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近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近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近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第15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有哪些。

答: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后,便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象征。

终身教育的发展预示着社会结构将朝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变化,终身教育模式的确立有助于冲破传统学校的僵化体制,学校将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教育和文化中心,而不再是与现实生活隔绝、只供一部分人使用的封闭区域。总之,按照“终身教育”的没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作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教育的开始,终身教育将有助于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提供终身保障。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尽管对于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进行总体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为宗旨的终身教育理论和模式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2.分析环境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并述评它所引起的国际行动和教育改革。

答:环境教育思潮兴起有着思想基础和实践准备两方面的原因。

(1)环境教育思潮兴起的思想基础

①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演化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早在1767年,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提出了用乡村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主张,此后,“乡村学习”得到不断的发展。

②环境教育也深受进步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将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儿

童为中心,将教育看作是帮助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主张用积极的方式去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角色,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③1976年美国环境史学家罗德里克·纳什对“环境教育”的起源进行考察后认为,自然研究、户外教育和保护教育都是环境教育的前身与基础。

④到了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使“保护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保护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醒民众环境问题的存在,告诫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是必要和重要的。

(2)环境教育思潮引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并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会议和贝尔格莱德会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环境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兴起。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标志着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伴随着两次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现代环境教育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并形成了被国际组织、各国(地区)政府、团体和公众广泛接受的发展轨迹,在世界范嗣内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作为一种教育思潮,环境科学、教育科学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教育进行了研究,如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从而使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3.阐述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答: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1)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提出的教育改革设想和方案也是颇为“激进”的。一般来说,激进主义教育思潮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改革选择:“开放课堂”、“自由学校”和“废除学校。

(2)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倡导者都对旧的学校教育模式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并不同程

度地主张“非学校化”。

(3)他们建议在“开放课堂”里,学生可以个别地或分组地选择他们愿意学习的东西。

(4)激进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们,或者要求重新确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传统意义,或者赞成修改学校的作用并缩减其活动范围,或者主张逐渐增加其他社区机构的教育职能,或者建议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或者建议干脆取消学校而代之以“教育网络”。

(5)激进主义教育思潮为在教育理论上开拓新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做出了新的尝试,引发和推动了开放教育运动、自由学校运动和贬抑学校运动的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