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的目的:

(1)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2)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3)预设报警装置,将危重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末梢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准确地向医务人员进行汇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电极的安放:

(1)标准导联组的电极安放:白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右肩,黑色(左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左肩,红色(左腿)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2)五个电极的安放位置: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主要观察指标

(1)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2)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3)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4)观察P-R间期、Q-T间期。(5)观察T波是否正常。(6)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7)观察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护理指导: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指导病人监护时不要紧张,以使监护结果更为准确。(2)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监测血压时,手臂伸直并放松。(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若有不适,随时告诉护理人员。(4)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监护仪的保养:

(1)避免空测血压,以免损坏袖带及皮囊。(2)用后及时整理并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折叠、扭曲、相互缠绕,不宜从腋下穿过,注意保护导联线及电极扣,注意将导联线从领口拉出,防止导联线断裂,电极片从电极扣上拔掉时,另一只手捏着电极扣,不要拽线,防止把线拽断。(3)监护仪及其传感器的表面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自然风干或用干爽的布清洁。

6、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8)原则上,袖带应缠扎在裸露的的上臂上,隔衣测量会有误差,也可隔单薄衣服测量,数值会略有误差,但不影响临床医学判断。

(9)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图文稿

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 科室姓名胸牌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正常心脏电激动起源于() A.心房 B.窦房结 C.房室结 D.心室 2、Ⅰ导联正极的探查电极应置于() A.左上肢 B.右上肢 C.左下肢 D.右下肢 3、ST段反映的是() A.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B.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C.心房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D.心室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4、男性,35岁,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室性早搏二联律 5、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窦性心律 B.窦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缓 D.窦性心律不齐 6、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7、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8、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9、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停搏

10、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 房性期前收缩 B.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11、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12、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13、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14、高钾血症最早出现的心电图变化是() A.QRS波群增宽 B.ST段压低 C.T波呈“帐篷状” D.出现心室扑动 15、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更换监 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A.1-2小时 B.3-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16、关于心电图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5: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17、P波在正常心电图中,下列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P波代表心房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B. 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C. P波代表心室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D. P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8、EGC可以测量的参数是() A.心率 B.血压 C.血氧 D.脉率 19、关于NIBP附件的使用介绍不正确的是() A.测量血压的部位应与病人心脏置于同一水平位置 B.应检查袖套的边缘落在标有“<->”的范围内,否则需要更换 C.建议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套 D.保证记号“Φ”正好处于适当的动脉之上。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一、报告词: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现在由我进 行心电监测技术操作,用物准备齐全,是否开始,请指示(接到开始指令继续) 二、双人核对医嘱 1、双人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冠心病)监测项目(心电监测)(医嘱核对无误,签字)(3分) 2、床尾核对患者信息。(2分) 三、评估 1、患者评估:介绍自己: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床号,姓名,性别)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为您实施心 电监测,持续监测各项体征,随时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 您以前安装过心脏起搏器吗?您的手机等物品尽量不要在房 间内使用,以免影响您的监测结果,在操作之前评估意识, 检查皮肤和指甲情况。胸前皮肤(无溃烂,无过敏)双手指 甲(无涂指甲油)双上肢活动度良好,请稍等,我先去准备 一下用物。(5分) 2、环境评估: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无 电磁波干扰,适合操作。(3分) 四、准备:

1、仪表:衣帽整洁,佩戴胸卡,指甲短而清洁。(3分)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心电监护仪(打开心电监 护仪)确认心电监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待机。治疗盘内:生理盐水纱布,75%酒精纱布,电极片3-5个,清洁小毛巾,弯盘、速干洗手液。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5分) 五、操作流程 1、洗手,戴口罩规范。(2分) 2、携用物至床旁,请让我再次核对一下您的腕带。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监测项目:心电监测)(3分) 3、实施心电监测:a、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2分)b、生理盐水纱布,清洁患者胸前皮肤。(3分)C、连 接心电监护,将心电监护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用小拇指夹 住导联线,导联线①与RA导联线连接的电极片粘贴在右侧 锁骨中线下,②与LA导联线连接的电极片粘贴在左侧锁骨 中线下,③与RL导联线连接的电极片粘贴在右侧肋缘下, ④与LL导联线连接的电极片粘贴在左侧肋缘下,⑤与V1导 联线连接的电极片粘贴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启动监护仪。D、连接SPO2传感器(现在我需要给您先监测一下SPO2,)e、系上BP袖带,找见肱动脉,肘上窝两横指,绑血压带,

心电监护试题.docx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012 廊坊市中医院五年护士培训考试---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分,共39 分 1.RESP 的监护是依靠()和()两个电极两端的 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安放位置很重要。 2.平时在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病人进行常规 ()描记、各瓣膜听诊、心胸部叩诊、()及()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抢救的同时观察心电示波,指 导临床用药,及时记录治疗和抢救结果。 3.安放电极前清洁皮肤用()或(), 4.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将()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 .袖带缠绕位置适当应缠在病人肘关节上() cm, 松紧度适宜以能够()为宜。过松会导致测压偏(),过紧会导致测压偏()。6.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水平。 7.不要在有()或()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8.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小时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9.严重休克、心率每分小于();大于每分();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 10 .使用中的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 11. 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探头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小

时更换一次部位。 12 .心电监护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和()的测量 13 .监护仪应专人管理,定期()、()、()、()。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使用期间监护仪上可以覆盖轻薄的布单防止灰尘。() 2、心电监护的使用对象是任何危急患者。() 3、 NIBP 充气不足可能是真的漏气,如袖带、导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 气检测”可判断。() 4、起搏器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安放电极片不影响心电监护的使用。() 5、一般而言,使用心电监护的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6、 为室性早搏心电图。() 7、 是正常心电图。() 8、使用血氧探头时必须让病人手臂暴露在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二、简答题。 1、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或血氧饱和度不显示可考虑什么?

心电监护仪培训考核试题

心电监护仪使用培训考核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心电监护仪的组成是? 袖带氧饱夹 电极片监护仪 2.报警灯闪黄灯是什么意思? 高级报警中级报警 低级报警没有报警 3.报警音最急促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高级报警中级报警 低级报警没有报警 4.左下LL导联是?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汇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三导联中的负极接在哪个位置? 右锁骨中线左锁骨中线左腋前线第四肋间剑突下偏右 可以测量以下哪些参数? 心率血压血氧脉率 7.遇到机器报警问题应先要: 查看机器报警信息拆机维修接着使用 8.关于血氧附件的使用介绍正确的是: 建议将血氧探头与血压袖套放在同一肢体上。 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的位置,防止可能的过敏、变红等情况。 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的位置,防止因挪动因素造成的探头定位发生变化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测量部位过度移动可能会造成测量不准 9.关于心电附件的使用介绍不正确的是: 使用乙醚和纯酒精清洁皮肤。 剔除电极安放出的体毛。 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 每天应定期检查电极安放位置的皮肤,若出现过敏迹象,应每24小时更换电极或改

变安装位置。 10.关于电池的保养,说法错误的有: 如果监护仪将长期不使用,电池可以留在监护仪里。 不得在进行监护工作时,将电池从电池槽中取出。 第一次使用电池时,应优化电池。一个完整的优化周期为:不间断的放电,放电直至监护仪关机,再进行不间断的充电(10小时)。电池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优化以维持其使用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池的使用,电池的实际存储容量将有所减少。对于旧的电池,满容量图标并不表示电池存储容量还能达到厂家规格要求,也不表示电池供电时 二、问答题: 1、如果心电波形不出的话,请简述应该如何判断处理(10分) 2、简述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流程?(15分) 心电监护仪培训试题答案 1.心电监护仪的组成是?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带、 血氧探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卧 位或半卧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小 儿)→选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胸 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的 干扰等。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的 体表投影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心 电图的位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电 极位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0.5mv,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 房的电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 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 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按不同年龄选择袖带的型号,按标准位置固定袖带,监测血压前,先选择好成人档或 小儿档,再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放干净,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的目的: (1)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2)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3)预设报警装置,将危重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末梢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准确地向医务人员进行汇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电极的安放: (1)标准导联组的电极安放:白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右肩,黑色(左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左肩,红色(左腿)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2)五个电极的安放位置: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主要观察指标 (1)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2)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3)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4)观察P-R间期、Q-T间期。(5)观察T波是否正常。(6)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7)观察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护理指导: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指导病人监护时不要紧张,以使监护结果更为准确。(2)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监测血压时,手臂伸直并放松。(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若有不

适,随时告诉护理人员。(4)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监护仪的保养: (1)避免空测血压,以免损坏袖带及皮囊。(2)用后及时整理并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折叠、扭曲、相互缠绕,不宜从腋下穿过,注意保护导联线及电极扣,注意将导联线从领口拉出,防止导联线断裂,电极片从电极扣上拔掉时,另一只手捏着电极扣,不要拽线,防止把线拽断。(3)监护仪及其传感器的表面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自然风干或用干爽的布清洁。 6、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8)原则上,袖带应缠扎在裸露的的上臂上,隔衣测量会有误差,也可隔单薄衣服测量,数值会略有误差,但不影响临床医学判断。 (9)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带、血氧探 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 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小儿)→选 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胸壁肌肉较 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的干扰等。 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的体表投影 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心电图的位 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电极位 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0.5mv,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的电 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时,及时启 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 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纲要新.docx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其常见故障处理措施2008年制定 2012年6月第1次修订编号:监护类( *.* )型号: PHILIPS MP60 组稿者: . 王琴审核者:孙国珍批准者: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1.检查监护仪,包括与之连接的所有测量服务器、模块、测量服务器扩展件、外部电缆、插件和配件; 2.将电源线插入到交流电源插座中; 3.检查设备监护病人所需的所有功能,选定并连接所要求的测量模块、测量服务器、测量服务器扩展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接通电源,按下监护仪屏幕左下方的电源键开关 1 秒钟; 5.根据医嘱项目:粘贴电极片,正确连接各导联线,缠绕血压袖带,夹血氧探头,体温探头加紧于患者腋下等; QRS音6.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与调节,核实“监护仪设置”、“报警极限” 、“报警与量”、“病人类别” 、“起搏状态”等;详细如下: ( 1)转动屏幕右下方旋钮,选定屏幕下排“主设定”一栏,进入“监护仪设置”选定成人或儿童,“病人类别”确认“起搏状态”为“YES”或“ NO”; (2)转动旋钮,选定屏幕下排“启动/停止”一栏,手动即刻测量血压; (3)转动旋钮,设置心率的主要显示导联、波形振幅、报警上下界限; (4)同法设置血压的自动测量重复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报警上下界限、设置报警源; (5)同法设置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的报警上下界限; (6)转动旋钮,选定屏幕下排“主设定”一栏,进入“监护仪设置”设置“起搏状态”。 7.观察病情及各参数的变化; 8.停止监护,按下“On/Standby( 通 / 待机 ) 开关,处于待机状态,按下任意键则恢复监护; 9.拔掉电源线,切断电源。 10.撤除患者身上所有连接管、传感器、电极片、袖带等装置,终末处理。 11.监护装置清洁、消毒,整理用物,收藏备用。

心电监护试题

2012廊坊市中医院五年护士培训考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1.5分,共39分 1.RESP的监护是依靠()和()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安放位置很重要。 2.平时在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病人进行常规()描记、各瓣膜听诊、心胸部叩诊、()及()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抢救的同时观察心电示波,指导临床用药,及时记录治疗和抢救结果。 3.安放电极前清洁皮肤用()或(), 4.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将()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5.袖带缠绕位置适当应缠在病人肘关节上()cm,松紧度适宜以能够()为宜。过松会导致测压偏(),过紧会导致测压偏()。6.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水平。 7.不要在有()或()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8.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小时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9.严重休克、心率每分小于();大于每分();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 10.使用中的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 11. 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探头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小时更换一次部位。 12.心电监护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和()的测量13.监护仪应专人管理,定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使用期间监护仪上可以覆盖轻薄的布单防止灰尘。() 2、心电监护的使用对象是任何危急患者。() 3、NIBP充气不足可能是真的漏气,如袖带、导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 4、起搏器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安放电极片不影响心电监护的使用。() 5、一般而言,使用心电监护的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6、 为室性早搏心电图。() 7、 是正常心电图。()

心电监护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与执行单→检查用物→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头卡与腕带→口述:XX,你好,感觉怎么样?(病人回答:有些胸闷)遵医嘱现在要给您进行心电监护,心电监护的目的是为了监测您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的变化,动态的信息,观察您的病情,操作前请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遮挡屏风→查看患者皮肤(肘部、手指、胸部)→口述: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无红肿、炎症及溃疡→给患者盖好被子→口述:XX,我现在要使用监护仪给您进行心电监护了,您准备好了吗?→(患者同意后)连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导联线,口述:心电监护仪各导联线连接紧密→接电极片→接好电极片放好后对病人口述:XX,连接前请让我先清洁一下您的皮肤→清洁手指,接血氧探头→清洁胸部皮肤(五个位置)→接导联线→挽起患者袖子,触摸到肱动脉定位→缠袖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为病人盖好被子,口述: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操作中核对)→调节参数(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报警音量)→记录测量的各项数值,并将心电监护单挂于床尾→调节完毕后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及腕带→整理病人,同时口述:您这个姿势舒服吗?→整理好后口述注意事项:XX,心电监护仪我已经给您连接好了,测量的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请您不要担心。检测过程中请您不要自行移动或触及电极片,以免影响监测结果。翻身活动时不要牵拉导联线,以免引起导联线脱落、打折,请您和您的家人不要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请保持监护仪周围清洁干燥。如果感觉电极片周围的皮肤有痒感或者不舒服的话,请您及时告诉我,当监护仪出现报警时请您不要紧张、不要自行调节,请您及时按床头铃,我将床头铃放在您的枕边,您先休息,我一会儿会过来看您,谢谢你的配合→收起屏风→(病人病情稳定,需要撤除监护仪)口述:XX,您好,您的病情比较稳定,(测量血压)血压值…..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现在我帮您撤除监护仪→遮挡屏风→关闭电源→先撤袖带→再撤血氧饱和度→最后撤除电极片,清洁患者胸部皮肤→帮患者整理,同时口述:您这个姿势舒服吗?→拔除电源线→收起屏风,取回心电监护单→向病人口述:谢谢您的配合,再见→推回治疗车→用物处理→洗手→记录最后一次测量数值→执行单记录。 操作时注意事项:(1)用物准备时需要三块纱布。接血氧探头之前清洁患者指端一块,安放电极片前清洁皮肤一块,去除电极片后清洁皮肤一块。(2)连接血氧饱和度探头时,使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不要与袖带在同侧,否则会影响血氧值。(3)连接血压计袖带时,不要与静脉输液在同侧。(4)调节患者血压参数之前,要先给病人测量一次血压,并根据患者血压调节报警上下限。(5)在撤除患者心电监护之后,洗手记录时,还要将患者最后一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心电监护记录单上。(6)监护仪及各导联线、袖带的用后清洁消毒,请参照医院最新清洁消毒方法。

心电监护操作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 (一)操作要点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内容,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年龄。 2.解释内容:监测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心电监测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及时发现、识别和确诊各种心律失常。 ②.最终目的:对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心

律失常。 4.心电监测的原理: 心电监测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 5.心电监护电极放臵的位臵: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6.合理的报警界限:心率报警在自身心率的上下30%;特殊患者心率下限不低于45次/分,上限不高于150次/分,选择合理的导联,振幅的大小,保证波形清晰、无干扰,设臵监护参数与报警上下限,报警音量,将报警开关至于“开”状态。 7. 心电监测异常报警原因: ①干扰:电极与皮肤接触不好或脱落;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电动床不正确使用;吸引器启动时;高频电刀等。②病人原因:寒战、烦躁、呼吸深大使盖被与电极或导线发生摩擦;安臵电极片部位皮肤情况。③仪器故障:监护仪使用时间过长;仪器性能不稳;感知功能异常等。④人为原因:导联选择不当;波形大小未正确设臵;上下报限设臵不合适;导联线缠绕打结受损、接触不良等。 8.报警处臵:

①检查电极片,必要时更换电极片,做好皮肤清洁。②未使用的电器尽量关闭电源,避免磁场干扰。③对症处理病人寒战、烦躁等情况。 ④正确选择导联、调整好波形大小、报警值。⑤做好监护仪的日常维护使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9.心电监测的注意事项: ①放臵监护导联电极片,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做常规心前导联ECG,避开伤口、起搏器和除颤部位。②放臵电极片前,应清洁局部皮肤,毛发重的要剔除。③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波形,如右心房活动,应显示P波,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选择Ⅱ导联,V1导联。④QRS波动振幅有一定的高度,足以触发心律计数。⑤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肌电、运动、电极接触不良、高频电刀干扰等)。⑥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显示的程度随时更换,避免皮肤过敏应每日更换。⑦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律、心率、模拟ECG,若分析ST 段变化要更详细观察心电图时,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10.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 窦性P波: PⅠⅡ、avF V4-V6直立, PavR倒臵。②.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③. P-R间期≥0.12秒。④. 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0.12秒。 11.护理质量在心电监测中的体现: ①监护仪及各导联线的整洁。②床边导联线的有序摆放。③音量适宜,尤其是夜间。④患者卧位舒适,在一定的活动度内不受影响。⑤各项

心电监护试题

2015年龙海市第一医院护士培训考试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9分 1.心电监护的防护:防尘、、防热、、。 2.平时在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病人进行常规描记、各瓣膜听诊、心胸部叩诊、及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抢救的同时观察心电示波,指导临床用药,及时记录治疗和抢救结果。 3.监护仪应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维修、。 4.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将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袖带缠绕位置适当应缠在病人肘关节上 cm,松紧度适宜以能够为宜。过松会导致测压偏,过紧会导致测压偏。6.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水平。 7.不要在有或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8.RESP的监护是依靠和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安放位置很重要。 9.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小时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10.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探头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小时更换一次部位。 11.心电监护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和的测量。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一般而言,使用心电监护的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2.使用期间监护仪上可以覆盖轻薄的布单防止灰尘。() 3.心电监护的使用对象是任何危急患者。()

4.起搏器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安放电极片不影响心电监护的使用。()5.使用血氧探头时必须让病人手臂暴露在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三、简答题共11分 1.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可考虑什么?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

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胸牌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单选题(每题分,— 1、正常心脏电激动起源于() 2、A.心房 B. 窦房结 I导联正极的探查电极应置于 C. ( 房室结 ) D. 心室 3、A.左上肢 B. 右上肢 ST段反映的是() C. 左下肢 D. 右下肢 A.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B. 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C.心房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D. 心室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4、男性,35岁,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室性早搏二联律 5、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窦性心律 B.窦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缓 D.窦性心律不齐 6、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7、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 心房颤动 C. 心室扑动 D. 心室颤动 8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 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9、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 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停搏 10、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11、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 心房颤动 D. 心室颤动 12、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 心房颤动 C. 心室扑动 D. 心室颤动 13、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 心房颤动 C. 心室扑动 D. 心室颤动 14、高钾血症最早出现的心电图变化是( ) 波群增宽段压低波呈“帐篷状” D.出现心室扑动 15、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更换监测部位一 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的目的: (1)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2)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3)预设报警装置,将危重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末梢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准确地向医务人员进行汇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电极的安放: (1)标准导联组的电极安放:白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右肩,黑色(左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左肩,红色(左腿)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2)五个电极的安放位置:右上(RA)---胸骨右緣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LA)---胸骨左緣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主要观察指标 (1)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2)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3)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4)观察P-R间期、Q-T 间期。(5)观察T波是否正常。(6)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7)观察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护理指导: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指导病人监护时不要紧张,以使监护结果更为准确。(2)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监测血压时,手臂伸直并放松。(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若有不适,随时告诉护理人员。(4)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监护仪的保养: (1)避免空测血压,以免损坏袖带及皮囊。(2)用后及时整理并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折叠、扭曲、相互缠绕,不宜从腋下穿过,注意保护导联线及电极扣,注意将导联线从领口拉出,防止导联线断裂,电极片从电极扣上拔掉时,另一只手捏着电极扣,不要拽线,防止把线拽断。(3)监护仪及其传感器的表面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自然风干或用干爽的布清洁。 6、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7)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8)原则上,袖带应缠扎在裸露的的上臂上,隔衣测量会有误差,也可隔单薄衣服测量,数值会略有误差,但不影响临床医学判断。 (9)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仪表、态度) 规范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监护仪、模块、导联线、电极片、合适的袖 带(宽度为肢周长的40%)、氧饱和度探头。 解释 减少皮肤的阻抗:选择粘贴电极片的皮肤:无破损、无任何异常的部位,必要时剪除毛 发,擦洗干净,用电极片上的备皮纸去掉死皮。 正确粘贴电极片:先把导线与电极片相连接,再把电极片贴在病人身 上粘贴电极片的部位(5导联): 1)左臂电极(LA):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4)参照电极(RL):右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V):心电图胸导联的位 置粘贴电极片的部位(3导联): 1)左臂电极(LA):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选择合适的导联:1)5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AVR、AVF、AVL、V导联心 电图 2)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 3)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正确调整波形:1)振幅:SIZE的调整:选项有×0.125、×0.25、×0.5、×1、×0.2和自动,选择“自动”时,由监护仪自动调节增益。 2)波形的清晰度调整 2.1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 2.2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中,过滤可能导致假报警的伪差。 2.3手术:减少来自电外科设备的伪差和干扰。 正确选择波速:心电监护波形走速为25mm/s呼吸监护:依靠心电图的电极片来感知胸廓 的阻抗变化,显示呼吸的波形和数据。 电极片的粘贴部位:1)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2)如果病人以腹式呼 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 最明显处。 正确选择波速:呼吸监护波形走速为 6.25mm/s

心电监护仪考试测试题

1、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规定:‘各输入回路电压不应大于0.1μA’当监护仪增益置20mm/mV时,测量各导联输入回路电流在检定仪内的取样电阻R(R=10kΩ)上产生的电势的波形幅度,其幅度在那个范围为合格? A 大于10mm B小于10mm C 大于20mm D小于20mm 答案:D 2、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对监护仪幅频特性的要求:监护导联在()Hz内随频率变化,幅度的最大允许偏差+5%及-30%:标准心电导联在()Hz内随频率变化,幅度的最大允许偏差+5%及-10%. A 1~60;1~60 B 1~60;1~25 C 1~25;1~60 D 1~25;1~25 答案:C 3、检定心电监护仪的耐极化电压时,向被检心电监护仪输入的±300mV极化电压为()。 A 方波 B 三角波 C 正弦波 D 直流 答案:D 4、在检定心电监护仪心率显示值误差时,检定仪输出100次/分标准心率信号,被检监护仪增益置10mm/mV,发现被监护仪显示在80~120次/分不停变化,但屏幕显示的标准心率信号波形周期很稳定,此现象为以下哪种情况? A、由于该监护仪波形显示部分有故障,故引起心率显示不正常 B、该监护仪心率显示部分有故障

C、检定仪有故障,或检定仪与监护连接不良 D、正常现象 答案:B 5、监护仪导联电极颜色标识有AHA(美国心脏协会)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两种标准,按照IEC标准导联点击的颜色标识为:胸部-白色、() A、右臂-红色、左臂-黄色、左腿-绿色、右腿-黑色 B、右臂-白色、左臂-黑色、左腿-红色、右腿-绿色 C、右臂-红色、左臂-黑色、左腿-白色、右腿-绿色 D、右臂-白色、左臂-绿色、左腿-红色、右腿-黑色 答案:A 6、在采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导联电极的心电监护仪中,左腿、右腿、左臂及右臂的英文符号依次为() A、R、L、F、N. B、L、R、F、N、 C、N、R、L、F. D、F、N、L、R、 答案:D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 项目步骤 评估患者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 2.执行单与医嘱双人核对 3.流动水洗手(演示六步洗手法) 4.核对床尾卡,查对患者 5.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 6.解释监测目的及方法,解除顾虑 7.拉围帘,注意皮肤保护患者隐私 8.评估患者皮肤,指(趾)甲状况,上肢活动情况 9.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场干扰 用物准备 10.流动水洗手,戴口罩 11.备齐用物(完好备用监护仪 1台、一个治疗碗内盛酒精棉球五个,一个治疗碗内 盛纱布2块、电极片数块、记录单、笔、弯盘)并检查用物,放置合理 操作过程 1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核对患者腕带,解释取得合作 13.正确连接监护仪连线与电极片 14连接电源,开机,机器自检 15..患者取平卧位,暴露前胸 16.取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在用纱布拭干。 17.正确放置电极片。(RA:右锁骨中心第二肋. LA:左锁骨中心第二肋间. V: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RL:右下腹. LL:左下腹.)避开伤口和敷料。 18..帮患者穿好衣服,注意保暖。 19.检查指脉氧传感器,将spo2指套放置于患者食指上。(不要与测血压的手臂在同一肢体上,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0.触摸肱动脉波动,肘窝上2~3cm处连接血压袖带,启动测血压 21.选择心电显示导联(一般选择Ⅱ导联),据情况调心电图及滤波器状态,据情况调心电图波幅大小 22.设置各监护参数的报警声,同时调血压自动测时间各参数:心率(HR)50—120次/分;收缩压(NBP S)80_—150mmHg;舒张压(NBP D)50-90mmHg;血氧饱和度(SPO2)90-100%;呼吸(R)10-30次/分 23.观察监护屏幕显示的参数,记录。 24.患者取舒适体位,妥善放置监护线 25.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患者 26.指导患者:①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自动移动或摘除电极片;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疼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④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摘除传感器⑤机器报警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7.拉开围帘,向患者道别,速干型手清毒液消毒双手 用物处置标准28.推治疗车至处置室,口述处置用物、垃圾分类方洗

飞利浦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管理办法

飞利浦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嘱咐或协助病人排尿 2、接好地线,注意安全,打开电源开关,接监护导联线 3、按“步骤”键“接收病人”,解开病人上衣钮扣,暴露胸部。选择左右两侧锁骨中线外下方及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为电极贴膜处。按“监护仪设定”键“成人/儿童/婴儿”进行病人类别选择 4、先用电极膜上的小纱布擦拭皮肤,去脂擦红,擦拭范围与电极膜等大,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贴电极膜的皮肤,贴电极膜,连接监护导线,五个电极安放方法为:右上(RA)右锁骨中点下缘;右下(RL)右锁骨中线与胸廓下缘交接处;左上(LA)左锁骨中点下缘;左下(LL)左锁骨中线与胸廓下缘交接处;中间(CF)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避开除颤部位。三个电极时:右上、左上、左下,盖好被子。 5、通过监护仪模块设定ECG、NBP、SPO2各检测参数,玄真清楚的监护导联,适度调整心电图波形大小,QRS 振幅应<0.5mv,已能触发心率计数,调整心律报警上下限,选择范围。 6、ECG选择导联、波幅及心率报警上下限,NBP选择血压监测间隔时间及报警 ,SPO2设定SPO2上下限 7、病情平稳后,遵医嘱结束心电监护,向病人解释。查对床号,姓名,安装是否正确,病情平稳后做适当解释工作,关机。 8、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净贴电极贴膜处皮肤,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9、拔下电源线及底线,查对及整理用物,作好记录。 飞利浦心电监护仪监护仪保养制度

1、做好仪器运行记录,出现故障的时间和现象以便维修查询。 2、注意保护仪器外表,特别是探头、按钮及其连接电缆,眼睛机械损坏一旦损坏后应立即停止使用。 3、主机要注重防水、防尘、防震、和防热。 4、在工作过程中不要随意关机,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各种操作完成后再关电源。 5、保持仪器各部分外表清洁,定期用布条沾清洁液擦洗,注意不要将清洗液弄到机箱内,清洁后擦干,显示屏上只能用干布擦拭。 6、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洁,一般情况下用消毒液擦洗即可。 7、NBP袖带由于长时间捆在病人身上,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在清洗NBP袖带时,要先将气带取出,袖带清洗完干燥后再放回去。 8、ECG导联线和电缆,SPO2传感器和电缆,在清洁是不要让清洁液进入接插口和传感器及其它电气线路没有完全封闭好的部位里面。用一块在清洁液中浸过的软布轻轻地搽洗其外表,晾干后再使用。 9、传染病人使用后,接触病人的附件要进行消毒处理。NBP袖带消毒前先取出气带,然后用高压容器或气体消毒,也可以浸入消毒液中消毒。电缆和传感器用消毒液擦洗。 10、使用完毕,关掉主机电源,加入使用环境不好,须盖上防布。 11、关机后10分钟内不可拆下来包装搬运仪器。 12、长期不用时,要拔下电源插头,并将探头和按钮等部件放入盒内保存。 13、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4、报警系统应每年检修校正一次,每3个月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检修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