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德育方式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德育方式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我国是国家,我们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及结合了我国和建设实际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是唯物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接受了长期的无神论思想的教育后,皈依了宗教,成为了教徒,那无疑是教育事业的失败。只有赢得青年大学生,才能赢得未来。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深入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地给出相应的对策,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德育对策

一、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意义

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接受过并接受着正规的学校教育,是中国特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学生们是否有信仰,有什么的信仰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因如此,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必须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可以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并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甚至有少数人大学生成为“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甚至皈依宗教成为了信徒。大学生一旦信仰了某种宗教,那么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宗教观念甚至宗教组织的影响。宗教是唯心的;我国是国家,我们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及结合了我国和建设实际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是唯物的。从本质上而言,这两者是对立的。面对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这一问题,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一)宗教徒在大学校园里出现并产生影响力,这不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当今科学发展潮流的挑战。研究表明,有4%的学生具有明确和固定的宗教信仰,有8%的学生是认可宗教文化的“望教者”,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有12%的学生对宗教信仰有着明显的偏好。另一份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500名被调查者中,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和倾向于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人数占受访者总人数的16%。也就是说,每7-8名青年大学生中就有一位宗教教义的认可者和追随者。《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白皮书》指出,全国信教人数比例为全国人口的8%左右,市的大学生中有13.4%的人信仰宗教;上海市的大学生中有11.8%的人信仰宗教。结合文献阅读和我们的调查,我国当前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在3%至20%之间,株洲市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人数大约在1100—7400人之间。如此大比例的青年大学生在接受了十几年的唯物主义教育后转变为一名宗教徒。这无论如何都要引起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

(二)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立场不坚定,存在盲目崇拜宗教信

仰,对宗教信仰不能够客观评判,甚至在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上保持认同态度。在一项对宗教信仰持赞同、理解和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72%的受访者表示虽然自己不信仰宗教,但对他们信仰宗教表示理解;有13%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或支持大学生信仰宗教;在受访者中,只有15%的人表示大学生信仰宗教。另一项针对信教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的受访者经常性参加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有19%的受访者偶尔参加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去过教堂做礼拜的占16%,偶尔会去寺庙拜佛的占40%。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随着宗教思想、艺术、语言和节日的开放与发展,大部分学生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更加开放、更加宽容。

(三)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宽容态度充分体现了我国制度的自由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对待宗教信仰和科学的问题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缺乏从本质上对宗教信仰的理解。虽然在我国的下是允许各种宗教信仰存在的,宗教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但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认识:宗教从本质上而言是唯心主义,是与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相的。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认为宗教信仰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宗教可以引导人类向善只不过是宗教核心教义中的说辞而已,是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和评价宗教的表现。在当前形

势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任重道远的课题。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广泛化会导致信仰危机的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过渡阶段,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对道德的迷失,对信仰的迷失,这一点从接近12%的大学生具有宗教信仰倾向就可以看出。另外一项数据显示,有超过30%的大学生觉得他们存在严重的信仰危机。

(五)宗教宣传已经迈向大学校园,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20%的大学生在校园中收到过有关宗教的宣传内容,这其中最多的是宗教书籍,占30%;有宗教宣传单,占20%,另外还有宗教宣传影音资料,占20%左右,另外还有30%的同学收到过宣传宗教内容的微信、邮件甚至电话。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倾听宗教宣传。调查数据显示,有8%的大学生会经常听人向他们宣传宗教,有45%的大学生听到过有人向他人宣传宗教思想。这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

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公安、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在校园进行宗教宣传活动本身就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破坏,是非法的。而且,一些反动宗教在大学校园中进行宣传给大学生和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大学生德育对策

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大学生信仰宗教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深入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地给出相应的对策,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相适应。

(一)加强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依法加强对宗教的管理

第一,要加强马克思和列宁主义哲学原理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和列宁主义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正确性,提升学生认识宗教本质的能力。大学生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大学校园是培养建设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地方,因此,必须要对大学生加强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通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原理来正确认清宗教的本质,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从而为自己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注重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思想课上要对如何抵制非法宗教机构进入校园进行倡导和宣传,提升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建立科学的宗教观,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特点的能力,培养他们向学校以外的人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行为,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第三,我国的宗教长期存在着复杂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等特点,所以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意识,防止假借宗教活动的敌对分子利用大学生进行一些非法破坏活动,要依法参加一些宗教活动。使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和宗教是相分离的,要真正建立马列主义宗教观,深刻理解和领会我党在宗教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共同建立和谐上进的大学校园,坚决和一些非法宗教活动做。

(二)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追求科学与真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因此一定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特点和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来深刻认识我国的科学技术,尤其在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紧迫的科学精神就更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不仅改造客观物质的力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主观精神力量,使我们懂得了怎样运用科学知识和真理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利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更让我们深刻认识了一些宗教中的荒谬说法,为我们正确认识宗教本质提供了事实依据。因此,大学生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发挥科学精神优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客观的事情,引导大学生努力追求科学与真理,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主自己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心理意识

现代的大学生情感丰富、勇于冒险,但是面对失败,抗压能力还是非常弱的,雄心勃勃,但不现实,常常面对失败和挫折选择逃避,极易产生不真实、超现实主义、消极情绪,这种情况下就会很容易选择虚幻的宗教作为避风港。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宗教观,为他们提高意志品质、抗压能力,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营造一个健康的性格等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防御能力,使其拿出更好地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

(四)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抵御不良因素影响

依托校园文化进行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开展,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想的感召力。所以在进行高校思想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借助我们校园文化作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创新思想教育,更有效地推进思想教育的改革。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信仰迷信,穿戴一些宗教服饰,其实他们原本并不是这样子的,而是由于特定时期,思想意识薄弱,再加上受到一些宗教宣传的影响才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只要校园文化种类多了,内容积极向上了,

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带给大学生更加积极的一面,才能不受外界非法宗教宣传的影响。

(五)成立高等学校宗教研究机构,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宗教的发展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人类社会当中,它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宗教的文化和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宗教的信徒们。抵制宗教在大学校园中的渗透,不是去排挤和压迫,而是从思想教育方面去引导。研究表明,有将近50%的大学生虽然自己不信仰什么宗教,但是他们对一些宗教的文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偶尔还会参加一些宗教组织的教会活动。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并没有看过相关介绍宗教方面的专业书籍,也不了解宗教的文化基础。只有让大学生普及宗教文化知识,了解宗教文化历史,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宗教的本质,才能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高等院校中成立相应的宗教研究机构,提供一些宗教文化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普及一下宗教基础文化知识,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深刻认识到宗教本质的基础上,更科学地树立人生信仰和坚信共产主义理

想。

参考文献:

[1]杨双.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效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税国洪,唐素云,池家玉.大学生宗教价值观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9).

[3]戴家宝.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黄雄英.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5]费再丽.高校思想教育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最新整理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docx

最新整理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一、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文化百花齐放视野下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据调查,当前,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已广泛传播。在校大学生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实践着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信教人数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已不容小视。近十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不少令人信服的成果。总体来看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如下: 1.宗教信仰人数上升。据调查,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但绝对数很大,而且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1]。选择信仰基督教、佛教、道教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基督教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最大。 2.医学、体育艺术类和理工类学生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更容易信仰宗教,且容易被邪教拉拢。 3.多数大学生为寻找心理慰藉而选择宗教。调查显示,有65.8%的大学生认为当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时,信教能带来心理安慰,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是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宗教圣地特有的庄严肃穆的氛围能冲淡他们的烦躁和忧郁。 二、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征 综合各地资料,对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到4%之间,对同一样本区域分别进行调查,从相隔一年多的调查数据

来看,两年中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他学者提供的数据也大抵反应出类似的趋势。” 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对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有以下几种现状与特征: 1.信教人数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范围较广,样本较多的三个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占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11.4%、1 2.8%、25.5%。 2.主流宗教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信仰选择上,主要是信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主流宗教。 3.以被动介入为主。人的生活离不开周边社会环境,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们对宗教问题的认识必然会深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这就给宗教渗透校园提供了契机。 4.崇尚宗教文化。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的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更注重从文化层面来理解宗教。根据调查,我校有8 5.9%的学生不信仰任何宗教;有14.1%学生有宗教信仰;这些信教的学生中,有40%的学生都能够看起清宗教的本质,有32.9%的学生觉得宗教的教义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理性地指导人们的生活;有17%的学生觉得现实的压力太大,信仰宗教能够得到一种解脱;有10.1%的学生认为信仰宗教能够帮助人们得到物质上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宗教的看法还不够理性和成熟,还需要进行对其加以引导。 三、研究策略 1.正确面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高等院校应充分行使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指挥职能,正确面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在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不应有意回避。因为回避既不利于宗教关系的处理,也不利于学生思想

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德育方式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德育方式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我国是国家,我们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及结合了我国和建设实际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是唯物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接受了长期的无神论思想的教育后,皈依了宗教,成为了教徒,那无疑是教育事业的失败。只有赢得青年大学生,才能赢得未来。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深入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地给出相应的对策,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德育对策 一、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意义

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接受过并接受着正规的学校教育,是中国特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学生们是否有信仰,有什么的信仰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因如此,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必须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可以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并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甚至有少数人大学生成为“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甚至皈依宗教成为了信徒。大学生一旦信仰了某种宗教,那么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宗教观念甚至宗教组织的影响。宗教是唯心的;我国是国家,我们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及结合了我国和建设实际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是唯物的。从本质上而言,这两者是对立的。面对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这一问题,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校园作为学术、精神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地方,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宗教信仰。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在进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宗教信仰指的是对于宗教教义、信仰体系和宗教实践的一种信仰和坚守。在中国,主要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在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式,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都持有着积极的态度,愿意了解并接触不同的宗教信仰,理解宗教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甚至对宗教抱有排斥和不理解的情绪。 1. 缺乏正确的宗教信仰知识。许多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于各类宗教的认知局限于表面的了解,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究。这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接触宗教时容易被一些极端和片面的宗教观念所误导,产生错误的认知和看法。 2. 宗教信仰情感不稳定。一些大学生对于宗教持有着摇摆不定的态度,缺乏坚定的信仰。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宗教信仰往往显得脆弱和不稳定,难以为他们提供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3. 缺乏宗教信仰引导和辅导。大学校园内缺少宗教信仰引导和辅导的机制,宗教信仰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了解和接触,缺乏深入的引导和研究。 针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 1. 加强宗教信仰知识的教育。大学应该开设宗教信仰的相关课程,向学生传授宗教的基本知识和信仰观念,促使学生了解宗教的本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念。 2. 提供宗教信仰指导和辅导。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宗教信仰指导和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解宗教、探寻信仰内涵的场所和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宗教信仰。 3. 举办宗教活动和讲座。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讲座,邀请宗教专家和学者前来授课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宗教的魅力和价值,丰富学生的宗教信仰体验。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逃避现实,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的观念;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各种困难,有效地预防宗教对弱势大学生的诱惑,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扶助、有的放矢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消除大学生成长中的诸多困难、困惑、障碍,是使大学生远离宗教影响的必要途径。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 要内容。当前,宗教正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向大学校园渗透,导致一些学生信仰迷失,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管理措施,始终保持整个校园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状况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力量在人的精神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 间力量的形式。”[1]354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的认识和荒谬的解释,作为文化现象,宗教的存在价值在一定

的时空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宗教的两重性表现在,作为道德教化和社会整合的工具,宗教既可成为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也可以成为导致民族分离、愚化民智、妨碍革新的消极力量。那么,从根本上讲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宗教信仰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都起着消极作用。宗教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主要有:滋生有神论为特征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上;助长消极的宿命论的人生观;容易接受原罪说和轮回说的生死观上。 目前,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三观”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信仰多元化、宗教信仰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些学生在指定宗教场所以外参与各种名目非法聚集的宗教活动,有些学生同外籍教师名义上学外语实际上组织宗教性质的聚集。这表明部分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政策理解得较为片面,对于宗教事务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全面了解。 二、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与民族、家庭环境。社会转型条件下,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客观上造成价值真空和信仰的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如权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当前,国内外各种宗教相互撞击、相互涤荡,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宗教对我国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探讨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对策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对自在世界、自为世界有着独特的诠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心理性特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另一方面心理尚未成熟、社会化程度低、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宗教容易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内外各种宗教相互撞击、相互涤荡,对大学生的思想观

念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大力加强“四个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分析研究宗教及宗教对大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宗教对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 1.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对是否该信仰宗教态度还较模糊。在回答“你是否信仰宗教”时,有80.9%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另一方面受访者对无神论的认同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回答“大学生是否应当成为无神论者”时,仅23.4%的受访者选择“ ”,另外29.5%的受访者认为“不清楚”。 2.对宗教持宽容态度,但对宗教的内涵理解还不太深。对宗教的存在多数学生持宽容态度,在问到“你觉得各种宗教能够和谐相处吗”,90%选择“能够和谐共生”。在对宗教最终发展方向的看法上,回答“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未来社会宗教会消亡”总共占75%,

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价值指导体系。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 存在、意义和道德的根本问题的反思,而社会道德观念则是人们对于如何正确行为的一种规范。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 首先,宗教信仰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维护起着重要作用。宗教信仰在一 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慰藉和道德准则,它鼓励人们遵循生命和伦理的价值,并引导人们尽善尽美地生活。例如,基督教的十诫和佛教的五戒等伦理准则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些道德准则的延伸和实践,使得社会中诚实、仁爱和互助的价值观得以传承和强化。 其次,社会道德观念也对宗教信仰有所影响。社会道德观念是对于个体在社会 中行为的规范,它包含了对于诚实、公正、宽容等价值的肯定。这些道德观念与宗教信仰的理念相契合,使得宗教信仰获得了更多的信徒和社会支持。同时,社会道德观念也对宗教进行督促和约束,防止宗教信仰被滥用或扭曲。 在社会现实中,宗教信仰和社会道德观念也存在一些冲突和调和的问题。首先,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神学和教义,因此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强调也有所不同。而社会道德观念则是由社会和文化共同形成的,可能因为历史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存在冲突时,需要进行妥协和平衡,避免产生分裂和对立。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与社会道德观念之间也存在一些动态的相互作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信仰方式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给了人们更多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同时也呈现出更加灵活和包容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对宗教信仰进行审视和影响。一些宗教机构和信仰寺庙会适应社会需要,推进宗教观念的革新和适应。

基督教信仰论文:宗教信仰教育路径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基督教信仰论文:宗教信仰教育路径思考-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任何宗教文化都具有神秘性,基督教当然也不例外,《圣经》中的很多小故事、典故都寓意深刻,对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督教的教堂也对很多大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基督教的一些教义具有心理调试功能,能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好奇心强,对一切新奇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毫无疑问基督教文化也在其探究对象之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基督教文化当然也包含在其中。尤其是近些年来,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增大,据有关研究,在大学生信教群体中,基督教的发展势头最迅猛,已超过其他宗教,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1]。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选择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这也给大学生信教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 有研究表明,“在信仰基督教大学生的人数中,调查其最初的信仰动机,其中选择继承家庭传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2.90%,而寻求真理

和心灵寄托的比例分别为33.30%和23.80%。”[2]可见,很多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出身于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受家庭环境影响,选择信仰基督教并不为奇。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意识的主要特征 (一)对基督教文化崇尚多于对教义的皈依 与其他信教群体有所不同,大学生更注重从文化层面来体会基督教。与基督教相关的物质、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独特魅力,比如,基督教教徒独特的生活方式,基督教富有特色的教堂建筑等都引起了大学生对基督教知识探究的望。 (二)信仰的功利性较大 一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就业、婚恋等压力,企图在心灵上得到主的慰藉,寻求宗教的庇护。一部分大学生仅仅是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基督教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因此选择了信仰基督教。一些大学生喜欢听宗教中的赞美歌曲,觉得它像天籁之音,令人心情愉悦,基于这一目的而加入了信仰基督教的大军。甚至一些大学生抱着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目的,加入了基督教,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信仰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分析 1. 宗教信仰状况普遍存在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多元化的影响,大学 生宗教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在大学校园中都有 一定的存在和传播。 2.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生活影响深远。宗教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和观念,它还能够 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一些大学生在宗教信仰的引导下,能够 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宗教信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接触宗教信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 目信仰、迷信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还会对社会和谐稳定 构成一定的威胁。 三、对策研究 1. 加强宗教教育,提高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文化素养。宗教教育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 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宗教文化的传播,培养大学生的宽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 宗教信仰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2. 加强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引导。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作为宗教信仰的传播与实 践者,应该积极参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观念,使宗教信仰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3. 建立健全的宗教信仰监管机制。对于一些过度传播宗教信仰,或者存在迷信等现 象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大学生 宗教信仰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信仰体系。在中国,虽然宗教信仰历经政治风云,但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宗教信仰 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引导教育机制研究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 1.宗教信仰情况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情况逐渐得到关注,并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调查显示, 大学生宗教信仰比例并不高,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庞大,仍然有较大数量的信徒。其中,基 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信仰成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 2.宗教信仰变化趋势 宗教信仰在不断变化中,除了基本信仰之外,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也在逐渐趋向个性化 和青年化。在大学校园中,有些大学生会加入不同的宗教组织参与活动和学习,以满足个 人精神需求。此外,一些大学生日益关注和探索精神意义和人生目的,使得宗教信仰的多 样性不断增加。 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合理的引导教育机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 些方面的建议: 1. 提供平台 为大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不同宗教的基本情况和精神内涵,以帮 助大学生做出理性判断。可以开设宗教文化课程、组织宗教探讨会、引导大学生阅读有关 宗教的重要著作等。 2. 引导思考 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教育机制应引导大学生正视宗教信仰带来的思考和精神归属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信仰立场和规划人生。 3. 建立正式机构 有些大学生已经加入或有意向加入某些宗教组织,教育机制应建立相应机构,让大学 生在组织内获得正规和全面的宗教学习和实践经验。 4. 建立沟通机制 针对大学生群体宗教请求和疑问,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让大学生获得及时和专业的 解答和心理指导。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 现在各高校大学生们的宗教信仰问题日渐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宗教信仰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社会现象。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思想先进、思维活跃、求知欲和接受能力强。据调查,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宗教有兴趣,希望接近宗教,有的甚至已经皈依宗教。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发展的角度,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科学认识宗教现象和本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因素 1、复杂的社会环境 宗教信仰具有社会性。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和前期改革成果的消化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客观现实对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体制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一些社会失范行为,不平等的现象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些现象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真切感受到时代大潮的变化,这些社会现实,阴暗与光明、挫折与执着,失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课堂宣讲的美好与社会的真实,种种现象交织,错综复杂。面对这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力不强的学生内心感到迷茫、困惑、纠结、无助。此时,宣扬“博爱”、“宽容”、“真”、“善”、“美”的宗教,对部分处于迷茫状态的大学生来讲,仿佛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成了这些大学生心中的向往地,宗教的心理调适和道德塑造功能就显现出来,让这些大学生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精神寄托,求得了安身立命之处,获得灵魂的救赎和解脱,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比较容易接近和接受宗教。 2、不同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们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父母的宗教观对大学生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大学生甚至没有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他们只能跟随着家庭成员的信仰而皈依宗教。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里,必定会要求其子女信奉天主教,不允许有其它信仰。因此,一些信教家庭的大学生们的宗教信仰是身不由己的。据对福建信教的427名大学生调查显示,表示信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 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据统计,目前中国大学生中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 等宗教的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占全国信教人口的14%。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出现不仅反映 了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更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 佛教信仰 佛教信仰在中国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南方的一些省份,如福建、广东、广西 等地,佛教信仰更是异军突起。大部分佛教信仰的大学生都是自己家族的传承,也有一些 是自主选择信仰的。他们相信佛教教义和禅宗思想能使自己听从内心的呼唤,往更深层次 的生命内涵中去感悟。 基督教信仰的大学生在苏皖一带占领主导地位,农村基督教信仰的传小孩的比较多。 也有许多大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转信基督教。他们相信基督教教义能开启他们生命的智慧 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榜样。 伊斯兰教信仰 伊斯兰教信仰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略显分散。他们信仰运用祈祷、 忏悔等方式将自己趋于敬畏对待神的信仰。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主要精神支柱,这一方面 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道教信仰的大学生相对来说较少,但仍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他们整日看重待人、修身、饮食等方面的道教原则,将之贯穿于自己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对策建议 大学是人们获取思想、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宗教活动管控的重要地点之一。为保证大学内的安全和文明的秩序,同时也要保持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有以下建议。 1、加大宗教知识宣传力度。针对大学生对宗教知识的薄弱和误解,要加大对宗教文 化历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各种宗教信仰体系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信 仰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2、加强校园宗教活动管理。大学应该建立以校团委和学生会为主的宗教活动管理机构,健全宗教活动的管理制度,规范宗教活动的举办方式和场合,避免宗教活动对校园生 活秩序、教育教学活动、师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同时要保证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3、加强对宗教团体的监管。大学要加强对宗教团体的登记、备案和信息报告制度, 防止存在一些不正当、极端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宗教组织,以此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文章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强化宗教事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标签: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对策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精神领域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宗教文化,呈现出迅猛崛起的态势,信教民众数量与日俱增。我国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也逐渐上升,大学生不仅从接受变为学习,有的大学生还传播宗教思想,甚至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对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为此,高校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找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提出应对宗教信仰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问题分析 1、信教人数偏多,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 对于宗教信仰,以往的大学生可能感到十分陌生,不懂得什么是宗教,宗教是否是邪教。近年来发现高校校园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偏多,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宗教对多数学生来说已不再陌生。但是,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宗教的教义,对宗教内涵和精神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因此大学生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而走向邪教。 2、部分党员团员信仰宗教,宗教政策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中存在着党员或者团员信教的现象,这说明许多大学生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员和团员是不允许信仰宗教,应该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有些大学生对宗教政策法律认识不足,信仰宗教也只是因为第一次接触,带着新鲜好奇感而缺乏理性思考,所以虔诚度还不高,带着盲目性和随意性。 3、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宗教势力乘虚而入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当前学校组织的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内容单一,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性,缺乏传统文化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上宗教文化在高校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非法宗教势力正在对校园文化进行渗透。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调研背景与意义

二、调研背景与意义 (一)总体背景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形式大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使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充满了信心,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这是大学生信仰主流的环境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后世界文化方面的交流特别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传入,使得大学生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大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宗教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尤其是不少学生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中有信教群众,使得大学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栋梁,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重视并审慎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各大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网上发问的形式,就大学生对宗教文化印象的理解进行调查。宗教的文化、宗教的社会功能、关于宗教与政治的调查,也是我们的调研内容。 (二)调查意义 在当代的大学生中,宗教已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远不至于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但宗教中的思想精华对他们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践履着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他们或是出于对某种文化的兴趣,或是受到身边教徒的感染,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一些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对宗教的距离感消失了,神秘感、好奇感产生了。当今众多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少数青年大学生精神空虚,逃避竞争,缺少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强烈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宗教文化皈依。通过观摩了宗教仪式,聆听了信教见证,研读了宗教经文,接受了传道带领,亲自感受了宗教的观念和氛围,就极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由“望教”到“慕道”,最后皈依宗教,成为教徒。

宗教信仰心得体会

宗教信仰心得体会 宗教信仰心得体会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态,与人生的意义及价值观息息相关。我曾一度感到宗教信仰是陈旧而无趣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逐渐明白了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了寻求心灵宽慰和安慰的途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挫折与困难,这时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我们的心灵。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种向超越自我的存在寻求帮助和安慰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无时无刻的陪伴和关怀。例如,在面对丧亲之痛时,宗教信仰能帮助我们从心底找到这种宽慰和力量。 其次,宗教信仰对人们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影响。宗教信仰将道德价值视为信仰的核心内容,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宗教信仰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尽善尽美地行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善良、宽容和乐观。宗教信仰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应当为善行而努力,通过对他人友善和帮助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提升。 此外,宗教信仰有助于给人生赋予一种更广阔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思考的问题,而宗教信仰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宗教信仰将人的生命视为上帝创造的奇迹,强调个人与全体的关系,使个人的一生与永恒的命运相结合。宗教信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个人的

世界观,使人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然而,宗教信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差异,如何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信仰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应该在尊重他人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的环境和态度。另一方面,宗教信仰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性,不能只是机械地信仰守戒,而应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求索来理解信仰的真谛。 总之,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信仰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宗教信仰给予我们心灵的寄托和安慰,塑造人们善良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赋予人生更广阔的意义和价值。在宗教信仰方面,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并寻求自己的信仰之道,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自由,建立起和谐的信仰共存的社会。

大学生宗教思想汇报

大学生宗教思想汇报 篇一: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从而引申相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当代大学生需要认清宗教的本质,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区分宗教与迷信的区别,从而塑造一个正确的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党的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随着传统宗教复兴、新兴宗教崛起,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选择之一,宗教升温的现象难免会导致高校学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产生迷惑而去追求虚幻的精神寄托的现象。当代的高校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担当的未来希望,其精神价值的走向定将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大学生对待宗教信仰的问题会影响到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一、宗教的本质认识 1.1人们最初没有宗教观念,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宗教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久存在。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本

质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这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1.2邪教是与宗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特指以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因此邪教是对宗教的叛逆和反动。虽然从表面上看邪教和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邪教大都打着宗教的旗号掩饰自己,但与宗教在本质上有天壤之别,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 1.3马克思主义和宗教都是世界观、认知论、方法论,两者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起源的方法是唯物主义,而宗教认为世界是由某个神或偶像创造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 二、党的宗教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象,是由社 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也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会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列宁在新的实践中加以坚持和发展。这些基本态度和原则主要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国家实行政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各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党的十一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