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 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顺差是指()(2分)

A.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

B.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C.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正;

D.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负。

.标准答案:B

2. 某国2008年进出口值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GDP是1625亿美元,则其进口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2分)A.18.46%,21.54%,40%; B.21.54%,18.46%,30%;

C.18.46%,21.54%,30%;

D.21.54%,18.46%,40%。

.标准答案:D

3. 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2分)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穆勒

D.李斯特

.标准答案:A

4. 以下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假定劳动力能够在国际间、行业内自由流动;

B.假定两国间商品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C.假定技术进步和转移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D.假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不断降低。

.标准答案:B

5. 关于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2分)

A.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机会成本的不同变化趋势而呈现不同的形状。

.标准答案:D 6.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中用于衡量一国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是()。(2分)

A.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生产量;

B.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C.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D.该国消费所能达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标准答案:D

7.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穆勒和马歇尔;

D.亚当?斯密。

.标准答案:B

8. 拥有较丰富资本的国家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2分)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B.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C.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C

9.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是()(2分)

A.指同一产品在两个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反;

B.指同一产品在同一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C.指某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确定;

D.指同一国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标准答案:A

10. ()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进步和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2分)

A.波特

B.弗能

C.俄林

D.邓林

.标准答案:B

11. 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2分)

A.内部化优势、国际化优势、区位优势;

B.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C.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D.国际化优势、内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标准答案:C

12. 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

A.波特

B.弗能

C.俄林

D.邓林

.标准答案:A

13. 保护幼稚工业的观点和理论产生于18-19世纪时的()。(2分)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英国和美国

D.法国和美国

.标准答案:B

14. 以下关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出口是一国收入流量的漏损;

B.出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和产出产生倍减效应;

C.进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和产出产生倍增效应;

D.贸易顺差能增加一国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标准答案:D

15. 征收关税的国家机构是()。(2分)

A.海关

B.工商管理部门

C.税务机构

D.公安部门

.标准答案:A

16. 在一般情况下,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其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2分)

A.小于0;

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D.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标准答案:D

17. 以下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是()。(2分)

A.过境税

B.进口许可证制

C.从量税

D.滑动关税

.标准答案:D

18. 因为销售旺季已过,以低价抛售库存或“剩余货物”的倾销被称为()。(2分)

A.偶然性倾销

B.长期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标准答案:A 19. 成员国间实行商品自由贸易并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等贸易政策,还允许劳动力、资本等省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2分)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经济联盟

D.完全一体化

.标准答案:B

20. 以下选项中,服务贸易最自由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是()。(2分)

A.经济联盟

B.特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D.自由贸易区

.标准答案:A

2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决定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的是()。(2分)

A.两国技术差异;

B.两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

C.两种产品生产中的要素组合比例差异;

D.两国贸易政策的差异。

.标准答案:B,C

22. 下列属于跨国公司理论的有()。(2分)

A.内部化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A,B,C

23. 在李斯特看来,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有()。(2分)

A.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

B.没有注意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C.低估了自由贸易对财富增加的促进作用;

D.高估了黄金和白银对国际财富积累的重要作用。

.标准答案:A,B

24. 下列属于进口附加税的是()。(2分)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滑动关税

D.差价税

.标准答案:A,B

25. 非关税壁垒包括()。(2分)

A.外汇管制

B.自愿出口限制

C.进出口许可证

D.市场秩序协定

.标准答案:A,B,C,D

26. 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大致反映()。(2分)

A.该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该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该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该国进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标准答案:A

27. 关于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商品实体都需要经过第三国;第三方在交易过程中都曾有商品的所有权;

B.商品实体都不经过第三国;第三方在交易过程中都曾有商品的所有权;

C.只有过境贸易中商品实体需要经过第三国;只有转口贸易中第三方曾拥有商品的所有权;

D.只有转口贸易中商品实体需要经过第三国;只有过境贸易中第三方曾拥有商品的所有权。

.标准答案:C

28. 提出“绝对优势”分工原则的经济学家是()。(2分)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穆勒

D.俄林

.标准答案:A

29. 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错误的说法是()。(2分)

A.假定劳动力不能在国际间移动;

B.假定两国间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C.假定国际经济是动态的,技术进步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假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固定不变。

.标准答案:C

30. 判断国际贸易是否提高了一国的福利水平,需要衡量()。(2分)

A.国际贸易后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数量是不是都绝对地增加了;

B.国际贸易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前沿是否向外推移了;

C.国际贸易后两国的消费组合是否达到了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D.国际贸易后该国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否换回了更多的外国商品。

.标准答案:C

31. 国际贸易学中“贸易条件”的含义是()。(2分)

A.国际贸易能够使一国获利的基本条件,如促进本国福利水平提高等;

B.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商品交换的比例,即商品的相对价格;

C.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达成的有关商品交货、保险、运输等合同内容;

D.国际贸易能促进本国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条件。

.标准答案:B

32. 拥有较丰富资本的国家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2分)

A.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B.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C.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C

33. 考虑到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下最不容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商品是()。(2分)

A.电脑芯片

B.水泥

C.纺织品和服装

D.机械电子产品

.标准答案:B

34. 关于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2分)

A.经典李嘉图模型充分考虑了技术进步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B.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国家间技术水平不同,技术进步速度也不同;

C.技术进步相当于增加生产要素的供给,会使一国生产可能性前沿向外扩张;

D.技术进步通过改变一国的消费偏好而改变国际贸易。

.标准答案:C

35. 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新产品通常是()产品。(2分)

A.劳动力密集型;

B.研究与开发密集型产品;

C.土地密集型产品

D.资本密集型产品。

.标准答案:B

36. 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提出了解释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2分)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B

37.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是()(2分)

A.重商主义

B.比较优势理论

C.凯恩斯的一般就业理论

D.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

.标准答案:C

38. 关税的征收对象是()。(2分)

A.本国生产商

B.本国进出口商

C.外国生产商

D.外国进出口商

.标准答案:

39. 假定某国产羊绒衫的单位价格为800元,其中400元为进口原料羊绒(不征收关税),如果对同类进口羊绒衫征收20%的从价税,而对羊绒进口免税,则该关税对羊绒衫的有效保护率为()。(2分)

A.20%

B.30%

C.40%

D.50%

.标准答案:C

40. 以下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是()。(2分)

A.出口税

B.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

C.从价税

D.差价税

.标准答案:D

41. 下列不能起到促进出口作用的措施是()。(2分)

A.出口配额

B.出口信贷

C.出口退税

.标准答案:A

42. 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共同市场未实现()。(2分)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标准答案:D

43. 以下属于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的是()。(2分)

A.贸易创造效应

B.内部化效应

C.外部化效应

D.要素流动促进效应

.标准答案:D

44.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的形式包括()。(2分)

A.产品市场不完全;

B.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

C.规模经济;

D.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标准答案:A,B,C,D

45. 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有()。(2分)

A.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

B.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C.外围国家必须实现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D.外国国家应该尽可能与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

.标准答案:A,B,C

46. 关税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2分)

A.强制性

B.有偿性

C.无偿性

D.预定性

.标准答案:A,C,D

47. 出口鼓励措施有()。(2分)

A.出口信贷

B.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C.出口补贴

D.倾销

.标准答案:A,B,C,D

48.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有( )。(2分)

A.竞争促进效应

B.规模经济效应

C.投资刺激效应

D.要素流动促进效应

.标准答案:A,B,C,D

49.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三个优势是()。(2分)

A.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C.垄断优势、外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D.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标准答案:B

50.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五时期论”认为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经济发展阶段是()。(2分)

A.畜牧时期

B.农业时期

C.农工时期

D.农工商时期

.标准答案:C

51. 一国/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同一类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若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则其差额称为()。(2分)

A.对外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逆差

C.净出口

D.净进口

.标准答案:D

52. 关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正确的说法是()。(2分)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盛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做法;

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国际贸易政策的基调是保护贸易,以促进国内幼稚产业的顺利发展;

C.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美国和德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

D.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实行的是相对彻底的自由贸易政策。

.标准答案:D

53. 早期重商主义绝对禁止()(2分)

A.货物外流;

B.劳动力外流;

C.贵重金属外流;

D.矿产资源外流。

.标准答案:C

54.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2分)

A.一国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拥有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也能通过国际分工获利;

B.要想使国际贸易对两国都有利,商品交换比例必须恰当;

C.为了促进本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政府应该对本国的幼稚产业进行合理的保护;

D.国际贸易能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而提高本国国民收入。

.标准答案:A

55.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中用于衡量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是()。(2分)

A.A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B.B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C.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D.生产可能性前曲线的位置。

.标准答案:C

56. 如果一国生产X商品更有优势,则该国提供曲线的形状为()。(2分)

A.凸向X轴,凹向Y轴;

B.凹向X轴,凸向Y轴;

C.凸向原点而不通过原点;

D.凹向原点而不通过原点。

.标准答案:A

57. 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这说法属于()。(2分)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相互需求理论;

D.H-O理论。

.标准答案:D

58. 如果一种技术进步使得在要素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称这种技术进步为()。(2分)

A.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B.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C.中性技术进步

D.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

.标准答案:B

59. 如果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都保持不变,只有单一要素的供给增加,则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减少。这在国际贸易学中被称为()。(2分)

A.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B.马歇尔-勒纳条件

C.雷布钦斯基定理

D.“里昂惕夫之谜”

.标准答案:C

60. 弗能教授从技术进步及其国际转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释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形态动态变化的()。(2分)

A.技术差距理论

B.关税同盟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标准答案:C

61. 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成熟阶段的产品属于()产品(2分)

A.研究和开发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力密集型;

D.土地密集型。

.标准答案:C

62. 下列不属于跨国公司的理论()。(2分)

A.内部化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D

63. 对外贸易乘数认为,()越大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大。(2分)

A.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出口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出口倾向;

C.边际出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标准答案:A

6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假设前提是()。(2分)

A.完全竞争

B.内部化

C.规模报酬递减

D.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标准答案:D

65. 关税是一种()。(2分)

A.间接税

B.直接税

C.财产税

D.调节税

.标准答案:A

66. 一般情况下,当产品的名义进口关税率低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进口关税率时,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2分)

A.大于名义保护率

B.等于名义保护率

C.小于名义保护率

D.等于0

.标准答案:C

67. 以下关于自愿出口限额制,正确的说法是()。(2分)

A.自愿出口限额制是出口国真实意愿的表现;

B.自愿出口限额制由进口国进行控制和管理;

C.自愿出口限额制是出口国政府的自主实施;

D.自愿出口限额制是出口国政府在进口国压力下的政策措施。

.标准答案:D

68. 关于小国实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正确的说法是()。(2分)

A.消费者剩余增加;

B.生产者剩余减少;

C.政府支出减少;

D.整体福利水平出现净损失。

.标准答案:D

69. 以下选项中,能够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2分)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标准答案:D

70. 以下可以制定统一经济政策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是()。(2分)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完全经济一体化

.标准答案:D

71. 下列属于初级产品的有()。(2分)

A.矿物燃料

B.动植物油脂

C.石油

D.机械和运输设备

.标准答案:A,B,C

72. 关于提供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2分)

A.提供曲线又称为供给曲线;

B.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

C.提供曲线综合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

D.提供曲线既是出口商品的供给曲线,也是进口商品的需求曲线。

.标准答案:B,C,D

73.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以下属于高级要素的是

()。(2分)

A.自然资源

B.熟练劳动力

C.高精尖技术

D.高科技人才

.标准答案:B,C,D

74. 阶梯式关税结构的特征有()。(2分)

A.关税税率随产品加工深度的逐渐深化而不断提高;

B.制成品的关税税率高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

C.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高于初级产品的关税税率;

.标准答案:A,B,C

75. 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包括()。(2分)

A.规模经济效应

.标准答案:A,B,D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