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论语

国学教案——论语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十则

——文质彬彬,君子之道

广东肇庆中学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我说:

做一个的人!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论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了解,对君子也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希望这堂课是一个起点,是大家个人修身的起点,愿我们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成为君子努力;愿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美好,真正走向和谐,实现中国梦。

六、作业

在其他国学经典里,查阅至少五则关于“君子”话题的语句,摘抄并背诵!

附:

《论语》十则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

①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3 子曰:“君子喻③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④。”(《论语·述而》)

5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⑤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6 子曰:“君子道者⑥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7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⑦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8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⑧。”(《论语·季氏》)

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⑨,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10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释】

①有道: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②周: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以暂时共同利害相互勾结;③喻:明白,懂得;④戚戚:忧虑的样子;⑤思:所思虑的;⑥道者:所行的事;⑦举:提拔;后文的“废”有鄙弃的意思;⑧得:贪得;⑨俨然:庄严可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