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英国19世纪末英国历史

历史英国19世纪末英国历史
历史英国19世纪末英国历史

19世纪末英国历史

19世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19世紀)

跳转到:导航, 搜索

千年:第1千年| 第2千年| 第3千年

世纪: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22世纪

年代:1800年代| 1810年代| 1820年代| 1830年代| 1840年代| 1850年代|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以19世纪家具布置的一间办公室

1801年至19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这段期间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连带的,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形,并影响到社会科学(包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诞生或重塑。但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国家透过强大的生产力与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并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如中国、印度、土耳其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造成这些国家被迫走向“现代化”。

此外,民族主义兴起,使多数欧洲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代国家,并开始建立与保存本国的历史与文化。

社会上,大量的社会冲突不停发生,使得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发酵,这其中又以深深影响下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最为著名。

在艺术上,上世纪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后来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又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希望透过绘画、文学、音乐与摄影等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与人物,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为著名。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o 1.1 东南亚

o 1.2 东亚

o 1.3 南亚

o 1.4 中亚·中东

o 1.5 欧洲

o 1.6 北美

o 1.7 中南美

o 1.8 非洲

? 2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 3 重要人物

o 3.1 世界领导人

o 3.2 科学家

o 3.3 哲学家

o 3.4 军事领袖

o 3.5 艺术家

? 4 19世纪年历

[编辑]历史

[编辑]东南亚

缅甸暹罗马来半岛东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安南新加坡[编辑]东亚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琉球群岛

19世纪前往北美洲兴建铁路的中国劳工。

[编辑]南亚

[编辑]中亚·中东

[编辑]欧洲

工业化国家的人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每个角落与各个部落。可另一方面演化论与民族主义使他们逐渐产生“白种人的负担”这种优越感,进而埋下20世纪前半叶种族屠杀的伏笔。

[编辑]北美

[编辑]中南美

[编辑]非洲

[编辑]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

o火车的普及使交通运输大众化了。

o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型企业,城市居民的集中使工人阶级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工会等组织开始出现。

o电力工业开始出现。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相继问世。

o许多化学元素被发现。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化学理论日益完善。

o牛顿体系达到其完美的顶峰。电学和热学理论化。

o达尔文发表进化论。

?战争与政治

o拿破仑的战争使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在欧洲得到普及。同时它打破了欧洲的许多界线,原来由宗教贵族统治的地域被世俗化了。

o中国经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成为半殖民地。清朝为图强自救,开展洋务运动。

o1848年欧洲革命。

o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起义。

o日本于1868年展开明治维新,成为东亚一强。

o意大利独立。在法国封建帝制终于被彻底放弃。

o美国经过墨西哥战争和南北战争后基本成形并成为北美洲的强国。许多欧洲移民进入美国。

o在法国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o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产生。

?文化娱乐

o19世纪的欧洲艺术领域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思潮。

?社会与经济

?疾病与医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

o煤和钢铁是19世纪最重要的矿物。

?宗教与哲学

[编辑]重要人物

[编辑]世界领导人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

?非洲

?美洲

o门罗,美国

o林肯,美国

o杰佛逊·戴维斯,美国

o尤里西斯·格兰特,美国

?亚洲

o道光皇帝,中国

o慈禧太后,中国

o明治天皇,日本

o伊藤博文,日本

o朱拉隆功,泰国

?欧洲

o维多利亚女王,英国

o拿破仑,法国

o拿破仑三世,法国

o威廉一世,德国

o俾斯麦,德国

o梅特涅,奥地利

o亚历山大二世,俄罗斯

o加富尔,意大利

?中东

[编辑]科学家

进化论奠基者达尔文

?詹姆斯·麦克斯韦

?达尔文

?爱迪生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洪堡

?亨利·贝克勒

?麦可·法拉第

?孟德尔

?诺贝尔

?季米特里·门捷列夫

[编辑]哲学家

?黑格尔

?马克斯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尼采

?亚瑟·叔本华

[编辑]军事领袖

?罗伯特·李,美国

?曾国藩,中国

?加里波底,意大利[编辑]艺术家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

?文学家

o雨果

o狄更斯

o歌德

o托尔斯泰

o拜伦

o简·奥斯丁

o王尔德

o马克·吐温

o埃米尔·左拉

o福楼拜

o亚历山大·仲马

o小仲马

o夏洛特·勃朗特

o易卜生

o安徒生

o柯尔律治

o普希金

o托尔斯泰

o福楼拜

o尼古莱·果戈理

o海因里希·海涅

o亨利·詹姆斯

o司汤达

o沃尔特·惠特曼

o亚弗烈·但尼生

o华兹华斯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

o贝多芬

o舒伯特

o孟德尔颂

o弗兰兹·李斯特

o克劳狄·德布西

o约翰内斯·布拉姆斯

o罗伯特·舒曼

o门德尔松

?画家

o莫内

o文森特·梵高

o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

o欧仁·德拉克罗瓦

o高更

o马奈

19世纪末英国历史

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除贵族能够继承田产和房产外,人们通常没有自己的住房。多数城镇中产阶级家庭以租期为三年、五年或七年的出租房屋作为安身之所。一套典型的中产阶级住房格局基本如下:

通向一楼的正门入口处一般建有高出路面的几级台阶,拾阶而上进入一楼。这里通常设有门廊、餐室和供男主人使用的房间,如书房或会客室。医生等职业男性习惯于在住所的第一层接待患者或客户。

门廊处有楼梯通向二楼。整套住宅最精美的房间就在这一层,来自街道或厨房的噪音不会影响这里。客厅占据大部分二楼面积,有时它被拱门或折叠门分隔成两三个房间,用作乐室、画室或温室。当有客人造访时,仆人会首先请进客人,帮他们脱掉外套,再引领至通向客厅的楼梯,这时女主人在楼梯顶端迎候客人。

三楼以上是家庭成员的卧室。主卧两侧分别设有男女主人的更衣室,用于保存各自的服装和私人物品。孩子们的餐室、活动室和卧室是分开的。七八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与保姆住在一起,再大些就要与同性的同胞共处一室,直到成年才会有单独的卧室。住房宽裕的家庭还设有教室,由家庭教师为孩子们上课。

顶楼或阁楼用作储藏室和仆人的下处。除通向二楼和三楼的前楼梯外,一般设有连接地下室和阁楼的后楼梯,这是仆人运送生活物品或出入下处的主要通道。中产阶级生活宽裕,家庭主妇追求时尚的家居风格自然也就无可厚非。清雅的日式布局曾一度风靡,繁复的中东风格和简洁的古希腊风格也曾独领风骚,而影响最为持久的还是雕饰厚重的哥特式古典风格家具。在实际生活中,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室内布局大体状况如何?1881年出版的一本家居指南提供了标准的家庭布局模式:

门廊铺设石质地板,上有产自东方的地毯,一个伞架,一两把高背椅。餐室中,支架居中的圆形或椭圆形餐桌再配上几把皮椅会令每位就餐者感到惬意。客厅中间摆有一个质地厚重的圆桌,周围环绕着舒适的长椅,座椅,钢琴等。客厅墙面通常贴上带图案的浅色墙纸,地板刷成深棕色,中间铺有印花图案的小地毯。卧室的布置相对简洁,主要有床、衣柜、梳妆台、盥洗盆、壁炉等。19世纪中期以后,卧室通风逐渐受到重视,铜铁架床代替了传统的挂帘四脚床。

与中产阶级家庭的居住条件相比,工人家庭显然相形见绌。工业革命时代早期,大片的工人居住区都是背对背的建筑模式,即每套住房的左右和背面都是另一户的墙壁,只有一扇朝前开的窗户。典型的工人住宅是上下分布的两个房间。木桌木椅,墙上几只吊钩,一个小衣箱,两张分别供父母和子女睡觉的床,一些简单的厨具,这就是全部家当。

中产阶级的住宅分出私人空间和家庭共享空间,而贫穷的工人家庭连一张全家人一起吃饭的餐桌都摆不下。为了避免已近成年的兄妹或姐弟同床共枕,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空巢的老夫妇家借宿。农民的居住状况与城市工人相差无几。

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人住宅模式被取消,卫生和建筑条例相继出台,加之社会财富的增长,工人的居住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住房都单独排列,前后门俱全。后门通向一个砖墙围起的小院,可以种些植物、晾晒衣服、堆放杂物。房间数量也有增加。一楼通常是厨房和客厅,二楼则是父母与子女分开的卧室。

到19世纪60年代,熟练的技工和工匠在婚前已有能力用积蓄购买必备的家具,并在婚后一二年内再添置部分二手日用商品。这一时期工人家庭的室内布局大体如下:一楼客厅是接待贵客和周日全家聚餐的重要场所,因而布置最为精心。除沙发、椅子、地毯、书籍外,有的家庭还会配上钢琴。起居室兼为餐室和家庭活动室,中间摆放铺着油毯的木桌和几把长椅或凳子,壁炉旁边散放着几把舒适的座椅,一个厨柜用来盛放餐具和厨具。

生活设施尽管今天仍有许多英国人住在19世纪建造的房子里,但最初的取暖、照明和烹饪方式已不复存在。勿庸置疑,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生活设施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富有之家,浴室和供暖设备都很少见。室内光线昏暗,还经常发生火灾。

英国的气候潮湿多雨,如果没有取暖设备则很难应付。维多利亚时代,殷实之家在每个房间都设有壁炉。有时人们用木头做燃料,这在农村尤其普遍,但设计壁炉的初衷是用于烧煤。煤在燃烧时不会火星四溅,比较安全,而且燃烧缓慢,无需经常留意。除非有卧床病人,一般家庭很少使用卧室的壁炉,只有大富人家才能享受卧室壁炉取暖的奢侈生活。19世纪80年代燃气发明后,人们把煤气炉放进卧室的壁炉里,点燃一会儿便可在入睡前驱走寒气。

19世纪早期,尽管蜂蜡燃烧时间长,亮度大,但由于造价昂贵,绝大多数家庭还是用蜡烛照明。在农村,日光和炉火的光亮都被利用起来。在反映这一时期日常生活的油画里,经常会有农妇坐在家门口纺纱、编织的场景,这并非单纯为画师摆造型,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19世纪40年代,比蜡烛安全且照明效果好的油灯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此后,修剪灯芯、清洗灯罩和定期添油成为一项新家务。在燃料中鲸油价格不菲,煤油较为低廉。19世纪80年代,高效、清洁的燃气系统发明后,煤气灯在城市新建住宅普及开来。

由于英国人衣着繁复,而且大量使用室内装饰布,洗涤就成为一项繁重的家务劳动。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一般都雇佣专门的洗衣女工,否则洗涤将会成为仆人乃至女主人的一项沉重负担。

家政手册建议家中的每个床都配上六对床单,这是个好主意。如果备有大量床单、床罩和内衣,一年只需彻底洗八九次即可保持室内清洁和个人卫生。但洗衣日的确是紧张而忙碌的。仆人一大早就要在炉子上烧好热水。当时肥皂的洗涤效果还不理想,衣物必须刷洗和煮烫才能彻底洗净。用手拧干、抻平大量厚重的衣物也很消耗体力。洗好的衣物能否在室外晾晒取决于天气,如果天气不好必须放在室内晾干,那么屋内则要一连数天潮湿阴凉。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洗澡习惯逐渐形成。在工人阶级家庭中,父亲和外出做工的女儿们一般定期到公共浴室洗澡,其他家庭成员则每周在厨房的锡制浴盆中擦洗身体。孩子们洗澡通常是不换水的,只是添加热水保持适宜的温度而已。

那些雇佣仆人的中产阶级家庭则在自家浴室或更衣室洗澡。浴室的盥洗架上摆有脸盆、水壶、漱口杯、皂盒及其它盥洗用具。早饭前一小时左右,仆人会敲门进入,为主人准备好每日晨浴所用的冷热水。如果进行彻底清洗,仆人就把浴盆放在浴室的壁炉前,并挡上屏风防止灰尘。在主人洗澡过程中以及穿衣离开后,仆人负责提水、倒水。由于浴盆很小,人们习惯于坐在旁边的小凳上而不是坐到盆中洗

澡。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富人阶层已可以享用到便利的浴室设备,但是拥有众多呼来唤去的仆人,谁还急于更新节省劳力的洗浴设施呢?

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早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一些厨房小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

这个时期,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英国政体总介绍(中英文)

英国指南.英国的内政.英国的政体 (1)君主政制 女王拥有什么权力? 王国政府代表英王(即宪法赋予其统治王国权力的人)及政府,也是最高行政机构的象征。英女王拥有王国政府的统治权,但行使有关权力的,一般都是向国会负责的部长级官员,因此英国实际上是由英国政府代替女王管治的。然而,大部分重要的政府议案仍须得到女王同意方可获得通过。 国会 女王有权召开、解散或下令国会休会。新一年度国会在召开第一次会议前,女王均会发表一篇由政府官员撰写的演辞,内容主要简述政府新一年的工作大纲。每项议案均须得到女王在国会两院宣布正式批准方能成为法律。 女王在部长的建议下有权特赦囚犯或宣布减刑。根据法律规定,女王个人是不会犯法的——因为她获民事及刑事起诉的豁免权,法庭也不能起诉她。然而,其他王室成员却不能享有该项豁免权。 勋衔及委任女王有权册封贵族、颁授爵位及其他勋衔。受勋人士名单通常由首相提名,但某些勋衔则由女王自己决定。许多重要的国家职位均由女王委任,人选则由首相或有关内阁大臣提名。 外交政策 各国派驻伦敦的外交人员均须得到女王的同意,她有权缔结条约、发动战争或议和、确认海外国家及政府、吞并及割让领土。 枢密院 女王负责主持枢密院的会议。按君主特权所订立的枢密令,以及其他法令均是由枢密院通过的。君主特权包括组织行政机关,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制于宪法习惯(这些规则本身并非法律,但对政府的运作却异常重要)。 所有涉及君主特权的行为,均须由有关部长负责执行,他们须向国会负责,并就各项政策接受国会议员的质询。国会有权撤消或限制有关特权的行使。 除了听取各项报告外,女王也可随时就国民生活情况向其官员发表意见。 为什么英女王有两个生日呢? 女王的出生日期是在4月21日。但传统以来,英国人都习惯于夏天庆祝君王的寿辰。由1805年起,英国人开始以举行军旗礼来庆祝君王的官方寿辰,日期通常是定于6月的第二个周末。 这个仪式的本来目的是让士兵熟识其所属兵团的旗帜式样,以便日后行军打仗时易于识别。五个步兵团,包括近卫步兵第一团、Coldsteam步兵团、苏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步兵团,每年按编制负责于仪式上展示其军旗。 仪式开始时,女王会在王室骑兵军官的陪同下骑马离开白金汉宫,沿着林荫大道步往骑兵卫队的阅兵场,检阅五百名卫兵。军旗礼展示的军旗依照卫兵的官阶高低排列,每队卫兵随着军旗带领,在步兵团的陪同下,分列式步操经过女王面前。至于女王正式生日当天,并无特别仪式举行,只是各政府大楼会有升国旗及播放国歌,以示庆祝。 王位继承人的排列次序如下: 1.威尔斯王储(1948年生)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英国大事年表

英国大事年表 一、政治 13C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议会之母) 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1688英国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21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 1775-1783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C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初巴黎和会举行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6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铁幕演说,冷战序幕)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经济: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C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8C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击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8C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8C60-19C中期工业革命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正式投入使用 1825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思想: 14-17C 文艺复兴:英国莎士比亚 16C 宗教改革英国国教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25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新和谐公社 19C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拜伦《唐璜》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9C上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20C早期现实主义文学:萧伯纳《苹果车》 1929年播送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The United Kingdom 英国介绍_中英文

The United Kingdom,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is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2. Its full name is the United Kingdom. Britain is the British Isles by the majority of islands, of which the largest islands are Great Britain,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Irish Republic. The west coast of Scotland there is a large islands called the Hebrides. Native north-east coast of Scotland Orkney Islands, Shetland Islands, and Samoa. Of these islands with the mainland hav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but the Irish Sea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Isle of Man and the Channel Islands between France is largely autonomous and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area of approximately 242.5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93600 square miles), from the south coast to Scotland is almost the most northern part of nearly 1,000 kilometers (about 600 miles), nearly horizontal at its widest point about 500 kilometers (about 300 miles). "Britain" the term originated in the Greek and Latin words, which may eventually be traced back to Celtic. Although the use of "Prehistoric" This yardstick to measure, the Celtics went to the British Isles is also a later (and before that had created those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Avebury stone circle Stonehenge construction sites and Such well-known historical monuments), but the history of written records relating to England, after all, about the Celtics from the start. "Celtic" This phrase is very common and regularly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later the Anglo - Saxon invaders. The Romans ruled from AD 43 onwards lasted 300 years. The Romans in 408 before the final withdrawal of the island were from Northern Europe began to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intrusion, has undergone a period of growing chaos. "England" is the word from the "Angles" came. Ove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ettler harass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small kingdom. British people in today's Wales and Cornwall Regional Independent survive. These small kingdom there was relatively strong to dominate the country's kingdom, first in the North (Northumbria Kingdom), and then in the central (the Kingdom of Mercia), and finally in the south (Wessex kingdoms). However, from the Scandinavian Vikings then invaded England and settled down, although in the 10th century Wessex dynasty, beat off the invading Danes and for a time to dominate the vast region of England. In 1066 took place on the last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ngland. Duke William of Normandy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s defeated the British, the Normans from France and others come here to settle. In the ensuing three centuries, the Frenc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nobility, the leg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English Channe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ssage of that set of consequenc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been affected. Wales, though often in England within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but has been a bastion of Boston. However, in the Prince Llewellyn was killed in 1282, after Edward I waged a battle and victory to put England under the rule of Wales. Welsh nationalist sentiment continues to rise, the beginning of the 15th century rebellion led by Owen

英语国家概况之英国文学

时间时期代表人物作品 5世纪-1485 中世纪文学 Middle Ages The Book of Kells Beowulf 贝奥武甫 Geoffrey Chaucer 英国诗歌之父 The Canterbury T ales 坎特伯雷故事 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期文艺复兴 The Renaissance Christopher Marlowe 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Ben Jonson 无 William Shakespeare 200首长诗 154首十四行诗(sonnet) 38部戏剧 17世纪17世纪文学King James I the Holy Scriptures(King James Bible) Francis Bacon Essays 论说文集 The Novum Organum新工具 The New Atlantis新大西岛 John Milton (a master of the blank verse 素体诗)Areopagitica 论出版自由Paradise Lost失乐园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Samson Agonistes力士参孙 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启蒙时期 The Enlightenment 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 New Classical Jonathan Swift 英国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讽刺散文作家 Gulliver's travel格列佛游记(Lilliput小人国→ Brobdingnag大人国→laputa飞岛国→yahoo) Robert Burns Holy Willie's prayer 圣威列的祈祷 To a Mouse 致小鼠 To a Louse 致虱子 Comin'thro'the Rye穿过麦田 Auld Lang Syne. 友谊地久天长 Daniel Defoe Moll Flanders 摩尔·弗兰德斯 Robinson Crusoe 鲁宾孙漂流记 1798-1832 1785-1830 浪漫主义 The Romantic Period Wordsworth和 Coleridge 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浪漫主义时期的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William Wordsworth The Prelude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Daffodils咏水 仙)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Biographia Literaria 文学传记 The Rime of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吟 Robert Souther 无 Lord Byro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Don Juan 唐璜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Land and people I. 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各组成部分 1.Geographical names: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地理名称: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和英格兰。 2. Official name: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官方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3. 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wo large islands-Great Britain (the larger one) and Ireland,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 不列颠群岛由两个大岛—大不列颠岛(较大的一个)和爱尔兰岛,及成千上万个小岛组成。 4.Three political divisions on the island: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大不列颠岛上有三个政治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1) England 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reat Britain. It is the largest, most populous section. 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 Scotland is in the north of Great Britain. It has three natural zones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the south Uplands) Capital: Edinburgh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的北部。它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及南部山陵。首府:爱丁堡。 (3) Wales is in the west of Great Britain. Capital: Cardiff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的西部。首府:加的夫 (4) Northern Ireland is the fourth region of the UK. Capital: Belfast. 北爱尔兰是英国第四个区域。首府:贝尔法斯特。 5.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is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were once colonies of Britain. It was founded in 1931, and has 50 member countries until 1991. 英联邦是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组成的自由联合体。它成立于1931年,至1990年止已有50个成员国。 II. Geographical Features 英国的地理特征 1.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Britain: 英国的地理位置: 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 surrounded by the sea. It lies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off the north coast of Europe.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by the English Channel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Sea in the east. 英国是一个岛国。它位于大西洋北部,与欧洲大陆的北海岸隔海相望。南面的英吉利海峡和东面的北海将它与欧洲其它部分隔开。 2.The north and west of Britain are mainly highlands; and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re mostly lowlands. 英国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高地,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低地。 III. Rivers and Lakes 河流与湖泊 Ben Nevis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Britain (1,343m).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英语国家概况—英国

Part One: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 Chapter 2 The Origins of a Nation (500BC~AD1066) Chapter 3 The Shape of the Nation (1066~1381) Chapter 4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Age (1455~1688) Chapter 5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688~1990) Chapter 6 The Economy Chapter 7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Chapter 8 Justice the Law Chapter 9 Social Affairs Chapter 10 Cultural Affairs Chapter 1 Land, People and Language ?1 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The official name of Britain i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The geographical names are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People just say Britain, the United Kingdom or simply U.K. ?People England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populous,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people lives in England’s prosperous and fertile southeast, with over 7 million in the capital.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are descendants of the Anglo-Saxons, a Germanic people from Europe who went to England between the 5th and 7th centuries.These people settled in England and drove the native Celtic people to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Wales and Scotland. Their language became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Most people in W ales and Scotland are descendants of the Celtic people who were the earliest known inhabitants of Britain. The Irish people were also of Celtic origin.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as a result of its imperialist expansion, Britain ruled an empire that had one fourth of the world’s people and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land area.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ere are 3 political divisions on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The island of Ireland is divided into 2 parts: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Britain has, for centuries, been slowly tilting with the North-W est slowly rising and the South-East slowly sinking. The north and west of Britain are mainly highlands;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re mostly lowlands. There are 3 natural zones of Scotland: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and the southern Uplands.

英国名胜介绍(英文版)

London introduction London,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Europe's largest city, one of the world's two major(主要)center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繁荣的)global city. London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经济的)financial(财务的)and trade (贸易)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New York, tied for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er. The Big Ben, Tower Bridge Big Ben is Elizabeth Tower. London's famous ancient(报时)bell,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lock. The British Parliament (英国国会)meeting hall clock tower, built in 1859. Tower bridge is the Tower Bridge of London. Tower Bridge of London is the first bridge the river Thames from where it begins, is a symbol (象征)of London, "London front gate", was built in 1886.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British Airways,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千禧)Wheel, is located(位于)the banks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erris wheel, is one of the landmarks(标志)of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具有吸引力的)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in London. Thames River Thames River is a famous British mother river, rising in southwest Coates Ward Hills(科茨沃特丘陵)of England, 338 kilometers in length.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Royal Palace(王宫), built in 1703 and named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以白金汉公爵命名). West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威斯敏斯特大教堂)is located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修道院), founded(成立)in the year 960 ad(公元960年), was expanded(扩建)in 1045, built in 1065.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泰特现代美术馆)is located in the South Bank of Thames River,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 river and the St.Paul's Cathedral, connecting(连接)them is the Millennium Bridge across Thames River. St.Paul's Cathedral St.Paul's Cathedral located in London, a representative(代表)of Baroque style architecture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ome(圆顶)of the church, it imitated(模仿的)Papal Basilica(教皇的教堂)of Saint Peter in Rome(整体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classical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city of Oxford, founded in 1167,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Stratford Evan upon Avon Ford (埃文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 is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Evan River, a beautiful city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剧作家)of England, the hometown of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B170832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翻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先行课程: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翻译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推荐教材:王恩铭. 英语国家概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 来安方. 英美概况[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余志远. 英语国家概况主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朱永涛. 英国社会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二、课程总目标 以《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著)为蓝本。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指南 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 其他情况。 课程难点: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练习

英语的发展史(中英文版)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 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又称不列颠人。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萨大帝的 率领下侵入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罗马人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直到公元 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 撒克森人和朱特人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森人的语言。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现 代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公元450—1100年) 日尔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后,名自占领一些地区。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 的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森人占领了泰晤士河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直到公 元830年,阿尔弗雷德大王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方言有四种:西萨克森语,肯特语,莫西亚语和北恩布里亚语。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西撒克森语保存下来的手搞最多。其它方言在形成 英语的过程中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尔曼语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复 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3183行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部分,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而演变成了词缀,如 for-, in-, -ful 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共有二十四个名词后缀、十五个形容词后缀,-dom, -hood, -ship, -ness, -the, -ful,- 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到现在,如night and main, friend or foe, a labour of love。 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的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 英国。公元597年,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牧师从罗马来到英国传教。罗马文化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与此同时,一批拉丁词进入了英语。 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从公元790年开始,大批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定居。丹麦国王卡纽特还一度成为英国的君主。斯堪的那维亚人和英国人频繁交往,所以有许多斯堪 的那维亚各国的词语进入了英语。 2、中古英语时期(公元1100—1500年) 公元1066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 格鲁-萨克森军队,英王哈路德战死,英国被征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诺曼征服。从此,英国结束了分裂状态,置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之下。谨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诺曼征服之后,谨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以后的二、三百年里,谨曼法 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普通人仍然讲英语,但英语的文字记载却几乎中断。中古英语一 般右以分为两个时期,1204年后,英语逐渐恢复主导地位。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首次 用英语向议会致词。十五世纪,伦敦标准方言兴起。1476年,卡克斯顿把印刷术传入英国,

英语国家概况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英语国家概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外各种交流越来越密切,了解和掌握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也显得极为重要。英语国家概况是面向英语专业三年一期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教科书,旨在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自学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 该课程旨在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该课程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课紧密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掌握英语,吸取知识,适当的补充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背景,典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三)课程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对中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看待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性与多元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英国部分:英国历史、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英国的福利制度。 美国部分:美国地理区域划分及人口结构、美国历史、美国经济特点、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二)教学难点 英国部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英国的福利制度。 美国部分:美国地理区域划分及人口结构、美国经济特点、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英国 第一课:英国的国土和人民 教学内容:英国的地理特征,四部分的山水河流,气候状况,英国的各个民族。这一部分主要从整体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一个综述。了解英国不同名称的含义,英国的地理特征、河流和湖泊、气候的特点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了解英国的民族构成、人口结构及其特点;了解英国的语言构成及阶级状况。 第二课:英国历史 教学内容:英国的起源(1066年诺曼征服之前的历史,即英国早期遭受的三次外族入侵):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克伦威尔时期的共和国,复辟时期,光荣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一战及二战中的英国,战后到八十年代末的英国。 第三课: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 教学内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以及英国工业、农业等发展的概况。二战后,英国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节。从五六十年代的稳步发展,七十年代的经济衰退,到八十年代的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英国从战前的日不落帝国变成一个二流强国。英国的工业,农业,外贸政策也将予以详细的说明。 第四课: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 教学内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由上院与下院组成的英国议会,英国的政党制度,中央政府机构以及地方政府机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构成,运行,英国的政党制度,行政机构等将在这一章予以详细介绍。 第五课: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教学内容:英国社会的医疗保健制度、社会保障、宗教和节假日的概况。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这一章介绍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和各种社会保险。 第六课:英国的社会文化 教学内容:介绍英国的社会文化;了解英国的教育制度、传播媒介、体育、艺术的概况。介绍英国的宗教信仰,节日庆典,文化教育,广播媒体,体育,文艺及娱乐活动。 第二章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