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三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左图所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最可能呈现右图景观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点②至⑤中,容易发育河流的是( )

A.①B.③C.④D.⑤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3.泰山站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4.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

A.长城站濒临印度洋B.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

C.泰山站自转线速度高于中山站D.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

5.图2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防暴雪堆堵B.利于宣传中国文化 C.防紫外线辐射D.利于天文观测

6.2019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定于3月23日当地时间晚8:30举行。下列四城市(悉尼东10区,洛杉矶西8区,伦敦0时区)熄灯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上海→悉尼→洛杉矶→伦敦B.洛杉矶→伦敦→上海→悉尼

C.伦敦→洛杉矶→上海→悉尼D.悉尼→上海→伦敦→洛杉矶

7.2019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仪式于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在澳大利亚悉尼(东十区)的中国留学生观看实况转播的时间是

A.9月30日21时B.9月30日21时C.10月1日11时D.10月1日12时

8.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观测者位于()

A.北半球,50°N某地B.北半球,40°N某地C.南半球,50°N某地D.南半球,40°N某地天文观测中常出现“行星冲日现象”,即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行星和太阳之间,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能够发生冲日现象的行星是

A.水星B.金星

C.月球D.木星

10.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1.请观察图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此时月相为

A.新月B.满月C.上弦月D.凸月

12.甲地(50°E,30°N)白昼长16小时,那么乙地(50°W,30°N)日出的地方时是( )

A.5时B.6时C.4时D.8时

13.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D.23°26′S,180°

14.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15.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惯性,可以让火箭发射时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负载更多的物品,降低发射成本。考虑这个因素,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场地,比较理想的是( )

A.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B.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C.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D.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16.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欧洲西部和南部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A.雨热同期B.夏季高温多雨C.四季如春D.冬季温和多雨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18.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19.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0.下图是某区域一月某时地面天气简图。产生图示区城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暖锋C.反气旋D.冷锋

21.当拉尼娜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D.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22.如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题:

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3.崇明岛是一个还在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A.向东流水沉积B.向南海浪堆积

C.向东海浪侵蚀D.向南流水侵蚀

24.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

25.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该河泥沙沉积较严重的河段可能在( )

A.①、②处B.①、③处C.②、④处D.③、④处

二、综合题

26.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1)图中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生长期长,冬季不易受冻害,分析其主要原因。

(2)请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C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3)C地区在种植柑橘时,不是种在河谷底部,而是种在距谷地一定高度的山坡上,请分析原因。27.丹麦积极倡导“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是举世公认的能源问题处理最好的国家之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对于丹麦而言,风力发电作为一项出口产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国内企业率先开发出了最尖端的风能开发利用技术。风电产业和风机制造业巳形成一定规模,并具备相当的竞争力。除了陆地,丹麦还在附近海域建立了大量风电场。

(1)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角度,概述丹麦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概述丹麦风电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该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丹麦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对其经济和环境的积极意义。

(4)丹麦被称为国际“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典范。根据图乙、图丙说明丹麦获得这一赞誉的主要事实依据。

28.山地作为陆地上高高隆起的部分有着明显不同于平原和低地的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是中朝两国界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此山地位于欧亚大陆边缘,滨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经历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后形成玄武岩台地,形成了火山地貌、流水地貌等多样性地貌组合类型。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

材料二: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其气候除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外,还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

材料三:左图—长白山地区示意图。右图—长白山植被分布示意图

(1)简述长白山地壳运动活跃的原因。

(2)从岩石成因分类,写出长白山岩石所属的类型,并描述长白山岩石的主要特征。

(3)受气候影响,长白山植被景观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呈现显著变化。判断该景观现象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名称,并阐述其形成原因。

(4)判断长白山地所属的地域文化类型,并从传统民居、民间文艺两方面描述其文化习俗。

参考答案

1.A2.B3.C4.D5.A6.D7.D8.B9.D10.D11.D12.C13.B14.B15.D16.C17.D18.D19.C20.D 21.C22.D23.A24.B25.C

26.(1)①纬度低,热量条件好②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③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冬季风影响小,生长期长。

(2)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C地山高谷深,冬半年夜间,由于山顶冷空气下沉,将谷底暖空气挤压上来,导致谷底温度下降,柑橘易受冻害,因此种在温度较高的山坡上。

27.(1)地理位置: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区,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相望,南部与德国接壤。气候:丹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低平。(2)空间分布规律: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日德兰半岛和岛屿的西部沿海地区及海上。原因:①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海洋西风,岛屿的西部沿海地区为迎风坡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②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沿海及海丈风力大,风能源丰富。

(3)经济:发展风电产业,加大风能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风电设备、技术和电力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丹麦陆地面积有限,风电产业对土地占少,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扬长避短。

(4)高效:GDP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丹麦的单位GDP能耗在不断下降,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说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可持续:从可再生能源结构发展规划可以看出,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上升,2050年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显示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28.(1)长白山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岩浆岩(喷出岩)矿物晶体颗粒较小,岩石中多气孔

(3)垂直地带性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随之减少,水分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造成了长白山地地理景观的垂直分异。

(4)东北黑土文化泥瓦房(泥草房;室内有防寒的火坑、火墙)东北二人转

自然地理大题练习题

大题练习 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3分)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6分) (3)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4分) (4)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4分) 答案: (1)略 ⑵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⑶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 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 (4) 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大;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 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2.(共19分)

(1)①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南部、西部、东部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③地势西、南和东部偏高,中部和北部较低。(每小点1分,共3分) (2)①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湖南省水能资源丰富,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动力;③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④株洲处于铁路枢纽处,交通便利;⑤湖南省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⑥技术先进。(每小点1分,共6分)) (3))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和轻工业;②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要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④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排放;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每小点1分,共4分。任答4点得全分) (4) ①夏季,长沙正午太阳高度高,昼长长,接受的太阳辐射多;②7、8月份,长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伏旱天气时间长;③副高势力强,长沙长时间降水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温度高;④长沙位于夏季风的背风侧,焚风效应明显;⑤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明显。(每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得全分。) 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2讲地图

第2讲地图讲义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 A _____ 闭合,数值_____________ B _____ 凸向_____,一般成为河谷 C _____ 凸向_____,一般成为分水岭 D _____ 等高线_____ E _____ 两个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2.地形剖面图 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五读”要领 ①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②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③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④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⑤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1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地 形 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判读方法 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符号▲ 等高线数值内高外 低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数值内低外 高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 脊连线 ①等高线凸向低值 处;②脊线数值高于 两侧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 谷连线 ①等高线凸向高值 处;②谷线数值低于 两侧 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与 一对山谷等高线组 成 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 一起 ①等高线重合;②根 据陡崖符号判断 平原等高线稀疏,且数值 小 海拔一般低于200 米 丘陵类似山地,但数值小与山地类似,但海拔 一般在500米以下 2

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

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 一、单选题 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别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离支”后写成“荔枝”。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18°N-29°N,两广地区栽培最盛。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北方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贵妃所食荔枝来源,发现存在四种学说,下图为四种学说运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2. 地理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 A. 说路线翻越南岭 B. 说路线翻越秦岭 C. 两广说路线经过云贵高原 D. 合江说路线经过青藏高原 3. 地理小组所在学校附近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这主要得益于 A. 荔枝新品种的培育 B.当地种植规模的扩大 C. 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D. 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N为塔里木盆地的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 地下水、夏季 B. 冰雪融水、冬季 C. 冰雪融水、夏季 D. 地下水、秋季 5. 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泊水是主要水源 B. 棉花、瓜果是主要经济作物

C. 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 农作物分布在山坡地区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6. 此时,( ) A. 降水量较大 B. 气压较高 C. 以晴天为主 D. 气温日较差小 7. 与省相比,省( ) A. 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 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C. 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 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下图所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 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9. 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10. 上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黄河入一带盛产海盐,使滨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及周边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黄河入一带盛产海盐的原因是

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亚洲的半球位置()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4.亚洲河流大多() A.从四周流向中间 B.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D.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5.有“世界屋脊”之称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伊朗高原C.黄土高原D.巴西高原 6.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从西向东依次是() A.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D.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马来半岛 7.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8.某地理兴趣小组仔细研究了“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从中获得了一些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亚洲具有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B.亚洲跨经度最广,气候复杂多样 C.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繁 D.中南半岛的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 9.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中部高四周低 10.亚洲面积最大和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11.“东方十字路口”是指地处东南亚的()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12.近年来,越南种植并大量出口咖啡,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A.海岸线较长 B.气候高温多雨C.平原面积较广 D.河流众多13.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A.椰子、棕油 B.稻谷、石油 C.天然橡胶、油棕 D.椰子、石油 14.近年来,东南亚称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7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D.在新加坡,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 15.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C.地形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D.在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大量种植水稻 16.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战火纷飞、冲突不断,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关于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B.民族、宗教矛盾突出C.石油资源丰富D.地理位置重要 17.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人口飞速增长,中东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中东国家到海外租地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取外汇B.中东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D.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农业技术 18.中东绝大部分居民信仰()A.基督教B.天主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19.中东一直是个热点地区,下列不属于引起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的是()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B.多元的文化,民族文化差异大C.世界石油宝库D.丰富的水资源 20.中东位于“五海三洲之地”下列不属于“五海”的是() A.黑海B.里海C.死海D.阿拉伯海

最新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自然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下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丈资料回答小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 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B.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不变 C.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D.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增大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次降低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7. 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②为寒流,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该环流在北半球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等级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虹口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高二地理试卷 2020.01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干果仁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湿垃圾D.干垃圾 2.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岩石中多气孔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一气象谚语所指的地区主要在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 4.破坏植被对下列水循环各环节起到加剧作用的是 A.植物蒸腾B.下渗 C.水汽输送D.径流 5.右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海域 A.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经 B.位于北半球,有寒流流经 C.位于南半球,有暖流流经 D.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6.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发生的变化是 ①表层海水温度上升②表层海水温度下降 ③暴雨④干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登记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我国某城市户籍人口近年来一直大于常住人口,说明该城市 A.外来人口多于外出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长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大陆度-表征大陆性气候强弱的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的一种参数。 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季风-广义指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化(方向变化120°)有明显转变的现象。 狭义指海陆热力学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的现象。 大陆性气候-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 海洋性气候-临近海洋地区受海洋气团控制的气候。 水团-海洋中理化性质(温度,密度,盐度等)比较均一的大块水体。 地理区划-根据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和利用改造、保护进行不同目的不同尺度区块划分的过程。 二简述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 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 1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 2 发生学原则。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再了解区域分异规律。 3 区域共轭性原则。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 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概述中国土壤、植被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地带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在东部湿润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都是由高纬向低纬递增。土壤带基本随着纬度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北而南依次出现寒温带针叶林寒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南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季雨林赤红壤与砖红壤。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与暖温带广大地区,自东而西,干燥度逐渐增加,土壤按东西近乎经度方向更替,表现出干湿带性分布规律。在温带,土壤的演替顺序是从暗棕壤经东北平原的黑土,向西出现黑钙土、栗钙土以至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暖温带土壤分布则由东部的棕壤向西北依次为褐土、黑垆土、灰钙土,而止于欧亚大陆干旱中心的棕漠土。 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带性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干湿带性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

上海地理等级考考纲梳理(高一)

地理等级考考纲梳理 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 ①主要的天体类型(A)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②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及分类(A)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③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A) 光球:太阳黑子(一些黑暗的斑点) 色球:耀斑(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日珥(从色球层内猛烈喷发出来、形如红色火焰的舌状气体柱) 日冕:太阳风(脱离太阳引力飞逸到行星际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里——外 温度:低——高 厚度:薄——厚 亮度:大——小 ④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A) 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和耀斑 周期:11年

⑤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的基本特征(B) 恒星(夜空里闪烁的点点繁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 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的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 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 行星(八大):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够消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质量比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彗星(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很小,呈云雾状。分为慧头(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气体和微尘受太阳风推斥,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形成一条很长的慧尾)流星体:数量众多 陨星: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 ⑥天体系统的层次(B) ⑦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B) 共面性: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 近圆形:除水星外其他行星和偏心率都比较小 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⑧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基本特征(B)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3.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 2019年4月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灭火难的特点.计划烧除是指在经营和保护森林中,通过控制火强度,在规定范围内,烧除林区内积累的可燃物,达到预防森林火灾、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等多目的的科学用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我国近年来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特点的人为原因是

A.枯枝落叶分解产生易燃气体,加剧火势 B.林区植被以松、柏类为主 C.生活用能源从薪柴向其他能源转变 D.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枯枝落叶积累多 5.计划烧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不利于促进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转化 B.可以防治病虫害,促进森林更新成长 C.在较短时期内,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 D.可直接提高森林叶子的光合效率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质因素 B.人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 7.4-6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温②降水③泥沙淤积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6月河床抬高,水位上升B.8月水量减少,泥沙淤积 C.4-6月河水侵蚀作用增强D.6月水量大,含沙量大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 试题 (2020.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我国某山脉地形图,图2为图 1中某地的景观图,据学者推测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约为 3500~3600米。完成1、2题。 第 1、2 题图 1 第1、2 题图 2 1.图 2景观可见于图 1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地形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岩层挤压弯曲形成 B.乙为冰川向北推移形成 C.丙为岩层断裂下陷形成 D.丁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此时P 点为正午且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和全球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分别为 A.冬季 18小时 B.夏季 16小时 C.冬季 6小时 D.夏季 6小时 4.此时北京时间为 A.6点 B.10点 C.14点 D.18点 “水煮黄河”景观是指在较低的水温、气温和较高的湿度条件下,河面上的水汽遇到冷空气瞬间凝 结成小水珠,形成一层雾气笼罩水面,在阳光下宛若水面沸腾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某时段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出现的“水煮黄河”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水煮黄河, 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和时间是 A.冬季、4:30左右 B.冬季、8:30左右 C.夏季、14:30左右 D.夏季、18:30左右 6.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后库区可能 A.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B.下游凌汛灾害加剧 C.上游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下游泥沙含量增大 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 第7、8题图 7.边缘区设置预处理前池,底部布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 B.削减雨水径流量 C.沉降径流携带的杂物 D.净化雨水有机质 8.与同等规模平原城市比较,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应该 A.增加面积和深度 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 C.减小面积和深度 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 第5、6题图 湖泊 沙漠 等年降水量线 ° 水利枢纽 山脉 河流 第3、4题图 ° 长城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2讲地图

第2讲地图讲义 i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离线地形囲 2.地形剖面图 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五读”要领 ①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 向。 ②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 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③极值一一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④弯曲处一一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⑤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一一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1

(X) 2 地 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判读方法 山 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咼 符号▲ 山顶 ’中山薫、 等高线数值内高外 低 盆 地 洼 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等咼线数值内低外 高 山 脊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高线 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判断 ①等高线凸向低值 处;②脊线数值高于 两侧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 脊连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 谷连线 SOO 600 400 200 ①等高线凸向高值 处;②谷线数值低于 两侧 一对山脊等高线与 一对山谷等高线组 成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 一起 等高线稀疏,且数值 小 类似山地,但数值小 位于两山峰之间 ①等高线重合;②根 据陡崖符号判断 100 F 海拔一般低于200 米 200 与山地类似,但海拔 一般在500米以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1.(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4-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 一 月 七 月 一 月 七 月 全 年 ①23° 08′②39° 48′③48° 58′

4.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 30度附近 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着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0海南卷)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8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9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2010天津卷)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10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 11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综合自然地理练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辐射干燥指数 辐射干燥指数=R/Lr ,式中,R 为年辐射平衡;L 为蒸发潜热;r 为年降水总量。2.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3.耗散结构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 能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4、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 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5、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6.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7.波尔兹曼统计熵 公式是S=kl n Q,其中S为波尔兹曼统计熵,k为波尔兹曼常数,Q为热力学几率或无序度。 8.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9、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10、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11、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具有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有规律的地域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联结起来,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划分开来。12季节节律 由于地球公转而出现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以季节(年)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13旋回性节律 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14阶段性节律 是指生物类群在周期性或旋回性变化的背景上,以一定阶段为周期表现出的突变性的重复。 15负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则称为负反馈。 16正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加剧了系统脱离原状态则为正反馈。 17天然环境 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 18.人为环境 自然条件经过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 二、填空题 1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 2.“七山一水二分田”代表的是一个区域的(土地结构)。 3?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 4.综合自然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5?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底部)。 6?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大气圈)和(岩石圈),而后出现(水 _ 圈),再后出现了(生物圈),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土 _ 壤圈)也产生了。7?综合自然区划的三个一般性原则是(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和(区域共轭性原则)。 8?土地分级单位自下而上可分为(相)、(限区)和(地方)。 9. (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10?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 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11辐射干燥指数R/Lr的变化从0-4,景观由森林、(草原)、半荒漠变成(荒漠)。

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 第一章国土概况 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2.中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3. 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环境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 第二章地貌*1.中国地貌的特点有哪些?对自然环境发展有何意义?*2.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影响因素的主要表现如何?3.比较我国东西部的地质构造和地 貌特征的主要差异。(以贺兰山——大雪山为界)4.简述燕山运动以来我国地貌的发 育过程。(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对我国地貌格局的形成有何意义?)5.中国矿产 资源有哪些特征?6.分析煤铁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建设的意义。7.矿产资源 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名词释义:燕山运动喜 马拉雅运动新构造运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长江 中下游平原红层丘陵喀斯特地貌 第三章气候*1.我国气候有哪些基本特征?原因何在?(影响因素) 2.我国冬季比全球同纬低,夏季比同纬高,为什么?*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4.控制 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活动在我国境内的锋面主要有哪些?5. 评价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为什么说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中国季风气候的 特点有哪些?7.中国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哪?8.名词释义:华西秋雨吐鲁番火州 东北三寒四温青藏暖高压季风极锋寒潮冷锋昆明准静止锋梅雨西南季 风东南季风 第四章陆地水 1.试述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的特征。*2.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症结在哪?如何治理?3叙述长江(黄河)水系和干流河道特征, 并指出其水文特征。4.造成长江中游洪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5.指出我国水 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论述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6. 21世纪我国水资源的供求形势如何?有何对策?7.名词释义:长江三峡工 程 第五章近海*1.指出我国五大海区的界线及自然地理特点。2.叙述我国海岸和岛屿的主要类型、分布及特征。3.简述我国海洋资源。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第六章土壤和生物* 1.中国土壤和生物的分布有何特征?土壤和生物的形成有何特点? (中国北方土壤和生物分布有和特点。)*2.结合气候的水热分布变化,论述中国土 壤的水平分布规律。3.中国森林资源有何特点?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4.名词释义:湿润型和干旱型土壤垂直带谱粘化过程钙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 程 第七章环境演变 1.更新世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演化有何意义?2.更新世(全新世)中国自然环境演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0年新编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名师精品资料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理位置与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意义 (1)纬度位置:4°N^53°31/N之间,南北相距5500km。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地理意义: A、南北之间相距很远,造成太阳入射角大小不同T气温带分异。我国陆地约有98%位于200N?500N之间,亚热 带和温带所占据的面积最广。 B、同时造成昼夜差别很大,在海南岛一年内差值为2h,而漠河为10h。 (2)经度位置:73°40/E-135°5/EZ间,东西相距5200km。最西在帕米尔高原,最东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耶字碑东南。地理意义:东西跨度62。,造成时差达到4h以上。 (3)海陆位置: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地理意义: A、海陆对比强烈,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T干湿带分异。 B、西风带微弱,大陆性气候显著T夏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冬季比同纬度气温低。 2、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久)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泛。 干湿带的分异,东西环境差异。?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交。?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像同纬度地区是荒 漠和草原,而是雨热同期的季风地区,重要农业发达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 ?青藏高原、高大山系T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山地T东部平原也散布中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屮,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犬牙交错。造成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自然发展历史: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广泛作用,成为许多生物的避难所。独特复杂 的气候和地貌特点: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 (4)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取得经济建设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如华北平原的旱 涝灾害、土壤盐碱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水质恶化。 第二章:地貌 1、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级阶梯内部特征: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一一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在5000?6000米以上,如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二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有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三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级、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东边有岷山、邛睞山和横断山等。二级、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阶梯分界线地理意义: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直景观,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地理意义: A、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东西流向,便于航运。力卩强了沿海与内陆间的联系 B、气候的区域差异,加强了季风的大陆性。 C、丰富水能资源,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但边坡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全国总面积1/3。广义的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5%o 山脉不仅构成了我

中国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溶沟与石芽 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0.05—0.5m,深0.15—1.5m,其断面呈“V”型或“U”型。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 的天气现象。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 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 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在流水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大约在1亿年前,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 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直到距今约3Ma以前,形成了一套厚度约数千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地层,地质学上称为第三系地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