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5 .测量要求

5.1 基本测量方法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人(调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人仪器高,输人(调人)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人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人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人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全站仪安置完成后在仪器上输人拟放样点坐标,仪器上显示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8)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气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拟放样点定位完成后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朿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2 地基处理施工放样

基底换填施工放样

1)利用全站仪测出基底换填轮廓和原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场地地面标高。

2)按设计要求开挖至换填底面,利用全站仪测量换填地面尺寸和高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即可进行换填施工,施工至换填设计高程。

地基处理群桩放样

地基处理群桩包括CFG桩、管桩、碎石桩等。

1)利用全站仪测地基处理群桩的轮廓和原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场地地面标高。

2)计算出地基处理控制轴线上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定出控制轴线上桩位,钢尺量出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用长钢尺拉线测量出桩位,在桩位处用直径8mm的钢钎竖直打入20cm深孔,在孔灌注石灰水或石灰粉,并在孔插入小木(竹)桩,方便钻孔过程中钻孔废泥把桩位埋没后查找。

群桩放样示意图

3)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无误后交样,桩位放样允许偏差20mm,高程放样误差不大于10mm。

4)地基处理施工完毕后,用水准仪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破除桩头到设计标高。

5)群桩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检查桩位偏差,水准仪测量高程,检查方法见表。

群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桩位(纵横向)50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

检验批不少于5根

测量仪器或钢尺丈

2 桩体垂直度1%

测量仪器或吊线测

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

开挖50~100cm深

后,钢尺丈量

5.3 基础施工测量

1)地基处理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指导破除桩头到设计标高。

2)开挖基坑后,及时进行桩头标高及基坑尺寸检查。

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基础十字中心线。

基础放样示意图

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

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基础模板立模后,及时对基础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基础十字中心线,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基础放样允许偏15mm。

6)基础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检查方法见表。

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据设计中心线±30mm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基础顶面高程±30mm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5.4 涵身施工测量

1)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涵洞十字中心线或涵身前墙线。

2)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

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3)涵身模板立模后,及时检查模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涵身十字中心线或前墙线,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尺量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5 涵洞竣工测量

涵洞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涵顶、涵侧填土前,应对涵长、孔径、板顶高程等进行测量,并据此推算板顶填土厚度,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测量队组织模式。

6.2.测量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测量人员

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测量材料

测量仪器

9.1 质量控制

(1)每次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天开始测量之前检查仪器的测量精度,测量过程中如对测量结果有疑问,也须及时检查,弄清问题所在,完全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测量。

(3)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作业,一般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要避免测量作业。

9.2 质量检验

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测量人员进人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跑跳,要注意来往车辆,要注意脚下是否有障碍物,以保证安全,吊装区作业时应设监护人员,严禁吊物下作业。

(2)密林丛草间进行施工测量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需预防有害动、植物伤人。

(3)在公路和交通繁华的道路上作业时,尽可能缩短作业和仪器在通路停车部位上停留时间,并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护、警示措施,避让车辆,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4)临近既有线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既有线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所有测量人员

均要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教育。

(5)在影响既有线围施工时,测量作业人员戴白色或黄色安全帽,在轨道上作业时必须穿黄色防护服背心。作业人员严禁在既有线围戴红色安全帽,穿红色衣服。

(6)在既有线旁测量放线时,严禁使用钢卷尺等金属测量工具测量既有线线路轨距。穿越铁路时应遵守“一看、二慢、三通过”原则。

(7)在施工现场测量时,必须注意周围的吊车及机械电气设备,不得在机械运转围作业,防止发生事故,必要时必须停电,机械停止运作后再作业。

(8)上下沟槽、基坑应走安全梯或马道,在槽、基坑底作业前必须检查槽帮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再下槽、基坑作业。

(9)在高处作业时,仪器必须安放在牢固的建筑或构筑物上,仪器周围的孔洞事先要盖好。不稳固的地方,禁止放仪器,安放仪器的上下方不得有人工作,设有专人警戒。

(10)在高处临边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必须将衣袖扎紧,穿防滑鞋,采取有效防坠落措施。

(11)在高空用线锤吊线时,线锤必须拴牢,下面不得有人,防止坠下砸伤人。

(12)测量作业钉桩前应检查锤头的牢固性,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不得正对人员抡锤,钢钎和其他工具不得随意抛掷。

(13)测量人员在高空、地面立标尺花杆及用钢尺丈量尺寸时,必须注意上下左右的电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伤人。遇雷雨时不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

(14)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衰弱、视力不佳、饮酒、睡眠不足者,禁止参加高空作业。

(15)需在河流、湖泊等水中测量作业前,必须先征得主管单位的同意,掌握水深、流速等情况,并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溺水措施。

(16)冬期施工不应在冰上进行作业。严冬期间需在冰上作业时,必须在作业前进行现场探测,充分掌握冰层厚度,确认安全后,方可在冰上作业。

附录A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

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

(mm)

附录B高程测量记录表

高程测量记录表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YLCS—ZW—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3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 、 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 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 车站、 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涵洞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 (2) 1.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2) 2.施工准备 (3) 3.基础施工 (3) 3.1基坑开挖 (3) 3.2基地处理 (4) 4.涵身施工 (5) 5.出入口及铺砌施工 (5) 6.防水层及沉降缝施工 (6) 8.缺口回填 (6) 四、涵洞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1.浆砌工程 (6) 1.1石料 (6) 1.2砌筑砂浆 (7) 1.3砌筑工艺 (7) 2.钢筋工程 (8) 2.1钢筋加工 (8) 2.2钢筋接头 (9) 2.3钢筋安装 (9) 3.混凝土工程 (11) 3.1混凝土拌制 (11) 3.2混凝土运输 (11) 3.3混凝土浇筑 (11) 3.4混凝土养护 (12) 3.5预制混凝土 (12) 4.施工安全 (13) 4.1现场作业安全 (13)

涵洞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为使本标段涵洞工程在施工中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序、确保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设计图纸; 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 3.现场实际情况,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 1.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本标段涵洞工程全部为盖板箱涵。施工工艺见下图

2.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对涵洞进行施工放线,放出涵洞中心线方向及开挖轮廓线,并用明显的标识标出以便开挖。 涵洞施工前,首先在上游靠近进口处筑草袋围堰,在涵洞施工范围外挖一临时排水沟通往下游。 3.基础施工 涵洞基础施工,应采取突击开挖,快速下基,及时封闭的办法。 3.1基坑开挖 采用明挖施工。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按适当比例放坡。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为规范本工程涵洞施工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此指导书,请各施工队伍严格遵照执行。 一、涵洞工程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T开挖基坑T建造基础(灌筑混凝土、浆砌片石)T建造涵身(灌筑混凝土) T灌筑出入口T安装盖板T制作防水层及保护层T装修沉降缝。 二、涵洞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 1) 技术准备: 由技术人员准确测定涵位护桩,引设临时水准点,下发交底到各施工队伍,进行桩位交接,并形成纪要双方签字有效,交桩后必须妥善保管。 ( 2)施工准备: 清除场内农作物及草皮、树根等障碍物,排放场地内积水,并做好地表水的引排工作,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与施工便道互不干扰。尽量少占用或租用土地,临时工棚及设施应力求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规范的要求。 2、基坑开挖 ( 1)基坑坡度: 根据土质情况及基坑开挖方法而定,开挖深度小土质较好的地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边坡可适当放陡。土质较差的地段按1:1.5 或1:2.0 的坡度放坡开挖。 2)基坑宽度: 有水基坑一般比涵基础或基底垫层尺寸每边放同时

保证人工无水基坑或岩石基底可与基础尺寸同宽,,0.3~0.5m 宽作业空间。 (3)运土与弃土: 弃土应划定范围,弃土堆破脚应离开基坑上口边缘至少1m 以上,以免影响坑壁坍塌伤人,同时应事先考虑好圬工材料的进出道路,避免被弃土堵塞,基坑上游有可能被雨水冲刷之处不宜堆置弃土。 (4)基坑标高必须按照设计标高(包括预留拱度)严格控制,一切松散浮土必须清除,若有局部超挖之处,禁止用松土填补。可在铺座灰时,以砂浆找平,如基底不够密实,可进行原地面打夯或填一层碎卵石。(5)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随时与项目技术室联系,基坑开挖成型后顺通知技术人员检查,经技术室、安质人员、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后方能下基。 3、主体施工(采用涵洞常规方法): (1)基坑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砌筑、垫层施工及底板模板安装及钢筋的弯制、绑扎(两涵节间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缝木板的设置)。 (2)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结束后,应通知技术检查,经技术、安质检、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3)混凝土施工前,应先清理地基面杂物,作好防、排水措施,对干燥的岩石面应用水冲洗,混凝土垫层面应洒水湿润,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模板采用拼装钢模涵身主体分底板和边墙及顶板两次浇注,)4(.板,钢脚手架支撑,顶板底模采用压塑板增强混凝土外表美观性,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组建专业测量组,负责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支柱整正已符合技术标准; (3)附加线架设完成; (4)承力索高度测量应在承力索安装固定到位,接触线架设后进行。 3 技术要求 (1)支柱装配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按照支柱装配测量数据表所列项目逐一测量:①支柱倾斜度宜采用经纬仪测量;②现场实测线路曲线外轨超高应精确到mm; (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已有孔位不能满足要求,需在预定支柱时,单独确定支柱孔位及柱高。对于侧面限界偏小支柱及正线曲内正定位支柱,需通过软件验证调整底座安装位置(考虑下底座上移100 mm),保证定位环安装位置。为保证定位器的安装和受力符合要求,套管座偏离承力索座的距离通常为300mm,转换柱非支最大可调整到500mm(以安装图为准); (3)支柱装配各部件尺寸应采用支柱装配软件计算,计算值精确到mm; (4)定位装置计算时,需注意侧面限界小于3.1m时曲内正定位、锚段关节转换柱、倒立柱、道岔柱等支柱装配零件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若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型号,应取得设计同意; (5)所有装配在计算时应验证动态包络线的符合性。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测量工具准备→现场测量→内业整理→输入计算→加工数据→结束 5 工艺流程 6 施工要求 6.1 施工准备 组建专业测量计算组,对专业组成员进行测量方法及计算软件应用的培训。 (1)测量 限界测量 限界值为近轨轨面处支柱前沿至轨道中心的距离。对于有防撞墙影响的高架桥上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及线坠配合测量支柱限界(如图1所示),限界值等于A+B+C(防撞墙的厚度应实测)。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涵洞、通道作业指导书资料

荣成至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冀晋界)段涵洞、通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保定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一、基本要求 二、盖板涵 三、通道桥(桩基础) 四、波纹管涵 五、箱型涵洞 六、钢筋混凝土拱涵 七、外观质量及预防措施 八、台背回填 九、桥头搭板 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涵洞、通道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要求: 1、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进场到位,施工现场的各种标示牌齐全。 2、拌和站已按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建成,并具备提供符合涵洞、通道的混凝土要求的能力。 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要求,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厚度如设计代表计算确定。不得超挖,超挖部分不得回填虚土,必须采用经监理人批准的回填工艺,回填处理时监理人旁站。 4、洞口浆砌工程与涵洞混凝土主体的衔接,接缝垂直、宽度上下统一,为2cm,填塞沥青玛蹄酯等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材料,并填充密实。 5、开挖基坑前应复核设计的涵洞、通道位置、角度等是否与实际相符。 6、涵洞、通道应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或按有关文件要求设置)采用沥青麻絮等符合要求的填料填塞,必须塞满填实,并保证其竖直,宽度一致,同时必须贯穿整个断面。 7、钢筋加工 1)建立钢筋下料确认制度,由现场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计算各细部尺寸,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及现场建立工程师确认,钢筋工应严格按照

下料表(图)进行加工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调直、切头,无局部弯曲,表面洁净、无伤痕、无污渍、无漆皮、无鳞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保护层使用小石子混凝土垫块,垫块强度不小于所在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禁止使用塑料垫块和砂浆垫块和钢筋头垫块。 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控制钢筋的弯制和端部弯钩的加工质量。 5)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一般不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6)搭接焊 (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钢筋焊接必须在焊台上进行,禁止就地施焊。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2)进场的钢筋电弧焊焊条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3)钢筋电弧焊接前必须弯好角度,保证焊接同心,禁止焊后弯同心角。 (4)电弧焊接完成后必须敲除焊皮,检查焊缝质量,不合格的进行补焊。 (5)电弧焊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焊缝长度不包括10mm的起弧

桥梁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6、桥梁、涵洞 6、1基本作业 6、1、1模板、支架 二级以上公路构造物外露面应采用大块钢模板(每块面积大于1m2)。预制箱梁内模应采用组拼式钢模;先张法空心板内模使用气囊或硬纸筒,注意使用气囊时每隔30㎝设一道环向定位钢筋;支架现浇箱梁外模也可用光面胶合板,内模可用一般木模。 现浇箱梁支架优先选钢支架,以钢管碗扣架为主。支架及基础应进行受力计算(稳定性与不均匀沉降),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基础防排水,确保安全可靠。 3、预制梁台座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5㎜得钢板。 6、1、2砼与钢筋砼 钢筋焊工要持证上岗,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骨架钢筋应在放有大样并考虑焊接变形与预留拱度得坚固得工作模具上进行。 砼外加剂应通过试验与检验,符合砼性能要求得方可使用,并应使用有生产线得厂家得产品,不得使用复合生产厂家得产品。外加剂出厂应附检验合格证明。外加剂带入混凝土含碱量不得大于1、0kg/m3。 施工单位应有专门得砼振捣工,各种结构浇注砼前必须先模拟振捣,合格后才能从事实体砼得施工。具备插入条件得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钢筋密集、窄、深结构宜用附着式振动器振实,薄层或表面用平板振捣器振实。 要特别重视砼得养生。砼浇注结束,应在收浆后立即覆盖,待初凝后洒水或饱水养生不少于7天。冬季砼养生可搭设暖棚,覆盖棉被、电褥或通过蒸汽,加热蓄热防冻养生。 5.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强制条件),用与结构物同强度得砼小块作为支垫,确保支垫要牢靠。 6.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得各种预留孔洞,要严格按照修补工艺施工,确保砼得完整性。 6、1、3预应力砼工程 预应力钢材、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资料,进场前要进行试验,同等条件下应选择安全系数大得正规厂得产品,使用过程要按规定数量抽检。 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砼结构,应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对跨径小于20m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全文档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1) ................................1 1.1一般规定................................1 1.2平面控制测量................................5 1.3导线点的高程测量................................13 1-4检查验收................................17 二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2) ................................17 2.1 资料收集................................17 2.2现场踏勘................................18 2.3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8 2.4业务准备................................19 2.5现场施测................................20 2.6编写技术报告................................25 2.7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26 三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3) ................................27 3.1收集资料...............................27 3.2现场踏勘...............................28 3.3技术设计编写...............................28 3.4人员培训...............................29 3.5外业实施...............................29 3-6图形编辑...............................31 3.7面积量算...............................3l 3.8成果资料输出及检查验收...............................32 3.9技术报告的编写...............................32 3.10成果验收...............................33 四地下管线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4) ...............................34 4.1资料的收集...............................34 4.2现场踏勘...............................35 4.3编写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35 4.4技术培训...............................36 4。5外业实施........................................37 4。6技术报告书的编写..............................47 4.7检查,验收..............................48 五、浅层地震作业指导书(SDZY/ZY—05)...............................54 六、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SDZY/Z~—06) ...............................55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施工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了规范水利施工,严格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根据水利施工特点特编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 1.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渠道农门、斗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3.节制闸、进水闸施工作业指导书 4.水利工程砂石、砼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5.土地平整施工作业指导书 6.水利工程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施工作业指导书 7.清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8.渠道土方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9.开挖渠道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 11.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12.模袋护坡施工方法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础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支模→砼浇筑(管安装)→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测量准备、人员设备准备、物资材料准备等。 1、测量准备:首先对监理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对控制点和水准点加密并平差待用。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涵洞原地貌进行测量,供后期工程计量及竣工资料整理时使用。同时确认开挖和填筑工程量,为基础开挖做好准备。 2、人员设备准备:根据涵洞工程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强度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合理的人员和设备。劳动力数量、作业时间、机械型号要与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强度安排相适应。充分做到“歇人不停面,歇人不停机”,保证有工作面就有人施工。 3、物资材料准备:加强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特别是砂、碎石、块石、水泥、钢筋、模板钢材等)保质、保量、及时运至工地并具有充足的储备量。开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对砂、石、水泥、钢筋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Y LCS —ZW —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控制网点)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测区范围内)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其测角任务重,量距工作量较小,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即勘设测定的基线)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

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系列转折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见下图)。 闭合导线: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些转折点,最后又回到 这一高级导线,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 地区的测量,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见下图)。 支导线: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求 时,作为辅助导线。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

【精品】涵洞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本次编制范围为:DKaa+bb~DKcc+dd本标段共n座钢筋混凝土框架涵、1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框架涵。如下: 1.1框架涵 DKa+0181—4.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DKb+1781—6.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DKc+7701—6.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基底换填三七灰土厚度2m。基础为C30、涵身为C35钢筋混凝土,帽石为C30混凝土。 DK2+4421-2.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基底换填三七灰土厚度2。5m。基础为C30、涵身为C35钢筋混凝土,帽石为C30混凝土。 1。2排水涵 GDK0+2851—2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基底换填三七灰土,厚度1.5m。基础为C30混凝土、涵身为C35钢筋混

凝土,帽石为C30混凝土。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测设框架涵的平面位置、标高要准确无误。 3。1钢筋焊接、绑扎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品种、规格、间距、接头及焊接等均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抽检和焊接试验。 3。3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有牢固、稳定的固定支撑系统,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4承台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入模,高频插入式振捣捧振捣密实,连续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框架涵的施工程序主要有前期准备工作、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四个部分组成。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设放线→插打工字钢(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框架涵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垫层→底板主体施工→边墙、顶板主体施工→混凝土养生→防水层施工→检验验收. 4。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基底→抄平、测量放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项目经理部四分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l.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我标段在涵洞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切实有效地实施涵洞施工强制性工艺工序、标准。特制订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涵洞 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 作业施工,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编制依据 2.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2.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 283-2004 2.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3.1工程概况 本标段涵洞的形式主要有圆管涵、倒虹吸、新建框架涵以及改建框架接长涵。涵洞基础为明挖基础,其中圆管涵及倒虹吸需提前预制。 3.2适用范围 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所有涵洞施工工程。 4.施工方案 圆管涵和倒虹吸施工前先在预制场预制涵节和倒虹吸水平管节,等混疑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框架涵在基础开挖完成后 便可施工混凝土垫层以及后续工序。 4.1施工方法 4.1.1基坑开挖 涵洞及倒虹吸基坑开挖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

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有地下水出现,必须计算排出坑内集水,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后,改由人工进行清除,以免扰动原有地质。 基坑不得被水浸泡,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与集水沟排水时,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禁止在基础范围内用泵抽水,防止水在新灌注混凝土中流动。 基坑开挖土随挖随运弃土要远运,特别是基坑顶面周围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工具及堆土。 基坑开挖后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基底排水和基底处理情况等进行检验,并核对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1.2垫层混凝土施工 基坑开挖好后测量人员对涵洞中线及轴线进行放样,施工人员根据放样桩位支架模板并按设计要求浇注垫层混凝土 4.1.3框架涵洞底板、边墙、顶板钢筋绑扎 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载重汽车运输至工地,在现场进行绑扎和焊接成型。框架涵洞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首先绑扎底板钢筋和边墙钢筋底板和边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就开始浇注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便可支架满堂红架子管以及绑扎顶板铜筋。 4.1.4涵洞模板支架 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扳,模板采用0.5mm钢模,底板模扳主要由支撑在基坑四周的横木架子管支撑加固,边墙模板每1.5m2设置横向拉杆两根。 4.1.5混凝土浇筑 框架涵洞混凝土施工分两次施工,首先是底板混凝土的施工,然后是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2)砼坍落度要严格按照试验的数据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用滑槽或串筒灌注,串筒出口距砼表面1.5m左右,防止砼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样本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四边形网(c)三角形(a) 三角网(b)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支导线: 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 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

高速桥梁涵洞施工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除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库阿高速桥梁、涵洞施工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除。 防水竹、木散装模板是由采用整张或多张竹(木)散装模板做为面板并加设横、纵向肋,以一定的拼接、固定方法而形成的组合型模板,一般用于现浇箱梁与湿接缝的施工。 定型、组合钢模板按模数制设计,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形状、尺寸的板面和整体模架,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2.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GB 50214—2001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施工平面图及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现场条件,编制模板工程专项设计方案。 3.1.2、模板工程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结构和异型模板详图及特殊部位详图。 (2)、根据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载,对模板和支撑系统做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力学验算。 (3)、编制钢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数量明细表。 (4)、制定技术及安全措施,包括模板结构安装及拆除的程序,特殊部位、预埋件、预留孔的处理方法等。

(5)、编写模板工程施工说明书,制定钢模板及配件周转使用方式与计划。 3.1.3、模板进场后,必须对模板的材料、尺寸、外观进行检查并进行试拼。材料方面包括模板面板、肋、对拉杆的规格及间距是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等,尺寸方面包括模板尺寸是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等。模板外观包括模板表面平整度是否能达到施工要求的平整度、焊缝是否合格、表面有无油污、锈蚀,接缝是否严密等。 3.2、机具准备 3.2.1、连接件:U形卡、L形插销、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等。 3.2.2、支承件:柱箍、钢楞、钢管支柱、门式支架、碗扣支架、钢斜撑、钢桁架、贝雷片、木材等。 3.2.3、主要工具:锤子、斧子、锯、撬棍、活动扳手、3m直尺、塞尺、钢尺、水平尺、靠尺板、方尺、线锥、磨光机、砂轮机、钢丝刷、打眼电钻、轻便爬梯和脚手架、导链、龙门吊、吊车等。 3.2.4、其他机具:发电机组等。 3.3、作业条件 3.3.1、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模板施工的流水段划分,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各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的作业量。 3.3.2、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 (1)、人员配备:模板班班长一名,技术员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2)、技能培训 ①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②培训内容:掌握模板的拼接、临时支撑以及模板的拆除等工序,了解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4、模板预组装 4.1、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 4.2、模板的预组装应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处理过的场地上,按配板设计图进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 1 - 2盖板涵施工工艺.................................................. - 1 - 3盖板涵施工方法.................................................. - 3 - 3.1涵洞钢筋砼盖板预制................................................. - 3 - 3.2基础开挖........................................................... - 3 - 3.3基础换填三七灰土................................................... - 4 - 3.4箱涵、台帽、缘石砼浇筑............................................. - 5 - 3.5砼盖板安装......................................................... - 9 - 3.6涵洞浆砌石施工..................................................... - 9 - 3.7通道路面施工...................................................... - 12 - 3.8台背回填.......................................................... - 23 - 4盖板涵施工注意事项.............................................. - 23 - 5工期计划及资源配置.............................................. - 24 - 6质量保证措施................................................... - 25 - 7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 - 26 - 8安全保证措施................................................... - 26 - 9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 31 - 10环保措施...................................................... - 3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