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

——[美]G.Murphy 心理学发展史上,记载得更多的是西方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与贡献,而出自中国的观念与学说少之又少。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学术界,心理学完全成为一种舶来品。但是,源于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所探讨的话题,同样也为中国的哲学家所关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同样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各家心理学思想

1. 孔子的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场面,为制止这种混乱,孔子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治理臣民的心理学思想。如强调道德教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即是一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其次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再次,孔子的学习理论上倾向先验论,他认为的人的知识都是天生的,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孔子的这种思想带有浓厚的阶级思想。

另外,孔子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最后,孔子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才施教”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墨家的心理学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吧,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是由传授得来得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这与孔子命定论截然相反。

另外墨子还有“去六辟”之说。“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作事,使三者待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目,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子把喜、怒、乐、悲、爱、恶称为“六辟”,认为它们伤德害性,必须坚决去掉。怎样才能去掉呢?他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仁义”、“从事于义”;而且这样做,最终“必为圣人”。

3. 孟子的心理学思想

孟子是孔丘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以孔丘思想的继承人自居。在管理心理学上,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另外,还主张“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在学习理论上,孟子一样持“先验论”观点,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思是说求知识、才能只要把他失掉的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不用到现实中去实践。

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孟子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性善”理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这“恻隐之心”,他还认为人的本性中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心”都不是外面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即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孟子又严格区分“君子”、“小人”,认为只有君子可以有“仁、义、礼、智”,而“小人”就没有这些善性。

4. 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老庄道家是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最玄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强调“道”、“无”。老子认为,世界本源是“无”,所以在学习理论上,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必到客观现实中去,知识不是从实践中来的。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越是深入到实际中去,获得的知识就越少。老子主张“塞其兑(耳目口鼻),闭其门”,认识万物的本源。老子认为万物和人都一样,要将一切“玄同”,即是去掉一切事物的特殊性,达到“一”,这样万物都为我所认识了。实际上,老子甚至否定知识的必要性,认为知识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增加,有违求“道”,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庄子将老子的这种学习理论加以发展,在庄子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不同完全是人的主观认为的不同,他认为认识没有对错,完全没有是非标准,所以庄子完全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他在《养生主》中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即是说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必然失败的。他主张根本取消认识,以求“道”。

另外,庄子消极厌世,他的人生观可以用“逍遥游”来概括。庄子在《逍遥游》中幻想出各种神奇的事物,如大鹏,列子御风,来说明庄子向往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宇宙中遨游。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是受外界物质条件地束缚,二是受自身肉体地束缚,即是庄子所说地“有待”、“有己”。庄子认为要达到真正地自由,要“无待”和“无己”。“无待”即是要摆脱一切外界条件地限制,“无己”即是要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就是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不感到特别厌恶,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听其自然,不计较个人得失。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不仅要忘掉外界的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观、形体、知觉,与万物混为一体。这样才能做到“无待”、“无己”,达到真正的自由。

5. 其他

韩非的情感作用转化论中分析了消极情感的积极作用和积极情感的消极作用,初步意识到了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转化。

《吕氏春秋》中明确主张人要效法天地以节制情欲。一是“平和适中”,人们想要节制情欲,首先在情绪上要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使自己的情绪大起大落;其次行为要合宜适中;再次,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味道适中,定时定量;最后,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二是“害止利为”,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从消极方面讲,要节制自己的情欲,避开危害生命的种种灾害;从积极方面讲,要主动做有利于生命长久的事情。三是“以物养性”,即主张人们要用外物来保护生命。

二、中医七情论

中医中有七情论。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使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在个体能正常调节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个体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不胜邪,才会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将七情合并成五志。七情和五志,后人概称为情志。叶天士医案中有记载:“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情志与七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情志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则是情志概念下的具体的七种情志。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精气,是脏腑精气对外在环境因素的应答。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机体内脏精气虚衰,气血不和,均可引起七情反应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其致病的主要特点是:

1.直接伤及内脏。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精气代谢失常、气机逆乱而发病。

2.影响脏腑气机。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心神的调控。《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证。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对于情志病证的治疗,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二是加重病情。

七情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均会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喜,是伴随愿望实现、紧张情绪解除时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喜乐过度,可使气机涣散、心神受伤而发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喜伤心”。临床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大喜坠阳。”

怒,是伴随愿望受阻、行为受挫时的紧张情绪的体验。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因此,“怒伤肝”。

忧,是对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毫无头绪,心情低沉并伴有自卑的复合情绪状态。肺在志为忧,肺为相傅之官,主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治节,忧则肺气治理调节功能失常而郁结,时间长而肺气耗散,故经曰“忧伤肺”。

思,是“悲、忧、愁”等消极情绪的概括。中医理论认为,“思”导致的典型病例变化主要表现为“伤脾”和“气结”。“思伤脾”,“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则气结,过度忧思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悲,是失去所爱之人或物,及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的情绪体验。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悲伤肺又伤心。《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

恐,是遇到危险而无力应付而引发的惧怕不安的情绪体验。“恐伤肾”、“恐则脾气乘”,由此还可引发癫痫、癫狂、惊厥等更为严重的身心疾病。

惊,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发的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素问·举痛论》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指猝然受惊,伤及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

中医学对七情的认识,有助于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区别对待,抓住要领,从而准确地遣方用药。此外,在治疗情志病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性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主张:“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现在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在情绪发生变化时,对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已经形成。

三、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寻求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具有重要启示。

(一)有利于完善认知增进智慧,提高个体认识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

古代心理健康成因认知观启示我们,合理的认知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的认知总是有局限性的。长久的不良认知,就容易形成个体不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人生观,形成不良心理倾向。所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首先要完善个体的认知,形成正确合理的观念。一个人有了正确合理的认知,才能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解释、评价所遇到的生活事件,遇到事情才能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并有利于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个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有利于理智地分析和对待需要、调节和控制情绪

古代心理健康成因情欲论认为,有害的情欲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根源在于主体自身极其多样的自然和社会需要。每个人因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并对心理健康起着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需要合理而适度,能常常得到满足,那么他往往会更多体验到满意、愉快、喜爱等正面积极情绪,对其心理健康就会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一个人需要不当或过多、过强,难以得到满足,那么他往往会更多体验到不满、焦虑、沮丧、怨恨等负面消极情绪,陷入情绪的困扰之中,这样就会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心态消极,精神萎靡,做事无力,人际交往不和谐,甚至导致自杀、暴力、破坏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现象。因此,为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个体需要理智分析和对待自己的需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三)有利于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

古代心理健康成因环境论启示我们,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首先必须重视环境建设。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如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等,会给人的大脑传达积极的信息,从而调适人的心理状态,平衡人内部心理的失衡,使人感到舒适与轻松,暂时性忘却生活压力,心理会呈现一种类似满足的状态。恶化的自然环境则往往会令人压抑和郁闷,使人丧失生活情趣,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与自然环境相比,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个性,有助于人们维护心理健康。社会的不和谐使人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蔓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加上勾心斗角的人际氛围、社会不正之风、缺失道德诚信的行为、泛滥的网络文化、令人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商品等等,这些不和谐的社会环境都会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需要一如既往地尽可能减少改革阵痛,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说,古代心理健康成因环境论,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本质在和谐,终极目标应是人的生存环境和谐,生活和谐,心理和谐。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杜文东.中医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3]罗润生,李长庚,徐文明.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7,(06):103 - 106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祝伟 抚养后代,可以说是出自人类的天性;而教育后代,则出自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关于胎教和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的某些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大体上是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史;而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就被当中依附于儒家教育思想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枝而得到容纳,或者就干脆被排斥在教育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这里尽量做到兼蓄并收。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 “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 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史是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小学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与年龄教育相符等等。 近年来,心理健康普遍发展。在欧美等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人们对传统心理咨询感到不满之后,力求改革、提高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只是提高治疗,忽视了发展;只为少数产生了问题的学生服务,却忽视了大多数“正常”的学生。心理咨询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发生之后去补救,却不主动地预防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欧美西方等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我们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因而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时,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诸学科进行比较,学者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以上各学科有着部分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认为德、智、体、美、劳诸教育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各育都可被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安排心理辅导活动等内容,又都是其他各育无法取代的。而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容易混淆,在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我们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展心理教育的不同之出。因此,对西方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还要根据我国国情与教育实践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是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巨

生态文明中的哲学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与哲学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辫证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关键字:生态文明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和谐进步状态。大自然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生物的生存危机, 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是前提和基础, 站在社会进步的角度, 生态文明同三大文明一样, 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对生态文明哲学底蕴的考察和思考,有利于人们对自身和大自然的前提性反思, 有利于人们在伦理价值层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维度, 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生产观和发展观[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对这一整体的把握构成了其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3]。生态文明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天人观,尊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自然不是承认自然环境决定论,也不是否定以人为本,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的存在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界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的家园。在价值关系中,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而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青山青我目,流水静我耳”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意义,“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意义。如果我们对自然客体进行人格化,那么自然就获得了主体资格,人类就成为了自然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

教育思想史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古代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私塾与蒙学教材 朱熹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与学校”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二,论教育作用与地位①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 丘②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四,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育五,教学内容——袭用“六艺”之名,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实①因材施教 践六,教学方法②启发诱导 与③学、思、行并重 教④由博返约 育七,道德教育——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思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想八,论教师②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九,历史影响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两大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⑴创办私学(最初始于30岁) 教学活动一个很大特点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其所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学校; 孔丘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历史的新纪元。 ⑵ 《诗》、《书》、《礼》、《乐》、《易》、《初秋》儒家私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思想还散见于《左传》、《国语》、《孟子》、《荀子》、《墨子》等 二,论教育作用和地位 ⑴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人口、经济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民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民众受政治理论教育。 肯定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根据“习相远”,孔子认为: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②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一思想可以看作是终生教育的理论渊源(“少若成天性,习惯之为常”)。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

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 ——[美]G.Murphy 心理学发展史上,记载得更多的是西方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与贡献,而出自中国的观念与学说少之又少。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学术界,心理学完全成为一种舶来品。但是,源于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所探讨的话题,同样也为中国的哲学家所关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同样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各家心理学思想 1. 孔子的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场面,为制止这种混乱,孔子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治理臣民的心理学思想。如强调道德教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即是一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其次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再次,孔子的学习理论上倾向先验论,他认为的人的知识都是天生的,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孔子的这种思想带有浓厚的阶级思想。 另外,孔子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最后,孔子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才施教”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墨家的心理学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吧,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是由传授得来得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这与孔子命定论截然相反。 另外墨子还有“去六辟”之说。“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作事,使三者待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目,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子把喜、怒、乐、悲、爱、恶称为“六辟”,认为它们伤德害性,必须坚决去掉。怎样才能去掉呢?他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仁义”、“从事于义”;而且这样做,最终“必为圣人”。 3. 孟子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想和实践的一种观念形式的表达和反映,并通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古代人民进行社会生产实践的价值标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五行说”、“元气论”、“三才论”等方面的内容,其内核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生态意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不凡的当代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传承、弘扬起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核与当代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相通的;第三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当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积极学习古今中外生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 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 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4、孔子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5、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其仁学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6、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7、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反足民论”的反社会福利主张。 8、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论”出发,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提出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主张。 9、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以维持生产和生计。 10、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的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 11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提出了灾荒成因论。 12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看待社会的储蓄问题,提出了“积粟备荒论”。13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14、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提出了“限民名田”论。 15、王符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 16、董煟的代表作是《救荒活民书》。 17、董煟的救荒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李贽的观点有“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唐甄认为统治者的掠夺是百信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 20、龚自珍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和近代时期第一位思想家。 21、洪仁玕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22、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最为系统和深刻。“民生论”是其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23、孙中山认为革命党人还应致力于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革命”。 24、顾炎武设计的理想社会构图是:“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25、范蠡以农作物收获循环为依据,提出了谷物平粜思想,成为中国救荒史上平粜理论的鼻祖。 26在平粜救荒理论的发展史上范蠡是首倡者,李悝是发展者。 27、耿寿昌创立了“常平仓”。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 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 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 正文: 《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 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 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 一个外来词汇。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 化关注的少之又少。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 的关注和重视。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 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 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道德经》中,不止 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 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道德经》中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道德经》不仅仅是关注到了人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保持身心 健康的方法。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 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道德经》中突出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通过辨证地论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纯净的精神家园,倡导 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少私寡欲、顺其自然的身心修养方式。 1.明“道”——顺应客观规律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二是指物质世界或现 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 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 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规律,驾驭现实存在,是因为他悟出了“道”。而万事万物想要长久,也是因为顺应了“道”。如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十四章说到:“执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第十六章中的“夫物芸芸,各复归 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生物等都遭到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空气和水质在不断地恶化。对此,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创新执政理念和管理能力。继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五位一体”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明确了今后生态工作的一个重心和重点。 让我们举一个小例子,现在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空气问题,这一问题在北京是尤为突出的,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图片,是一个人在连续225天监测北京天气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是一个拼图式的,他把每一天的北京同一个地方的基本的天气状况进行一个拍照,结果拼成一个225个小图组成了一个大图,这个大图的颜色基本上以灰色状为主,这灰色状基本上就说明了北京天气的一个糟糕的情况。那其中点缀着部分蓝色的点状,这些蓝色的点状就说明空气质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这个蓝色只是整幅图当中的一个点缀,从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一个说明。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在描述北京的天气的。我们伟大的革命者以及我们的主席毛泽东同志写过《沁园春·雪》这样一首词,现在有的人在网上出来一首叫《沁园春·霾》的,它把北京的天气状况形象地进行了一个改写。它说,帝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缭绕;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民戴口罩,惜雾都伦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识基座不见腰。说明空气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要描写一个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风光,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壮丽山河,现在网友根据我们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改写。 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那么,人们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对策,不断地回溯历史,反省现实,从中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回溯历史的过程当中,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态智慧或它蕴含了解决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基本思想原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教育之实。 那时的思想教育一般是在划分不同对象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注意依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路径。 这样的路径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条是最主要的。 读法、倡风、示范:民众思想教育的路径。民众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 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方式方法。 其一是朝廷训俗和 聚民读法。 这是古代社会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路径。 训俗和读法就是通过行政官员 定时聚民读法和发布告示等方式 让民众知道国家的法律和基本道德规范。 西周统治者认为 “民之秉彝”天下便可太平。尽管知晓不是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 件。其二是倡导优良社会风气。 封建统治者十分看重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

因而他们在倡导 读法的同时注意对民风的引导。西周的统治者注意观民风 化民俗周公摄政不仅制礼作 乐而且还采集民歌来化民易俗。 宋明时期乡规民约得到充分发展 在实现社会秩序化方面 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是化民成俗的重要举措。 其三是官员的行为示范。 无论是西周还是以 后的各个朝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注意社会教化。 而社会教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员行为 对民众的示范。 中国古代的官员不仅在选拔过程上有德行上的要求 而且在治理国家的岗 位上也要求在德行上成为民众的表率。 不可否认古代社会的官员示范实际上的作用是很小 的但统治者看到了官员对于民众的影响并提出具体要求应该说还是很有眼光的。 选拔、使用、为师:官吏思想教育的路径。封建官吏的特殊身份和角色背景决定了对 其进行思想教育的路径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在选拔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汉代:三纲五常。宋代: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 2013.09.18 16:0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润为如今,我们正在奔向现代化的高起点上建设新的生态文明。身当今日之世,回顾古人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所思所为,绝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今天的进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说中国古代在生态保护上没有问题。从观念上说,中国古代也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学说。比如杨朱就说过,唯恐肚子饱了再也吃不下、精力不足不能放纵欲望,“损一毫利天下”我也不干。不过,他也没有把自我扩张推到西方那样的极端,因为他还说:让全天下的人和东西来供奉一个人也不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人人都不应当拔毛。说到底,杨朱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战国时期小农私有意识的产物,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旁逸斜出的枝蔓,在后世没有多大影响。从实践上看,中国古代破坏生态的事情也不少。兵燹、田猎、厚葬、大建宫室豪宅等等,都曾导致大片森林被毁。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将蜀山的林木全部剃光,这话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是说当时进行了毁灭性的采伐,肯定是没有多大出入的。昭柱同志在《自然之美》中也谈到,由于农耕取代放牧,致使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而原来这里却是草木丰茂、鸟兽欢腾的。不唯西

周时如此,直到汉代,那里的生态情况也是不错的,这可以从延安地区出土的汉代墓画中看得十分明白。 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的祖先也在生态保护方面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观念上说,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是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学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说。《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这两句话,历代注家的解释不尽相同。我以为,清代李光地对前一句的解释最为准确。他说:“凡天地所有而人用之者,谓之财成;天地所不有而人兴作者,谓之辅相。”明白了“财成”与“辅相”两个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那就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至于后一句,我以为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最为准确,也就是说:适当干预大自然变化,而不能有过失;小心委曲地成全万物,而不能有遗漏。《易经》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总纲。后来,又有不少哲人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很多具体的见解。管仲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茂,封禁开发必须遵从时令;国虽富足、金玉虽多,兴建宫室必须规定限度;水面虽阔、鱼鳖虽众,捕捞必须从严管理。老子认为,帮助自然万物生长而不占有、不居功、不主宰,才是高尚的德行。老子的弟子文子则假托老子说:上古时期,由于“德生不杀”,人与万物和

社会福利思想试题(自考)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福利思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反映阿奎那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著作是他的() A.《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 B.《反异教大全》 C.《神学问题讨论》 D.《神学大全》 2.15、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理念的基本特点是() A.国家福利理念 B.自助理念 C.自助、互助与国家保障相结合的理念 D.互助理念 3.15-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是() A.自由主义福利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C.功利主义福利思想 D.互助性福利思想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著作《太阳城》的作者是() A.康帕内拉 B.纽曼 C.托马斯。莫尔 D.维尔托德 5.西方分权制衡学说的奠基人是英国启蒙思想家() A.卢梭 B.格劳修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6.文艺复兴有广泛的思想内容,但其核心思想是() A.人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人文主义 D.资本主义 7."德国工人协会"的领导人拉萨尔主张() A.禁止使用童工 B.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改良 C.禁止实物工资制 D.主张暴力革命 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资本主义制度 B.市场经济 C.社会分工 D.阶级斗争 9.马尔萨斯对当时英国以家庭人口数量为基本单位的济贫制度所持的态度是() A.坚决反对 B.坚决支持 C.认为可有可无 D.中立态度 10.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强调自由的() A.无限性 B.局限性 C.有限性 D.缺陷 11.在政治思想方面,费边社主张走向() A.社会民主主义 B.最小国家 C.共产主义 D.无政府主义 12.下列属于瑞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观点相同的是哪一项?() A.用一种动态的方法分析失业问题 B.比较强调累积分析 C.应实行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有效干预 D.强调一种长时段的分析 13.首先提出"社会红利"概念的是瑞典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家() A.卡塞尔 B.威克塞尔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心理健康修身思想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理念,对当前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其代表是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儒家的“仁”的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无我”思想。 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困扰人们的一大社会问题。就如何救治而言,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开始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们看来,中国文化中确有许多方面的资源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然而就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当属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常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想要从根本上救治心理问题还要从思想着手。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也确有许多有关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理念。对这些思想加以系统的总结和清理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在此,我们谨就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代表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加以探讨。 一、儒家的“仁”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在儒家思想里,居于核心地位的当属修身方面的思想。正如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中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这其中所谓的修身,就是“修己”,“修养自身”之谓。应当说,古往今来,儒家关于修身的学说和专着可谓洋洋大观,汗牛充栋。然而其宗趣却是前后一贯、一脉相承的。若用一字来概括它的话,那就是“仁”。那“仁”之含义宜作何解?此问题颇难回答。在《论语》中,孔子师弟间关于“仁”之问答颇多,然而并无一致界定。后儒对此问题亦可说见仁见智,解释不一。如孟子言:“仁,人心也。”韩子(愈)言:“博爱之谓人。”在我们看来,儒家所谓仁,可解释为“合理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们研究梁漱溟思想与《论语》一书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梁漱溟先生曾对心理学特别是儒家心理学作过深人研究。他认为,在古今中外的心理学说中,惟有儒家对人之认识最深刻,故而其人生态度也最为合理。梁氏还专门撰有(合理的人生态度》一文。另外,在《论语》中,有“仁者不忧”一语,此“不忧”恰与梁先生所谓“合理的人生态度”相应。 如何做到仁?历代儒者对此曾作出深人探索,并多所论述,现就其大者作如下概括。 其一,立志。儒家学者多言志,即所谓“士尚志”。《论语》中有“士志于道”之说。其实,儒家所谓道,即“仁”。也就是说,要想做到仁,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志于道(仁)”这样一个志向。只要树立了这样一个志向,就能够做到仁。就像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反之,若没有坚定的求仁志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时在求仁方面,要有一种“掘井及泉”的精神,半途而废怎么也不能成功的。所以说,在现实中真正“志于仁”的人是不多的,孔子的学生里面也仅有颜渊一人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 其二,求友。一个人要做到仁,或者说使自己的生活达到合理,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朋友的帮助。对此,儒家思想中有颇多论述。如曾子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贡问孔子如何为仁时,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现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谈到调整心理时指出:“如果我们有意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川因此,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要想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朋友的帮助是不可少的。 其三,执中。中庸学说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行为合乎中道也是儒者们的最高追求。在过去,人们常把中庸看成是一种折中主义,是不对的。事实上,它是一种很高并且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如孔子所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从一定意义上讲,“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