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石凯

发表时间:2019-03-29T11:08:48.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石凯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信息化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给智能工地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对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强度大、复杂性高、周期性长等特点,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忽视了施工环境管理、采用廉价劳动力,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源,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应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总结,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对策,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1概述

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体系。施工方对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雇佣的民工,民工有的都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其没有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高处低处交叉作业、人与施工机械频繁接触等特点。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完善施工现场,这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对建筑行业出台一系列安全的法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建筑行业死亡率。现在建筑施工方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如何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生产是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

2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监管不力

虽有国家及地方性安全法律法规,但政府监管不力,导致事故频发我国部分地方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家加强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长期存在贯彻不彻底,监管不力的现象。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甚至一些地方上出现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互相包庇的现象。执法不力,履职不当,人为监管“盲区”较多。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企图规避政府监管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宏观角度上“管理上的缺陷”,导致较多事故隐患未得到查处并解决,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2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比较混乱,尤其最近些年建筑行业效益可观,很多企业都转型到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转包现象,这都给建筑行业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法规文件很少,并且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这都是阻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因素。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明确的标准,注重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生产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2.3建筑工地安全投入低

我国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没有到位,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设施种类不齐全、数量较少,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很少进行安全事故应对措施的知识培训,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能够解决的如停电、停水等突发状况都可能因为安全设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大幅度降低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筑工程的设施成本降低,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却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节约安全管理设施上的成本是不值当的,因为一旦由于安全设施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并带来更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对于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就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重要经济损失,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3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举措

3.1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1施工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现场情况或者施工进度等虚拟化、可视化,在模型上展示出来。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很难发现潜在的施工缺陷和冲突。大部分都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时有发生。而BIM技术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制订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案。这就方便我们在工期开始之前就能够对大致的施工有所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能较好控制施工进度。

3.1.2成本造价管理

当前,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共享和积累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数据。这是因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共用一个 BIM 模型的,从而使得全部的信息数据都能够在该模型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还更加方便积累和存储;二是能够有效实现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在以往,我们通过采用线条式的构件进行造价信息的管理,而在 BIM 技术下能够实现三维、仿真、实时交互的立体图形来体现,并有机融合了抽象的信息数字与立体图形,继而能够有效反映出建设项目不同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各个造价信息。总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该种技术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3.2构建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多数大型施工企业已引入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新中大、广联达、金蝶等),通过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将安全管理各要素如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危险源辨识管理、安全检查与整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3) 1.1建设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1.3设计依据. (4) 1.4设计原则. (6) 1.5需求分析. (7)

第一章方案概述 1.1 建设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 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 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 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 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 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 指挥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 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 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 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 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附件1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市民和城市管理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数字城市下的城市公共安全 摘要:城市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渐重要,应用数字城市技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也越发重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势在必行。数字城市所提供的关键技术可以应用于日常的城市安全管理,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优化配置城市公共安全资源,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 关键词:数字城市,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优化配置 一、城市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发展领域里的一项重要课题,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充分防御各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灾害、事故或事件的发生,以维持社会稳定的城市保障体系。它是城市及其公民财产安全需要的满足,是城市依法进行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以及生产和经营等所必需的良好内部秩序和外部环境的保证,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所在。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市民和城市管理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城市管理者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公共事务。公共安全的状况和主要事件,是任何城市管理者都应全面掌握和随时了解的内容。 跨年之夜,上海外滩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条年轻生命陨落。21日,该悲剧的调查报告及人员问责情况公诸于世。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承担了“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区委书记、区长等官员承担被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等问责处分。当人们为36条生命的陨落扼腕痛惜之时,这起悲剧背后的深刻教训更应引起重视。对外滩踩踏事件的严厉的问责,也警示各级政府: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该如何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亦指出,这次事件暴露出上海市公共安全管理盲点,特别是对无主办单位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准备应对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然而,只要应对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的状况应是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因此,随着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预防和预警、教育和培训机制建设又被纳入研究的视野之中。至此,形成了预防、预警、应对、恢复等伴随危机发生发展之全过程的管理。 现阶段,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许多新成果背后都隐藏着多种不确定因素。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公共安全基础薄弱,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每年因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 20 万人。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而是将相应的公共安全事件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解决。一些具有特色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也是地区性的,或是有些事件构成了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从大层面上来说,我国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鉴于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有必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建设一个科学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以保证城市健康有序网络与信息化的发展。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石凯 发表时间:2019-03-29T11:08:48.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石凯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信息化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给智能工地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对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强度大、复杂性高、周期性长等特点,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忽视了施工环境管理、采用廉价劳动力,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源,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应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总结,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对策,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1概述 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体系。施工方对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雇佣的民工,民工有的都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其没有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高处低处交叉作业、人与施工机械频繁接触等特点。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完善施工现场,这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对建筑行业出台一系列安全的法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建筑行业死亡率。现在建筑施工方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如何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生产是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 2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监管不力 虽有国家及地方性安全法律法规,但政府监管不力,导致事故频发我国部分地方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家加强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长期存在贯彻不彻底,监管不力的现象。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甚至一些地方上出现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互相包庇的现象。执法不力,履职不当,人为监管“盲区”较多。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企图规避政府监管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宏观角度上“管理上的缺陷”,导致较多事故隐患未得到查处并解决,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2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比较混乱,尤其最近些年建筑行业效益可观,很多企业都转型到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转包现象,这都给建筑行业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法规文件很少,并且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这都是阻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因素。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明确的标准,注重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生产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2.3建筑工地安全投入低 我国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没有到位,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设施种类不齐全、数量较少,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很少进行安全事故应对措施的知识培训,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能够解决的如停电、停水等突发状况都可能因为安全设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大幅度降低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筑工程的设施成本降低,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却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节约安全管理设施上的成本是不值当的,因为一旦由于安全设施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并带来更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对于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就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重要经济损失,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3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举措 3.1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1施工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现场情况或者施工进度等虚拟化、可视化,在模型上展示出来。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很难发现潜在的施工缺陷和冲突。大部分都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时有发生。而BIM技术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制订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案。这就方便我们在工期开始之前就能够对大致的施工有所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能较好控制施工进度。 3.1.2成本造价管理 当前,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共享和积累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数据。这是因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共用一个 BIM 模型的,从而使得全部的信息数据都能够在该模型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还更加方便积累和存储;二是能够有效实现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在以往,我们通过采用线条式的构件进行造价信息的管理,而在 BIM 技术下能够实现三维、仿真、实时交互的立体图形来体现,并有机融合了抽象的信息数字与立体图形,继而能够有效反映出建设项目不同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各个造价信息。总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该种技术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3.2构建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多数大型施工企业已引入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新中大、广联达、金蝶等),通过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将安全管理各要素如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危险源辨识管理、安全检查与整

城市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探析

城市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探析 0 引言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为解决公共安全治理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管理分治、资源分散、系统分建、横向协作困难等提供了理念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在实践层面,需构建基于创新2. 0和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推动“智慧”理念的落地实现和“智慧”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效能和公共安全服务水平。 在理论研究层面,针对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问题,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理论界重点关注智慧城市内嵌的结构性、系统性风险,在治理对策上重视参与式的管理(Lee,Amy V.,2013)[1]、促进利益协调(An-drulis,Dennis P.,2011)[2]、构建安全共同体(Amin,Ash,2013)[3]等,综合提升智慧城市风险预控和弹性恢复能力。我国理论界重点关注信息、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治理的支撑作用,代表性成果如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应用[4 - 5]; 信息技术、政府职能与社会治理相整合的城市“智慧治理”[6];“智慧安全”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7]; 基于智慧互联“无边界”特征的公共安全维护新路向[8]; 物联网、云计算、遥感技术

等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分析等。因此,仍需探索“智慧”理念及技术融入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路径,整体优化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形成公共安全智慧治理的理论体系。 1 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实践与发展展望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以来,“智慧”发展成果包括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公共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等[9],可以说,以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深度智能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藉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智能技术支撑,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监测、实时追踪、响应处置等治理效能得以提升,动态化、交互式、精确化的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及其相应的技术平台逐步建立。代表性实践成果及治理目标,如表1所示。 1. 1主要特征与成熟经验 国内外智慧城市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建设实践,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与经验。 1. 1. 1建立体系化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中心

客户版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方案1.0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 设 计 方 案 广联达筑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一、项目背景 (3) 二、实施意义 (3) 三、产品达到的效果 (4) 第二章产品介绍 (5) 一、系统概况 (5) 二、塔吊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子系统 (6) 2.1系统组成: (6) 2.2 系统功能: (7) 2.3平台功能: (9) 三、塔吊可视化智能引导系统 (9) 3.1系统组成: (9) 3.2 系统功能: (9) 四、施工升降机全过程安全监督子系统 (12) 4.1系统组成: (12) 4.2 系统功能: (13) 4.3平台功能: (13) 第三章合作节拍 (14) 第四章预计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设备已经成为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大型施工机械,但同时塔吊及施工电梯的安全的事故也屡屡发生。由于塔吊、施工升降机事故的不断发生,起重设备的安全越来得到重视,全国各地已相继下发关于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施工现场塔吊和施工电梯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和操作控制平台为基础的各种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今重大生产设备或过程控制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必备手段。 二、实施意义 技术创新,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保证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方面,起重机械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机械能够排除其本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则安全性能必然会大大改善。现有的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大多是机械式的,易拆除、易损坏的。通过目前传感器及黑匣子,可使使用单位无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可实时监控塔吊、施工电梯的运行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加大管理力度、预防事故发生的依据,进而监督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 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综合运用打、防、管、控,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协同作战,进而对社会治安大局实现全方位、全时空动态防控的系统工程。*** 单位** 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工程,紧密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思路,响应时势,主动作为,着力构筑基础建设更加牢固、打击犯罪更加精准、立体防控更加顺畅的全方位、全时空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铺设“三大防控 网” *** 单位** 立足“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以社会面整体防控网、全方位精细防控网、视频技术防控网“三大防控网”为基本面, 实现社会治安防控模式的整体拓展和创新,着力构筑科学、高效的城市一体化特色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铺设社会面整体防控网,以提高效能为目标,着力实现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突出问题治安整治到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根基。一是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按照“主动进攻,长期打算,内线侦察,依靠群众,防止危害”的方 针,进一步增强敌情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部署对重点人员排查和社会面治安管控等各项维稳情报信息搜集工作,严格落实“ 5+3”

措施,重点做好涉疆涉藏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各警种联动扎实推进反恐大排查,及时与辖区派出所签订责任状,重点人员统一建档立卡管理,重点加强涉疆、涉藏人员的管控,严防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二是深化突出问题治安整治。牢固树立“打击是主业,破案是硬道理”的理念,秉承“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社会稳定大局,结合“冬季攻势”专项行动,将“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和散装成品油管理作为当前整治的重点,开展了八次“震慑”社会治安集中清查行动,加大线索摸排和收缴的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治安大局平稳可控。2018 年来,全县刑事立案数、八类案件数同比下降了16.7 %、31.3 %,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1 起,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141 起,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7%,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打牢基层基础工作夯实根基。始终坚持“维稳是中心,基础是重点”的理念,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狠抓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信息采集攻坚战,明确全警14 大类127 项基础息采集内容,明确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目前采集量达9 万余条, 通过不断完善人口信息,为情报收集、人员管控、案件侦破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狠抓警种基础业务工作,先后派出多个专门工作组分赴先进地区开展安全管理及警种业务专项学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提高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 (二)铺设精细化防控网,以实战为引领,着力推进街面防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

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LED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数字化城管-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方案

第1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1本期建设目标和规模 一、建设目标 以XX市党政办公网现有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为基础,按照“联网协同、分级管控、资源共享、统一平台”原则,升级数字化运行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整合监控资源,完善信息转送终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公安城管城市执法提供可视化、扁平化的指挥监督平台,打造XX街道办城市执法信息化标杆示范点,并逐步铺开信息化建设,形成XX城市执法改革的新亮点。 通过完成XX片区已建的监控摄像头的联网,并将其同街道内其他部门的监控视频源一同接入党政办公网视频管理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在街道、社区、城管、安全等多部门间的协同共享,将有效提升辖区内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治安综合管理水平。 二、建设规模 1.微信平台升级优化; 2.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扩容; 3.XX片区城市管理信息监控系统升级优化; 4.XX片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5.数字化城管与公安警综平台对接。 1.2标准规范建设 1.2.1基本思路和原则 1、统筹规划,借鉴经验 为确保其建设的有序性,少走弯路,必须做好统筹规划。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标准为基础,制定平台总体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国内外标准

化成果,借鉴电子政务成功的标准规范工作经验,形成并不断完善与平台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标准规范体系。 2、突出应用,抓住关键 重点研究解决系统建设所需的业务和应用相关的标准规范问题,集中力量抓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业务流程规范和数据标准化的相关项目; 3、急用先上,循序渐进 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标准研究和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已有成果,结合实际业务,把握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的统一,包括“技术要求”、“技术规范”,直至行业规范; 4、上下兼容,协调发展 标准规范工作必须在充分考虑利用和整合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相关最新的标准化研究成果,以最小的代价保证系统建设的总体协调发展。 5、保护现有投资原则 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和系统; 已有数据的利用和保护; 现有工作人员知识的利用 1.2.2需遵循的标准规范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GB 17859-1999) 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9813-2000) 4.《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6-2007) 5.《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6.《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用的普通电缆线路》(ISO/IEC11801-2002) 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 8.《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6260-2006) 9.《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

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智慧公共安全解决方案

智慧公共安全解决方案 篇一:智慧城市应用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应用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方方面面信息的感知能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的新服务和新模式。基于多样化、高清化、智能化的面向“智慧城市”的应用解决方案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 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将有75%人口居住在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给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在各个方面,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质量、人口问题、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发展受到制约、转型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城市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方方面面信息的感知能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的新服务和新模式。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华的多样化、高清化、智能化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是针对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过程中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方案和实践。 “智慧城市”的几个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

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管理者、居住者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整体上看,它至少应该有三层架构:感知层、互联层、应用层。 通过感知层采集城市全方位的信息,通过互联层把各个信息系统链接起来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共享,通过应用层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来解决特定问题。从技术的角度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基础技术是作为智慧城市的必要基石。 感知技术 这里的感知是更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更为广泛的感知、测量、采集和传递信息的设备或系统。通过使用这些设备,从室内温度、湿度、烟雾到路面车辆信息、城市交通状况等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快速获取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规划。视频作为一种最为直观的感知方式,在城市中大量应用。我们认为在目前及未来的城市应用中,视频应用方案的发展方向是多样化、高清化的,既有针对社会面资源的模拟高清视频应用方案,又有针对公安实战业务部分的IP网络高清视频应用方案,还有针对城市重要掌控点位部署的HD-SDI无损高清视频应用方案。智能技术 “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另外一个特征与要求,智能化是指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4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慧聪智能社区网讯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

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实现视频监控、部分传感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达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智能协同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运营管理,把之前分散的涉及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领域,如人、交通、政务、环保、城管、通信、视频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事件驱动、规则判断、联动处理、流程监管”的智能协同体系。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报告人:王益恩 一、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管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WCDMA/FDD-LTE移动通信技术,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公司提供工地现场实时监控、现场监理人员的考勤管理、吊机和桩机工况管理、安全台账管理等手段。 “智慧工地”总体策略是以行业应用推介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撬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转网,拉动手机用户发展。 二、目标客户市场分析 1.政府各级住建监管部门

主要需求为:(1)建筑质量安全监管;(2)施工现场安全监管;(3)文明环保施工监管。 拓展模式:围绕政府对建筑工地建筑质量、安全施工、文明环保施工等方面需求,分级对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推介“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取得政府支持,为联通发展务工人员市场取得支持。 2.政府各级劳动执法监察部门 主要需求为: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农民工讨薪纠纷。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农民工维权服务管理系统方案,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进而促使农民工使用联通手机卡,实现考勤管理等功能,以此来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3.房地产开发商 主要需求为: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房地产差异化竞争价值。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让购房客户在售楼样板间里和手机APP 上实时看到楼盘施工进展情况来增强其销售卖点,通过与开发商合作帮助我们在其工地上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4. 建筑施工企业 主要需求为:企业方面实名制管理和人员考勤、 拓展模式:一方面可通过推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考勤管理等方案提升其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可通过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WIFI 和专属务工亲情卡套餐满足农民工通信需求,从而拉动劳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手机用户发展。

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创新空间[建立“智慧”的公共安全系统]

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创新空间 [建立“智慧” 的公共安全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涉及众多的部门与行业,如公安消防、气象、地震、城管和卫生等,要让这些系统有效地运转起来,建立一个“智慧”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统显得至关重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城市灾害的种类繁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不断上升,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城市的公共安全; 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和财产密集,使得各类事故的直接损失特别巨大。同时,城市的特殊性也容易为犯罪分子,甚至是恐怖分子所利用,成为破坏和攻击的目标。城市公共安全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被各个国家予以高度重视。2008年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纽约为全美犯罪率最低城市之一。据了解,自2005年7月18日起,纽约警方启用了“犯罪活动实时监测中心”(Real Time Crime Center)系统。该系统能够迅速查询数百万条来自纽约警方内部不同部门的信息,通过对以前不为人所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界面,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需要不同信息的近37000名纽约警察。这些数据包括超过500万纽约州犯罪记录、假释和缓刑的档案,超过2000万条纽约市的刑事控告、逮捕的记录,以及过去五年内911或311报警电话的记录,此

外还包括330亿条公共记录。有了这套系统后,纽约警方不仅仅能在事后对犯罪活动和紧急事件做出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努力预防这些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借助智能系统记录来自各种配备仪器、流程、设备以及对象的数据,然后通过智能系统对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管理,以便发现各种情况并立即采取行动。IBM大中华区企业咨询服务部基于资产解决方案的负责人陈孝昌向记者表示: “‘犯罪活动实时监测中心’很好地解决了公共安全部门对于犯罪数据整合的要求,它可以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犯罪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解释。通过对犯罪现场情况和人员部署提供即时的信息接口,提供更高质量以及更准确定位的恢复信息,从而帮助警方做出最佳的判断。我们希望能将这种犯罪数据仓储解决方案,结合中国本地的信息后,平滑复制到中国,相信必将会对中国城市的公共安全做出贡献。”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

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范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特种设备监控子系统、生态环境监测子系统、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综合运用打、防、管、控,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协同作战,进而对社会治安大局实现全方位、全时空动态防控的系统工程。***单位**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工程,紧密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思路,响应时势,主动作为,着力构筑基础建设更加牢固、打击犯罪更加精准、立体防控更加顺畅的全方位、全时空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铺设“三大防控网” ***单位**立足“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以社会面整体防控网、全方位精细防控网、视频技术防控网“三大防控网”为基本面,实现社会治安防控模式的整体拓展和创新,着力构筑科学、高效的城市一体化特色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铺设社会面整体防控网,以提高效能为目标,着力实现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突出问题治安整治到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根基。一是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按照“主动进攻,长期打算,内线侦察,依靠群众,防止危害”的方 1

针,进一步增强敌情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部署对重点人员排查和社会面治安管控等各项维稳情报信息搜集工作,严格落实“5+3”措施,重点做好涉疆涉藏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各警种联动扎实推进反恐大排查,及时与辖区派出所签订责任状,重点人员统一建档立卡管理,重点加强涉疆、涉藏人员的管控,严防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二是深化突出问题治安整治。牢固树立“打击是主业,破案是硬道理”的理念,秉承“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社会稳定大局,结合“冬季攻势”专项行动,将“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和散装成品油管理作为当前整治的重点,开展了八次“震慑”社会治安集中清查行动,加大线索摸排和收缴的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治安大局平稳可控。2018年来,全县刑事立案数、八类案件数同比下降了16.7%、31.3%,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1起,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141起,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7%,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打牢基层基础工作夯实根基。始终坚持“维稳是中心,基础是重点”的理念,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狠抓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信息采集攻坚战,明确全警14大类127项基础息采集内容,明确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目前采集量达9万余条,通过不断完善人口信息,为情报收集、人员管控、案件侦破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狠抓警种基础业务工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