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1单元第1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注释)

1.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

A.分布

B.生活环境

C.形态结构

D.数量

2. 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A.马B.狗C.羊D.老虎

3.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

4. 小军在社区调查生物的种类时,记录了许多生物,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他对生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车前草

B.国槐

C.睡莲

D.黄杨

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6.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进行的工作是()

A.设计调查表格

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

D.做好归类整理

7. 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

8.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

9. 下面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⑥⑤④

C.②①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10. 下面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①分组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归类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⑤①②④③⑥

D.①⑤②④③⑥

11.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

B.范围和方案

C.方法和顺序

D.范围和顺序

12. 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

14.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

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1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体实例: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田间调查后,绘制的青蛙数量与季节关系的直方图。图中显示青蛙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17. 要想测量下边叶片的周长,可采用的工具是( )

A.细线和刻度尺 B.细线 C.刻度尺 D.三角板

18.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有一类生物例外,它是()

A.含羞草

B.狮子

C.蘑菇

D.病毒

19. 调查法是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C.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D.调查时,必须逐个调查,因为这样,数据才准确

20.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

21. 调查法是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C.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D.调查时必须逐个调查,因为这样,数据才准确

22.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

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竹节虫具有与竹枝相似的体形

B.沙漠植物根系发达

C.猎豹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

D.万物生长靠太阳

24.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查生物侧重点是注意较大的生物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二、非选择题

26. 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3分)

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3分)

(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4分)

写出你的分类依据:(3分)

列出你的分类结果:(4分)

27. (6分)有一同学进行了下列“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活动。请你把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与他这些活动用线条连起来。

A.提出问题①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B.作出假设②向全班同学汇报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C.制定计划③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

D.实施计划④按实验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E.得出结论⑤设计对照实验:将10只鼠妇依次放到解剖盘的中央,

统计鼠妇在有无冰块的一侧的数目,统计10次。

F.表达交流⑥发现解剖盘无冰块的一侧鼠妇数目多,支持了假设。

28. 王凯同学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取了甲、乙两条相同的鲫鱼,放在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只捆扎甲鱼的胸腹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6分)

(1)王凯同学用的方法是。

(2)该实验是探究鳍的作用,变量是。

(3)该实验中,实验组是鱼,对照组是鱼。

(4)实验结束后,王凯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鱼在游泳时,该种鳍的作用

是。

29. 江浩非常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有一次,他把小石块放进花盆底部盖住洞,把珍珠石(一种可吸水的石头)放进花盆,用水浇湿珍珠石,再把种子放在细碎的珍珠石上,轻轻压紧种子。然后,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户上,保持珍珠石的湿润。过几天,他发现种子发芽了。接着他用水混合颗粒肥料来灌溉小苗。结果,在无土的情况下,种子也成长为茁壮的小植物。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30. (7分)回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每个实验装置中放

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

提供和两种环境。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我们可以把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生物的形态结构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 B

【解析】

试题分析:以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以其它动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是以动物和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杂食性动物是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动物的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选项中马、羊都是植食性动物,老虎是肉食性动物,狗是杂食性动物。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食性。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根据营养对象的不同把动物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A

解析:水草、荷花、松树、玫瑰都是植物,蝗虫、麻雀、鲫鱼、河蚌都是动物。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的。

4、C

解析:按照生活的环境划分,可以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睡莲生活在水中,是水生植物,车前草、国槐和黄杨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陆生植物。

5、B

6、B

解析:调查活动要设计好调查表格,制定好调查路线,作好调查记录,对调查的对象进行归类,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7、A A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界,B中河水不是生物,不是生物的分类, C中阳光和空气不是生物,不是生物的分类, D、猫头鹰和鼠是按照体内有无脊柱这一内部构造来归为脊椎动物的,分类的依据不是形态特征。

8、解析:水草、荷花、松树、玫瑰都是植物,蝗虫、麻雀、鲫鱼、河蚌都是动物。因此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的。

答案: A

9、C

解析:首先要确定调查范围,分组并确定组长,再设计适合本组的调查路线,在调查中如实记录,调查完后将全组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共同特点进行归类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10、C

解析: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时的方法步骤是: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做好调查记录→归类→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

11、A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却是一个少林国家,就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我国仅仅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所以选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3、B

解析:在调查中,应做到不损伤动物和植物,调查到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并且要如实记录,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也不必都趋向一致。所以,小梅的做法是正确的,虽然蟋蟀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但是在调查时,它在校园内生活,应属于记录的范围。

14、 D

15、 C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表示企鹅为了适应生活环境改变自身特征,并且会延续下去,并在演化的过程中继续根据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异,故选择C

16、B

17、解析:树叶的周长是曲线,要借助细线和刻度尺测量。

答案: A

18、D

19、D

20、C

21、D

22、D

解析:调查时常会遇到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大,那么就要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时要做到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选取的机会均等,个体与个体之间无关系,这样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了独立性的抽样要求,而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调查过程中的误差。

23、 D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分析可知:

A、竹节虫的体形像竹节,不易被敌害发现,是竹节虫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

B、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沙漠植物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猎豹肉食性动物,靠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撕裂食物。故不符合题意;

D、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光。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4、 A

【解析】

试题分析: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故符合题意;

B、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并且最后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统计所以,要全体同学集体行动,当然要特别注意安全,故不符合题意;

C、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按形态结构或生活环境等进行统计归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调查的基本方法。

二、综合题

26、(1)淡水水域(3分)

水分富足,生物种类繁多,温度适宜。(3分)

(2)合理即可(4分)

分类依据:(3分):结合(2)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分类结果:(4分):(列表或文字叙述都可)

根据形态、结构:动物和植物;

根据生活习性: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解析】:(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莲、虾、蛙等,可知该同学是在淡水水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从拍摄的照片中可知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生长旺盛,可见这里的水分富足,温度适宜.

(2)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故答案为:(1)淡水水域;水分富足,生物种类繁多,温度适宜.

(2)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分类结果:根据形态、结构:动物和植物;

根据生活习性: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27、

【解析】:(1)由于探究的是“土壤的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可提出问题:土壤的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作出假设:土壤的温度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探究的是土壤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惟一变量应该是土壤的温度.在设计实验时要

注意的是: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惟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对照组要为鼠妇提供高温和低温两种环境进行对照;两种环境中只有一个变量(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中要形成以土壤温度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其他条件尽可能相同,减少对实验干扰的对照实验组.所以实验中在铁盘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一些冰块,一侧不放;然后在两侧的中央各放同样多的鼠妇,盖上黑纸板,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盖上黑纸板的目的是避免光照对鼠妇产生影响.

(5)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此过程应该属于:得出结论.

(6)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全班各组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多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减少误差.

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点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

28、⑴模拟实验法⑵胸腹鳍是否捆扎⑶甲乙(4)保持身体的平衡

【解析】王凯同学应用模拟实验法,探究鱼胸腹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甲和乙实验变量是否捆扎,即有无胸鳍的作用,可得鱼在游泳时,靠胸鳍保持平衡

29、由以上材料可知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营养物质等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珍珠石能吸水保持潮湿,为种子的萌发以及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珍珠石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能融进很多的空气,为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能得到阳光,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用水混合颗粒肥料来灌溉小苗,结果在无土的情况下,种子也成长为茁壮的小植物,说明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土壤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植物只是需要土壤中的水和营养物质,因此只要想办法固定了植株,满足了其它条件,植物完全可以正常生长。30、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光。

平均。(4)鼠妇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所以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干燥和潮湿

相同(一致)

【解析】关于假设题目中给出了提示,可说两种: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可减小偶然性。当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时,要设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那除了所研究的变量外,其余条件都要保持一致。

第1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

2. 下列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3. “山上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4. 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结构能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 生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给人的感觉非常神秘,它是典型的()

A.森林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7. 对下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种生物

C.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D.蛇的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他生物无关

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猫吃老鼠

B.羊吃草

C.青蛙吃害虫

D.蛇吃老鼠

9.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0.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有关环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能够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资源

B.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对环境改造越有利

C.人口过快增长是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

D.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1. 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兴安岭B.一块菜地C.一个牧场 D.一块沼泽地12.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上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3. 森林生态系统与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关系( )

A.河流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态系统 D.以上三项全是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草

B.蘑菇

C.羊

D.蚂蚁

15.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C D E

生物体 A B

0.39

0.51

68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16.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图中a~b时间段内,蒸腾作用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17.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哪种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8. 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 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 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体有分层结构

20. 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动调节能力强

2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2. 下列微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枯草杆菌B.蘑菇C.乳酸菌D.蓝藻

23. 下列哪一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24. 海洋生态系统与下列生态系统有联系的是()

A.河流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以上都是

25. 一旦人为因素消失,首先出现退化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26. “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2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图中的3种动物是此生态系统成分中者。蛇与鹰的关系是。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28.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⑴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______条。

⑵生产者是___________,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

⑶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初来自于________。

⑷如果大量捕杀狐狸,田鼠的数量将会最初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⑸如果草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图中______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⑹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29. 下图为某同学精心绘制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包含_______条食物链。请你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2)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3)鹰和蛇的关系有_______。

(4)图中①和②,可以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

(5)若该草原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6)若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那么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乙→甲→丙

30.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的条件?“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人类什么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解析: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稀少;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明显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

答案: D

3、D

解析:森林素有“绿色水库”之称,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4、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种类丰富;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也非常多,所以其稳定性相当高,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答案: A

5、解析: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很容易被破坏。

答案: C

6、D

7、C

8、B

解析:四个选项中,虽然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但只有草是生产者,其余均是消费者。

9、D

10、C

解析:人口增多与环境污染是引起国际广泛关注的两大主题,人口增多,资源利用率增高,活动范围增大,必然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11、B

12、解析:此题考查食物链中各类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由各生物数量的相对关系可知该食物链为:丙→甲→乙→丁。若乙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内,丁的食物增多,数量增多;甲的天敌多,导致甲数量减少;甲数量减少,而甲以丙为食,则丙的数量增多。所以选A。

答案: A

13、解析:大雨过后,森林中的水流汇成小溪,然后流入河流,在沿途灌溉了农田生态系统,最后进入海洋生态系统。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水分蒸发形成云,又飘散到森林、河流、农田等生态系统的上空,以雨的形式落下来,所以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 D

14、A

解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5、C

16、解析:由曲线图可知,c点两曲线相交即横纵坐标相同,表示此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a~b虚线在实线上方,表示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b到黑暗之前,实线在虚线上方,表明吸水速率大于蒸腾速率;黑暗时,实线总是在虚线上方,说明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答案: D

17、B

解析: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18、C

19、D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第一章认识生物 (3) 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3)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3) 2.1、第一节生物圈 (3) 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 2.4、第四节生态环境 (4) 2.5、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6) 1.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6) 1.2、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6) 1.3、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7) 2、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8) 2.1、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8) 2.2、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8) 2.3、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8) 3、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9) 3.1、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 3.2、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9) 3.3、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9) 4、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1) 1.1、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1) 1.2、第二节种子植物 (11) 2、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2) 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2) 2.2、第二节植株的生成 (13) 2.3、第三节开花结果 (13) 3、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5) 3.1、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5) 3.2、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5) 3.3、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6) 4、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6)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 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七、结束语: 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讲授: 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

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三)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0861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自养;动物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下各约十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 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 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人类自身的身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需要工具:肉眼或者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注意事项:⑴明确目的⑵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⑶要有计划和耐心⑷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⑸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都是有寿命的⑨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环境条件。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 4、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择调查范围、路线、设计调查表格(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③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④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⑤撰写报告。 5、样本(定义):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6、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之分,调查前要明确调查对象和目的, 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中要如实记录;调查后要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等。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①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③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4、(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在“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光,即在实验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所谓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如药剂),在自然状态下的过程观察,又称“空白对照”。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①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草、庄稼、树等)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②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秃鹫)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温度、土壤、水和湿度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 者。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被吃与吃的关系叫做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注意:如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 在画食物链或食物网时,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终点是营养级高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草最多,猫头鹰最少。如果草有毒,猫头鹰的毒性最大。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 中,物质是可以循环的,能量是逐渐减少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8个): (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 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 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 干燥和潮湿 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 相同 。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 ②③④。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无色玻璃板。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 ②阴暗潮湿 ⑵ ①③或②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①②或③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⑶你认为 ② 区的鼠妇最多?4组对照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⑷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处理用过的动物? 放回大自然 为什么? 要关爱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节认识生物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至第第6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 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 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 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M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宇航员在太空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水、氧气、食物。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做完实验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骆驼、骆驼刺、旗形树。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