼感、输液速度发 生变化,即使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渗漏,也立即停止输液 2.外周静脉输注者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中心静脉导管 者必要时拍胸片,确认渗漏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3.用针头尽量抽出局部外渗的液体 4.使用相应的解毒剂,注意避免局部组织压力过大,皮下 注射解毒剂时先拔出针头

5.抬高患肢48小时,局部间断冷敷或冰敷6-12小时,冰敷 时注意防止冻伤发生 6.及时报告医师并详细记录外渗情况。可给予1%普鲁卡因+ 地塞米松作环形封闭 二.各类化疗药物使用护理 1.铂类,具有较强的催吐作用,应遵医嘱及时给予止吐治疗,同时做好水化、利尿治疗,监测24小时尿量,注意有无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2、紫杉醇等抗代谢类药物、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可出现过敏反应,使用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输注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在用药的第1小时内每15min测量脉搏、呼吸及血压一次,并在输注的前30min内速度宜缓慢。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注,配合医师抢救 3、使用伊立替康化疗时,在用药24h后易发生迟发性腹泻,应遵医嘱给予止泻药,对于顽固性腹泻可使用黄连素、诺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并调整肠道菌群失调。饮食应清淡、少渣、易消化、不产气,适当补充能量,维生素,蛋白质,水分,并注意饮食卫生。 三、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 1、疲乏;合理营养摄入,提高睡眠质量,鼓励适当的有氧运动,心理护理 2、胃肠道反应:“五忌”一忌甜、腻、辣、炸、烤食品,二忌酒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1、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化疗方案,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病人活动状况、配合程度、是否有静脉化疗史,静脉皮肤情况等。 2、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性质及局部静脉状况选择合 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及输液器,禁止钢针输注化疗药,输注发疱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长期化疗的患者必须使用PICC,同时签置管知情同意书,并严格落实《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肿瘤复发、曾经留置过PICC、刺激性较小的化疗药、输注浓钠浓钾、高渗透性的药物允许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签署拒绝置管知情同意书,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化疗使用留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输注普通药液不超过4小时者可使用静脉钢针治疗。 3、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合理选择静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静脉,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在24小时内曾被穿刺静脉下方重新穿刺,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4、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以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

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7、将规范化的静脉治疗纳入护理质控体系,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8、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化疗药物如何选择静脉

化疗药物如何选择静脉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加及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加上许多非肿瘤化疗专业病房也常常收治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化疗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而导致的化疗药物渗漏造成患者痛苦的报道也愈来愈多,让原本遭受恶性肿瘤折磨的患者雪上加霜。随着恶性肿瘤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亦本着视病人如亲人的原则,肿瘤三科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防治化疗药物渗漏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带来的危害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大大的减轻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一、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 (一)合理选择血管。对于长期化疗的患者,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非化疗药物一般应由细小静脉到大静脉,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如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 (二)合理使用药物。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联合用药时,先了解药物刺激性的大小,原则上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均为发疱性药物,应先注入低浓度的,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快速冲洗;在外周血管输注发疱性药物时可用三通装置,一路注入发疱性药物,一路快速注入等渗液,护士必须在床边密切监护直至药物安全输入体内;化疗药物浓度不易过高 (三)加强患者配合。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特别是初次用药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解释,消除其恐惧感。发疱性药物滴注时,减少患者活动,告知患者化疗时如有异常感觉,如局部疼痛、肿胀等要及时报告护士。(四)提高专业技能。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为避免操作中机械性损伤,要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如穿刺失败,不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再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分钟(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在注入发疱性药物前,要对使用血管进行正确判断(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等)。 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即便是经过有经验的专业护士非常仔细认真全面评估选择血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严格掌握化疗药物正确的使用顺序,非常小心地照护患者,但仍然会有极个别药物在使用后在穿刺针眼上方沿血管走形出现条索状发红及疼痛现象。(这是药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针对此种棘手的情况,我科对全身化疗患者分别采取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锁骨下静脉置管 是将静脉导管由锁骨中外1/3下方,置入上腔静脉的方法。 (二)PICC置管术 是将静脉导管由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的方法。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广泛。而,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已一个难题。我院在开展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总结经验,了解化疗药物的的性质、作用,付作用病人的状况等找出化疗时对静脉影响的因素。从静脉化疗穿刺前的准备、穿刺方法的选择、穿刺技术等方面采取综合的方法进行预防,使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药物化疗时对静脉影响的因素。 1.1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 1.2药物的酸度:阿霉素、平阳霉素、顺铂霉素等PH值偏低,刺激血管内膜引起静脉炎。而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偏性,容易使血管的壁的通透性增加,造成损伤。1.3药物引起的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反应。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血管损伤。1.4药物的浓度: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组织造成损伤。如大剂量冲击给药时,高浓度的溶液导致静脉炎。 1.5穿刺部位:避开患肢和不适合用下肢,因患肢部位静脉血容易受阻碍,下肢静脉容易栓塞。静脉注射部位不要弯曲。 1.6血管因素:血管的弹性、脆性、充盈度及营养状态。 1.7技术因素: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成功率。 2.预防 2.1了解各种药物的性质、作用、付作用,避免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短时间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过其缓冲应激能力,使血管内皮损伤。 2.2穿刺前的准备 2.2.1评估血管:选择弹性好、直、内经较粗的血管,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好固定的血管。 2.2.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从远端静脉开始,左右侧静脉交替使用,不要在患肢进行静脉注射,如特殊情况下或病情需要在下肢穿刺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 血液回流。 2.2.3指导病人经常按摩四肢,适量锻炼,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2.2.4输液前2小时给予喜疗妥沿血管走行方向涂擦,输液后用喜疗妥每天2次。对长期化疗病人静脉充盈不明显者,用温水浸泡穿刺肢体。 2.2.5化疗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作引路注射,待通畅后,再接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滴完后,应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冲洗血管壁及输液器,减少化疗药 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2.3根据情况选择静脉化疗的穿刺方法。 2.3.1PICC导管化疗:能有效地解决长期注射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PICC穿刺后,不影响病人适应活动,但成本较高,技术操作难度较大。 2.3.2一次性留置针:操作较简单,避免反复穿刺,成本较PICC低。但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易引起静脉炎及局部渗漏。 2.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PICC置管24小时更换贴膜一次,以后更换每周一次,如发现贴膜污染、脱落应及时更换。 2.5根据药物的性质、病人及血管情况,调节静脉输液的滴数。

化疗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

第三节化疗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 化疗药物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常发生于以下情况:给药期间细胞毒性药物刺激静脉内壁造成静脉炎;细胞毒性药物由皮肤脉管系统渗出扩散至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称化学性蜂窝织炎;局部炎症进 一步发展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渗出性坏死。 一、概述 局部皮肤毒性反应占抗肿瘤药物所致各种反应的2%~5%是肿瘤化疗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许多抗癌药物在静脉注射时,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注射部位周围的皮下组织,会引起严重的局部毒性反应。据统计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尤其是在用药护士未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情况下最易发生。 药物渗漏后通常表现为局部渗出区域的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有时可为剧烈地烧灼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如果侵及脉管系统及肌腱组织,有时需手术切除甚至截肢。另外,神经压迫症状、肌肉挛缩及并发感染也较常见。因此,药物外渗可导致栓塞性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 栓塞性静脉炎为注人化疗药物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走向皮肤色素沉着、脉管成条索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外漏或渗出至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未及时处理时,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要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以将化疗药物分为两大类:

1.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柔比星、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碱、去甲长春碱、长春地辛、胺苯吖啶、美登素等。 2.非发疱性化疗药物 (1)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莫司汀、达卡巴嗪、依托泊苷、替尼泊苷、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2)无明显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替加氟、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等。 二、化疗药物造成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抗癌药物渗漏后引起组织损伤的详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通过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核酸(DNA)结合或不结合等两种方式产生损害。前者的代表药物是阿霉素,能够迅速引起组织损伤,并在所浸润组织中长期滞留,有时达5个月之久,产生持续性损害;后者如长春碱类,并不与DNA结合,也可迅速损害正常组织,但通过代谢作用、灭活或排泄等方式,组织的修复机制可以正常进行,因而恢复较快。 局部组织损伤可以由一种或几种途径引起:①静脉给药期间,细胞毒性药物刺激或渗出给药静脉通路;②由于药物浸润到周围组织造成局部组织损伤;③与细胞DNA结合的药物最常导致组织坏死,此反应可在刺激性药物撤除后持续数周;④化学刺激剂反应及诱导增殖细胞成熟停滞的作用也可导致局部组织毒性,如化疗药物的强酸、强碱或高渗性等。 (一)导致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 1.血管因素年老体弱的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营养不良等原因,血管脆性变大、管腔变小、血液流速减慢,如果选择此类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则可导致局部药物浓度升高,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