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例:2H2+O2 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3、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4.把 6.1 g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

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根据定律,可知制得氧气g。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5、现有一反应A+B=C,有10克A和5克B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B没有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 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 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2.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

3.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

5.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 == 2CuO +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C 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6.N 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 O2

B. C l2

C. O2

D. N2

7.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

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12g B.9g C.4g D.17g

8.图1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9.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各物质的质量总和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

12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是”或“否”)(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汞+氧气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

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2)右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15.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

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两条重要的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明了细胞的重要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小到大共9个层次) 总结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生存。(病毒无独立性)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3.核酸、蛋白质不是生物,但它们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4.不是每种生物都有9个结构层次,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级,结构层次越多,越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5.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对于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般可以把它归入“细胞”层次,也可以归入“个体”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8.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9.种群,强调所有同一种生物;群落,强调某特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强调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考点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部和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 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蓝藻

下册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词汇拓展 1. sing(现在分词)singing 2. dance(现在分词)dancing 3. swim(现在分词)swimming 4.draw(同义词)paint 5. story(复数)stories 6. Write(同音词)right 7. drum(复数)drums 8. piano(复数)pianos 9. also(同义词)too/either 10.make(单三)makes (现在分词)making 11. Center(形容词)central 12.teach(名词)teacher 13. musician(形容词)musical 二、重点短语与句型 1. play chess下国际象棋speak English说英语play the guitar弹吉它 want to do…想做……2. be good at擅长于what club /sports什么俱乐部/运动music /swimming /sports club音乐/游泳/运动俱乐部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like to do …喜欢做… What about…?…怎么样? be good at doing…擅长做… tell stories讲故事 the story telling club讲故事俱乐部 3. talk to跟…..说write stories写小说 want …for the school show为学校表演招聘…… after school放学后 do kung fu打中国功夫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表演 4. play the drum敲鼓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5. be good with善于应付(处理)…的;和某人相处很好 make friends结交朋友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on the weekend在周末help with...帮助做…… be free /busy有空/很忙call sb. at…拨打某人的……号码 need sb./sth. to do…需要某人/某物做……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join…… the club加入…俱乐部,be in=join in …成为…中的一员 三、关键句型 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t.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Sounds good. 4.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5.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部编人教版3语上知识点归纳总结3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bà)汉族(hàn)鲜艳(yàn)打扮(bàn) 飘扬(yáng)摔跤(shuāi jiāo) 凤尾竹(fèng)洁白(jié) 荒野(huāng)口笛(dí) 罚站(fá)放假(jià) 衣裳(shang)背诵(sòng) 照例(lì)段落(duàn) 练习(liàn)吓呆(dāi)戒尺(jiè) 挨打(ái) 清楚(chǔ) 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下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扬起双臂绒球花 三、形近字组词。 晨(早晨) 服(服装) 粗(粗壮) 辰(星辰) 报(报纸) 组(小组) 扮(打扮) 扬(扬起) 猜(猜测) 纷(纷纷) 杨(杨树) 情(情况) 荒(荒原) 静(静止) 球(气球) 慌(惊慌) 净(干净) 救(求救) 四、近反义词及多音字。

近义词: 鲜艳——艳丽打扮——装扮绚丽——绚烂 敬爱——敬重飘扬—--飘荡安静——寂静 湿润——潮湿碰触——碰撞欢快——欢乐 一定——肯定流利——流畅霎时——顿时 详细——仔细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反义词: 安静——热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 洁白——乌黑落下——升起润湿——干燥 详细——简略清楚——模糊糊里糊涂——明明白白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多音字: 更:gèng(更加) gēng(更换) 假:jiǎ(真假) jià(暑假) 背:(bèi)(背诵)(bēi)(背包) 圈:(quān)(圆圈)(juàn)(羊圈) 五、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千舌燥 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短语归纳 1.speak English/Chinese 说英语/汉语 2. what club /sports 什么俱乐部/运动 3.play the guitar/ piano/drums/ violin 弹吉它/弹钢琴/敲鼓/拉小提琴 4. play chess/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下国际象棋/ 打篮球/排球/足球 5.tell stories 讲故 6. the art/chess/swimming/sports/ story telling/English club 艺术/国际象棋/游泳/体育/讲故事/英语俱乐部 7.school show 学校演出 8.sound good听起来不错 9.teach music 教音乐 10.do kung fu 练(中国) 功夫 11.make friends(with sb.)( 结交朋友) 12.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在周末 https://www.360docs.net/doc/19325056.html,e and show us 来给我们表演 15.write stories 写故事 16.after school 放学后 17.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 18.play games 做游戏

19.the Students’Sports Center学生运动中心 20.at the old people’s home在老人之家 21.be in our school music festival 参加学校音乐节 22.jion the music club加入音乐俱乐部 二用法集萃 1. 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 +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be good /kind to …对…友好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善于应付(处理)… 5. need(sb./sth.)to do… 需要(某人/某物)做….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9. like to do sth.或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0.want to do…想做…… 11.What about…?…怎么样?(后面接Ving/代词/名词) 12. talk用法: talk to/with sb. 跟某人说话 talk about sth. 谈论某事 tell 用法:tell sb sth. 告诉某人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tell stories 讲故事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容可以运用两个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内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剖析三个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如,2g氢气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为,氢、氧化合时两者的质量比固定为1:8,2g氢气在上述反应中有1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化学反应”的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化学变化以外的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总和”的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线索法理解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线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这一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 一、考查对定律内容、实质的理解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D。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D。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2.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 C。原子数目D。物质种类 【解析】C。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其中,一定不变的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改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 化妆丝带剪刀冲出 寻找姑娘吐丝柳枝 荡秋千鲜花桃花杏花 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 邮局东西太太做客 惊奇去年美好一堆

礼物植树格外 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长:cháng(长处) zhǎng(长大) 似:sì(似乎) shì(似的) 冲:chōng(冲锋枪) chòng(冲着) 藏:cáng(捉迷藏) zàng(藏族) 奇:qí(奇怪) jī(奇数) 种:zhǒng(种子) zhòng(栽种)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格外—特别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茁壮—瘦弱笔直—弯曲

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 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空气与生命-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4.微观解释 O H H H H O H H H H O O +水氢气氧气 (H 2)(O 2)(H 2O)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殿堂 小试牛刀 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 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 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固体质量小;⑤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⑥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 过氧化氢和70g 水;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①③B .①③④C .①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⑤ 【例1】

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1表示反应已完全 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 与锌粒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最终 】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守恒: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在化 学反应前后不变。【例6】 小试牛刀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根据元素守恒,确定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元素守恒: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小试牛刀 某物质A 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的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关于物质A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物质A 中必然含有 C 、H 元素,不含有O 元素C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无法确定【例8】 某物质A 2.0g 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的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关于物质A 描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物质A 中必然含有 C 、H 元素,不含有O 元素C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无法确定 【例9】 的水,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殿堂(双选)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Y 、Q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C .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为1∶4 D .反应后X 的质量为0【例12】小试牛刀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24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2482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点总结31445教学内容

密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点总结 1、邓稼先 一、字音梳理。 懈怠xiè dài 癌症ái 署名sh? 奠基diàn 元勋xūn 孕育yùn 选聘pìn 无垠yín 难堪kān 夐xiòng 黯淡àn 鲜为人知xi ǎn 日曛xūn 挚友zhì 妇孺皆知rú 宰割z ǎi 凛若霜晨l ǐn 铤而走险t ǐng 殷实yīn 殷红yān 彷徨páng huáng 鞠躬尽瘁jū cuì 筹划chóu 邓稼先jià 二、词语解释。 1.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3. 当之无愧:指完全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4.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显露无遗。 5.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6. 马革裹尸:用马匹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7.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8.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9. 任人宰割:比喻任凭别人欺压,不图反抗。 10.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11.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很广。 12. 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没有间断地出现。 13. 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三、文学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重点阅读理解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1.邓稼先先生喜欢“纯”字,你认为“纯”字代表着什么意思? 朴质、忠厚、无私、没有杂念 2.文革期间发生在邓稼先先生身上有两件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选取文革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这对于表现邓稼先有什么作用? 说服两派群众,组织开始工作;说服军宣队和工宣队。 用这两件别人不可能办成的事,来印证“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大们绝对相信他”,强调突出邓稼先朴实的气质、无私的品格。 3.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4.奥本海模式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他? 他是美国的一个锋芒毕露的拔尖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通过对比来反衬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 5. “人们绝对相信他”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6.文中第5、6两段中都使用了“竟”一词,试品析“竟”的表达作用。 “竟”有出乎意料的意味,表达作者的惊异、钦佩之情,也再次突出邓稼先的性格。 7.“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邓稼先正是汲取了这些最优秀的部分,变成自己的气质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邓稼先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他是最理想的党员。 作用:赞扬评价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 阅读《我不能走》 1.本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一次实验出现意外,别人劝他离开,他却不愿离开。表现他献身国防科技,无私奉献的精神。 2.一句"我不能走"体现出邓稼先什么样的性格和精神? 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3. "古今多少奇丈夫"中"奇丈夫",作者用以借指邓稼先。 4.这段文字开头的《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对于表现邓稼先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悲壮、凄凉;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艰苦,突出他为国不辞辛劳、不畏艰难的精神 (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借此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变现了邓稼先不畏艰难的精神。) 5.请找出文章里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戈壁滩上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作用:渲染了工作环境的恶劣,烘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6.结尾部分引"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么?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7.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8.简答:下面两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⑴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对同事的悼念,对完成遗愿的决心。 ⑵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一个细腻的询问,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阅读《“两弹”元勋》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热爱祖国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两弹元勋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整理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4、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5、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6、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 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 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 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 针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 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 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 性越强,反之越弱。 13、安培定则(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 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 姿势(zī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 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x íng (行走) h áng (银行) 得?????d é(得到)d ěi (我得) 地? ????d 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 ān (电线杆)g ǎn (枪杆儿) 散?????s ǎn (闲散)s àn (散步) 圈?????qu ān (圆圈)ju àn (羊圈) 佛?????f ú(仿佛)f 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ɡū(花骨朵)ɡǔ(骨头) 蚂?????m à(蚂蚱)m ā(蚂螂)m ǎ(蚂蚁) 五、形近字 ? ????牙(牙齿)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粘(糖粘牙)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二、考点清单 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1、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仍是原物质,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讲,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但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典型例题】 例: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解析与答案: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 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选项正确。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1)白磷燃烧 实验目的:在密闭容器中,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步骤: A、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薄细沙; B、在细沙上放一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用塞子塞紧锥形瓶; C、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取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 D、取下锥形瓶,注入热水浴或用聚光灯照射锥形瓶,使白磷自燃; E、冷却后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热学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1. 宏观描述方法和微观描述方法 热力学是热物理学的宏观理论,而统计物理学则是热物理学的微观理论. 2.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一个宏观上看来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才是平衡态 判断是否平衡态的标准:有无热流与粒子流. 力学平衡条件: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压强处处相等 热学平衡条件:温度处处相等(无热流) 化学平衡条件:无外场作用下,系统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处处相同 只有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力学平衡条件、热学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条件的系统,才不会存在热流与粒子流,才处于平衡态。 3.热力学第零定律和温标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建立经验温标的三个要素: (1)选择某种测温物质,确定它的测温属性(某种属性随着冷热程度的改变而单调、显著的改变) (2)选定固定点(如水的沸点为100℃,冰的正常熔点是0℃) (3)进行分度 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k,冰点温度为273.15k 热力学温标为基本温标 摄氏温标、理想气体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4、物态方程 处于平衡态的某种物质的热力学参量(如压强、体积、温度)之间所满足的函数关系称为这种物质的物态方程,或称状态方程。物态方程都显含有温度T。 只有在压强趋于零时的气体才是理想气体,在理想气体条件下,一切不同化学组成的气体在热学性质上的差异趋于消失。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8.31普适气体常量另一形式:p=nkT 能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气体才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虽然是一种理想模型,但常温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各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一、多音字: 长:zhǎng(长大、生长)cháng(很长、长短) 散:sǎn(散文、松散)sàn(扩散、散开) 露:lù(露珠、露水)lòu(露风、露脸) 似:sì(似乎、好似)shì(似的) 冲:chōng(冲走、冲洗)chòng(冲人、很冲) 行::x?ng(行走、行人)háng(一行、银行) 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树) 节:jié(节日 jiē节骨眼) 几:jī(几乎 j?几个) 解:jiě(解开 xiè解数)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难:nán(困难 nàn灾难) 二、反义词: 散—聚忙—闲仔细—马虎脱—穿吐—吞嫩—老害羞—大方美好—糟糕笔直—弯曲美丽—丑陋 三、近义词: 挑选--选择仔细--认真美丽--漂亮格外--特别赶紧--赶快 懊丧--懊恼正巧--恰巧惊奇--惊讶探出--露出寻找--寻觅 害羞--羞涩茁壮--强壮触--碰 四、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词语积累 (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广阔)的田野(轻轻)的微风 (高远)的天空(明亮)的阳光(碧绿)的田野(温暖)的微风 (细长)的柳条(碧绿)的草坪(难忘)的日子(美好)的礼物 (碧绿)的柳条(柔软)的草坪(快乐)的日子(神秘)的礼物 (美丽)的风景(满意)的笑容(小心)地移入(惊奇)地说 (迷人)的风景(幸福)的笑容(精心)地挑选(笔直)地站着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一个树坑一个包裹一堆小颗粒一条小路一片鲜花 快活地蹦脱棉袄冲出家门寻找春天奔向田野探出头 ABB式的词语:绿油油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 AABB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ABCC式的词语:兴致勃勃果实累累仪表堂堂气喘吁吁得意洋洋 六、句子积累: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长着一排排高大的杨树。 山坡上种着一大片碧绿的果树。 河里游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七、拟人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比喻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八、本册书中描写春天的古诗有:《村居》和《咏柳》。《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将写景和写人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这首诗巧用比喻。把柳叶喻为碧玉,把柳条喻为丝带,把春风喻为剪刀。 九、《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先生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十、《邓小平爷爷植树》告诉我们: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一、会写词语 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背着洒下迷路温暖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农具 甜菜工具劳动经过买卖才能甘甜一匹妹妹出色

质量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带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守恒”。首先我们要清楚有哪些守恒: 宏观上:1、物质的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是“质量总和”,不是单个的某些物质的质量 2、元素的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 微观上:原子的守恒——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另外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定律除了这些守恒之外,还表现为,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和生成的各种物质之间有固定的质量比。例如: 4 P + 5O 2点燃 2P 2 O 5 化学计量数(也就是配平系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31 5*32 2*142 124 160 284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磷与氧气的反应中,磷与氧气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都是124:160:284。比如用31克的磷燃烧,需要消耗多少氧气呢?我们可以利用“比恒定”列出数学式子:124:160=31g:x 求出氧气质量 所以,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为:“和相等,比恒定” [例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 答案:D。 [例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 【例3】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分析:可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为水(H2O)、二氧化碳(CO2)的实验事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如果条件充足,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还可以计算出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例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