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合并同类项(1)教学案

3.4 合并同类项(1)教学案
3.4 合并同类项(1)教学案

3.4 合并同类项(1)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3.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和整体思想.

【学习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学习难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1.下图是某学校校园的总体规划图(单位:m).试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

2.星期天,小明在超市买了4千克苹果,3千克橘子,2千克香蕉.苹果每千克a元,橘子每千克b元,香蕉每千克c元.妈妈不知道小明已经买了水果,于是,下班后妈妈在同一家超市以相同价格又买来5千克苹果,2千克橘子,3千克香蕉,问:买苹果、橘子、香蕉分别花了多少钱?

3.议一议:

100a和200a、240b和60b、2c和3c、5ab2和-13 ab2、

-9x2y3和5x2y3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单项式中,同类项的是().

A.ab与3ba B.4abc与-3ab

C.m2n与3mn2D.x3与23

2.请你写出一个单项式,让你的同桌写出一个它的同类项.

三、热身训练: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并说明理由

(1)7a -3a ;

(2)4x 2+2x 2;

(3)-9x 2y 3+5x 2y 3;

(4)5ab 2+12

ab 2-13ab 2.

四、大显身手: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3x +2y -5x -7y ;

(2)a 2-3ab +5-a 2-3ab -7;

(3)5m 3-3m 2n -m 3+2nm 2-7+2m 3.

五、当堂反馈

课本81页练一练1、2.

六、牛刀小试

1.求代数式2x 3-5x 2+x 3+9x 2-3x 3-2的值,其中x =12

. 与同学们交流你的做法.

2.求代数式5(x -2y )-3(x -2y )+8(x -2y )-4(x -2y )的值,其中x =12 、y =13

. 设x -2y =a ,原式简化为5a -3a +8a -4a ,合并同类项,得6a .

当x =12 、y =13 时,a =x -2y =- 16

. 6a =6×(-16

)=-1,即原式的值为-1. 请你仿照上面的方法,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3(x +y )-6(x +y )-8(x +y );

(2)12 ( a -b ) 2+14 ( a +b )-13 ( a -b )2-15

( a +b ).

七、当堂反馈

课本82页练习1、2.

八、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如下图所示:准备两张完全一样的卡片,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正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探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由特殊到一般,又有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同类项,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同类项定义,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再创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实际问题如:我口袋有四元六角,你口袋有三元二角,则我们俩共有多少元钱等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联系生活,通过学生熟知的、简单的实例切入课题,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 3.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合并同类项,同学们互批互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积极地、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合并同类项的重要性,必要性。 4.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引导学生同类项可以进行合并,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分组竞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这节课,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采用课件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多方面培养学生如:视觉,听觉相互结合,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化。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知识抢答等。 4.过分的依赖课件,重点内容没有在黑板上板书,导致前面的法则以至于一部分学生记不住。忽视了很多小问题,由于课件知识容量大,增加了后进生的学习难度。今后应加强细节的设计和全面考虑,照顾更多的中差学生。 5.在讨论同类项的法则时,过于慌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深入的交流,就把法则说出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实质是通过乘法分配律运算,这一点没有给学生提到,应继续给学生深入。 6.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比如按某个字母的升降幂的排列,是为了结果的有序,数学的结果需要简洁有序,这样让学生很清楚,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很好的。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想从以下几点提高自己: 1.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 2.多设置练习题,让学生演板,把问题直接暴露在课堂上,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3.教学设计要全面,难易适当。既要提高程度好的学生,又要照顾到程度比较差的学生。 4.不过分依赖课件,及时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在回顾知识点时,应用知识点时,能够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

合并同类项(一)教案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4.合并同类项(一)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状况 《合并同类项(1)》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北师大版)《字母表示数》中的第四节内容的第一个课时。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合并同类项(1)》作为本节的第一个课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合并同类项(1)》这一课时中,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初步了解项、系数的概念。这些内容的安排,为学生在本节的第二课时学会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及其运算的学习,本书采取了螺旋上升的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还将学习整式及其运算,因此在本课时中教师不宜补充整式及其运算的内容,也不宜做超过本书习题难度或复杂程度的练习。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在本章第一、二课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意义。对于本课出现的列代数式、项及系数的概念学生应能较快完成和掌握,适时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逐步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本课的开始,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为娱乐场所设计方案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随后的列代数式中,课本进一步丰富代数式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再一次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参照教科书创设的实际情景的意图,结合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创设新的学生更为熟悉的情景。 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通过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更主动更有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可以使情景的引入创建根自然实际。了解项、系数的概念是学生研究整式的开始,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去观察整式的项、比较整式的项、尝试着去分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的基础上,对同类项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程。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即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新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上,因此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把几个代数式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理解同类项的定义以及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合并同类项是在“乘法分配律”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合并同类项是式的运算,可类比“乘法分配律”数的运算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类比数的运算来进行式的运算,利用关于数的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化简,充分体现“数式通性”。让学生体会由数到式、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以及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 难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律,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发言,最后老师加以补充、巩固。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为合并同类项打基础。 活动一:观察单项式:3x2y, -4xy2, -3, 5x2y, 2xy2, 5,把其中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你是怎么分类的?

合并同类项(校长听课)

景泰四中数学导学案编制人:李沛义审核人批准人 2014.10.15 编号:7s307 合并同类项(1) 学习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 学习难点:合并同类项。 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90,用红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学习环节: 一、自学导航: 1.如何计算下图长方形的面积?你有几种方法?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同类项 1.议一议:下列各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点?(观察、讨论、交流、总结) (1)100a和200a (2)240b和60b (3)5ab2和-13ab2 (4)-9x2y3和5x2y3 (5)4m2n和4nm2. 结论:所含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 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为什么? (1) 0.2x2y与0.2xy2;(2)4abc与4ac;(3)-5a2b与4.3a2b (4)nm与-3mn;(5)-5.6与7 小结:三相同,两无关,一注意。 (二)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观察、讨论、交流、总结) 1.回归引入问题,初步体会。 2.做一做: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7a-5a=______; (2)4x2+x2=____; (3)5ab2-13ab2=_____; (4) -9x2y3+5x2y3=____. 定义: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三、学以致用: 1.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两个代数式构成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

“合并同类项”案例分析 尽管新一轮课改已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展开,但是这样的课程改革目前并无成功先例可依,大家都在摸索。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学生单纯地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学生会感到自己有自主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感到学习真快乐,这样他们就能更主动得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4.4合并同类项 课型:新授课 课时:1教时 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 3.让学生能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正确地合并同类项,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合并同类项时,容易弄错字母的指数。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某校的总体规划图(单位:米),由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准备一张真实的效果平面图) 学生讨论所得答案情况: A.学校占地面积为:100a+200a+240b+60b B.学校占地面积为:(100+200)a+(240+60)b C.学校占地面积为:300a+300b …… 议一议:同一个规划图,我们所得结论的形式却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稍停)想一想:(1)100a与200a ,240b与60b 中,有什么共同点? 下列各式中具有上式特点吗? (1)5ab2和-13ab2 ;(2)-9x2y3和 5x2y3;(3)4m2n和4nm2. 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议一议:下列各组式中哪些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 (1)2xy与-2xy (2) abc与ab (3) 4ab与0.25ab2 (4) a3与b3 (5) -2m2n与 nm2 (6) a3与a2(7) 0.001与10000 (8) 43与34. 小结:1.同类项中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2.同类项中两个无关:(1)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与系数无关 3.特例:所有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想一想:下列各式计算分别等于多少?请说明理由: (1 ) 7a-3a = (2 ) 4x2+2x2 =

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

有趣的“找朋友” 《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及评析 一、背景分析 《合并同类项(2)》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北师大版)《字母表示数》中的第四节内 容的第二个课时。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 要内容。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另外,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在具体 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掌握了代数式的项、项的系数、次数等概念。在此基础 上安排了这一课时的内容一一《合并同类项(2)》。本课时旨在通过学生想办法解决生活中 碰到的困难,感受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比较分类的思想方法,运用于学 习和生活,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联想到把一个复杂的代数式中的某些项进行分类整理,能否简化运算呢?带着这个问题,师生一起走进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确定完成 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知道同类项的概念,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领悟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会识别同类项,并能确定合并同类项;3、经历得出合并同类项的 过程,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4、通过识别同类项,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 通过合并同类项,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鉴于学生对代数式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 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解决困难,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我从以下五个步骤组织教学活动:实例引入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T识别同类项T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T利用法则合并同类项T利用合并同类项简化运算。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同类项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教师出示一些摆放凌乱的鲜花)……鲜花。漂亮

《合并同类项》教案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 教学单位:汾阳市冀村镇城子初级中学 教师:田宏转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的基础上,对同类项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程。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策略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优等生的示范引领性,引导学生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 难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经常去逛超市吧?超市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分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由分类引出新课,顺理成章。 活动一:观察单项式:3x2y, -4xy2, -3, 5x2y, 2xy2, 5,把其中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你是怎么分类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纳识别同类项的特征,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同类项的特征: 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从而引出同类项概念,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板书:1、同类项的特征: 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

2、同类项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想一想:1、下列各式中具有上述特征吗?他们是不是同类项? (1) 10a与20a; (2)-9x2y3 和 5x2y3; (3) 4m2n和-4nm2; (4) 4abc与4ac;(5) mn与-mn; (6) 23与42 2、如果3x m y2与4xy n是同类项,则 m = , n = 注意:★同类项与字母顺序无关;★同类项与系数无关! 设计意图:强化同类项的特征,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感受收获知识的喜悦。 识别同类项是本课的关键,是重点内容之一,是合并同类项的基础和 需要。 活动二:乐乐一家去肯德基:爸爸吃2个汉堡包、1个鸡翅,1杯可乐。妈妈吃1个汉堡包、2个鸡翅,1杯可乐。乐乐吃1个汉堡包,1个鸡翅,1杯可乐如果让乐乐去买这些 东西,他怎样对服务员说呢? 乐乐说:我买个汉堡包,个鸡翅,杯可乐。 同学们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得出共同结论:现实生活中为了方便,往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同时同一类的东西可以合并在一起。 设计意图:新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依据。 探究1:(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定律计算:8n+5n = (8+5)n = 13n 100×2+252×2=( ________ )×2= ×2 100×(-2)+252×(-2)=( ________ )×(-2)= ×(-2)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100t + 252t=(_________)t= t 探究2 :填空:(1) 100t-252t=(_____ )t= t (2) 3x2+2x2=(__ _ )x2= x2 (3) 3a2b-4a2b=(___ )a2b= a2b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观察、分组讨论,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式的运算。让学生体会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在整式运算中同样适用,并从中找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求实、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多项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在前面的学习中一直按照“生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自学、探究、合作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前置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2、通过前置作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形成数学语言,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 1、认真自学课本内容,并能充分利用学习辅助资料,拓宽知识面。 2、首先独立完成前置练习,为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3.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前置练习进行展示,并将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也可以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分析】 1、“动”——不仅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还要让他们自主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中,让他们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 前置练习: 1、认真阅读课本p70-71的内容,弄清什么叫做同类项。下列各组式子中,哪些是同类项?请说明理由。 (1)3ab与-3ab (2) xyz与xy (3)4ab与ab2 (4) a3与b3 (5)-3m2n与nm2 (6) 0.01与100 由此,请你说说怎样判断同类项?你能举出与-2ab2c是同类项的例子吗? 2、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并说明理由。(依据是什么) (1)5a-2a=_____ (2)4x2+3x2=_____ (2)-8x2y2+5x2y2=_______ (4)5a2b+8a2b=_______ 通过练习,你能发现计算的结果中系数有什么变化?字母呢?字母的指数呢?由此,请你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 请你举出两个合并同类项的例题,并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3、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1)3a+2b=5ab (2)5y2-2y2=3 (3)6a+2a=8a2 (4)4x3y-2xy2=2x2y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教案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浓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整体水平不均匀,学习比较浮躁,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待加强。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法分析 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与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探究、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节第1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mx=p”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 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情感目标 (1).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的精神.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 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 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2、学法分析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教案

教与学过程设计 §3.4.2 合并同类项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②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③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x x 33与是同类项。 ( ) (2)、ab ab 52-与是同类项。 ( ) (3)、2 2 3 13yx y x - 与是同类项。 ( ) (4)、c ab ab 2 225-与是同类项。 ( ) (5)、2 3 32与是同类项。 ( ) (这是判断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填空: (1) 如果23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2) 如果3423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3) 如果12 3237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4) 如果2326 34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二、新课 引入:为了搞好班会活动,班长和生活委员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抄本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抄本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抄本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抄本和多少支水笔?21本,25支。 2、如果软抄本的单价为每本x 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 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以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的结果为: 152065(2125)x y x y x y +++=+元或者元)2521(520615y x y y x x +=+++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 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合并同类项(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科版《数学》七上整式加减第1课时内容,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认识同类项并且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重要纽带。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不久,学习积极性还行,但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均匀,学习比较浮躁,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和分类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探究,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学会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熟练地合并同类项和求多项式的值。 难点:能正确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热身赛:求代数式x2+2x-x2-x+1的值,当x = 。 规则:请数学课代表随意报一个x的值(小于10的整数),老师和同学们比赛,先求出正确答案者为胜。 二、探索活动1:什么是同类项 1找一找:以下几组代数式,有什么相同点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 单位:辽宁省建昌县新区中学 姓名:徐文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是全章的重点内容,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所以合并同类项是本小节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内容充分体现“数式通性”,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对合并同类项的讨论,通过与数的运算进行类比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学习了合并同类项方法与以后学习的去括号方法,就可以学习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了,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直接基础,进而为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2、教材的内容的确定:按教材的编排,整式的加减共分4课时,合并同类项内容是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重点安排学生探究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会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教材由“类比数的运算”开始,使学生体会“数式通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以后进一步研究方程、分式、根式、函数等内容,水到渠成,同时更能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二、学生分析: 1、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数表示式,因此多举一些例子,在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体会式子的意义,进行数式对比,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他们厌倦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满堂灌”,学生有好奇心、思维活跃,利用动脑、猜想、

讨论、归纳来探究,对学生比较适宜,且有一定吸引力,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强烈求知欲。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数学思考:(1)探索用整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建立符号感,发展抽象思 维能力.(2)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发展类比的数学 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1)在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出同类项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抽 象概括能力.(2)通过化简列式问题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4、情感与态度:(1)通过参与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数学探究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同类项的识别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三)教学难点:对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 (四)教学关键:1、判断同类项的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 2、合并同类项中的“变”与“不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的活动,设计启发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类比,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获取新知轻松愉快。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直观形象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五、学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六、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和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致力于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石阡县汤山中学:杨昌军

教与学过程设计 §3.4.2 合并同类项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②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③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x x 33与是同类项。 ( ) (2)、ab ab 52-与是同类项。 ( ) (3)、2 2 3 13yx y x - 与是同类项。 ( ) (4)、c ab ab 2 225-与是同类项。 ( ) (5)、2 3 32与是同类项。 ( ) (这是判断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填空: (1) 如果2 3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2) 如果3423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3) 如果12 3237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4) 如果2326 34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二、新课 引入:为了搞好班会活动,班长和生活委员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抄本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抄本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抄本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抄本和多少支水笔?21本,25支。 2、如果软抄本的单价为每本x 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 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

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以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的结果为: 152065(2125)x y x y x y +++=+元或者元)2521(520615y x y y x x +=+++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以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例1、找出多项式2222343525x y xy x y xy --+++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分析:首先找出同类项,用不同的标志把它们标出来: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问题1、35-=+ . 2235x y x y =+ = ,其理由是 . 2 2 42xy xy -=+ = ,其理由是 . 问题2、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可以结合在一起,理由是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不变)。 问题3、试合并多项式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解: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222222222 2 22354235 (35)(42)(35)(35)(42)(35)82 2. x y x y xy xy x y x y xy xy x y xy x y xy =+-+-+=++-++-+=++-++-+=-+ 问题4、根据上面合并同类项的实例,你能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吗?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说明:(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相加”指的是代数和。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备课讲稿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

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王慧娟 【年级】七年级【版本】人教版【内容】合并同类项【课时】第1课时【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同类项判定的方法;理解同类项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能让学生能在现实情景中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使学生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发展学生符号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形式不同的问题的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重点】同类项的定义。 【难点】同类项判定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习过乘法分配律,前几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系数、幂等有关的概念,对同类项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强的年龄特点,班级中的学习氛围较好,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作风,觉得多数学生之间互相比学习比上进的气氛较浓!【教法设计】1、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把数学课上的生动有趣,以及高效率。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游戏”、“互编互查”等交流活动,使愉快的学习理念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新的教学理念。 3、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探索、概括、表达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学中的乘法分配律:----(做铺垫) 2、观察:(1)10mn与8mn 14ba与90ab 中,有何共同点? 再观察(1)6mb2和65m b2 (2)-8a2y3和 88a2y3(3)-7m2b和48bm2特点? 3、考老师:请你任由说出一个 数字,我能知道下列代数式的值。 a2+6a-3a2+2a2-3a+1 (用考老师的方法这一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课题:合并同类项n 85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求代数式的值。 3. 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索的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享受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正确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正确判断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生活中数硬币引入同类合并; 2、 “师生竞赛”: 请一名同学任意给x 取一个值,你能说出代数式-x2+2x+x2 -x-1的值吗? 老师和其他同学比赛?先求出正确答案者为胜? 二、探究活动1:什么是同类项 1 、找一找: 以下几组代数式有什么相同点? (1) 2x 和-3x; (2) 5st 和 7ts; (3) - 0.5x3y 2 和 y 2x 3; (4) 3ab 2c 和-ab 2c. 特征:(1)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定义: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2、辨一辨: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c 与 ac ; ⑵ a 2b 与 ab2; ⑶-3pq 与 3pq ; ⑷abc 与 acb ; (5)21 与+5. 3 、练习1请将下面的式子按照同类项分类. 2 2 0 , 5ab , 16yxz , -3b a , 3 3 -5xzy , -5n , 2016 , 3n 4、练习2说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 2 2 5x y — 3y — x — 1 + x y + 2x — 9; 三、探究活动2:怎样合并同类项 如图:图中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⑴ 8n+5n ⑵(8+5)n 问:这两个代数式相等吗?为什么? 又问:根据其它方法也可以得到 8n+5n = (8+5)n = 13n 吗?请同学们互相讨 论,叫做同类项? 相同字母的指散也相同 t T ** 5 ■*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3)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学校红旗镇中学主备人马德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的第一课,本节内容是已经学过的求代数式的值的运算,并且知道合并同类项在今后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已具备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并且本节教材中设计了娱乐场所图等现实情境,增强对项的概念的认识,学生还是很容易接受的。接着通过列代数式的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单项式与多项式系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具体情景及实际背景,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了解项、系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与他人的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了解项、系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情景及实际背景,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 教法探究式教学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学具学案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其它 第一课时 程 序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个人补充 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教材中矩形娱乐图片,提出问题 (出示幻灯片2) 小明为一个矩形娱乐场所提供了如下 的设计方案,其中半圆形休息区和矩形游 泳区以外的地方都是绿地。 (1)游泳区和休息区的面积各是多少? (2)绿地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 图片,小组 讨论,回答 老师提出 的问题。 感受现实生活中蕴 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 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 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 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体验到列代数式 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a b n n m 1 — 8 πn2 ab – mn - 1 — 8 πn2 mn

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

有趣的“找朋友” ——《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及评析 一、背景分析 《合并同类项(2)》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北师大版)《字母表示数》中的第四节内容的第二个课时。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另外,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掌握了代数式的项、项的系数、次数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这一课时的内容——《合并同类项(2)》。本课时旨在通过学生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感受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比较分类的思想方法,运用于学习和生活,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联想到把一个复杂的代数式中的某些项进行分类整理,能否简化运算呢?带着这个问题,师生一起走进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确定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知道同类项的概念,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领悟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会识别同类项,并能确定合并同类项;3、经历得出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4、通过识别同类项,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通过合并同类项,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鉴于学生对代数式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解决困难,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我从以下五个步骤组织教学活动:实例引入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识别同类项→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利用法则合并同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简化运算。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同类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