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MVI) <90% 80--<120 >0.03%

II类 (HVI) ≥90% 80--<120 <0.03%

III类(VHVI) ≥90%≥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

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

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

高粘度指数: 90--120

中粘度指数: 40--90

低粘度指数:﹤40

通用基础油粘度牌号

Ⅰ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75 100 150 20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运动粘度(40℃) 12.0-

﹤16.0

19.0-

﹤24.0

28.0-

﹤34.0

35.0-

﹤42.0

50.0-

﹤62.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0

110.0-

﹤120.0

120.0-

﹤135.0

135.0-

﹤160.0

160.0-

﹤180.0

Ⅱ、Ⅲ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2 4 5 6 8 10 12 14 16 20(90BS) 26(120BS) 30(150BS)

运动粘度(100℃)

1.5-

﹤2.5

3.5-

﹤4.5

4.5-

﹤5.5

5.5-

﹤6.5

7.5-

﹤9.0

9.0-﹤

11.0

11.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2.0

22.0-﹤

28.0

28.0-﹤

34.0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 第四类,聚α-烯烃(PAO);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 合成油包括PAO、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 PAO作为车用基础油对添加剂、油封材料、涂料及矿物油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是各类合成油中价位最低的一个品种。 酯类基础油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成本不低,所以现今已无这类商品生产。而聚醚对水及油等比酯类稍好,但和矿物油及添加剂不易相容,而且价格又高,所以无法广泛使用。 聚α-烯烃(PAO)作为基础油调制的润滑油与石油基矿物油润滑油相比有许多优点。。首先是PAO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明显优于矿物油。当进行165℃、5 天的热油氧化试验时,石油基机油的40℃粘度由95mm2/s 增加到146.3mm2 /s,粘度变化率为54.0%;而P AO型合成润滑油粘度仅从94.0mm2/s增加到96.8mm2/s,粘度变化率只有3%。这意味着使用PAO型合成润滑油后,可以延长换油期,也就是减少停车时间和降低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用PAO基础油调制汽车润滑油时,可以少用添加剂,或用较低廉的添加剂,这样可以降低PAO型合成润滑油的价格,使它与石油基润滑油有较强的竞争力。 那么实际市场的各个品牌的都是什么油呢? 现在很多合成油都属于第二类第三类油,也就是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比如过产的统一的,长城的,昆仑的!韩国的SK也属于第三类合成油,也叫VHVI所以比较便宜! 国际上,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一般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构成的,而基础油又分为合成油和矿物油。它们的区别在于矿物油是由石油经过提炼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一些产品后所得到的一种重质油。而纯合成油是由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解出来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抵抗外力的能力非常强,其热稳定性、抗氧化性、抗粘度变化的能力、抗剪切能力都要比矿物油强得多 所以合成油分的很细,而市场却很乱,基础油决定有的好坏,添加剂配方都不一样,但也差不多,而基础油有:合成基础油,合成油,纯合成油,半合成油,他们的叫法都差不多,但价格差的很多,有的半合成油比合成油还贵,因为人家是纯合成油掺的,每个油的说明都标明了,油的性质,所以,大家自己看,全合成机油与传统机油比,更具有优势,包括: .抗磨保护--发动机在激活时,特别是在低温下激活时会产相当大的磨损。全合成油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自由流动,能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系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 .高温稳定性--高温会使润滑油氧化,导致粘度增加(机油变稠)。通过使用高性能流体和增强的抗氧化配方,即使是在高达204°C(400°F)的温度下,全合成油比其它传统机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 .低温性能--传统机油会随着其组成成份在极低温度下结晶而变稠,从而阻碍机油的流动。全合成油的高性能成分具有卓越流动性,可在低温下迅速被泵送至运动部件。

工业润滑油的型号和等级

工业润滑油的型号和等级 质量级别是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来划分的,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等。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 ,CF,CH等。齿轮油以G表示,如G-4,G-5等。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гост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美国API基础油分类标准 中国润滑油动态网 ( 日期:2007-1-6 15:21:18)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类别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 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 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

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 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从1983年执行中性油指标,制定了石蜡基SN、中间基ZN、环烷基DN三种中性油标准。该标准对润滑油基础油质量升级起到很大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油品调和需要,现修改为五档三类。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根据粘度分类,按粘度等级分类法,中东油王IST润滑油可分为单级粘度和复级粘度两种。单级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运转适用的润滑油。 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范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级粘度润滑油又分为夏季油(即20、30、40、50)和冬季油(既OW、5W、10W、15W、20W、25W)两种。 复级粘度润滑油适用更大温度范围,不仅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高温时不会象单级油变的太薄,因此复式粘度的油被大量采用,例如10W/40,作为复式粘度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则表面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表面油品的高温性能越好。 润滑油分类 润滑油的具体分类为冬季用油6种,夏季用油4种,冬夏通用油16种。 其中: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 /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5、液压油产品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如何? 答:L-HL液压油抗氧防锈型液压油。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在HL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L-HG 液压油液压导轨油,在HM基础上添加减摩剂改善粘滑性。L-HV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在HM基础上改善了低温特性。L-HS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比HV有更低的倾点。高压抗磨液压油在HM液压油优等品基础上增强了抗磨性,通过了高压泵台架试验。 6、HM液压油一等品和优等品有何区别? 答:GB11118.1-94将HM油分为一等品和优等品,一等品具有较好的抗磨性、抗氧防锈性和抗乳化性,而优等品是参照美国丹尼森公司HF-0标准制定的,增加了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等试验,在锈蚀和抗磨性上也提高了苛刻度。 13、液压油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1) 一般对于室内固定设备,液压系统压力<7.0MPa、温度50℃以下选用HL油;系统压力7.0-14.0Mpa、温度50℃以下选HL或HM油,温度50-80℃选HM;系统压力>14.0MPa选HM或高压抗磨液压油。 (2) 对于露天寒区或严寒区选HV或HS油。

关于全合成基础油

关于全合成基础油)把基础油分为五类(|—Ⅴ),这个分类是针对内燃机美国石油协会(API基础油进行分类的,即将可以作为内燃机油的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合成油和合成酯。各类基础油的特点: 1类是传统溶剂精炼矿物基础油 2类是加氢裂 解矿物油 3类是高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基础油,有的称半 合成基础油 PAO)合成基础油4类是聚阿尔法烯烃()之外的其他 合成油,一般指酯类合成油。5类是除聚阿尔法烯烃(PAO 类基础油才是真正的合成基础油。只有4类和5 简介PAO四类油聚a-烯烃聚 a-烯烃PAO合成油是合成油中发展最快的一种。世界上PAO生产商集中在美、欧、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碳PAO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原料。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须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PAO高档基础油。目前国外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PAO都是采用癸烃-1做原料合成(聚-α烯烃(PAO)是由乙烯经聚合反应制成α烯烃,再进一步经聚合及 氢化而制成)。 PAO型机油的突出优势: 1.出色的低温流动性 发动机在启动时,特别是在低温下启动时会产生相当大的磨损,极佳低温流动性保证了油品在很低的温度下能自由流动,可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系有很好的附着性可以在机件上形成的很厚的油膜,PAO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 故能大幅减少因摩擦所造成的损耗。 2.内磨擦力小,因而节能在使

用其线性结构使接触面在互相摩擦时更容易, PAO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齐, 中可使传输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减少了废气的排放。Ⅴ类酯类油概述酯类油油品种包括双酯、多元醇酯、复酯等类型。多元醇酯是由新戊基多 元醇长链羧酸酯化而得。新戊基多元醇酯分子量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高,能够满足比较苛刻的工况,已在润滑油领域内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合成酯在机油中的突出作用: 1.超强的油膜保护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它具有正电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由于 电极作用,可以使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发动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这层可实现液态润滑的黏附分子油膜即使是在 停止工作后,它也能够存在于在两金属表面之间,对引擎有着不间断的保护,这就为发动机的下一次启动提供保护。长效的清洁能力 2.合成酯油性很强,会迅速的将各种悬浮颗粒沉底,无论颗粒的大小。酯的这 种特性有效地防止了沉积物和油泥的产生。.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润滑油洁净度分级标准

油洁净度分级标准 我国电力工业使用的油洁净度(颗粒度或污染度)的指标一直还是引用国外标准,没有统一,以下是三种分级标准分别列出MOOG(SAE—6D)标准NAS1638标准、ISO4406标准,仅供参考。 1.美国飞机工业协会(ALA)、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1961年联合提出的MOOG(SAE—6D)标准 等级 颗 粒 的 大 小(μm) 5~10 10~25 25~50 50~100 100~150 0 2700 670 93 16 1 1 4600 1340 210 28 3 2 9700 2680 380 56 5 3 24000 5360 780 110 11 4 32000 10700 1510 22 5 21 5 87000 21400 3130 430 41 6 128000 42000 6500 1000 92 注:表内数值为100ml中的个数 2.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NAS1638标准 NAS1638:每100ml内的最大颗粒数 尺 寸 范 围(μm) 级 5~15 15~25 25~50 50~100 100以上 00 125 22 4 1 0 0 250 44 8 2 0 1 500 89 16 3 1* 2 1000 178 32 6 1* 3 2000 356 63 11 2* 4 4000 712 126 22 4* 5 8000 1425 253 45 8* 6 16000 2850 506 90 16* 7 32000 5700 1012 180 32 8 64000 11400 2025 360 64 9 128000 22800 4050 720 128 10 256000 45600 8100 1440 256 11 512000 91200 16200 2880 512 12 1024000 182400 32400 5760 1024 注:NAS1638是分段计数的,有5个尺寸段。由于实际油液各尺寸段的污染程度不可能相同,因此被测油样的污染度按其中的最高等级来定。这会引起一个问题。例如,测出的5~10μm的污染

基础油的分类

矿物油、加氢油、合成油三种基础油的对比 矿物油、加氢油、合成油 润滑油是由不同等级黏度的基础油配以不同比例的几种添加剂调制而成。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的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黏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及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越多越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需要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来评定添加剂配方的优劣。 但是润滑油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添加剂的配方,基础油质量也很重要。特别是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润滑油,没有基础油的质量保证无法达到规定要求。 ■矿物油 依据习惯,业内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烃物质后,使用残留的塔底油提炼而成基础油,生产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分别是使用溶剂精制去除芳烃等非理想组分和溶剂脱蜡以保证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基础油的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与性质。在提炼过程中,矿物油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清除干净,因此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使用。因此,矿物油类基础油受到一定限制。 ■加氢油 为满足高档润滑油的高质量、节能、延长换油周期和低排放的需求,要求基础油具有低黏度、低挥发度、高黏度指数、良好的氧化安定性等特点。加氢基础油是通过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加氢精制、催化脱蜡),改变基础油化学组成。 这样带来很多优点,基础油的颜色、安定性和气味得到改善,粘温性能得到提高,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显著提高,挥发性低,毒性低,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好。 ■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油。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黏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由于受天然气价格与原油价格差异较大的限制,合成型基础油的价格太高,目前不能被普遍接受。 随着润滑油基础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长城润滑油具有最为全面的产品线,已经采用上述三种类型基础油,生产出金吉星、金福星、世纪星等高端产品,为用户提供最佳保护。

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级标准·

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级标准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级标准 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可按粘度和质量分类。粘度分类又称SAE制(SAE为Society of Automatic Engineer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简称),质量分类又称API制(API为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 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 通常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分类按照“SAE”的标准分为11个等级,SAE 0W、SAE 5W、SAE 10W、SAE 15W、SAE 20W、SAE 25W、SAE 20、SAE 30、SAE 40、SAE 50、SAE 60。“SAE”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黏度等级,数值越大表示粘度越高(注意:粘度等级和粘度不是一回事)。粘度可以参照对应的粘度等级查找出来。如果在“SAE”后面的数值中有“W”,如:5W/30、 10W/30、10W/40、15W/40、20W/50、25W/60,则表示有较好的低温起动性能,为复式机油(多级机油),这种复式机润滑油在高温下,仍具有充分的粘度使发动机各运转部位得以充分润滑。 对于发动机润滑油品质的评定,国际上通常是以API的标准来确定发动机润滑油的品质分类标准。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简写,API把车用机油分为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两类;柴油机润滑油用“C”表示,CA、CB、CC、CD、CE、CF、CF-4、CG-4、CH-4;汽油机润滑油,用“S”表示,SA、SB、SC、SD、SE、SF、SG、SH、SJ。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润滑油的品质也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字母顺序代表机油品质的发展,字母越往后表示品质越高,目前汽油引擎的最高品质标准是SJ,于1996年通过。柴油机油由早先的CA级发展到目前的CH-4。通常发动机润滑油罐上若印有SG/CF-4和SF/CD的字样,表示既可用于汽油发动机,也可用于柴油发动机。 二、汽油发动机油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MVI) <90% 80--<120 >0.03% II类 (HVI) ≥90% 80--<120 <0.03% III类(VHVI) ≥90%≥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 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 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 高粘度指数: 90--120 中粘度指数: 40--90 低粘度指数:﹤40 通用基础油粘度牌号 Ⅰ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75 100 150 20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运动粘度(40℃) 12.0- ﹤16.0 19.0- ﹤24.0 28.0- ﹤34.0 35.0- ﹤42.0 50.0- ﹤62.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0 110.0- ﹤120.0 120.0- ﹤135.0 135.0- ﹤160.0 160.0- ﹤180.0 Ⅱ、Ⅲ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2 4 5 6 8 10 12 14 16 20(90BS) 26(120BS) 30(150BS) 运动粘度(100℃) 1.5- ﹤2.5 3.5- ﹤4.5 4.5- ﹤5.5 5.5- ﹤6.5 7.5- ﹤9.0 9.0-﹤ 11.0 11.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2.0 22.0-﹤ 28.0 28.0-﹤ 34.0

基础油分类

基础油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一、国外基础油分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API-1509基础油品质分类标准

①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②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③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④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⑤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其中Group I, II, III是矿物油而依其含硫量、饱和烃(Saturates)、黏度指数来分类。Group I是传统溶剂精炼出來的基础油;Group II是氢裂解制程所炼出来的基础油;Group III则不同于其它传统基础油,是氢裂解过程与蜡油异构化制程所炼出来的基础油;Group IV是PAO合成基础油;Group V是酯类及其他不包含在Group I~IV的合成油。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润滑油的这种要求,加氢法生产的II或III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二、国内基础油分类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润滑油知识手册

润滑油知识手册(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润滑油基础知识手册 一、润滑油基本简介 1、润滑油的基本概念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1)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2)洗涤作用: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3)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4)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润滑油的型号和分类 每个润滑油的正规厂商一定会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注明油品 牌号,牌号是由一组数字及英文字母共同构成,如:15W/40SG、5W/30SJ 等。牌号前的数字部分如:15W/40、5W/30代表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后面的字母部分如SG、SJ代表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就是说,汽机油的粘度牌号由两部分构成,即粘度等级与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是标志汽机油质量高低的关键。以15W/40SG为例: 15W 40 SG 低温性能黏度等级 质量等级是这样划分的:根据世界通行的美国石油学会SPI的分类,将汽油机油定为以“S”为系列SA、SB、SC、SD、SF、SG、SH、SJ等多个等级,我国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此方法分类的。质量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即目前SJ级润滑油是世界上级别最高、质量最好的汽油机油,市场上常见的长城福星机油、美孚一号均属于SJ级别;SH级次之,市场常见的有长城机油、美孚等;而SF、SE则属中档产品。下面介绍汽油机油的粘度等级的划分:按照世界上公认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粘度等级,根据油品的高、低温流动性分为:“W”系列和非“W”系列。“W”系列主要以油品的低温性能来划分,“W”前面数字越小,表示低温性能越好,可在越寒冷的温度下使用。如:15W/40粘度等级兼顾了油品的高、低温性能,我们称它为多级油,可以冬、夏通用。而非“W”系列是以油品的100℃的粘度大小来划

分,数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只适用温度较高的地区。 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对于那些低温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多级机油。中档车使用SG级别的机油,按照保养手册定期保养就足够了。机油黏度使用15W/40,可以保证大部分地区的使用。 一般高档车都要选择高档机油。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合适的保护。另外,高档机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发动机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MV(VI:40-80)、LVI(VI〈40〉 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HVIW 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MVIW 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基础油:HVIS 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MVIS (2)基础油分类的国际标准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类别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 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 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4、添加剂的主要品种及作用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的分类 A、全损耗系统用油 B、脱模 C、齿轮油 D、压缩机油(包括冷冻机和真空泵) E、内燃机油 F、锭子、轴承和主轴离合器油 G、导轨油 H、液压系统 M、金属加工 N、电气绝缘油 P、风动工具 Q、热传导 R、暂时保护防腐蚀 T、汽轮机 U、热处理 X、用润滑脂场合 Y、其他应用场合 Z、蒸汽汽缸 S、特殊润滑及应用场合 API=美国石油学会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ATIEL=欧洲润滑油工业技术协会

第一章基础油和添加剂 第一节基础油 1.1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 1.2基础油原料的分类 石蜡基原油 石蜡基基础油 (70%以上,粘指 ) 1.3基础油的分类 1.3.1国际基础油的分类 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 )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API 根据基础油的主要特性:硫含量、饱和烃含量、粘度指数的大小把基础油分成I ~IV 类 I 类油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 II 类油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 III 类油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 中间基原油(ZN 环烷基原油 环烷基基础油(DN :饱和烃 含量不大于40%,粘指60) 生产内燃机油的优质原料 生产工业油的优质原料

IV类油为聚a-烯(PAO)合成油基础油; V类油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包含其它非PAO的合成油和粘度指数小于80的环烷烃基础油,比如酯类油等 I~V类基础油分类表 1.3.2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83标准 我国原润滑油基础油的标准是1983年开始执行的,其分类是根据原油的类属及其性质划分的。见下表 我国原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及代号 该分类中石蜡基基础油的字母代号SN和BS分别是Solvent Neutral 和Bright Stock的英文字头,表示“溶剂精制中性油”和“光亮油”的意思 字母代号的意思中间基、环烷基基础油的字母代号是相应的汉语拼音的字头。ZN,DN分别表示中粘度指数和低粘度指数基础油,ZNZ,DNZ分别为中粘度指数重质基础油、低粘度指数重质基础油。 1.3.3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该标准参照API标准按粘度把基础油分为5档,即低粘度指数基础油(LVI)、中粘度指数基础油(MVI)、高粘度指数基础油(HVI)、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

汽车机油的级别划分

汽车机油的级别划分 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机油分为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两者区别在于基础油不同。矿物油的基础油是从原油中提炼的,合成油的基础油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的抗高温氧化、抗粘度变化、抗磨损能力更强。 合成油的粘度变化受气温影响很小,所以既能在低温环境中流动顺畅,也能在高温环境中,保持适当的粘度,减少发动机磨损。另外,合成油提炼纯度高,在发动机持续高温运作下,不易氧化分解产生油泥和积碳,其劣化速度比矿物油慢50%,使用时效也更长,一般使用矿物油的车行驶5000公里就必须换油,而合成机油,其换油里程可延至8000-10000公里。 所以即使合成油价格比矿物油贵,仍受到越来越多爱车人士的青睐。 粘度标准和质量级别 机油的粘度和级别是合理使用机油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对机油粘度和质量级别的认定,采用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和API的质量等级标准。 粘度 机油分为单粘度机油(如SAE30)和多粘度机油(如SAE5W-30),现在车辆大部分使用多粘度机油,因为这种机油内含多种特殊添加剂,使机油在低温环境下易于流动、不凝结,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粘稠度、不分解。 机油标号中的W表示冬季(Winter),W前的数字表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机油流动性越佳。发动机磨损主要集中在冷启动瞬间,良好的机油流动性,能将发动机磨损降到最低。W后的数字表示机油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高温下保护性能越好。

此外选择机油粘度还须考虑车的新旧程度,新车的发动机部件间隙很小,所以应 选择粘度较小的机油,而发动机磨损严重的车辆应选择粘度较大的机油。 级别 API标准用字母“S”和“C”分别代表汽油发动机机油和柴油发动机机油,然后 按英文字母顺序分别排在字母“S”和“C”之后,从“SA”到“SL”,英文字母 顺序越靠后表示机油级别越高,机油的表现性能越出色。例如道达尔QUARTZ系 列机油瓶身上的标识:APISL/CF,“S”与“C”同时出现,表示该机油适用于汽 油与柴油两种发动机,且优先适用于汽油发动机,而此款机油级别为目前最高的 级别“SL”。 对机油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根据汽车厂商要求的最低用油级别和粘度标准,结合爱车目前的状况,对照油品包装标识,就能挑选到适合爱车添加的机油。专家建议车主使用那些国际知名品牌的机油,如美孚、壳牌、道达尔等,这些由 全球知名石油公司生产的成品油,都经过国际标准认证,产品性能和品质更为可靠。 润滑油包装物上除了有商标、生产厂家、油品名称及特有名称外,还有国际通用的规格型号,它由英文字母及数字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质量等级,数字表示油品的粘度范围。 1.发动机油 如德豹产品的"豹王通用机油API SL/CF SAE 5W40",其中:API 表示美国石油协会(简称)对机油品质等级的评定标准。S 表示汽油机油。L 表示级别,从API SA、SB、SC、SE、SF、SG、SH、SJ、SL,字母越往后,油品档次越高。C 表示柴油机油。 F 表示级别,从API CA、CB、CC、CD、CE、CF、CF-4、CG-4、CH-4,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