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2-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0202-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0202-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徽金禾硅砂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度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编号:JHGS /AQ-03-02

版本:A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6年3月8日发布2016年3月8日实施

2016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016年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夯实安全基础,为公司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借公司发展机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安全发展,全面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起自我约朿、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努力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新的大跨越贡献有限之力。

工作目标:

轻伤负伤率每年不高于5人次,重伤负伤率为零

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安全组织保障率达100%

安全职责落实率达100%

安全投入保障率达100%

教育合格培训率达100%

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

安全权益保障率达100%

应急保障率达100%

(一)制定方案,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我矿安全标准化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要从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标准、管理监控、考核评审、信息交流等环节入手,分重点实施。

1.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各单位要按照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提出实施计划、措施并报安全部备案。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相关规范,营造浓厚氛围,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提高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2.分解落实相关责任。各单位要切实分清,确认责任区,明确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和建立安全标准任管理体系任务,形成层层负责、配套联动的责任体系,制定配套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负责抓,专业人员具体抓,带领员工一起抓的良好组织氛围,促进全员执行力度的提高,促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试点中,公司将依托相关机构对“标准规范”进行深入学习和咨询,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安全标准,逐步形成完善的企业安全标准体系,又快又好地完成本单位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3.自查自改,逐步提高。安全标准在试点实施过程中,要对照《机械安全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考评标准》的标准规范,认真组织,创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标准化系统和自我考评体系,组织好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互评工作。

(二)搞好宣传,抓好培训,为开展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必须继续抓好全员安全理念的建全和渗透、安全预防能力的提高及安全习惯的养成,为培育本质安全管理奠定基础。要进一步巩固

安全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理念宣贯,加强安全技能培养,促进安全行为养成,使全员把安全理念内化于心,把安全标准和规范外显于行。要抓好我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先进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为深入持久开展我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着力抓好公司安全标准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安全生产素质。要组织开展单位负责人、管理干部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文化素质,为长期开展公司安全化工作打好良好基础。(三)以安全标准化创建为抓手,认真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1.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建立分级监控机制。各单位要在全面掌握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定期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建立分级监控管理体系,根据危险源的级别,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管理,认定为二级、一级的重大危险源应报送公司及相关监管部门备案。要根据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事故,编制对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2.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治理、监控、督办、销号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措施计划,采取防范措施,限期解决。

3.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范和治理工作,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控制和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员工定期健康体检制

度,建立职业病防治台帐,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做好体检记录。

4.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要配备得力干部和工作人员,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到位。争取2016年按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给予一定的待遇。加强安全管理力量。

5.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各单位要制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建立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台账,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保证足额提取安全费用,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有效投入。

6.要进一步加强外来作业队伍的管理工作,在签订合同时,要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要明确双方的安全职责和安全投入的责任。对作业队伍的安全生产资质、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等保障生产安全的必备条件提出具体的审查要求,将其安全管理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中,建立档案,做好记录。对存在问题较多、管理混乱、没有作业和管理力量、事故频发的作业队伍,要坚决清理出去。要建立,引进承包队伍资质审查制度。

7.各单位要不断完善和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按照程序进行发布。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和方案,按计划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每次演练结朿后以图片及书面总结,上报安全部。

8.要充分利用县(市)安全管理系统,将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融合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化平台。各单位要完善安全机构的基本办公条件,确保有电脑并能上网,及时上报各类安全信息,提高办公效率。

9.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事故信息上报工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要积极组织抢险要严格按照《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程序》的规定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0.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各类伤亡事故发生。要采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措施,根据省、地、县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要针对事故易发的薄弱环节和关健部位,明确各自的整治重点和整治措施。

11.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多种传媒,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竟赛、“11.9”消防宣传日、“道路交通进企业”、“消防进企业”、“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岗”、“法治进单位”等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12.加强领导,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清淅、任务明确、内容细化、措施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落实到项目部、生产车间、班组、岗位和个人,使“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做到安全逐级负责,压力层层传递,提高干部、职工抓安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要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培训要立足于公司、部门、生产车间、班组,要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保证足够的培训时间,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关键环节,重点岗位人员、外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防范事故的技能,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四)安全生产经费用途

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安排并投入相应数量的安全生产经费。安全生产经费主要用途比例如下: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等占55%。

1)危险部位的防护、防滑设施,电气线路接地系统、漏电保护器。2)安全警示、警告标示、标牌及安全宣传栏等购买、制作、安装及维修、维护。

3)特种设备、压力容器、避雷设施、大型机械、支架等检测检验、设备维修养护。

4)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检测设施、设备。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占20%。

1)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及器材,急救药箱及器材。

2)安全帽、手套、劳保鞋、口罩、耳塞等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3)其他专门为应急救援所需而准备的物资、专用设备、工具。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占5%。

1)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评估。

2)聘请专家参与安全检查和评价。

4、危险源、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占10%

1)对危险源、事故隐患进行辨别、评估、整改、监控。

2)危险物品储存、使用、防护。

3)对有重大危险因素的安全专项整改方案进行论证、咨询。

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占5%。

1)“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2)内部组织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

3)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高危险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占5%。

1)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等相关活动。

2)举办安全生产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

3)安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

4)购置、编印安全生产书籍、刊物、影象资料。

5)配备给专职安全员使用的相机、电脑等物品。

6)安全生产奖励费用:发给专职安全员工资以外的安全目标考核奖励,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集体的奖励。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为了切实的落实安全生产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我公司全体职工要在宣传和保护用品上下功夫,深刻领会“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自我保护”的思想内涵,不走过程、走形式,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安全生产经费的使用。公司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经费使用计划: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

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c、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d、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e、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f、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g、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h、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i、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

j、安全标志及标识

k、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按《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的文件精神,上年的营业额收入为1566万元,

2016年的安全投入使用计划费用为:25.66 万元

上一年的安全投入费用余额为0 万元

2016年的安全投入使用计划费用总计为:25.66万元

附:安全投入使用计划费用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